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5篇)

时间:2019-05-13 11:0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

第一篇: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

第五章 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

一、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

营改增不只是税制的变化,而是一切都变了,甚至一切都乱了。其影响的规模和深度,可能不亚于1994年的那一场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本质中央与地方税收归属的调整,造成“央富地穷”。而营改增是税制与税率的调整,可能会“国富民穷”。根据之前的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大幅增加。

营业税是价内税,全额征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差额征税。

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其税负理论上应由消费者承担,它完全颠覆了原来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不仅对建企自身产生影响,而且通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

“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解构目前的造价体系,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工程计价规则、计价依据、造价信息、合约规划等都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营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链打通

根据理论测算,营改增减轻税负83%;而根据实际测算,增加税负93%,折合营业税率5.8%,原来建筑业营业税3%。有的明赚实亏,有的明亏实赚,这完全取决于有多少可抵扣的进项税。

营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链条打通,环环相扣,层层抵销。但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有的可抵扣,有的不能抵扣;有的抵扣多,有的抵扣少;有的是一般纳税人,有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年应税销售额标准小于500万及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但一般纳税人通常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三、营改增的计价规则是“价税分离”

因税率不同,可抵扣规则也不同,定价、组价、计价、报价和造价就变得异常繁琐。既然如此,营改增下的计价规则应该“价税分离”,全部采用“裸价”,人工、材料、机械等全部“价税分离”,信息价和市场价采集与发布都要“价税分离”,还须考虑市场价格上行因素,重构计价体系。新计价体系会更加严谨,更加精细,更加复杂。

之前,造价税金按综合费率计取为3.41%,已考虑建企的其他附加税。

根据模型测算,价税完全分离模式与税率直接转换不变更原有分项计价方式的造价大致接近。根据建标办[2016]4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11%)。11%为增值税率,税前工程造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规费+措施费(原文件无,此为笔者所加,此项必不可少)。各费用项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即全部以“裸价”计算,如果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是含税价格,那么,还得剥离其中的税额。

根据营改增对比模型分析和测算,营改增增加造价。如人工费含税价格为1万元,那么造价中人工费价格是多少?

如果是按一般纳税人计税造价中人工费价格=10000÷(1+11%)=9009元,如果是按简易计税造价中人工费价格=10000÷(1+3%)=9708.74元,如钢筋含税价格为1万,那么造价中钢筋价格是多少?

如果是按一般纳税人计税造价中钢筋价格=10000÷(1+17%)=8547元,如果是按简易计税造价中人工费价格=10000÷(1+3%)=9708.74元,在计算所有费用时都要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情况变得异常复杂。计价时都先了解供应商的纳税类型,都要对销售价格进行价税分离和销售不含税价格与销售含税价格进行换算,这让人崩溃。营改增是民之所恶还是所好?民之恶则去之,民之所好则给之,而不能反其道行之。

四、只有当进项税率大于8%,建企的税负才减轻

建筑业是房地产业最主要的上游供应商,它获得的抵扣相比下游的房地产企业要少。原营业税制下的建企税负=(结算工程造价-分包造价)×3%,各项费用均为含税价格。(其他附加税率不变)

增值税制下的建企增值税税负率=(不含税收入-进项税额)÷不含税收入

只有当进项税额率>8%,增值税制的企业税负率小于原营业税率3%。但取得进项税额率>8%谈何容易,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销售额不含税。

建企的进项税额包括大宗材料和分包商。

大宗材料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分包商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1%,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五、如何处理营改增后的“甲供”与“专业分包”

在原有的税制下,大宗材料“甲供”是双刃剑,并不一定有利于甲方或乙方,对甲乙双方都是利弊相当,因为不存在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营改增后,谁采购进货谁就能获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它就是利益,寸土必争。大宗材料如果是甲供,建设单位可以享受抵扣此进项税,而承包商失去这块利益。所以,以后承包合同对甲供必然成为博弈的焦点。如果钢筋和混凝土甲供,建企几乎没有什么进项税可抵。

至于专业分包,几乎就是腐败的产物,就是建设单位的利益平衡,那是行业内通行做法,建企是很无奈的。其实,肢解分包是违反《建筑法》的,但大家都习惯了,且法不责众,所以,不以为怪了。如门窗等工程,难道总承包没有能力做吗?难道总承包不会找专业的门窗公司?

营改增对建企不利,对房企有利。根据现在的承发包模式,工程肢解,造价也被肢解。说是总承包,实际只做毛坏,其他一般均采用专业分包形式,甚至土建的桩基工程、土方工程、门窗工程、防水工程、保温工程、外墙涂料或面饰工程、金属栏杆等均分包,这样,建企可抵扣的进项税没多少,而房企的可抵扣的进项税很多。

营改增后,因涉及抵扣进项税,所以,专业分包这些潜规则将改写或重新约定总包费率。

六、营改增人工费如何处理

分包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区别太大了。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抵扣,而工程造价中人工成本又是大头,占总造价约30%。销项税交了很多,高达11%,但进项税抵扣得很少甚至没有。如果不计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大幅增加。即使计入进项税额,由于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难度大,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有限。

某工程劳务费100万(含税),如劳务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率3%,不含税劳务费=100÷(1+3%)=97.087379万,税额=97.087379×3%=2.912621万。此税额建企不能抵扣。

如果劳务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1%,不含税劳务费=100÷(1+11%)=90.09009万,税额=90.09009×11%=9.90991万。此税额建企可以抵扣。同样的劳务费支出,仅仅因为劳务公司的纳税人类型不同,而对建企的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占劳务费约9.9%。

对于造价人员来说,其复杂性在于造价中的工人费不等于实际分包的劳务费。人工费=定额人工含量×信息价人工费(或投标人工单价)

而劳务费一般是根据市场行情和双方约定,按每平方多少价格简易计价。这就是定额计价模式本身的缺陷,与市场严重脱节。

人工费不含税如何处理?根据目前的情况只能在信息价上作处理,价税分离,然后,计价时取不含税人工费即可。那么,问题又来了,人工费税率是多少,是否还得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营改增企业税负增加,造价人员工作难度增加。

七、营改增合同如何签订

由于建筑业普遍存在挂靠、资质共享、转包、分包等形式,营业税制下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然而,营改增后问题就就来了。

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进销项税无法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无合同关系,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不能实现分包成本进项税抵扣,影响进项税抵扣。

内部总分包之间不开具发票,总包方无法抵扣分包成本的进项税。

物资、设备机械大多采用集团集中采购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合同签订方与实际适用方名称不一致,无法实现进项税额抵扣。需要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统谈、分签、分付,才能抵扣。

八、营改增存在大量无法抵扣项目

零工的人工成本和建企员工的人工成本难以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为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必须全部外包,且外包单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施工用的很多二三类材料(零星材料和初级材料如沙、石等),因供料渠道多为小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通常只有普通发票甚至只能开具收据,难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工程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和外租机械设备一般都开具普通服务业发票。

