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营改增”已成为税制改革的大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对于转变经济结构,稳定市场经济,具有及其长远且重要的意义。电信业作为国家服务业中的基础产业,将要迎接“营改增”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以海南省试点企业为例,对“营改增”给电信业经营成果带来的影响做出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影响与对策;电信业
一、“营改增”的简述及必要性
(1)“营改增”概述
为进一步完善税制,释放改革红利,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4月30日印发《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从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实行差异化税率,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分别适用11%和6%的税率,为境外单位提供电信业服务免征增值税。改革实施后,营业税制中的邮电通信业税目将相应停止执行。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安排,明确责任,确保改革的平稳顺利进行。我国经济目前正在多元化的形势下快速的发展着,“营改增”的迅猛发展很好的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可以取得鲜明的减税效果。对企业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电信行业实施“营改增”的必要性
1、有利于减少营业税的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
电信行业业务主要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两种。“营改增”变营业税这一价内税为增值税这一价外税,有效的产生了增值税销项和进项的抵扣关系,两项服务的适用税率改为11%和6%。不同类型的业务的物质消耗不尽相同,可以确保公平性及赋税合理性。如果从企业投资周期的角度进行考虑,企业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会取得较多的进项税抵扣额,减税效果便比较明显。目前为4G网络所建立的基站投资数额巨大。设备在此时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减轻税负。
2、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营改增”之前因为重复征税的缘故,纳税人必然会增加其流转环节,所以便在销售环节之前重复缴纳多次。企业经营便会扭曲,对于市场交易的促进和社会专业化分工提高阻碍性极大。此次政策调整过后增值税只在发生过后征收,流转环节的税额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所以,经营管理者可以游刃有余的对流程设计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运转效率的提高。
3、解决了因电信业特殊销售状况造成的征管困境
电信业中的商品与劳务种类众多,互相包含。“营改增”之前,劳务应当缴纳营业税,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业务的分类不太清楚,应当应当缴纳何种税依旧区分不清,因此给征管也带来了许多难题。“营改增”实施之后所有课税对象都缴纳增值税,便从根本上改变了混合销售,坚硬给税收征管带来的问题。从而体现出了“营改增”的必要性。
二、“营改增”对海南电信业的影响分析
1、电信业试点纳税人减税效果显著。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将第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加大了电信企业对外采购的积极性,企业因取得较多进项抵扣。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电信业一般纳税人共申报抵扣进项税额67,832万元,其中,因营改增应税服务取得的进项税额56,675万元。但站在电信企业角度看,政策的实施也会对其收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税金变为了价外税,电信企业可以将不含营业税的营业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由于增值税具有转嫁性,对产品征税值周,在周转缓解产生的税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承担,国家管理部门和电信企业针对客户数量巨大的电信市场调整电信企业收费标准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电信企业的营业收入就会有部分数额变为销项税额,使电信企业营业收入有所降低。
2、电信业试点纳税人固定资产更新意愿加强。营改增后,电信业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税额可以抵扣,投资成本降低,有效引导电信企业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试点纳税人共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18,690万元,占全部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27.55%,表明消除重复征税后,纳税人固定资产更新的意愿明显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降低带动了产业发展,但固定资产更新所带来的废旧基站处理仍是企业成本所不得不包括的一部分问题,并且在目前国内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受到政策影响,其换代速度将大大减缓。
3、其他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充分享受电信业营改增改革红利。营改增打通了电信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抵扣链条,其他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得以分享电信业营改增的改革红利,税负减轻,增强了企业活力。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其他一般纳税人共取得该省电信企业试点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涉及进项税额12,666万元。
三、“营改增”影响的再思考
1、调整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在通信行业的业务融合过程中,曾使用了不同税率的项目(11%与6%),因此,应当将所有的融合业务充分区分,账单与发票应该分别填列不同税率项目的销售金额,税费金额等。与此同时,认真的选择代理商,尽可能的与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代理商合作。如若不能满足条件,也要尽量减少佣金支出,针对不同类型的代理商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针对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合同,要对是由哪一级做结算工作进行明确规定。并规范好结算发票,寻找最佳的定价方案。
2、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营改增”过后,企业投入了许多资产,进而产生很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大大的增加了增强了企业的购买热情。当前4G网络建设热火朝天,资本开支动辄数十亿,企业需要综合评估自身发展及相关税负影响,合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节奏。利用好“营改增”政策的机会,发展领先的技术,加大对成本费用的管控,促进电信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同时梳理好现有的采购代理业务模式,避免由此可能引发的相关税务风险。在利润相等的前提下前提下,要对产品劳务供应商进行评估,计算出不同情况下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平衡点。
3、强化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营改增”试点长期缴纳营业税,会计人员习惯了营业税缴纳的会计处理。新政策下,电信企业应当加强会计人员增值税核算业务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对于增值税的概念,税制特点,核算方法的认识。了解并深化对于增值税发票,税率,纳税时间及环节的一系列规定。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无法抵扣进项税额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汇总申报的流程应当进行再造,从而保障增值税缴纳衔接畅通无阻。
4、加快“营改增”扩围步伐,避免长时间停滞在某些行业与地区。“营改增”范围的局限性将对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造成巨大影响。企业会因为进项税额抵扣不足而背上更多的税务。目前,譬如金融,保险,房地产,建筑等行业仍未纳入到“营改增”范围之内。因此,国家应当加快“营改增”发展步伐,为电信业增加更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提供政策支持。电信行业的整体税负将不断下降。
四、结束语
电信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服务行业,海南省的一系列改革,目的都是为了让电信业更加开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其营销模式,流程优化和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运营商需要应时而变,主动适应变化,加快转型步伐,在多元化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 魏文静.“营改增”对电信业财务方面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2] 李文新.电信业营改增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3] 刘泽坤.营改增对电信业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其中在国际贸易中的依存度主要包括三种: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其中贸易依存度是最常用的经济指标,它能很直观的描述一国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贸易依存度是由对外贸易总额和一国GDP的商来进行表示。其中出口依存度则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总额和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商来进行表示;进口依存度则是一国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所进口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得到的商来进行表示。
