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经局党风廉政建设三资管理汇报材料
沙湾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沙湾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接昌吉州、石河子市,西邻奎屯市、独山子区,北连克拉玛依市。辖区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其中地方人口21万人,农业人口14.7万人,辖9镇、3乡、5个农牧林场和2个管理处,226个行政村。沙湾县为自治区确定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县市之一,为西部百强县、自治区十强县。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和商品粮基地,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酱用番茄、蔬菜、瓜果等作物,现代畜牧业发达,全县耕地面积150万亩,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195元,2012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全会精神,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周密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健全管理制度。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多次召开沙湾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沙湾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目标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保证。
二是加强了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2002年我县实行“村财乡管,”,2008年实行了“双代管”村帐村财由村级财务管理中心代管,村各项收入支出票据要经过村民理财小组监督签字盖章和农经员审核后才能入账,年底,乡镇农经站对村财务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有效地约束村干部的违纪行为。同时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沙湾县村级资金管理办法》《沙湾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沙湾县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办法》《沙湾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办法》《沙湾县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沙湾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沙湾县三资网络监督管理办法》等七项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是加大了惩处力度。对财务管理混乱、群众反映村财务有问题以及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村,县乡纪检,监察,农经等相关部门给予违纪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由于管理到位,我县因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引发的农民信访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四是加大对三清一包工作力度。从2010年起,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建立明细台账,录入电脑,实施电子档案管理,做到一村一本,一乡一册,达到“五清”(即:“三资”总量清、资产状况清、使用情况清、管理责任清、经营收益清)。通过清产核资,实行台账管理,实现了沙湾县农村集体“家底”的透明化。全县11个乡镇226个行政村共清理集体资金615.97万元,资产2024.73万元,集体耕地9055亩,规范经济合同327份,明晰债务2857.4万元。
五是建立农经网运行机制,实行网络监督。农村集体“三资”运行时间、空间跨度大,必须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2011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县政府《关于建设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平台的批复》,筹资35万元配足“三资”信息系统建设必需的设施和装备,借助县委信息中心组建了农村“三资”网络管理平台,建立了“三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搭建农经局信息门户沙湾农经信息网,将“农村三资信息平台”、“农村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农村三资触摸屏查询平台”与“农村三资预警审批平台”整合为统一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效率。
今年为进一步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在11个乡镇全面配备激光扫描仪,改变了原有的网络版管理无法扫描相关财务票据的问题,可以运用网络进行全程监督和审计。
通过“三资”公开查询平台向群众实行“九公开”,即财务收支明细公开、内部往来明细公开、资产及资产经营收益明细公开、资源及资源经营收益明细公开、大额资产变动公开、财务报表公开、单项统计公开等。群众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只能通过公开栏观看“三资”管理情况,现在不管在哪里,只要有网就可以可以查看,而且可以前后期明细、左右村账目对照着看,十分直观。截止目前,全县已有98%的村 “三资”数据上网进行了公开。
六是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管理。2011年,我局与财政局对全县各村报账员及乡镇农经人员200人进行了业务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村级财务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保证农村三资管理网络平台的使用,对全县74名农经干部开展了三期网络知识和系统操作培训。通过培训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抓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进一步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处理程序。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力度,着力在细化公开目录、完善公开程序、规范业务流程、强化阳光操作等方面下功夫。结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健全完善民主理财机制,把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引向深入。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地狠抓“三资”管理工作,特别是2012年全县上下开展“三资”管理工作的专项活动,使“三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效:
一是“三资”存量更加夯实。2011年,全县共计核销各类资产4575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0975万元,农业资产285万元,长期投资321万元,固定资产33545万元,其他资产631万元)。通过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效遏制了“账目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监管缺失、挤占挪用”等问题,解决了多年来农村家底不清的“顽疾”,夯实了农村集体“三资”的存量,实现了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提升了发展后劲,助推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是强化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通过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力度,畅通了村集体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渠道,确保了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在“阳光下”运作,有效地杜绝了农村干部在资产处置、资源开发利用上的腐败行为,遏制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三是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健康。通过公开招租、发包、入股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2465万元,盘活集体闲置土地、林地等资源2126亩,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5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4800余万元。
四是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办事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公开透明,干部廉洁自律和依法行政意识明显提高,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逐年上升,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乡村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三、几点体会认识
一是组织领导是关键。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党委、政府谋发展、抓稳定的重要内容,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四套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和有关部门的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群众参与是基础。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广大农牧民群众既是主体,也是主人。必须尊重民权、完善自治,充分体现群众的真实意愿,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调动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否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是制度落实是重点。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只有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四是监督检查是保障。实践证明,只有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才能赢得民心,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篇:农经中心《三资管理制度》
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银行存款的有关规定。
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限额,根据村大小实行预留周转金制度,库存现金最高限额为3000元,分别按500人以下的村(不含500)为1000元,500—1000人(不含1000)的村为2000元,1000人以上的村为3000元。超出预留周转金限额的业务收入现金,必须及时缴存,所开户行存款帐户,禁止坐支现金,不准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不得白条抵库。
三、现金由村报账员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不得代收代管现金,因工作需要委托他人代收款项的,代收人应当自收到代收款之日起7日内如数交给报账员,同时在收据存根联上具体注明。四、一切经济业务的结算办理,实行转账方式结算,不便转帐结算1000元以内零星开支,须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使用现金。
五、在提取现金时,必须提出使用申请,注明用途,根据相关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审核)通过后,方可提取,按申请用途使用,不得套取现金。
六、因公出差和为集体办理业务预借现金的,必须在业务办理完毕10日内办理结算手续。
七、支票由报账员保管,不得出租、出借、转借支票和集体银行存款账户,不得开空头支票,不得以村集体名义为他人(单位)提供担保。
八、每月(季)末,报账员要及时与银行或信用社核对账目、盘点现金,发现问题及时查找更正。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一、规范资金取得渠道,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禁止截留、扒皮。
二、设立专项资金管理账户,实行专户核算,禁止串户、错户核算。
三、明确资金持有性质,做到专款专用,禁止挪作他用。
四、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禁止一切不合理开支。
五、严格履行《现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结算方式,禁止大额现金结算。
六、严格资金使用票据管理,禁止非正式票据报账支款。
七、加强资金效益管理,不得胡支乱花,铺张浪费,不准出借、出贷。
财务支出审批(审核)制度
一、村集体经济财务开支事项一经发生。经手人必须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且在该凭证上注明用途、签名,送交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报账员)。
二、村会计(报账员)将原始凭证、进行验收整理,填写“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审核)单”,本人签名盖章。
三、交民主监督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加盖“民主监督委员会专用章”。
四、报该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长、支书)审批同意,并签字。
五、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主任或纪检书记进行复审,批准,在复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不批。
1、此业务行为不符合支出预算或者是超越制度规定的范围及标准的不批;
2、没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名的不批;
3、所购物料用途不明或应入库而保管人员(具体负责人)未签字的不批;
4、数量、单价、金额不符的不批;
5、大额票据未按各项管理制度规定执行和未按规定程序执行的不批。
在完成上述程序后,传递于会计服务中心负责会计方可登记入账。
资产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资产台账,如实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在资产帐务核算管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资产管理台帐登记。
三、定期进行资产盘点,正常情况下每年底盘点一次,换届、会计移交认真做好盘点清理,造好资产移交明细表。
四、村集体资产可以实行承包、租赁、拍卖、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必须认真履行相关程序,规范签订协议,要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五、定期进行清产核资,依法界定资产所有权,对未入账资产,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充登记入账;对丢失损坏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做好账务处理;对自然报废的,随时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资源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有关规定。
