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时间:2019-05-12 13:3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第一篇: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其能有效地避免重复征税和漏税现象,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营业税该征税和增值税已经纳入我国税制改革的体系中,但是,“营改增”面临着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建筑“营改增”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营改增”的影响,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建筑企业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应对策略

建筑业“营改增”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全面考虑和深入的研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真正做到减轻企业的税负。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多,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为了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建筑企业要利用“营改增”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业的“营改增”改革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使“营改增”能够切实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减少企业出现的不良影响,促进建筑业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营改增”是国家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态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举措保障了财税体制的改革。建筑业实行“营改增”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地对重复征税进行管理,减轻了企业的赋税,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建筑业“营改增”从2011年就开始推行,2013年国务院又近一步扩大了“营改增”的试点。国家相关政策也表明,“营改增”的实行时间有限,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逐步完善“营改增”体制,完善建筑业“营改增”势在必行。

二、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赋税增减影响

1、建筑业劳务输出的抵扣带来的影响

目前根据增值税和行业的流通来看,劳务支出是不能进行抵扣的,这些费用属于应纳税的增值范畴。通过分析建筑的成本费,人工费大约占整个工程经费的百分之三十。我国人口红利在不断减少,人们的就业观念也有一定的变化,导致了建筑人工费的不断增长。如果将建筑务工人员归为劳务公司管理,然后劳务公司开具发票给建筑务工人员,这种传统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劳务支出抵扣的问题。在实行了建筑业“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劳务公司都作为一般纳税人,应该按照百分之六的税率对增值税进行计算。劳务工人的工资、职工的薪水和社会保险都属于建筑劳务公司的成本费,这些支出不能按照增值税进行抵扣。建筑业的劳务如果不能得到抵扣,建筑业的“营改增”就不能起到减少建筑业税负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产业转移和建筑业产业升级。

2、建筑施工设施支出抵扣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所应用设施主要是建筑企业通过购买获得的,在进行建筑施工设施的购买时,有的设施是在企业实行“营改增”之前购买的,有的设施则是在实行“营改增”之后购买的。还有的建筑设施是企业租赁获得的。在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之前购买的设施不能进行进项抵扣,而在进行建筑业“营改增”后的购买的设施则可以通过购买时留下的发票进行进项抵扣。很多企业分析设施使用费似乎是下降了,但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却发现设施的使用费没有减少。施工设施的修理维护和保养费、施工设施保养维护人员的人工费和场地的租赁费都属于施工设施的成本,所以。建筑业“营改增”实行前后的税负的变化主要是由实行“营改增”后购买的进项抵扣设备和实行“营改增”前不能进项抵扣的设施的数量比。

(二)建筑业预决算计量的影响

现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预决算计量的确定是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进行费用的收取,最后算入工程项目的总预算中。在实行“营改增”后,工程造价本来应该进行增值税的缴纳,但是,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对进项税额进行准确的预算,导致了增值税额的不同。现行的工程预算与工程预算定额中税费的规定存在误差,导致了工程预算造价不能确定。

(三)对建筑业增值税纳税发生时间确定的影响

建筑业工程与其他的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差异,建筑业工程的施工必须要先进行图纸的设计,再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在设计时,每栋建筑在设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而且施工环境也不同,就导致了建筑物之间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建筑施工项目的造价很难计算。在建筑工程进行计量时,很多项目不是施工方进行计量,而是需要审计机构来进行审计,建筑工程的计量工作程序非常复杂。建筑施工行业的工程款经常出现拖欠现象,增值税的缴纳会给建筑企业的经营带来资金支付上的压力。

三、建筑业“营改增”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人工费作为增值额导致税负增多的措施

现行的增值税有相关规定,建筑企业所提供的施工服务应该作为提供建筑产品施工的兼营销售行为,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工成本费应该按照百分之六的税率来征收,其余的则应该按照百分之十一的税率来征收。在安装工业设施时,一般是建筑企业自行购买设施和材料,施工企业要提供安装的劳务,应该合理地向客户收取管理费和安装费,安装费的比重很大,应该按照百分之六的税率进行征收,如果按照百分之十一进行征收,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将不能接受。

(二)对不能获得增值税发票的进项抵扣问题的措施

采购时应该按照农产品收购进行进项抵扣,对建筑企业施工获得的非专用发票,按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审定方法进行施工材料的进项税额。在建筑施工单位供应设施、材料时,计算工程款项,不能计入销项额内,应该根据工程的施工进行工程款的抵扣,开具增殖发票,要确保销售收入时才能征收增值税。(三)对不能及时获得抵扣凭证进行进项抵扣的措施