在下表中包含了从2000年至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从而计算出贸易依存度。在经济学理论上,计算一个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主要是用国际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相除,得到的商即为贸易依存度。通过对于经济数据的分析,除了在第二部分定性的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作用之外,本节要通过搜集计算经济数据来定性的分析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依存度。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的影响,我们国家也逐渐看到了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在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时的缺点,因此在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保持适度的贸易依存度才是健康的经济结构所应该具有和包含的。
由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具体数值,在2006年甚至高达65.29%,贸易依存度对于一国健康的经济结构而言并非越高越好,下图通过对于上述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到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表3-4 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清楚看到,中国历年贸易依存度的变化趋势。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三年我国国民经济中贸易依存度都达到了60%以上。最高在2006年甚至达到了65.29%。在2000-2007年中,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始终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在2008年后,贸易依存度开始大幅度下降,在2009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44.25%。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我国的贸易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彻底的暴露出来。
(4)关于经济数据结果分析
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我们计算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整体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正如上节所说,我国现在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单单从净出口分析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第三节中分析了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首先我们在图3-3和图3-4中可以看出,我们现阶段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外贸依存度的现象。由历年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近些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的确是在不断提高。尽管由于2008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国外市场对于我国商品的需求下降,使得中国外贸依存度有了暂时的下降,然而在09年之后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依然保持在50%以上,这是在对外经济中属于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其次,之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中国现在属于贸易大国的地位,应该从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分析结果客观有效。同时,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也同样可以表明我国在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发挥着贸易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同时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谋求更大的利益创造了条件,这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最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一个贸易大国,合理的国内的经济结构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现在中国正在处于一个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而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较大的依赖于国际市场,如果再次发生了诸如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必然将会受到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严重影响。
四、国际贸易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为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能持续健康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应立足于现有的外贸政策,注重国际贸易整体的拉动作用,同时针对之前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措施。
(1)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近十年来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拥有了更加宽广国际市场进一步导致了我国的商品对外出口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高的外贸依存度表明了我国已经跻身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在国与国的国际贸易舞台上正在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和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的上升相关的。
在拥有高的外贸依存度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它给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带来的弊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过于集中,如果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国外市场对于我国国内产品的需求下降,我们将不能有效的分散经济风险,使得整体的国民经济受到损失。在这其中有些经济风险很可能威胁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构成经济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国家应该采取合理措施,使得国民经济保持适度的贸易依存度。
(2)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依托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数量多而且廉价的大量劳动力,使得我国的商品出口大量增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连续顺差。但是我们要看到两点,国际贸易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我们仅仅只是在货物贸易这一块保持顺差的状态,在服务贸易我国连续十几年一直是处于逆差的状态。货物贸易有了国内廉价的拉动力自然顺差,而服务贸易主要是指在金融,媒体,咨询等资本行业,由此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还是需要大力的进行发展。