BT、BOT项目通常需垫付资金,且资金回收期长,其利息费用巨大,也无法抵扣。甲供、甲控材料建企无法抵扣。

施工生产用临时房屋、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范围。

九、营改增造价人员应提高定价能力

如果建企不熟悉营改增的规则,不打破思维定势,不调整投标策略,不根据新税制进行合约规划,不争取到更多的可抵扣进项税,不增强建企的定价、报价和谈价能力,就会蚕食建企本就微薄的利润。我国现行建筑计价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定价”“信息价”等非完全市场经济因素,因而存在着政策制度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

营改增,不仅增加建企的税负,而且增加建企的风险。建企的赢利取决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如果可抵扣进项税额少或没有,则面临亏损风险。

建筑行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行业平均净利润不过是2%左右,营改增后导致净利润率或将大幅下降,这点利润可能还不够多交纳的税金,可能出现整体性行业性亏损。建筑业粗放落后,有专家说营改增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这怎么可能,如此重的税负将压跨许多企业。

“营改增”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建企还是房企制定出应对营改增方案,并不断进行方案优化。造价咨询公司应发挥专业优势,尽快为委托方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第二篇: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全额征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差额征税。

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其税负理论上应由消费者承担,它完全颠覆了原来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不仅对建筑业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而且通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建筑业营改增”将冲击原有工程造价模式,解构目前的工程造价体系,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工程计价规则、计价依据、建材造价、合约规划等都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建筑业营改增的计价规则是“价税分离”。

建筑业营改增下的计价规则应该“价税分离”,全部采用“裸价”,人工、材料、机械等全部“价税分离”,信息价和市场价采集与发布都要“价税分离”,还须考虑市场价格上行因素,重构计价体系。新计价体系会更加严谨,更加精细,更加复杂。

2、只有当进项税率大于8%,建筑业企业的税负才减轻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售额不含税。

建筑业企业的进项税额包括大宗材料和分包商。

大宗材料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分包商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1%,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3、处理建筑业营改增后的“甲供”与“专业分包”

建筑业营改增后,谁采购进货谁就能获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它就是利益,寸土必争。

大宗材料如果是甲供,建设单位可以享受抵扣此进项税,而承包商失去这块利益。所以,以后承包合同对甲供必然成为博弈的焦点。如果钢筋和混凝土甲供,建筑业企业几乎没有什么进项税可抵。

4、建筑业营改增人工费如何处理

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抵扣,而工程造价中人工成本又是大头,占总造价约30%。

销项税交了很多,高达11%,但进项税抵扣得很少甚至没有。如果不计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大幅增加。即使计入进项税额,由于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难度大,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有限。

对于造价人员来说,其复杂性在于造价中的工人费不等于实际分包的劳务费。

人工费=定额人工含量×信息价人工费(或投标人工单价)

而劳务费一般是根据市场行情和双方约定,按每平方多少价格简易计价。

这就是定额计价模式本身的缺陷,与市场严重脱节。

人工费不含税如何处理?根据目前的情况只能在信息价上作处理,价税分离,然后,计价时取不含税人工费即可。那么,问题又来了,人工费税率是多少,是否还得分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建筑业营改增企业税负增加,造价人员工作难度增加。

5、建筑业营改增存在大量无法抵扣项目

零工的人工成本和建筑业企业员工的人工成本难以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为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必须全部外包,且外包单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施工用的很多二三类材料(零星材料和初级材料如沙、石等),因供料渠道多为小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通常只有普通发票甚至只能开具收据,难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工程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和外租机械设备一般都开具普通服务业发票。

甲供、甲控材料建筑业企业无法抵扣。

施工生产用临时房屋、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范围。

6、建筑业营改增造价人员应提高定价能力 建筑业营改增,不仅增加建筑业企业的税负,而且增加建筑业企业的风险。建筑业企业的赢利取决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如果可抵扣进项税额少或没有,则面临亏损风险。

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熟悉建筑业营改增的规则,打破思维定势,调整投标策略,根据新税制进行合约规划,争取到更多的可抵扣进项税,增强建筑业企业的定价、报价和谈价能力。

第三篇:浅谈营改增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

浅谈营改增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

2016年5月1日,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税制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后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建标办【2016】4号),为适应国家税制改革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调整新疆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实施意见》(新建标【2016】2号),确保建筑业“营改增”改革的顺利实施,自治区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举办了建筑业“营改增”调整工程造价计价学习宣贯。

增值税是价外税,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纳税人和税率较为复杂,增值税发票要求三流(票、钱、货或服务)合一,即:票是谁开的,就要接受谁的服务,并要把钱打给对方;或是票开给谁,就要给谁提供服务,还要从对方收钱。建筑业“营改增”不仅是税制方面的改革,也是工程造价的改革,对建设工程计价规则、概预算的编制、最高限价的确定、竣工结算等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由税前工程造价及税额构成,即: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税率),但营改增后的税前工程造价与营业税下的税前工程造价有所不同,区别是营改增后的税前工程造价各费用项目均不包括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建筑业营业税率为3%,现增值税率为11%,增值税高出营业税8%,而高出部分是以进项税抵扣来进行弥补,从而降低税负和避免重复上税。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增值税发票要求高,且不容易取得,或是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付出代价较高,因而不能如理论推断那样完全实现进项税的抵扣。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可取得用于抵扣进项税的增值税税率存在不同,如:材料税率分为3%、13%、17%不等,如能抵扣进项税的增值税综合税率大于8%时,税负才可能会减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后,建设工程造价实际上是被提高的,理论上的税负减少在实际应用中也并不一定全部实现。

营改增理论计算和推断出施工企业税负减少的结论,是以营业税下不含税工程造价各项费用为基础,倒推计算而得,没有考虑取得增值税发票材料价格将发生变化,可能上涨的情况。营业税下的工程税前造价,其各项费用均含进项税在内,且不能抵扣。建设工程计价材料费为价内税,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获得发票相对比较容易,其采购材料的真实价格不容易判定。同时,因为工程项目建设工期长、工序多,价值大、耗费资源多,无法批量生产且受环境影响大;工程建设具有一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受各种因素影响,建设工程造价本身就不确定,也无法精准确定。建设工程的不含税造价在没有明确标准情况下,通常以经验或区间指标判断建设工程的造价是否合理。只要在一定范围或区间内,工程造价基本都被认为是合理的。前几年,建筑业市场经济环境相对宽松,建设投资项目多、开发规模大,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都出现一些施工企业生存艰难,拖欠劳务费、材料费等情况时有发生,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应对。建设工程成本随市场人、材、机的上涨,也是一路飘升、不断加大。现如今,在目前市场经济较为严竣的形式下,竞争更为激烈,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实行营改增后,一但施工企业税负出现增加,其利润被摊薄或亏损被加大,为降低风险或利润不被侵蚀,即便是营改增后税负减少的施工企业,为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很可能也会跟着大喊企业亏损而提高不含税工程造价,将税负转稼建设单位。而不含税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为施工单位将增加的税负转稼至建设单位或消费者提供了条件,因为建设单位或审计单位对造价增加是材料价格确实上涨原因,还是施工企业转稼了增加的税负原因不能容易的给出判定结果。营改增情况下,建设工程造价很可能会被普遍提高,税负增加将最终传导给建设单位或消费者,造成项目建设投资增大、房产价格上涨。

