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

时间:2019-05-13 11: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

第一篇: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

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

[摘要]见义勇为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见义勇为是高尚的道德风尚,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应大力提倡并高度发扬,以维护社会的正义,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高校更应该提倡和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并需建立完善的制度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及其应得的补偿。[关键字]:见义勇为、立法保障、社会责任意识、社会风气、道德风尚

近年来,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事迹常见诸报纸及电视新闻,我们学院亦有不少值得讴歌的见义勇为事迹,更有许多见义勇为的无名英雄。见义勇为,社会关注,学校关注,领导关注,学生关注,这体现了正义的力量,道德的共鸣。然而并非每个见义勇为者都是那么幸运,见义勇为,有令人拍手称快的,亦有令人扼腕痛惜的,有英雄的传奇,亦有英雄的悲剧!这引发了不少人的争论,太大的英雄代价,值得吗?要不要提倡见义勇为?英雄烈士固然不少,然而冷漠的看客亦不少,更有不以为然者,对见义勇为者嗤之以鼻,则莫不令人心寒!本文就此作重点的分析和讨论。

一、何谓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见到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这个成语最早是出自《论语》中的《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意思是见到仁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这里的“义”指的是“仁义”。见义勇为是我国古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道德标准,是崇高的道德精神追求。在《论语-卫灵公》中:“志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在《韩非子》一书中写到:“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民为利所趋,士为名而死。由此可见,古代仁人志士对仁义的追求是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坚持理想和仁义可以不惜代价,这就是“勇”。见义勇为,就是要有舍生取义的气概,知其不利而为之,即所谓之“勇”。

见义勇为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标准,是仁人志士的道德准则。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主导着我国的政治文化思想,见义勇为也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道德追求,成了我国的优良道德传统。时至今天,见义勇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着其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在一些地方立法中对见义勇为作了法律的界定,规定见义勇为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这说明了,见义勇为已经立法了,公民见义勇为有其法律依据了,维护社会正义,见义勇为,已经由道德的标准转化为法律规范,社会的公义已逐步提到了法律的制度上来了。

二、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大学生是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有较高的知识文化和道德水平,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在见义勇为方面走在青年的前列,对促使社会风气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时有大学生见义勇为事迹见诸报纸和电视新闻,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嘉应学院也发生过见义勇为的事迹。如: 2005年3月13日,电子系团总支干部、干事李金艺等四位同学协助校保卫抓住一个潜进我校偷盗自行车的嫌疑人,受到了保卫们的赞扬。参与此事的同学都是笔者本人的师兄和同级的同学,笔者对此赞不绝口,然而他们都认为这是他们的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当然也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在其他高校也有很多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其事迹如下:

2004年11月22日中午11点20分,南京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朱登峰,与另一名同学刘文元及好友鲍爱华,在新模范马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的华夏银行门口,勇斗一名当 1 街抢包的持刀盗贼,10多分钟后,三名大学生将小偷制服。在与该小偷搏斗过程中,朱登峰被刀捅伤。

2005年2月28日中午,江西某大学来深求职的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小张,在南山区学府路荔苑小区路边修车铺,看到有小偷想偷一小姐的手机,挺身而出大呼 “有人偷你手机了!”,从而制止了小偷,但却遭到小偷的打击报复,《羊城晚报》对此做过报道。

2006年3月2日下午5时许,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李全在从章丘返回济南的一辆中巴客车上,出面阻止盗窃行为,行窃歹徒拔刀威胁。李全与歹徒展开搏斗,结果手、背部被刺伤。为此他在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召开的“平安历下”表彰会上,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受到嘉奖。

......

在这众多令人讴歌的见义勇为事迹背后,人们不禁会思考,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其价值又何在?是逞着英勇,还是冲着名誉?或是其他因素。从以上及无数见义勇为事迹中可以看出,这些见义勇为的事迹大都是突发的,情况是紧急的,是要冒着危险做的,对自己不利的事。在那个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如果当事人是你,你有那么多的思考空间吗?你有时间去衡量和计算见义勇为所需的成本和代价吗?很明显,面对正义,作出究竟勇为还是不为的抉择,是闪瞬间的。而左右这种抉择的是一种潜意识,而不是经过反复的揣摩和仔细的推敲,因为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潜意识下的判断会决定你勇为还是不为。而这种潜意识则是由你的道德理念、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决定的,这个潜意识源自于外在环境。外在环境就是社会道德标准,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观念。外在环境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个外在环境又跟传统的道德理念和价值理念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当然跟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密切相联。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面对正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了正面的、良好的、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先进的社会风气的深刻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里,提倡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正义,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着国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所以,大学生见义勇为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体现。

三、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悲剧及其反思

1982年7月,西安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大队学生张华因跳入化粪池营救一位不慎落入池中的七旬老农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就在张华舍身救人的事迹广为传播,张华本人也被授予烈士称号并成为全国大学生学习的榜样的时候,一场围绕着张华的争论在全国大学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在肯定张华同学精神价值的同时,也认为其结果是“不合算”的,一来国家在一个大学生身上所花的钱就这样白白付之东流是一种损失,二来一个大学生的价值也应当在更能体现其才能的方面去实现。这也是所谓的英雄“成本论”。因见义勇为而产生的悲剧也不仅此例,下面再作举例:

1999年11月26日,苏州一所大学文秘专业的舒俊,在回家的车上汽车突然起火,他脱险后,为了抢救被困的人,不顾一切将车上的人一个个救出,但是他的双手和脸部被二度烧伤,从此他工作难找,爱的世界更是没有他。

2003年1月16日,山西省阳泉市北大街七一广场13号楼,两名歹徒行窃后正准备逃跑时,被25岁的大学生樊文彬拦住。凶恶的歹徒竟然向樊文彬开了枪,50多颗霰弹留在了他的身体里。但是他由于交不起医疗费,医院已对他停止治疗。

......