其次,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也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拥有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一方面使得我国在抵御外来资本风险的能力加强,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汇储备过多,却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的负面的影响,例如过多的外汇储备会使得我国的通货膨胀加剧,更加难以治理。另外长期的贸易顺差,不仅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也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容易引起纠纷和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3)重视加强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国际贸易中的服务贸易一直是处于逆差的状态,和货物贸易多年持续顺差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以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出口来赢得贸易顺差,然而一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对于一国国际贸易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一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不仅仅是能增加外汇储备,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改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服务贸易通常包括保险、金融、媒体等服务类行业
第二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姓名: 姚琴英
学号: ***53
年级: 13春会计本
学校: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提纲
一、营改增背景分析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三、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的对策
四、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五、结束语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我国税务转型的一大举措,也是我国切实减轻企业税负的重要实践。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不断改革,建筑业作为此次“营改增”的主要行业之一,应充分认识到此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并考虑充分的应对措施,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现本文结合建筑业实际情况,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制定对策,更好的维护企业利益,推进“营改增”。
关键字:营业税 ;增值税 ; 建筑业 ;改革
建筑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大行业,在“营改增”后,对建筑企业会造成什么影响,建筑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寻求的答案。
一、“营改增”背景分析
(一)在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同时存在有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种一般流转税税种。前者主要适用于服务业,后者主要适用于制造业,这两种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虽然可以在税制设计上按照彼此照应、相互协调的原则来确定税负水平,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两个税种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失衡。后者不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因此,税负相对较轻。前者则具有重复征税现象,因此,税收负担相对较重,由此而引起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税负差异,以及在整个环节中的重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日益显示出内在的不合理和缺陷。
(二)现行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因为营业税应税劳务无法得到抵扣,所以建筑企业不愿选择外购,而是自行提供所需服务。这样服务生产内部化。此外,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营改增”可进一步解决采购与劳务方面的重复征税问题,有效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出口零税率是国际惯例,目前,世界上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增值税,征税范围通常会覆盖绝大多数货物和劳务。但是,由于中国服务业适用营业税,不能在出口退税,导致服务在出口的时候包含了税收,与其他国家对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相比,中国的服务出口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新的形势下,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的范围,对货物和服务统一征收间接税,与国际接轨。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首先,企业期初投入的机械设备、材料库存等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可以分期抵扣,促进企业积极改善自身财务状况,优化内部资产结构;其次,“营改增”后,企业从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货商处进购新的材料、配件、维修、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就可抵扣进项税额,如果企业能将人力资源外包给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劳务公司,就能将人力资源进项税额抵扣,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最后,“营改增”后,增值税中关于无形资产的转让政策,会促进建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及时更新技术,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市场票据管理不规范的乱象,很多辅料和零星材料供应商往往无法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这导致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可能因无法抵扣进项额而导致税负不降反增,降低增值税减税效果。同时,人工成本能否合法有效被外包出去抵扣进项额,也是“营改增”后企业税负能否有效降低的重要因素。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营改增”首先将改变建筑企业的财务制度。由于建筑企业的点多、面广,而增值税的征收采取以票抵扣的方式,所以“营改增”施行后,建筑企业原来应对营业税的财务制度必然与增值税财务管理不相适应,企业需要改变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满足增值税财务管理需要。此外,“营改增”后,企业资产结构和现金流量将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改变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营改增”的施行需要企业内部具备相关财税人才,财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税务知识,能正确理解国家税务政策。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加大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施行“营改增”积累相应人力资源。另外,企业还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2、“营改增”将影响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的机械设备、库存材料等固定资产抵扣进项后,将降低成本入账的金额,同时企业营业税取消,期末余额减少,可能会导致建筑企业在短期内的资产和负债同比下降,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增加。此外“营改增”后,由于营业税金及附加项不存在,成本负担减轻后,利润就会因此增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受增值税减税的影响,企业的税负相应减轻,利润就会增加,企业就有能力进行再投资,扩大资产总规模,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资产总额及负债总额总体会呈现上升趋势。
3、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代扣代缴营业税是建筑企业普遍实行的方式,建设单位验工计价时,采取从验工计价和付款中直接代扣营业税,营改增后,建设单位将不能直接代扣代缴增值税,而直接由建筑施工企业在当期向税务机关缴纳增值税,但此时建设单位验工计价并不立即支付工程款给建筑施工企业,也即缴纳增值税在前,收取工程款在后,有时滞后时间比较长,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程度。
(三)“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后,“营改增”后,对于以转包方式经营的建筑企业,往往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等方式来获利,但这种方式就不会得到可抵扣的进项税票,因此使税收增加。同时,“营改增”有助于遏制违法转包现象。有些企业在工程承包后将整个工程转包给他人,这种行为是建筑法所禁止的,作为第一承包人的建筑企业,应把从发包方获得的全部工程结
算收入和价外费用计算确定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从第二承包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其进项税额,从其账务处理中能够发现没有可供抵扣的外购材料,因此很容易确定交易的实质为全部转包。和转包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通过分包方式经营项目,并在向分包方支付工程结算款时可取得进项税票实现抵扣。然而,若总承包方与野猪结算时并未与分包方进行结算,则结算时点的不通使总承包方因未取得进项税票而需按全额缴纳增值税,从而导致税额抵扣的滞后。如果分包单位是小规模纳税人或包工头,抵扣进项税额将大幅降低,企业税负将上升,利润也随之减少。一旦被认定为违法分包,税务机关将禁止第一承包人抵扣进项税,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第一承包人将大大增加自身的税负,利润将大大缩水,对那些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的建筑企业将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对违法分包起到遏制作用。
