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

时间:2019-05-13 11: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

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

(试行)

(比例尺1∶50万)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开展省(自治区)级比例尺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的总则,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的编写,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及信息系统,图件编制,报告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1.2 本要求也适用于开展跨省(自治区)的大江大河大湖流域与其他自然单元或经济单元的同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和预测评价。

1.3 直辖市或重要经济开发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面积较小,可参考本要求开展比例尺为1∶25万至1∶10万的环境地质调查。总 则

2.1 调查目的:概略查明全省(市、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初步查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遇到的和诱发的各种主要地质灾害、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做出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预测,提出防治或适应对策建议,为国家制定减灾、防灾、国土开发与整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2.2 调查任务及主要内容

2.2.1 拟定进行调查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指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城市、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水资源开发及农业活动等引起的地面及斜坡变形破坏、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变形破坏、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危害、水库浸没及水库诱发地震、地下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污染等。主要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指特殊不良岩土体(易溶岩、冻土、湿陷性黄土、胀缩土、淤泥质软土等),原生有害地球化学异常、煤层自燃、海平面升降、重要地区的沙丘移动和地壳强烈活动带等。主要地质灾害包括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工程的严重塌方、突水、瓦斯爆炸;土地潜育化(冷浸田)、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水土流失与河道、水库淤积;河、湖、海岸的严重冲刷、塌岸;海水入侵:旅游区和自然环境保护区的自然地质景观破坏等。2.2.2 调查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育:隋况、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着重查明对本区影响较大和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2.2.3 应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环境地质问题影响程度及其危害的分区评价,并做出发展趋势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人口、城镇、经济—工程建设等)发展规划,圈定重点防治区域。

2.2.4 研究并提出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包括在重点地区进一步勘查、评价对策和监测预报对策与治理对策等。对危害性较大的灾害点或影响较大的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以便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和环境危害。

2.2.5 由于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所反映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部上要按“区域展刀:,重点突破”的原则,确定调查工作重点。2.3 调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3.1 调查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路线调查,加强综合分析,查明条件、总结规律、科学分类、现状评价,趋势预测,并提出区划与对策。2.3.2 在开展野外调查之前,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国民经济规划建设要求,划分出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要把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较大的城镇区、工矿区、重大工程分布区、交通干线、国土开发重点区、农业重点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作为重点工作区。

2.3.3 要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和遥感图像,以路线穿越调查为主,现场观察和访问相结合,必要时辅以适量的物探、剥土、坑槽,室内实验;加强地质观察和分析,记好调查卡片,收集好第一性资料;加强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重点区或全区性的重点问题的调查要加密调查路线和调查点。

2.3.4 在全省(区)和重点地域都要有控制性调查线网,调查点的密度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一个。其中,取地下水(或土)样进行污染测试的点,平原区占总点数的30%,山区占总点数的15%。

2.4 调查、访问和资料搜集的原始成果为点的或区的文字记录(卡片)和相应图件、照片,最终成果是调查报告书和图件。省、自治区的成图比例尺为1∶50万至1∶100万,直辖市为1∶25万至1∶10万。重点地区(点)可根据需要编制较大比例尺图件。调查用的工作底图一般地区为1∶10万~1∶25万,重点地区为1∶5万地形图,以便划定地理位置(点的坐标,面的范围)。

2.5 调查步骤分为:资料收集和设计书编制:遥感图像解译;野外调查;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和数据库系统建立:图件编制和报告书编写;成果审批和出版。资料收集与设计书编写

3.1 调查任务确定后,应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编录和初步分析整理,并作出已有资料分布图或研究程度图,作为编写设计的依据,并为开展野外调查与编制调查报告积累素材。应收集的资料有:

a.与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关的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城镇和各类工业、农业、交通工程等分布状况和发展(或建设)规划,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及其开发状况与规划; b.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

c.已经进行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调查、勘查、监测和治理方面的资料。

收集资料,应尽可能获取近期的新资料。有新、老多期资料者,要全面收集,以作变化分析。

3.2 调查工作开始前,必须编制调查设计书。设计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工作中如有必要可修改设计,但须报主管部门同意。

3.3 设计书的内容包括: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分布与发育概况,调查内容、工作量、工作步骤与主要技术方法和要求,经济概算与主要设备,人员编制,工作进度,预期成果。必要时编制调查工作进度图和工作步骤图。

3.4 野外调查的控制性工作量按2、3、4条执行,技术操作一般可参照同比例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遥感图像解译

4.1 遥感图像解译在野外调查之前进行并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指导常规地面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工作周期,获取常规地面调查难以发现的某些地质现象,提高调查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

4.2 通常应用的遥感图像是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二者结合使用。点状(个体)分布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应以航片解译为主,卫片解译为辅;面状分布的应以卫片为主,航片为辅。

4.3 遥感图像的解译内容,应根据选用图象的种类、比例尺和可解程度,结合本地区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前人工作程度而定,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4.4 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点状和面状地质灾害或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不同时相对比解译,分析其演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4.5 除运用最基本的常规目视解译方法外,应充分发挥遥感资料动态分析的特点,并尽可能采用图像模拟处理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以突出有效信息,提高解译水平和效果。

4.6 遥感图像解译的最终成果,应提交与调查比例尺相应的环境地质解译图和文字说明。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编制有关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解译图及像片镶嵌图、典型像片等。野外调查

5.1 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种类多,分布不均,各省、自治区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住对本省、本区危害最大的灾种或问题,调查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在调查成因及发育规律时,要分别阐明自然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在其形成中的作用,并注意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的群生及派生关系。对点上或面上的问题都要调查其现状及变化两个方面的情况。对重点地区的一些影响较大的地质灾害或问题尽可能在现场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了解和总结已有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的对策。

加强灾害经济的调查研究。地质灾害造成人畜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等和已有防治工程的类型、结构、规模及防治工程效益(包括投入和被保护(或被挽救)的人员、财产等),都必须分项统计和列出。5.2 崩塌调查

5.2.1 调查重点地区是新构造上升(含强烈地震带)、高差较大、坡面较陡、降雨充沛、暴雨多发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的山区。

5.2.2 全面调查崩塌发生的时间、范围、规模、特点、危害和造成的损失。5.2.3 调查分析崩塌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的(如降雨、地震、植物根劈……)和人为因素(坡脚开挖、后缘加载、机械振动、排水不当……)等。

5.2.4 评价并预测重要崩塌体稳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5.2.5 圈定潜在崩塌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崩塌形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5.3 滑坡调查

5.3.1 调查的重点地区是新构造强烈—亡升(含强烈地震带)、软硬岩相间、降雨充沛、暴雨多发,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强烈等山区。5.3.2 调查滑坡规模、要素和危害。

a.估算滑坡规模包括长度<顺滑动方向)、宽度、厚度、面积、体积和滑动的水平、垂直距离。

b.滑坡微地貌形态特征。如:滑坡形态和地表起伏情况、滑坡环谷、滑坡断壁、滑坡台阶、洼地、膨胀丘等。

c.重要滑坡体的组成要素与特征。如: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和分布特点,滑坡体后缘、前缘及侧方边界尺寸和高程,滑动面、滑坡床和剪出口形态、构成、产状与埋深,横向、纵向、放射状、羽毛状裂缝等。

d.其他现象。如:滑坡体上建筑物、树木等地物位移(水平的及垂直的)距离与方向,泉、井或潮湿地出露、分布及其变化状况,植被分布与破坏状况,滑坡体堵河(或堵沟)情况,滑坡造成危害情况等。

e.滑坡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f.对于重要的、有意义的滑坡,应绘制滑坡纵剖面(即主轴剖面)图、平面图或素描图。

5.3.3 调查分析滑坡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同崩塌)、滑坡活动历史和滑动方式、特点、力学性质、类型,以及滑坡与其他斜坡变形方式的关系。

5.3.4 调查预测滑坡体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3.5 调查圈定潜在滑坡危险地段(带),分析其成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变形破坏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5.4 泥石流调查

5.4.1 调查的重点地区(段、带)是: a.新构造强烈活动(含强烈地震带)的山区或山前地带; b.具有大量松散物质堆积区;

c.滑坡、崩塌物质成片、成带堆积区; d.暴雨多发区(或中心区)及冰雪融化区; e.植被严重破坏区;

f.应特别注意对“人为型泥石流”形成条件的调查。如:矿山废弃矿渣、矸石和道路或施工弃渣堆放不当,可能因暴雨引发泥石流的地段。5.4.2 调查泥石流的规模、特征和危害

a.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碎屑物质的供给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位置、范围、规模、形态和泥石流物质组成,、结构特点及可能的物流量;

b.形成泥石流的水的来源和水量; c.泥石流物质成分、结构和流变性质; d.泥石流暴发时间、过程(速度)和受力性质; e.泥石流类型;

f.泥石流活动历史和暴发频率,特别注意历史上该地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水量;

g.泥石流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5.4.3 调查形成泥石流的自然与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作用与崩滑作用及其堆积物发育、分布状况,流域内降雨、冰雪融化特点和河、湖、水库分布情况等。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

