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0-2005年安徽农村小康进程分析
2000-2005年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分析
陈新华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同于2000年初步实现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农村总体达小康社会,他的标准更高,要求更高,范围更广,惠及面更大,是让广大农民收入更高,生活更好、环境更美、社会更加和谐、文明进步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彻底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的现代文明、现代科技。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的复合系统,需要有一套科学指标体系来监测和评价。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全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对全国今后的经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
为了准确把握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原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及测评方法,利用3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及全省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辅以一些社会调查数据,从2000年开始,对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跟踪监测。2005年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六个方面的实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75.3%,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为27.3 %,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27.2%,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20.3%,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9.4 %,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1.9%。2005年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19.2%,比2004年提高5.3个百分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安徽省是以乡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省。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地区间差距较大,农村贫困人口仍为数不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仍很突出。从目前农村发展情况看,达到的小康程度低、不全面、不平衡,农村居民无论物质生活水平,还是精神文明状况,距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一、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进展,但总体水平落后,未实现小康的目标值。2005年,安徽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农业生产进一步升温,全年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收成,主要农产品价格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农民工资性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林业、渔业和第三产业生产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实现突破性增长后,2005年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比2000年增加706.4元,增长36.5%。在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中,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518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口径计算为2337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6%,比2000年提高5.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
劳动力的比重为54.5%,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仍未达到实现总体小康50%的目标值,也是导致安徽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负值的主要因素;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17.1%,首次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8%。2005年安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1.9%,综合得分为-0.5分。分别比2000年提高7.45个百分点和5.07分。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0.3%。从社会发展四项指标看,2005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0.3%,综合得分4.1分,分别比2000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和4.72分。其中,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为17%和5%,比2000年分别增加17和3.18个百分点,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8%和5.5%,分别比2004年提高1.9和2.4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数为0.5人,还远远低于总体小康水平标准;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2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5%,比2004年增加35个百分点。
3.农村人口素质缓慢提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7.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也有一定的提高。2005年,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5377人,比2000年增加569人,增长11.8%,劳动力文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农村人口素质在综合得分比2000年提高了
2.31分。其中,2005年全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8年,比2000年平均提高0.3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5%。由于各级政府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农村医疗保健的投入,农民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较为稳定。2005年安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1.5岁,超过总体小康目标值,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36.4%。
4.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全面小康进程最快,实现程度为27.2%。从反映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看,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为21.9%,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8%。2005年安徽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7.02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4.86平方米;住房结构明显改善,楼房面积增长161%,每平方住房价值增长15.8%;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家庭比重由2004年的1.6%上升到3.3%;有13.7%的农户饮用了自来水,提高1.9个百分点。从反映农民对信息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情况看,2005年安徽农村电话普及率达72.1%,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达84.7%,计算机的普及率为0.8%。全年农民信息化程度达48.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4.4%,比2004年提高21.9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4年的47.5%回落到2005年的45.5%,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38.9%,比2004年提高22.2个百分点;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为3.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24.4%,比2004年提高20个百分点。
5.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稳步发展,全面小康实现程度75.3%。由于安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了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从抽样调查结果看,2005年,安徽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达81%,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87%;农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达7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4%。分别比2000年提高29.17个百分点和21.6个百分点。
6.农村资源环境继续改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4%。从反映资源环境的指标来看,安徽农村森林覆盖率为23%,是唯一达到全面小康实现目标的指标;万元农业GDP用水量为1690立方米,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2.7%,比2004年提高0.9个百分点;常用耕地面积比2004年减少0.4%,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负的极值。常用耕地的变动影响了资源环境的改善,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必须依法加强对常用耕地的管理。
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难点
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有所拉大。2005年,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位居全国第22位,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相差61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1.1%,比2000年的89.7%,差距有所拉大。
