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

时间:2019-05-13 11:1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合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及所属机构,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对信用社的业务及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反映、管理和监督,并向本社社员、监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第四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实行“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办法由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可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应在信用社主任领导下,由会计主管统一负责。第五条

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第六条

信用社结算、信贷、储蓄等业务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相关的会计操作规程。

信用社的代理业务按照委托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基本原则和规定

第七条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以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信用社的经济业务情况。在各会计期间内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不得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原因、情况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二)会计核算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确保会计资料正确可靠。不准在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不得伪造、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三)会计核算遵循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及时并序时进行,会计凭证传递、款项划拨不得积压延误,账务必须当日结平。

(四)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入账;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五)会计核算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确认和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六)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八条

信用社、县联社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联社营业部、信用分社、储蓄所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收支,由管辖社采用并表或并账方式汇总反映。

第九条

会计记账方法按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会计科目为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表外科目采用单式记账,发生记收入方、销减记付出方,余额在收入方,并要与有关实物、单证、账簿相符一致。

第十条

会计年度自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年度终了,办理决算,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

第十一条

人民币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元”为记账单位,元以下计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计数逗点采用三分位制。

第十二条

凭证、单据、账折的各种代用符号:“第号”为“#”;“每个”为“@”;人民币元符号为“¥”;年、月、日简写顺序应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简写为“年%”;月利率简写为“月‰”;日利率简写为“日0/000”。

第十三条

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凭证合法,传递及时;科目账户,使用正确;当时记账,账折见面;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有账有据,账据相符;账表凭证,换人复核;当日结账,总分核对;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印、押、证,分管分用;重要单证,严格管理;会计档案,完整无损;人员变动,交接清楚等十六项基本规定。

会计核算要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第三章 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照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设臵。(一)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各科目按分类编制科目代号;表外科目用于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以及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管理等业务事项的核算。

(二)会计科目的基本规定

1.会计科目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对信用社特殊业务需要,可增设辖内科目,但在向总行及对外编报会计报表时,须归并到统一规定的相应科目内。人民银行一级分行以下各级行及信用社不得增设、删除或更改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

2.会计科目代号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增设的辖内专用会计科目,应以统一会计科目代号为基础进行编列。

3.会计科目的调整。在年度中间,一律填制凭证通过分录结转;年度终了,应采用结转对照表方式办理新旧科目结转。

第十五条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记录,是办理业务和记账的根据。

(一)会计凭证的分类。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基本凭证。是信用社根据有关原始单证或业务事项自行编制凭以记账的凭证。按其性质分为:

(1)现金收入凭证(2)现金付出凭证(3)转账借方凭证(4)转账贷方凭证(5)特种转账借方凭证(6)特种转账贷方凭证(7)表外科目收入凭证(8)表外科目付出凭证

2.特定凭证。是根据某项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凭证。

(二)填制凭证,必须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凭证的基本要素包括:年、月、日;收、付款人的户名和账号;收、付款人开户社(行)的名称和社(行)号;人民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款项来源、用途、摘要和附件张数;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客户签章;信用社及有关人员印章。

(三)受理凭证时,必须根据有关业务的具体要求认真审查,做到内容完整,符合规定。

(四)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办妥交接、先外后内、先急后缓。除另有规定外,凭证一律由信用社内部人员传递。

(五)凭证的装订与保管

1.会计凭证处理完毕后,应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2.凭证必须按日或定期装订,定期装订期最长不得超过十天。装订的顺序,先表内科目,后表外科目,以统一会计科目排列顺序为准。表内科目按现收、现付、转借、转贷顺序排列,表外科目按收入、付出顺序排列;科目日结单装订在各科目凭证的前面,销号单附凭证最后。

3.已装订的凭证,封面要注明单位名称、起讫日期、起讫号码;一日多册的,只编一个顺序号,分别注明共几册第几册;合并装订的,应在每日凭证封面上分别编顺序号,加盖装订人名章和会计主管名章,并在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后入库保管。

4.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科目日结单等,必须打印操作人员的姓名、代号及打印日期,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按规定进行装订和保管。

第十六条 账务组织

账务组织分为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是由各种分户账、登记簿(卡)、余额表组成;综合核算是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前者按账户核算,后者按科目核算,二者应相互核对,数字相符。

(一)明细核算

1.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必须按户立账,连续记载,不得以凭证代替分户账。分户账的格式有以下四种:

(1)甲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三栏,适用于不计息科目的账户或用余额表计息科目的账户及信用社内部财务性质的账户。

(2)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积数四栏,适用于在账页上计算利息积数的账户。(3)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适用于借贷双方反映余额的账户。

(4)丁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和销账四栏,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账务,并兼有分户核算的作用。

2.登记簿是用以登记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的重要账簿,也是统驭卡片账的辅助账簿。

现金收入登记簿和现金付出登记簿是记载和控制现金收、付数字的逐笔、序时账簿,也是现金收、付的明细记录。

3.余额表是核对总账、分户账余额和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分户账的最后余额逐户填列。余额表分为计息余额表和一般余额表两种。

(二)综合核算

1.科目日结单是每一会计科目当天借、贷方发生额和凭证、附件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监督明细账户发生额,轧平当日账务的重要工具,是登记总账的依据。

2.总账是综合核算与明细核算相互核对和统驭明细分户账的主要工具,是各科目的总括记录。

总账按科目设臵,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总账格式分甲、乙两种。甲种适用于每日结账的信用社,账页每月更换一次。乙种适用于业务量较少,采取定期结账的信用社、分社、储蓄所,可以连续记载,账页记满后更换,不必每月更换新账页。3.日计表反映当日全部业务活动,其当日发生额和余额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余额填记,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必须各自平衡。

第十七条

记账规则

(一)账簿必须根据有效凭证记载,做到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发现凭证内容不全或有错误时,应交由制票人更正、补充或更换,并加盖名章后,再行记账。

(二)记账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套写账页用双面复写纸(含压感账页)、蓝(黑)色圆珠笔书写;红色墨水笔和红色复写纸用于划线和错误冲正及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文字说明。

(三)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皮擦和用药水销蚀。不得用复印账页代替原始账页。

(四)因漏记使账页发生空格时,应在空格摘要栏内用红字注明“空格”字样;因误记使账页发生空页时,应在空页内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会计主管共同盖章证明。账簿余额结清时,应在元位栏划“-0-”表示结平。

第十八条

账簿结转(一)明细账结转

账页记满,结转下页。年度终了,各科目分户账除贷款、股本金、储蓄账页可继续使用外,均应更换新账页。乙种账还应将未计息的天数和积数过人新账页。丁种账应将未销各笔过入新账页发生额栏内,在余额栏填记结转余额总数,并按旧账页的摘要过入新账页摘要栏内。卡片账未销账卡次年可继续沿用。计算机记账满页,打印结转。

(二)总账结转

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应将旧账“上年底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月末余额”分别过入新账的有关栏内。使用连续记载的总账,每年应更换新账页,每月月底应结计“当月发生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年初建立新账时,只过上年底余额。计算机记账,按月打印总账结转。

(三)账簿装订

各种账簿在更换新账页后,其旧账页应按下列规定分别装订: 1.总账。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每月装订一次;使用连续记载的,每年装订一次。

2.各种活页分户账、登记簿应分科目按年装订,账页过多的可分若干本装订。各种销讫卡片账,按销账日期排列,按月或按季装订。

3.在年度中间更换的旧账页或结清户账页,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妥善保管,俟年度终了全部账页更换完毕,再按年度整理装订。

4.装订好的账页应另加封面、封底,在绳结处加封,由装订人员和会计主管在加封处盖章,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十九条 错账冲正

账务记载发生差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改正和冲正。(一)当日发生的差错。

1.日期和金额写错时,应以一道红线把全行数字划销,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错误数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如划错红线,可在红线两端用红色墨水划“×”销去,并由记账员在右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须将错字用一道红线划销,将正确的文字写在划销文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盖章证明。

2.凭证填错科目或账户,应先改正凭证,再参照1项办法更正账簿。

计算机输入差错按逻辑删除办法处理,重新输入正确数据。3.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改时,不得撕毁,经会计主管同意,可换新账页记载,但必须经过复核,并在原账页上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及会计主管同时盖章证明。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俟装订账页时,附在后面备查。

(二)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内发现的差错

1.记账串户,应填制同一方向红蓝字冲正凭证办理冲正。用红字凭证记入原错误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冲销×年×月×日错账”字样,用蓝字凭证记入正确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冲正×年×月×日账”字样,并在原凭证上及原错账摘要栏内批注“×年×月×日冲正”字样。

