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9:1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篇: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张掖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摆在张掖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全面反映张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我们对张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总体认为,张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稳步推进,但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张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情况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张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64.8%,比全省62.7%高2.1个百分点,比西部平均水平69%低4.2个百分点,比全国80.1%低15.3个百分点。张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居全省第5位。从六大项指标的实现程度看,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53.2%、社会和谐60.8%、生活质量72.6%、民主法制96%、文化教育53.7%、资源环境69.8%。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张掖市积极应对加快发展和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立足区域战略定位,创新完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7亿元,同比增长11.5%。2010年张掖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53.2%。反映经济发展的5项监测指标中,人均GDP实现程度46.2%,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实现程度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70.4%,城镇人口比重实现程度58.3%,城镇登记失业率实现程度达到100%。

2、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10年张掖社会和谐实现程度为60.8%。反映社会和谐的5项监测指标中,基尼系数实现程度57.8%,城乡居民收入比实现程度达到10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66%,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实现程度达到100%。

3、群众生活质量提高。2010年张掖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72.6%,反映生活质量的5项指标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39.4%,恩格尔系数实现程度达到10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实现程度73.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程度94.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95.9%。

4、民主法制不断健全。随着民主进程的推进,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逐年提高,社会治安情况良好。2010年张掖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96%,反映民主法制的2项指标中,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实现程度91.1%,社会安全指数实现程度达到100%。

5、文化教育稳步推进。2010年张掖文化教育实现程度为53.7%,反映文化教育的3项指标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程度18.4%,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实现程度68.2%,平均受教育年限实现程度84.2%。

6、资源环境优化提升。2010年张掖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69.8%,反映资源环境的3项指标中,单位GDP能耗实现程度42.8%,耕地面积指数实现程度达到100%,环境质量指数实现程度77.8%。

二、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重点和难点

2010年张掖市全面小康建设监测结果表明,全面小康进程稳步推进,但部分指标离目标值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1、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近年来,张掖市经济虽保持较快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2010年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仅为53.2%,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6方面监测指标中实现程度最低,对总体进程产生较大影响。在经济发展方面的5项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人均GDP,只完成了全面小康目标值的46.2%,与目标值相差较大。同时,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生活质量指标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39.4%,与目标值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加快经济发展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要务。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R&D经费投入不足,2010年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0.1%,实现程度仅为4%,与2.5%的目标值相差较大。具有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工业产品中高科技、高附加值精加工产品少,产品竞争力弱。此外,科技人才短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导致自主创新力不强的重要因素。

3、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一产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比重偏低,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35.2%,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50%的目标值,难度仍然较大。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占比较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产业几乎是空白。

4、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近年来,张掖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由于张掖市文化事业规模小,文化单位以个体户、小规模私营企业为主,基础薄弱。2010年张掖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0.92%,要实现全面小康5%的目标值还有较大距离。

5、资源环境约束更加突出。近年来,张掖市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建设,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湿地恢复与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扎实推进,生态及资源环境明显改善。但由于当前张掖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工业是推动张掖跨越式发展的主动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使能耗总量攀升,造成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大。

三、加快推进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要确保张掖在2020年与全国、甘肃省同步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因此,未来五年,张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结合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突破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理清思路、寻找差距、自加压力、强化措施,确保全面小康任务如期实现。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首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夯实物质基础。要坚持把资源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产业化、产业集群化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路径,健全完善生态城市、科技创新、绿色农业、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业五大支撑体系,努力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的产业优势和强市的经济优势,着力打造环境宜人、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生态城市,培育壮大绿色农业、循环工业、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同步提升。

2、强化项目建设支撑,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要不断营造良好的宜居宜游和投资发展环境,整体提升金张掖形象,以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吸引大招商,由大招商推动大发展。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肉牛、马铃薯、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突出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矿产、农畜产品等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挖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业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投资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彰显宜居宜游特色。文化是软实力,硬任务,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要充分发挥张掖作为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的良好条件和机遇,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着力打造“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焉支雄姿、马场雄风、西路军魂”等特色品牌,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要不断完善规划修编,创新管理机制,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加大古遗址、馆藏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民居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修缮工作,着力挖掘传承、保护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城市改造、新区建设、民生改善、促进就业相结合,建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宜居宜游城市,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4、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同时要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和促进社会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第一要务。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养老、基本医疗、困难救助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低保人员生活补贴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更加健全。扩大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促进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5、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以建设法治国家为目标,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重点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教育。要把弘扬公平正义、强化舆论引导、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切入点,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合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秩序,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环境。

6、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加大改革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一要加大体制创新。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公共资源的导向与支撑功能。加大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着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二要加大科技创新。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循环工业和文化产业,集中人才、技术和资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提高各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第二篇: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

建设“绿色??”加快小康进程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同志们:

2008年是实施区政府“绿色??”建设的重要之年,也是建设生态镇和“绿色??”的关键之年,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照区政府的规划要求,今年我镇要达到公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要齐心协力把我们??镇建设成到处是田园秀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镇2008年植树造林的目标任务是:栽植林木45万株,新增成片造林折实面积5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林网24000亩,村庄每户栽植20棵树。达到有路就有树,有河就有树,庄在林中,人在绿中。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首先要落实林地,按照建设“绿色??”的要求和??区2006年12月10日关于林地界定的公告精神,全镇境内的所有路边、河边、圩堤、十边隙地全部划为林用地,定为今冬明春的造林地。其次需在盐徐高速、宁靖盐高速、盐宁公路、步湖路两侧各30米建成“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的土地每亩补助1000元,按4:3:2:1的比例分四年由区政府给予补偿并与各户签订好协议。林地仍由各户套种,树木所有权归各户,同时河边、路边的树木实行谁种植、谁所有,但要承担管理责任,确保年终保存率达90%以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同志们,造林绿化,改善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好事,功在当今,利在千秋。镇党委、政府号召全镇人民,从现在起要掀起冬春绿化造林的热潮,男女老少齐动手,千家万户齐上阵,让“绿色??”早日成为现实,让“生态镇”的目标早日实现,为构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二oo八年元月十八日

第三篇:**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注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78

2500

4二、物质生活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平方米

平方米

%

%

431

55.5

4.5

2.8

2400

1200

215

885

610

三、人口素质

4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

34.7

570

3164

4四、精神生活

10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115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5&

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矗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矗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第四篇:**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 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78

2500

1

4二、物质生活

48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平方米

平方米

%

%

974

315

5.5

4.5

50

2.8

50

60

2400

1200

12

15

75

8

85

50

16

6

10

12

5

7

6

8

3

5

6

三、人口素质

14

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

68

68

34.7

85

70

31

6

4

4四、精神生活

10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

11

5

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100

5五、生活环境

14

12、森林覆盖率

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

%

%

12

15

100

7

7

总计

共16项分指标

100

根据以上标准,我县完成小康进程如何,达到小康值多少,距离小康水平还有多远。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比较:

一、小康进程分项测评

1、经济水平

全县经济发展水平连上新台阶,在1990年全县gdp12209万元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跨越15763万元、23688万元、52098万元、64397万元、76005万元,到2003年全年gdp达到118529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水平也由1990年的354元增至2003年的2896元。

但在小康进程中,仍存在小康前进步伐迟缓。2003年人均gdp水平按1990年价格计算为1685元,实现小康程度62%。

2、物质生活。

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扩大就业机会,政策性调资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333元增加到1418元,是1990年的4.3 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1.8%。扣除物价因素,换算成1990年价格为668元,仅完成小康进程的38.6 %.

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住房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县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为15.7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0.7平方米。

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从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恩格尔系数即是食物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65.1%下降到2003年的63.3%,距小康值差13.3个百分点。我县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接近全市水平。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观。至2003年底,我县城镇人均拥有铺路面积3.6平方米,与小康标准相差4.4平方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3.6%,高于小康标准值8.9个百分点。

3、人口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方面看,全县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得到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率到2003年达到100%,成人识字率为98.52%,高于小康值13.52个百分点,达到了小康标准。从健康方面看,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68.1岁,距小康值还有1.9年,我县的婴儿死亡率2003年为11.4‰,达到了小康标准(31‰)。

4、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小康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非食品性支出增多,居民耐用消费品增多,消费娱乐档次上升,手机、电脑等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2003年,我县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其中城镇电视机普及率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值100%。农村电视机普及率为66.1%,差小康标准值3.9个百分点。

5、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从小康标准设定的反映生活环境的两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4.75%,城乡环境和生态有较大改观,超过小康标准设定的15%的小康值。2000年我县已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

二、全县康进程总评

2003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全县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1.97%。但各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异大,指标间参差不齐,核心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完成62%、38.6%。接近小康标准的只有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值,经济发展指标距小康值差距大。小康之路,任重道远,重点难点在农村。从全国、全省、全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2003年底,我县还有贫困人口32570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水淹区、半淹区移民生活困难。2003年我县人均gdp2896元,按90价计算仅为1685元,离小康值2500元还差815元。人均gdp2500元换成现价计算相当于4277元,现价人均gdp还差小康标准1394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相当于90价668元,与小康值1200元相比差532元。90价小康值1200元相当于现价2546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小康标准1082元。

三、对我县推进小康建设的建议

在全国、全省的带动下,我县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掀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根据人均gdp折算成美元测算,在2003年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持续10年保持gdp增长率在10.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至2013年底才达到人均gdp800美元的目标,比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总体实现小康生活落后了十多年。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根据普定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力争使gdp增长率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础。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第五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论文

教学中心:上海

姓名:陆勇

学号:112601413008

浅谈家乡嘉定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进程

近几年来,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力争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的家乡嘉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也取得的很大的成就。

全区上下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率先发展的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负重拼博、积极奋进的姿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富民惠民步伐,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文明进步趋势的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接下来浅谈我个人认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几大要素。

