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大全)
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
摘要:“低碳生活”是主张人们通过减少碳排放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达到生态文明的一种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的和归属。
关键词:低碳生活
生态文明
持续发展
一、低碳概念及其形成背景 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国。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住宅等名词不绝于耳,低碳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新标签。
所谓低碳(Low-carbon),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主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一种理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1] 工业文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的资源消耗型,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奢移浪费型。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资料显示,工业污染是导致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即使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最终产品,其余则转化成了废渣、废气、废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原因,这种转化效率更低,因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更大。污染意味着一部分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实际上也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来自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逐渐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与此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世界人口激增,造成人口膨胀,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了空气、海洋、土地、水源的严重污染,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的破坏、物种的消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异常、海平面上升,地面下沉以及地球灾害频繁发生等等.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严重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欧州各发达国家紧随其后,陆续推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在亚洲,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低碳”成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在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人类与环境这一基本矛盾。生态环境问题也并非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古已有之,只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只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工业生产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在更深的层次上作出反思和批判,这就是低碳生活观提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适度减低碳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
三、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的和归属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目前,“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就目前而言,我国虽尚未确立明确的“低碳生活”的法规、条例,但种种社会发展理念却在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低碳”原则。比如说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发展实践中的一系列新课题,全面分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矛盾而提出来的,它内在就包含了“低碳”原则,更包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
“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终归属,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的升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他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年14卷 [2]傅德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杭州日报》2009年5月29日6版 [3]曾珠,《关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J]》,《经济透视》2008年4期
第二篇: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
生态文明与低碳生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我们深知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又要坚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低碳生活的概念
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国。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住宅等名词不绝于耳,低碳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新标签。
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
[2]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还要减少开车。低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三、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
(1)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在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人类与环境这一基本矛盾。生态环境问题也并非是人类进人工业社会之后才出现的,而是古已有之,只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只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大工业生产方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在更深的层次上作出反思和批判,这就是低碳生活观提出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低碳生活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低碳生活是一种简约、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个人适度减低碳排放量来达到集体总和碳排放的减少,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2)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目的和归属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目前,“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就目前而言,我国虽尚未确立明确的“低碳生活”的法规、条例,但种种社会发展理念却在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低碳”原则。比如说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发展实践中的一系列新课题,全面分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矛盾而提出来的,它内在就包含了“低碳”原则,更包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在党的正式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文明”的高度。
“低碳生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生活”的最终归属,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的升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低碳生活”、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他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三、低碳生活应做到哪些
(1)增强环保意识
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2)养成低碳习惯
从若干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天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还可以擦洗玻璃,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玻璃清洁剂
3.用过的面膜纸可以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浸泡过后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还可以用来洗碗、手工皂的原材、晒干后可吸异味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自带餐具,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电力。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10.夏天开空调前,应先打开窗户让室内空气自然更换,开电风扇让室内先降温,开空调后调至室温25~26°之间(最好26°以上),用小风,这样既省电也低碳
11.用过的塑料瓶,把它洗干净后可用来盛各种液体物质(也可以盛放一些豆类)12.食物废料、残渣,可以用作肥料用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替代电子闹钟。
2.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
3.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手机充电插头。4.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
5.尽量少看电视。建议多看书,既节电,又可以增长知识。
6.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公园等适合跑步的空气清新的地方中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7.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食品之间留10毫米以上的空隙。
8.用剩的小块肥皂香皂,收集起来装在不能穿的小丝袜中,可以接着用。9.尽量在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脚踏车,即低碳,又健康。不开汽车而改骑自行车或步行。10.少坐飞机,飞机从停机坪上升到空中所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于3600台汽车的排放量。11.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第三篇:生态文明低碳生活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在我们周围环绕,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丽的环境,而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保护这篇大自然,而在无畏地浪费。
人类的发展史越来越快,而我们提倡的“低碳生活”却几乎没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坏它的本质。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大自然的绿色又在哪儿呢?