营改增的实行,一方面将大大有效规范施工企业建筑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施工企业挂靠、分包、转包等违规建设行为。另一方面,营改增对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单位来说,更是一种挑战。营改增后,企业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得想办法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过程管理和成本核算意识,做好应对措施以防范和化解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成本风险。

第四篇: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算

建筑企业营改增风险管控分析及信息化应对名师精讲,编制于2015年,PDF格式,共114页,本讲义重点对建筑业营改增刑事行政、税务管理、经营管理风险管控分析及信息化应对进行了全面讲解,配图丰富,值得参考:

提纲

1.刑事行政风险

2.税务管理风险

3.经营管理风险

4.行动“营改增”

营业税管理模式分析

物资采购的四流合一

如何防范税收法律风险

项目部采购、收货收票、总部清缴

发票管理

双包项目合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流程

预算定额驱动

企业定额驱动

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算之难,不在计算上,而在如何预计与把握能掰去多少可抵扣进项税金。形像说就是:“采购时能以什么样的价格取得什么样的发票”。

工程造价,就是在人、材、机成本的基础上,加成管理费与利润,最后再加上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中人材机成本是行业标准、市场行情与个人经验的综合,管理费、利润率、风险金是内心的期望。而营业税金呢?“3.41%“!哪怕很多人并不知道这3.41%是怎么来的。

所以,营改增之前,一位资深的项目经理,可以非常确切地在心中估出一个简单项目的造价。比如:一个土方工程,工作量有100方,人、材、机的成本分别是50,20,10。那么,成本就是8,000元。加上30%的管理费和20%的利润,不考虑风险因素,合计就是12,000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12,000×3.41%=409.5元

所以,最终得出的工程造价就是12,409.5元。

不论是甲方还是各投标方,都可以按自己对工作量、成本、管理费率、利润率的认识,来形成自己的工程造价。

营改增后,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根本原因在于,增值税是“价外税”,税在价外,要想形成一个正确的造价,必须首先把“可抵扣的增值税”从价格之中给“掰”出来。

住建部办公厅赶在财税36号文之前,发出了关于调整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的通知(建办标[2016]4号文),这个以办公厅而非部的名义发的通知,对工程造价进行了一个非常笼统的指导,大概说来分为三步:

① 先计算出不含可抵扣增值税的成本

② 再在其基础上,加上管理费和利润等标高金

③ 再乘以111%

于是就得出了整个工程在增值税环境之下的造价。顺便可以看到,在住建部办公厅看来,未来的工程造价,都是含可抵扣增值税的含税价。

这个方法近乎于纸上谈兵,因为“可抵扣的增值税”到底是多少呢?这可不是一个眉头一皱,就能算出来的东西。

以上例那位项目经理来说,8,000元的人材机成本中,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到底有多少呢?问谁都不可能问出个名堂,一切只能自己“估计”,问题是,不与供应商讨价还价一番,简直是估无可估的。

以商混为例,市面上有按3%开票的,也有按17%开票的,不开票的我们就不讨论了。从不同人手上买,掰出来的可抵扣增值税就不同。大体说来,对于采购方而言,考虑到城建与教附的因素,报价10,000开17%专票,与报价8,660开3%专票,其成本几乎一致。

但增值税并非取得专用发票就能抵扣,还必须要考虑到进项抵扣对资金流与发票流的要求,这些显然都对项目经理们的知识面形成了新考验。

为迎接营改增,项目经理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听说要开专票,供应商一般都会要求“涨价”,假定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项目经理们发现,上例中的人材机成本变成了8,500元,再加上总计50%的标高金,含税造价就成为了:8,500×150%=12,750元。

同时,项目经理还必须估计到,可以取得的那一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税额”一栏加在一起的合计数是多少。例如是300元,掰掉它,税前成本就出来了:12,750元-300元=12,450元。

现在还应该尽量把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算一算,假定税率为10%,则本项目导致的附加税可以表示为一个方程

((12,450+附加税)×11%-300)×10%=附加税

解这个方程得用到小学四年级的知识,附加税=108元。

于是,最终工程造价出来了:

工程造价=(12,450+108)×(1+11%)=13,939元。

难吧?

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计算之难,不在计算上,而在如何预计与把握能掰去多少可抵扣进项税金。形像说就是:“采购时能以什么样的价格取得什么样的发票”。

营改增后,水泥、砂石、钢筋、机械的价格肯定会变化,营改增后,能取得多少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肯定充满着变数。于是,以什么价格去招标?以什么价格去投标?这就要大家——建材商、建筑商、甲方——一齐摸石头过河了。

总公司会计们则站在河边看着他们摸石头,尤其对项目上专用发票的取得非常关注,甚至会出台种种制度强迫项目上采购时必须取得专用发票,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生意的事得交给生意人,财务部要做好的,是正确的管控。

建设工程51个施工索赔机会

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环境恶劣,投标报价一压再压,很多项目已然无利润可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能够抓住索赔机会点,非常重要!否则将陷入进一步亏损的境地,因为每个索赔机会点同时也是施工成本潜在增加点.为此,我们盘点了51个施工索赔机会点,供大家参考。

一、业主的行为潜在着索赔机会

1、因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中的错误、漏项或与实际不符,造成中标施工后突破原标价或合同包价造成的经济损失;

2、业主未按合同规定交付施工场地;

3、业主未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补偿、房屋拆迁、清除地面、架空和地下障碍等工作。导致施工场地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施工条件;

4、业主未按合同规定将施工所需水、电、电讯线路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约定地点,或虽接至约定地点但没有保证施工期间的需要;

5、业主没有按合同规定开通施工场地与城乡公共道路的通道或施工场地内的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没有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

6、业主没有按合同的约定及时向承包商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管网线路资料,或者提供的数据不符合真实准确的要求;

7、业主末及时办理施工所需各种证件、批文和临时用地、占道及铁路专用线的申报批准手续而影响施工;

8、业主未及时将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以书面形式交给承包商;

9、业主未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承包商进行图纸会审,末及时向承包商进行设计交谈;

10、业主没有妥善协调处理好施工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接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而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11、业主没有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供应由业主提供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

12、业主拖延承担合同规定的责任,如拖延图纸的批准、拖延隐蔽工程的验收、拖延对承包商所提问题进行答复等,造成施工延误;

13、业主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支付工程款;

14、业主要求赶工;

15、业主提前占用部分永久工程;