从以上几个事例中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悲剧,看到了社会的一些冷漠,莫不为英雄的“得 2 不偿失”而感到愤慨和痛惜。也因此引发了人们对见义勇为价值的争议,不少人在肯定见义勇为的精神价值的同时,对其“得不偿失”的结果感到痛惜,亦对见义勇为的现实意义表示质疑,认为见义勇为是“鲁莽”的,“不值得”。有的人甚至认为,见义勇为是一些人爱出风头,爱管闲事,甚至不惜将自己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作为赌注。也有人认为,见义勇为不值得提倡,理由是英雄主义的做法无异于违背人性的“激进”行为。

见义勇为“得不偿失”,甚至遭到社会的漠然相视,这说明了社会对见义勇为的立法保障还不够完善的,同时见义勇为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和应得补偿的意识也不强。我国对见义勇为的立法保障是有的,但保障机制不完善,法律的可操作性也不强。如上述事例中的舒俊,因见义勇为双手致残,依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09条,他就应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他并没有。即使获取了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由于双手致残带给他工作上的不便,使他成了弱势群体的一分子,社会理应给予优抚和就业保障,但是也没有。为因见义勇为而致残的人保障社会就业和一定的关照,对此立法的保障是有所欠缺的。在现实中,由于没有侵害人或侵害人根本无力承担赔偿责任,而受益人也往往无力提供补偿时,单纯依靠《民法通则》也很难维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这些都说明了对见义勇为的立法是不够完善的,而且保障机制也不完善。见义勇为者出于传统的美德意识,往往也不会主动去“索取”补偿,法律观念又不强,结果是流了血又默默流泪。这也是很不合情理的!

对于见义勇为是否应该受到物质上的嘉奖的问题,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反对的人认为,对见义勇为进行嘉奖,一是“弱化了见义智为”,“鼓动”青少年的无谓牺牲,二是跟见义勇为的道德精神本质相悖逆的。如果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应得的补偿和嘉奖,这无异于贬低和否定见义勇为的价值,最终的结果是见义勇为者反而成了真正的“受害者”,这才是让青少年作“无谓的牺牲”。这不是在强化了“见义智为”,而是在弱化见义勇为,令勇者却步,从另一方面“鼓励”了那些瘪

三、流氓、盗匪之流的胡作非为!就见义勇为的精神本质而言,它体现了 “君子喻于义”的高尚道德品质,舍生取义的崇高品德,对其“义勇”社会不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吗?英雄讲“义气”,如果不给予鼓励,那么社会的“义气”又何在?况且古云:“无功不受禄。”既然有功于社会,那么领功受禄也是名正言顺的。

一些人以单纯的利益价值来判断英雄壮举和由此升华的精神价值,是价值理念的倒退!是对见义勇为价值的片面性的衡量!他们只会加减乘除地计算“成本”和“代价”。他们觉得一个大学生去换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农是“不合算”的,“划不来”的“交易”,牺牲一生的事业前程和幸福去救人是“不值得”的,为了一点儿并非自己的财产去跟盗匪斗争,受伤了却没人理睬是“不明智”的,因此否定了见义勇为的价值。他们只看到单纯的利益价值,忽视了见义勇为作为社会道德准则的重大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见义勇为颇遭一些人的非议,不为一些人认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继承的封建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的复杂性。儒家思想一方面重义轻利,甚至杀身成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另一方面儒家又主张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实际上无为而治,是保守主义。苏轼曾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志甚远也。”其中的“勇”即是“忍”,这也几乎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在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中,我们也可窥见出中国人的“大智大勇”,如:“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安分守己”,“韬光养晦”,“是非因口出”,“枪打出头鸟”,“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大家都奉行这些准则,便造成了对“过街老鼠”,不是喊打,而是“忍”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传统之流弊由此可见!当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和价值理念冲击也很大,这就要求社会更加需要对道德进行法律化,以维护传统美德,社会正义。

见义勇为真的没有了现实价值吗?其价值何在?高校是否需要大力提倡见义勇为?笔者就此在下文作详细的分析。

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价值及其意义

见义勇为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准则是毋庸置疑的,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也是为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但是面对许多悲剧性的见义勇为事件,许多人对其价值就产生了质疑,对见义勇为的现实意义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认为,社会的治安和正义应该由公安部门进行维护,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完全可由司法部门进行解决,见义勇为是不需要提倡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无谓牺牲只会带给社会的沉重负担。有些人对见义勇为的态度是左右摇摆的,甚至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对此笔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见义勇为就其精神价值而言是无可估量的,就其社会影响力、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安定的价值而言也是不可估量的,就其提高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和促进社会风气进步的价值而言也是不可估量的。见义勇为其潜在的价值已而远远超出了其表面的现实价值,在表面上看,见义勇为可能是“亏本”的,成本上“不划算”的,但是其所起到的社会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又是任何实物价值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大力提倡见义勇为。

