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1:4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第一篇: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附件

2017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面向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科技合作、软科学研究等领域,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的科研优势,加强行业、区域的协同创新,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申报条件

项目及申报单位、合作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在海南省行政区域内注册一年以上或者中央在琼单位,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单独或联合申报。社会团体可申报软科学研究方向。

(二)项目申报单位运行管理规范,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基础条件,有研发经费投入,具有完成项目所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较大的企业申报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三)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两家及两家以上单位联合申请的项目,应提交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明确各 方的研究内容、成果提交的时限、经费的来源及分配方式等主要内容,并经法人单位盖章。

(四)项目产业化生产及应用地点应在海南省内。

(五)项目负责人为在职人员,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动态及发展趋势,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六)项目组成员、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具有良好的信誉。

(七)已承担2项以上(含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企业(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放宽至3项,项目负责人不放宽)或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未结题或验收之前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八)已获省级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不得再申报本专项。

(九)企业单位申报的,自筹经费应不低于申报经费。

(十)对中西部市县申报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和倾斜支持。

科技合作项目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符合如下条件:

(一)合作方为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国内高校、大院大所等科技创新单位。申报单位和申报人具有科技合作基础,已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归属规定。

(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申请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 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

(三)企业申请项目负责人具有申报领域的相关研发能力和经验,主持或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并拥有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

二、实施年限

应用研究类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为2年,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软科学研究类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三、资助额度

项目经费以单位自筹为主,省科技厅择优安排部分资助经费。

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科技合作四个方向的项目经费资助额度分为四类:A类为100万元,B类为80万元,C类为50万元,D类为25万元。

软科学研究方向的项目经费资助额度分为三类:A类为15万元,B类为10万元,C类为6万元。

四、资助方式

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方式为无偿资助。科技合作方向项目经费分年度拨付,其余项目一次性拨付。

五、支持方向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分为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科技合作和软科学研究五个方向。

(一)高新技术 1.电子信息

(1)软件。积极发展面向新型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应用软件;研发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智能交通等嵌入式软件;研发虚拟化软件、分布式架构和数据管理软件、虚拟计算资源调度与管理软件、云计算环境下的流程管理与控制软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大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等。不支持网站建设类项目;不支持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项目。

(2)网络与通信技术。研发光传送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微波通信网络、IP承载网络的组网与规划、控制管理、交换、测试、节能等技术;三网融合通信技术;光网络核心节点和边缘节点及其关键模块/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软交换技术等。卫星地面站系统及其控制管理技术;卫星通信应用终端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应用技术;卫星遥感数据共享与应用技术。量子通信技术应用、高效电力载波通信、电力设备在线监测先进传感技术。

(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基于通信网络和无线传感网络的物联网支撑平台构建技术;基于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海量信息存储与处理技 术;面向物联网应用的M2M终端、通信模块和网关等设备和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

2.新材料

(1)高分子材料。研发橡胶新品种的制备技术;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橡胶基复合新材料技术。具有光、电、磁、热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高附加值高分子结构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先进功能膜及其支撑材料;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高分子功能材料。

(2)生物材料。开展天然纤维、天然蛋白质和天然多糖类等生物材料及生物活性陶瓷的无机生物材料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展生物纤维膜、生物膜、生物可降解包装膜等膜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

3.新能源与节能

(1)电动汽车节能经济运行。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关键技术,智能充换电站系统;双向柔性充电机相关技术与产品,保证微网及配电网安全的实现技术等;充/换电设备模块化开发技术,适用于场站和车载等充电机应用环境的新型高效电路拓扑、功率模块和控制技术等。

(2)智能电网技术。电网安全稳定综合防御关键技术、电网防灾与应急防御关键技术、智能配电网仿真分析关键技术、电网设备先进运维及状态检修技术、基于海岛特色的电网规划技术。可再生能源并网、主动配电网技术、大电网自 适应/自恢复技术、适应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智能调度运行技术等。

4.先进制造

(1)机器人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高精度减速器与绝对值编码器、开放式机器人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技术;先进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先进服务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

(2)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和汽车关键零部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先进技术,先进汽车安全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信息化和车联网技术等。

(二)现代农业 1.种植业

开展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良种扩繁等技术的研究;研究种苗规模化繁育、综合处理、质量检测和种质资源检测等关键技术;培育和改良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新品种及关键技术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开展热带作物、瓜菜、水果、花卉的高效设施化栽培、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自动化控制设施和技术以及农机装备、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及精准农业等技术的引进和集成应用。开展热带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防控、昆虫天敌资源挖掘与应用等技术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开展海南热带生物 资源安全预警和外来有害生物形态模式识别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及防治技术;开展农作物种植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引进和集成应用。2.畜禽业

开展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精子冷冻、良种扩繁等技术的研究;开展种苗规模化繁育、综合处理、质量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提纯复壮海南特色畜禽新品种;畜禽主要疫病新型诊断技术、动物严重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快速诊断技术及动物疫病预警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发;开展海南热带动物资源安全预警和外来有害生物形态模式识别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3.水产业

开展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良种扩繁等技术的研究;开展种苗规模化繁育、综合处理、质量检测和种质资源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提纯复壮罗非鱼等淡水鱼新品种。开展海水养殖新品种、优良品种培育技术、离岸海洋养殖产业开发技术、海洋水产品贮藏、运输及加工技术,海洋渔业设施制造与修理技术以及环境友好型捕捞装备及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开展优质、特色水产规模化与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开展海水养殖动物新型诊断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及综合防控技术的研 发,开展海南水产资源安全预警和外来有害生物形态模式识别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

4.农副产品加工业

开展海南主要特色农副产品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农产品加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农产品分级及包装、农产品品质管理和安全控制、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食品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热带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的保鲜、储运、物流配送、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在线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引进和集成应用。5.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监测评价与安全利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生物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农药化肥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示范;天然橡胶面源污染问题及关键技术示范;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南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研究与示范。

(三)社会发展

1.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领域

(1)支持热带海洋微生物资源库建设、海洋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与利用、海洋生物基因组种质资源库的构建;支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海洋资源功能食品开发、海洋药物研发、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水产 品高精深加工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2)支持珊瑚礁生态保护与岛屿修复技术、海洋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技术、近岸海域污染物检测与水体修复技术、海洋灾害与风险防控技术;支持近海养殖容量及其环境影响效应研究、海湾生态系统环境多样性保护研究、以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及增殖放流为核心的增殖渔业关键技术。

(3)支持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海洋信息处理与资源化应用技术、沿海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海洋污染预报及其损害评估等海洋信息产品与服务技术研究;支持深海监测和探测仪器装备、海洋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2.人口健康领域

(1)聚焦地方重大、高发、常见疾病,开展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重点支持地方特色疾病防诊治方案的精准化研究;开展生殖健康、出生缺陷防控、妇女儿童保健等关键技术研究;充分整合特色医疗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平台建设、远程医疗等智能医疗研究;开展新型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的研发。

(2)开展中药良种繁育和现代种植(养殖)、质量安全控制、中药新药和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等研究;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技术标准研究,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制定结合中医药和旅游特点的服务、技术、产品、机构和管理标准,重点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园区标准和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制定,为政府监管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加大名老中医传承、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重点开展民族特色医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3)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重点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药物,重点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产品。3.旅游领域

(1)支持研究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旅游区生态与景观环境保护技术、文物保存与修复技术,重点支持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关键技术。

(2)支持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及低碳等先进技术在旅游景区的集成示范。

(3)支持针对海南旅游行业需求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旅游信息互动终端、旅游物联网设施及旅游安全风险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并在全省旅游行业中进行应用示范。

(4)支持物流行业智能终端、自动化分拣、机械化装卸、冷链快递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应用。

4.资源环境与节能减排领域

支持湿地、土壤、流域、海岸带、重要港湾的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濒危动植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污水、黑臭水体、废气、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绿色节能、低碳建筑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

5.公共安全领域

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关键技术及检测设备研究开发;开展社会安全防范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开展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等技术研究;开展公共消防关键技术攻关及重点产品研发。

(四)科技合作

支持我省与国内外合作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1.优先支持紧密结合我省重点产业需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产学研结合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2.优先支持与我省签订长期科技合作协议下的重点项目。

3.优先支持依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东盟科技合作基地、本省单位与国外建立的联合实验室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

4.优先支持发挥我省技术优势,面向“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非洲及拉美地区的科技“走出去”项目。

5.优先支持与国内著名高校、大院大所联合开展产学研的技术创新合作项目。

6.优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申报的对外合作项目。

(五)软科学研究 1.重大科技战略研究(A类)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战略研究。研究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2)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省政府确定十二大重点产业,开展国内外相关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调研,分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我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3)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三沙市等地级中心城市为重点,开展市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国内外相似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我省相关市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我省相关市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4)海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到省内外调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条件、要求和组织模式,综合分析我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我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2.重大科技法律和规章制度研究(A类)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进步条例》、相关省份促进科技进步条例等修订情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各省份相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继续对我省《海南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具体条款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

3.重点科技政策研究(B类)

(1)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研究。面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研究我省产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国内外关联等现状、相关政策,提出推进我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2)美国国家实验室调研及对我国建立国家实验室政策环境与管理模式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海南省的政策与区域环境,对中国和美国家实验室建设环境进行比较研究,以海南省建设国家实验室为例,提出在我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政策环境与管理模式建议。

(3)R&D投入对产业发展影响及增加R&D投入政策研究。重点研究国内外R&D现状、引导R&D增加投入政策,分析我省R&D现状、现有政策及对企业、产业发展及GDP的影响,提出提高我省R&D投入的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4)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政策研究。重点研究创新创业的人才与团队培育政策、创新驱动背景下海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研究,找出海南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培育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构建海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客观评价分析,提出改善海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5)海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研究。研究国内外出台的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对比分析相关政策的优点和不足;研究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提出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措施。

(6)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政策研究。重点研究广东省推进创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措施及发展现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我省建立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思路、发展举措和政策建议。

(7)海南省科技合作政策研究。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求,研究相关省份推动国内外合作的现状、政策,分析我省科技合作现状、需求,提出推动我省国内、国际合作的政策和措施。

(8)推进我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研究。研究国内外出台的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政策,对比分析相关政策的优点和不足;研究我省产学研合作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推动我省产学研全作的政策和措施。(9)知识产权发展政策研究。研究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相关政策和措施,分析我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现状、相关政策,研究提出推进我省知识产权保护、评估、质押、交易等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10)省级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政策研究。研究国内外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的主要方式,分析各种方式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转变我省财政科研经费投入的思路、措施和政策建议。

(11)重点园区科技政策研究。重点围绕国家热带公园、海南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筹建和加快推进海口国家高新区、生态软件园等五个科技园建设,分析国内外科技园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推动我省各类重点科技园区的政策建议。

(12)海南热带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科技政策研究。围绕我省热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链各环节,分析国内外热带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超势、重点,结合海南的生产实际,重点开展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及品牌农业等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和热带现代农业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等研究,提出我省海南热带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实施步骤与方式等。

