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昌文事迹材料
张昌文同志事迹材料
张昌文同志系小学一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共党员、永宁山子宜学校教导主任,现年30岁,本科学历,2002年参加工作,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工会主席、德育主任、教导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其功底深厚,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深受领导的器重,一直以来委以重任,担任学校高段语文教师。他肩负重任,把青春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他师德高尚、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培育出满园桃李。十几年来, 张昌文同志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校为家,公而忘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为提升永宁山子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善教乐教,深受师生尊敬
为了完成上级、学校交给的任务,张昌文同志全身心投入教科研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不断探究新课标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示范、讨论、评讲、实践”四结合,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式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课内外练习,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二、浓浓师情,化作春风细雨
张昌文老师善教乐教,善于与学生沟通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他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心,深受学生欢迎。他谈笑风生,和谒可亲,平易近人,深受学生喜欢。
三、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昌文同志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辉煌业绩,而且在协助学校领导工作方面表现出色。他既教书又育人,还负责学校教导工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他夜以继日,不惜牺牲休假日时间进行工作。
四、业绩辉煌,谱写美好人生
多年来,张昌文同志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舍小家为大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深受上级、学校领导、全体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他的荣誉接踵而来,身上披满光环,连续几年被评为县教育先进工作者、县先进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中,2006年9月被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2008年九月被中共志丹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德育工作者”,2010年九月被中共志丹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教学工作者”,2011年九月被中共志丹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4月荣获第四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2年4月荣获“志丹县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此外,其撰写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一文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主办的“2011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浅议乡镇基层小学教育现状》一文在《小作家选刊》2012年4月(中旬)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在成绩面前,张昌文同志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时刻保持安教乐教、廉洁执教的师德风范。他不愧为广大青年人的典范。
第二篇:张秋文事迹
转发:寻物启事:本人于3月19号傍晚于东丽D食堂至宿舍楼丢信息卡一张,学号为2010171145,姓名黄敏珠。考试临近,急需用到!请有拾到者联系613134,感谢万分!
张秋文,男,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年21岁。2004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9岁的他毕业后参加“西部计划”到国家级贫困县东兰县志愿服务。
大学期间,他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班长等职务,曾连续三年获得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连续六学期获校一等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及其它奖项。现担任“西部计划”东兰县大学生志愿者党支部书记、服务团团长、联络员。2004年他被评为东兰县“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东兰县优秀团干部”;2005年他被评为广西区“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江西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19岁大学毕业的他从一独生子到一名基层服务的志愿者。
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一年的时间,他跑遍了东兰县14个乡镇147个村,走访了1200多个贫困生家庭。
他是一个普通的志愿者,但他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挽救了465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学生,他的无私关爱让一名贫困儿童要称呼他“爸爸”,他让大山里的孩子在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他给东兰引进了近百万元的捐助款,他曾两次昏倒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他就是05年广西区、江西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全国青少年“我身边最感动的人”惟一 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入候选人的张秋文。
辞去高薪,他义无反顾选择西部
2004年5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第二年招募工作的启动,此刻,曾担任台资企业助理工程师和民办高校学工处处长的他,欣然报名了,辞去了同龄人羡慕的工作、职务和诱人的高薪,选择了西部这块清贫与宁静的土地。
2004年7月,张秋文谢绝了台资企业老板的热情挽留,说服了态度坚决的父母,义无返顾地踏上了开往广西的列车,来到了集“老、少、边、山、穷、库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东兰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志愿服务。
坚持原则,在生与死面前,他没有让步