邪风不改正气不立,社会的正义需要全民的共同维护,要激浊以扬清,不能采取姑息养奸的做法。社会如果不倡导见义勇为,是从另一方面对社会邪恶之徒的姑息,对其嚣张气焰的放纵和对其胡作非为的另一种鼓励。国家总理温家宝今年四月十一日在韩国首尔会见当地的华人华侨、留学生、使馆工作人员等人士时,强调要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他在访日期间,在东京下榻的酒店内与中国驻日使馆人员、留学生、华侨代表及赴日表演的中国艺术团体成员见面时,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公义,就要把社会公义提到制度上来看待。”在此前的全国两会上他也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正义,要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中央领导对维护社会正义如此关注,多次强调,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维护社会正义,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精神文明和道德的建设,更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从这个层面上看,见义勇为对维护社会正义和稳定是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的。

五、高校必须大力提倡见义勇为

面对大学生诚信度的下降,校园不良风气的增长,以及一些大学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佝偻化,在高校提倡见义勇为更具其现实意义。高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灵魂的加工厂,如果学生在高校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那么他们走出社会后,也许不是“次品”,但是可能是“危险品”,更有可能是鲁迅笔下的“看客”。见义勇为不仅仅是学生道德素质的问题,更关系到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的问题。如果说不宜提倡中学生、小学生见义勇为,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减少无谓的牺牲,那么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就没有理由拒绝见义勇为,没有理由逃避成年人应负的社会责任,他们理应责无旁贷地树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这样将来在社会上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高校必须大力提倡见义勇为,是高校应负的社会责任,这是对见义勇为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不正之风的鞭策;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在促进校园风气的进步;是为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也是在为社会道德之风树立好的榜样。那么高校应该如何积极倡导见义勇为?这就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去鼓励学生见义勇为,并维护和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和应得的补偿。对见义勇为者的嘉奖是对其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行为的鼓励,更是对邪恶的鞭策。在我国出现过了见义勇为者通过法律索取补偿的案例,笔者认为这不是精神的倒退,而是社会的进步,公民法律意识的进步。见义勇为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应得补偿,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能够用法律去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见义勇为者又有多少?他们大多是吃了“亏”,却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人们把他们捧上天,但他们却“亢龙有悔”了。4 英雄的悲剧就在此了!在我国的《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这里就为见义勇为者获取补偿提供立了法律依据,所以见义勇为需要补偿,需要嘉奖,不是无凭无据,而是有法律依据的。

第二、学校应该展开以见义勇为为主题的讨论和相关活动,对校园见义勇为事迹给予宣扬和表彰,对见义而不为的现象也要给予披露和批评。如果对见义勇为在制度上给予了重视和鼓励,而在实践中却闻不到风声,这就是光在打雷而不下雨,时间长了,学生免不了会淡忘了。比如我们学院的《嘉应学院学生奖励条例》中就明文规定“见义勇为奖:在学生事迹出现后,各系及时向学生工作处报告,符合条件者,及时评奖”,“见义勇为奖,除发给证书外,视程度给予500元以内的奖励”。在《条例》中还提到,见义勇为还可以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依据。但是笔者调查过不少学生,问他们是否知道学院对见义勇为的奖励方法,不少同学都表示一无所知,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制度鼓励见义勇为。鼓励见义勇为只有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在活动和话题讨论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引起学生的关注,正确引导学生道德观念。

第三、学校在倡导见义勇为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见义智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因为学生见义勇为而引发了不少令人悲痛的牺牲,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既然可以避免,就要智为,这也是对社会人本精神的践行。如永州市宁远县禾亭镇永佳水库发生一起重大溺水事故七人死亡,原因是一名女生不慎失足落水,同伴见状想要救人,但在施救过程中又有6名女生相继落水遇难。这些学生本来就不会游泳,却跳下去救人,精神当然是好的,结果却造成了惨痛的悲剧!如果他们当初能去呼喊大人救人,这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牺牲了。所以见义勇为,还要看可不可为(这并不含有避开祸害的意思,而是指要看见义勇为是否毫无把握),不可为而为之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对社会也是不利的。引导学生见义智为,是让学生学会维护社会正义的基本技能和常识,并不是对见义勇为的“贬值”。

第四、高校在大力提倡见义勇为的同时,也有必要利用其影响力引起社会的注意,并呼吁社会健全对见义勇为的立法,促进全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在当今,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并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人们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一度忽视了社会道德利益,致使社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而社会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样就造成了见义勇为许多悲剧性的事件,这是关乎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所以高校有责任在这一问题上呼吁社会给予重视和解决,有责任为完善我国的法律以维护社会正义出谋划策!

六、总结

见义勇为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体现。大学生见义勇为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体现。见义勇为的价值在于它的社会影响力,在于它对社会风气进步和整个国民道德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在于它对维护社会的正义和稳定所起的作用,这些价值是任何实物价值无法比拟的。对见义勇为的价值必须给予肯定,必须给予鼓励和嘉奖,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以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和应得补偿。

高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灵魂的加工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也负有提倡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必须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和树立榜样的作用。大学生能否见义勇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道德素养,更关系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有较高知识文化和道德素养的社会先进群体,以及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分子,应责无旁贷地树立自己见义勇为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发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作者简介:广东省嘉应学院

电子系04(1)班

叶选文

笔名:薛吴痕 邮政编码:514015

联系电话:***

[参考文献]:

1、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1998载于《法商研究》

2、《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思考》2000年5月27日载于《人民法院报》

3、方向东:《见义勇为的立法评价与思考》2005年3月27日

4、《法律基础》2004年05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思想道德修养》2004年4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6、《中华道德启示录》2006年出版

2007-4-24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讨论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9级新闻班

《融合新闻创作》报告书

报告人: 梅艳 任雨凡 冯倩倩 杨靖 孙阳阳 周燕飞

作品主题:关于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讨论

时 间: 2021.12.21

目 录

1.作品整体介绍 1

1.1报道背景 1

1.2新闻报道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1

1.3前期策划 2

1.4活动开展 2

2.作品详细介绍 3

2.1网络图文新闻 3~4

2.2新媒体音频新闻 5~6

2.3短视频新闻 6~10

2.4 H5新闻 10~12

    报道主题: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讨论

1.作品整体介绍:

1.1报道背景:

    何为内卷?

内卷,又称“内卷化”,译自英语involution,本是社会学术语,源于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1963年出版的学术书籍《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是他观察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原地不动、未曾发展给出的结论性概念: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0十大流行语”,“内卷”一词名列其中。但目前网络上流行的“内卷”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并不相同。

“内卷”在网络中流行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引起的。图片中的学生有的在自行车上看书,有的人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有的人甚至边骑自行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随后,“边骑车边看电脑”的“清华卷王”等热门词语登上热搜。因此,企业内卷、教育内卷等词汇在社交媒体上接踵而至。

人类学家项飙解释说,尽管两种“内卷”都意在表明“没有突破”,但学术意义上的“内卷”是为了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而现在网络上热议的“内卷”则多用于形容竞争的白热化,表达没有选择的绝望感。基于大学生“内卷”现象的热度不减,与之对立的概念词“躺平”更是掀起一阵波澜,因此从身边现状出发,以大学生“内卷”现象的讨论角度出发,进行系列的报道和研究,最终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

1.2新闻报道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1.目的:本策划旨在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单单知道“内卷”是什么,同时让更多的人对“内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此能更好判断“内卷”的好坏,调整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

2.意义: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存在,通过这次系列报道了解“内卷”的由来,调整人们对这个现象的错误认识,更好的对待“内卷”,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立足当下,如何更好的利用时间,从而更好的努力。

3.目标:

① 通过此次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卷”由来,正确对待“内卷”;

② 珍惜当下,不受错误“内卷”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努力方向。

1.3前期策划:

首先需要查阅相关资料熟悉了解“内卷”这个词的由来背景,接下来需要从面到点了解“内卷”现象持续热度不减的原因,同时整理网络信息,从而安排相关采访,设计问卷等,确定报道形式,例如系列图文报道、视频、H5、音频形式等等。

1.4活动开展:

1)报道角度:以大学生如何看待“内卷”为主线,主要内容是有针对大学生的采访、话题讨论、利用多个平台不同形式,以此延伸出多个方面的传播样式和传播效果。

2)媒体选择:“全媒体通力合作,多渠道共同转播”,不仅用好传统图文形式,推出微信推文形式,全面文字分析,同时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用好“两微一抖”,活跃视线,制作成灵活的视频及H5形式,实现多平台互动。

2.作品详细介绍

2.1网络图文新闻

图文新闻报道作品简介

作品标题

当代大学生“内卷”现状

作品类型

图文新闻报道

作品网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ODcwMjQzNw==&mid=2247483710&idx=1&sn=149f20a856507162baee69a5f1d54d11&chksm=c05fcc34f72845222458b005fedd3b50588313893d95ecff536f932ed2ae915ada255c0fef55#rd

主创人员

孙阳阳、杨靖

发布账号(APP)

微信公众号(搞得云里雾里)

作品时长

2分钟

作品简介

使用微信推送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当代大学生“内卷”现状,采用蓝色背景,稍带一些边框、图案、几何图形等,图文并茂,使新闻报道丰富多彩,给受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受。

采访提纲

1.采访不同年级同学关于“内卷”一词的理解

2.汇集同学们的不同看法

3.采访同学身边有关内卷的现象

4.采访大家面对内卷是如何做的,有什么样的措施

逻辑结构

5.表面解释“内卷”一词的来源,分为官方解释(百度百科)和采访部分同学的个人理解(配图配视频);

6.接下来具体分成两部分报道,第一部分先搜集报道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一些玩梗的“内卷”,第二部分搜集报道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学习的“内卷”。具体分为四级六级分数内卷、专升本学习内卷、考研报班内卷等;

7.再接着分析出现“内卷”现象的原因(采访图文视频);

8.将报道的核心问题(如何避免“内卷”)放在结尾;

9.最后开设评论区鼓励大家留言身边的“内卷”现状及对其看法。

设计与创意

用微信推送编辑器排版,整个作品采用简单清新的风格,图片选用表情包以及拍摄照片。文字采用14号字体,重点词语标红,让受众更能抓住重点信息。

“"”“”“

”“”“”“

2.3 新媒体音频新闻

音频新闻作品简介

作品标题

合理看待“内卷化”

作品类型

音频

作品网址

主创人员

梅艳(配音/剪辑)、采访:孙阳阳、任雨凡、周燕飞、冯倩倩

发布账号(APP)

作品时长

8分钟06秒

作品简介

针对内卷化的现状,对“内卷”做出一个正确合理的解释,让大家能够深刻了解内卷这个词的由来,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单单知道“内卷”是什么,同时让更多的人对“内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以此能更好判断“内卷”的好坏,调整自己在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

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存在,通过这次系列报道了解“内卷”的由来,调整人们对这个现象的错误认识,更好的对待“内卷”,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立足当下,如何更好的利用时间,从而更好的努力。通过此次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卷”由来,正确对待“内卷”;珍惜当下,不受错误“内卷”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划和努力方向。

采访提纲

1.确定采访对象(四名在校大学生);

2.确定采访问题;

1)你了解内卷吗?