5.4.4 调查圈定潜在泥石流危险的和多发的地区(段)或沟谷。

a.一般具备有足够的松散固体堆积物、适宜于形成液体流动的地形地貌条件、必要的能够搬运固体堆积物的水动力条件(即决定该流域内的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地区(段)或沟谷,可视为潜在泥石流危险地区(段)或沟谷。

b.在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预测确定出泥石流多发区(段)或沟谷,并尽可能预测其暴发的频率和发生条件。c.分析、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方式和可能规模,提出防治对策。5.5 地裂缝调查

5.5.1 调查地裂缝的形态特征、产状要素、规模和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背景(特别是与区域构造的关系)与影响因素(自然的、人为的),有条件时初步确定地裂缝的成因类型,分析地裂缝在时间上、空间上、强度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

5.5.2 调查地裂缝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5.6 地面沉降调查

5.6.1 调查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发生历史、沉降速率、总沉降量、范围、历史和引起地面沉降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与因素,尽可能分析地面沉降的成因(构造沉降、抽取地下水或土层压缩引起等)和主要沉降、压缩层,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

5.6.2 调查地面沉降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海水倒灌,港口、码头和堤岸失效,桥梁净空减少,河流纵坡变化导致水流不畅、洪水泛滥或影响水上交通,雨季渍涝成灾,地表和地下建筑物损坏等。提出防治对策。对已采取的防治措施,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5.7 地面塌陷调查

5.7.1 地面塌陷主要指岩溶地面塌陷和非岩溶地面塌陷,而后者多是因为采矿或洞室开挖引起的塌陷。因此,岩溶区(主要是松散堆积物覆盖的岩溶区)城镇、工厂洞室密集区和矿产开采区是地面塌陷的重点调查区。

5.7.2 调查地面塌陷发生的时间、规模、范围和分布规律,分析地面塌陷与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地表水之间的关系,对矿区地面塌陷还应特别注意分析地面塌陷与矿山疏干、排水或采空、洞室开挖等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成因类型。

5.7.3 调查地面塌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厂,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5.8 坑道突水调查

5.8.1 调查矿山和其他地下坑道突水(有的伴随突泥)的时间、规模、历史和突水点的分布、特点与水的来源,分析突水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地表水与人为活动的关系。

5.8.2 调查突水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了解地下水预测经验和突水防治经验。5.9 海水入侵调查

5.9.1 调查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历史、范围、面积和淡水咸化的程度及动态,调查区内自然地理、地质环境背景,分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层的原因。5.9.2 调查海水入侵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0 冷浸田和土地盐渍化、沼泽化调查

5.10.1 调查冷浸田(或称土地潜育化)和土地盐渍化、面积和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点,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和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活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人为经济—工程活动和土地耕作、灌溉、施肥及其管理情况,分析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成因与类型。

5.10.2 调查冷浸田和土地沼泽化、盐渍化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农业损失。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总结当地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5.11 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与沉积调查

5.11.1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的速率、规模(如塌岸宽度等)和规律,所在地区气候、气象特点和水体水文(水位、流量、流速等)特点,以及所处地质环境背景(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分析河流、湖泊、海岸成因和演变历史。

5.11.2 调查河流、湖泊(水库)、海岸侵蚀、堆积和演变危害与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防治对策。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益。5.12 土地沙化和沙漠化调查

5.12.1 调查土地沙化和沙漠化的范围、程度、特征、发展速率和类型,分析形成沙化和沙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5.12.2 调查土地沙化与沙漠化或沙丘移动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尽可能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5.13 水土流失调查

5.13.1 调查水土流失范围、发展速率、强度(侵蚀模数等)、面积和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5.13.2 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如:土层变薄、耕植土被毁损、土壤月巴力减低和河流、湖泊、水库淤积、洪水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等,预测其发展趋势,总结已有的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5.14 特殊岩土危害调查 5.14.1 对土石冻融危害调查:

a.岩(土)层的物质成分和机构,地下水的埋深及水位变化,气温变化; b.冻结层厚度(永久的、季节性的),冻融变化周期,土石冻融类型及其成因;

c.土石冻融的主要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当地防治经验,提出进一步防治对策。

5.14.2 对黄土湿陷危害调查

a.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黄土的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成因和时代; b.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分布与埋藏特征,大气降水、地表水径流、排泄特点及其对黄土湿陷的影响;

c.黄土湿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5.14.3 对胀缩土危害调查:

a.胀缩土的矿物成分、结构、成因与分布、厚度。

b.宏观变形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和地下水对胀缩土变形的影响。

c.胀缩土变形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发展趋势和防治经验、对策。5.14.4 淤泥质软土的调查

a.调查淤泥质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成因、时代; b.淤泥质软土的物质成分、结构、饱水度:淤泥质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与可能变化条件下对地基的危害。

5.15 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枯竭)或上升调查

a.调查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下降速度、深度、水质变化、降落漏斗面积等,调查由于人工开采或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或枯竭对城市或工农业供水、地球化学变化等造成的危害;

b.调查地下水位上升对农田、城市建筑地基及各种设施的影响或危害。5.16 地下水污染调查

5.16.1 调查各种污染源的位置、主要污染物和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及污染状况。重点对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污水灌溉现状及污染状况进行调查。

5.16.2 调查大气、地表水与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范围与演变过程、污染原因和污染途径。

5.16.3 调查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污染原因,污染类型、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5.17 原生或次生水地球化学场变化问题

调查由于原生地球化学场异常或次生地球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各种危害,如地方病的类型、分布、危害人类或其它生物种群的范围、产生原因等。5.18 固体废弃物调查

a.调查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废液的不合理排放对地表和地下水环境危害的地点、原因、范围和强度等;

b.调查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及其污染范围,填埋物的处置状况; c.调查矿山区的废矿、矸石的堆放范围、污染性质、历史、强度等。5.19 山区城市建设地基开挖调查

调查山区城市建设中不合理开挖坡脚或基坑引起斜坡变形破坏的分布范围、程度、产生原因及对建筑群的破坏状况。5.20 地下工程中的地质灾害调查 调查地下工程中的严重塌方、突水、突泥石流、瓦斯爆炸、岩爆与煤层自燃的规模、成因及其危害程度和教训。

5.21 新构造运动、构造现今活动性及地震调查。在分析区域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调查不同构造单元和主要构造断裂带,在挽近地质时期以来的活动性及活动特征:挽近地质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调查活动性断裂;在区域地应变图的基础上,分析测区构造现今活动趋势和概况,调查构造现今活动的形迹。搜集历史地震资料,研究区域主要地震构造带的分段地震活动规律及其所引起的地震效应。

5.22 其它特殊的,且对本地区影响较大的环境地质问题,可参照同比例尺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调查。环境地质信息系统

6.1 对所取得的环境地质资料或数据要求全部录入计算机,实现环境地质信息的存储、分析、删改、迭加、汇交和成图的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其重要部分是环境地质数据库和图形库。要求各省(自治区)建立自己的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地矿部建立国家级的信息系统。6.2 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6.2.1 环境地质数据的选定,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应按统一要求进行,应按照专门统一的表格填写有关数据项。

6.2.2 各省(区)除建立本省(区)的数据库外,对重点问题或重点地区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作为全国环境地质数据库的分库,为国家级数据库提供数据源。6.2.3 数据库的功能应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中关于环境地质预测及防治对策查询的需要,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及时方便地进行区域或单个问题数据的检索、修改、删除和插入,保证数据库适时反映最新动态。6.3 计算机辅助制图

6.3.1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目的是为了适时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分布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应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追踪灾害的动态,分析不同时间的计算机扫描图,对灾害发生的过程及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及预报。6.3.2 计算机辅助制图要反映区域性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现状、评价预测和动态模拟未来等内容。

a.现状图,反映区内多因素或单个问题的空间或强度分布现状,也可以反映某一个问题,如××滑坡的现状。

b.评价预测图,对环境地质问题潜在发生地点、危害性等进行评价预测。c.动态模拟图,根据环境地质问题评价预测图和有关地区国民经济布局,在计算机上输入设想的危害灾情,以检验预测、防治和抗、救灾的能力。6.4 计算机辅助决策