一开始,张秋文被分到东兰县长乐镇人民政府,镇政府把他安排在安全生产小组,与其他4名同事一起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长乐镇位于红水河东岸,交通较为便利,但由于利益的驱使,许多人用农用车船违章违法营运,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每年都有不少群众因此而丧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治理违章违法营运,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工作是没有节假日和周末的,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守岗位,和同事奔忙在各村屯路口和渡口,本着 “宁做恶人,不做罪人” 的原则,对过往车船进行严格的检查。他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船主,经常受到他们的威胁。
有一次,他和同事到楼华村级路一线查封违章开采的采石场,在返回的途中,他们发现了一辆乘载了20多人的农用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车辆很破旧,路况很恶劣,相当危险。他们立即将车辆拦下来,并用摩托车将部分老人送到目的地。在对驾驶员进行违章处罚时,驾驶员掏出100元钱塞给他,请求通融一下,他拒绝了。三天后,该车主带着两个社会青年气势汹汹地找到他,用匕首顶他的脖子,恶狠狠地说道:“你要再拦我的车,我给你放血!”他战胜内心的胆怯,坚定地说:“你就是放干了我的血,还是有人继续查处你非法营运!”正是靠着这种坚定和执着,长乐镇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44%,名列全县首位。
在认真完成安全生产督察工作之余,张秋文还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着长乐镇的大部分材料的文印工作,并为当地干部开办电脑培训班,传授大家计算机知识。长乐镇以前因没人懂电脑,当地干部都不敢买,在他的鼓励下,短短一年时间里长乐就增加了30多台家用电脑,他自然而然就成了这些电脑的“保姆”。加上他为人真诚热情,当地的干部、群众都非常喜欢他,给他取了很多雅号,比如“电脑专家”、“万精油”、“科技人才”等等。
环境艰苦,为了山区贫困孩子,他全然不顾自己
2005年5月,因为工作需要,张秋文被调到东兰团县委工作,主要负责本县的志愿者管理工作。在这里,他又开始了新的服务旅程。
2005年5月底的一天,他下乡时在一个破烂的木屋房,看到了一个穿着破烂的小男孩。那个男孩傻傻地看着他,他问当地人,“他是谁?为什么不上学?”人们告诉他,“小男孩叫石宝,父亲因多年患有白内障,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因精神病离家出走,家中还有一年迈的奶奶,小石宝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在家。”那天,他心情沉重地回到宿舍,小石宝那傻傻的眼神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让他感觉一阵阵心疼。他静静地想了一个晚上,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还应该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他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衣服给石宝送去,并从自己的生活补贴里拿出了300元钱。并郑重承诺:资助小石宝读完初中!2005年中秋节,他给小石宝两盒月饼,那时小石宝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月饼”这个东西。有一次小石宝在给他的信中画了两颗心,说一颗是自己的、一颗是张叔叔的,并在信中说“张叔叔,你知道吗?要是你允许的话,我真想叫你一声爸爸!”
为了让更多像小石宝这样的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走乡串寨,进行贫困生调查,把收集的信息登记造册、整理归档,并在互联网上发布,向社会各界寻求资助。
那时做贫困生调查工作真是辛苦,当地村民居住分散,路途遥远,路况极差,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车。有一次,连绵的大雨下了几天,他冒着大雨开摩托车到60多公里远的英法村去看望两个被资助的孩子。当时同事都劝他不要去,甚至有的同事说:“小张,反正你又没工资,又不能在这里提拔!你做这么多干嘛?”他谢绝了同事们的好意,坚持去了。就在快到英法村的时候,前面整整一座山大半边塌方下来,大块的石头全部砸下来,他赶紧刹车,幸亏及时,摩托车前轮被石头砸扁了,他躲过了一劫。其实当地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这样的事情他经历了好多次,但是他每次下乡时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因为他心里装的全是那些失学的儿童。
2005年9月6日,孩子们都上学了,但是还有28名贫困中学生没有得到资助,徘徊在失学的边缘。为了能让这些学生尽快得到捐助,他加班赶材料,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有一天在凌晨一点从办公室回宿舍的路上,他由于疲劳过度突然昏倒在地。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要求他住院休养,但是他放不下那些孩子,打了两瓶点滴就跑出了医院。两天后,他再次因疲劳过度昏倒,在县委领导的强烈叮嘱下,他在医院住了2天,又开始为孩子们奔波了。
广开门路,搭建平台,扶贫助学工作结硕果
一年多来,张秋文走遍了东兰县的14个乡镇147个村,走访了1200多户贫困生家庭。并通过家人、朋友及网络平台,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助款13万多元,让465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学生安心地学习。我的家人和朋友资助了7名贫困学生,我自己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
虽然贫困孩子们通过受助都上学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他们的关爱。不久前,天气转冷了,山区的孩子还打着赤脚或穿着拖鞋,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立即在 “心系山区”助学网站组织了一次山区温暖计划。很多热心网民积极响应,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共募捐到近三吨约5200余套的衣物和一批文具、图书等,让山区的孩子能挡风御寒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此外,他还自己曾在台资企业工作过的优势,在互联网上与东莞市凤岗台商会联系并反映了东兰的贫困情况。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沟通,2005年11月,台商会邓会长亲自率扶贫考察团到东兰县扶贫考察,承诺帮助解决东兰县5000-6000名青年外出务工问题,并为东兰县三石镇美逢小学和巴畴乡安桃小学各捐建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再次资助贫困学生92人,如今,捐资项目已全部在实施之中,计划06年共捐助100万元。并计划连续四年对口资助东兰县,计划总捐助款达400多万元。
在他眼中,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学生,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2点以后。长期的劳累,他的胃病加重了,两次因疲劳过度昏倒在工作上,身高180CM的他体重仅有110多斤,这一年多他身体瘦了整整18斤,但是当他看到500多名失学儿童顺利复学,想着小石宝想叫他爸爸的样子,他感到非常欣慰,觉得任何的困难和痛苦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他经常说:“我多跑一天,就可以多去看望几个深山里的孩子,也就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年轻人,苦点累点是应该的。如果能让整个东兰县不再有孩子失学,就算付出生命也值!”