二、村集体资源实行承包、租赁、拍卖的,应当采取招投标或其他公开方式按市场原则确定经营者,认真履行相关程序,规范合同协议。
三、实行股份制经营的,应当按照稳健经营、确保收益的原则,建立并落实股权代表人制度;
四、所有村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拍卖必须及时将相关资料上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进行鉴证、备案,进行“农村集体承包经济合同台账”登记,纳入档案管理。
五、合同的变更、转包、转让必须经村委会同意,农民专注度高、涉及资金数额较大的重要合同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否则视为无效。
工程招投标制度
一、村级工程在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纳入本办法规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投标的全过程应在乡镇政府及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监督下进行。
二、村级工程招标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任何组织不得私自建设,私自发包。禁止任何部门以专业为理由,强行承接工程项目。
三、招标范围主要是指:财政和集体资金投资以及省、市、县有关部门下拨专项资金的建筑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的公益事业项目设施等建设工程施工项目。
四、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应具备下列条件:
1、建设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或村两委研究经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同意实施的项目;
2、具备招标所需的图纸等工程有关资料;
3、建设资金已落实;
4、招标项目的管理人员已落实。
五、村组织同一工程项目应整体招标,不得以分割标段等为借口肢解工程,规避招标。
六、村级工程招标方式主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可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通过张贴招标公告或通过媒体公开发布招标公告。
七、各村对需要招标的建设项目,根据工程造价情况,委托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负责进行并报送下列材料:
1、项目建设方案(或初步设计)及批准文件;
2、村两委和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复印件;
3、建设资金落实证明;
4、招投标委托书;
5、有关部门(单位)要求的其他材料。
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应审查工程招标申请并签署意见。发现村组织提供上述材料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应当在收到上述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责令村组织改正。
八、乡镇会计服务中心收到村委招投标委托书后,应成立相应的评标委员会,按照相应的招标方式程序进行招投标。
九、评标委员会应按照招标文件中所确定的评标办法确定中标候选人并进行中标公示。中标公示须在村务公开栏内发布。不同途径发布的公示内容必须一致。
十、村组织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价为中标人的投标报价。村组织和中标人不得另行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十一、村组织若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有关处罚规定,视其情节予以处罚。若情节严重的,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违纪违法的将移交司法部门追究。
财务公开管理制度
一、财务公开的形式:各村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卡、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
二、财务公开的内容:
财务计划;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收益分配计划等。
各项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土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罚没款物等其他收入情况。
各项支出:包括生产性建设支出(包括购建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公益福利事业支出(包括购建公益性固定资产支出);村干部补助及奖励;集体统一经营支出;救济、扶贫专项支出;村办公经费等明细项目支出;五保户供养支出;罚没款物等其他支出情况。
各项财产: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收支情况;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源及项目发包、租赁情况;其他财产。
债权债务:包括内部往来;外部单位和个人往来;银行(信用社)贷款;其他债权债务。收益分配及其他事项: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和使用收支情况;年终收益分配。
三、财务公开的程序: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布的财务账目必须真实可靠,公开前必须经过民主理财小组的审核,公开榜必须由村委主任、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主任、民主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加盖民主理财审核印章后,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开的内容、公开的时限进行监督。
四、财务公开时间:全面的财务情况、一般的财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下一季度的第一个月15日公布上一季度财务事项,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事项较多的村和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五、财务公开要求:
1、村级财务公开表,必须使用县乡(镇)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的,有电脑生成打印的公开榜;
2、重要事项,事前、事中、事后三公开;
3、常规事项,按月或按季定期公开;
4、特殊事项,随时发生随时公开;
5、跨事项,当年按进展情况公开,结束时一次性公开;
6、张榜公布的财务资料要求保留15天以上,留存影视资料存档管理。
财务专章管理和使用制度
一、认真执行《山西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有关规定。
二、财务专用章有村级组织报账员保管,不得委托他人代管代盖。如遇特殊情况请假,事先必须将专章移交村委,村委议定代管人员,代管人员使用专章时,必须严格履行专章管理人员的职责。
三、村级一切经济活动出具的票据必须加盖财务专章,否则为无效票据。
四、不准携带财务专章外出使用,如确需外出使用,必须经村委提出申请,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主任批准,方可外出使用。
五、严禁在空白票据上加盖财务专章,如确因工作需要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指定专人管理,要指明用途,严禁挪作他用。
六、财务专用章不能代替行政印章,严格按照部门职责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七、对于丢失、擅自刻制和使用单位财务专章的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要写出书面情况说明,并按情节轻重进行处分,情节严重的应由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承担经济损失直至法律责任。
八、对由于不正当行为使用财务专章后,造成村经济损失或不良后果等问题,按情节轻重由有关责任人和当事人承担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
第三篇:三资管理汇报材料