16、因业主中途变更建设计划,如工程停建、缓建造成施工力量大运迁、构件物质积压倒运、人员机械窝工、合同工期延长、工程维护保管和现场值勤警卫工作增加、临建设施和用料摊销量加大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17、因业主供料无质量证明,委托承包商代为检验,或按业主要求对已有合格证明的材料构件、已检查合格的隐蔽工程进行复验所发生的费用;

18、因业主所供材料亏方、亏吨、亏量或设计模数不符合定点厂家定型产品的几何尺寸,导致施工超耗而增加的量差损失;

19、因业主供应的材料、设备未按合约规定地点堆放的倒运费用或业主供货到现场、由承包商代为卸车堆放所发生的人工和机械台班费。

二、业主代表的行为潜在索培机会

20、业主代表委派的具体管理人员没有按合同规定提前通知承包商,对施工造成影响;

21、业主代表发出的指令、通知有误;

22、业主代表未按合同规定及时向承包商提供指令、批准、图纸或未履行其他义务;

23、业主代表对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进行不合理干预;

24、业主代表对工程苛刻检查、对同一部位的反复检查、使用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检查标准进行检查、过分频繁的检查、故意不及时检查。

三、设计变更潜在着索赔机会

25、因设计漏项或变更而造成人力、物资和资金的损失和停工待图、工期延误、返修加固、构件物资积压、改换代用以及连带发生的其他损失;

26、因设计提供的工程地质勘探报与实际不符而影响施工所造成的损失;

27、按图施工后发现设计错误或缺陷,经业主同意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技术处理所增加的额外费用;

28、设计驻工地代表在现场临时决定,但无正式书面手续的某些材料代用,局部修改或其他有关工程的随机处理事宜所增加的额外费用;

29、新型、特种材料和新型特种结构的试制、试验所增加的费用;

30、施工说明等表达不严明,对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表示不清楚或工程量错误等诸多方面的遗漏和缺陷。

四、合同文件的缺陷潜在自索赔机会

31、合同条款规定用语含糊、不够准确;

32、合同条款存在着漏洞,对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未做预料和规定,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条款;

33、合同条款之间存在矛盾;

34、双方的某些条款中隐含着较大风险,对单方面要求过于苛刻,约束不平衡,甚至发现某些条文是一种圈套。

五、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法的变化潜在着索赔机会

35、加速施工引起劳动力资源、周转材料、机械设备的增加以及各工种交叉干扰增大工作量等额外增加的费用;

36、因场地狭窄、以致场内运输运距增加所发生的超运距费用;

37、因在特殊环境中或恶劣条件下施工发生的降效损失和增加的安全防护。劳动保建等费用;

38、在执行经甲方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时,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引起施工方法的变化所增加的费用。

六、国家政策法规的变更潜在着索赔机会

39、每季度由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的变化; 40、国家调整关于建设银行贷款利率的规定;

4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在工程中停止使用某种设备、材料的通知;

42、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在工程中推广某些设备、施工技术的规定;

43、国家对某种设备、建筑材料限制进口、提高关税的规定;

44、在一种外资或中外合资工程项目中货币贬值也有可能导致索赔。

七、不可抗力事件潜在着索赔机会

45、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

46、因社会**、**引起的损失;

47、因物价大幅度上涨,造成材料价格、工人工资大幅度上涨而增加的费用。

八、不可预见因素的发生潜在着索赔机会

48、因施工中发现文物、古董、古建筑基础和结构、化石、钱币等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所发生的保护等费用;

49、异常恶劣气候条件造成已完工程损坏或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时的处置费、重新施工费。

九、分包商违约潜在着索赔机会

50、甲方指定的分包商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进度延误等违约情况;

51、多承包商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干扰引起工效降低所发生的额外支出。

营改增后符合投标报价

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营改增”后资质的管理、内部投标成本测算、销项税的估算、合同谈判和审核等工作,同时关注有关部门对工程造价修改的相关信息,积极应对营改增对投标报价的影响。

营改增对投标报价的影响

按“营改增”后新的定额造价体系没有建立。目前,住建部虽然下发了《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只是原则上做出了“价税分离”的规定,行业定额和地区定额还没有依据新的造价体系编制出“营改增”后的新定额,投标只能估算,影响投标报价。

实施主体与纳税主体不一致。建筑企业承揽工程项目,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和资质要求,通常以企业集团资质中标的项目占有较大的比重,而施工通常由法人子公司所属项目部负责实施。一般均以中标单位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向业主开具发票;但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等均在实际施工单位发生,这种情况将造成建筑业“营改增”后工程实施主体与纳税主体不一致问题,即销项税在中标单位而进项税在实际施工单位,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属于同一纳税主体,从而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无法抵扣进项税,导致企业集团整体增值税税负增大。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一般不签订工程承包或分包合同,而依据内部任务分劈文件或授权文件明确双方的经济关系及职责,双方并无合同关系,内部总分包之间不开具发票。在建筑业“营改增”后,由于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将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实现进项税抵扣。

转包、提点大包、挂靠等无法生存。在全额转包或提点大包的情况下,发包人因无法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导致税负增加,增加幅度甚至超过收取的管理费或利润,从而使利润大额缩水,甚至出现亏损。另一种情况,如果协议签订的是发包方提取的管理费比例不含税,意味着所有税负由转包方承担,转包方可能会去取得抵扣发票,也可能以降低采购价格来补偿增加的税负,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转包方的预期收益将会因此降低,直接导致偷工减料等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行为发生。

挂靠项目实施时,为降低采购成本,挂靠单位购买材料往往不要发票,被挂靠单位就不能获得进项抵扣发票,税负自然就会提高。如果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材料供应商往往会趁机加价,挂靠方利润又将大幅减少,直接导致偷工减料等影响质量和安全的行为发生。为降低税负,部分挂靠方铤而走险,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可抵扣发票,但因缺乏真实的交易行为,有骗税嫌疑,一旦被税务机关发现,其后果将难以估计。以上在“营改增”后都不能操作,转包、提点大包、挂靠等方式将不能生存。

营改增后投标报价的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市场经营部门应对业主身份梳理和业主信息管理,建立增值税测算模型,调整工程概预算,确定谈判价格区间,根据不同类型业主制定不同的定价原则和谈判策略,与法律部门修订承包合同模板,并负责修订经营开发相关管理制度。投标报价

做好新项目投标的成本测算、报价、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管控和应对。“营改增”实施后,业主招投标的规则将发生相应变化,企业的经营思维、经营模式需要按增值税下报价。施工企业要组织对现有的施工项目进行详细梳理,统计整理项目类型、行业性质、业主身份、完工情况、验工结算、资金拨付、供应商身份等项目信息,掌握施工许可证及施工合同签订情况,摸清业主对增值税发票的倾向性要求。

一要充分考虑企业资质、投标模式等标前税收筹划工作,合理使用企业资质,采取最优的投标模式,优化投标组合;