(13)海南省科学普及相关政策研究。研究国内相关省份推进科学普及的政策和措施,分析高校科普教育活动的系统性特点,提出推进我省科学普及的建设思路、措施和政策 建议。

(14)科技支撑生态保护和利用政策研究。开展海南生态保护和利用科技需求调研,比较国内外高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分析我省科技支持生态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快我省生态保护和利用的技术路线、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4.重点科技管理政策研究(B类)

(1)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科技机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研究国内科技计划、科研项目、科技机构现有绩效评估体系现有状,分析典型类型绩效评估体系优点和不足,结合我省实际提出绩效评估体系。

(2)推进专业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中介)建设研究。研究国内外专业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中介)现状,分析政府对各类专业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中介)监管措施,结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意见》,提出我省专业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中介)建设建议和政府管理部门具体的监管制度。

(3)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监管措施研究。研究国内外财政科研经费监管相关措施,分析各种监管措施应用效果,结合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海南省科技厅 财政厅《关于改进和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意见》,提出加强省级财政科研经 费监管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5.自由申报面上项目(C类)

支持自由选题开展相关科技发展战略、创新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政策、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等研究,分析现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设和措施。

第二篇:2018年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2018年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一、工业领域

(一)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

1.柔性传感材料与传感器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柔性/可拉伸器件和导电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设计和研发柔性/可拉伸器件、导线、电极。设计和研发适于可穿戴设备使用的新型柔性/可拉伸传感器件。研究适合于柔性传感器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监测的算法,实现可穿戴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健康数据获取和分析。

2.柔性混合集成电路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柔性和刚性器件混合集成、柔性互联、柔性混合封装工艺,研究超薄硅集成电路及传感器的加工工艺。研究柔性混合集成电路性能测试技术,开发柔性混合集成电路在疲劳载荷下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的测试工具。研究柔性混合集成电路的失效机制及相应的结构优化方案。

3.柔性显示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柔性显示的薄膜封装技术,揭示材料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突破功能层薄膜本身在卷曲、折叠等力学作用下的稳定性关键技术。

4.柔性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非富勒烯类受体材料,高效界面调控材料,柔性薄膜的微观形态调控技术,基于40 μm以下厚度柔性超薄晶硅的非掺杂异质结技术,构建新型高效材料体系。

5.柔性照明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柔性耐高温透明聚合物基板、柔性金属基薄膜透明电极、高效柔性发光材料、可穿戴柔性液晶显示材料和印刷电子辅助材料等相关材料制备研究,阐明光学特性、电荷输运和耐久性调控规律,研究对上述材料老化特性的实验室加速测试与评估的相关方法,突破高耐久性多功能柔性封装关键技术。

6.柔性储能器件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针对柔性储能的高性能正负极活性材料新体系,以及电解质和集流体等匹配性材料,重点探索基于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的新型储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储能机制及其在柔性储能器件中的应用技术。发展创新的柔性电极结构设计方案与材料集成技术,研发柔性储能器件全流程制作工艺,评测柔性储能器件在反复受力与形变时的充放电性能、电极中各组成部分的界面结构和正负极材料微观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器件的失效机制及相应的材料与器件结构优化方案。研究基于成熟锂离子电极的柔性薄膜电池技术,重点探索柔性电解质、柔性隔膜、柔性电极以及柔性电池封装工艺,柔性电池整体实现反复弯折万次以上不发生明显变形和失效的目标。

(二)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7.面向移动或一体机模式的VR/AR显示设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解决虚拟/增强现实眼镜晕眩问题相关技术,增强现实眼镜扩大视场角的方法。研究虚拟现实眼镜硬件系统集成的最佳散热方法,以及虚拟/增强现实眼镜的外壳材料ABS掺杂后的散热增强效果模型。开发基于蓝牙通信或其他无线通信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8.多维度感知交互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多源融合的三维立体场景高效构建技术,以及虚拟场景中视觉、听觉、触觉、语言、方位等多维度的高效感知与协同交互技术。针对不同物理位置的多个虚拟环境间远程交互与深度互动问题,研究分布式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整合、构建与应用。

9.基于实体模型平面数据的全景制作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发内容:研究基于多视图的建模方法、数据驱动的三维建模、物理的自动化建模等方法。研究基于实体模型自动适应性重用和模型基础库的快速建模方法。研发实体模型平面数据的全景制作核心软件工具。

10.基于VR/AR的室内移动装置自主定位导航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VR/AR技术的高精度定位、快速地图构建以及自主导航技术。研究多传感器图像拼接技术和虚实图像融合技术。研究构建地图的误差分析与补偿技术,提高地图构建的速度、准确性与可靠性,保证室内移动装置的定位和导航精度。

(三)工业互联网与安全

11.工业互联网基础核心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工业互联网基础部件集成传感器技术与相关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方法,开展制备技术、工艺设计与产品可靠性研究。

12.物联环境下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物联环境下的安全威胁感知分析与防御技术。研究支持混合云计算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网络安全平台的多块业务板虚拟化技术。研究数据中心交换架构体系,针对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高吞吐的交换机核心技术开展技术研究,研制大容量交换设备。研制基于基础安全数据和安全日志的海量日志监控平台,实现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中的攻击进行实时的态势监控,对全局的攻击日志进行监控和分析,解决传统攻击日志和攻击分析设备无法对攻击者进行持续最终的问题。

(四)人工智能技术

13.跨界大数据智能分析与跨界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语义融合、数据收集整合、数据管理、深入挖掘等支撑健康、金融、制造、环境与过程分析、行为监控、风险评估等跨界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研究跨越价值链的数据管理跨界服务设计、评价方法。研制跨界大数据收集管理与分析支撑平台、数据驱动的跨界服务平台,制定相关的跨界数据融合和跨界服务标准,并在产业及相关产业大数据与服务平台中开展示范应用。

(五)高性能功能材料

14.高性能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规模化制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芳香族耐热尼龙的成型加工特性、改性及应用技术。研究丁基橡胶的原位接枝改性、层状材料表面修饰及其在橡胶中应用技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形态设计调控、易析出(挥发)小分子物等控制、功能化改性及应用技术。医疗高性能植入物,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器官替代材料。

15.多功能纤维及工程用纤维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功能纤维多重结构、形态设计与功能调控技术,突破连续聚合、高效仿丝、功能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多功能纤维及工程用纤维制备与应用示范。

16.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GaN、AlN和SiC单晶衬底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突破应力控制、低缺陷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第三代半导体同质外延技术研究及其在光电子和功率电子器件上的应用,开发新型有机源、发光与封装材料等核心配套材料。研究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大功率LED驱动电源中的应用技术,满足LED驱动电源高效率、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要求。

17.新一代通信用复合材料及器件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介电/铁氧体材料配方设计及复合技术,研究材料成型、烧结、多线切割、精密加工等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介电陶瓷/铁氧体微结构控制及性能调制技术。研究电子用陶瓷陶瓷稳定浆料制备工艺、浆料流变行为及高质量膜片成型、无翘曲烧结技术。

18.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金属空气电池活泼金属阳极材料、碱性或中性介质电解液配方、新型阴极还原催化剂及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生产工艺、膜电极生产工艺、氢燃料电池电堆组装工艺等关键技术。

(六)智能成套装备及机器人

19.智能成套装备及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装备制造创新设计、模拟仿真、自检测自学习、自律执行和远程运维等技术研究,突破成套装备制造的智能化系统集成、高可靠性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展机器人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变负荷、变惯量、变工况的自适应技术,抗恶劣环境等技术研究,突破工业机器人在交通物流、恶劣环境或精密加工等应用关键技术,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七)汽车关键零部件

20.汽车关键零部件。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汽车零部件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可靠性安全性等技术研究,建立汽车关键零部件结构优化分析和性能与可靠性试验方法,突破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检测、评价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

(八)先进制造技术

21.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金属增材制造及增材、减材复合加工制造技术,研发相关的新型装备。研究微纳级别的增材打印技术,研发相关的新型设备。

22.新型激光发生器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激光器半导体阵列发光点微光学整形、组束设计、构建色散外腔反馈等技术,突破激光发生器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可靠性等技术瓶颈。

23.精密加工检测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金属、陶瓷、单晶硅、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精密加工机理,研究基于机器视角、非接触测量的100%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加工和测量误差源对非球面形貌创成的影响机理和多误差实时补偿策略,突破曲面加工表面的在线测量方法与反馈等核心关键技术。

(九)印染行业改造提升

24.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印染清洁化生产新技术、印染智能化加工体系,研究低温前处理、无水少水染色、涂料印染、高速低成本数码喷印等清洁染整和无甲醛高保型整理、涂料整理、泡沫整理、表面接枝修饰等功能整理技术。研究印染行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等技术。

(十)申报条件

申报条件:申报主体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或2017年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上;申报项目经费支出总预算必须在3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申报项目必须有企业自主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获企业自主立项,且立项时间必须在2017年1月1日以后,申报主体要建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联合开展产学研攻关。

二、农业领域 1.农业新品种选育。包括水稻、蔬菜、果品、水产、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的新品种选育研究、种子种苗工厂化自动化繁育技术。

2.农作物新型栽培模式和精准栽培技术。包括研发提质、清洁、安全生产的新型栽培技术与模式、研究土壤环境适应性机制,养分、水分需求代谢规律、研究肥水精准控制技术参数。

申报主体: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

第三篇:2019健康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征求意见稿

2019健康领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1.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动脉瘤、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开展适合我国人群更为特异的早期诊断技术以及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2.眼病治疗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黄斑病变等常见视网膜疾病,病理性近视及其并发症,视神经相关疾病,以及角膜病、葡萄膜炎、青光眼、眼眶病等重要眼科疾病,开展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新技术,精准治疗新方法和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新途径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眼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盲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3.中医辨证治疗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慢性肝病、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要常见疑难疾病以及机体亚健康状态,开展符合中医辨证科学内涵的证候诊断技术研究及亚健康状态的微观辨证研究,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采用中医药新方案、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且适宜推广的中医药辨证(微观辨证)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案、新技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改善症状、体征或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的不良反应,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4.生殖健康、生育安全及出生缺陷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早孕期自然流产的防治,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辅助生殖技术,重大出生缺陷筛查、早期诊断、精准干预,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治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常见生殖功能障碍的诊治新技术研究。考核指标: 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提供质控标准,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5.高发恶性肿瘤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脑肿瘤等常见、高发恶性肿瘤,研究能使确诊时间明显前移或其他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复发转移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包括基于影像学、内镜、分子标志物以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消融治疗、手术治疗等筛查、诊治和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有效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6.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重点研究新型诊治与干预技术和方法;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预防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7.精神、神经及脑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神经发育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病变、难治性癫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重大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动脉瘤、脑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开展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提高识别和诊断水平,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神经心理、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神经介入、神经微创等关键技术方面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8.感染性疾病防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区霍乱、出血热、登革热、流感、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性疾病,开展临床诊治新技术研究,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耐药菌感染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新突发传染病快速智能诊断和病原分析新技术研究,提出疾病防控策略和方案。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防控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或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9.耳鼻喉及口腔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先天性、迟发性、进行性儿童耳聋,老年性耳聋,耳鸣,先天性耳畸形等不同病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针对喉神经麻痹、环杓关节病变及声带息肉等重大嗓音疾病,以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发育畸形、无牙颌种植牙、颌面部损伤后的组织缺损,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等口腔颌面重大疾病和牙周病引起的牙龈退缩和牙槽骨等疾病,开展明显提高疗效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究。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0.肾脏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重大肾脏疾病,开展早期诊断、智能快速诊断和治疗新技术、预后处置技术研究;开展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急性排斥预警诊断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整体预后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1.儿童常见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感染、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等儿童常见疾病,针对颅脑损伤、颈部及脊髓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四肢及骨骼损伤等儿童多发严重创伤和创伤性凝血病、创伤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开展快速准确智能诊断新方法研究和精准、疗效明显的治疗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适宜推广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2.老年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衰弱症、肌少症、老年营养不良、失能等老年综合征,开展早期诊断方法、精准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好转率或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3.妇科常见多发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受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常见、多发妇科疾病,开展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新技术和精准治疗新方法研究。实施目标: 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且适宜推广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4.免疫与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及药物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以及遗传性疾病、罕见病等,在经评估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下,依法依规开展免疫和基因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优化免疫和基因治疗方案(研究需在具备开展临床研究条件的机构开展)。依法依规开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建立安全有效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明显的免疫和基因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相较于传统疗法,要求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治疗靶位、靶序列、抗体有效部位基因序列、细胞株、细胞与基因扩增技术等相关资料和研究报告等。涉及药物开发的项目,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