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迅猛崛起,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农村基层干部产生违纪违法的主要诱因。2010年以来,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三资”管理,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农村基层腐败现象,严格制定村财报账制度,确保村级集体“三资”的规范合法使用,努力实现村级资产资源保值、增值。现将我镇“三资”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就集体资产监管问题多次召开党委会、全体驻村干部、村官及各村“四职干部”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研究我镇的贯彻意见。今年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财政所、农业办工作人员为主要成员的监督领导小组。镇长统一领导,纪委书记具体负责督促、检查、指导和协调。经过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的工作,各村也相应成立了监管小组,同时配备人员、将县纪委制作的“三资”管理各项制度公布上墙,工作职责明确,镇集体资产监管工作正式开始运作。为了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镇、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认识,我镇多次在村干部会议、镇干部会上强调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泛宣传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监管办公室也多次对村级监管员、报账员进行业务 1
培训,努力提高依法依规管理集体资产的水平。
2.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2010年5—6月份镇“三资”办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积极开展资源清理,重点是对各村资产、资源进行核对登记、照相录入、建立了台账,实现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资源管理,积极发挥资源潜在利用价值。
3.实事求是,合理处置
我镇“三资”办规定:每月1日,各报账员到镇总出纳处对账,并于季度末将各村收支情况表在村财务公开栏进行张贴,我镇今年还实行了包片领导、驻村干部、村四职干部、队长电话名片公开制度,村民对有疑问的收支,随时可以拨打镇纪委、镇“三资”办以及名片上的电话。另外我镇在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了一台村级财务智能查账机器,每一村民均可以在机器上查找各村所有的收支、资源、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村党务详细资料等,截止目前,已有近80位村民前来使用查账系统,对各自村上的“三资”进行了全面系统地了解后均满意而归。我镇这一举措充分提高了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的地位,从而也对各村财务进行很好的监督。
4.明晰台帐,管好资产
2011年4月份,按照县“三资”管理领导小组的要求,镇上设置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办公室,配备了专人,即镇总出纳负责对各村财务进行账务处理,挂了双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服务办公室的牌子,刻制专用印章,配备了扫描仪,完善了三资管理
各项管理制度并上墙。
二、使用情况
我镇根据自身情况,规定每村设置一名报账员,每周二、周四到财政所总出纳处报账,村所有收入均须存入集体账户,所有开支村四职干部均须知晓,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按程序报销:
1、2000元以内由经办人员报村文书审核再由村主任签字; 2、2000-5000元,经办人员除报村文书审核,村主任签字外,村书记得审核签字;
3、5000-10000元经办人员除报村文书审核,村主任、村书记签字外,驻村干部得审核签字;
4、10000元经办人员除报村文书审核,村主任、村书记、驻村干部审核签字外,还需向镇长汇报资金去向。
村上所有资金的使用情况均须经过村民理财小组同意后方可开销。我镇纪委会同各驻片领导、驻村干部、“三资办”及村民理财小组随时对各村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各项目资金是否用在实处,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并定期在大会上宣布调查情况。
三、工作成效
虽然实施“三资”管理时间不长,但从较深层次上对镇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源头上防治了腐败,交给了群众一本明白帐,也还干部一个清白,从而改善了村干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形象,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1.镇村资产家底清,运作有序到位
通过对全镇各村资产、资金、资源的摸底、登记、清产、核资等程序,基本上摸清了全镇家底,在此基础上按资产种类类别建档造册,实行台帐式管理,较好地解决了镇村资产产权不清、帐物不符、资产闲置浪费及被侵占流失等资产不明问题,把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加强了资产管理和处置的透明度。
2.节约了建设成本,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村级公有财产处置、承包,均按招投标方式公开、公平竞争进而大大提高了各村集体收入。较为明显的是团林村的机砖厂承包,原来每年租金仅为2000元,实行招投标后租金高达40800元;金藏村鱼塘的租金在原有3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10万元;刘坡村门市租金每年增加了8500元;宿场村鱼塘租金由每年500元增加到每年2500元。
3.遏制了违规违纪现象,防止公有资产流失
推行“村财托管”和公开招投标后,财权和事权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变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督管理,既有效遏制了违规违纪现象,又防止了公有资产的流失,还约束了村集体非正常性开支,减少了铺张浪费,贪污腐败以及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现象。
4.管理有序监督到位,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通过清产核资、村财托管、公开招投标的运作模式,达到了“村
务公开、决策民主、管理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要求,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拥护,群众集体上访明显减少,对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起到较大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1.“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需要充实,业务素质需要加强。村委会财会队伍也不稳定,业务水平不平衡。
2.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合同条款不够完善,集体利益可能会得不到有效保证。
3.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三资”管理的公开还需要加强,登记的台帐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五、对策和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将把提升基层干部和村级“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定期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有效的增强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本领。
2.加强监管,净化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集体资产和资源、债权债务等管理制度,确保村民代表会、村设理事会等民主管理组织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第四篇:三资管理汇报(泰州)