利用数据库的可操作性和计算机制图的及时灵活性,进行多方面的辅助决策。

a.为单种问题或灾害的发育历史、现状、发展趋势、防治重点等,进行决策咨询。

b.及时了解本区内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类别、分布、发生强度、危害情况、防治的可能性等,为地区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决策,适时调整地方经济战略,进行咨询。

c.全国计算机数据库联网,对国土规划的长远目标和近期设想进行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检查。图件编制

7.1 基本原则

7.1.1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应是在全面分析、综合所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调查资料以及遥感解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图件应反映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形成原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图面表示应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7.1.2 图件种类和数量根据区内环境地质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可编制环境地质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分区评价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根据需要还可以编制其他专项评价图件。

7.1.3 环境地质系列图件反映与习;境地质问题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既要做到时、空信息量大,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实用易懂性与科学性强;图面布置要合理、美观和清晰。7.2 环境地质图

7.2.1 基本内容要反映环境地质问题形成、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反映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类型、规模和影响历史、强度及产生的问题。重点反映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类型、规模、成因、危害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7.1.2 分区说明表应简要说明区、亚区和重要地段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发展趋势,并评价各区(段)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程度。7.3 地质灾害分布图

地质灾害分布图反映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7.3.1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的主要地质环境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各种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7.3.2 镶图与剖面图

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影响因素和有重要意义的灾种,可在平面图上附全省、全区或局部地区的专门性镶图,如降水等值线图、暴雨等值线图、地裂缝分布图等。必要时附反映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剖面图。7.3.3 大型、典型地质灾害说明表

用表的形式辅助说明平面图的有关内容。表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灾害类型和规模,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成因、危害和发展趋势预测等。7.4 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

该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在不同地区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是地质灾害现状评价图。7.4.1平面图的基本内容

a.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环境地质背景,如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地貌和水文地质要素等。

b.参与评价的大型、典型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等。c.主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分区评价。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的区、亚区、段、带的划分和评价。地质灾害发育强度等级和危害性等级,一般都可划分为3~4级。7.4.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发育强度和危害性评述等。7.5 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图

该图是在地质灾害分布图和发育强度分区评价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可能影响,反映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成果—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图件。7.5.1 基本内容

a.概略表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参加预测灾种的己发生的灾害现象的特征。

b.人类活动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及其发展规划、己建立和拟建的各类工程位置、类型、规模及经济状况等。可编制反映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过渡性图件,在成图图面上仅表示各类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的指标值。c.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预测

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危险程度的分区预测。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可相对划分为3~4级。7.5.2 分区说明表

表的内容主要包括:区、亚区、段、带的名称及代号,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人类活动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危险程度预测和评述、防治对策等。7.6 环境水文地质评价预测图

主要反映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程度。7.6.1 基本内容

a.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背景;

b.地下水资源区域开发利用状况,主要开采层位,开采量和超采量; c.区域水均衡状态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

d.区域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状况; e.地下水污染状况;

f.地下水水质恶化状况以及地方病分布; g.进行环境水文地质趋势预测。7.6.2 进行分区评价与预测 报告书的编写

8.1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书是地质灾害调查的最重要的成果,应在综合研究全部资料的基础上,报告书要力求简明扼要,章节安排合理且相互联贯,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为了便于政府职能部门参考,加快应用速度,根据需要,应在正式报告提出前或提出后,编制专门的摘要本。8.2 报告书的参考提纲如下:

绪言: 目的任务,调查工作概况,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用途。

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一、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植被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 自然资源、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交通设施、工矿企业、水利工程等重要规划及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地质问题。

第二章 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貌:地貌成因类型、各类型地貌特征及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制约作用。

二、岩土体类型:岩土体类型的划分、特征与分布情况,以及易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岩土体。

三、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特征,突出新构造运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

四、水文地质:岩土体含水、透水性,含水层分布概况。对环境地质(含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概述。

第三章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为作用对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类,阐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

第四章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评价预测

以产生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背景条件为基础,结合环境地质问题类型进行分区(亚区、段、带),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育强度及其危害性进行定性、半定量评价,对各区(亚区、段、带)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定量预测。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已经产生灾害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勘查、评价、监测预报、治理的对策。

结束语 对环境地质调查及其成果的总体性认识、遗留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应进行的主要工作。

第二篇: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贵州地矿局103地质大队(推荐)

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

(试行)国家地质总局

一九七七年六月

一、前言

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任务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必需的矿产资源和地质基础资料。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建国二十多年来,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探明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勘探工作经验,充实了地质科学理论。

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探工作应提早一个五年、一个十年为矿山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基地。在布局上应优先选择富、近、浅、易的矿床进行勘探。

地质勘探工作一定要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循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思想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全面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做好地下情况的侦察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要正确处理地质勘探工作中的手段与目的、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科研与生产、理论与实践、需要与可能等关系,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做好综合勘探综合评价,搞好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和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两个“三结合”,加快勘探速度,提高勘探质量,从矿山建设的全局出发,多快好省地完成地质勘探工作的任务。

地质工作划分为地质勘探、基建地质和生产地质三个阶段,本规范总则是地质勘探阶段的工作原则和要求。它是在总结我国二十多年来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的,作为审查验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标准,原则上也适用于纳入国家计划正规设计的小型矿床。

二、矿床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矿山建设设计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开拓方案、矿山总体布置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以及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选冶性能等方面提供必须的基础资料,金属矿床地质勘探研究程度应达到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⒈勘探并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情况。地质勘探期间,应加强地质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各项第一性资料,系统地、全面地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和矿体的矿化特征、含矿层位、火成作用、矿区构造、成矿规律等,达到科学地指导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全矿区的地质规律连接矿体的目的。

对矿床(区)的褶曲、断层、裂隙和破碎带等构造要进行研究。对破坏矿体和划分井区范围及确定基建主要开拓井巷有影响的较大断层、破碎带,要用工程实际控制其产状和断距;对较小的断层、破碎带应根据地表实测,结合地下探矿工程的资料,着重研究其分布范围和规律。

为了满足矿山总体设计的需要,在研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勘探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总的分布范围和总储量。为了正确确定露天采场的剥离边界线,对确定露天开采的矿床要强调系统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和露天采场底部矿体的边界;对地下开采的矿床,要强调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的界线和延深情况,以便合理选定主要基建开拓工程的位置。对地表矿体的边界,要用槽、井探予以圈定,如矿区复盖层较厚,需要用浅钻或山地工程控制基岩面上矿体顶部的界限。

为了防止漏掉矿体,应在综合研究矿床地质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延深一部分勘探钻孔穿透整个含矿带(层)进行探矿。

勘探并研究矿区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总的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对浅部初期开采地段主矿体上下盘具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应在勘探主矿体的同时进行勘探,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密工程提高勘探和研究程度。

对砂矿床,还应加强第四纪地质及砂矿层底板原始地形地貌的研究。

⒉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和受构造破坏的情况,是确定矿山开采开拓方案和选择开采方法的重要依据,应予足够的重视。对主矿体总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应进行详细的勘探和研究,但对主矿体小的支、叉、角和局部的膨缩变化,应放在生产地质过程中进一步查明。勘探并研究矿体中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分布规律,夹石与火成岩体的性质和分布,矿石的品位和变化。圈定氧化矿、混合矿、原生矿的界线并分别计算储量。对粉矿的分布情况也要注意勘探和研究。

⒊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为了确定矿石的选冶性能、综合利用,必须认真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并注意阐述有用矿物嵌布粒度及其变化情况。对于选、冶性能不同的氧化矿、混合矿、原生矿、氧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贫矿、富矿、泥矿等矿石、矿物的数量比例、共生关系和变化规律应进行研究。

地质勘探队应按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对主要组分和伴生组分进行实验室规模的选、冶试验,对矿石的工业利用性能作出评价。对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简单的矿石,在有类似矿石的生产技术工艺资料作对比时,只进行初步可选性试验;对物质成分复杂、综合利用价值高或没有利用过的新工业类型矿石,应进行详细可选性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室的扩大试验;极少数金属矿床,当用选矿方法不能得到好的指标时,尚需进行实验室的冶炼试验,如硅酸镍矿床等。

为了研究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的途径,应对试验过程中各伴生组分的富集产品进行研究,并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其在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进行评述。对有害组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应予查明,并研究其赋存状态和脱除的可能性。