2.凭证金额或科目、账户填错,账簿随之记错,应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同方向的红字凭证将金额全数冲销,再按正确金额填制蓝字凭证补记入账,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凭证上批注“已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3.凭证正确,科目日结单结借,应填制红、蓝字科目日结单进行冲正,用红笔注明“冲正×年×月×日错账”字样,同时在原错误的科目日结单上,批注“于×年×月×日冲正”字样。(三)本年度发现上年度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凭证冲正,不得更改决算报表。

(四)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应按联行、联社往来规定凭划(汇)出社电报或查询查复书办理调账,划(汇)入社无权自行调账。

(五)凡冲正错账影响利息计算时,应计算应加、应减积数。(六)所有冲正、调账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查盖章后办理,并将错账的日期、情况、金额及冲正、调账的日期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账务核对

账务核对分为每日核对、定期核对和不定期核对。(一)每日核对

1.总账各科目的发生额、余额与该科目各分户账合计数及日计表各科目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

2.余额表上各户余额加计总数应与该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3.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登记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其中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天领入、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

5.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除按上述要求核对外,还应按科目加计凭证借、贷方发生额与计算机打印的科目日结单总额核对相符。

(二)定期核对 1.使用丁种账页记载的账户,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储蓄科目必须按月通打一次全部分户账(卡)余额,与各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3.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4.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累计积数核对相符。

5.各种卡片账每月与各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6.各种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每月要账实核对相符。(三)不定期核对

1.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送来的对账单,应即时换人核对相符。2.对外账务核对。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账折核对相符。各单位的存款账户(使用复写账页的)应按月或季、贷款账户应按季或年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单位对账,限期收回。各单位退回的对账回单,会计人员勾对未达账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登记,入库保管。对于金额大的账户应主动上门对账。

3.联行往来的账务核对,按照联行制度规定办理。

4.联社、社内、同业往来均应使用复写账页,记满一页后,即将对账联撕下,及时交对方对账;每月终了,不论账页是否记满,都要将对账联撕下,交对方对账,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更正。

第二十一条 利息计算 存、贷款的利息应根据有关规定的计息范围、利率和结息时间、方法,正确计算。

储蓄存款的计息和付息办法按《储蓄管理条例》办理。(一)对单位的存贷款利息,一律转账,不得收付现金。(二)利息计算的规定:

1.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2.利率的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月利率÷30(天)或=年利率÷360(天)3.结息日期

存、贷款等按年计息的,每年12月20日为结息日;按季计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存款,6月30日为结息日;利随本清的,存、贷款到期日为结息日。

单位活期存款按季(月)计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清户结计利息,不计复息。逾期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

4.计息方法

(1)定期计息。存贷款用余额表或分户账以积数计算利息的账户,计算天数时,从存入、贷出的当日算起,至取出、归还的上一日止,但在定期结息日计算利息,应包括结息日。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2)逐笔计息。满年的按年计算,满月的按月计算(对年对月)。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可全部以天数计算,整年的按360天、整月的按30天计算,不满整年或整月的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以整年整月计算的:利息=本金×时间(年或月)×(年或月)利率 全部以天数计算的:利息=本金×天数×日利率 5.其他规定

(1)存贷款账户结清时当即结息列账。

(2)定期存款到期日为例假日,可在例假日前一天支取,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算头不算尾);例假日后支取,按过期支取办法办理。

(3)贷款到期日为例假日,提前归还,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例假日后次日归还按相应后移的天数计收计息,不按逾期利率计算。

第二十二条

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本会计期间资金变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编报时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签章齐全、按时报送。

(一)会计报表的种类

1.日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和余额填制。

2.月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额、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填制。

3.资产负债表。每月或季末根据总账各科目及有关账户的余额归并后填制。

4.损益表。每季季末根据损益科目分户账余额填制。5.其他附表。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规定的信用社其他报表。6.决算报表。由信用社在年终决算时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业务状况表(2)资产负债表(3)损益表(4)利润分配表(5)决算附表

(二)报表的装订与保管。日计表按月装订,其他报表按年装订。已装订成册的报表,应及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年度决算

信用社年度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6)清理其他资金。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支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表类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

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3)决算日与人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

年度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

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

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 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年度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