1、建筑业“营改增”后接受的建筑施工工程项目进行税额的确认时,在申请抵扣后产生的留底税额抵扣没有时间的限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结算都存在拖延的现象,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增值税的纳税人如果获得了增值税的发票后应该在半年内到税务部门进行确认证明的办理,并且要在证明办理后的一个月内向有关部门申请进项税的抵扣。在获得了认证证明后,并且在第二个月申请了抵扣,申报后的留底税额没有时间的限制。建筑工程施工结算的拖延会导致施工款不能及时的收取,会造成供应商的货款拖延,供应商会进行逼债,导致建筑施工部门不得不借款还债,在取得专用发票后,在第二个月申报纳税抵扣,但是,财务的预算金额不确定,导致了发票不能及时的开具,无法与材料款进行抵销。

2、建筑业“营改增”实施在已经完工却没有完成决算的项目上,应该按照营业税按时缴纳营业税

现在有很多建筑工程,在已经完工的情况下,但是结算还不能完成,从而对企业施工的材料款不能及时缴清。对于这些已经完工却没有进行结算的施工单位,在开具发票时,不能进行原材料进项税的抵扣。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也相应制定了建筑业“营改增”政策,这项政策可以使建筑行业有效的运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实行“营改增”政策时,要考虑对建筑业施工的影响,还要了解与建筑业相关企业的情况,不仅仅要了解建筑行业本身的情况,也要了解建筑业在运营中的状况。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实行,要符合建筑业自身的特点,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筑企业也要利用“营改增”这项政策,进行企业的管理,加强企业的监控和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杨威杨.对建筑业实行“营改增”政策的思考[J].建筑经济,2012(12)[2]贺代将.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经济师,2013(01)[3]符丹,邓越.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2013(06)[4]顾庆国.关于建筑业营改增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5]祝映兰.“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时代金融,2013(26)[6]汪文军.试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03)

第二篇:营改增将对建筑业影响

“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化,建筑业“营改增”势在必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的通知》(财税〔2011〕110号)拟将建筑业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税率为11%。建筑业“营改增”,涉及建筑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对建筑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相关企业应准确理解政策,规范实务操作,避免涉税风险。

施工企业的实际税负很可能会增加

建筑材料来源方式较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难度大。由于建筑工程承包方式和承包范围的不同,有的工程项目材料、设备全部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能取得的进项税额发票多些;而有的工程项目,主要材料或大宗材料由甲方(建设单位)采购,调拨给施工企业使用,施工企业仅采购一些辅助材料或零星材料,这样施工企业可取得的进项税额就少,实际税负明显偏高。另外,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比较分散,很多工程所处地域比较偏僻,所面对的材料供应商及材料种类“散、杂、小”,如砖瓦、白灰、砂石、土方及零星材料基本上由个体户、杂货店、小规模纳税人供应,购买的材料没有发票或者取得的发票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发票管理难度大,材料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使建筑业实际税负加大。

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增加税负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下列货物,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6%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①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②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瓦、石灰(不含黏土实心砖、瓦);③自来水;④商品混凝土(仅限于以水泥为原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

以上所列货物,都是工程项目的主要材料,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假设施工企业购入以上材料都能取得正规增值税发票,可抵扣的进项税率为6%,而建筑业增值税销项税率为11%,施工企业购入的以上材料必将增加5%的纳税成本,从而加大建筑业实际税负,挤占利润空间。

建筑劳务费增加税负

建筑工程人工费占工程总造价的20%~30%,而劳务用工主要来源于成建制的建筑劳务公司及零散的农民工。建筑劳务公司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为施工企业提供专业的建筑劳务,取得劳务收入按11%计征增值税销项税,却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与原3%营业税率相比,增加了8%的税负。劳务公司作为微利企业,承受不了这么重的税负,势必走向破产,或将税负转嫁到施工企业。另外,农民工提供零星劳务产生的人工费,也没有增值税发票,无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势必加大建筑施工企业人工费的税负。

动产租赁业增加建筑业税负

新的税改方案中,动产租赁业增值税率为17%,与建筑业密不可分的机械设备、设施料租赁均属于动产租赁业范畴,税制改革对租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种挑战。租赁业现有资产没有增值税进项税,而租赁收入产生的销项税,因没有可抵扣税款,将背负17%的高额增值税税负。目前租赁业利润率普遍低于增值税率(17%),租赁企业显然无利可图,必然放弃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户,只缴纳3%的增值税。一旦租赁业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施工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将势必减少,从而加大施工企业实际纳税额,增加建筑业税负。