2)你身边有没有这种行为的存在?

3)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呢?

3.合理安排采访时间;

逻辑结构

首先对内卷进行了一个官方的解释,接下来采用案例对他进行了一个深入的由来探索,再根据采访内容对内卷在当代大学生现状中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提倡大家合理对待内卷,珍惜当下,更关注自己,好好努力才是主要道路。

设计与创意

1.整体逻辑清晰,理论系统全面;

2.采用了一些动态表情和有趣的表情包,引导大家更好的理解概念;

3.合理化的建议,提倡正确方法。

2.3 短视频新闻

短视频作品简介

作品标题

《反卷风暴》

作品类型

短视频

作品网址

主创人员

导演:任雨凡、摄影/剪辑:梅艳、任雨凡;参演人员:杨靖、孙阳阳、周燕飞、冯倩倩

发布账号(APP)

作品时长

8分钟53秒

作品简介

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单单知道“内卷”是什么,同时让更多的人对“内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我们采用情景剧的形式对“内卷”进行了一个灵活的改编和演绎,以“反卷风暴”为切入点,讲述了反卷督导组进入大学校园,对一些错误的“内卷”行为进行一个清查,讲述内卷的危害,让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同时,通过最后被抓捕学生对自己内卷经历的阐述,以及对自身错误的忏悔,提醒大家合理对待内卷。整体采用了灵活有趣的情景剧模式,使大家可以更好的关注这个内容,从而代入自身,更有体验感,最后形成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

逻辑结构

片头:采用灵活的剪辑手法,拍摄一些关于校园环境的片段,对学习时的同学的特写,配合紧张的音乐,开启全剧。

主体:主要以情景剧为主,分为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场景,通过对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真实演绎,针对当下普遍的内卷现象进行一个直接的表现。考虑不同的构图和场景,分别对“宿舍内偷偷学习”、“教室内假装打游戏”、“试图销毁证据”等多个场景进行了不同的拍摄和剪辑,为此,根据脚本内容,合理调整拍摄内容。

片尾:运用一些视频片段配合后期配音引导大家对“内卷”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呼吁正确对待“内卷”现象,从而珍惜当下,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

设计与创意

由于当今社会内卷行为无处不在,而且引起广大网友热议我们决定拍摄一部反映校园内卷的微电影。基于此进行了一系列策划与拍摄,在情节方面主要是两位内卷人员被举报督导组进入校园调查在调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在追踪下还是漏出了马脚,两名内卷人员被捕,在被捕后我们专门安排了两人的忏悔,说出了内卷人员的心声反映了社会现象也起到了警示效果。在短短的九分钟内有起有落内容较为完整,虽然未覆盖更多的行业内卷但是作为学生对于学生的内卷更为熟悉,有针对性的策划拍摄更能让人们了解并且反思

”“

(视频脚本展示)

以下为部分视频截图:

”“

针对近期网络上的高频词汇内卷,我们策划制作了渭南师范学院板反卷风暴

”“”“

我们针对主要的高校内卷形式做了一些展示例如本来在学习但是看到舍友回来就开始打游戏这样的行为,在影片中进行展示。

”“

督导组对这一类内卷的同学进行调查,但是在初步调查中并未发现异样,这时内卷的同学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小心行事。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总会露出马脚。

”“”“

内卷的人员被一一抓获,内卷行为的清除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轻松的环境让我们能好好工作学习不受这些人的影响。

”“”“

内卷的同学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进行了忏悔。

2.4 H5新闻

H5作品简介

作品标题

内卷

作品类型

H5

作品网址

https://fkwcd.cn/v/dg3enZ37/

主创人员

冯倩倩 周燕飞

发布账号(APP)

凡科网

作品时长

2分钟

作品简介

内卷一词现在盛行于大学内部,很多大学生都听过内卷一词,但大家都了解内卷吗?知道内卷的意思,知道这个词最开始是由谁提出来的吗?知道内卷的利弊吗?很多同学把内卷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不了解内卷。用H5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内卷,以便正确去看待内卷。

采访提纲

1.你知道什么是内卷吗?

2网络词汇内卷是怎么火起来的?

3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内卷?

4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内卷?