15.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技术研究及药物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心血管疾病、血液病、骨与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不孕不育、重要器官退行性病变及脏器功能衰竭等,针对与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抗衰老技术,在经评估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下,依法依规开展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研究需在具备开展临床研究条件的机构开展)。依法依规开展干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并提供相关研究报告等;提供相关种子细胞和用于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标志物;建立干细胞或其衍生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建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涉及药物开发的项目,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

16.细胞(基因)储存、制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配套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针对重大高发疾病、难治性疾病、罕见病、遗传性疾病等,围绕细胞与免疫治疗临床转化及相关药物开发需求,依法依规开展细胞(基因)储存、制备、各类基因载体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培养基、培养设备等配套产品开发。实施目标: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过程规范、安全有效,具备细胞(基因)制备和各类基因载体生产的条件,符合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及相关技术临床使用需求,确立自主研发产品的优势,成本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明显下降。相关技术及产品应在细胞治疗临床使用及药物开发过程当中得到实际应用。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17.候选药物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基于新靶点、新技术、新策略发现新化合物或新活性物质,在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开展药效学研究,进行药代特性和安全性早期评价。实施目标:获得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经成药性评价的的候选药物,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药、海洋药物等,明确阐明成药性特征,经评估生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基本明确,为后续规范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18.化药新药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前研究。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实施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

19.化药新药临床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研究。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实施目标:完成所有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优先支持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且结果较好的新药。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20.新型生物药物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具有新结构、新作用靶点、新作用机制的生物药物,包括蛋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新型疫苗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实施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

21.新型生物药物临床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新型的蛋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新型疫苗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新配方、新剂型或新用途等。实施目标:完成所有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优先支持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且结果较好的新药。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22.中药创新药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临床急需且与西药相比优势较大的中药创新药物开展临床前或临床研究。优先支持基于中医典籍的经典名方开发中成药。实施目标:现代医学适应症明确,生产工艺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和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批件或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其中,开展临床研究的项目要求企业牵头。

23.智能化制药装备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化学制药过程、生物制药过程、中药制药过程中的新装备,体现装备的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并安全可靠、绿色节能。实施目标:智能化制药新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在制药领域示范应用5家企业以上,明显提升制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能耗和三废均减少50%以上。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

24.药物的生产技术提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生产技术提升研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工程创新研究,实现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制造过程重构、替代和强化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应用,实现绿色、安全、节能、高效生产。实施目标:建立节能、绿色、高效的制药新工艺和新技术。制药工艺符合国际制药行业的最新标准,三废排放和产品成本显著下降,产品质量达到中国药典、USP及EP最新要求。经技术提升后,单个药物的年销售额提高30%以上。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25.先进医学影像设备及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高端数字化医学成像设备。开展基于医学影像(含病理图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疾病早期精准诊断分析技术和系统开发。实施目标:研制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多模态分子成像系统、新型光声及激光扫描内窥镜系统、新型电阻抗成像系统等;研发融合医学影像精确诊断、放化疗计划与疗效评估的智能化系统、病理图像智能诊断分析系统、新型早期筛查与监测分析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软件著作权。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26.智慧医疗与养老技术及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医养结合等需求,研发面向老年人群和慢性高发疾病监测、监护和管理的新型低功耗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康复、治疗、疾病预防、行为与认知干预技术、器械及系统。针对用户的关键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健康状况评估,研究非接触式、连续性、便捷化监测智能终端,实现智能感知或识别用户的事件状态、活动能力、活动规律和趋势判断。研究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处理和快速响应技术,实现自动分级分类和针对用户的差异化和针对性服务。实施目标:研制新型医养结合的人体状态监测医用器件和装置、智能化健康和行为监测管理平台和系统,构建物联网智能健康养老监护应用服务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使用该装置、器件的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研究成果在多个省内社区或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27.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及医学检测仪器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用于重大高发慢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和试剂盒、医学检测仪器及快速诊断系统(POCT);研究可实现快速、即时、高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新型标志物检测技术、医用质谱技术等。实施目标:研制高灵敏度无创生化指标快速检测系统、医学检测试剂和仪器;研制新型免疫类和分子诊断类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新方法和仪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28.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及高端植入、介入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 研发心脏瓣膜及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皮肤、可控降解心、脑血管及腔内支架、植入式骨科产品、牙种植体、骨诱导修复材料、糖尿病治疗产品、载药缓释医疗产品、新型植入式电磁治疗、调理产品等高端植入性产品;研发新型的介入诊断、治疗等产品;研究植、介入产品表/界面生物功能化及改性、材料制备、组织工程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实施目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植入/介入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使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的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29.手术、康复及专科医用机器人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和集成医用机器人技术,开展运动、视觉、听觉的捕获、控制、协调和反馈分析技术研究;开展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机械臂运动控制和定位技术、协调控制和安全评价技术等研究;开展运动意图识别、人机交互、外骨骼柔性控制、不同适应症运动模式优化、手术控制和伺服反馈等技术研究。实施目标:研制手术规划和实时精准导航一体化的智能手术机器人。研制智能康复机器人、医用外骨骼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智能助行系统等。研制骨科、心脑血管、神经、口腔、眼科、护理抽血和麻醉科等各种专科用的智能医疗机器人产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30.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和相对高频的罕见病,面向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研发基于DNA算法、进化算法、免疫算法等生物计算、认知计算、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方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基于疾病知识库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的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可分别单独立项。实施目标:研制开发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1个,实现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辅助问诊、智能辅助分诊、智能辅助治疗等决策支持,辅助决策支持准确率不低于90%。系统在不少于5个医疗机构(其中一半以上需为地市以上三级医院)开展验证并推广。研制开发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1个,提供跨终端、跨学科、跨系统的远程协作、智能会诊等应用服务,形成专科化、智能化区域联合诊治中心和跨医院协作网络,接入数量不少于30家。产品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申报主体: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

第四篇:2018年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引

附件1

2018年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

围绕自治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支持我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开展应用目标明确的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或示范推广项目,突破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预期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能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先支持项目申报单位与国家大院大所、科技强省开展科技合作,鼓励面向区外聘请首席专家和骨干研发人员。

一、工业领域

1.装备制造领域

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大尺寸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煤矿机械、高速动车组配件、起重机械设备、新能源装备、高档轴承、精密铸件、高档电工电气、智能纺织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智能输送设备等关键装置、关键工艺技术及新产品研发。

2.新材料领域

稀有金属材料、铝镁等有色金属材料、光伏材料、新型高性能储能材料、核电等特种行业专用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炭基材

1.现代种业

(1)特色种质资源挖掘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重点搜集、整理、挖掘与遴选、创制较高经济和生态价值的特色植物资源,开展大青葡萄、玉皇李子、红梅杏和叶用枸杞、欧李、食用花卉、菜用植物(黄花菜)优新品种筛选与培育,建立精细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带动特色农业开发;

(2)特色小杂粮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糜子、谷子、荞麦、燕麦、豌豆、扁豆、胡麻等特色小杂粮品种选育,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及适宜轻简化生产新品种(系),完善耕作、施肥、轮作、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支撑小杂粮产业提质增效;

(3)旱区玉米、宁夏食用百合等特色耐旱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集成创新旱地水肥耦合、地面覆盖等配套技术,开发拣选、贮藏及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经济效益。

2.现代农业生产

(1)滩羊肉羊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滩羊、肉羊精准养殖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高效饲养、疾病疫病防治和“互联网+”智能管理技术,创建滩羊、肉羊高效、安全、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支撑现代养羊业升级发展。

(2)优质粮食绿色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绿色丰产、全程机械化与轻简栽培、防灾减损、病虫害预警与生态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创新,技术研究,创制复合型、专用型生物肥料等重大产品,建立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和工艺标准。

(2)新型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生物兽药开发。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生物兽药,建立有效生物防治体系。

4.精准农业

(1)宁夏土壤数据库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耕地数据资料,重点构建宁夏土壤云数据库,实现土壤数据网格化、精准化、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决策服务。

(2)智能精准施肥技术研发。开展枸杞、葡萄、设施瓜菜、优势粮食和优质牧草产业带核心区精准施肥技术研究,构建区域化作物精准施肥微云平台,保障土壤健康。

(3)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与装备研发。重点研发特色作物水肥智能决策模型、自动化调控装置,建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服务云平台和灌溉制度。

(4)现代灌区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重点研发适用于多泥沙水质的现代灌区渠系自动灌溉装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和评价体系,打造标准示范工程。

5.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加工

(1)特色食品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重点开发适合现代食品加工业需求的特色农产品食品配料、即食制品及功能性制品,延伸特色资源产业链。

(2)新型大健康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重点开

穴播、覆土、镇压等工序一次完成的水稻单式、复式旱直穴播机,实现精量播种、精细栽培、节本增效。

(5)山坡地柠条采收机械研制。研制适合山区坡耕地的轻简化柠条采收专用机械,集成改制集粉碎、柔丝、加水、加菌剂、打捆、包膜一体化柠条加工生产线,促进柠条加工利用。

8.农业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

(1)特色经济林现代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枸杞、红枣、苹果、设施果树花卉现代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创建枸杞宽行密植高干篱架栽培、苹果乔砧宽行密植栽培、红枣高品质栽培和设施葡萄高干水平棚架立体复合种植、桃优质早产早丰、灵武长枣促成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特色经济林标准化、机械化栽培和绿色、高效生产。