发票的收集和认证工作难度大

施工企业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类型差异较大,施工项目分散在全国各地,材料采购的地域也相应分散,材料管理部门多而杂,每笔采购业务都要按照现有增值税发票管理模式开具增值税发票,且材料发票的数量巨大,发票的收集、审核、整理等工作难度大、时间长。按现行制度规定,进项税额要在180天内认证完毕,其工作难度非常大。

税制改革对联营合作项目冲击大

目前,在施工企业内部,联营合作项目普遍存在,联营合作方大部分不是合法的正规企业,且部分合作方是自然人,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工程成本核算形同虚设,采购的材料、分包工程、租赁的机械设备和设施料基本没有正式的税务发票,也没有索取发票的意识。在营业税下,以工程总造价为计税依据计征营业税,不存在税款抵扣问题,营业税也与成本费用关系不大。但在增值税下,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销项税额是不含税工程造价乘以增值税率计算,进项税额是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环节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产生于成本费用支出环节,增值税与工程造价、成本费用密不可分。如果联营合作项目在采购、租赁、分包等环节不能取得足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增值税进项税额就很小,可抵扣的税款较少,缴纳的税款较多,工程实际税负有可能达到6%~11%,超过总包方的管理费率,甚至超过项目的利润率,总包方和联营合作方都将无利可取,涉税风险会威胁到联营合作项目管理模式的生存和发展。

上述建筑业“营改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纳税人的注意。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税制改革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作者:张杰

第三篇:浅议建筑业“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议建筑业“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 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营改增”将会完善现有税制体制、刺激投资、振兴经济,减少流转环节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最终实现国家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文章从界定“营改增”、“营改增”对建筑业带来的总体影响、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重要意义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建筑业在“营改增”后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建筑企业解决“营改增”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建筑业 “营改增” 挑战 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22-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营改增”涵义

所谓“营改增”,即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简称。1993年“分税制”改革伊始,由于我国政府财力有限,税务征管水平较低,税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增值税和营业税是调节我国商品和劳务流通的两个最主要税种,其中,第二产业(工业)主要由增值税调节,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由营业税调节。相比而言,营业税税制简单,易于征管,但存在重复课税、阻碍分工合作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营业税的长期实施延缓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为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北京等11省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工作,己经取得了较为成功的转型和宝贵的经验。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015年我国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营改增”,全面启动建筑业“营改增”工作,完善增值税链条。近年来,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落实,建筑业“营改增”也全面启动。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建筑业纳入试点范围。从现有结果看,建筑业“营改增”将会完善现有税制体制、刺激投资、振兴经济,减少流转环节中的重复征税问题,最终实现国家结构性减税的目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

(二)“营改增”对建筑业带来的总体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运作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合同选择等几个方面。

在财务人员方面,由于从营业税改到增值税计税,导致记账方法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和税费缴纳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财务管理上,财务报表的结构受到影响,另外独立核算增值税,增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同时企业还得注重对财务人员安排进行新规定的理论学习和考试培训,设立独立的相关部门做好充分的相关准备。

在合同选择上,建筑业企业多是承包和分包结构,分包商的规模以及管理程度参差不齐,会计核算也不见得都齐全,这导致有的分包商可能不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这导致了建筑业企业在进行分包商合同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余地,可以选择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分包商,可抵扣的税额可以用来人员管理、提高劳务待遇、改善工程质量等方面,合理地转嫁了税负,减轻企业负担,以此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在采购方选择,是否主辅分离,是否业务外包等模式上,“营改增”的改变为建筑业企业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实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重要意义

一是可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在以往税收管理体制中,建筑业按照计价收入的3%计征营业税。作为工程成本中的各种原材料、购入的机械设备等的进项税不能抵扣,形成重复征税。“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此类进项税可以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业重复征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二是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转型。现阶段我国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费在建筑企业成本中所占比率相对较高,目前大部分人工成本无法抵扣进项税。而“营改增”实施后,购买机械设备缴纳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从而有助于促进建筑企业先进机械设备投入的动力,促进建筑业施工生产方式的转型。