逻辑结构

采用H5的答题形式,问题不断深入,从内卷的基本概念问起,再到内卷火起来的原因,分辨内卷的行为到最后如何解决内卷,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让网友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内卷。

设计与创意

与一般的H5作品不同,在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采用了互动点击的模式参与答题。第一页用一个档案袋的方式,上边写着内卷模拟试题,模仿考试档案袋,更显考试的真实性。第二页到第五页又用考卷的形式提出问题,并给出图片,选出正确选项。在回答完给出正确或者错误的提示,若回答错误,将会返回第一题目:若回答正确则进入下一题继续作答。最后一页会给出分数,并给出建议启示。H5采用模拟考试的形式,加入互动游戏的元素,让网友更有兴趣去浏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卷。

附图如下:

”“

”“”“”“”“

第三篇:关于当今社会见义勇为现象有感

关于当今社会见义勇为现象有感

协兴学校周培书

自古见义勇为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以来这个良好美德都传承了下来,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在现在的我们身边为什么见义勇为就变得越来越少了呢?其原因是多元的,有自身的,也有社会的。

就我们自身而言缺乏的是一种勇气,总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来看见义勇为,这个词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勇”,见义并不难,难的是,你有勇气站出来。孟子认为,先仁后义。这是孟子的理论,他认为人必须有了仁才会生发出义来,这是一种从属关系。那么是否真的是有了仁就会有义呢,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眼里可以看到很多的事情,却没有站出来,是因为缺少勇气。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孤独的,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孤零零的,像一颗颗零落的珠子,直到慢慢在人群中,从一个个小家到一个大家中,一颗一颗珠子串起来,才发生了关联,最后成为一个美丽而繁荣的图案,那么,我们是否该为这个大家负一点责任呢?说到义,我会想到桃园三结义,我会想到《天龙八部》里的乔峰,还有《水浒》里的宋江,还有关羽,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义的精髓人物。义,其实上的一种承担。想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点颓败,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这样的人物吗?很多时候,难道我们只能看着见义勇为的背影渐渐远去?

若只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放眼社会,社会是个大家庭,这句话谁都会说,但现实状况有怎样呢?

倡导见义勇为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一个崭新的口号,当见义勇为者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时候,社会中冷淡的态度的确使人们心寒。神五神六飞天成功,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成为了英雄,受到万人敬仰。名利双收的他们的确不需要面对社会现实问题困扰。不是说他们有什么不对,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然而反观这些见义勇为的人用身体甚至生命去挡住罪恶,换来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

经常也会在地方媒介上看到一些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报道,可真正的见义勇为难道真的就能及时的得到救助?具有特色的鉴定程序让见义勇为者黯然失色。很多见义勇为者在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是不愿意留下姓名的。这不是因为这些不留名的英雄愿意用自己的钱看病,而是不愿面对烦琐的法律程序。而一些因为见义勇为受了重伤的见义勇为着又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大多数是自己垫付医疗费用,后得到政府或者司法机关的认定才能得到救助。有经济能力的见义勇为者会为自己的生命垫付大笔的医疗费用,而外来务工或者没有经济能力的见义勇为者何去何从?先行的医疗体制不见钱不救助,难道让这些为了社会安定,为了他人财产安全的英雄们去死?社会制度无时不刻地尴尬,即使在好的风气,在制度下也会渐渐地萎缩。

最后我要在强调一点,见义勇为必须政府有一可行的方案,医疗体制有一定的基金来支撑。让见义勇为无后顾之忧。

2014-5-9

第四篇:班会大学生见义勇为

化工与材料学院无机082班

团支部

肩负责任,让英雄的足迹永不褪色

主题:肩负责任,让英雄的足迹永不褪色 时间:2010-3-24 地点:综A117 应到人数:28 实到人数:28 主持人:刘维港 记录人:邓欢 会议流程:

一、主持人发言: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精神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时代的无价之宝,它必将代代相传。和过去一件件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一样,看似偶然,但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代际传承却是历史的必然。尽管在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下,传统美德受到拜金主义的猛烈挑战,三名大学生用生命的代价换回两名小学生生命”,黄船钉救落水儿童,陈永刚救落水儿童究竟“值不值的一论,似乎让人们又见到当年“张华救老农值不值”的质疑和阴影。但更多的,英雄牺牲所换回的不只是两位少年的生命,更是对社会良知的感召,对大学生应有价值观、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的感召。今天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我们队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感想。

二、同学发言:

王明:听到这个新闻,我很震惊,也很感动,我可以想象的到,在看见老人落水的那一刹那,陈永刚同学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又是多么的义不容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奋不顾身、不怕

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学习他们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不为名利、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冯凯丽:我认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也有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80、90、后,并不是你们所说的毫无责任感,我们有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会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本领各综合能力。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人生轨迹,以最大程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邓欢: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存在就有它的原因。见义勇为是一个美丽的闪光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的。生命是无价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他们的一跃,给我们留下的是感动,但更多的是行动。我感觉我身为一个大学生很自豪。我会以行动向他们学习。

张临安:看到这则新闻,泪水很快模糊了双眼。说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震撼了我,似乎都不准确。因为,我们眼前这个世界,人造感动,人为震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会珍爱生命,努力学习。

王陆:听到这些,我很震撼,是的,我们大学生所追求的正是一种高亢的民族气节,就像他们一样别无所求,只为录求那份欣慰,让身心得到升华,他们,她们,所展现的是人性的光辉,他们真正找到了精神的彼岸。让我们将大灾大难、大是大非等关键时刻涌现出的英雄精神升华为平时的生活、平凡的岗位中的表

现,把“感恩、责任、勤奋、忠诚、奉献”等时代精神时刻放在心中

赵倩:肩负责任,我们的肩上有责任。他们给我们的不仅是感,更多的是动力,我们会把你们的这份精神传递下去,让爱的光辉用闪光忙。我们会认真走好我们的每一步。不会让大学生这个词抹灰。