(2)林下经济种养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品种筛选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创建林药、林草、林禽、林菇等生态农业开发技术模式,引领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3)盐碱地特色产业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开展以鱼改碱技术和抗盐耐碱高值特色抗逆作物品种引选,创建鱼菜一体开发技术模式和生态型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体系。

9.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示范

(1)宜居村镇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村镇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景观构建、村镇饮水安全、村镇生产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村镇固体废物无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村

地加工与贮藏新技术、新设备研发;加强中药材精深加工新技术及新药产品(院内制剂)、保健食品、中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研发;开展中药材文化旅游关键技术研究。

(5)生物制药技术与新药创制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生物发酵核心菌种自主研发;特色原料药、高端原料药新产品开发;化学原研新药研发以及专利药、仿制药的研发及质量优化研究;医用生物材料及高端耗材产品研发。开展康复器具工艺、材料、元器件研究与产品开发。

2.资源环境领域

(1)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等区域代表性生态问题,以及产业发展、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开展沿黄城市带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和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引扬黄灌区盐碱地水盐平衡等机理研究与综合治理技术、宁夏中部草地保护改良和可持续利用技术、宁南山区脆弱生态系统恢复与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宁夏移民规模最优控制研究,开展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2)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支持开展宁夏湿地资源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饮用水安全保障、中水利用、废水再生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重点行业工业污水及废弃物高效处理和回用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3)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居住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支持

等科技强国和国际组织间开展的联合研究、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等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我区有关单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合作与技术援助,支持我国有关企业、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及装备向阿拉伯国家的输出。国外合作方对合作项目要有相应的技术、资金或设备等科技资源投入。必须是经过合作双方对接洽谈确定的项目,申报时需提供与合作方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

1.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及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新技术引进。采矿机械配套和智能控制技术;大型精密机床和加工中心的研发与引进;装备制造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器人控制软件优化;高速动车组配件制造工艺优化;高档电工电气、专用轴承、起重机械的研发;智能仪表调节阀(化工、电工、冶金)的研发;大型精密铸造技术及检测试验技术引进。

2.能源化工关键技术联合研究及新产品研发。煤炭多联产技术,煤制油、煤制烯烃催发剂、添加剂的研发,煤化工工艺模型建立及工艺技术优化,清洁生产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副产物加工利用,核心装置设计研发。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新产品的研发。

3.稀有金属材料、轻金属和碳基材料新产品研发及优化工艺引进。高纯钛及低氧高纯钛制备技术;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钽电容器、铌粉、钽铌合金及其化合物,钽铌基电子元器件产品

18.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引黄灌区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宁南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修复,水土保持、沙化治理、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的联合研究与新技术引进。9.重大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测新技术及重点新药创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肝炎等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早期预警诊断、干预治疗和检测康复技术;生物制药为主的新药创制、疫苗研发、靶标发现等关键技术联合研究。

10.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阿拉伯国家的先进实用技术及装备援助。适宜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医药、生物技术、节水技术及装备、农业物联网等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新能源、北斗卫星等高新技术及装备的转移输出。

第五篇:2019年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申报指引

2019重点研发计划主动设计申报指南

工业领域

一、智能硬件与产品

(一)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深度学习计算技术,研制适合工业需要的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与相应的硬件产品和传感元件,重点突破新领域与新产品的智能化后的适应性、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完成基于深度学习计算芯片的整体设计方法,开发出深度学习计算芯片、嵌入式NPU芯片及相关智能硬件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图像处理芯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用于多种用途的图像处理算法及其硬件实现技术,研制专用图像处理芯片,实现嵌入人工智能(AI)加速,以提高卷积计算、弹性张量计算、数据局部性与稀疏访存优化、负载均衡稀疏化等效率。开发基于深度网络的模型压缩和快速执行方法的图像处理芯片,降低图像处理所需的内存空间和执行时间。实施目标:开发出基于嵌入式AI技术、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芯片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专用系统级芯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不同应用场景或特定用途,研究专用系统级(SoC)芯片的系统功能确定、软硬件划分及设计等全过程制备技术,突破微处理器、功率管理模块、- 1 - 模拟IP核、数字IP核和存储器或片外存储控制接口的芯片集成关键技术。实施目标: 设计并开发出全自主专用SoC芯片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器、芯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核心部件,包括智能分布式工业传感器、网络集成驱动芯片、专用处理器、内置OPC-UA的驱动器等基础件与核心件,开展制备技术、工艺设计与产品可靠性研究。实施目标:开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传感器、集成驱动芯片、专用处理器、内置OPC-UA等驱动的智能传感基础件与核心件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智能网络设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内生安全远程终端单元(RTU)安全防护模型和新型防护技术,突破工业级高可靠无线组网、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协议快速转换和工业级窄带无线组网等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有线网络协议转换网络设备。实施目标:开发出工业级高可靠无线组网设备产品,拥有自主开发的协议源码,有效通信距离100米以上,网络连接节点数达100个以上,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机器人产业对智能感知的需求,研究六维力传感器的新型结构、多维力信息的全方位提取和动态解耦算法,研究触觉传感器的制备、信号解耦、传感器标定、触视觉协同感知等技术,研制出微型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感知传感系统。实施目标:开发出视觉、力觉、触觉等智能传感器,开发出具有抓取与操作功能的多指执行器等

- 2 - 末端执行器产品,并实现在机器人本体的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七)智能机器人控制器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模块化的机器人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放式控制器软件平台和故障诊断与安全维护技术,突破多轴运动控制技术、高速伺服运动总线技术、惯量动态补偿技术和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 开发出具备高速总线接口,可实现机器人视觉、力等外部传感器接入,具备开放式二次开发环境的专用控制器产品及集成部件,安全性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实现在机器人本体的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八)人机共融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能够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关键技术。针对人—机协作型新一代机器人所处环境和完成任务的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研究共融机器人感知控制、行为优化决策、自主学习等混合智能技术。实施目标:研制出人机共融机器人样机,实现技术验证与功能示范,有条件的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智能软件与系统

(一)工业自主软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和智能工厂的需求,研究动态生产实时优化运行、基于视觉、知识图谱等加工生产线工艺感知与加工精度控制、或数据驱动的装配质量监控与优化等技术,实现实时报警和在线质量优化,研制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工业软件系统。实施目标:

- 3 - 开发出自主可控的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核心支撑工业软件,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智能工业运维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大型装备制造或者复杂工业产品的运维服务需求,研究多传感集成、运行状态信息获取与融合、在线实时监测与大数据诊断分析、运维可视化展现技术,突破隐故障预警、个性化维修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研制出智能工业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实现装备(产品)远程无人操控、主动预警、在线运维和健康状态评价,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智能存储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嵌入式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电路模块与实现及制造工艺等技术,研究基于嵌入式MRAM的新型存储架构微控制单元(MCU)产品及其调试工具、外围电路制备技术。研究硬盘阵列架构技术,实现加数据流高速加密/解密的功能。实施目标:开发出自主可控的高性能MCU产品、嵌入式MRAM IP及其新型存储架构,并实现示范应用;开发出自主硬盘阵列和固定硬盘控制器芯片,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与技术交易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密码学、数字存证及智能合约技术的全新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具备分布式去中心、不可伪造篡改、公开透明验证和可追踪溯源等特征,为构建价值互联网提供核心支撑。实施目标:提供基于区块链的典型应用解决方案,并实现在技术成果交易领域的示范应用。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4 -

(五)智能制造高仿真数字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我省重点制造行业复杂装备系统的研发设计、性能测试、智能化管控及运维等环节,研究制造环境和服役工况的高保真建模、多源信息交互和仿真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与辨识等关键技术,构建融合数字模型、物理模型与传感器数据的制造系统与制造装备高置信度仿真系统,突破数字孪生(DT)关键核心技术,为高端装备制造系统的智能设计、精准管理与可靠运维提供仿真系统与工具支撑。实施目标:开发出具有空间精确映射、虚实全息互联、人机友好交互的高仿真数字系统,并实现制造行业的应用验证与典型示范。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超算系统的底层运行时系统,研究具有通用和兼容性的底层任务调度和执行流控制及负载均衡方法。研究面向领域的共性加速算法库,研究面向众核环境下的通信优化方法。研发面向大规模众核超算系统性能调试和优化工具。研究均衡并行模块的粒度控制策略、模块与硬件无关属性特征描述方法等。实施目标:开发出大规模众核集群的并行计算平台原型系统或基础算法库,具备在科学计算、工程计算等领域的应用能力。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新一代通信设备

(一)5G通信产品研发及融合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5G全带宽全制式室分网络技术,突破5G互联网主干核心网络低时延信息传输(TNS)等关键技术,研制5G通信产品及基础支撑产品,实现5G应用拓展。实施目标:开发出5G全带宽全制式室分网络产品、智能基

- 5 - 础设施相关设备及高性能以太装备等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北斗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导航、定位、通信、授时等需求,研究标准化、系列化的北斗智能终端用模组技术,研究北斗与通讯、惯导、传感等融合技术,突破单频RTK等关键技术,提高模组精度。实施目标:开发出基于北斗模组的车用智能终端、个人智能终端和物联网智能终端等产品,并实现示范应用,有条件的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自主可控核心交换机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自主可控的核心交换机体系架构和路由交换技术,采用国产自主可控CPU和交换芯片,支持IPv6网络协议和路由协议,支持多虚一和一虚多虚拟化,支持完善的数据中心网络特性,虚拟机跨子网迁移保持IP不变,逻辑网络之间具有较强的安全隔离能力,满足云数据中心的部署需求。实施目标:开发出支持IPv6协议的国产化核心交换机产品,接口速率支持1G/10G/40G/100Gbps,单业务板交换能力800Gbps以上,整机交换能力8Tbps以上,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智能网联汽车

(一)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集成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环境感知系统、决策规划系统、控制执行系统等系统级和整车级的测试评价方法,融合应用现代通信与网络互联互通技术,研究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的智能行驶。实施目标:开发出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有

- 6 - 条件的实现在实际交通状态下的实证测试,形成测试标准/规范草案。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典型的道路类型、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和交通流等基础信息,构建交通场景数据库;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环境感知系统、决策规划系统、控制执行系统等测试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基于硬件在环的虚拟仿真模拟试验验证方法和场地试验验证方法。实施目标:为浙江省建设开放式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测试场区提出评测技术整体方案,有条件的开展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车载高精度传感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复杂交通环境条件下基于雷达和机器视觉融合的环境感知与理解、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等智能汽车关键基础技术,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关键传感器设计开发技术,车道、行人和交通标识等信息识别与分析处理技术,高精度卫星定位、惯性导航与动态高精度地图综合应用技术等。实施目标:开发出低成本小型化的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机器视觉等高精度环境感知关键传感器产品和多传感信息融合模块,并实现在整车上的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机器视觉融合的环境感知技术,研究行人、车辆和道路障碍物识别与自动防撞,车道和交通标识识别技术与自动预警,车道保持与偏离报警,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拥堵辅助、换道辅助等关键技术,研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系统集成开发技术。