如工业部门需要采取半工业或工业试验样品以及其它试验样品时,采样和试验工作由工业部门负责;地质勘探单位根据矿床地质条件协同有关单位编制采样设计,并做好有关采样的协作配合工作。

⒋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在勘探主矿种和主矿体的同时,对矿体及其上下盘围岩和切穿矿体的岩脉、岩体内的一切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产、伴生有益组分,应根据资源条件、矿山建设设计需要和一孔多用的原则,进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研究其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对有综合利用价值的组分,应分别计算其储量。对经济价值较大的共生矿产,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勘探工作,单独圈定矿体并计算储量。

在勘探工作中,对放射性元素应进行顺便检查。

如发现有可供两个以上的工业部门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的矿床,其综合勘探研究程度应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方面专门研究解决。

⒌勘探并研究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岩石矿石性质及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岩溶、风化带、泥化带、流沙层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测定必要的岩石、矿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开采时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分;阐述矿体及其顶底板近矿围岩的坚固性和露天开采边坡的稳定性;对老窿的分布范围、充填情况应进行调查研究,在可能的情况下圈定老窿界限。对矿山建设可能有严重影响的断层、滑坡、岩溶塌陷等工程地质条件,应予以阐述。

如矿区位于地震活动区,在普查勘探过程中,应根据可能情况对矿区及其外围地质构造的活动性进行调查研究,在报告中阐述有关地震地质情况。

⒍勘探并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查明:矿区充水因素;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和排泄条件;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确定的依据;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裂隙、岩溶发育程度、渗透系数、水头高度、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稳定性和隔水性;矿区地表水体的分布及其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和对矿床开采的影响;老窿积水情况和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等。为了保证井巷开拓的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矿体底板承压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勘探和研究。

对构造破碎、断裂带、溶洞发育带(发育程度、规律、充填程度、充填物)及其含水性、导水性对矿床充水影响进行评价。

根据矿床开采开拓方案,预计出矿坑(井)涌水量。对于初期开采地段要求比较准确地预计矿坑涌水量。

当一个地区内有几个相距较近且有水力联系而又需要分别开采的矿区时,应注意加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阐明其水力联系。

搜集评价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包括历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等。

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资料要在一个水文年以上。长期观测孔勘探结束后移交矿山继续使用。

对矿山开采的疏干、排水、防水、排供水结合、矿坑水综合利用、防止污染等方面提出建议。如矿区处于地热异常区或在勘探中发现了热水,主要要研究热水的来源、水温、水质和涌水量,为矿床开采时处理热害及充分利用热、及热水资源提供初步资料。对缺水地区提出供水方向。

当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在设计和基建阶段进行坑道放水试验工作时,地质勘探单位应尽可能做好协作配合工作。

三、矿产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一)储量分类

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金属矿产储量分为两类:

⒈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⒉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是由于有益组分或矿物含量低;矿体厚度薄;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或对这种矿产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二)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

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其条件是:

⒈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

⒊对于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初期开采地段。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

⒈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⒊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⒈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⒉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

⒊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此级储量的用途有:(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作为设计的依据;(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其条件是:

⒈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⒉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⒊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

D级储量是用稀疏的勘探工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由于矿体变化复杂或其他原因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或物化探异常经过工程验证所计算的储量;以及由C级以上的储量块段外推或配合少量工程控制的储量。

四、关于勘探类型划分及勘探工程布置的原则

正确划分矿床勘探类型是合理地选择勘探方法和布置工程的重要依据,应在充分研究以往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勘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应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的需要具体确定。一般应在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并参考同类型矿床勘探工程布置的经验和典型实例,采取先行控制、由稀到密、稀密结合、由浅到深、深浅结合、典型解剖、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布置。为了便于储量计算和综合研究,勘探工程尽可能布置在勘探线上。

在地质条件复杂,钻探不能满足地质要求时,应尽量采用部分坑道探矿,以便加深对矿体赋存规律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了解。打坑道的部位,一般布置在矿体的浅部。

加强综合研究掌握地质规律,是合理布置勘探工程、正确圈定矿体的重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工程控制的多少,还取决于地质规律的综合研究程度。因此要充分发挥地质综合研究的作用,防止单纯依靠工程的倾向,努力做到正确反映矿床地质实际情况。

各种金属矿床的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间距,应在总结过去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研究确定。

五、勘探深度

矿床的勘探深度,应根据矿床特点和当前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考虑。对于矿体延深不大的矿床,最好一次勘探完毕。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400—600米左右,在此深度以下,只需打少量深钻,控制矿体远景,为矿山总体规划提供资料。对于埋藏较深的盲矿体,其勘探深度可根据国家急需情况,由上级机关与工业部门具体研究确定。

六、各级储量的比例

在勘探深度范围以内各级储量的比例,应根据矿床地质条件、矿床规模、矿山建设规模和开采技术条件等综合考虑。

B级储量比例: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床一般为5—10%,大、中型黑色金属矿床一般为10—20%;对某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大、中型金属矿床,经用较密工程仍探求不到B级储量时,可探求到C+D级。大、中型矿床在勘探深度400—600米范围内,D级储量一般不超过10—30%;复杂矿床,D级储量所占比例还可增大。

小型矿床一般只求C+D级储量。简单的小型矿床,可在初期开采地段探求少量B级储量;复杂的小型矿床,经用较密工程仍探求不到C级储量时,可探求到D级储量,提交工业部门边采边探。

如矿床(区)规模很大,国家要分段(区)建设矿山时,各级储量比例原则上应分段(区)考虑。

七、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

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三结合”是多、快、好、省地做好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

为使地质勘探工作更好地满足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和生产建设单位必须密切联系,共同协商解决有关地质勘探工作及建设方案等问题,达到缩短地质勘探—矿山建设周期,多、快、好、省地进行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的目的。

当一个矿区大体控制了矿床的规模和远景,对矿石质量及其可选性能、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已有基本了解,矿床由初步勘探转入详细勘探阶段时,地质勘探部门即可同矿山设计部门结合起来,共同研究矿床的勘探范围、勘探深度、高级储量的分布地段及比例、矿石质量的研究程度、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地质资料编录工作要求等问题,以加快地质勘探速度,提高地质勘探的质量。

对某些急需建设的矿区,在详勘阶段,即可由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和基建单位组成会战指挥部,实行地质勘探、矿山设计、基建(生产)各工序在一定条件下的合理交叉作业,尽可能做到地质探矿坑道与基建(生产)坑道结合,共同组织施工,以便既起探矿作用,又能为基建开拓所利用,加快矿山建设速度。

八、关于各项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

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地形测量、地质测量、钻探、坑探工程(槽、井、坑)、采样、岩矿分析、岩矿鉴定、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水文地质、原始资料编录和保管、地质勘探报告编写要求……等各项工作的质量,均应达到各有关规定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质量要求,以使矿体圈定和储量计算工作建筑在可靠的基础上,在这里不再另行制定质量要求。

九、关于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标准。矿石的一般工业指标只能作为初步勘探阶段评价矿床和计算储量的参考。提供建设设计使用的地质勘探报告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包括多矿种共生或伴生的综合工业指标),应由地质勘探单位提出有关地质资料和对工业指标的初步意见,经设计部门在技术经济条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按隶属关系报请主管工业领导机关批准。

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本规范总则是审查验收金属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一般技术标准。各单位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应根据各个矿床的地质条件、工业建设特点和矿山建设设计需要等情况,全面研究,综合考虑,区别对待。

扩建的矿山企业或老矿山延深勘探,当矿床地质条件相似,有类比资料可作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时,上述某些项目可少做或不做。

埋藏在中深部以下的大、中型盲矿体,由于孔深大,难以探求B级,在不降低其它各项勘探和研究程度的前提下,B级储量的比例可以少求。

区别对待是使地质工作更加切合矿山建设的实际,使地质勘探工作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地质环境验收标准(DOC)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标准

(试行)

目录

前 言 1 总则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范围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验收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本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验收依据

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

8、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类验收标准

前言

为了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需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际,在调研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定。

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参与相关内容的起草工作。

起草人:史生胜、乔文光、周会庄、高 宏、杜贵旺、王海军、杨建勋、吕彦生、马文学、张国华、张武文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1、总则 1.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内各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汽矿产的在建矿山、生产矿山、关闭矿山、闭坑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程验收。内蒙古自治区内各级财政投资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治理工程验收可参照本标准。矿山涉及放射性矿产的,依据相关规定执行。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行业和内蒙古自治区现行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Z/T 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 DZ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T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39-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UDC-TD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204-9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护方案技术规范 GB/T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范