二、建筑业在“营改增”后面临的挑战

(一)发票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营业税制下以单一的营业收入为计税基数,税率固定,建筑业企业往往不重视购进材料物资、设备的发票管理。长期以来,除了钢材的购进可以取得相应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建筑业企业的供应商大多是个体工商户和农民,这些供应商难以开具合规的、可用来抵扣的进项税发票。另一方面,建筑业的周期性问题也产生了物料供应、资金给付以及发票流转在时间上的不一致,建筑业企业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的时间滞后于真正的物料使用时间,难以在当期进行抵扣。此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下游供应商因自身资质问题,常常不能开具合法真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难以做到发票抬头与企业名称、合同签订者一致。即使在规范了合作供应商后,建筑施工企业获得能够大幅度抵扣11%销项税率下高额税负的进项税也存在着结构性障碍,即下游供应商适用税收政策及税率存在问题。因此,下游供应商的适用税率、开具发票类别、开具时间也应纳入发票管理机制中。若不实施?m应增值税制下的发票管理机制,关注发票流转时间,与下游供应商明确规定发票相关事宜,建筑业企业在面临高额的销项税的同时只能拥有极不匹配的可抵扣进项税。

(二)建筑业下游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

增值税的优点在于其抵扣链条的完整性。但目前建筑业的许多下游企业,如房地产业还未实施“营改增”,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产品,例如商铺、商场、写字楼自己持有经营,这些产品所耗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公司提供的建筑劳务部分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再如,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包括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等货物,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建筑企业购买的砂、石料、混凝土等,如果是从按照简易征收办法纳税的供应商处采购的,则建筑企业只能获得增值税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金。这些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会严重影响行业的盈利水平,给建筑业“营改增”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会计核算难度增加

营业税的核算只涉及收入的多少,用收入乘以税率即可计算应纳营业税,税基相对固定,税率恒定。但“营改增”后,进项业务与销项业务均涉及增值税核算,会计核算难度增加。首先,体现在税率的复杂性上,17%到3%不等的多档及多类别税率易造成企业的核算复杂化,若不进行分类核算,按照税法规定有可能从高征收,会增加企业税负。其次,抵扣核算涉及税务行为发生时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效性、进项转出业务等一系列的复杂会计核算内容,对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会计核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建筑企业解决“营改增”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主动接受“营改增”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重要的有创新性的一步,初衷便是给企业减轻税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应该考虑到初期改革会带来不适应,事先从思想上和行动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学习《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改增”配套实施细则,刻不容缓地开展增值税相关知识的各种学习,首先得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例如税务和财会,然后再对具体实际情况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思想上企业不能存在抵触或回避心理,应该积极去面对这种变化,及早准备。行动上,通过完善自身管理,日常经验规范化,加强内部控制,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减轻企业税负负担。这些都需要企业优化自身资产结构,在营改增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从提高企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企业生产力提高,从而提高获利能力,这也会增强建筑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竞争能力。“营改增”过渡时期,建筑业企业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处理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企业应该行动起来,尽可能抵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把“营改增”看作是倒逼建筑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机遇,变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契机。

(二)完善专用发票的取得和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增值税发票取得的管理。建筑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应尽可能选择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完善供应商的选择机制,加强建筑合同以及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为供应商并在签订采购合同时注明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应该在合同中要求供??方到国家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对于施工和设计业务分包尽量选用有资质的一般纳税人,确保进项税全额抵扣。尤其对砂石料等基础资料的采购把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关。确保做到货、钱、票的三统一,否则会有增加增值税的风险。第二,完善合同消除抵扣“不确定性”。企业应在签订的各项合同中明确款项的到款时间“甲供材料”开具发票和结算流程可以变为委托方、建筑企业和供应商签订三方协议,供应商给建筑企业提供可抵扣的进项税发票,建筑企业开具同样金额发票给委托方,尽力消除取得专用发票的“滞后”以及由业主取得的不确定性。第三,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一是建筑企业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机械技术代替人工老大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人工成本;二是国家可以考虑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抵扣限制,对“营改增”之后取得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年限由2年扩展到更长期限。

(三)全面梳理下游供应商

下游供应商的资质将对建筑业企业的税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建筑业企业应对签订的内包合同做出更加详细的规范,明确指出施工企业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将能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选择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条件。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也应提供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材料供应商名单,引导项目施工部门从名单中的供应商订购建筑材料。企业的财务部门还应严格控制工程款的发放,合理安排进项税额的抵扣进度。

(四)改变原有的合同模式和会计核算模式

为了避免出现混合销售和兼营的情况发生,要改变原有的EPC总包合同模式,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试运等业务分开签订合同,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如果没有条件拆开合同,也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各自业务的内容和金额,分开核算分类业务的收入和成本,才能采用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减少不必要的从高征税。