第三篇:国防教育张学昌
国防教育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即产生,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因为过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的尊严及社会的发展。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心连着心,手牵着手保护我们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世界的和谐、稳定,而决定世界是否和谐、稳定的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与国之间是否和平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否和睦相处。有这么一句话:“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尊重别人。”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如果想和平的进行,首先这两个国家必须互相尊重,不用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争夺不属于自己的资源,而使用霸权主义进行军事威胁,或者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相反的,一个国家应该拥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对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奋斗!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人民,就必须要国防,然而,国防是对外进行的,要想国家长盛不衰,飞黄腾达,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站在同一战线上,齐心协力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因此,人与人之间必须和睦相处,不勾心斗角,不明争暗斗,不四分五裂,而是要一视同仁,要友善待人,要有大国国防观念,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之上,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关连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机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们要树立大国国防观,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和规划。
“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由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只有国家稳定发展,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作为一名学生,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民族使命。国家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担当起保卫国家,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综合国力飞速发展,中国不但站起来了,富强起来了,中国能在联合国上占有一席之地,每位国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应该继往开来,顺应时代要求,走高科技强国之路,使自己的脉搏与国家的发展一致,为了祖国和人民,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抵御侵略,为国争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筑起一道坚固的国防之墙。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最终只能是正义战胜邪恶,只要每一位国人都把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为自己忠诚事业,每位学子刻苦学习,成为祖国事业的继承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我坚信,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台湾的回归,指日可待。
10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张学昌
第四篇:梁修昌事迹
梁修昌同志194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新乡县七里营镇龙泉村党委书记,河南省龙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7年担任村主要干部,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同本村实际相结合,带领党员、干部、村民艰苦创业,创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变成了年产值6.8亿元,利税超6000万元的富裕村。龙泉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等以及省、市、县授予的多项荣誉。他本人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以及市、县授予的多项荣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等中央领导都曾亲临龙泉村视察,对梁修昌同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76年,根据市场需求,梁修昌带领一班人利用本地麦草、稻草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投资26万元,兴建造纸厂。当时,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三无人才。他通过联系,到处拾“破烂”,用秀才庄的铸铁架子,中牟纸厂的淘汰烘缸,辉县的二手打浆设备,小冀镇的闲置锅炉,东拼西揍地安装到一块。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设备安装好了,却生产不出合格产品。梁修昌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坐阵现场,把组装好的机器设备重新整修,外聘师傅,硬是凭一股子犟劲,用杂牌机器生产出质量好的瓦楞纸。
1988年,村内新上了豫北纸厂和玻璃卡纸厂,在建厂的关键时刻,由于缺乏资金而被迫停建,村干部都束手无策。在这个紧要关头,梁修昌和村两委干部向全体村民发出“红白事简办,修房建屋缓建”的号召,发动群众集资,村干部和党员带头集资,终于使两个纸厂顺利上马。为了使玻璃卡纸厂早日投产,他在数九寒冷季节,连续三次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到吉林省辽源市洽谈业务,引来了先进技术和设备。试车时,他始终坚守在工地上,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回到家贴春联。
他带领全村先后建起了12家企业。2007年实现产值6.8亿元。与此同时,进行了生产结构调整,投资1.28亿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改建了再生纸生产线,进行了燃煤脱硫,实现达标排放。建起了高效农业观光园区,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美化了环境。2008年投资1.5亿元开发筹建的低消耗、无污染、具有多项专利的高科技精密铜板带项目,使龙泉村的经济发展更具潜力。
他大力倡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里工、青、妇、老年协会组织健全,有业余文艺宣传队并经常组织活动,较好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他倡导的旨在尊老敬老的“好媳妇”、“好公婆”评比和“亮被子”活动先后在《中原焦点》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相约夕阳红》等栏目进行报导。
在他的倡导下,龙泉村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村里成立了村民代表会,每年4月、11月都要按时召开,讨论解决村里的重大事项。让制度替人说话,是他的依法治村目标。他一上任就向全体干部庄严承诺:第一,决不在执行政策上犯错误;第二,决不在经济上犯错误;第三,决不在生活作风上犯错误。三十多年来他忠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梁修昌常说:“村干部要想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自己必须作出样子。”70年代初搞计划生育时,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工作阻力很大,当时他的两各弟媳都是结扎对象,他母亲想要孙子,坚决不同意去结扎,梁修昌说:“全村群众都在看着咱,咱要不先做,那今后全村的工作就没法干了。”最后终于做通了母亲和弟媳的工作,使他弟媳第一个上了手术台。梁修昌讲过,龙泉不准有特殊干部、特殊党员,也不准有特殊群众,制度定下来以后,每个人都要遵守。梁修昌的二女儿在外地上学三年,从没有用集体车辆接送。
梁修昌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几年来,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高标准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形成了“文化一条街”,成为新乡市办学示范单位。他十分关心教师和学生,尤其对于家庭困难者更为关心和帮助。学校教师郭德曹盖房时资金困难,梁修昌便让村里资助他2000元。学生孙来臣,家庭十分困难,从小学到大学,梁修昌都一直资助他,现在他学有所成,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书。