GB/T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1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J137-1990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DZ/T 013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

DZ/T0223-2004《滑坡崩塌泥石流监测规范》 CJJ17-200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GB/T 12719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1.3 基本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1.4.1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自然因素与采矿活动影响到矿区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环境,包括该范围内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客观实体的集合。

1.4.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是指受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变异或破坏的事件。主要包括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含水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

1.4.3 矿山地质灾害

是指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影响而引发的危害矿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

1.4.4含水层破坏

是指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导致的地下含水层结构改变、地下水位下降、水量减少或疏干、水质恶化等破坏现象。

1.4.5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是指矿山建设与采矿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质条件与地貌特征,造成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等现象。

1.4.6 矿山土地复垦

对采矿活动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与污染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4.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指根据不同任务,按照经济技术合理的原则,运用各种技术方法,揭示矿山地质环境基本状况和背景条件,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1.4.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为促进本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专项规划。

1.4.9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恢复治理与矿山土地复垦。

1.4.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

是指为消除矿山建设、采矿活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而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并进行矿山土地复垦的技术方案。简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1.4.11 表土剥离

是指将矿山用地所涉及到的表土剥离出来用于原地或异地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及其他用途的剥离、存放、搬运等一系列相关活动。

1.4.1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是指对主要矿山地质环境要素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周期性的监视和测定,并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监测资料。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范围

是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矿山土地复垦的范围,包括矿区和受采矿影响产生地质环境问题或地质灾害的区域。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3.1 露天开采矿区应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3.1.1 露天采矿形成的露采坑或边坡、植被破坏、土地破坏和景观影响。3.1.2 露天开采砂矿床造成的田土破坏、河道堵塞。

3.1.3 露采坑(场)、固体废弃物堆场破坏的土地,引发的泥石流和导致的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

3.1.4 露天采矿与选矿过程中形成的有毒废水、废液和废矿石堆淋滤水。3.1.5 露采导致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裂缝。3.1.6 凹陷坑露天采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表井泉干涸。3.2 地下开采矿区应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3.2.1 地下采矿引起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区域地下水均衡破坏,直接导致当地生活、生产用水困难或严重缺水。

3.2.2 地下采矿引起的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塌陷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或隐患,对人居环境、铁路、公路、水库、地下管道、电力、通讯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造成影响或破坏。

3.2.3 废石、废渣堆场压占土地或者形成的泥石流灾害隐患以及地下卤水开采区形成的盐渍化土壤。

3.2.4 地下采矿产生的有毒矿坑水以及废石、废渣堆场或采空区充填物的淋滤水或溶滤水导致地表、地下水环境与土石环境的污染。

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验收对象

4.1 对采矿活动损毁的地质地貌景观进行修复,对遭受破坏或者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使之恢复到适宜植物生长或者恢复到自然地形地貌条件状态。

4.2 对露天采矿形成的边坡、断面进行整修,消除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安 6

全隐患,并实施坡面绿化。

4.3 对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经恢复治理或综合利用,已达稳定状态,含有毒、有害或放射性成份的固体废弃物已采取妥善处理。

4.4 对采矿活动形成的废水进行有效处置,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经过治理,受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得到恢复。

4.5 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4.6 对具有观赏价值、研究价值的矿山遗迹,开发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旅游区或者矿山公园。

4.7 矿山地质灾害危害与地质环境影响严重,难于恢复治理的,受威胁居(村)民已实施搬迁避让,妥善安置。

5、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本原则

1.1 5.1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和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由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负责恢复治理。对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应以不再产生新的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或地质灾害隐患为基本原则。

5.2 坚持资源充分利用和无害化原则。矿山企业应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矿山排泄物(废渣、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5.3 坚持环境协调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与当地的城市(镇)建设、生态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相结合,并与当地环境相协调。

5.4 坚持规划、方案、设计相衔接原则。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应符合所辖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科学制定分期(或闭坑)治理方案,鼓励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和方法,使治理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美观适用。

5.5 坚持工程实物与资料档案相一致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时除竣工的实物外,须提供手续合法完备的所有相关资料作为验收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分期治理方案、施工记录、竣工报告或施工总结、治理前后对比影像资料等。

5.6 坚持规范化、标准化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除应符合本验收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

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验收依据

在建、扩建、新建矿山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行分阶段、分区治理,关闭矿山、闭坑矿山采矿权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行一次性治理,治理内容须根据已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中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为基本依据,前三年治理工程执行治理方案中近期工程安排,以后按分期治理方案执行,闭坑矿山按最后一期的分期治理方案执行,治理验收合格程度执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7.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

7.1 矿业活动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得到治理,受损土地得到恢复,不存在危及人民生命财产与重要基础设施的不安全因素或隐患。

7.2 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已因地制宜进行了综合治理,堆场已达稳定状态,被占用、破坏、污染的土地进行了复垦和利用,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7.3露天采坑深度不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全部回填,对于回填费用大,采坑深度大、面积大的露天采坑可采用削坡或垫坡处理,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采坑坑壁坡度应达到恢复植被的立地条件。

7.4矿山开采导致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已采取措施进行了综合防治,水资源得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当地生活、生产用水已基本恢复或者优于矿山开采前的水平。

7.5 因矿业活动影响受损的地面建(构)筑物和重大基础设施已经治理。对论证难于恢复治理的,受威胁居(村)民已实施搬迁避让,妥善安置。

7.6 矿山保存有实施工程验收等相关的档案资料。

8、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类验收标准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象,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类型分为五类:矿山地质灾害类、矿山土地资源与土石环境类、矿山水资源与水环境类、矿山植被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类。

8.1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验收标准

8.1.1 矿山崩塌、滑坡治理验收标准

8.1.1.1 因矿业活动导致地面斜坡失稳或露采边坡失稳而发生的对人民生命财产与建筑物、重要基础设施、主要农耕区、环境景观等造成危害或潜在危险性的崩塌、滑坡(包括隐患点)必须进行治理。

8.1.1.2 采矿引起的不稳定边坡或滑坡、崩塌的治理,已采用与其类型、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工程地质条件及相适应的防治措施,边坡得到加固,滑坡、崩塌得到治理,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8.1.1.3 地表与地下防排水工程、支拦(挡)工程、锚固、抗滑桩与注浆工程、护坡工程、减压与压脚工程等防治工程的选用条件和防治工程的安全等级、防治工程及荷载强度以及防治工程的稳定性评价安全系数选用的技术标准、施工工程质量等必须符合《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8.1.1.4 经工程治理后的地面与斜坡或露采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在工程设计有效期内,不发生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

8.1.1.5 因滑坡、崩塌受损的建(构)筑物已修复处理,受损土地已进行恢复治理,受其影响的生态环境已恢复,景观视觉污染已消除,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8.1.1.6 滑坡、崩塌对人居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经论证不宜治理的,已采取搬迁避让措施,妥善解决了群众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并在隐患区设置有警示牌、围栏等安全措施与监测预警措施,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8.1.2 矿山采空塌陷治理验收标准

8.1.2.1 矿山开采引起的采空塌陷坑、塌陷裂缝等,对人居环境、地面基础设施或景观环境造成危害或影响的,应采取有效方法治理。

8.1.2.2 矿山采矿为保护地面人居安全与基础设施留设的永久安全岩矿柱或禁采区,其确定范围合理可靠,能有效防止或减小地面塌陷破坏。矿山闭坑或关闭,其矿井留设的永久安全岩矿柱应予保留,或者进行了必要的充填或稳定性处理,矿区内无塌陷或塌陷隐患。

8.1.2.3 矿山引发地面塌陷破坏的采空区已进行充填或放顶崩落处理,塌陷得到监控,地表移动基本稳定;地表塌陷坑、塌陷裂缝等已回填、夯实或在地裂缝发育地段采取灌注水泥砂浆或尾矿砂浆密实等措施,地面塌陷变形已得到有效 9

治理。

8.1.2.4对于方案预测的地面塌陷区如未发生地面塌陷等不可预见情况时,原设计方案中利用废石(矸石)回填工程要进行调整,并对矿区没有回填及存在的废石(矸石)进行治理,验收专家组要提出高于原方案的治理措施并验收。

8.1.2.5 采矿引起的采空塌陷坑、裂缝经回填土地复垦或已开发为水面养殖,已达到土地新用途的标准,经治理后塌陷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8.1.2.6 采空塌陷影响区内的房屋、基础设施受损的,已根据受损程度进行修复,使其能继续使用,若受损严重不能修复的,对受损群众已采取搬迁避让妥善安置。