第一,产业先进。经济是基础,经济是关键,经济也是一个核心,我的家乡嘉定应该是有先进的制造业,有现代的服务业,就像近年来发展的迅速的汽车业,位于上海嘉定安亭镇,中国首座F1赛车场也坐落嘉定等等,说明了汽车业在此的可行性等等。还有,高效的农业,嘉定的大蒜,草制编织品可是享誉海内外的,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整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布局。我感觉到,未来的嘉定,应该是现代服务业快速上升,提高服务业的比例。我们的制造业应该是由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作为主要支撑的制造业,传统产业应该是通过改造升级以后的充满生机的传统产业。

第二,人文方面。我们在经济发达的同时,还应该提升嘉定的先进的文化理念。其实嘉定本身是个文化底蕴浑厚、历史悠久的城市,比如嘉定孔庙、南翔古猗园、吴兴寺、秋霞圃等等等等都是上得厅堂的历史古迹。一个城市需要不尽生生不息新鲜的血液作为动力,更需要悠久的历史来作为积淀。

第三,环境优美。我们整个人居环境应该成为适宜居住的环境,大家生活在这个家园里,应该感到很幸福。

第四,社会和谐,我们嘉定是一个大家庭。应该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而且社会应该是稳定的,治安应该是良好的。我想,作为嘉定应该至少有这几个内涵。

一、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始终以“建成一个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衡量标准,努力在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让每一个市民都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1.从经济发展来看:近年来,据我了解,嘉定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富民强区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真抓实干,着力夯实全面小康建设的物质基础。全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继续稳步提升,实现程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37200元,比上年增加4212元,比目标值31000元高出6200元;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96.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目标值92%高出4.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为60.5%,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比目标值55%高出5.5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与目标值5%相差了1.6个百分点(以上各项数据都是据网络了解)。

2.从生活水平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嘉定围绕富民优先战略,启动和实施了多项惠农、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14589元提高到16650元,比目标值高出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上年的7002元提高到8001元,也超出小康标准值;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上年的28.5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如期达到目标值要求;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由上年的46.1台提高到51.5台等说明了近年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显著成效。

3.从生态环境来看: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市相继开展了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宁静工程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了为重点的绿色通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从社会发展来看: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努力促进

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2009年,我市社会发展类8项指标全部实现达标,特别是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如期达到小康目标值,由上年的94.1%上升到96.7%,比目标值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面依次为97%、97.1%和96.1%,比上年分别提高2.7个、0.3个和4.7个百分点。

二、各县级市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情况

在全市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同时,各个乡镇也加快推进各自县级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了与全区共同达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也不断加快接近最终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农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未达标指标的分析研究和分解落实,着力推进增收工程、保障工程、康居工程和惠民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创业富民、就业安民、保障惠民、救助济民上下真功夫,从各条渠道把增收措施落到实处。要抓好环境建设等达标指标的巩固提高,力争使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成为我们县县达小康的亮点和特色,使我们的全面小康达标率更严、惠及面更广、认可度更高。

三、未来全面小康建设要求与建议

虽然我区已初步实现了以市为总体的小康,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基本达成,但我也应清醒地看到,这只是进程中的起步目标,可以说是一个发展并不均衡的小康,它并不意味着每个居民家庭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同时我区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没有能够达到小康的要求。因此,仍应以总体实现小康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加大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力度,扎扎实实推进“两个率先”进程。

1.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水平。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并没有结束,仍需要继续加以努力,特别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反复的指标,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提升实现质量。同时,我市还应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各个方面夯实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使小康建设真正惠及每个常州市民。

2.针对难点,加快推进县级小康建设步伐。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仍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农民收入、城镇劳动保险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各部门应从大局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联动,强化各项措施,多管齐下,共同推动县级小康建设步伐。要继续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切实帮助老区人民发展致富,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水平;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

3.抓住机遇,争取早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总体实现,不仅激发和鼓舞全区人民的干劲,而且也增强了人民的发展信心。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市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以上是以我个人的见解分析我的家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调研报告。使命光荣神圣,岁月催人奋进。我相信,只要人民迅速行动、奋发同心,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完成,两个率先”的宏伟大业一定能有更加喜人的跨越,我的家乡,嘉定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下载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张掖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小康进程分析(5篇)

    **县小康进程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我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对于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我县经......

    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考[模版]

    关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考一、加快**工业化进程势在必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突出发展二产,尤其是要把工业做大做强,走工业强区之路,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而......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必然途径。自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不失时机地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后,城市化已成为浙江经济......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

    全面小康进程中农村改革发展亟待攻坚克难 宋洪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结合党的......

    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项目大开放——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深刻分析广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把加快工业进程确......

    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项目大开放——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深刻分析广西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把加快工业进程确......

    加快吉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吉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工业。工业作为吉安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GDP总量的贡献逾四成,2012年全市工业化率达44.5%,可以说,工业经济发展的好坏对全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