  二要尽量规避甲供工程项目模式,防止企业劳务化; 三要建立新项目报价测算模型,确定投标报价方案。

企业应跟踪研究住建部和有关部委即将出台的计价调整办法,拟定企业的工程造价、市场报价体系和策略,积极适应含税价模式的调整变化,与市场规则紧密对接。营改增后一段时期内没有相关的定额,企业应根据一些企业模拟后的测算成果进行报价,测算进项税的比例,计算不含税造价,估算应交增值税金额,测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营改增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准备工作的通知》,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11%)。其中,11%为建筑业征增值税税率,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和,各费用项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价格计算,相应计价依据按上述方法调整。

管理好资质

施工单位应对现有的资质管理办法进行认真梳理,结合“营改增”后对企业资质管理产生的影响,修改完善资质管理办法。尽可能减少集团内资质共享,企业应尽量使用自己的资质投标,同时限制将自己的资质共享给其他单位,严禁企业向无资质(个人)、系统外部挂靠单位出借资质;严禁将工程项目提点大包或非法转包。做好合同谈判

一是加强合同谈判,制定不同的谈判策略。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业主制定不同的价格谈判策略,争取最大程度将增值税税负转移给业主。最大限度消除“甲供材”不利影响。在投标阶段,企业经营部门应积极与建设单位沟通协商,并做好各种解释工作,改“甲供材”为“甲控材”,或者尽量降低“甲供材”比例,最大限度降低“营改增”后由于“甲供材”问题对企业所带来的营业规模急剧下降等不利影响。

二是注重审核合同,防止造价风险。首先是合同总价格,应分为不含税造价,税金和含税造价;第二是变更索赔补差中要除造价外还要计算销项税,老项目要按3%,新项目按11%;第三业主计价时按计价金额开发票,还是按扣除质保金后的金额开发票,若按计工时金额开发票,会造成未收到款企业垫付扣质保金对应的销进税,如计价100万元,扣5%质保金5万元,实际收到现金95万元,若按100万元开发票,企业按100万元计算销项税11万元,企业要垫付销项税(11-10.45)0.55万元,若按95万元开发票,企业按95万元计算销项税只有10.45万元;第四奖励款,合同一般约定由于企业提前竣工或工程质量优良等,业主给施工企业一定的奖励,奖励款应理解为含税价;第五合同中要约定业主给施工企业有预付款时应明确开发票的要求。

5月1日降至,“营改增”的实施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建企还是房企都在积极制定出应对营改增方案,并不断进行方案优化,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营改增的实施。而且此次“营改增”对工程造价也将产生全面又深刻的影响。

“营改增”牵一发而动全身,工程造价九大变革

一、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

营改增不只是税制的变化,可能不亚于1994年的那一场分税制改革。根据之前的营改增试点,企业税负大幅增加。营业税是价内税,全额征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差额征税。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其税负理论上应由消费者承担,它完全颠覆了原来建筑产品的造价构成。不仅对建企自身产生影响,而且通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营改增”将冲击原有造价模式,解构目前的造价体系,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工程计价规则、计价依据、造价信息、合约规划等都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营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链打通 根据理论测算,营改增减轻税负83%;而根据实际测算,增加税负93%,折合营业税率5.8%,原来建筑业营业税3%。有的明赚实亏,有的明亏实赚,这完全取决于有多少可抵扣的进项税。营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链条打通,环环相扣,层层抵销。但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有的可抵扣,有的不能抵扣;有的抵扣多,有的抵扣少;有的是一般纳税人,有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年应税销售额标准小于500万及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但一般纳税人通常不能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或转换的流程复杂。

三、营改增的计价规则是“价税分离”

因税率不同,可抵扣规则也不同,定价、组价、计价、报价和造价就变得异常繁琐。既然如此,营改增下的计价规则应该“价税分离”,全部采用“裸价”,人工、材料、机械等全部“价税分离”,信息价和市场价采集与发布都要“价税分离”,还须考虑市场价格上行因素,重构计价体系。新计价体系会更加严谨,更加精细,更加复杂。在计算所有费用时都要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情况变得异常复杂。计价时都先了解供应商的纳税类型,都要对销售价格进行价税分离和销售不含税价格与销售含税价格进行换算,这让人崩溃。营改增是民之所恶还是所好?民之恶则去之,民之所好则给之,而不能反其道行之。

四、只有当进项税率大于8%,建企的税负才减轻

建筑业是房地产业最主要的上游供应商,它获得的抵扣相比下游的房地产企业要少。原营业税制下的建企税负=(结算工程造价-分包造价)×3%,各项费用均为含税价格。(其他附加税率不变)增值税制下的建企增值税税负率=(不含税收入-进项税额)÷不含税收入,只有当进项税额率>8%,增值税制的企业税负率小于原营业税率3%。但取得进项税额率>8%谈何容易。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销售额不含税。建企的进项税额包括大宗材料和分包商。大宗材料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分包商如果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1%,可抵扣;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3%,不得抵扣。

五、如何处理营改增后的“甲供”与“专业分包”

在原有的税制下,大宗材料“甲供”是双刃剑,并不一定有利于甲方或乙方,对甲乙双方都是利弊相当,因为不存在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营改增后,谁采购进货谁就能获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所以,它就是利益,寸土必争。大宗材料如果是甲供,建设单位可以享受抵扣此进项税,而承包商失去这块利益。所以,以后承包合同对甲供必然成为博弈的焦点。如果钢筋和混凝土甲供,建企几乎没有什么进项税可抵。

至于专业分包,几乎就是腐败的产物,就是建设单位的利益平衡,那是行业内通行做法,建企是很无奈的。根据现在的承发包模式,工程肢解,造价也被肢解。说是总承包,实际只做毛坏,其他一般均采用专业分包形式,甚至土建的桩基工程、土方工程、门窗工程、防水工程、保温工程、外墙涂料或面饰工程、金属栏杆等均分包,这样,建企可抵扣的进项税没多少,而房企的可抵扣的进项税很多。营改增后,因涉及抵扣进项税,所以,专业分包这些潜规则将改写或重新约定总包费率。

六、营改增人工费如何处理

分包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区别太大了。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务分包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抵扣,而工程造价中人工成本又是大头,占总造价约30%。销项税交了很多,高达11%,但进项税抵扣得很少甚至没有。如果不计进项税额,企业税负大幅增加。即使计入进项税额,由于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难度大,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有限。

七、营改增合同如何签订

由于建筑业普遍存在挂靠、资质共享、转包、分包等形式,营业税制下这些都不是大问题,然而,营改增后问题就就来了。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进销项税无法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无合同关系,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不能实现分包成本进项税抵扣,影响进项税抵扣。内部总分包之间不开具发票,总包方无法抵扣分包成本的进项税。物资、设备机械大多采用集团集中采购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合同签订方与实际适用方名称不一致,无法实现进项税额抵扣。需要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统谈、分签、分付,才能抵扣。

八、营改增存在大量无法抵扣

项目零工的人工成本和建企员工的人工成本难以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为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必须全部外包,且外包单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施工用的很多二三类材料(零星材料和初级材料如沙、石等),因供料渠道多为小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户,通常只有普通发票甚至只能开具收据,难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工程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和外租机械设备一般都开具普通服务业发票。BT、BOT项目通常需垫付资金,且资金回收期长,其利息费用巨大,也无法抵扣。甲供、甲控材料建企无法抵扣。施工生产用临时房屋、临时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不属于增值税抵扣范围。

九、营改增造价人员应提高定价能力

如果建企不熟悉营改增的规则,不打破思维定势,不调整投标策略,不根据新税制进行合约规划,不争取到更多的可抵扣进项税,不增强建企的定价、报价和谈价能力,就会蚕食建企本就微薄的利润。我国现行建筑计价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定价”“信息价”等非完全市场经济因素,因而存在着政策制度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面对如此情景,在5月1日将至之际,建筑工程造价企业为了更好应对“营改增”,造价人员就需提高自身定价能力。

营改增后发票使用、固定资产和小额材料抵扣等问题解答

问题一:固定资产抵扣时间与如何抵扣?