参考文献:

[1] 吕庆虎.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6(23):147-148

[2] 郑会婷.“营改增”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6(32):39-41

[3] 贾朝华“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财会学习,2016(18):153-154

(作者单位:宁波创新兴达石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责编:赵毅)

第四篇:“营改增”的政策分析及应对策略

“营改增”的政策分析及应对策略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试点半年后,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的要求,浙江省(含宁波市)应当于2012年12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

由于浙江省目前尚无具体的实施细则出台,本文试根据国家已出台及上海试点的政策,结合绍兴本地企业的特点,对本次税制改革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解读,帮助企业更合理的理解并运用政策,达到合理减税的目的。

一、政策关健点

1、试点行业:试点地区先在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试点。

其中: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

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2、试点时间:浙江省(含宁波市)应当于2012年12月1日完成新旧税制转换。

3、增值税税率: 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 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 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增值税征收率为3%(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4、计税方式: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一经选定,36个月内不得变更。

5、计税依据:纳税人计税依据原则上为发生应税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对一些存在大量代收转付或代垫资金的行业,其代收代垫金额可予以合理扣除。针对原营业税差额征收的企业,对试点地区内的可以提供增值税专项发票的按规定抵扣,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可以按原扣除方法扣除。

6、计税方法: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7、组织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管。其他征管范围不变。

二、政策解读

营改增后,试点范围内的试点行业的企业均改为增值税纳税人,因此除特别说明外,这此企业均适用此前发布的增值税有关政策。营改增后,主要注意点有以下几点:

(一)运输企业、广告、旅游公司等原差额征收营业税的企业,在改征增值税后,(1)对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的价款还是可以一样扣减,以扣减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2)对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应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可以根据支付时对方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销项税额,相当于扣减了所支付的款项;

小规模纳税人:仅就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的公司,其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允许从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其他类型的公司则不能扣除。

(3)允许扣除价款的范围:按原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规定执行。

(二)增值税税率:相比于原营业税的计税方法,在相同营业收入的情况下,由于营业税是外扣的,而增值税是内含的,因此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应比名义税负率还要底一点。

(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

1、试点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除下面所列第2、3条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2、2011年年审合格的原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其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不论是否超过500万元,均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3、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以及新开业的试点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4、提出申请并且同时符合条件的试点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5、试点纳税人中的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轮客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综合以上条款,笔者认为:如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如未主动向税务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一般会认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但在附合规定条件下,即使未超500万,也可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四)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选择

一般纳税人适用11%、6%的税率,发票取得单位可以按规定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税率,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自己开,3%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到税务机关代开,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主要应考虑:本企业可以取得的可以抵扣的进项发票的有多少,以及服务接收单位对发票的要求,由于服务接收单位如取得专项发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而普通发票无法抵扣,因此是否是一般纳税人这将很大的影响本企业的议价能力、竞争力。

(五)一般纳税人的抵扣范围

1)适用于现行的增值税法的有关规定; 2)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① 用于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

②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业服务。

③ 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

④ 接受的旅客运输服务。

⑤ 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但作为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的运输工具和租赁服务标的物的除外。

(六)名词解读 试点纳税人:指试点地区的试点行业的单位,包括:营改增后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非试点纳税人:指试点地区不按照《试点实施办法》缴纳增值税的纳税人和非试点地区的纳税人。

三、分行业建议

1)交通运输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税率11%。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

主要应考虑:该行业属于原营业税差额征收行业,由于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成本为燃料,该部份购进均可以按17%抵扣,且新购运输车辆也可按17%进项抵扣,其他按增值税实施细则规定可以抵扣的项目,而销项税额的只要按11%交纳。一般建议:应采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1%。

2)广告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6%。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

主要应考虑:由于属于原营业税差额征收,因此,材料成本的占比有多大,能抵多少,委托其他单位协作时,对方能否开具抵扣发票、税率是多少等均应成为考虑的事项。

一般建议:① 主要依靠创意赚钱、且规模较小的广告公司,建议采用小规模纳税人。

② 主要依托其他平面、载体赚钱、且有较多与外部协的广告公司,建议采用一般纳税人。

3)鉴证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税率6%;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

主要应考虑:是否有较多的外部协作单位,开入的发票是否可抵扣,单位自备车车辆的油费、维修费、办公设备等可抵扣17%。一般建议: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税率3%。

