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样例5)

时间:2019-05-13 11:1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

第一篇: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

关于靖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社会调查

今年寒假我来到我的家乡靖江来调查靖江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靖江是处于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县城,是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居民人均储蓄在苏中14个县市中列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苏中第一,百户家庭私家车拥有量苏中第一„„近年来,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靖江的民生指标也节节攀升,靖江市民从发展中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现在靖江村村通上等级公路,城乡居民饮用长江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逐步改造占老城区面积40%的“城中村”„„这些数据和举措无不彰显着靖江市委、市政府亲民、为民的民本理念。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富起来,在招商引资时,除了对项目设置产业导向、投资强度、税收产出等方面门槛,靖江市委、市政府还规定了就业用工方面的指标,要求落户靖江的项目必须同时是高就业率项目。泰州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刘建国说,党委政府就是要让群众从发展中受益,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1)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利益不受损

近年来,由于沿江开发加快推进,靖江市出现了不少失地农民。靖江市始终把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靖江市市长陈明冠说,发展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要让农民“失地不失利”,这样他们才能理解发展、支持发展。

为解决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靖江市从去年起开始在被征地农民中大力推行“土地换社保”政策,让失地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政策。在靖江最大、也是苏中最大的拆迁安置区莲沁苑社区,许多原来以种田为生的拆迁户搬进了设计新颖的套房。他们购置拆迁房的价格只有同时期靖江商品房价格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拆迁安置区内物业管理措施周全,还设置了小学、文体活动中心等,拆迁农民过上了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大批被征地农民走进企业,在新落户的企业上班。去年,江苏新扬子公司征用江阴-靖江工业园五星村的土地,有600多位被征地农民进厂工作,平均每个被征地农民家庭新添一位就业者。针对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靖江市每月举办一期就业培训班,并对3000名被征地农民进行车工、钳工等技术工种培训,许多失地农民拿到技能等级证书,被入园企业聘用。每个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失地农民,还可获得政府给予的误工费补贴200元。去年,靖江市政府为培训农民买单250万元。

越来越多的靖江人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截至去年底,靖江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等三大保障覆盖面均达到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今年年内将达到95%,这些数据在苏中地区均名列前茅。(2)发展就是要让老百姓生活更舒坦

刘建国(市委书记)这样认为:“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解决好,社会才能更加和谐。”靖江市每年都会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的9件实事包括实现全市城乡居民统一饮用长江水、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农民就业培训等,件件都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靖江市连续三年清理镇村河道,到去年底已疏浚两千余条农村二、三级河道。靖江市又大力推进“清洁家园”活动,从今年起每年投入清洁家园费用950万元,使全市190个行政村做到埭前屋后、道路两侧、河道水面及两侧、镇域企事业单位周围、村域可视范围内无暴露垃圾等。靖江撤并乡镇小水厂,建成覆盖全市的集中供水网络,到今年6月底,全市66万人将全部喝上长江水,这在苏中各县市中是首家。近三年,靖江市在农村公路上的投资近五亿元,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46公里,并做到市通镇公路二级化、镇通镇公路三级化、镇通村公路四级化,农村公路全部实现等级化。

这几年,靖江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更多的是地下管网建设这些基础性工程。近三年,先后投入1.4亿元做地下管网,实施污雨水管道分离,污水集中收集送到污水厂处理,同时将燃气管、通讯管、电力管提前下埋。绿化投入在城市建设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今年靖江市将在城区开建八处公园、绿地,让老百姓出门见绿,出行十分钟就能到达大型绿地。

靖江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到2006年底,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25个具体评价指标中,靖江市已有19项指标达到省制定的目标值,比前年增加6个,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3.2%,比前年提高10个百分点,小康实现程度名列泰州市各县市第一位。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发展质态的优化,靖江市可望在2009年达到全面小康。(二)打造长三角重要港口城市

2005年12月24日,靖江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国宏宾馆主办的《实现跨越式发展,再造新靖江战略规划思路》课题论证会和“江苏靖江:打造长三角重要港口城市”新闻发布会都获得了成功。(1)构筑临江产业群