8.1.2.7 对采空塌陷规模大,难以治理或存在塌陷隐患的地段,应论证确定禁入范围,设立有警示牌与围栏等安全设施。

8.1.3 矿山泥石流治理验收标准

8.1.3.1 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包括废土石堆、煤矸石堆、废矿渣堆等),在外界水流的作用下失稳引发的泥石流(废石流、矸石流、矿渣流等),对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耕地以及生态景观造成灾害或灾害隐患的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理。

8.1.3.2 生产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边坡已进行了加固、护坡或分层碾压密实等工程措施治理,堆积边坡处于稳定状态;杂乱分布在坡岗上的废渣弃土,已填入采坑或适当地点进行了土地复垦,对可能产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已进行了有效处置。

8.1.3.3 新建矿山事先设计有矿山固体废弃物安全存放地带与存放方案,修建有规范的固体废弃物堆放场,能有效防止矿山泥石流物源的产生。

8.1.3.4 矿山固体废弃物堆场下缘有居民点或耕地、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对地表景观有影响的已修建有拦挡工程(堆砌块石或浆砌块石挡墙等)或排导工程,其工程质量牢固,能有效防止堆场垮塌形成泥石流灾害。

8.1.3.5 矿山已因地制宜修建有疏排水系统,在固体废弃物堆场上缘及旁侧修建有截水沟、排水沟,能有效疏导地表水流,防止暴雨洪流对废渣弃土地段的冲刷,同时做好护坡防治水土流失。

8.1.3.6 当地农田、地表景观因矿山泥石流受到冲毁、掩埋、污染或破坏 10 的,已进行恢复治理,对因泥石流灾害受损的当地人居环境或重要设施,已予以修复或搬迁。

8.1.3.7 因矿山固体废弃物堵塞、淤积的河道,已进行疏通,河溪水流畅通,生态环境已恢复。

8.1.3.8 矿山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作程序、防护工程类别的选用、设计、技术标准、施工验收,参照执行《泥石流灾害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

8.2 矿山土地资源与土石环境治理验收标准

8.2.1 矿业活动过程中因地表直接挖损、地下采矿与抽排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破坏和矿山开采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废土石、废矿渣等)压占、污染的土地,均应进行土地复垦,使其恢复到可供重新利用状态。

8.2.2 矿山土地复垦应根据受挖损、塌陷、压占、污染破坏土地所处的位置、规模、地形地貌、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于农、林、牧、渔以及建设用地用途的土地综合整治,使之达到新用途利用的质量标准。

矿山土地复垦整治的标准,应符合《土地复垦条例》和《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TD)及相关规定要求。

8.2.3 表土资源是植被恢复的重要保证,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对地表造成挖损、压占等形式造成破坏的区域必须先进行表土剥离与专门存放,设表土存放场地,存放过程中要注意表土的保护。

8.2.4表土剥离厚度一般不小于40-50cm,对于后期覆土量较大,矿区上部土层较厚的矿区,表土剥离厚度可适当增大,对于矿区上部土层较薄的矿区要全部剥离。

8.2.5 恢复治理成耕地的验收标准

8.2.5.1 土层厚度,覆土自然沉实厚度50cm以上,其中耕作层厚度不得少于30cm。

8.2.5.2 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当地平均耕作层有机质含量的80%。8.2.5.3 土壤的碱度和含盐量,一般耕地PH值6-8之间,耕作层含盐量不得超过当地轻盐化土壤含盐量标准。

8.2.5.4 土壤质地为砂壤至壤土,不能是极端的砂或粘土。8.2.5.5 排灌保障率,一般旱地不小于70%。

8.2.6 恢复治理成园地的验收标准

8.2.6.1 土层厚度,一般园地,岩石或者其它基质层次上的土体自然沉实厚度在60cm以上,表层土厚度至少在30cm以上。

8.2.6.2 土地坡度,整理后的园地坡度小于15度。

8.2.6.3 土壤酸碱度,一般土壤PH值6-8之间,根据树种生理特点和地区差异可适当放宽。

8.2.6.4 土壤质地为砂壤土,不能是极端的砂或粘土。

8.2.6.5 排灌保障率,建设有排灌设施,一般园地灌水保障率在75%以上,排水标准达到一年一遇的涝旱水平。

8.2.7 恢复治理成林地的验收标准

8.2.7.1 复垦林地应适于种植当地相似立地类型生长的树种。

8.2.7.2 土层厚度,覆土自然沉实厚度一般速生林应在60cm以上,其它林地土层厚度可适当放宽到30cm以上。

8.2.7.3 土壤酸碱度PH值6-8之间,地形坡度小于20度,应适合相应树种的生长。

8.2.7.4 复垦林地造林成活率,当年成活率应大于80%,3年后保存率达到70%以上。

8.2.7.5 林地恢复治理的其它指标可参照执行《森林土壤测定方法》[GB78(30-92)-87]、《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等相关标准。

8.2.8 恢复治理成牧草地的验收标准

8.2.8.1 复垦牧草地应适于种植当地中等品质以上的牧草,且单位平均产量达到当地草地平均产草量以上。

8.2.8.2 部分浅采场覆土自然沉实土壤厚度在50cm以上,其场地平整坡度小于25度。

8.2.8.3 排土(石)场用于牧草地,排土(石)场台阶稳定后,覆土厚度在20cm以上,边坡坡度小于30度。

8.2.8.4废石堆中易风化类型复土厚度在30cm以上,不易风化类型复土厚度在50cm以上。

8.2.8.5 建设有牲畜可饮水设施,水源保证率在100%。

8.2.9 恢复治理成水域的验收标准

8.2.9.1 适于水域开发(包括养殖水域、景观水域、娱乐水域、水库及山塘水域等)的露采坑已进行防渗漏工程处理,确保蓄水不渗漏。

8.2.9.2 开发水域水质应达到相应用途的水质标准,用于景观、娱乐水域水质应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要求;用作养殖水面的要达到当地水面养殖用水的基本条件,其水质要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所规定的限制指标;用作灌溉的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要求;用于人蓄饮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8.2.9.3 蓄水场区及周边的有毒有害或放射性污染源已进行清除,不会对蓄水区水质造成污染。

8.2.9.4 蓄水场区应修建有规范的防洪设施,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不会产生水害危及周边环境。

8.2.9.5 蓄水区有充足的水源,能够满足蓄水、养殖等需求。

8.2.9.6 多用途水域开发应符合当地城镇或乡镇规划,并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对于我区西部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在采矿前多为其他草地或裸地的区域,治理后应达到其他草地或采矿前土地利用现状水平。

8.2.10 恢复治理成建设用地的验收标准

8.2.10.1 露天采场建设用地,边坡稳定或失稳边坡经工程治理,坡比合适,不存在滑坡、崩塌及危岩灾害隐患,场区稳定,不存在地面塌陷。

8.2.10.2 塌(沉)陷区建设用地,采空区已经治理,经监测证实基本达到稳定,地面变形依据建(构)筑物防护等规定、标准满足稳定性要求。

8.2.10.3 固体废弃物堆场建设用地,具备了三年以上的自然沉实过程或植被稳定措施,或进行人工处置等技术措施,经监测证实场地稳定性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8.2.10.4 建设用地基标高符合当地防洪标准,满足防洪、排涝要求。8.2.10.5 开发整理建设用地的回填土进行分层夯实,其密实度已达到相应建设用地的要求,填料中无淤泥、膨胀土及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物料。

8.2.10.6 存在重金属污染、酸碱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场地,没有消除污染 13

危害前不能作为民用建设用地。

8.2.10.7 矿山露采场(坑)、采矿地面塌(沉)陷区、固体废弃物堆场等开发整理为建设用地时,其土地条件要达到《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19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所规定限制指标。

8.2.11 矿山废土石、废矿渣堆(区)的重金属、氰化物、酸碱或放射性污染较重或严重的,土地整理恢复用作耕地、园地、牧草地、水域以及建设用地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设置防污染隔离层或清除污染源。其中对放射性污染的治理尚须符合国家放射性防护的相关要求。

8.2.12 矿山工业场地、进口场地等在废弃后要及时对临时建筑物等进行拆除、清理等治理,对于已征用为建设用地的建筑物在依法使用期内可不拆除。

8.3 矿山水资源与水环境类治理验收标准

8.3.1 因矿山采矿导致地表水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对当地生活、生产用水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严重或严重的地区,已进行水资源的恢复治理。