四、会计处理

(一)对非差额征收的纳税人,营改增后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增值税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基本一致。

(二)对差额征收的纳税人 1)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三级科目 ①企业接受应税服务而收到专用发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发票上的金额扣除税额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发票上所含的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②企业接受非试点纳税人的普通发票时:会计处理同上。③企业接受试点纳税人的普通发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普通发票上的金额+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小规模纳税人的会计处理

① 企业接受非试点纳税人的发票时,可以按规定扣减 借:主营业务成本(发票上的扣除内含税额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发票上的内含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② 企业接受试点纳税人的发票时,由于小规模企业不能抵扣进项税,因此不能扣减:

借:主营业务成本(发票上价税合计)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五、相关文件依据

1)、《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1〕111号);

2)、《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以下称《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1〕111号);

3)、《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以下称《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财税〔2011〕111号);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31号);

5)、《总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财税〔2011〕132号);

6)、《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称《试点若干政策通知》,财税〔2011〕133号);

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若干税收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12〕53号);

8)、《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2〕13号)

第五篇:“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组织架构的影响

(一)现状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一般均拥有数量众多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管理上呈现多个层级,且内部层层分包的情况普遍存在。存在资质共享的问题。

(二)影响

增值税的增值环节步步相扣,以票控税征管严格,而大型建筑集团企业组织架构模式复杂,绝大多数都拥有多级法人和多层次分支机构,承建的工程项目层层分包,此种组织架构模式显然不适用于要求苛刻的增值税环境,将大大增加了建筑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工作量及难度。税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主要表现为:多重的管理层级和交易环节,造成了多重的增值税征收及业务管理环节,从而加大了税 务管理难度及成本。特大型建筑业很可能出现所属单位税负不均衡的现象以及企业集团多级法人或多层次机构如何进行申报缴纳的问题。

(三)应对方案

1、现有组织架构调整

建筑企业分支机构众多,目前实行的营业税遵循属地原则征收。建筑企业中“公司-分公司-项目”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每个分公司都面临工程项目分散的问题,外出经营的机构均需在当地办理税务注册,对分公司会计核算和税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和要求较高。因此,对现有组织机构应该:(1)梳理各子、分公司及项目机构的经营定位及管理职能,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2)梳理下属子公司拥有资质的情况,将资质较低或没有资质的子公司变为分公司。

2、未来组织架构建设

企业应考虑从工程项目增值税缴纳地点出发,采取适当压缩多层级管理,慎重设立下级单位,调整相应企业组织架构, 新公司尽量设立为分公司;规范公司治理,推动专业化管理,强化企业总部管控力等措施,促使建筑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此次建筑业税收改革。

二、资质共享工程项目的影响

(一)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现阶段管理模式

建筑业承接业务受资质制约影响较大,因此普遍存在资质共享的现象。资质共享在现行营业税下就存在一些问题,实行增值税后将带来更大涉税风险和无法抵扣的税务损失。当前较为普遍的资质共享模式如下:

1、自管模式

建筑企业以自己名义中标,并设有指挥部管理项目,下属子公司成立项目部参建的模式;

2、代管模式

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中标,中标单位不设立指挥部,直接授权子公司成立项目部代表其管理项目的模式;

3、平级共享模式

即平级单位之间的资质共享,如二级单位之间、三级单位之间,中标单位不设立指挥部,直接由实际施工单位以中标单位的名义成立项目部管理项目的模式。

(二)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影响分析

“营改增”实施以后,对建筑业中较为常见的资质共享现象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施工主体不一致,进销项税无法匹配,无法抵扣进项税;

2、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之间无合同关系,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影响进项税抵扣;

3、内部总分包之间不开具发票,总包方无法抵扣分包成本的进项税;

4、除自管模式下,中标单位与实际施工单位均未按总分包进行核算,无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链条,实现分包成本进项税抵扣。

因此,建筑企业集团在实行内部分包和资质共享时,确定进、销项税额的主体将是一大难题。在现行增值税体制规定下,分包单位无法增值税抵扣。“营改增”后,因为实际纳税人和名义纳税人的不一致,会导致进项税额难以合理抵扣。以集团公司名义中标,集团内部参建单位众多,且不属于同一法人,集团项目指挥部在确认收入时是否以参建单位的收入作为成本;“营改增”后,增值税纳税申报人的确定;进项税额如何抵扣;是以单个法人还是以整个项目为纳税主体的确定等都有待思考。