仪征市陈集镇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汇报
我镇位于仪征市北部丘陵地区,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座落在江淮分水岭上,是个传统的稻麦轮植型的农业乡镇,全镇总面积8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人口近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辖14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我镇农村财会队伍共有29人,其中14个行政村全部实行聘任委派制,农经站现有编制9人,借用人员3人,编外人员3人。
2000年以来我镇以农村“三资”管理为核心的村集体财务管理实行了“村账镇管”,2005年在江苏省率先实行农村财务“收支两条线”规范化管理模式,并于2006年先后被命名为扬州市和江苏省首批“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乡镇”,2010年以来,在市委农工办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添置更换办公设备,高标准的全面推进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工作。
一、“三资”管理工作主要做法
1、搭建班子。为了切实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有序推进农村清产核资工作,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纪委、监察、财政、农经站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陈集镇 “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以镇政府(陈政发【2010】21号)文件下发,办公室设在镇农经站,并成立专门的班子,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各行政村也相应成立村级“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村级“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工作的有力开展。工作重点是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并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清核”工作,统一口径,统一标准。
2、清产核资。为了强化对村级“三资”进行规范化管理,我们对全镇村级集体资产和资源进行一次清产核资, 并把集体资产分为帐内和帐 1
外进行登记,全面摸清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底子。货币资金的清理主要从收入入手,帐内帐外全面清理,对债权债务的核定主要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和用途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销。资产核定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资源清查主要通过会议、调查了解、查看原始合同资料、走访农户、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按照管理系统要求,对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分类登记汇总,并完善各类资产的租赁(承包)合同,将各村所有资产数据输入系统,建立起有平面图、权证、照片、数据、合同“五有标准”的数据库。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先期选择基础较好的1个村进行试点,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全面推开
3、建立平台。按照市农工办下发的18种清理表格,分类逐项全面清核登记,对债权债务按形成的时间、原因、用途详细进行登记,对资产名称、类型、数量、单位、所处位置、保管人、承包租赁等情况进行登记。将清理出来的全部情况,严格通过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定案,对核销的部分,履行签字程序,形成会议记录,对清查的集体资源也通过群众代表会议确认。2011年9月份,我镇在市纪委、市委农工办的指导下,安装了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软件,同时镇政府又投入资金数万元,购买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显示屏、触摸屏、扫描仪、高配电脑等相关硬件设备,建立了村级“三资”信息化管理的操作和监管平台。
4、数据录入。将村组上报清理的情况由农经站汇总核实,报镇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审查确认,镇将清产核资详细情况报市农工办审核把关,及时公示清产核资结果,公示7天后及时收集群众反馈的建议和意见。村组集体清理结果经市农工办审核把关确认后,镇履行报批手续,再报市农工办审核后进行报批手续。农经站再组织力量抽调相关专业人员及时将村级账务余额及核实后的资产的基本信息以卡片的形式录入系统,将村所有资源数据输入系统,并上传图像资料,并加强维护,实现对资金、资产、资源的动态管理。
5、检查完善。在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登记好台账的基础上,据实填写好《仪征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证申请表》,报市农工办审批后,颁发《仪征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并发放到各村。同时对整套系统所有录入数据进行核实比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村的概况、全景图、工作动态、资产资源、村级党务、村级财务、百姓事务。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增强村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保障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并按照市农工办统一要求,以镇为单位,集中整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有关档案,村、组分别编制目录,装订成册,整理归档。
二、工作中需注重的问题
1、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统一模式管理难度较大,这不仅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更需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2、由于新的“三资”管理软件刚刚运行,系统平台运行还不稳定,给管理部门带来了工作不便。部分功能还不适应管理部门对“三资”管理的需要,例如过去的电算化财务软件新旧不能兼容(衔接),对“三资”管理的连续性有一定影响,对给管理工作带来繁琐。因此,要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动态监控。在日常监督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发现新问题,及时采取新对策,加以完善。
3、要大力宣传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为农村三资管理提供通力协作。乡镇机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容易忽视农经部门的农村“三资”管理的主要职能,农经部门如果没有法人资格,将无法开设
农村财务管理的基本账户,将对村帐镇管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前提,人员落实是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措施到位是搞好“三资”管理工作的保证;镇村配合、上下联动是做好“三资”工作的关键,我们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完善:
1、依托农经站建立全镇农村“三资”管理中心,代表镇人民政府对农村“三资”的“核实、处置、租赁、发包及交易”等进行全程参与和监管。
2、继续加大对“三资”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重点强化对村级财务预决算和村级工程性项目的资金的管理。