近年来,靖江以沿江开发、城市建设、富民创业“三大工程”为抓手,以领跑苏中、学赶苏南为追求,着力发展临江产业群、沿江物流区、滨江生态城,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港口城市。

靖江整个工业化的步伐通过沿江开发大大加快,去年一年中,靖江新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39.2亿元。开发区新批进区项目85个,总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168%。沿江重大项目招引取得明显进展,签约了6个超亿美元的项目。

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刘建国说,靖江过去发展受制于长江,今天发展得益于长江。目前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一是苏州等地的投资密度逐步趋向饱和,二是我们国家工业开始进入中后期,中后期阶段的主导产业应是重型化产业,重型化产业非常适合在沿江、沿海地区发展。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在临江构筑几个大的产业,然后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再配套一批中小企业。比如说修、造船,江阴、张家港的岸线资源已经没有了,在靖江这个地方的岸线可以发展修船、造船。然后围绕造船,把船用材料,船用配件这些产业再组织上去,形成一个产业链,这样就能把临江产业的优势特色做出来。

靖江造船业去年实现销售42亿元,利税3.2亿元,全市四分之一左右的工业产值是造船及配套企业。去年年底精心组织了“船舶工业发展恳谈会”,启动了新港园区船舶配件工业园建设,总规划面积2500亩。靖江正依托长江优势,着力打造全国船舶工业基地,全市目前已形成以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方造船有限公司、靖江南洋船舶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为主体,30多家配套企业为辅助,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产业群体,力争在近几年形成300万至400万吨的船舶生产规模,成为继上海、大连之后的全国第五大造船基地。

靖江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建设临江国际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坚持走更集中发展的路子,避免重复苏南早期工业化分散的道路。工业方面就是三个“集”: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约经营、基础设施集中利用。以“两区四园”为载体,推进市镇联动和跨江联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以船舶修造、机电汽配、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通过做强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促进工业大发展。去年,实现全部工业产值310亿元、销售250亿元、利税2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7%、21.2%和18.1%。(2)打造沿江物流区

目前,靖江沿江引进的大项目中,一半以上是物流仓储项目。丰立、嘉里、中油华电等一批国内外物流大集团纷纷签约进驻。2005年开工的泰州中油LPG储运项目总投资8.4亿元,建成后靖江将成为重要的进口液化气、石油的中转基地。

靖江地处长三角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长江下游承南启北贯穿东西的交通要冲。靖江境内拥有52.3公里长江深水岸线,是江苏沿江拥有深水岸线最长的市。长江下游岸线平均只有28%长度为深水岸线,与苏南长江岸线及北岸邻地长江岸线相比,靖江有35公里以上的岸线水深超过10米,占岸线总长的65%,大部分都未开发,具有天然良港的优越条件。

一批物流项目看中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纷纷落户靖江,目前总投资已超30亿元。靖江百里江岸初步形成以石油化工、煤炭、废钢炉料、粮食和木材为主的物流产业基地。

在打造沿江物流产业基地的过程中,靖江市委、市政府特别注重提高长江岸线使用效益,力争吸引投资规模和强度较大的物流项目来做大物流产业。该市在有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在沿江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按照高投入、高产出、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的要求,重点发展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大项目。

近年来,靖江港口经济保持了10%的递增速度。刘建国说,“靖江52.3公里的长江岸线,可建50座万吨级码头,形成现代化港口群。”

靖江港口和长江岸线资源后发优势明显,对石油化工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论证通过的靖江战略规划,“十一五”期间靖江市沿江公用码头将达16座,其中万吨级泊位14座,货物吞吐能力达2500万吨。上海洋山港开港后,靖江将利用其港口水深、交通便捷、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竭力成为洋山港的“卫星港”,接受洋山港的辐射。靖江可利用江海联运优势与上海洋山港开展合作型战略,向上海港喂给远洋货源,适当开展近洋直达;也可大力承接洋山港的长江中转职能,将靖江港口经济纳入国际经济循环圈。