(三)资质共享的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高资质盛行,因此很多工程项目都是通过集团公司对外统一投标,集团与业主签订中标合同后分配给成员企业负责施工,集团公司按工程进度与业主进行验工计价,由业主代扣代缴营业税等,各成员企业按各自完成的工程量与集团公司进行验工计价,集团公司按比例列转税金给成员企业。“营改增”实施后,建筑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对上述问题进行整改,以适应未来形势。

1、逐步减少资质共享情况。(1)减少集团内资质共享;(2)对现有子公司的资质进行梳理和评估,有计划地培育重点三级单位的资质;(3)逐步减少直至完全禁止平级资质共享及内部任务划转模式。

2、调整和优化资质共享项目的业务流程方案。(1)总分包模式;(2)集中管理模式;(3)联合体模式;(4)“子变分”模式。

“营改增”后,集团公司与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成员企业均需独立履行纳税义务,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签订分包合同,成员企业将分包工程取得的收入开具成增值税发票提供给集团公司抵扣;集团公司和业主都不再代扣代缴税费,集团公司则按取得的全部收入扣除成员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缴纳增值税。

三、对实际集中采购的影响

(一)目前现状

为了发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由集团公司统一谈判统一签订合同,各成员企业按需领取,再经过集团公司帐务列转给成员企业的采购模式在大型建筑公司普遍存在。例如,目前物资、设备机械大多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这种集中采购物资和设备的模式采用统谈、统签、统付,即由集团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增值税发票抬头为集团公司,因而该部分进项税额只允许集团公司进行抵扣,而使用物资的各成员单位则不能抵扣该部分进项税额,合同签订方与实际适用方名称不一致,“营改增”后无法逆行逆项税额抵扣。该模式背离了增值税要求的货物、发票、资金必须三流合一的原则。

(二)集中采购方案

1、“统谈、分签、分付”模式

集中采购的集团公司统一与供应商谈判;供应商与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分别发货或提供服务,分别开具发票;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向供应商支付款项。通过这种方式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给真正的成本费用主体来抵扣

2、内部购销模式

集团公司统一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内部与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签订销售合同,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下属各采购需求单位分别向集中采购单位支付货款。集团企业也可将自己的分公司或项目部也注册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跨地区总分机构间调拨材料应视同销售,通过相互之间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解决集团公司内部材料、设备及固定资产的调拔问题。

3、“统付”模式下修改合同条款

在“统签”或“分签”合同中明确,由供应商直接向各采购需求单位发货或提供服务,分别开具发票,资金由各采购需求单位以委托付款的方式通过集中采购单位统一支付给供应商。例如,设备采购执行中做到“谁使用、谁组资、谁签合同、谁付款”的原则,使得采购的合同签订、付款和发票取得为同一主体。

四、对合同的影响

(一)合同内容的影响

由于建筑承包合同约定方式不同,部分工程项目合同存在有甲供材料和甲控材料的约定,甲供材和甲控材包含在工程计价中,由甲方(即业主)负责招标采购,施工单位负责验收使用,甲方与施工单位据实结算,在工程计价款中将甲供、甲控材款扣除。由于甲供、甲控材料需要通过甲方,中间环节较多可能导致供应商开具发票滞后给抵扣带来影响。甲供和甲控材料也可能会造成进项发票税额无法抵扣的损失,一方面业主大多不是一般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其所购买的甲供、甲控材料,另一方面因为甲供、甲控材料的发票抬头与施工单位不符,施工单位也无法抵扣,无形中使得这部分甲供、甲控材料的税负增大了工程成本。

因此,企业在签订工程合同时一般要回避甲供材料、甲供设备的要求。如果甲方必须要甲供,可采取相应措施:

1、在合同签订时可事先约定,凡“甲供材料”必须取得增值税发票,并一律以乙方为受票方;

2、在签订合同时事先约定,甲供材料凡不能提供进项税抵扣的,从工程总造价中扣除,乙方按扣除后的造价出具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乙方要充分考虑进项税缺失的后果;

3、甲供材料在合同价款、工程计价之外,供应商将发票开给甲方抵扣,作为承包商的建筑企业只需做相应登记。

此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还应标明:甲方提供材料、设备的形式,付款方式,发票如何提供;甲方指定分包的结算方式,发票如何提供等。

(二)资格的要求

结合现阶段建筑材料供应商的市场特点,建筑企业应先对现有供应商进行梳理,然后对这些供应商在“营改增”之后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后重新分类从而做出最有利的筹划。