对上年度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四章

复核与事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一切传票、账簿(卡)、报表和所附单证都必须认真审查,逐笔复核,并签章证明。凡实行专柜形式的,必须当时复核。

第二十五条

凡实行储蓄柜员制的信用社及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进行事后监督。

会计事后监督与柜台业务要严格实行人员与时间的分离,对会计业务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事后监督可采取本级监督和集中监督两种形式。凡经事后监督审查的凭证、账表等均由事后监督员签章。

第五章

印章与密押(机)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印章种类和使用范围

(一)社名业务公章:用于对外签发的重要单证,如存单、存折、收据等。

(二)现金收讫章:用于现金收入凭证及现金进账回单。(三)现金付讫章:用于各种现金付出凭证。(四)转讫章:用于转账凭证、回单、收付账通知等。

(五)结算专用章:用于签发结算凭证以及结算款项的查询、查复等。(六)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联行业务往来凭证、往来报告表、信汇凭证、联行业务的查询查复等。

(七)汇票专用章(钢印):用于信用社对外签发或代理签发的银行汇票。

(八)受理凭证专用章:用于信用社受理客户提交而尚未进行转账处理的各种凭证的回执。

(九)个人名章:用于已经办理和记载的各种单证、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第二十七条

会计专用印章的设计和刻制应分级管理。联行专用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由联行业务开办单位或授权代理单位负责设计、刻制和下发;其他会计专用印章由各省级农金管理部门统一设计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一)各种会计专用印章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的办法。启用前领用人员必须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记载启用日期并签章,人员调换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二)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业务印章使用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应做到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专用印章。

(三)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停止使用,要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注明停止使用的日期和原因。封存后的印章要统一保管和统一销毁。联行专用印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停止使用后,要逐级上交至颁发部门统一销毁。

(四)“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由会计主管保管。

第二十九条

联行密押是鉴别联行间汇划款项真伪,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管押人员由县联社审查确定,人员变动时必须经原审定机构核准,并办理交接手续。

寄送密押代号表,必须加封,以绝密件通过机要部门或派专人直接解送。联行密押代号表在未启用或停用待销毁期间,必须加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过期密押代号表销毁时,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编押机视同密押管理。编押机在营业中应妥善保管,人离入屉加锁;非营业时间,应入库保管。在未启用或停用期间,必须加封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处理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压数机是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辨别票据真伪,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按编押机管理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必须做到印章、密押(压数机)和报单三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应指定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压数机)应指定第一、第二管押(机)人,二者不得相互混淆。

第六章 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有价单证是指具有面值的特殊凭证,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定额存单等,应视同现金管理。(一)有价单证要贯彻“账证分管”的原则,由会计人员管账,出纳人员管证,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二)信用社购买的国库券、金融债券,必须通过表内科月核算,其他未发生资金收付的有价单证,应通过表外科目核算。不论表内、表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都应建立“有价单证登记簿”(用一般登记簿代),按单证种类、票面金额立户。出纳人员必须根据表内、表外科目传票办理收付。每日营业终了会计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的“有价单证登记簿”的数量、金额核对相符。

(三)有价单证填错作废除有特殊规定外,应加盖“作废”戳记,单独编制有关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以作废单证作附件。作废单证的号码应登记在登记簿上备查。

(四)已经兑付收回的有价单证,应当时加盖兑付戳记(以现金兑付的加盖现金付讫章)、剪角,并及时组织解送和按规定权限办理销毁。

(五)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有价单证库存,账实核对相符后,填写查库记录,以备查考。

第三十三条 重要空白凭证是指由信用社或单位填写金额并经签章后即具有支取款项效力的空白凭证,如支票、汇票、存单、存折、贷款收回凭证、报单等,是信用社凭以办理收付款项的重要书面依据。

(一)重要空白凭证的印制、包装、调运、领拨必须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严防散失。重要空白凭证一律加印号码,在总行指定的印刷厂印制。(二)重要空白凭证一律纳入表外科目核算,设立“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按凭证种类立户,以假定价格(每本或每份一元)记账,并登记凭证起讫号码。

(三)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要贯彻“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入库保管,并经常进行账、证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四)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应填制“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将领发的数量、起讫号码等逐项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柜面使用时应当逐份销号。重要空白凭证填错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作废凭证的号码应在有关登记簿上注明备查。