“营改增”不仅对总承包企业的经营模式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建筑企业招投标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将使得建筑产品造价构成发生变化,这将导致建设单位的各种定额标准和预算编制等相关工作都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而且更为细致和繁琐。
三、“营改增”下建筑企业的对策
1、企业建立相应“营改增”的管理机制
第一,建筑企业应选择应该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供应商,在购买商品时应该向供应商索要相应的增值税发票,从而实现进项税额抵扣。虽然税务机关能为小规模纳税人(即小供应商)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有较多的限制条件,且数额有限,因此小供应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建筑企业应根据其进项来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于建筑公司,外购的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很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这两个方面的进项税票取得的管理,尤其是采购合同的管理。当建筑企业在进行承包与采购活动时,必须要仔细审查合同,明确支付流程和税费凭证,不能盲目的进行支付。与此同时,在转包、分包时,建筑企业应明确增值税发票的承担者。再次,建筑企业应按照增值税税务要求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企业还需要加强资金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和控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支付压力。
2,积极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应及时改变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强化细化企业管理,降低企业成本。目前,在建筑行业,有很多企业存在资质缺失,管理松散,员工素质不高的现象,建筑企业只有改革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才能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企业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和管理现金流的运转。同时,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业必不可少,财务人员需要改变营业税核算的习惯,转变为增值税核算方式,并能够准确以用于拿出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的转变,能够准确核算进项税额、销项税额。企业还应该深入了解有关增值税的法律法规,熟悉掌握国家队增值税发票管理的所有要求,规范增值税发票的使用与管理,并按时按规定报税和谁去扣税凭证。
四、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1、“营改增”有利于消除企业重复纳税,提高市场竞争力。“营改增”后可以延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消除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税制下对建筑业的多层级重复征税,体现税收 的“公平原则”,进而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
2、“营改增”有利于建筑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融合,促进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增值税实行凭发票抵扣制度,通过发票把买卖双方连成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完整抵扣链条,促进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在这一链条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少交税款,都会导致下一环节多交税款。可见,增值税的实施使建筑业的所有参与主体都形成了一种利益制约关系,这种相互制约、交叉管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3、“营改增”有利于规范建筑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后,支付总、分包单位的工程结算款的进项税额抵扣将成为税务部门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届时,税务部门必然要求工程建设单位和相关施工企业向其报送总、分包单位的相关详细资料以备案审核。同时,“营改增”后,因建筑企业取得的增值税发票需通过网络认证系统确认,这必将促进建筑业产业链上发票的进一步规范化,可以有效规避虚假发票。这些也必将对规范业主行为和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4、“营改增”有利于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发展。增值税是针对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增加值而征收的税。现在,建筑业的增加值很大部分来自于劳务作业,而这种增加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低的。建筑业要发展就要改变建筑业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在科技进步上找出路,现行的税收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要求技术进步的积极性。譬如住宅产品工厂化的过程中,由于产品本身成本较传统作业方式要高,再加上构件生产和建筑工程重复征收营业税,很难使新的产品形成优势,实行“营改增”后可望改变这一状况。
5、“营改增”有利于促进企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形成服务生产的内部化,对企业结构调整造成了障碍,税改后重复征税问题解决了,企业就可以在做大专业化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房建、设计、混凝土和钢结构等专业化公司。
6、“营改增”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施工企业的内部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毋庸讳言,有些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大方向,“以包代管”的弊端弱化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制约着企业在做强的前提下做大。所谓“内部承包”、挂靠等现象使企业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公司本部管不了项目部的资金、成本,而一旦征收增值税后,肯定会对这类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产生冲击,同时也将迫使企业从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管理出效益的方式转变。
7、“营改增”有利于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化水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建筑行业实施的都是增值税征收办法,我国现行税制不利于建筑企业“走出去”,实行“营改增”后,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境内外建筑企业的互相协作,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五、结束语
“营改增”作为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能改善我们国的税制,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
业税收负担,对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业关乎国计民生,“营改增”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建筑企业应该要积极应对,顺利度过过渡期,以使企业能够享受增值税带来的减负效果,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 知,财税 [2011]110 号
[2]戴国华:建筑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影响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2,(03)
[3]王卫强.对“营改增”试点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思考[J].新会计,2012(09).[4]叶智勇.建筑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J].财政监督版,2012,(07)
[5]张杰.浅谈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建议[J].西部财会.2013(01)
[6]赵桂花.“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3(26)
第三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营改增”实施对于建筑企业的具体影响,进而就“营改增”政策下建筑企业的具体应对管理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为确保新形势下长远稳定发展,必须全面深刻的认识到“营改增”政策对于建筑企业的具体影响,进而科学、准确、合理的采取应对管理措施。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具体影响分析