- 7 - 实施目标:开发出低成本、低功耗、小型化的适应复杂道路环境的ADAS系统产品,完成在整车上的匹配和标定,并实现在整车上的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车载通讯智能终端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效可靠的基于4G/5G的车载V2X(车对外界)实时信息无线通讯、多源信息融合与应用、云网一体化大数据处理与应用,以及信息安全检测与防护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车载V2X通讯模块和智能终端产品,构建车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并实现在整车上的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新能源汽车

(一)高可靠性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燃料电池系统布局方案、功率等级匹配及整车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等燃料电池能源系统匹配方案,研究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系统一体化温度管理策略,研究整车氢系统设计方案,突破氢系统整车布局优化、整车氢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和应急处理等集成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形成具有高可靠性燃料电池整车集成与控制方案,开出发一款完成国家公告的整车产品。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高比功率车载燃料电池堆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比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系统轻量化、紧凑型结构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电堆内部多物理场耦合数值仿真技术和优化匹配方法,研究先进的热管理和气体管理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高比功率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电堆比功率密度≥ 3.2kW/L,铂用量<0.4g/kW,寿命≥ 5000h,并实现整车配套和装车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8 -

(三)高性能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动态工况下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与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研究空压机、水泵、氢气循环泵等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特性和燃料电池发动机效率优化方法,研究燃料电池发动机低温启动方法,研究燃料电池发动机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典型故障的诊断和在线处理方法,以及研究燃料电池发动机日常维护的方法。实施目标:开发出具有宽温域适应性、快速动态响应能力和高效率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额定功率(净输出)≥50kW,氢气利用率高于98%,发动机防护等级达到IP67,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强制性检测,并实现整车配套和装车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燃料电池客车深度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整车能源系统的匹配方案,包括整车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的动力系统构型和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研究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的一体化热管理设计方法,实现燃料电池发动机废热在乘员舱的利用,提高整车的效率。研究高鲁棒性故障诊断与容错动力系统及整车控制技术。研究整车氢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氢系统整车布局的优化、整车氢安全的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应急处理方法的研究。研究整车一体化设计与工程化集成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燃料电池客车用氢-电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额定功率(净输出)≥50kW,续驶里程≥300km(工况法,SOC 变化≤10%),并实现整车配套和装车应用。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高安全高比能动力电池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乘用车高集成度要求,开展基于整车一体化的电池动力系统的机-- 9 - 电-热设计,研究先进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和紧凑、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制备技术。开展模块、系统的电气构型与参数匹配、耐久性和可靠性的设计与验证,研究基于热仿真模型、热失控和热扩散致灾分析模型,研究电池系统火灾蔓延及消防安全措施。开展电池系统的轻量化、紧凑化技术以及制造工艺与装配技术研究,建立基于整车一体化的电池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测试规范。实施目标:开发出高安全、高比能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系统的比能量≥210Wh/kg,循环寿命≥1200次(80%放电深度(DOD),模拟全年气温分布),满足安全性等国标要求和宽温度使用范围要求,并符合ISO 26262ASIL-C功能安全要求及行业标准要求,并实整车配套和装车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高性能一体化驱动电机系统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速驱动电机与减速器结构集成、润滑与冷却系统、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技术,突破高速减速器设计、齿轮加工与研磨、轴类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掌握电驱动总成批量制造生产工艺与高效检测等产业化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新一代高性能电驱动总成产品,驱动电机及高速减速器的最高转速≥15000转/分,电驱动总成匹配额定功率40-80kW,最高效率≥92%,并实现整车配套和装车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七)城市公交一体化无线充电超级电容储能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特性理论及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耦合机构,研究软磁铁心材料在高频磁场作用下的损耗产生机理及损耗模型,研究无线能量传输耦合机构与超级电容负载的优化匹配,突破无线充电损耗抑制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形成无线充电-超级电

- 10 - 容特性匹配优化方案,开发出城市公交无线充电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样品或产品,并实现实验室验证。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先进功能材料

(一)高性能功能膜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超/微滤膜微结构及表面性能设计、膜丝机械强度优化等关键技术,研发高通量高强度高亲水性膜材料。研究非真空条件下大面积自支撑纳米薄膜的低成本宏量制备、微结构调控、与不同衬底的耦合作用及在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开展纳米薄膜在液/气界面光学痕量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探索。研究具有可见-近红外宽谱可调减反膜的新结构,突破单分散、界面控制和表面改性等关键技术,开发兼具光谱调制与自洁功能的新型多功能太阳能减反膜,开展低成本减反膜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开发出高拉伸强度外压砼式超/微滤膜,建立产品示范线;开发面向电子器件应用的纳米自支撑功能薄膜;研制出兼具光谱调制与自洁功能的太阳能减反膜,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GaN、SiC单晶衬底和外延材料的生长、掺杂、缺陷控制和光电性质研究,研究第三代半导体核心配套材料,开展材料加工和器件制备的关键工艺研究,开展第三代半导体在光电子和功率电子器件上的驱动应用保护技术,研制LED功率器件、单光子发射器件、紫外与红外双色探测器件、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研究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大功率LED驱动电源中的应用技术,满足LED驱动电源高效率、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发展要求。研究嵌入式智慧照明核

- 11 - 心自适应控制模块关键技术等灯具智能控制技术及高光效、高防护、高稳定性光源开发。实施目标:开发出高性能6英寸及以上GaN、SiC衬底材料及第三代半导体核心配套材料,开发出系列新型第三代半导体光电子和功率电子器件及配套应用产品,并实现应用示范。开发出融合光照、位置、姿态等多传感技术和高光效(≥180 lm/W)、高防护(IP68)、高稳定性(10万小时光衰小于30%)的自适应调控智能照明系统及产品,并实现应用示范。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基于绿色工艺的高附加值新型专用化学品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微电子加工用高端化学品的化学结构、微量杂质与产品性能的关系;研究胶体表面及界面行为、化学品结构设计及构效关系,突破绿色合成、提纯、分离等关键技术;研究传统化学品和医药中间体的高效高附加值替代品,开发生物合成绿色制造生产线;针对高品质功能化学品与高端材料领域,开展绿色高效复合、生物催化剂及其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相关绿色合成工艺。实施目标:开发出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绿色高效助剂、高性能催化剂、高附加值生物染料等高端专用化学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高性能航空航天材料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突破碳纤维增强塑料、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石墨/铝复合材料、隔热与吸音材料、高温抗氧化复合涂层等航天航空材料关键技术,开展大型航天航空材料结构件研究及应用测试。实施目标:开发出具有高强度、耐高温防烧蚀、优异隔热和吸音性能、抗高温氧化、轻质高导热航天航空材料,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12 -

七、高性能基础材料

(一)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材料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用于3D打印用高品质合金粉末的低成本制备技术,研究适用于中低压输送、大口径给排水钢管的环保型防护涂层材料和防腐涂层、涂覆加工和先进接口技术,研究硬质合金及金属陶瓷组织强韧化机理、超细晶硬质合金材料及制品制备技术,突破高性能高比重钨合金的工业化制造、高精度钛/锆合金挤压型材制备、铝合金复杂结构件精密成形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适用于3D打印的高品质钛基合金、模具钢等球形合金粉末,开发出超纯超细硬质合金粉体、钨合金、镁合金、高强级别钛/锆合金型材、大型复杂异形铝合金构件等特种合金材料,并实现示范应用或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高性能海洋新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海洋平台、海底油气管线、海缆保护管线和船舶用高耐蚀性、大厚度、大口径、低温高韧性、易焊接等特种钢,研究海洋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核心配套材料、海洋工程专用防腐蚀金属材料、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等表面多功能防护涂层材料、特种氟/硅类高性能防腐涂料等关键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技术,开展多因素复合作用下海洋工程材料及结构耐久性评价与寿命预测技术、材料与海洋环境交互影响等研究。实施目标:开发出符合海洋环境应用需求的特种钢材料、特种海缆保护材料;开发出电通量≤800C的耐蚀抗裂高性能混凝土,开发出高环境适应性、喷涂施工方便、可在服役条件下原位修复的装饰防腐一体化多彩涂层材料,建立海洋材料失效机制及耐久性评价,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13 -

(三)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性能纤维增强、轻量化结构等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的多元正极材料、高安全硅碳基及合金类负极材料、高安全隔膜材料、高性能电解液、金属氢化物等关键材料制备及电池设计和制备;研究面向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隔音降噪材料、阻燃内饰材料、保温材料等制备和应用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能满足新能源汽车节能、安全要求的轻量化结构材料、动力电池相关材料以及面向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关键辅助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高性能树脂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芳香族尼龙、高吸水性树脂、高粘接性功能化聚烯烃和透明抗静电有机玻璃等的分子结构设计、高效合成、高转化效率型反应挤出工艺、创新型深度脱挥工艺、分子量及分布调控、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其改性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改性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性能和分散相形态调控、助剂体系、形态—性能关系、批量化生产新技术等。实施目标:开发出特性粘数0.75-0.95dl/g、热变形温度≥280℃的半芳香族尼龙,开发出残留单体≤200ppm、吸水速率≤30秒(旋涡法)的高性能丙烯酸酯高吸水性树脂,开发出表面电阻率≤1011Ω、透光率≥91%的抗静电有机玻璃板材,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发出粘接力≥12N/1.5cm、残留单体≤200ppm高性能功能化聚烯烃粘合剂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发出电子电器、新能源、建筑节能和安全、功能性包装等领域高强度、高阻隔、高透明性、阻燃、抗静电、发泡、隔热等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高性能功能性纺织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

- 14 - 究高性能纤维、新型功能纤维及其复合纺织材料的多重结构设计、功能调控和复合技术,突破高性能纤维及其特种加工与应用技术,功能纺织材料复合加工等关键技术,开发适用于工程用增强、耐高温等纺织结构材料,家纺用阻燃、抗菌等功能和户外及服装用防雨吸湿、抗紫外、抗菌、抗静电等功能的高端纺织产品。实施目标:开发出高性能新型功能纺织材料及制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特种玻璃材料设计、玻璃强化和大尺寸异形玻璃成型技术。开展特种陶瓷材料微结构演变规律与性能调制、陶瓷/聚合物复合、复杂形状陶瓷制品成型技术研究。实施目标:研制出大尺寸异形玻璃绝缘子、微晶面板、高强度碳化硅、高性能功能陶瓷/有机复合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