(五)单位(个人)领购空白支票,应填写空白凭证领用单,加盖全部预留印鉴。信用社在发给单位(个人)之前,应加盖单位(个人)的账号和付款人全称。单位(个人)销户时,必须将剩余空白支票交回信用社注销,并进行登记,不得短缺。信用社对交回的空白支票立即截右上角作废或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凭证的附件。单位(个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和其他空白重要凭证负全部责任。如有遗失,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由领用单位(个人)负责。

(六)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移作他用;属于信用社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严禁由客户签发;不准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盖好印章备用。

(七)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应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结存数量进行清查核对,并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

第七章 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 第三十四条

信用社网点是指信用社所辖的信用分社、储蓄所和信用(代办)站。为了严密手续,堵塞漏洞,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一)凡是能够做到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和换人复核的网点,才能实行并表制。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并账制。

(二)信用社应根据网点的业务量大小、离社远近、保管条件、淡旺季节等情况,分别核定网点的库存现金或一定数额的周转金。超过核定的库存现金(或周转金)数额的必须及时送交信用社。

(三)信用社网点对重要空白凭证要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建立登记使用制度。信用社对信用社网点领取、使用、交回及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都应认真履行手续,严格管理。

(四)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对隔年已用的账表凭证,应交信用社统一存档保管。

(五)信用社应根据网点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定期检查、辅导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出纳工作。

第三十五条

并表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信用社网点的会计科目与凭证使用、账簿设臵、账务处理、账务核对等方面均与信用社相同。

(二)每月底信用社网点根据总账编制月计表报送管辖信用社,管辖社据以编制汇总月计表。

第三十六条

并账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一)为便于办理日常业务,信用社网点对所经办的业务,都要建立副本总账、副本明细分户账和副本现金收、付登记簿。

(二)信用社网点必须定期轧账和报账。轧账时要自行核对和试算平衡轧账期的账务。向管辖社的报账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天。报账时要填制报账表,由经办人员将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名项业务凭证、未用重要空白凭证(含作废凭证)、报账表带到管辖社并账。

(三)管辖社对网点交来的报账表及所附凭证、副本账和重要空白凭证,应认真逐项、逐笔审查、复核、勾对无误后,视同本身账务进行核算。

(四)对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管辖社的明细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和本身账务一样逐户立账记载;另一种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网点设立分户账,但同时应设臵监督卡片账(用网点报来的传票代替)。实行哪种方式,由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农金管理部门规定。

对报账时的业务周转金,实行全额交回,重新领用的办法。(五)外勤人员流动服务时的账务核算,比照并账制信用社网点的办法办理。

第三十七条 信用站经办人员更换时,离职人员要把经办的全部业务、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凭证(包括空白凭证)、报账表及印鉴等以及各科目余额表,全部核对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册,在管辖社的监督下,办清交接手续后,才能离职。事后如发现业务、账务上的问题,属于前任经办的,仍由前任负责。

第八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信用社会计电算化,是指信用社应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含对公业务、电子汇兑、储蓄业务及联网通存通兑等。

第三十九条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则和要求(一)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必须符合本制度规定。

(二)会计部门与电脑部门分工负责。与信用社会计业务有关的软件必须由会计部门提出需求,电脑部门据以设计应用软件,并经会计部门测试认可后方能使用。

(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必须符合会计业务规定和要求,具有数据真实、安全、可靠性,具有防弊、防错和实时监督的功能,同时要有不同级别的保密装臵。

(四)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软件规范,逐项编写书面文件,提供功能说明书和业务操作说明书。

(五)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会计、电脑及有关部门要共同确认,鉴定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会计业务使用。

第四十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主管负责组织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各项工作。

凡要求输入计算机开销账户、冲账、删账、调整计息积数、调整利率、启动计息、修改客户密码、取消挂失、冻结、解冻等,均须根据会计主管批准的书面通知办理(储蓄业务根据储蓄合法凭证按权限输入开销账户)。第四十一条

电子计算机记账规则

(一)数据输入,必须由指定的操作员办理,非操作员不得输入任何数据。

(二)数据输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调整账户信息(包括差错更改)必须根据会计主管签发的书面通知书输入。

(三)操作员不得自制凭证上机处理,更不准无凭证进行数据输入。(四)各项业务应实时处理。

(五)由电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利息凭证),其转账数据必须指定人员复核,并核对份数、金额及平衡关系。