“营改增”也就是营业税改增值税,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规定自今年5月1日起,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和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11%和3%。在具体的计算方式上,应交增值税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与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差;而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财务影响分析
“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在收入确认方面,如果在原有的收入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营业收入下降的现象。在成本方面,如果原有的成本以及费用维持不变,同样也会出现成本费用降低的情况,具体幅度则主要取决于进项税抵扣情况。在税负方面,由于“营改增”政策在实施以前,建筑企业需要缴纳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在“营改增”以后,由于增值税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而将对建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在实施“营改增”以后,由于整个建筑行业资质共享的情况普遍存在,将会对建筑企业产生较大的经营风险,而且难以降低税务负担,因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要求企业必须对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营改增”将会对材料采购、工程项目分包、关联交易以及境外项目管理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调整优化经营管理,实现增值税进项税的充分抵扣,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内容。
二、建筑企业“营改增”政策应对措施
(一)对建筑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
首先,应该完善税务管理的相关基础工作,特别是将企业的增值税管理纳入到整体经营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对于资质共享带来的增值税进项税与销项税不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的问题,建筑企业内部应该逐步减少资质共享,可以采取以多个平级单位资质进行投标,统一进行内部协调。其次,为了提高“营改增”以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企业应该设置必要的税务管理部门,合理选配人员专职开展“营改增”以后的相关税务工作人员。同时,还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尤其是在进项税发票的认证和增值税的会计核算等方面,确保能够妥善的处理好建筑行业的税务筹划工作。第三,应该注重加强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优化。特别是应该加强投标报价与合同管理,在投标报价上应该根据增值税价外税的属性,对投标报价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合同管理上应该对企业的合同文本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体现出“营改增”的相关具体要求。
(二)增强建筑企业的税务筹划能力
在建筑企业的应对方面,应该合理的利用建筑企业的各种抵扣政策,税前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了人工、材料、机具、企业管理、利润、规费等,其中由于材料等费用在抵扣项目中占到主要部分,因此在“营改增”实施以后,应该重点确保材料供应方面能够取得相应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该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审计评估,除了材料质量以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具体可以探索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存量物资尽可能的用于存量项目,将新采购的物资用于企业新建的项目,最大程度的实现进项税的抵扣;对建筑企业的关联交易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整,在避免关联交易纳税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关联交易价格,降低税负;此外,由于建筑企业购买设备只能获得一次性的进项税抵扣,通过租赁方式可以持续获得进项税抵扣,利用融资租赁,还可以通过利息支出等实现建筑企业的进项税抵扣。总之,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应时刻密切关注财税文件的更新与推新,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约税收支出的目的。
(三)重点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在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后,无论是材料的采购、发出,还是与甲方验工计价、分包方验工计价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会涉及增值税相关核算,对于建筑企业的涉税管理和账务处理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建筑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尤其是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水平,严格按照相关财税变化调整财务预算指标,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重点合理控制资金流和加速资金周转,加强应收账款清理、清收,尽量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资金安全性和高效性。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时,合理评估企业现有工程预结算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作出科学测算和调整。
三、结语
在“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进实施的背景下,作为建筑企业,应该合理的利用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以及纳税筹划工作等进行全面的调整,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企业的税务负担,这对于实现建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岗.“营改增”全国试点政策下多元化发电企业税收筹划[J].现代商业,2013(21).[2]张杰.浅谈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建议[J].西部财会,2013(01).[3]王成敬等.论增值税扩围对建筑企业的财务影响[J].会计之友,2012(09).(作者单位:济南建设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聂俊华
建筑行业“营改征”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营改征”对于建筑行业特别是中国电建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决定性的。“营改征”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税费、利润、现金流等重要财务指标,更重要的是将对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市场营销、成本管控、财税管理、信息化建设、机构和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营改增”要求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否则企业可能将会面临税负上升、收入下降、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涉税风险增加等不利局面。
建筑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营改增”的充分准备,全面梳理和研究因“营改增”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并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及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减少“营改增” 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建筑业更好的发展。
一、“营改增”的背景、意义和趋势
对进行营业活动的个人或者单位营业活动所得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税种就是营业税,是在纳税人的收入总额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用收人总额与税率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应纳税数额。通常情况下,我国的营业税相对较低,但是重复收税的问题较为严重。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展营业活动的单位或者是个人收取增值额的税种,最先是在法国出现,现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
增值税采用多环节征税,并且对每一环节的增值额进行计税。“营改增”的实施将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务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变化更新以适应现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分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加快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国第一次出现增值税是在1979年,率先在上海、襄樊等地试行,1984年才扩大到全国范围,在随后的几年中,对增值税的收人范围和税率进行了调整。