八、专用成套装备

(一)能源电力成套装备及集成监控系统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能源动力生产工艺、智能电网集成监控体系、数字化样机、智能控制策略、融合集成设计、工业互联网应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技术,突破清洁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和集成监控系统关键技术,实现能源动力成套装备和智能电网集成监控系统设计、制造、运行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理。实施目标:开发出清洁高效的电力成套装备及智能电网集成监控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航空件专用制造装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民用大飞机零部件材料加工难、型面复杂的国产化制造装备缺乏问题,- 15 - 重点开展机电液一体化、传感检测、智能控制、信息处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集成技术研究,建立复杂机电液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与性能试验方法,突破航空制造的高性能、高效率的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航空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检测、装配等专用工具、装备或生产线,并实现示范应用,有条件的实现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轨道交通专用制造装备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地铁、轻轨和高铁等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车辆专用部件加工工艺、性能测试、质量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突破集成控制系统、制造装备结构优化设计、智能控制、质量追溯、工业互联网应用等关键技术,实现轨道交通车辆专用部件的绿色制造、高性能和高可靠升级。实施目标:研制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用部件的智能化制造、测试装备,并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专用制造装备与关键部件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专用集成电路与新型微纳器件(MEMS器件)设计验证、加工工艺、性能测试和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微纳器件光机电液控多学科优化设计与性能试验方法,突破芯片级封装(CSP)、圆片级封装(WLP)、硅通孔(TSV)、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提升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与新型微纳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关键装备的研发能力。实施目标:开发出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直选式光刻机、晶圆检测设备、刻蚀机、离子注入机、低温真空泵等集成电路专用制造装备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开发出微流道结构、微执行器、微纳生物医疗器械等微纳器件制造装备,并实现示范应用。

- 16 - 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智能材料及器件专用制造装备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智能传感材料及器件的设计理论与可控制备方法,实现性能、结构及工艺的优化,加快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在智能传感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智能传感器件的基础制造工艺、封装技术及制造装备开发,突破智能传感器件与物联网接口连接的统一性与兼容性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形状记忆材料与器件、压电传感器件、电(磁)致伸缩传感器件、光纤智能器件、电(磁)流变体器件等专用制造装备样机或产品,有条件的实现应用示范。申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传统产业智能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浙江省纺织、服装、皮革、机电、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等传统制造行业智能化提升的需求,研究大数据深度学习驱动的个性化产品智能设计、自主任务智能规划、全局可控的敏捷柔性制造等技术,突破集群式、大批量机器人协同的智能生产线设计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传统产业智能制造生产线或专用智能成套装备,并实现示范应用或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九、先进前沿制造技术

(一)金属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新型金属增材制造工艺、材料、控制以及微纳级别增材打印等关键技术,研究增材制造修复控形控性工艺及热影响控制技术,研发相关的制造装备或产品。实施目标:开发出高精度快速成型的金属材料三维打印样品或产品,开发出金属材料增材制造修复加工的技术解决方案

- 17 - 或产品,有条件的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航空航天核心关键器件及产品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大飞机机体、应急发电机舱门(RAT门)、辅助动力装置门(APU门)、升降舵、起落架舱等航空核心关键器件制备技术,开展航天装备的结构机构、电子测控、通信控制、光学遥感、载荷分布和推进燃料等产品的研发,建立航空航天核心关键器件和产品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试验方法,突破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技术难题。实施目标:研制出航空航天核心关键器件和产品,有条件的实现应用示范。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轨道交通核心关键器件及产品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齿轮传动、转向钩缓、减振制动、牵引变流和动力总成等核心关键器件制备技术,研制集多种传感器于一体的轨道交通系统状态信息实时感知系统以及集成控制系统,突破轨道交通装备轻量化、智能化、低消耗、高性能、高可靠等技术瓶颈。实施目标:研制出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轨道交通装备核心关键器件样品或产品,有条件的实现应用示范。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核岛级核心关键产品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蒸汽发生器、主管道、核级泵、核1级阀、核级风机、核级空调、核级冷冻机组、核级不间断电源UPS、核级泵电机、核级仪控设备等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制备技术,突破核岛级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技术瓶颈,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化目标。实施目标:研制出具有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自主核电关键设备样机、样品或产品,有条件的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18 -

十、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多端口交直流混联能源路由器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交直流混联能源路由器的拓扑结构,突破大电压变比潮流双向互动的直流电力电子变压器技术、多变流模块柔性组合扩容技术、能量路由器的系统调控技术、直流故障主动穿越和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能源路由器的信息化模型和协调优化技术,研究多端口大功率交直流能源路由器制备技术。实施目标:开发出大功率多端能源路由器装置,具备潮流双向可控、直流故障主动穿越能力,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分布式配电网智能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源网荷储热分布式协同调控算法,研究分布式光伏等发电接入配电网的实时潮流优化计算方法,研制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分布式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实施目标:开发出新型高效率、高安全、高可靠、长寿命、高能量密度的先进电-气转换及储能装置,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用多晶硅材料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转换效率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础材料铸造多晶硅制备技术,研究多晶硅杂质和缺陷调控技术,研究金刚线切割多晶硅片及后续清洗制绒技术,显著降低大规模制备成本。实施目标: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多晶硅片,并实现多晶硅电池的产业化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氢能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氢能应用现状研究各种高效、安全及经济的制氢技术,要求转换效率高、转换成本低。研究加氢站用全多层储氢容器设计和高品质制造方

- 19 - 法,开发安全可靠的加氢站高压储氢系统以及低温高压复合储氢系统。实施目标:研发出制氢、储氢、注氢和氢安全等相关技术和装备,并实现技术验证与功能示范,有条件的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高比能超级电容电池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高比能超级电容电池的材料体系选型与匹配机制,研发高容量电容碳等关键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超级电容电池的创新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并发展其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实施目标:建立高性能超级电容电池用创新材料体系与电池工艺,开发出新一代高比能超级电容电池,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高效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及建筑节能技术现状,重点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关键技术研制、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适宜性技术体系开发及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建立高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技术集成示范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实施目标:形成高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的方案评估、改造实施、验收评价、运维监管等全过程解决方案,建立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并实现示范应用。申报主体:企业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农村领域

一、特色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小杂粮优质资源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现有小杂粮资源散杂这一共性问题,收集引

- 20 - 进特色小杂粮种质资源,开展农艺性状筛选鉴定;研究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开展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实施目标:完成小杂粮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开发利用小杂粮品种若干,形成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建立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濒危植物资源挖掘与保护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濒危植物资源(乡土观赏植物、中草药等),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开展资源濒危机制、资源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完成濒危品种资源收集,建立资源圃,提出保种效果评价方法。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野生资源驯化与开发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发现收集野生蔬菜等野生植物资源,开展资源鉴定研究,研究野生植物资源驯化栽培技术,建立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产业化利用。实施目标:完成野生植物资源收集,提出驯化栽培与繁育技术规程,建立规模化繁育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适于全龄饲料工厂化饲养的蚕品种资源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养蚕发展需求,开展适于全龄饲料工厂化饲养的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分析评估蚕种质资源性能;开展专用系列品种(系)选育;研究各级蚕种繁育技术。实施目标:建立专门化蚕种质资源库,培育适于全龄饲料工厂化饲养的蚕品种,制定蚕种繁育技术规程,建立全年连续供种技术。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21 -

二、生态宜居技术创新

(一)生态宜居乡镇建设综合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的要求,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特点乡镇,开展乡镇空间重构技术研究与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乡土建筑营造技术、村镇住宅性能综合提升技术等乡村宜居技术,研究环境检测评估技术、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垃圾高值化处理与装备研发、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清洁燃料等乡村清洁技术,研发再生原材料制备生态建材与生物基材料复合建材技术等绿色建材产品,进行典型生态宜居乡镇综合示范。实施目标:突破一批乡镇环境治理与美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绿色建材产品研发等乡镇生态宜居共性关键技术,建设乡镇适宜居社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理典型示范乡镇。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省委省政府“浙江美丽大花园建设”要求,挖掘利用乡土观赏植物等地方生物景观资源,引选适合浙江气候的景观树种,开展乡村生态景观资源特征指标研究,建立典型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模式,进行典型绿色宜乡村综合示范。实施目标:建立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技术,形成不同类型典型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模式3-5个,开展典型综合示范2-3个。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生态农业创新

(一)农田地力快速培育与修复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功能受损与地力

- 22 - 不足等问题,开展土壤结构、养分库容生态评价技术研究,研究中低产田障碍消减和肥沃耕层构建技术,研究新垦地快速熟化与退化农田快速修复技术,研究有机质综合提升技术,研发新型土壤调理产品并应用。实施目标:建立我省农田产能综合提升技术,研发系列新型土壤调理产品,建设示范点。申报主体:高等学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重要渔业水域生态容量评估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重要渔业开放性水域生态系统受损以及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1)开展渔业水域生态容量评估、生物资源恢复及其生境修复研究,研究多元化生态修复技术;(2)开展池塘养殖水体高效原位修复、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研发养殖尾水高效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实施目标:研究提出适于我省重要渔业水域生态容量评估方法,建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形成池塘养殖水体高效修复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申报主体:高等学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高品质沿海防护林营建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沿海防护林体系树种单

一、质量不高、景观功能较为低下等问题,主要开展滨海滩涂植物现状调查评价,开展防护林基干林带结构优化与经营,研究沿海农田防护林网格配置与功能提升技术,建立高品质沿海防护林示范工程。实施目标:完成滨海滩涂植物资源与宜林地现状调查,研究沿海防护林营建技术,优选适于干林带与农田林网营造的优良抗逆景观防护林品种,制定基干林带经营技术规程,建立不同树种复合配置示范工程。申报主体:高等学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23 -

(四)森林健康功能研究及临床验证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森林不同树种及不同林分小气候调节与固碳康养功能研究,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保护与人体康养效果;筛选培育森林生态康养树种,研究树种林相结构配置,提出森林固碳与康养评价指标,开发相关环境监测及人体健康检测便携式设备。实施目标:建立典型树种的森林固碳与康养示范基地,建立森林固碳与康养功能指标监测方法,开发森林环境监测装备及人体检测便携式设备。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露地花卉产业化繁育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服务于浙江美丽大花园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针对我省露地多年生花卉品种缺乏问题,研究特色露地花卉高效繁育技术,开展病毒快速检测、脱毒处理与种苗组织培育技术研究,研发设施周年育苗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露地花卉生态配置应用示范。实施目标:建立露地花卉种质资源圃,培育露地花卉主导品种与辅助品种,建成露地花卉组培工厂与规模化栽培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水稻高效制种关键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影响水稻种子制繁、储运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研究水稻种子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研究种子存储技术与调控产品,进行示范应用。实施目标:构建浙江省水稻种子生产产量质量综合提升的新技术与新模式,研发种子质量调控和检测产品,提出相关配套技术,建设示范点并推广应用。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24 -

(七)山区特色水产养殖与产业化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我省水产养殖结构性调整,挖掘利用山区特色水产资源,研究山区特色水产人工驯化、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重要疾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养殖水体微生态处理技术,研究品质提升与质量控制技术,创建优质高效山区水产养殖新模式。实施目标:实现2-3个山区特色水产品种人工繁育和规模化育苗,建立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构建生产技术规范及品控标准,建立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产学研联合申报。

(八)海水特色鱼类规模化繁育与生态养殖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海水养殖鱼类优良品种缺乏、养殖设施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开展名特优海水鱼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开展专用海水鱼配合饲料研发,建立绿色病害防控技术,构建环境友好型多元化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产业化示范。实施目标:培育筛选出2-3种适合浙江省海水养殖的名特优鱼类,研制专用配合饲料,构建规模化繁育和生态养殖技术,制定技术操作规范。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九)滩涂贝类生态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泥蚶、缢蛏等浙江省滩涂养殖主要贝类品种,开展优质滩涂贝类大规格繁育技术研究;研究分段式高效养殖技术和工艺;研究多生态位贝壳种类搭配技术;研究滩涂贝类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滩涂贝类养殖容量评估与养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培育3-5个优质滩涂贝类品种,建立生态养殖模式;提出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建立生态高效综合养殖示范区。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25 -