(六)对红字凭证,输入时按同方向负数处理,用“一”表示,并在摘要栏打印冲账代码。

第四十二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应根据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的特点,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处理权限。

第四十三条

操作人员的权限。计算机操作人员分为:系统管理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

(一)系统管理人员,有权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并操作,有权检查各业务柜组或柜员操作终端机的情况及终端机的状况,但不得处理具体业务,也不得装入与本社业务无关的程序和数据。

(二)一般操作人员在规定业务范围内负责录入账务数据及进行账务查询。

(三)复核人员,复核操作业务并进行查询,负责本柜组的账务核对。第四十四条

会计业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业务、技术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操作员与复核员必须交叉,不得越权处理会计业务。

第四十五条

操作人员使用的个人密码,要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防止失密。

第四十六条

计算机打印输出数据信息文件如下:

(一)每日打印输出:流水账、科目日结单、运行日志(或存储软盘)、日计表、各科目及分户账余额表、冲账、删账、调整积数清单。

客户存、贷款分户账和对账单,平日满页打印输出,年终全部打印输出。对账单可应客户要求随时打印输出。

(二)每月打印输出:总账(逐日存储)、分户账、月计表。(三)每季打印输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年终打印输出: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半年报表和试算表分别于7月和12月打印输出。

第四十七条

所有文件均应备份,由专人管理,移地妥善保管。

第九章 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

第四十八条

信用社要建立会计检查制度,并配备专(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负责对所辖机构及本身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辅导。

(一)会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账务检查、业务检查和财务检查等。1.账务检查,主要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做到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和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2.业务检查,主要是检查各项业务是否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有无管理上的漏洞,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3.财务检查,主要是检查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会计检查方式。根据会计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可按检查的程序、范围和时间等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一般为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

第四十九条 会计分析(一)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2、收入、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3、损益的构成及应收应付利息变动的情况;

4、内部资金占用情况;

5、各类资金的流向、流量和可用资金的利用水平情况;

6、结算及联行在途资金变动情况; 7.资金头寸及备付金变动情况;

8.资产质量、结构、变动情况,资产流动性状况及各项资产风险情况; 9.各项负债的利率结构及利率变动态势; 10.其他重要情况。(二)会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各种报表资料同有关的计划及历史资料等进行对比;

2.因素分析法:将影响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分类,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各个因素对完成计划指标的影响及程序;

3.结构分析法:将相同事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个类别在所在整体中占的比重,分析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第十章 会计档案

第五十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

会计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信用社历年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记录,是会计检查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和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分为纸介质和磁介质两种。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计算自档案所属年度终了后的次年1月1日起算。

1.永久保管的档案(1)信用社决算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决算报表、附表及决算分析资料(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表、损益表、财务收支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

(2)信用社实收资本、股本金分户账;(3)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

(4)客户挂失申请书、登记簿、补发存单、存折、收据及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5)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和档案销毁清单;(6)机构撤销、合并交接清册;

(7)房屋购建的契据(包括土地证、基建批准书、竣工报告、购建房屋契约、征税收据和公证书等);

(8)需要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档案和有关资料。2.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

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分为十五年和五年两种。(1)保管十五年的

①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各种账、簿、卡。②凭证及附件;

③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

④结算专用印章的领用、交接、销毁和保管情况登记簿。(2)保管五年的 ①计算机运行日志; ②计息科目余额表;

③辖属网点上报的月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决算报表(包括全部附表,决算分析资料);

④信用社本身及汇总分社、储蓄所日报、旬报表; ⑤密押、代号使用和保管登记簿;

⑥社内往来、联社往来及同业往来的对账及查询、查复书; ⑦信用站的交账清单(册); ⑧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清册(单); ⑨各种不定期报表。(二)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应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2.设臵专用会计档案保管库(柜),设立“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切实防止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保证其完整无缺。

3.信用社网点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在次年抄列清单(册)送管辖社集中保管,使用时向管辖社调阅。

4.磁介质档案每年翻录一次,实行双备份,并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保管年限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磁介质档案应打印出书面档案,装订保管。