建筑业“营改增”从2011年就开始推行,2013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扩大了“营改增”的试点。国家相关政策表明,“营改增”的实行时间有限,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推进税制改革营改增五步曲,2015年基本实现“营改增”全覆盖。预计2015年下半年,完成建筑业和不动产“营改增”。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营业税下的营业成本为价税合计数,改征增值税后,成本需要进行价税分离,一部分构成真正的成本,另一部分是进项税额,根据取得的进项税发票对销项税额进行抵扣,抵扣的数额由供应商是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决定,抵扣数额的多少关系着企业税负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的营业成本。
从理论上讲,只要企业在发生成本时充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 票进行抵扣,是可以降低企业总体税负的。然而,实际模拟税负测算中,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反而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地材、二三类(辅助)材料难取得专用发票。这些材料的提供者绝大多数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人,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的甚至连普通发票也开具不出。而这些材料如砂石料、片石、砖瓦等在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较大,一般又必须在施工所在地就近采购,供应商选择余地较小。同时由于该类材料的采购一般较为零散,供应商类型多样,难以形成统一的采购管理要求,在增值税政策下,规范该类材料采购管理将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公司有相当的水电站业务,多在偏远地区施工,点多面广,多数材料成本难以取得进项税抵扣发票,营改增后势必增加企业成本,使得本身利润相对微薄的施工项目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是人工成本抵扣率低或无法抵扣。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工费大约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0%左右。现劳务成本发生主要是三种形式:企业员工劳务成本、劳务派遣、建筑劳务分包。首先企业员工发生的劳务成本无法抵扣;其次劳务派遣、建筑劳务分包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将来被纳入试点,因为其几乎没有任何进项税抵扣,增值税税额最终也要由建筑施工企业负担。
三是机械租赁难以足额抵扣。动产租赁业增值税率为17%,与建筑业密不可分的机械设备、设施料租赁均属于动产租赁业范畴。租赁业现有资产没有增值税进项税,将背负17%的高额增 值税税负。租赁企业显然无利可图,必然放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只缴纳3%的增值税。一旦租赁业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建筑施工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势必减少,从而加大施工企业实际税负。
四是临时拆迁、临时占地补偿款等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没有可抵扣的进项税。
基于上述原因,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增值税税制下税负较重。
企业资金流将接受严峻考验。在建筑施工市场中,由于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滞验收、超验、欠验的情况,导致总承包方与业主之间、总分包之间实际结算工程款的时间滞后,建设方业主拖欠工程款或付款不及时。在营业税制下,企业可以通过延付供应商或分包商的方法缓解资金压力,但在增值税制下,因在办理验工结算时已经开具了发票,税收上已经确认了收入销项税额。总分包之间存在的滞验收、超验、欠验的情况,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取得分包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的发票。并且,由于工程计价款的滞后取得将间接导致建筑企业向材料、设备供应商延迟付款,同样不能及时取得进项税抵扣凭证。抵扣税证的取得不及时将直接影响增值税的正常抵扣,导致建筑企业提前纳税、延后抵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建筑企业前期的资金压力。同时,若延付下游企业资金,将无法足额取得进项发票进行抵扣,此时间差将增加企业资金流出,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加之长期以来,我国 建筑行业管理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如工程款支付比例低,建设单位在每期验工计价时,往往扣除10-20%质量保证金、暂留金、垫资款等,有的项目更低。这些暂扣款往往要到工程竣工决算后才能支付,但增值税当期必须要缴纳,这样必将导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甚至可能出现资金流断裂的危险。
企业现有管理水平难适应新形势需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通常情况下,会在项目所在地设立项目部,作为其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组织及管理。在有地方投标需求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在项目所在地设立法人单位或非法人机构,以争取地方的工程项目。因此,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一般均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管理上呈现多个层级。对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由于承接工程项目的主体多是上级单位,而实际进行工程施工的单位一般为基层单位单位,因此,建筑企业集团内部普遍存在层层分包的情况。受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影响,资质共享在建筑企业集团内普遍存在,如是内部母子公司之间资质共享;二级单位与二级单位、三级单位与三级单位之间的平级资质共享等。“营改增”后,上述管理链条越长、流转环节越多,存在潜在的税务风险越大,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将大大增加。资质共享会带来“增值税进销项不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大都是粗放式管理,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宽松的模式导致企业无法对于项目部门,以及分公司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管理。在“营改增”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弊端开始显现,增值税较营业税有更复杂的征收管理环节、更多的纳税筹划空间,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人员素质、较强的管控能力、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要求组织管理扁平化,商业模式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水平,将成为施工企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三、应对措施
加强税法培训,提前做好准备。现建筑施工企业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于税制改革方案及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等税法规定尚不了解,虽然目前还未出台具体政策,但增值税的基本税制一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趋势已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财务、管理、物资、造价等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养,适应“营改增”后工作的新要求。特别是财务,增强会计核算的精细化与规范化,使会计人员掌握增值税核算及发票管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识别、认证、抵扣增值税发票,能够准确核算进项、销项等税额,能够及时、准确进行纳税申报。
财务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营改增”后财务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重点分析对企业损益和现金流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企业现有管理系统中工程预结算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进行合理的评估,为“营改增”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确保试点工作开始后可以顺利、平稳过度。
调整发展思路,合理纳税筹划。在增值税税制下,建筑施工企业有了更广阔的纳税筹划空间,企业应抓住时机,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合理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营改增”后,购买机械设备等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企业可根据需要做好准备,“营改增”后购进机械设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减少人工耗费,从而降低人工费用,进而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而税改前应考虑推迟购买固定资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组建物资、混凝土、物流等子公司,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筹划纳税时间,减轻资金流压力,降低企业税负。