(十)智能化设施农业安全生产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创新现代农业智能化生产模式,研发适于机械化操作、智能化管理和标准化建造的农业设施,开发适用于设施内部作业的小型专用机具或设备,研发自动监测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设施种养条件下营养、环境等生产要素的精准控制技术,研究病虫害智能识别技术、肥药智能管理技术,形成设施农业安全生产体系,进行示范应用。实施目标:研发农业智能化设施,开发小型专用机具或设备,研发环境监测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成套设施与配套技术与在2-3个设施种养殖大品种生产上应用示范。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十一)高效生态智能化设施水产养殖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渔业养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筛选培育我省适于设施养殖的名优水产品种,开展科学投饲、病害防控、水环境调控及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养殖示范点,提高设施养殖综合效益。实施目标:形成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养殖技术,养殖综合效益及养殖水循环利用率较现有水平明显提高。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十二)淡水名优产品安全养殖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水产养殖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选择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淡水养殖水产品种,开展主要病害精确诊断技术研究,常用药物在养殖水体中迁移和转化规律、药物对水产动物和养殖环境的毒性作用、免疫预防技术以及益微制剂的筛选和应用等技术研究。实施目标:形成淡水名优水产养殖环境生态调控技术,提高渔用药物对养殖对象的防病效果,明显降低水产养殖药物使用量,建立起对水

- 26 - 产养殖动物安全以及养殖环境生态安全的养殖技术;建立绿色养殖示范点。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十三)水稻重要病害绿色安全防控新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突发性、爆发性水稻病虫害,调查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种类、病害灾变规律与主要致害因子,开展建立病虫害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建立综合安全防控技术,评价生物和化学协同防治效果,提出绿色生物药剂使用规程。实施目标:摸清浙江省主要水稻病害灾变规律与主要致害因子,建立简便快速病菌检测检疫和预警技术,实现病害早期诊断及高效防治,集成和推广水稻重要病害绿色综合防治新技术。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十四)特色经济作物爆发性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特色经济作物爆发性病虫害严重、研究重要经济作物病虫害快速鉴定识别技术,开展病虫害爆发风险评估,建立病虫害预警技术与综合防治技术。实施目标:构建我省特色经济作物爆发性病虫害监测系统,形成爆发性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十五)畜禽重要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新发性或多发性畜禽传染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病原快速检测技术,研发配套诊断试剂盒产品,进行高效防治药物筛选与应用,建立重要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畜牧产业上示范应用。实施目标:研发畜禽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技术与诊断试剂盒产品,提出高效防控措施与治疗方案,进行产业化示范。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27 -(十六)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畜禽养殖生产中的氮、磷、重金属及抗生素污染问题,研究饲料源头减排新技术,研究养殖过程及养殖环境污染物及有害气体高效降解新技术,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高效生物转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实施目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养殖污染全程防控新技术,实现养殖污染物的减排和高效处理,提高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效,建设示范点并推广应用。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智慧农业现代农机装备

(一)适合山地丘陵作业的智能采收装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浙江省丘陵山区特点与林果采收需求,研究不同干预方法与果柄附着力的影响,研究适用于采收现场的林果实时识别技术,研发智能化采收装备,优选适应浙江山地丘陵的特色林果的采收方案。实施目标:研发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丘陵山区林果生产需要的智能化采收装备,在规模以上山地丘陵林果生产区进行集成示范应用。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智能化设施渔业装备与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设施渔业精准管理需求以及远洋渔业保鲜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保障技术薄弱等问题,研究鱼群行为感知量化技术与水环境高效传感技术,研发设施养殖水体高效清洁处理技术,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养殖设施高效管控技术,研究远洋渔业保鲜技术与装备,突破加工工艺与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实施目标:突破鱼群精准养殖与水体清洁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适用于设施渔业养殖的精准化、智

- 28 - 能化测控装备,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智能控制系统,建立远洋渔业保鲜加工基地和示范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新型多靶标杀虫剂研发和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微生物农药在延缓化学农药抗性、增加防治效果等方面的显著作用,研发基于多靶标新型农药,建立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协同使用的害虫防治措施,形成以农药减施为目标的主要粮食作物害虫绿色防治使用技术,并进行规范应用。实施目标:研制新型多靶标杀虫剂,建立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协同防治技术规程,构建主要粮食作物害虫防治的技术体系,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30%以上。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生态安全高效生物防治制剂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新型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生物饲料等生物产品研发,研究生物制剂高效施用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开展综合防治技术集成应用。实施目标:研制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制剂,提出使用技术规程,建立示范基地并推广应用。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林业专用绿色农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在我省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缺药或无药等危害林业安全生产的具体问题,明确病虫害发生主导因子,开发专用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活体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等产品,构建林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防控示范基地。实施目标:开发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专用绿色农药品种,完成新产品登记;形成农林特色作

- 29 - 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四)农产品采后天然防腐保鲜剂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农产品防腐保鲜剂存在的违规滥用、使用安全性不明、评估技术缺失等问题,开展天然保鲜剂原料筛选与保鲜效果评价、开展安全评估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系列天然防腐保鲜剂产品,并进行产业化应用。实施目标:研发新型天然防腐保鲜剂,提出产品使用规范与安全性规程,建立生产线与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五)适于机械化耕种的水稻专用肥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筛选和研发适于水稻机械化耕种同步施用的缓(控)释肥产品;开展机械化耕种同步施用方式对水稻生产和土壤肥力利用效率研究;开展配套技术集成,在不同稻区、季节开展试验示范。研究目标:研发适于机械化同步施用的缓(控)释肥,明确水稻专用肥施用方式,提出水稻专用肥机械耕种同步施用技术规程,建立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动物高效疫苗及免疫技术的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动物重要疫病流行毒株筛选鉴定,开展动物新型疫苗研发,研究疫苗全悬浮培养等疫苗生产共性工艺,确定免疫途径与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防治效果及生物安全性评价。实施目标:创制高效新型疫苗,完成中试或申报兽药证书,形成新型疫苗免疫程序,建立新型疫苗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七)淡水养殖肉食性鱼类绿色饲料研发

- 30 -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淡水肉食性鱼类养殖专用配合饲料缺乏问题,研究不同肉食性鱼类品种对饲料蛋白源的高效利用与抗应激机制,研发淡水养殖肉食性鱼类专用绿色配合饲料产品,建立科学投喂技术规程,构建基于全程应用配合饲料的池塘或工厂化养殖模式。实施目标:研制新型配合饲料2-3种,饲料系数1.2;建立应用配合饲料的肉食性鱼类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制订技术规程或标准。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六、营养健康食品开发与保鲜物流

(一)预制食品与个性化定制食品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大型高端公众活动对预制食品集中供应以及针对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个性要求,培育我省营养健康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开展食品原料功能营养组分研究,研究食谱营养搭配、新型杀菌与风味保持技术以及烹饪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全自动智能烹饪装备;研究产品贮运联网智能化技术、开发面向智能装备的农产品配送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结算系统。实施目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发食品和个性化定制食品的产品,研制自动化智能化烹饪装备,研发配送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结算系统,产品和装备在多家典型单位获得应用,形成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珍贵中药材原材料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功能食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冬虫夏草、人参等高附加值珍贵中药材,研究中药材药效成分种质提升与生物栽培技术,研究功能成分提取、纯化技术与物活性物质稳定技术,研发保健功效产品,建立工厂化培养和质量控制工艺,建立生产线。实施目标:研制出3-5种功能食品,- 31 - 建立GMP管理规范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三)生鲜农产品储运物流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生鲜农产品易腐、劣变等物流环节共性问题,研究生鲜农产品品质评价与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储藏物流保鲜及减损控制技术,研发电商及冷链配送技术,研发绿色安全保鲜材料及包装。实施目标:研发出有效保持生鲜农产品营养的品质储运技术,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减损保鲜,建立商品化处理与物流示范基地。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研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开发农林生物质能转化、生物基材料开发技术与设备,研究生物质燃料制备与高效果利用技术与设备。实施目标:突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工艺,形成资源化利用产品,建立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二)大宗农产品高效提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当前我省大宗农产品、天然森林资源普遍存在的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开展功能性物质的高效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优化建立生态环保生产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系列新产品。实施目标:研发功能因子高效提取和纯化工艺,建立农副产品规模化连续处理技术工艺,开发高附加值系列产品。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 32 -

(三)竹木材新型板材与智能装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以浙江省主产竹材、木材为对象,研究新型竹木单板制造与铺装技术,研究高效清洁复合板材成型技术与工艺,研发竹木材活性成分提取与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通过产业化进行竹材高值化利用。实施目标: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板制造技术与多功能新型复合板材产品,环保新型板材生产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生产线。申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

社发领域

一、人口健康领域

(一)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动脉瘤、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开展适合我国人群更为特异的早期诊断技术以及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 33 -

(二)眼病治疗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黄斑病变等常见视网膜疾病,病理性近视及其并发症,视神经相关疾病,以及角膜病、葡萄膜炎、青光眼、眼眶病等重要眼科疾病,开展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新技术,精准治疗新方法和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新途径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眼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盲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中医辨证治疗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慢性肝病、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大常见疑难疾病以及机体亚健康状态,开展符合中医辨证科学规律的证候诊断技术研究及亚健康状态的辨证研究,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采用中医药新方案、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且适宜推广的中医药辨证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案、新技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疗效明显高于

- 34 - 现有诊治方法,改善症状、体征或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的不良反应,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四)生殖健康、生育安全及出生缺陷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早孕期自然流产的防治,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辅助生殖技术,重大出生缺陷筛查、早期诊断、精准干预,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治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常见生殖功能障碍的诊治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 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提供质控标准,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五)高发恶性肿瘤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脑肿瘤等常见、高发恶性肿瘤,研究能使确诊时间明显前移或其他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

- 35 - 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复发转移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包括基于影像学、内镜、分子标志物以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消融治疗、手术治疗等筛查、诊治和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有效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六)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重点研究新型诊治与干预技术和方法;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预防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

- 36 - 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七)精神、神经及脑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神经发育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病变、难治性癫痫、药物成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重大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动脉瘤、脑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开展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提高识别和诊断水平,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神经心理、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神经介入、神经微创等关键技术方面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八)感染性疾病防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区霍乱、出血热、登革热、流感、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性疾病,开展临床诊治新技术研究,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耐药菌感染、血液感染等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新突发传染病快速智能诊断和病原分析新技术研究,提出疾病防控策略和方案。实施目标:针对上述