答:1994年之前叫做产品税,不叫增值税,增值税来自于法国,1994年,中国,朱镕基改革是成功的,1994年开始,中国实行的增值税叫做生产系增值税,生产系增值税是不允许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的,1994年到2008年的12月31号,执行的是生产系增值税,任何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不可以抵扣进项税,但是2009年1月1日到现在,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所谓的消费型是指启用一些企业购买动产固定资产含有的17%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因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的金融危机,所以从2009年开始,增值税改革叫做扩围改革,这次是叫做第二次扩围改革。

所以到目前为止,企业购买的动产固定资产含的17%的进项税可以抵扣,所以营改增以后,施工企业购买的挖土机、打钻机、升降机这些设备也可以抵扣17%,但是又一次改革,从2016年5月1日开始,企业新购买的不动产的进项税金分两年抵扣,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卖给我们的房子,5月1日卖的1110万,就有110万的增值税,这110万是分两年抵扣的,第一年乘以60%,第二年乘以40%,抵扣不完,往后慢慢抵,但是这样只限于5月1日新购买的不动产,自己新建的不动产,可是5月1日之前,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毕的楼盘没有销售完毕,5月1日以后销售的叫做去库存,税法规定,房地产开发公司一定选择简易计税,按5%算税,因为房地产开发公司没有抵扣的,所以,开给我们的发票,5月1日以后,从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营改增之前已开发完毕的房屋只能抵扣5%,5%的进项税分两年抵扣,第一年乘以60%,第二年乘以40%。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动产的当年买来,有发票的当年可以全部抵扣,不动产的是分两年抵扣。所以以后建筑公司要做办公楼,就可以先做办公楼,投入使用以后,再分两年抵扣。但是,营改增以后,如果要办公维修,办公维修要有维修成本,如果维修价值超过了整栋楼在会计上入账价值50%以上的话,要分两年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如果我们的装修成本没有超过50%,当年全部一次性抵扣。

问题二:只有进项发票,短时间内确定不了收入,无法开销项发票,这段时间,进项发票使用技巧?

答:只有进项没有销项,增值税专票开过来以后一定要在180天内去认证的,当月认证、当月抵扣,先认证后抵扣,当月认证、当月抵扣,抵扣不完做留底,以后慢慢抵扣。

问题三:园林绿化工程苗木公司没有发票,如何计成本?交企业所得税? 答:苗圃本身是免增值税的,所以苗圃公司卖苗圃免增值税,但是营改增以后,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去买苗圃来栽树,结果对方是免税的,但是税法规定,苗圃是列为农产品系列,所以营改增以后,购买的苗圃直接按购买价乘以13%抵扣销项税,所以苗圃营改增以后是按农产品来抵税的,抵扣13%,有的苗圃公司没有发票,要去当地国税局开购买农产品收购凭证,把收购凭证开给农民。

问题四:租赁大型机械设备,取得的租赁发票能否抵扣?

答:可以抵扣,能抵扣17%,因为农资租赁公司早在2013年8月13号列为营改增,动产租赁交17%,不动产租赁交11%,所以租的大型机械设备,付的租金要让他开专票过来,可以抵扣17%。

问题五:向供应商购买小额材料,如何处理取得的专票才能抵扣?

答:向供应商买小额材料,专票按税法来讲,票款一致,不能用现金,要公对公转账结算。营改增之前好多施工企业从公司买辅料,钱是汇给公司的法人代表,票款是分流。营改增以后,这种行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必须要把钱付给公司,要票款一致。但是,一般小规模供应商可能开不了那样的票,在这种情况下,按国家规定,小规模供应商没有资格开专票,只能去税务局买普票,所以要开只能去当地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票给施工企业,只能抵扣3%。

还有一个常识,个人卖东西给你,个人只能去税务局代开普票,不能代开专票。所以工地上有很多是租个人的设备,工地上的挖土机、升降机是个人的,如果租个人的,就只能去税务局代开增值税普票,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个人卖砂石料抵扣不了,个人卖的价格要比别人更低才合算。

问题六:分包合同5月1日之前已经签订并施工,但是没有去建委备案,5月1日以后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吗,项目在外县市。

答:分包人不需要备案,合同是5月1日之前和业主签的合同,有工程施工许可证,这就是老项目。作为分包人要选择简易计税要看是不是所由清包工,要看是不是纯劳务,还是有部分辅料,所以清包工合同就可以选择简易增收。

问题七:施工许可证未下来之前,建筑承包合同已经签了,5月1日后,选择简易计税还是一般计税?

答:分三种情况,1)主体工程尚未动工;2)主体工程已经完成;3)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类老项目通过计算,也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用简易计税。所以看企业本身可以选择简易计税,下午谈到基础设施项目,根本没有什么抵扣的,所以就选择简易计税,但是要去税务局备案。

问题八:增值税是否必须每月都申报?增值税怎样抵扣企业所得税?

答:增值税必须每月申报。增值税有一个180天的认证期,比如说拿一张发票,上面是5月1日开给施工企业的,超过了180天到11月1日,如果没有去认证,就不能抵扣,出现这种情况,就把这笔增值税放到成本里,以后的企业所得税去做抵扣。比如说1170万,拿来做专票,170万可以抵扣,如果超过了180天以后没有去认证,这170万就不能抵扣增值税了,财务上这170万就要进成本,所以采购成本就是1170万,以后企业所得税减去1170万就减掉了。如果180天内认证了,抵扣170,成本就是1000万,以后企业所得税只能扣除1000万。

问题九:如果施工企业在某一个项目中选择简易计税,有利于清包或者业主原料甲供,但是公司全面项目中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是如此吗?一旦选择简易计税将36月不能更改。答:施工企业选择一般计税还是简易计税是专门针对项目来讲的,不是针对企业来讲的,所以谈到上海有一个错误行为,肖博士的一个学生在央企上海分公司去办理时,税务局说,一旦选择简易计税,所有项目都是简易计税,连新项目也是简易计税,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施工企业只限三种,甲供材项目、清包工项目和老项目,针对这个项目本身,选择简易计税还是一般计税,选择了简易计税以后,这个项目三年以内不能更改,直到完工为止。但是别的项目还是可以选择一般计税的。不过简易计税有一个工控的进项税要分配,不能抵扣。

问题十:执行税务机关是否可以一个项目采用一般纳税,老项目采用小规模简易计税,人工多的项目如水利怎样选择,人工费怎样抵扣?