靖江市港口局局长何靖介绍说,仅2006年,靖江港口将建设万吨级以上的码头就超十个,其中丰立国际贸易集团建设4个,香港盈利集团建设3个,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建设1个,德桥仓储公司建设5个。造就滨江生态城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靖江也在着力建设滨江新城。新城在建设中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重,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建立城市湿地公园,将水体、绿色空间引入居住社区,实现滨江生态城市理念。靖江市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靖江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一城两区”。“一城”指新城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与现有城区相比,差不多等于新建了一个靖江城;两区之一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另外一区是新港工业园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现在由江阴副市长刘亚民主管,新港工业园区则由靖江副市长钱进华主管,有人戏称,现在靖江的园区经济是“东钱西刘”。

滨江新城区的建设,由靖江市政府和江阴的阳光集团联手推进,重点为靖江解决“城中村”问题。阳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毛纺企业,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

按照协议,靖江滨江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方式。由靖江市政府和阳光集团共同投资设立股份制公司,负责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整理、拆迁安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阳光集团为此计划在3年内投入15亿元。

在启动滨江新城区建设的同时,靖江已启动滨江生态区建设工程。在滨江新城区与新港工业园区之间建设万亩生态林,成为长江与工业区隔离的“绿色篱笆”。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尊重现有滨江地形地貌,巧妙利用天然水系,将长江水引入居住社区,潮涨潮落的自然景观将在高楼大厦之间重现,靖江新城将建成环境友好型城市。长江流域生态研究专家、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丁雨龙说:靖江在沿江开发中打造生态亲水空间的做法,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科学开发是一大贡献。

据了解,目前滨江新城区的首期拆迁任务已完成。新城区“三横一纵”道路框架正按序时计划推进建设,人民医院动工新建,行政中心、政法大楼和新城居民区等项目即将实施。靖江这几年的发展更注重民生,尤其是农村的发展更为快,诸多事实表明政府注重改善农村经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小康社会的短期目标,靖江的发展更注重优势产业,凭借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优势产业,并借助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一发展现状正是科学发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贯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为靖江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靖江严格遵守经济发展规律,这使靖江的发展更科学,更有规律性。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靖江一定会发展地更好,更快,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篇: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

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同志们:

2008年是实施区政府“绿色??”建设的重要之年,也是建设生态镇和“绿色??”的关键之年,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照区政府的规划要求,今年我镇要达到公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要齐心协力把我们??镇建设成到处是田园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镇2008年植树造林的目标任务是:栽植林木45万株,新增成片造林折实面积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24000亩,村庄每户栽植20棵树。达到有路就有树,有河就有树,庄在林中,人在绿中。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首先要落实林地,按照建设“绿色??”的要求和??区2006年12月10日关于林地界定的公告精神,全镇境内的所有路边、河边、圩堤、十边隙地全部划为林用地,定为今冬明春的造林地。其次需在盐徐高速、宁靖盐高速、盐宁公路、步湖路两侧各30米建成“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的土地每亩补助1000元,按4:3:2:1的比例分四年由区政府给予补偿并与各户签订好协议。林地仍由各户套种,树木所有权归各户,同时河边、路边的树木实行谁种植、谁所有,但要承担管理责任,确保年终保存率达90%以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同志们,造林绿化,改善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好事,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镇党委、政府号召全镇人民,从现在起要掀起冬春绿化造林的热潮,男女老少齐动手,千家万户齐上阵,让“绿色??”早日成为现实,让“生态镇”的目标早日实现,为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元月十八日

第三篇: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反映了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建设还相对滞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针对新课题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党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要求,并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就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好。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毫不动摇地狠抓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二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

第四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五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下载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靖江改善民生加快小康进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

    改善民生[范文模版]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

    改善民生

    申论十大热点:改善民生现象:(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

    **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

    **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加快依法治税进程 改善税收征收环境

    加快依法治税进程 改善税收征收环境 2008年5月,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提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

    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张掖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摆在张掖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重大战......

    如何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