- 37 - 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防控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或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九)耳鼻喉及口腔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先天性、迟发性、进行性儿童耳聋,老年性耳聋,耳鸣,先天性耳畸形等不同病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针对喉神经麻痹、环杓关节病变及声带息肉等重大嗓音疾病,以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发育畸形、无牙颌种植牙、颌面部损伤后的组织缺损,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等口腔颌面重大疾病,龋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引起的牙龈退缩和牙槽骨吸收等常见疾病,开展明显提高疗效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 38 -

(十)肾脏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重大肾脏疾病,开展早期诊断、智能快速诊断和治疗新技术、预后处置技术研究;开展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急性排斥预警诊断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整体预后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十一)儿童常见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感染、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等儿童常见疾病,针对颅脑损伤、颈部及脊髓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四肢及骨骼损伤等儿童多发严重创伤和创伤性凝血病、创伤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开展快速准确智能诊断新方法研究和精准、疗效明显的治疗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适宜推广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

- 39 - 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十二)老年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衰弱症、肌少症、老年营养不良、失能、骨质疏松等老年综合征,开展早期诊断方法和精准治疗新技术的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好转率或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十三)妇科常见多发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受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常见、多发妇科疾病,开展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新技术和精准治疗新方法研究。实施目标: 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且适宜推广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

- 40 - 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二、细胞与免疫治疗领域

(一)免疫与基因治疗新技术研究及药物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以及遗传性疾病、罕见病等,在经评估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下,依法依规开展免疫和基因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优化免疫和基因治疗方案(研究需在具备开展临床研究条件的机构开展)。依法依规开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建立安全有效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明显的免疫和基因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相较于传统疗法,要求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治疗靶位、靶序列、抗体有效部位基因序列、细胞株、细胞与基因扩增技术等相关资料和研究报告等。涉及药物开发的项目,要按照国家药品监管机构要求,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并获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二)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技术研究及药物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心血管疾病、血液病、骨与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视觉系统疾病、急危重症、不孕不育、重要器

- 41 - 官退行性病变及脏器功能衰竭等,针对与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抗衰老技术,在经评估安全有效的前提条件下,依法依规开展干细胞及其衍生物治疗新技术的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研究需在具备开展临床研究条件的机构开展)。依法依规开展干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并提供评估体系及相关研究报告等;提供相关种子细胞和用于鉴定和质量控制的标志物;建立干细胞或其衍生物规模化制备技术,建立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涉及药物开发的项目,要按照国家药品监管机构要求,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并获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细胞制备关键技术研发及配套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针对重大高发疾病、难治性疾病、罕见病、遗传性疾病等,围绕细胞与免疫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及相关药物开发需求,依法依规开展细胞制备、各类基因载体生产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培养基、培养设备等配套产品开发。实施目标: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细胞制备和各类基因载体生产的条件、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生产过程规范、产品安全有效。为实现细胞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制备技术奠定扎实的基础。可满足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及相关技术临床使用需求,确立自主研发产品的优势,成本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明显下降。相关技术及产品应在细胞治疗临床使用及药物开发过程当中得到实际应用。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

- 42 - 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新药创制领域

(一)候选药物研究与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基于新靶点、新技术、新策略发现新化合物或新活性物质,在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前提条件下,开展药效学研究,进行药代特性和安全性早期评价。实施目标:获得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经成药性评价的候选药物,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药、海洋药物等,明确阐明成药性特征,经评估生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基本明确,为后续规范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二)化药新药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前研究。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实施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三)化药新药临床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对具有新结构、- 43 - 新物质、新配方、新制剂或新用途的化学新药开展临床研究。重点支持通过新靶点或多靶点、分子靶向或信号网络机制产生药效的新化学实体,以及临床亟需、短缺的通用名化学药研究。实施目标:完成所有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优先支持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且结果较好的新药。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四)新型生物药物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具有新结构、新作用靶点、新作用机制的生物药物,包括蛋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新型疫苗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实施目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五)新型生物药物临床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新型的蛋白类药物、核酸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新型疫苗以及其它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新配方、新剂型或新用途等。实施目标:完成所有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优先支持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且结果较好的新药。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 44 -

(六)中药创新药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临床急需且与西药相比优势较大的中药创新药物开展临床前或临床研究。优先支持基于中医典籍的经典名方开发中成药。实施目标:现代医学适应症明确,生产工艺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和工业化大生产要求;完成所有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工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研究或获得国家新药审批受理号。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其中,开展临床研究的项目要求企业牵头。

(七)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制药装备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化学制药过程、生物制药过程、中药制药过程中的新装备,体现装备的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安全化、绿色化、智能化。实施目标:智能化制药新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中试或工业化生产线,在制药领域示范应用5家企业以上,明显提升制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能耗和三废均减少50%以上。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八)药物的生产技术提升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生产技术提升研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工程创新研究,实现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制造过程重构、替代和强化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集成和应用,实现绿色、安全、节能、高效生产。实施目标:建立节能、绿色、高效的- 45 - 制药新工艺和新技术。制药工艺符合国际制药行业的最新标准,三废排放和产品成本显著下降,产品质量达到中国药典、USP及EP最新要求。经技术提升后,单个药物的年销售额提高30%以上。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四、医疗器械与医工信创新技术领域

(一)先进医学影像设备及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高端数字化医学成像设备。开展基于医学影像(含病理图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疾病早期精准诊断分析技术和系统开发。实施目标:研制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多模态分子成像系统、新型光声及激光扫描内窥镜系统、新型电阻抗成像系统等;研发融合医学影像精确诊断、放化疗计划与疗效评估的智能化系统、病理图像智能诊断分析系统、新型早期筛查与监测分析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软件著作权。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二)智慧医疗与养老技术及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医养结合等需求,研发面向老年人群和慢性高发疾病监测、监护和管理的新型低功耗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康复、治疗、疾病预防、行为与认知干预技术、器械及系统。针对用户的关键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健康状况评估,研发非接触式、连续性、便捷化监测智能终

- 46 - 端。研究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处理和快速响应技术,实现自动分级分类和针对用户的差异化和针对性服务。实施目标:研制新型医养结合的人体状态监测医用器件和装置、智能化健康和行为监测管理平台和系统,构建物联网智能健康养老监护应用服务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统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使用该装置、器件的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研究成果在多个省内社区或养老机构示范应用。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三)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及医学检测仪器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用于重大高发慢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新型体外诊断试剂和试剂盒、医学检测仪器及快速诊断系统(POCT);研究可实现快速、即时、高灵敏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新型标志物检测技术、医用质谱技术等。实施目标:研制高灵敏度无创生化指标快速检测系统、医学检测试剂和仪器;研制新型免疫类和分子诊断类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检测新方法和仪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四)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及高端植入、介入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植、介入产品表/界面生物功能化及改性技术、关节软骨再生性植入材料、韧带再生性材料、新型医用间隔物、新型医用金属和合金、新型医用可降解蛋白类材料、人工晶状体材料、- 47 - 眼科粘弹剂、血液净化等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心脏瓣膜及修复材料、人工关节、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皮肤、可控降解心、脑血管及腔内支架、植入式骨科产品、牙种植体、骨诱导修复材料、糖尿病治疗产品、载药缓释医疗产品、新型植入式电磁治疗、调理产品等高端植入性产品;研发新型的介入诊断、治疗等产品。实施目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植入/介入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使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的产品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五)手术、康复及专科医用机器人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和集成医用机器人技术,开展运动、视觉、听觉的捕获、控制、协调和反馈分析技术研究;开展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病灶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机械臂运动控制和定位技术、协调控制、远程控制和安全评价技术等研究;开展运动意图识别、人机交互、外骨骼柔性控制、不同适应症运动模式优化、手术控制和伺服反馈等技术研究。实施目标:研制手术规划和实时精准导航一体化的智能手术机器人。研制智能康复机器人、医用外骨骼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智能助行系统等。研制骨科、心脑血管、神经、口腔、眼科、护理抽血和麻醉科等各种专科用的智能医疗机器人产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 48 -

(六)基于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急危重症和相对高频的罕见病,面向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临床指南与共识等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研发基于DNA算法、进化算法、免疫算法等生物计算、认知计算、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方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基于疾病知识库和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的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可分别单独立项。实施目标:研制开发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1个,实现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辅助问诊、智能辅助分诊、智能辅助治疗等决策支持,辅助决策支持准确率不低于90%。系统在不少于5个医疗机构(其中一半以上需为地市以上三级医院)开展验证并推广。研制开发多学科远程联合会诊系统1个,提供跨终端、跨学科、跨系统的远程协作、智能会诊等应用服务,形成专科化、智能化区域联合诊治中心和跨医院协作网络,接入数量不少于30家。产品获得软件著作权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产学研、医工信结合的项目。

五、社会事业领域

(一)网络多媒体内容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网络多媒体行业多样性、复杂性内容的实时检测需求,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内容识别技术,研究融合语音识别、音视频检测、文本检测的多媒体内容多维度智能识别技术。实施目标:

- 49 - 提供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应用于实际的多媒体数字内容自动实时识别技术方案,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提高不良内容的自动化识别水平或实现人工替代。研究成果在网络视频、网络听书、网络动漫游戏、网络直播、数字阅读等相关行业示范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

(二)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文化创意设计图案素材的海量需求和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有版权图案素材计算机自主快速生成技术;针对文化创意产品智能设计问题,研究基于创意设计形式法则的版式设计自动布局技术,研究基于造型、色彩、风格、材质等设计元素属性的素材自动组合搭配和虚拟展示技术。实施目标:建立计算机自主生成具有自主版权的百万数量级设计图案素材库,并研发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明显提高设计自动化水平或实现人工设计替代的文化创意产品一体化智能设计解决方案,明显提升设计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研究成果在新媒体艺术设计、时尚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应用。申报主体: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鼓励产学研合作。

(三)4K超高清电视服务内容保护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4K超高清音视频编码、宽带网络、内容加解密、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超高清电视服务内容保护解决方案,研究用户认证授权、内容加解密、内容可靠传输技术,研究超高清电视智能终端内容保护技术。实施目标:提供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K超高清电视服务内容保护解决方案,实现超高清内容防盗版、用户按需实时授权、内容完整可靠传输等功能,使用效果明显提升,通过行业

- 50 -

下载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寿阳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8年度寿阳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市政发〔2016〕2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和晋中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以及寿阳县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原有的工业攻关计划、农......

    湖南2018重点研发计划申报

    湖南省2018年度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 目 录 1、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 2、智能机器人系统及应用 ................................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度市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工业领域 一、新材料专项 功能性新材料和合成革 重点支持: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水性树脂等新材料研发、生态合成革的研制及......

    2016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16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面向共性......

    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2018项目申报指引建议

    “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专项旨在抢抓健康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以早期诊断、精确诊断、微创治疗、精准治疗为方向,以多模态分子成像、......

    海南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17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通知

    附件: 2018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方向)项目申报指南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是我省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

    2018年海南重点研发计划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申报指南[五篇范例]

    2018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海南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方案》(琼府办〔2015〕128号)精神,为加强农业面源环境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绿色发......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附件: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目 录 一、 (一)工业领域………………………………………………6 (二)农业领域………………………………………………8 (三)社会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