3、进一步加强农村 “三资”管理软件系统的研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加强业务及操作学习,确保“三资”管理系统平稳运行。
4、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我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我镇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我镇在“三资”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待提高。我们将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管理思路,力争将我镇“三资“管理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平台。
陈集镇农经站
2012年7月25日
第五篇:农经局工作总结
农经局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加强村级财务专项审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经管工作和农民减负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示范社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1、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州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17个,合作社累计达到518个,共有成员6.01万户,其中农民成员5.82万户,带动农户6.45万户。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数36个,今年新增5个;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数26个,今年新增3个。
2、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工作。通过认真筛选和申报,我州湘西自治州吉太养殖专业合作社、XX县兴农柑桔专业合作社、XX县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XX县绿色富硒百合农村专业合作社、XX县金叶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XX县鑫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XX县山木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8个合作社被定为省级示范社。同时,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机构8个。加强合作社示范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管。今年元月份,州局对2011年中央及省财政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各地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认真做好了项目的组织落实工作,严把资金使用审批关,对资金按项目申报书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
3、积极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指导人员。2月26日,我局协助农业部在XX县开展了“送教入千社—走进湘西”活动,永顺、保靖、龙山和古丈等4个县共100多合作社理事长参加了活动。全州上半年共计培训了7019人次,通过不断的对合作社进行业务培训,促进了学员们对合作社规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同时,对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总体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促进我州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仲裁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水平
1、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一是在XX县麻栗场乡新科村成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制定试点方案、试点程序、工作目标,促进土地规范化流转。二是指导各县市建立好承包土地流转服务中心。XX县制定了《XX县2012年土地承包流转示范工作方案》,积极探索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截止目前,XX县流转总户数0.47万户,流转总面积2.01万亩。XX县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意见》,县局在道二乡配合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肉牛良种繁育场,深入到村、到组、到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98份,面积1050亩。XX市多渠道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带动土地流转,全市有湘泉制药公司、谷韵农业开发公司、红湘西泡椒加工厂等企业参与土地流转,面积为2800亩;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平台助推土地流转,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参与土地流转,面积为5900亩;以“土地银行”入股土地流转,全2个乡镇4个村(社区),土地流转面积1800亩。XX县引导种养大户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快土地流转。如碗米坡镇磋比村农民流转给刘志文土地400亩种茶叶。三是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和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全州已录入6.79万户,288个村全部录入完成,占全州总村数14.13%。我州涉及土地流转面积总40.8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8.95万亩。签订流转合同3.14万份。
2、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及时调解仲裁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到目前,全州已成立土地调解仲裁机构6个,聘任仲裁员92名,从组织机构上为行政执法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今年4月,组织了全州各县市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及书记员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全国仲裁书记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学习,全面提高了仲裁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保靖、吉首、永顺、凤凰、花垣通过调解、仲裁裁决,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如花垣镇三角岩村4组村民贾维秀和贾维友因土地经营权纠纷多年得不到圆满解决,今年5月,经过XX县局和花垣镇人民政府再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通过法律法规和思想教育以及耐心的调解使双方化解了矛盾,达成调解意见。今年上半年全州发生了流转纠纷79起,调处了流转纠纷73起,其中仲裁4起,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引发承包合同纠纷的隐患。今年上半年,州局共接待群众土地纠纷上访3起、政策咨询8次,对3起上访我们做到了热情接待、细心记录、耐心解释后,批转由县市经管局进行了调处,并及时跟踪调处进度。
(三)以农民负担监管为重点,确保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