加强内部管控,调整经营模式。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管控力度,并尽量杜绝联营、挂靠等经营模式。针对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组织模式、EPC业务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根据营改增的要求,通过变更和完善管理模式、优化和调整业务流程解决建筑企业资质共享带来的增值税进销不匹配、集中管理带来的增值税“三流不一致等”问题。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联营合作项目普遍存在,联营合作方大部分不是合法的正规企业,且部分合作方是自然人,若联营合作项目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不能取得足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很小,可抵扣的税款较少,缴纳的税款较 多,工程实际税负有可能达到6%~11%,超过总包方的管理费率,甚至超过项目的利润率,总包方和联营合作方都将无利可取。
积极筹划,做好综合应对。组织管理。增值税的征管方式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为适应“营改增”,建筑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充分考虑和满足市场经营开发和项目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改变企业集团多级法人、内部层层分包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在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税务管控风险的同时,促进专业化分工,深化内部专业化运营管理,增强专业化能力。
资质管理。在资质共享的情况下,一般均以中标单位名义与业主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由业主开具发票;但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等均在实际施工单位发生,这种情况将造成建筑业“营改增”后增值税进销不匹配,即销项税在中标单位而进项税在实际施工单位,进项税和销项税不属于同一纳税主体,从而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无法抵扣进项税,导致集团整体增值税税负增大。全面分析营业税下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各种资质共享模式,以及在建筑业“营改增”后不同的资质共享模式可能带来的增值税进销项不匹配的问题及影响,提出符合增值税抵扣要求的施工生产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方案,建立和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使增值税进销项相匹配,实现进项税充分抵扣。
工程项目管理。从工程项目的增值税销项管理出发,针对工 程项目的承接与结算管理的要点:包括工程造价编制、业主信息管理、工程结算等方面,指导各级单位在营改增后顺应增值税相关规定,规范营改增后的业务管理;从工程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管理出发,针对成本预算与考核、材料采购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分包管理、其他成本费用管理、特殊成本项目管理等,指导企业在营改增后正确合规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做到进项税“应抵应抵、充分抵扣”,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效益;针对营改增这前签订合同、在营改增时点尚未完工或虽已完成完工但尚未办理峻工决算的工程项目,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案。
修订合同范本及管理制度。适应营改增要求,对各类合同范本及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营改增后经济往来事项和内部管理工作原则统一、有据可依。
增值税信息化管理。对营改增后增值税信息化体系做好筹备,明确相关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及需求,主要包括:增值税信息系统的建立;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认证抵扣及纳税申报系统的功能介绍;其他配套系统,如供应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的改造等,旨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规划业务流程,通过软件系统固化业务要求,逐步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 项改革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企业负责人、相关人员超前谋划,全面考虑,积极应对,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 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
第五篇: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企业的对策
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及企业的对策
营改增政策介绍自1994 年以来,我国实行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税制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税制结构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从抵扣完善性来看,两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从税收征管能力来看,两套税制并行,税种分类和识别变得难以区分,给征管部门带来了困难;从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来看,这种税制结构不利于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深化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2012 年1 月1 日,上海市率先进行了“营改增”试点,拉开了“营改增”试点的帷幕,到2012 年年底,“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湖北等12 个省、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2013 年8 月1 日开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2014 年,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也纳入“营改增”试点。营改增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对企业提出新的挑战。
营改增主要目的调整我国的税制结构,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然而,部分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由于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限制,其整体税负不降反升。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对营改增政策的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享受营改增带来的红利。
营改增对企业产生的有利影响
2.1 营改增降低了大多数企业的税负成本营改增消除了营业税存在的重复征税弊端,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营改增”后对于一般纳税人的服务企业,其购买的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免。制造企业购买的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进项税额也可以进行抵免。“营改增”后大部分行业企业税负都得到明显的下降。广东营改增试点后,有效地消除了重复征税,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得以打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采购现代服务的积极性;营改增后,企业间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与外省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据初步统计,广东省试点以来新增现代服务业2.5 万户,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鉴证咨询等产业,占到新增试点户数的90%以上。
而对于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销售额未达到500 万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实行简易征收,营业税税率由5%降低为增值税率3%,赋税负担直接下降。除此之外,小规模纳税企业还能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3%增值税专用发票,提高了小规模纳税企业作为卖方的议价能力,间接减少了赋税。因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使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赋税负担显著地减轻。
2.2 营改增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营改增实施后,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以及税务管理等。