张国龙: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用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对“80、90后是崩溃的一代”进行了无比有力的反讽。这一切都使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中,并使我透过历史,重新看到雷锋的身影,雷锋高尚的灵魂!陈天赋:总是在说生活没有前进的方向、总是在提如今的人怎么变了,但是当我看见这件震撼人心的见义勇为之后,我突然觉得我们的内心强大的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我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遇见这种情况,我能不能像他们一样,为了更年轻的生命的重生而放弃自己,我心中涌起一阵热热的潮涌,我想我会的!蔡二荣:生如夏花,短而绚烂。他们绽放的是生命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碰触到时候都会不禁感慨于自身,同时在想着自己的生与灭。这样的消亡,我用心,在狠狠纪念。我会努力向他们学习。

陈丽芝:他们使我心里想道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一次醉生梦死的享受?还是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这反反复复的询问中,人们在一点一点的麻木着。但是

他们的一切,再次让我们的心灵惊醒,让我们碰触着最深处的灵魂,我们需要这样的阳光来照射我们的心。

许自立: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我们更应该延续他们的心愿和足迹,因为我相信,他们如果生命依旧,也一定会抱着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终身的愿望和信念!我们的旅程从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路在脚下,心已千里!

刘敏罡:感动,真的感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他们使我眼前模糊,他们让我看到了我们大学生的意义,我们的明天,我们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我们该学习的.周钲洋: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没有奉献,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舍己救人的精神。

郭阳露:他们三个年轻的生命在我们的耳边悄悄的诉说着他们的无怨无悔,这样的生命让我们每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感到着自豪和骄傲。他们是新中国大学生中心一代的楷模和英雄,在这个年代中是我们的永远缅怀的纪念。比起时下的明星,这样的在我们身边的少年英雄不是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崇拜吗?!王欢:荣辱观,价值观,这些在他们消逝消逝之后冠给他们的称号,而这些,都不足以表现他们的所想。我在猜测他们的一瞬间的想法,会是那“一救成名”的荣和赞吗?当然不,在他们的心中,那一个紧迫的瞬间,他们的想法就是生命的珍贵,那两朵还未绽开的花的美丽。

江莎莎:他们用自己的人性托起了别人的生命而自己却永远的游向了

彼岸,他们的勇气、信念、善良也一定会在天国里延续,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东西是不分国界不辩生死的,只愿他们的义举能激励更多的人去崇尚乐于助人和慈悲为怀的心肠,只愿他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之花能在天堂里开的更灿烂,你们是英雄,是我们大学生的骄傲。

刘撰:他们的行为很让我感动,我认为,年轻一代,首先应当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传统美德,学习英雄集体见义勇为精神,与此同时,认清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崇高价值,使自己的心灵彻底洗礼,把责任和奉献体现在日常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把志愿者活动加以坚持、拓展。

张祥: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那种见义勇为伟大精神。

黄赛花: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见义勇为集体后,我被他们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同时也对大学生见义勇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胡素娟:我想他们不会后悔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是勇敢的,是善良的。生命停歇了,可是同时代的英雄的形象并没有消逝,他们生前为了别人而不顾自身安危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我们为他们而感动,而痛惜,同时又为他们而骄傲,他们与我们一样是这个年代的人,我们这一代的人有着自己的活力与创新,可是传统的美德并没有被遗忘,我们这一代是有着高尚的品德的新一代,他们向社会证明了他们是善良的,是无私的,是奉献的!

三、主持人发言:生命很可贵,向我们大家所讲的一样,我们应该向

他们学习,把他们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精神流传下去。证明我们是能肩负祖国重任的一代。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四、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第五篇:大学生应当见义勇为

大学生应当见义勇为

艺术设计学院 10级 环境艺术设计一班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徐彬程、李佳隆、龚想涛、张荣波、姜梦淋(女)、黄检(女)、孔璇(女)、昌子琪(女)、万莉莎(女)、贾云芸(女)、李立科、孟亮雨等15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教育部以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三名牺牲大学生被追认为烈士。

我怀着激动而悲恫的心情聆听了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学习了他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伟大精神,这个英雄群体的憾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他们的悲壮,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文明、更和谐、更进步。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热血青年去不断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2004年以来,中央印发了 16号文件,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具体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五年来,教育系统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不断创新工作途径和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进展、新成效,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我们大学生应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更大的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学习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并持续地关注和宣传更多的大学生先进事迹,让全社会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要把当代大学生“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群体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在全社会营造乐于奉献、共筑和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自觉践行榜样精神,共同谱写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下面是一封大二学生写给报社的一封信: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今年2月16日中午,我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赛博电子广场,发现一名小伙子正在偷一名中年男子的皮包,我连忙对这位中年男子说了一句:“请看好你的包。”没得逞的小偷竟然恼羞成怒,与我吵了起来。2月17日凌晨,我从同学家往回走时,两个人挡住了我的去路,其中一个人就是那个小偷。他们对我一顿拳打脚踢,用刀将我捅伤,把我丢在路边。一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将我送到了医院。事后,社会各界对我的关心照顾以及截然不同的评价,十分出乎我的意料。我做了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反响呢?