答:像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成本中人工费较多,这里含的人工费将超过50%,材料比例相对较少,所以对这类企业来讲,营改增以后的新项目正常是要选择一般计税。除非是小规模企业,但是修路的都是几千万上亿的项目,肯定是一般纳税人,所以这一块和营改增之前相比,抵扣就很少。人工费只能抵扣3%,材料费虽然可以抵扣17%,但是材料费不多,所以对于这类企业来讲,管理不好税负可能将会增加,所以只有走建筑劳务分包才合算,不能走工资表。很多人走工资条,全是人工费就没有抵扣的,税负就会更重。

当然道路施工企业还有别的抵扣,比如买机器可以抵扣17%。对于道路施工企业,买设备、租新的办公楼就要策划了,可以抵扣17%,设备不买如果租也可以抵扣17%的,给公司员工做工作服也可以抵扣17%,给公司管理层买电脑,电子设备,也可以抵扣17%,公司给所有项目经理买车产权注册公司名下,维修费、油费、买车钱、保险费全抵扣。买车费抵扣17%、油费抵扣17%、维修费17%、保险费抵扣6%。产权要在公司名下,不要以个人名义,这样就可以抵扣。道路施工的监理费,路两旁的绿化也可以抵扣13%,树死了在重新栽植,这条路做工程概算,树多少,覆盖率多少,测算进去,抵扣13%,像勘探费可以抵扣6%,不同的路国家规定也不一样,还有工程造价费抵扣6%,所以这个就要做好策划。

第五篇:“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组织架构的影响

(一)现状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一般均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管理上呈现多个层级,且内部层层分包的情况普遍存在。存在资质共享的问题。

(二)影响

增值税的增值环节步步相扣,以票控税征管严格,而大型建筑集团企业组织架构模式复杂,绝大多数都拥有多级法人和多层次分支机构,承建的工程项目层层分包,此种组织架构模式显然不适用于要求苛刻的增值税环境,将大大增加了建筑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工作量及难度。税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主要表现为:多重的管理层级和交易环节,造成了多重的增值税征收及业务管理环节,从而加大了税 务管理难度及成本。特大型建筑业很可能出现所属单位税负不均衡的现象以及企业集团多级法人或多层次机构如何进行申报缴纳的问题。

(三)应对方案

1、现有组织架构调整

建筑企业分支机构众多,目前实行的营业税遵循属地原则征收。建筑企业中“公司-分公司-项目”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每个分公司都面临工程项目分散的问题,外出经营的机构均需在当地办理税务注册,对分公司会计核算和税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和要求较高。因此,对现有组织机构应该:(1)梳理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的经营定位及管理职能,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2)梳理下属子公司拥有资质的情况,将资质较低或没有资质的子公司变为分公司。

2、未来组织架构建设

企业应考虑从工程项目增值税缴纳地点出发,采取适当压缩多层级管理,慎重设立下级单位,调整相应企业组织架构, 新公司尽量设立为分公司;规范公司治理,推动专业化管理,强化企业总部管控力等措施,促使建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此次建筑业税收改革。

二、资质共享工程项目的影响

(一)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现阶段管理模式

建筑业承接业务受资质制约影响较大,因此普遍存在资质共享的现象。资质共享在现行营业税下就存在一些问题,实行增值税后将带来更大涉税风险和无法抵扣的税务损失。当前较为普遍的资质共享模式如下:

1、自管模式

建筑企业以自己名义中标,并设有指挥部管理项目,下属子公司成立项目部参建的模式;

2、代管模式

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中标,中标单位不设立指挥部,直接授权子公司成立项目部代表其管理项目的模式;

3、平级共享模式

即平级单位之间的资质共享,如二级单位之间、三级单位之间,中标单位不设立指挥部,直接由实际施工单位以中标单位的名义成立项目部管理项目的模式。

(二)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影响分析

“营改增”实施以后,对建筑业中较为常见的资质共享现象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进销项税无法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

2、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无合同关系,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影响进项税抵扣;

3、内部总分包之间不开具发票,总包方无法抵扣分包成本的进项税;

4、除自管模式下,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均未按总分包进行核算,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实现分包成本进项税抵扣。

因此,建筑企业集团在实行内部分包和资质共享时,确定进、销项税额的主体将是一大难题。在现行增值税体制规定下,分包单位无法增值税抵扣。“营改增”后,因为实际纳税人和名义纳税人的不一致,会导致进项税额难以合理抵扣。以集团公司名义中标,集团内部参建单位众多,且不属于同一法人,集团项目指挥部在确认收入时是否以参建单位的收入作为成本;“营改增”后,增值税纳税申报人的确定;进项税额如何抵扣;是以单个法人还是以整个项目为纳税主体的确定等都有待思考。

(三)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高资质盛行,因此很多工程项目都是通过集团公司对外统一投标,集团与业主签订中标合同后分配给成员企业负责施工,集团公司按工程进度与业主进行验工计价,由业主代扣代缴营业税等,各成员企业按各自完成的工程量与集团公司进行验工计价,集团公司按比例列转税金给成员企业。“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以适应未来形势。

1、逐步减少资质共享情况。(1)减少集团内资质共享;(2)对现有子公司的资质进行梳理和评估,有计划地培育重点三级单位的资质;(3)逐步减少直至完全禁止平级资质共享及内部任务划转模式。

2、调整和优化资质共享项目的业务流程方案。(1)总分包模式;(2)集中管理模式;(3)联合体模式;(4)“子变分”模式。

“营改增”后,集团公司与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成员企业均需独立履行纳税义务,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签订分包合同,成员企业将分包工程取得的收入开具成增值税发票提供给集团公司抵扣;集团公司和业主都不再代扣代缴税费,集团公司则按取得的全部收入扣除成员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缴纳增值税。

三、对实际集中采购的影响

(一)目前现状

为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由集团公司统一谈判统一签订合同,各成员企业按需领取,再经过集团公司帐务列转给成员企业的采购模式在大型建筑公司普遍存在。例如,目前物资、设备机械大多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这种集中采购物资和设备的模式采用统谈、统签、统付,即由集团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抬头为集团公司,因而该部分进项税额只允许集团公司进行抵扣,而使用物资的各成员单位则不能抵扣该部分进项税额,合同签订方与实际适用方名称不一致,“营改增”后无法逆行逆项税额抵扣。该模式背离了增值税要求的货物、发票、资金必须三流合一的原则。