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尤其税务管理水平低下。如发票管理不规范,纳税筹划工作不完善。营改增后,企业为了享受税制改革红利,必须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增值税的计算比营业税复杂很多,企业需要在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等环节加强管理,在以票抵扣背景下,企业必须对组织架构、业务模式等进行改革,需要对供应商和客户作出选择。
2.3 营改增有利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营改增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推动服务外包,形成主辅分离。
不少企业主要将生产性服 务业务外包,加速了服务业从制造业的分离。二是推动资源重构,提升总部经济。三是推动设备更新,形成带动效应。由于设备采购可以形成抵扣,试点带动试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据了解,交流运输、物流辅助业设备采购额明显上升,为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
2.4 营改增有利于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融入国际高端供应链营改增前,我国对出口劳务征收营业税,出口时无法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致使国内出口劳务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中明显处于劣势,不利于中小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营改增实施后,出口退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使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获得明显的效益,有利于这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企业出口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大大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优势,提升了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所以,未来中小企业应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专业化战略转变,从低层次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到高层次实施国际运营战略,逐步加强对外投资,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品升级和链条升级,以提升企业整体价值。营改增将促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融入国际中高端产业供应链。营改增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3.1 部分企业的税负增加随着营改增在建筑业行业的实施,使得建筑业企业在某些环节获得增值税税票的难度加大。建筑施工项目由于施工地点不确定,原材料种类繁多,材料采购来源多,很多材料在采购过程很难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这会导致某些建筑业企业的进项税无法抵扣,从而导致企业缴纳过多的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业企业的利润总额。
3.2 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对企业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影响。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原营业税是含税价确认,而改革后则按不含增值税价确认销售收入,除非企业的销售价格随之发生调整,否则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营改增”后会直接减少企业的销售收入额,从而降低企业的会计利润。
其次,对企业的销售税金产生影响。企业营业税一般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它会直接减少企业的营业利润及利润总额,而增值税会计核算不列入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利润总额没有直接影响。营改增会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企业会计利润。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的对策建议4.1 加强培训,认真学习营改增政策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区别,企业应积极加强对所有涉及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邀请税务师事务所的专家讲课,提高相关人员的政策法规水平,事前知道业务开展应经历的流程,事中能够索取相关票据,事后能够准确纳税抵扣、申报和缴税。如:企业的供应商,包括物业服务、快递物流辅助、广告与设计、中介审计、项目外包商和固定资产与软件采购商等提供的服务开具的发票可进行进项抵扣,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和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财务核算健全、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这样公司才可以通过进项税抵扣来降低增值税负。
4.2 规范管理、准确使用增值税发票营改增后,企业能否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取决于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的规范管理。企业要严格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规范发票管理。发票的获得、真伪鉴别、开具、管理、传递、和作废都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伪造和虚开发票事件给企业带来损失。
4.3 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系统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变化,但它牵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改变,涉及科目增多,核算要求也提高,对于企业的全面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在税改新政下非常容易导致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容易导致偷漏税的风险。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要根据税种和税率的不同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保证准确地纳税。另外,营改增后企业要构建新的税务流程,适应营改增要求,从而有效地规避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的税负。
4.4 估算营改增给企业利润和服务价格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定价和营销策略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市场的价格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波动,因此营改增后,企业要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价,重新做好收入的预算工作。需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可以接受的价格增幅区间,要对竞争对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竞争对手在税改后的价格变动及服务状况等,要对企业的成本及收益重新进行核算和预测。在不改变现行定价的情况下,营改增对企业的经营利润产生将双刃剑的影响,因此,企业要关注竞争对手的情况,适度调整价格或营销策略,保持或扩大竞争优势。
4.5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利润适应税制改革营改增对企业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减轻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的收益。另一方面,如何在收益增加的基础上改变企业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完成企业的产业转型,也是对企业自身的一次挑战。要结合本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增加税负的关键点和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合法地减轻企业的税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营改增后,中小企业的外购服务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抵扣,企业可以选择将生产性服务外包或者从主业中分离出去,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利用营改增契机,加快推动服务外包和主辅分离,着力促进主营业务的专业化发展。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转变组织经营模式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快产业专业化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院[1]姜明耀.增值税“扩围”改革对行业税负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2).[2]韩春梅,卫建明.论“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3]黄翠玲.浅议“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7).[4]张晖.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