他非常重视群众文化生活,建议村里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大院,建起了藏书2万多册的图书室,修建了健身广场和表演舞台。促进了村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建起了卫生院,每年为村民免费体检。成立了爱心基金会,并为生活困难家庭每月发放200元低保金,使他们有房住、有衣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他倡导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为村民建造别墅,村集体基本无偿为少数弱势村民家庭每户提供一套127平米的单元楼房。实现了总书记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在他的倡导下,制定了每月15日、30日党员学习制度,三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实行党委委员年终述职报告,党员评议党委委员,村民评议党员制度。提出了“党员干部十不准”和“约法三章”。使党员干部从没有倒下一个,从没有烂掉一个。
他以把传统农民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高村民素质,构建和谐村庄,建设新农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带领龙泉全体村民,乘着党的十七大的东风,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而奋勇前进!
第五篇:方昌文先进事迹材料
方昌文先进事迹材料
方昌文,现年45岁,现任山口段村委会主任。自上任以来,能主动学习党在现阶段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为民,恪尽职守,认真履行村干部职责,能团结和带领村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村风民风有了较大改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在他的引导和带领下,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乡的最前列。
一、加强自身学习,增强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加强村委班子自身建设,实行班子设岗制、工作记分制。每月按分、按岗进行评比,把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组织好每月28日的学习日活动和平时各项工作的开展,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不能按期改正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保证了学习效果。在加强村委班子建设的同时,方主任十分注重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优秀的年轻人入党,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配置了完善的党员活动室,并通过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坚持上“党课”制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功能等途径,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分别设置了政治宣传岗、村务监督岗、扶贫帮困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卫岗、文化宣传岗等岗位,为全村28名无职党员搭建了发挥作用的平台。
为了提高无职党员“上岗”能力,该同志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议事制度等渠道,增强农村无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在抓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突出抓好中青年实用技术的培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中青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村民小组长成为“发展经济的领航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科学技术的辅导员、勤劳致富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进一步带动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促进村的稳定与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注重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的作风建设。几年来,凡是重大决策都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实行村务公开。村委会成员洁身自爱、廉洁自律,坚持与腐败现象作斗争,做到了不吃、不拿、不要,保持支部班子的纯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搞好民主制度监督,推进民主制度建设
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村两委会缺少会议纪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他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要求重要的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接着,根据上级下发的村务工作规则,他又结合本村实际,帮助细化、完善各项村务工作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日常村务工作管理、财务管理、民主决策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为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三、一心为民办实事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几年来,他始终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村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
1、全力铺设村级道路。全村约有12公里的村级道路,路基硬化率高,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会议,研究和讨论道路铺设问题,目前已经实现村组道路硬化5公里。“没有钱照样办事情”,这是村主任的话,这句话的背后,体现出村委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指导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全体村民的支持和拥护。
2、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投资20多万元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工程,新修渠道2800多米,为促进本村农民增收鉴定了有力基础。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新扩桑园300亩。
4、排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郭主任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
5、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他经常深入百姓家中对困难户、“五保户”、老人进行摸底及问寒问暖,发放补助资金,积极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他都尽心尽责地去解决。
四、致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把山口段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特别是今年结合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把“四爱”教育继续引向深入,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政治思想素质,涌现出大批好人好事。在思想教育中,他还注意发挥党员的骨干、桥梁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村委会除抓紧普及教育外,还重视成人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他还动员群众,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采取多种形式搞文化活动,利用“农家书屋”丰富党员、村民的文化生活,深受村民好评。
方主任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本地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知难而进,不等不靠,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树立新时期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我们相信在他带领下的山口段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他的事业也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