我们应该知道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随着人类的破坏,再过几百年后我们应该去哪儿生存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米、洗菜之类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菜;不随意扔垃圾,要把来及进行分类。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家里尽量备用无磷产品„„其实我们能为环保做的事情有许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让我们做好环保,为环保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吧!让我们为这大自然共创美好的明天,一起来为大自然母亲贡献力量吧!
我们为这大自然也许字献出了单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明天将会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将会来到!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迎接崭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来吧!
初一:孤独1寂寞
第四篇:低碳生活文明行为
低碳生活文明行为
 ̄ ̄ ̄汉丰一校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暑假将至,为了让全体同学过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假期,遵照市县教委对学校实践教育活动的指示,以及县教委对“三创”(国家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和环境保护模范县)工作的要求,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校组织决定今年暑假开展以节能环保、文明创建等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节能意识,增强环保责任,践行低碳生活,提高文明素养,积极为我县“三创”工作贡献力量,以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成果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活动口号:低碳生活文明行为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12年6月22日--8月31日
四、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五、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3--5人组成社会实践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实践活动中,各小组选定一个适合的主题,成员有分有合、相互协作地开展实践活动。
六、活动过程:
1、准备宣传阶段:6月15日--6月21日
(1)学校发起活动倡议,举行活动启动仪式。
(2)各班制定活动方案(各班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安排)
2、实施阶段:6月22日--8月31日
(1)“每一天生活都绿色”创意体验活动。
目的:在游览风景名胜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以“创建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县”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选题:
“我与自然有缘日志”
“我的低碳生活”
“认养一棵树,栽培一种花”
“节约用水调查报告”
(2)“每一处地方都三创”寻访调研活动
目的:以“三创”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等形式,深入街巷里弄里,走进大自然,探寻校园、企业,记录发生在身边的“三创”生活,培养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养成珍惜环境资源,爱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文明行为。选题:关于生活用电状况调查研究
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县内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中小学生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三创社会我服务”实践体验活动
目的:通过此类活动,引导学生把对创建卫生、文明、环保城市的理解与认同转化为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低碳生活的实际行动。
选题:学习用品循环用,爱心传递连你我城乡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亲情假日,感恩父母
关心身边事,关爱身边人
我是汉丰湖小卫士
D、综合以上调查、采风、参与活动情况,写好征文或报告。
3、总结阶段:9月1日--9月14日
(1)以班级为单位,以习作、调查报告、手抄报、VCD、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整理活动的成果上交德育处。产生的优秀作品学校将结集出版,选送开县电视台播放,还要参加师县相关征文比赛。
(2)评选一批优秀的“文明劝导员”、优秀指导老师、优秀校外辅导员以及社会实践先进班。
(3)举办“小手牵大手,体验低碳生活,争做文明公民”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七、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
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第五篇:低碳生活文明做人
低碳生活文明做人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养成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低碳生活不仅充满意义,更加富有趣味。
像用空茶叶罐种的三叶草,三天而已,便长成了“丛林”,再给他设计了一套服装,给它穿上。看起来更美啦!再比如为了实现自行车水陆两用,国内牛人diy出了一个十足的雷人创意。他在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上绑了8个空的矿泉水桶,把后轮的车轮钢丝改为了木浆,这样,便能在水面上行驶了.网友们有着千奇百怪的创意 经过手工他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生活,就是这么一种简约的,在不影响自己生活品质的环保的生活理念:像考虑到坐公交为世界环境做的贡献,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开私家车带来的优越感,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馆里展出中国生产的鱼翅罐头,还会有这么好的食欲吃鱼翅捞饭么,而且婚礼仪式不是你憋足26年劲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积累的PK。如今简约、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对于我们,从小事做起,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有2000滴水可以滴满茶缸,那么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呢?60亿人的力量呢?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自己,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家是脏的,难以入目的,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变相破坏自己的家园,很有可能,不!是一定会对我们的后代造成巨大的伤害。
棉布衣服是不是真的比化纤衣服更环保姑且不论,但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越来越高的物质生活面前,每一个人的灵魂越来越空虚,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被肉体的贪婪和欲望所奴役,精神的殿堂却缺少着信徒,门庭冷落,低碳”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解放,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加入低碳一族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