(二)集中采购方案

1、“统谈、分签、分付”模式

集中采购的集团公司统一与供应商谈判;供应商与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分别发货或提供服务,分别开具发票;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向供应商支付款项。通过这种方式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给真正的成本费用主体来抵扣

2、内部购销模式

集团公司统一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内部与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签订销售合同,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向集中采购单位支付货款。集团企业也可将自己的分公司或项目部也注册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跨地区总分机构间调拨材料应视同销售,通过相互之间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解决集团公司内部材料、设备及固定资产的调拔问题。

3、“统付”模式下修改合同条款

在“统签”或“分签”合同中明确,由供应商直接向各采购需求单位发货或提供服务,分别开具发票,资金由各采购需求单位以委托付款的方式通过集中采购单位统一支付给供应商。例如,设备采购执行中做到“谁使用、谁组资、谁签合同、谁付款”的原则,使得采购的合同签订、付款和发票取得为同一主体。

四、对合同的影响

(一)合同内容的影响

由于建筑承包合同约定方式不同,部分工程项目合同存在有甲供材料和甲控材料的约定,甲供材和甲控材包含在工程计价中,由甲方(即业主)负责招标采购,施工单位负责验收使用,甲方与施工单位据实结算,在工程计价款中将甲供、甲控材款扣除。由于甲供、甲控材料需要通过甲方,中间环节较多可能导致供应商开具发票滞后给抵扣带来影响。甲供和甲控材料也可能会造成进项发票税额无法抵扣的损失,一方面业主大多不是一般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其所购买的甲供、甲控材料,另一方面因为甲供、甲控材料的发票抬头与施工单位不符,施工单位也无法抵扣,无形中使得这部分甲供、甲控材料的税负增大了工程成本。

因此,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一般要回避甲供材料、甲供设备的要求。如果甲方必须要甲供,可采取相应措施:

1、在合同签订时可事先约定,凡“甲供材料”必须取得增值税发票,并一律以乙方为受票方;

2、在签订合同时事先约定,甲供材料凡不能提供进项税抵扣的,从工程总造价中扣除,乙方按扣除后的造价出具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乙方要充分考虑进项税缺失的后果;

3、甲供材料在合同价款、工程计价之外,供应商将发票开给甲方抵扣,作为承包商的建筑企业只需做相应登记。

此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还应标明:甲方提供材料、设备的形式,付款方式,发票如何提供;甲方指定分包的结算方式,发票如何提供等。

(二)资格的要求

结合现阶段建筑材料供应商的市场特点,建筑企业应先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梳理,然后对这些供应商在“营改增”之后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后重新分类从而做出最有利的筹划。

首先,在签订供应合同之前应当充分考虑该供应商是否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考虑到当对方须请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时,可能抵扣的比率会有所不同。而在企业实际接触的业务中,与建筑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多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合同中必须对增值税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从而做到合理的转嫁税负。

其次,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还必须要综合考虑对方能否在限定的期限内开出发票提供扣税凭证。

再次,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选择的时候不能仅取决于价格,在材料比价时需要考虑进项税抵扣的问题。例如:在采购零星材料时,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的商品,在购买时索取专用发票并予以抵扣;也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商品,虽然不利于抵扣,但采购的价格很可能相对便宜。所以在施工单位选择合作供应商时,首选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采购,当选择的供应商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则可在采购谈判时约定增值税进项税由对方承担,即采购价为不含税的价格。

(三)发票的要求

项目越大,供应商为一般纳税人的可能性越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占比预计会更高;租赁设备不能取得发票所占比重最大,原因

面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建筑企业不但要转换思路,更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适应。目前,“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不按规定索取合规的扣税凭证;二是取得了合规凭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三是由于对增值税法规了解不够,能够取得合规扣税凭证的情形,却没有取得,仅取得了普通发票或者收据,丧失了抵扣税款的机会。

因此,建筑企业要提高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在内控机制上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严格管理,杜绝虚开发票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取得增值税发票时要提高防范意识,严格审查发票的真伪、货物来源、发票来源的合法性、销货方的纳税人资格等,对存在疑点的发票可暂缓付款或暂缓申报抵扣其中的进项税金,待查证落实后再作处理,力求提前防范涉税风险。

(四)付款的要求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获取进、销项发票时间上的不匹配给建筑企业会计处理带来难度。部分工程项目处于已竣工尚未结算阶段,业主未拨付工程款,工程结算发票尚未开具,而工程项目购入的材料已经进入成本取得进项税发票却无法抵扣;若该工程项目在“营改增”过渡期实行增值税政策,一旦开具增值税结算发票,会由于之前的材料费都已入成本并未取得进项发票,该类项目就成为只有销项税额,而没有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将会产生11%的高额税负。这也是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在“营改增”过渡期亟待考虑的问题之一。

(五)对合同过渡期的影响

在“营改增”过渡期,必须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合同执行期长,工期跨度大,一个项目通常需要至少2-3 年的工期,有的大型项目所需时间甚至更长。“营改增”将对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取费费率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原有的合同已经不可能适应新的税制政策。

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在招投标阶段便应做好组织和策划,执行新的定额标准,重新编制施工预算,取费以价外税形式反映,以适应投标工作的需要。若建筑企业“营改增”实行后,所有新旧合同均执行新的增值税政策。此措施便于税收征管和统一会计核算。缺点是执行困难,需对建筑“营改增”实行之前的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取费费率、税金计提做相应的调整,很难兼顾到合同甲乙双方的利益。

为避免对原合同计价条款进行修改和不影响合同双方的利益,若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执行之前签订的合同,实行旧的营业税政策;建筑业“营改增”执行之后签订的合同,实行新的增值税政策。此措施的缺点是建筑企业要区分“营改增”前后签订的合同,需分别核算营业税额及增值税进项税,在一定时期,提高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复杂度。在此过渡阶段,由于一个企业可能存在两种税收并存的情况,也增加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难度。

下载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改增后,对工程造价定额取费及计价体系影响(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改增对电信行业影响

    你认为营改增对电信行业会是怎样的影响? 电信行业是于2014年6月1日纳入营改增改革试点范围内的,基础电信服务税率为11%,增值电信服务税率为6%。从收入而言,增值税是价内税,营业税......

    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分析 2013-11-20 来源:扬州时报 作者:编辑部 | 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 | 会计论坛 国务院关于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2016(含5篇)

    营改增对金融行业影响 目录 1. 营改增对银行业盈利影响不大 .......................................................................................... 4 1.1增值税将......

    营改增对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

    营改增对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营改增,就是原来按照营业税征收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一、首先我们要搞懂,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范文大全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环节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对于企业的经营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

    营改增计价问题解析

    增值税模式计价有关问题解析 一、计价依据调整原则: 1、价税分离:工程造价=税前造价(含进项税)+营业税 (调整后)=税前造价(含进项税)+增值税 =(除税造价+进项税)+(销项税-进项税) =除......

    营改增必要性和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

    浅析“营改增”对个人及企业的影响[范文模版]

    浅析“营改增”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