首先,在签订供应合同之前应当充分考虑该供应商是否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考虑到当对方须请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时,可能抵扣的比率会有所不同。而在企业实际接触的业务中,与建筑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多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合同中必须对增值税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从而做到合理的转嫁税负。

其次,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还必须要综合考虑对方能否在限定的期限内开出发票提供扣税凭证。

再次,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选择的时候不能仅取决于价格,在材料比价时需要考虑进项税抵扣的问题。例如:在采购零星材料时,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的商品,在购买时索取专用发票并予以抵扣;也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的商品,虽然不利于抵扣,但采购的价格很可能相对便宜。所以在施工单位选择合作供应商时,首选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采购,当选择的供应商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则可在采购谈判时约定增值税进项税由对方承担,即采购价为不含税的价格。

(三)发票的要求

项目越大,供应商为一般纳税人的可能性越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占比预计会更高;租赁设备不能取得发票所占比重最大,原因

面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建筑企业不但要转换思路,更要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适应。目前,“营改增”企业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上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不按规定索取合规的扣税凭证;二是取得了合规凭证,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三是由于对增值税法规了解不够,能够取得合规扣税凭证的情形,却没有取得,仅取得了普通发票或者收据,丧失了抵扣税款的机会。

因此,建筑企业要提高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要在内控机制上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严格管理,杜绝虚开发票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取得增值税发票时要提高防范意识,严格审查发票的真伪、货物来源、发票来源的合法性、销货方的纳税人资格等,对存在疑点的发票可暂缓付款或暂缓申报抵扣其中的进项税金,待查证落实后再作处理,力求提前防范涉税风险。

(四)付款的要求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获取进、销项发票时间上的不匹配给建筑企业会计处理带来难度。部分工程项目处于已竣工尚未结算阶段,业主未拨付工程款,工程结算发票尚未开具,而工程项目购入的材料已经进入成本取得进项税发票却无法抵扣;若该工程项目在“营改增”过渡期实行增值税政策,一旦开具增值税结算发票,会由于之前的材料费都已入成本并未取得进项发票,该类项目就成为只有销项税额,而没有相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将会产生11%的高额税负。这也是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在“营改增”过渡期亟待考虑的问题之一。

(五)对合同过渡期的影响

在“营改增”过渡期,必须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合同执行期长,工期跨度大,一个项目通常需要至少2-3 年的工期,有的大型项目所需时间甚至更长。“营改增”将对工程概预算、工程量清单、取费费率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原有的合同已经不可能适应新的税制政策。

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在招投标阶段便应做好组织和策划,执行新的定额标准,重新编制施工预算,取费以价外税形式反映,以适应投标工作的需要。若建筑企业“营改增”实行后,所有新旧合同均执行新的增值税政策。此措施便于税收征管和统一会计核算。缺点是执行困难,需对建筑“营改增”实行之前的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取费费率、税金计提做相应的调整,很难兼顾到合同甲乙双方的利益。

为避免对原合同计价条款进行修改和不影响合同双方的利益,若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执行之前签订的合同,实行旧的营业税政策;建筑业“营改增”执行之后签订的合同,实行新的增值税政策。此措施的缺点是建筑企业要区分“营改增”前后签订的合同,需分别核算营业税额及增值税进项税,在一定时期,提高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复杂度。在此过渡阶段,由于一个企业可能存在两种税收并存的情况,也增加了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难度。

下载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筑业营改增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哪些影响

    “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哪些影响? 纳入“营改增”试点的范围是: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暂不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一是研发和技术服务,......

    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哪些影响

    “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税制改革的深化,建筑业“营改增”势在必行。建筑业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税率为11%。建筑业“营改增”,涉及建筑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对建筑......

    营改增建筑业纳税人

    营改增建筑业纳税人《外经证》办理及预缴税款流程一、《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开具 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在外出生产经营前,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

    建筑业营改增文件

    1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建筑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 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

    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整理

    建筑业“营改增”培训整理 一、本次“营改增”涉及的行业及税率1、生活性服务业6% 2、建筑业11%,包括劳务公司,其中营收不到500万的企业,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征收率......

    建筑业营改增案例范文

    案例解读(一):十个案例让你更懂建筑业营改增 发布时间:2016-04-13 发布作者:来源: 1、甲建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5月1日承接A工程项目,5月30日发包方按进度支付工程价款22......

    2016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细则

    2016年建筑业营改增实施细则 来自于:姜昭楠 发布时间:2016-04-05 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

    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推荐]

    【摘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6年5月1日起,房地产业将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必然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不同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