1、继续强化减负工作责任。8县市在县市经济工作会议或农村工作会议上与涉农单位签订了减负责任状。XX县73个责任单位与县政府签订了减负责任状,县直涉农单位、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也相应签订了责任书860份。XX县政府与24个乡镇和37个县直涉农单位签订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61份。XX县政府与18个乡(镇)33个县直涉农收费部门签订了减负目标管理责任。XX县20个涉农部门和15个乡镇与县委、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减负目标管理责任状。
2、开展春季学校收费检查。上半年,8县市相继开展了春季入学收费检查。XX县减负办、纠风办、财政局、物价局、教育局等五部门组成2个联合检查组,3月下旬对全县30所学校春季收费和食堂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对灵溪二小、等6所学校违规违纪问题给予了全县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学校食堂统一了收费和采买票据,分学校按餐制定了学生伙食标准,加强了学生就餐的管理;对违规办班补课乱收补课费的5名在职在岗教师实行了责任追究。XX县组织减负办、纠风办、物价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深入廖家桥中小学、一中、箭小、高级中学等学校进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行为专项督查。XX县减负办XX县纠风办、县教育局等单位对全县18个中小学校春季开学收费情况进行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各中小学校基本上能严格照上级文件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没有出现乱收费行为;但还存在个别学校超标准向学生收取伙食费而达不到伙食开餐标准现象以及个别学校自愿部分仍然存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3、严格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XX县减负办和财政局对2012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审报审批程序进行了重新规范,重新制定了筹劳申报方案和报帐资料表格,对全县申报项目的乡镇财政所长进行了专项培训。要求项目实施必须规范操作,项目完工后必须经减负办、财政局、审计局、乡镇政府等组织验收,严格规范了财政奖补资金专款专用和使用范围。目前全县已审批奖补项目161个,分配奖补资金指标906万元(其中2011年第三批78个441万,2012年第一批83个465万)。XX县上半年完成上未完工的项目验收,完成今年135个村的第一期项目的预算、审批工作。XX县“一事一议”项目54个,资金430万元,项目工程正在实施中。
4、加强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和检查。4月份,以州纠风办牵头,州财政、州教育、州物价、州减办为成员的单位对永顺、花垣、吉首、泸溪四县市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了调研。6月份州局组织了两个检查组对全州8县市2011年以来的减负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半个月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一事一议”、涉农收费等5个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县市下了限期整改通知。(四)以村级财务监管为重点,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
1、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XX市结合第8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组成11个审计小组进行离任审计。目前,已全面完成4个街道、5个建制镇共39个社区的审计工作。同时,对28个州市共建社区2010年至2011年的项目资金进行全面审计。3月份,XX县经管局对青坪镇太平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村集体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审计。审计资金总额65万多元,清退6万余元。目前,对全县33个居委会任期财务审计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XX县对全县16个乡镇的村集体购买门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全县28个村集体门面进行拍照存档。泸溪对全县11个乡镇39个村进行了村级集体购买门面调查,2008年以来共投资767.69万元,其中自建门面1个,购买38个,在建22个,完工17个。
2、搞好半年农民收入预测统计报表工作。加强农经统计工作,服务“三大管理、三项指导”。全州农村经营管理情况半年统计报表工作正在进中。
(五)以农经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农经队伍作风建设
按照州委、州政府及州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3月份,我局组织3个工作组深入8县市及扶贫村,围绕农经各项工作以及扶贫村项目建设,认真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半年来,共派出工作人员43人次,与县市局共同解决问题38个,其中项目工程建设24个,信访维稳5个。通过主题活动,机关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得到强化,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各项农经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已着力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经工作面广、量大,人少,工作经费不足,导致工作进展不平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水平、层次仍然不高;农村土地流转仍面临不少问题;个别县村级财务管理下滑;减负形势仍然严峻;农经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农经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及州农办对我局下达的各项工作及目标管理任务和要求,继续抓好督查和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一是加大合作社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合作社产品的推介和宣传;二是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示范社的发展及管理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努力创建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土地流转规范化示范点建设,规范土地流转秩序和程序;二是加强对仲裁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三)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对村级财务和惠农资金的专项审计力度;二是认真搞好农民负担工作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调研工作,全面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测点工作,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农村财务及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经验,通过示范点建设,促进农村财务及集体资产管理规范化;二是及时准确报送农经报表,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五)信息调研工作:就当前重要工作开展调研,注重调研质量,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分析透彻,建议对策管用。充分利用网站、简报、通报等形式,向社会介绍农经领域的新人新事,向领导反映农经工作的新成就和困难,向有关部门通报工作动态,使全社会支持、理解、关心农经工作,为我们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