二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大。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波动扩大走势,1991年达到历史最高3.33:1,此后差距逐年有所下降,到1997年下降到近十年的最低点2.54:1,但以后又重新呈扩大趋势,尽管2004年全年粮食取得大丰收,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比2004年缩小,但总体上“九五”和“十五”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属于年年扩大趋势。2005年达到3.21:1。
三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大。安徽按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种经济类型区域,即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皖南皖西山区。2005年沿江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949元,比2000年增加973元,年均增长8.3%;皖南、皖西山区为2887元,增加965元,年均增长8.5%;江淮丘陵为2689元,增加725元,年均增长6.5%;淮北平原区域农民纯收入最低,人均2343元,增加449元,年均增长4.3%。如以淮北平原地区人均纯收入为1,则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皖西山区和沿江圩区的收入比是1:1.15:1.23:1.26,比2000年
1:1.04:1.01:1.04的差距明显扩大。
四是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大。“十五”时期,安徽高收入的农户收入增长较快,低收入的农户收入增长较慢甚至减收,而且农民收入出现了向高收入农户集中的倾向,形成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趋势。2005年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1096元,比2000年增加165元,年均增长3.3%;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5230元,增加1919元,年均增长9.6%。与高收入组相比,低收入组农户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低6.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额相差350元。2005年,样本户中最高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的最大离差是16366元,比2000年10121元扩大6245元,年均扩大10.1%;有55.9%的农户低于全省平均收入水平,比2000年增加1.4个百分点。2005年安徽20%高收入农户占有33%的收入总额,而20%低收入农户仅占有11.1%的收入总额。
2.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农民增收压力大。在农村全面小康评价18项指标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面小康标准为6000元,占有20%的权重,是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指标。安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7元,按此计算,到
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今后15年里必须每年增收240元左右。“十五”时期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主要是由于2004年政策、价格因素和有利的气候条件共同作用,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的拉动,其可持续性不强。如果扣除这一因素,安徽农民收入增长真正靠农业生产发展,保持稳定、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因素不多。由于安徽农业人口比重大,购买商品性农产品的消费者群体相对较小,农产品市场很难扩大,必然制约了农产品的销售,这对农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大挑战,若不能开辟农民收入持续有效的增长渠道,安徽农民增收的压力十分巨大。
3.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距小康目标的差距太大。据调查,2005年末安徽农村低收入人口253.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4.8%。加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30.9万人,全省农村贫困总人口合计384.29万人,占农村人口7.3%。这些贫困人口的存在,客观地影响着全省农村奔小康进程。
4.农村教育落后,人口素质提升难。在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中,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占有12%的权重,是位居农民收入之后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安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由于教育投入的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教育支出费用大,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在农村流传一句话叫做“负担围着教育转”,就是说在农民负担中,教育支出占很大比重。从调查结果看,2005年,安徽农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256.8元,其中学杂费等教育服务消费支出178.51元,占69.5%。
5.乡村级经济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由于安徽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加之乡镇财政收入增长困难,对改变村容村貌及公益设施,提高农民生活环境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加之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多数建制镇仍处于小、散、低、弱状态,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为有限。2005年,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的劳动力仅占全部在外务工劳动力的16.3%。
第二篇:**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注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778
2500
4二、物质生活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元
元
平方米
克
平方米
%
%
431
55.5
4.5
2.8
2400
1200
215
885
610
三、人口素质
4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
岁
‰
34.7
570
3164
4四、精神生活
10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
311511、电视机普及率
%
11.9
5&
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矗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矗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第三篇:**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 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单位80年小康值权数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778250014二、物质生活
48收入居住营养交通结构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农民人均纯收入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6、恩格乐系数
元元平方米克平方米%%9743155.54.5502.85060240012001215758855016610125768356三、人口素质
14文化健康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岁‰686834.7857031644四、精神生活
10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311511、电视机普及率
%11.91005五、生活环境
1412、森林覆盖率
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
%%121510077总计共16项分指标100根据以上标准,我县完成小康进程如何,达到小康值多少,距离小康水平还有多远。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比较:一、小康进程分项测评
1、经济水平
全县经济发展水平连上新台阶,在1990年全县gdp12209万元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3年跨越15763万元、23688万元、52098万元、64397万元、76005万元,到2003年全年gdp达到118529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水平也由1990年的354元增至2003年的2896元。但在小康进程中,仍存在小康前进步伐迟缓。2003年人均gdp水平按1990年价格计算为1685元,实现小康程度62%。2、物质生活。
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扩大就业机会,政策性调资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333元增加到1418元,是1990年的4.3 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1.8%。扣除物价因素,换算成1990年价格为668元,仅完成小康进程的38.6 %.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住房制度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县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为15.7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0.7平方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充分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从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恩格尔系数即是食物性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65.1%下降到2003年的63.3%,距小康值差13.3个百分点。我县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接近全市水平。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观。至2003年底,我县城镇人均拥有铺路面积3.6平方米,与小康标准相差4.4平方米,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3.6%,高于小康标准值8.9个百分点。3、人口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生活质量高低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方面看,全县的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得到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率到2003年达到100%,成人识字率为98.52%,高于小康值13.52个百分点,达到了小康标准。从健康方面看,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68.1岁,距小康值还有1.9年,我县的婴儿死亡率2003年为11.4‰,达到了小康标准(31‰)。4、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是小康生活标准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小康生活水平进一步推进。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非食品性支出增多,居民耐用消费品增多,消费娱乐档次上升,手机、电脑等逐步走进平常百姓家。2003年,我县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0%,其中城镇电视机普及率基本达到小康标准值100%。农村电视机普及率为66.1%,差小康标准值3.9个百分点。5、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的改善,是小康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标志。从小康标准设定的反映生活环境的两项指标——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已达24.75%,城乡环境和生态有较大改观,超过小康标准设定的15%的小康值。2000年我县已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二、全县康进程总评