8.3.2 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导致地表水体露失或地下水位下降的地段,已采取了碎石回填夯实、浆彻片石、防渗铺垫、注浆固结等防参工程措施,其工程治理技术标准,符合相关规定。

8.3.3 矿山内河流,因采空区塌陷变形受损严重,防渗堵露效果差的河床地段,已修建了过水渠道,或河流改道。

8.3.4 矿山地表水漏失或矿坑疏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井泉干涸,经采取工程措施后,地表、地下水资源难以恢复的,已修建管网供水或引水渠道供水工程,确保了当地生活、生产与农田灌溉用水的基本需求。

8.3.5 矿坑水、选矿废水以及选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石堆、废渣堆等)淋滤水所含水量有毒有害组份或元素对地表、地下水环境与土石环境造成污染影响较重或严重的地区,已采取有效措施对水、土石环境进行治理。

8.3.6 矿山建设有矿坑水、选矿废水、废石废矿渣堆淋滤水以及生活废水的污水净化处理工程。污水净化处理工程的选址、规模、工艺技术应符合有关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8.3.7 矿山已针对废水、废液中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重金属污染型、有机质污染型与无机质污染型)采取了物理、化学与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净化治理,闭 14

路循环利用,未经循环利用的废水、废液已收集并经再治理达标后排放,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8.3.8 矿山已采取有效措施对固体废弃物中有毒有害进行了治理。如对含硫高的废石堆场采用撒放石灰降解废石堆的酸度;对物质成份含氰化物废石堆喷撒漂白粉(液)降解氰化物含量至达标程度;对含汞、铅、锌、镉、铬、砷等有毒有害元素的废石堆,应采取覆土深埋,并有防渗漏措施;对含放射性物质的废石堆,应按国家对放射性防护的要求进行治理。

8.3.9 矿山废石废渣堆场等修建有排水沟、引水渠、防渗漏等集排水工程措施,防止污水、废液对土石环境与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8.3.10 严禁用渗井、废坑、废矿井(及坑道、采空区等)排放或充填有毒、有害的废液或固体废弃物,对存放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的淋浸池、贮存池、沉淀池必须设置有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等措施。

8.3.11 矿区内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已参照《城市生活垃圾禁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B WBH002)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JJ17—2004)的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8.4 矿山植被类治理验收标准

8.4.1 矿山露采场(坑)、露采边坡以及井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变形破坏等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矿山废土石、废渣堆等压占所导致的植被资源破坏的已进行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8.4.2矿山植被恢复所选择的植物和群落类型应与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石环境相匹配,确保植被重建的成效和与当地景观相协调。

8.4.3矿山植被恢复验收分为林地型与草地型进行。其植被恢复效果验收判断标准按8.2.7、8.2.8条执行。

8.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验收标准

1.2 8.5.1监测内容和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点网的布设应与方案设计一致或基本一致。

1.3 8.5.2监测仪器设备、量器进行了质量检验、标定和准确安装。1.4 8.5.3监测记录无涂改现象,监测采集的资料完整。

1.5 8.5.4监测资料已及时整理和建档,编制相应分析图件和监测报告。

第四篇:地质工作考核标准

地质工作考核标准

一、总则

1、规程规范

各地测站及技术办应具备,并执行地质工作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等各项技术规程及其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主要包括:

《矿井地质规程》;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规范》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

《煤矿地质测量图技术管理规定》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等。

2、制度建设

站、办、组职责,岗位责任制、分工负责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等。

3、工作计划

地质工作必须有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4、重大地质问题

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驻矿地测站地质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发至技术办对应的技术负责人,该技术负责人收到资料后要及时传技术办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站报送矿生产办和总工;有疑难问题时,技术办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并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公司汇报。

5、资料档案化管理

各地测站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帐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6、修改工作用图

所有地质成果图纸均应及时根据补充勘探成果和井上下地质写实成果进行修改。图件电子版和纸质版要求在成果资料出来后3日内修改完毕,未修改的图纸不得使用。

7、资料提供

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对外提供地质资料及图纸,向外提供的一切资料、图纸、报表等,均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8、仪表器具管理

各种地质仪表器具必须保管好使用说明书,仪器日常保管与维护,应指定专

人负责,做到各种仪器设备齐全、完好,保证地质工作能正常开展。

二、矿井地质工作

1、地质报告

驻矿地测站在煤矿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

地质报告、各种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

2、现场地质工作及资料整理

1)、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进行地质写实,做到及时、完整、准确;

2)、有正规的矿井地质记录本,内容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要求;原始记

录全面,字迹、草图清楚;每本每页按顺序编号,有目录或索引,不缺本、不少

页;按时间顺序存档,便于查找。

3)、及时整理内业资料,具备构造台帐、见煤点台帐、井上下地质钻孔成果台帐、构造素描卡片和巷道素描图。

3、地质说明书

1)、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测部门须按规定时间分别提交采

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掘进地质说明书,报地测公司总工程师

审定后及时下发矿方使用;

2)、“三书”必须做到文字、原始资料、图纸等数字相符,内容全面准确,达到规程要求。

4、采后地质总结

矿井地质人员要对采面进行动态跟踪、认真观测,做好采面地质素描,认真

分析总结回采过程中出现的地质问题,与回采地质说明书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

工作面地质规律,按要求及时编制提交采后地质总结。采后地质总结要求在回采

工作面采完后一个月内完成编制,报技术办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存档。

5、地质图件

各地测站和技术办应具备以下基本的地质图件:

区域地质图、井田地形地质图、地层综合柱状图、矿井地质剖面图、矿井煤

岩层对比图、松散层等厚线图、基岩等厚线图、煤层等厚线图、煤层底板等高线

图、煤层顶板岩性及直接顶厚度等值线图、井巷地质素描图等等;各种地质图件

必须种类配套、内容齐全、格式规范。工作面地质用图在日常整理资料的同时随

时修改填绘,并至少每月应全面分析修改一次;采区(盘区)地质图要求每季全

面填绘修改一次。矿井基本地质图要求每半年修改填绘一次。

6、地质预报

按要求及时提供各种地质预报。地质预报分为年、月和临时性预报三类。年

报应于上年十一月底提出;月报应于上月前22日前提出;临时预报应根据采掘

工程进度及地质变化及时提出。要求预报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并有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年报和月报须经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临时性预报须

经总工程师审批。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安全和

生产事故。

三、水文地质工作

1、水文地质基础图件

各地测站和技术办要具备以下水文地质图件:

综合水文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主要含水层等水位线图、含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基岩面等高线图、煤层层间距等值线图、隔水底板厚度等值线图、突水系数等值线图、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等图件;以上水文地质图均要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的要求,并及时更新。

2、水文地质成果台账

地测站应具备以下水文地质台帐: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帐、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帐、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抽放水试验成果台帐、水质分析成果台帐、封闭不良钻孔台帐、井下突水点台帐、疏放水工程水量观测成果台帐、水文观测系统观测成果台帐。

3、水文地质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内容全面,字迹、草图清楚。

2)、原始记录本要根据不同观测内容分开,记录本齐全,不少页,按时间顺序编号,有目录,便于查找。

4、水文地质观测

1)、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1次矿井涌水量,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2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要求每月观测3次,特殊情况加密观测。

2)、地面水文地质钻孔的水位观测在开采前每月等间隔观测2次,从工作回采位臵临近钻孔100米时起直到推过后100米止应每天观测1次。

3)、井下探放水钻孔水量有条件观测时应每半月与地面水文孔同步观测一次。

4)、地面沟流、泉、水井、海子每月观测一次。

5、水情水害预报

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的需要,不间断地提供水情资料和年(每年的12月底前)、季(季第一个月份的10日前)、月(上月22日前)水害情况预报,井巷接近危险地段或水情发生变化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临时水害通知单。各种水情资料、水患预报可以跟地质预报合并,内容要翔实、具体,要有超前性;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季、月报须经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临时性预报须经总工程师审批。各类预报在期末必须要有总结和对比。

四、防治水工作

1、防治水长远规划和计划

防治水长远规划和计划要在上年年底前提出,经总工审核后,报神东煤炭分公司审批。

2、防治水建议措施

防治水建议措施经总工程师审核后向分公司提出防治水建议计划。防治水建议计划经分公司批准后,由技术办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并报分公司审批。

3、矿井井下排水系统

矿井地质人员必须熟悉矿井井下排水系统,包括排水设施、水泵类型台数、管路型号及趟数、水仓位臵容量。并根据《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分析排水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提出意见或建议。