新疆农业大学学生 吴斌

2月17日,吴斌同学见义勇为的行为被当地新闻界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这种反响一直延续到近日。4月10日,新疆宏景集团决定,授予吴斌“荣誉员工”称号,并为他提供一年4000元的学费。如果吴斌同学愿意,毕业后可到集团所属单位工作。这总算为这件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此事引发出的众多议论,让人深深思索。

思索一:吴斌值不值得去干这件事

吴斌被小偷捅伤送到医院抢救,同学们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这时,一位大学生却这样对他说:“你太傻了,你提醒了别人,别人不但没有任何表示,你自己却被人捅伤了,多不值得呀。自己流血又流泪,何必呢。”

新疆大学的几名学生在听了吴斌同学的事迹后,先是惊讶,后是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他们说,现在社会上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已变得很正常了,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不是父母生活的时代了。我们现在做好事有什么用,得到的白眼还受不够吗,哪有心思管这些闲事。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在讨论中,有的人这样说,现在是什么社会了,还有这样的人,太可笑了。我也常常看到有人的钱或东西被偷了,以前也会善意地提醒他,但往往是被偷的人先是很警惕地转过来,然后说一句:关你什么事。让我觉得很寒心。我现在几乎不再管闲事了。

针对这些议论,新疆大学社会科学部阮晔副教授说:“大学生在受到良好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生不仅需要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而且承担着改造社会的责任。因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点。吴斌同学的行为和事后的一系列讨论,形象生动地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社会公德课,讲的就是如何培育大家的责任心。”

思索二:吴斌见义勇为时是不是缺了点什么

新疆农业大学的一些同学在听到吴斌同学的事迹后,先是发出由衷的赞叹,觉得吴斌同学做了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事,对不良社会现象或违法犯罪行为,就是应该挺身而出,以自已的行动教育别人,弘扬社会正义。但与此同时,是不是还缺点什么呢?

一名同学就说:“吴斌同学的行为很让我们感到震惊,帮助别人我不反对,但他是不是在救别人的同时,应先学会怎样保护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救不了,帮别人有什么用呢?”

更有一些同学认为,吴斌同学应该找到那个被帮了的人,让他看看自己所受的伤痛,起码也应该有所表示吧。

新疆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所所长沈君立对这些议论这样理解:“要求每个人都像雷锋那样崇高伟大是不现实的,但能做到不乱踏草坪,不乱丢垃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是一位好公民。”

现年72岁,就任新疆石河子农八师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郑恩庭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作为雷锋生前的战友,郑老1986年离休后,主动承担了“雷锋精神播种人”的角色,先后在军内外、区内外做报告近千场,直接听众达八九十万人。听说吴斌同学的事迹后,郑老深有体会地说:“常有人问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比在职的人还忙,图个啥?我觉得,人的一生不在于你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你干了什么;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你追求了多少精神财富。我认为吴斌同学做得对,不应有什么图回报的想法。”

思索三:为什么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吴斌同学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这完全出乎吴斌同学的意料。当许多同学对照他的行为,在讨论中发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缺少些什么”的反思时,吴斌同学表现得很平静。

“我现在还是名大学生,我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学到更多的本领,将来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工作。当时我能冲上去阻止小偷的行为,完全是出自一种本能,也是多年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果。我想,人还是应该有一点精神才对,有一点力量所在才对。不知道为什么有同学认为这样做不值得。其实我觉得这件事很小,大家都应该伸出自己的手才对。没想到的是,社会各界对这件事如此关注,这说明社会很需要这种行为,说明我做得是对的。今后,我还应该加强学习,更多地关心别人,有爱心才会有回报。”

吴斌同学所在的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聂天宏认为:吴斌同学的行为表明了当代大学生正义感还是很浓的,见到社会不公平的事还是会挺身而出的。学院对吴斌同学的行为很赞赏,专门召开了见义勇为表彰会和报告会,号召同学们向吴斌同学学习,培养同学们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弘扬这种社会正气。

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杰表示,吴斌同学的行为说明,大学生是有正义感的一代人。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为社会作贡献的行列

中来,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背景链接

1993年6月,公安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部委联合发起组成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十年来,召开了七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开展了首届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的评选活动。自2000年以来,对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牺牲及伤残人员、困难家庭及子女实施了“扶困助学”工程。基金会从今年开始,对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表彰奖励将改两年一次为一年一次;表彰人数少而精;表彰形式多样化;同时将加大奖励抚恤力度。

据统计,目前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见义勇为组织,县(市)级以上设有见义勇为和维护社会治安组织的有千余家。近十年来,全国各级见义勇为组织募集基金近十几亿元,表彰奖励了数以万计的见义勇为先进人物,为一大批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庭、子女提供了帮助。全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颁布了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条例。

所以我认为大学生见义勇为应当提倡,这应当作为我们的义务来实现。

下载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见义勇为现象的讨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明现象大讨论

    校园文明现象大讨论 说起文明,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礼貌的风尚源远流长。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开始,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

    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 “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近期,这句调侃恋爱现象的俏皮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原来,临近毕业的校园悄然出现了一对对大四“......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范文)

    关于大学生宅现象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常常听到宅这个词语,宅又不仅仅只是一个词,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在宅文化的影响下,宅男宅女成了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群体。他们大多都......

    大学生道德现象

    班级:日语102姓名:苗璐学号:10022213 大学生的道德 现象: 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积极向上、呈良好发展趋势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

    大学生就业现象

    大学生就业现象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逐步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必须具备广博的知......

    “大学生猝死”现象浅谈

    “大学生猝死”现象2010年3月20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赵超的离奇死亡,事发前晚,他还跟同学「卧谈」至深夜12点,第二天却再没醒过来。 2011年12月06号,21岁大学生何伟峰......

    人物案例: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

    2009感动中国 特别奖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事迹: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

    浅析见义勇为

    浅析见义勇为 摘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从受益和被受益的角度去看,见义勇为者和被救助的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无因管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