2003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一心一意搞建设,真抓实干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全县小康综合实现程度为61.97%。但各项指标实现程度差异大,指标间参差不齐,核心指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完成62%、38.6%。接近小康标准的只有行政村通公路比重,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成人识字率、婴儿死亡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值,经济发展指标距小康值差距大。小康之路,任重道远,重点难点在农村。从全国、全省、全县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到2003年底,我县还有贫困人口32570人,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水淹区、半淹区移民生活困难。2003年我县人均gdp2896元,按90价计算仅为1685元,离小康值2500元还差815元。人均gdp2500元换成现价计算相当于4277元,现价人均gdp还差小康标准1394元。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元相当于90价668元,与小康值1200元相比差532元。90价小康值1200元相当于现价2546元,现价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小康标准1082元。三、对我县推进小康建设的建议
在全国、全省的带动下,我县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掀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根据人均gdp折算成美元测算,在2003年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持续10年保持gdp增长率在10.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至2013年底才达到人均gdp800美元的目标,比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以上总体实现小康生活落后了十多年。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根据普定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一)力争使gdp增长率在未来十年内保持在10.5%以上,保证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累协调同步。只有经济稳定高速的增长,才能使城乡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也只有经济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进步,人们精神生活才有物质基础。
(二)大力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不少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因为我国除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外,还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在世界能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而我们普定又是能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顶尖技术的加工、电力、制造工业是我县增强实力,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中央在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西部的能源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这一设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引进技术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使企业蒸蒸日上。废弃一批没有竞争力、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起点高,技术先进的客商来我县安家落户。选择一批既能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又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产业带动大的行业,作为普定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而实现富民与富县的经济实力同步。
(三)树立精品意识,不断加快我县旅游业的步伐。发展旅游业同发展工业一样,是我县早日腾飞的一只翅膀,他不仅是高效益的行业,还能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当发展农业的空间和潜力越来越小时,发展旅游业还可以推进城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和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优美的环境也能吸引人才,这种能量对加快我县的发展不可估量。
(四)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在现有条件下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极大地丰富城乡市场,满足全县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从小康指标体系上看,这对加快我县的小康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农民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增加对农业生产资金贷款,引导农民成立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等。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工业,形成从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一条龙,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五)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减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压力;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让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才的合理流动,加快推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形成多层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七)继续抓紧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利用政策和法律手段缩小贫富差距,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益。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县到乡要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邮、广播电视的畅通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顺利推进小康建设,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建设规划,形成以电力、加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和旅游同步前进的格局,在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第四篇:**县小康进程分析
**县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新世纪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实施拉开了序幕,大会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并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得到实惠的历史性成就中,业已存在的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差异而造成的区域性的中西部差距以及省内间的地区差距不容忽视,那么在小康进程中我县究竟身处何处?与小康存在多大差距?今后努力的方向何在?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所谓“小康”一词源于《礼记》是指仅次于“大同”理想社会的一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社会状况,凝聚着炎黄子孙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企盼。邓小平同志1979年首次提出了“小康生活”概念。现在我们所提到的小康既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及相应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标志,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和生存环境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其进程可划分为小康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个阶段。
1992年5月国家统计局“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在考察了大量国际标准并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文化素质与居民健康、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农村和全国的“小康”量化标准。1995年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又联合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整套系列指标体系,其中综合了城乡基本情况,体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为:
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80年
小康值
权数
一、经济水平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778
2500
4
二、物质生活
收入
居住
营养
交通
结构
2、人均收入水平
(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2)农民人均纯收入
3、人均居住水平
(1)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2)农民人均钢木结构住房面积
4、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5、城乡交通状况
(1)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
(2)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
6、恩格乐系数
元
元
平方米
克
平方米
431
55.5
4.5
2.8
2400
1200
215
885
610
三、人口素质
4文化
健康
7、成人识字率
8、人均预期寿命
9婴儿死亡率
岁
‰
34.7
570
3164
4
四、精神生活
10、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1511、电视机普及率
11.9
5
五、生活环境
4
12、森林覆盖率
13、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点
总
第五篇:推进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农村小康进程(本站推荐)
推进农村文化事业 促进农村小康进程
弘扬大泉州文化是泉州世纪发展战略。泉州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离不开占泉州人口61%的450万农民群众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几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建设“大泉州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点,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文化和精神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奔小康进程。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前线,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说,“泉州无处不文化,可惜文化尚无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泉州市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注重文化设施的投入。1990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文化站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解决文化站定编问题的通知》,1998年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的通知》。2000年市委又在广大农村乡镇中开展“五个有(即每个镇村有一个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站)、有一个广播电视室和配套广播电视收转设备、有一个规范的卫生所、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所、有一支宣传文化队伍)”创建活动。2001年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相继出台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各职能部门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各项行业标准。经过几年扎实努力的工作,至2002年,全市沿海地区85%以上的农村和内地山区60%以上的农村乡镇基本达到“五个有”的标准。21世纪泉州进入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阶段,2003年党委宣传部又作出建设农村文化先进示范工程的决定,这一决定不仅在设施完善方面,而且在领导机制、组织机构、活动要求、经费保障、市场建设、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全面的内容,在质的要求上赋予了农村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
泉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同步,泉州市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九五”期间为例,泉州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工程建设资金2亿多元,仅百万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就有21项。市政府坚持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2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晋江市,在短短4至5年时间里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就超过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总和。泉州既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又是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还善于打“侨牌”和“台牌”,积极发动海外侨亲、港澳台胞及民营企业家开办文化公益事业。
目前,泉州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已经基本健全,实现了县(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文化室。一批基层文化设施达到一流水准,3个图书馆、2个少儿文化示范园、1个文化站被授以国家级馆(园、站),4个县的文化馆正在向文化部申报一级馆。泉州和2个县(市)被授以全国文化模范市,4个县区被授以全国体育先进县。
加强引导,突出管理,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观从接受型向选择型转变,从观赏型转向参与性,民间文化社团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军突起。浓郁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构筑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泉州,民间职业剧团、南音社团、诗书画谜社团、铜管北管十音乐队、舞龙舞狮队有将近1000个,平均每天有70多台戏在农村上演。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加强对农村基层各种民间文化团体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引导各门类艺术团体成立了协会,订立公约,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文化部门与民间团体的关系,也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与服务,如倡导演定型剧目,建立剧本审查、排练督察、演出巡查、考核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健康发展。
泉州各地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两场大型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十分注重对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的梳理、挖掘、保护和弘扬。如安溪将民间传统的斗茶改成了高雅的茶王、迎茶王等活
动,培养了一大批茶艺人才。文化与经济形成了互动共荣的关系,往往一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形成了它产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它产业的发展。比如安溪的茶文化,德化的陶瓷文化、惠安的石雕文化等等。这些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惠安石雕、德化陶瓷、鲤城工艺品、晋江戏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农村,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规模,树立了一镇一村的文化品牌形象。
打造精品,增强辐射,进一步丰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内涵
丰富多彩的农村民间艺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脱颖而出。如何引导好文化的多样性,泉州从三方面整合、导流民间文化的力量。
一是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了农村整体文化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十几年来,泉州以精品生产为龙头极大地带动了农村文化的进步。安溪高甲剧团创作和演出的高甲戏《玉珠串》,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使原本濒临衰弱的剧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不仅救活了一个剧团,凝聚了一支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短短两年多时间,这部戏在农村演出了500多场,农民爱点这出戏,爱看这出戏,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意料。泉州聚合国办剧团和民办社团的优势,每年都有规划地重点扶持一两个作品的创作、演出,磨砺了一部部优秀作品,平均每年捧回3个群星奖,“八五”以来先后有9个剧目15次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由市政府设立的综合文艺最高奖——“刺桐文艺奖”,在发现后备人才、激励精品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契机,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历史上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在此汇集,10余种宗教在此和平共处,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典型特征。泉州以积极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泉州南音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强农村各地重要文物景点的修缮、历史文化遗存的整理挖掘、民间艺术精粹的提炼,极大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三是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泉州每年都要组织一两次国际性、示范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国际木偶节、国际南音大会唱、旅游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了20多次。这些重点活动,既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所需,促进了经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给民间文艺团体表演、展示自我和检验成果提供了广泛的活动场所。同时,泉州每年都举办以民间为主体的“威远楼之夏”戏剧节、广场文化艺术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以及各类戏剧、农村题材文艺会演等,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文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