4、水害通知单

贯通巷道有积水或水害情况不清时,必须在距贯通点100米(煤巷)或50米(岩巷)前,发放水害通知单;并提出排除水害的建议措施。

5、岩溶陷落柱

岩溶陷落柱影响所造成的高水位异常区和岩溶陷落柱怀疑区,必须向神东分公司提出水文地质综合勘探建议。勘探工程应遵循“先物探、后钻探”的原则,必须查清岩溶陷落柱的位臵、范围、含、导水性能及高水位异常原因,探查结束后提出成果报告及防范措施。

6、水害隐患定期排查

坚持水害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地测站和矿方每周进行一次排查,每次排查结果均要有正规记录,内容要齐全、规范。对重点水害隐患的排查结果及防治措施,应填写水害隐患统计表,报地测公司和矿方。地质人员要对要害地段重点监测,直至水害排除。

7、水文地质异常情况

当井下出现水文地质异常情况时,水文地质技术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建议,并对井上下钻孔水位及涌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地进行分析、整理,提出结论性意见。

五、钻探工程地质工作

1、一般要求

1)工程设计

技术办接到专项工程计划和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及时编制工程设计并交工程办,大、中、小型设计分别于5日内、3日内和1日内提交。如需变更设计,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项目负责制

钻探工程现场技术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现场地质鉴定员要严把技术细节,对技术管理出现失误或错误负责。项目负责人做好边勘探、边分析资料、边调整工程布臵,地质鉴定员负责监督钻机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取全相关技术资料,对不执行设计要求和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行为有权制止并提出整改要求。

3)设计贯彻

重点地质钻探工程,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到现场召开现场会,参加人员有地质鉴定员、机长、各班班长、超过三分之二人数的钻工,组织学习贯彻工程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人员掌握该工程目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施工工艺。学习必须有记录,参与学习的人员必须亲自签名。

4)质量事故

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项目负责人要立即组织班长、机长、现场地质鉴定员开会了解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合理的补救和处理措施。

5)竣工通知

工程竣工后,现场施工队不得擅自离开场地,由项目负责人通知工程办对项目进行验收。

6)编制成果报告

现场施工完毕后,由技术办编制成果报告或施工总结。大、中、小型成果资料分别在20日内、7日内和3日内编制完成。报告结论明确,有针对性,能指导生产。

7)、成果初稿内部审查

勘探资料初稿编制完毕,技术办向总工程师汇报,召集工程技术人员对成果

初稿进行内部审查。技术办须在7日内(大型)、3日内(中型)和2日内(小型)按预审意见完成修改工作。

8)、报告审查会

成果资料编制完毕,技术办报告公司生产技术部,由生产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审查会。技术办须在7日内(大型)、3日内(中型)和2日内(小型)按审查意见完成修改工作。

9)成果资料发送存档

技术办按要求复制正式成果资料,并履行签字盖章手续。然后发送给各部门和单位,同时交档案室存档。

2、煤田地质钻探工程

1)钻探原始记录

地质人员必须经常检查钻探记录,对钻具长度,机上余尺、累计孔深、采长、判层、简易水文观测等方面记录发现的问题,督促钻机记录员立即改正。

2)煤、岩芯采取率

地质鉴定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对钻探取芯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醒钻探人员应注意事项,以保证煤、岩芯采取率达到设计要求。

3)打煤

为指导钻机准确采煤,技术办应提前编制预想柱状图。鉴定员于钻机见煤前及时下达见煤预告书,并坚持守煤制度。

4)钻孔地质编录

地质鉴定员必须及时对岩、煤芯按规程要求认真进行编录。编录过程中术语使用要规范,岩层分层要合理。岩性描述中,对于岩石结构、构造和岩相标志,煤层的结构、构造和煤岩类型及冲洗液漏失情况力求全面准确。现场形成岩芯鉴定手稿,随时在室内完成分层整理表。

5)采取煤岩芯样

地质人员要严格按照采样规范和设计要求及时采取煤芯煤样,岩石试验样,瓦斯样及其它样品,并填写样品说明书和送样清单,在规定时间内送检。

6)丈量钻具

地质人员要监督钻探人员按《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准确丈量钻具。

7)地球物理测井

在测井过程中,地质人员应参加测井资料的初步定性、定量解释,并与钻探成果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钻探与测井资料相差悬殊时,地质人员应协同测井人员采取措施,最后确定成果,报项目负责人、技术办主任、总工程师。

8)现场初步验收

钻孔终孔后,由项目负责和地质与钻探人员共同组成验收小组,根据《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进行现场初步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根据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不得进行封孔。

9)钻孔通知书

地质人员应在钻孔封孔前,向钻机下达封孔通知书。钻机在接到封孔通知书后,按通知书要求封孔,并填写封孔报告书。封孔报告书经机长签字后交地质人员。

10)资料搜集整理

钻孔竣工后,钻机技术员应在2日内将原始记录整理完毕,钻孔地质人员应

在2日内将原始资料整理完毕,测井人员应在测井结束7日内提交正式成果及有关原始资料。项目负责人应在上述资料收齐2日内逐项检查核对所有的资料数据,根据《煤田勘探钻孔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对钻探工程质量进行正式验收评级,报总工程师审查。

3、水文地质钻探工程

1)水文地质编录

水文地质孔编录要求同煤田地质勘探孔,同时要对松散层岩性、基岩裂隙等的编录要更为细致。地质人员要及时对钻探施工的钻孔结构、抽水设备、管材质量、洗孔质量,抽水试验水位观测资料、原始记录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2)洗孔

水文观测孔洗孔时,返水清澈后方可结束,并由钻探技术员现场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变化,观测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抽水试验及水位观测

抽水试验孔必须编制抽水试验的单孔设计,在设计需要止水时,地质人员必须在现场核实管内外水位,水位变化值在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时,确认止水效果。抽水试验要通过试抽,确定正式抽水试验的合适设备,保证达到规定降深及其次数。对于不合格抽水试验应重新进行抽水试验,并做好记录。抽水试验结束后安排恢复水位观测。

4)资料提交

水文地质钻探工程的资料提交比照煤田地质钻探工程执行。

4、其它钻探工程

1)探放水钻孔

探放水钻孔如果未疏放下水,钻机不得撤离,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将施工情况具实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钻孔所施工到的层位、岩性、含水性、透水性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对于怀疑有水但未探放下水的探放水钻孔要安排透孔或补孔。对水小的区域应及时减孔。及时收集钻孔水量数据、及时上图并按时统计上报水量。

2)电缆孔等

与井下巷道贯通的电缆孔、地面直通式泄水孔、地面强排孔等,必须索取包括钻孔座标和钻孔结构的书面委托书,并书面委托测量单位精确定孔,钻孔开孔前必须由测量人员复测。

3)现场技术管理

地质人员在现场技术管理中应掌握钻孔的孔径、结构、深度、管材的材质规格、联结方式、止水工艺、管外的封闭方法、上下口的固定方法、遗留的问题等。

第五篇:地质环境处工作职责

1.研究制定全市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址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指导全市地质勘察工作;组织全市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察评价,制定地质勘查规划、计划。

3.负责有关地质勘察项目的立项申报和管理,调处地质勘察争议、纠纷。

4.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组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5.组织协调全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评价。

6.负责全市地质环境和地下水动态监测、评价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7.组织协调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8.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单位的资质管理。

9.负责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组织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整治工程;会同有关部门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

10.负责保护具有重要价值的地质遗迹与地质景观资源。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工作标准-贵州地矿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质技术员岗位工作标准

    地质技术员岗位工作标准 1.1岗位目标 根据项目部的生产作业计划,做好地质资料的收集和水文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 1.2考核指标 1.2.1 每周检查一次地质收集工作,确保地质收集......

    2577 2019年地矿局地质大队测绘国土调查工作纪实

    2577 2019年地矿局地质大队测绘国土调查工作纪实6月16日,周日,早6时,负责x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项目负责人x,穿好外套准备外出野外核查。和工作组其他组员像往常一样,x背上......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试行) 第一章 总则一、编制目的 为了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考核、验收采矿权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达标程度,按照《云南省矿山地......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试行)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本原则,治理与验收对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要求,应解决的主要......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附件: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 国土......

    商丘市十一五期间矿山地质环境工作回顾

    突出重点确 明确目标 扎实推进矿山地质环境工作 商丘市“十一五”期间矿山地质环境工作回顾近年来,商丘市矿山地质环境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地质环境司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安排

    地质环境司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安排一 、2004年工作总结2004年,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地质环境司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安排

    地质环境司2004年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安排一、2004年工作总结2004年,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