5.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防止丢失和泄密。

6.建立“会计档案调(查)阅登记簿”,并按规定内容做好详细记录,由会计主管和经办人员共同签章,以备查考。内部调阅会计档案,应由调阅人出具申请,并经会计主管批准方可调阅,调阅的档案不得涂改、圈划、拆散原卷册,用后必须及时归还;公、检、法、司和有关单位处理案件或特殊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持有县以上主管部门正式公函,经社主任批准方可查阅;查阅时,信用社应有专人在场陪同,代办查阅,不准将会计档案交给查阅人放任不管,查阅人对处理案件时所需的证据和有关资料,可以抄录、复制或照相,但不得将原件抽出借走。

7.调(查)阅会计档案的申请及公函,应由经办人员和会计主管共同签章,并专夹保管,以备查考。

第五十一条 会计档案的移交与销毁

(一)会计档案中除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不作移交外,对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在保管期满后,是否移交给当地档案馆保管,应根据当地档案部门的规定,由县联社和当地档案馆协商决定。

(二)移交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时,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齐全、完整,并按规定造具清册连同案卷目录逐项清点核对,一并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交接完毕,信用社应留存一份移交清册,永久保管。

(三)已满保管期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应由县联社负责销毁。销毁前必须以联社为单位造具“销毁会计档案清册”。销毁时应由联社主任或指定专人负责监销,并注意保密和安全,严防散失或发生流弊。销毁后,由销毁人员、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如有未了账项待查,可对必须保留部分的会计档案延期销毁。

第十一章 会计劳动组织与会计人员 第五十二条

会计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必须贯彻有利于执行规章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业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利于加强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二)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三人柜、组,其中配备一名以复核工作为主的专职复核员。业务量较大的社可分设若干柜、组,并要均衡柜组间的业务量,便于柜、组间凭证传递,工作配合及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实行轮班休假的社,必须配备固定顶班人员。

(三)由于业务量所限,不能形成三人柜组,不设专职复核人员的社,必须贯彻换人交叉复核制度。

第五十三条

机构变动的会计工作交接(一)机构撤销的工作交接 1.撤销机构

(1)撤销机构在办理交接手续前,应全面核对账务,处理未了账务,清点财产,整理会计档案。

(2)编制移交清册和移交日计表一式二份,经交接双方、监交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后,双方各执一份归档保管。

(3)将全部账务按科目和账户编制余额划转清单(用一般余额表代替),一式二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转存银行或联社款项,应填制往来凭证办理账务划转。划转后各科目均无余额。(4)在账务划转后,应编制移交日止的当月月计表和当年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余额为“0”)各三份,交接双方各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一份。

2.接收机构

(1)根据移交清册和余额划转清单,认真核对无误后,通过会计分录并入本身有关科目和账户内。

(2)对撤销机构撤销后的联行账务,应按照联行制度有关规定办理。3.原管辖部门

接到撤销机构上报的月计表和业务状况报告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汇入当月和当年的报表内。

(二)机构转移隶属关系的交接

转移隶属关系的机构,不办理账务交接手续。交接事项由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原主管部门应将移出机构的各科目上年末余额,编制转移余额明细表(用月计表代替)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寄新主管部门。此项上年末余额的移出、移入数,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均应在决算说明书中说明。

第五十四条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一)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本制度; 2.依据本制度认真组织会计核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3.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文明服务,秉公守法,廉洁奉公。

(二)权限

1.有权要求开户单位的财会部门和本社其他业务部门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可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对违规的业务事项,单位领导人坚持办理,会计人员可以执行,但同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发现违反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本社主任或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3.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社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本社主任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各项会计信息。

4.有权参与本社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第五十五条 会计人员的配备

(一)信用社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配足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要保证质量,建立业务培训和上岗考核制度。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会计人员力求稳定,确需调动时,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调动须商得上一级会计部门同意。

(四)会计人员的任用应坚持回避制度。需要回避的直接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第五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培训

(一)岗位培训。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上岗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

(二)岗位考核。会计人员必须确定岗位,并制订会计工作各个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办法,经考核不适宜担任会训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调整。

(三)岗位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保证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

第五十七条

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的交接

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交接,必须在监交人员监督下进行。监交人员对交接工作负全面责任,如事后发现交接不清,除追究移交人员责任外,监交人员应负连带责任。机构变动会计工作的交接,由上级管理部门监交。县联社会计主管的交接,由联社分管主任负责监交;信用社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的交接,由主任会同管辖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监交。

移交人员办理移交时,要造具清册,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逐项核对接收。

(一)会计主管的交接。会计主管工作调动或离职应编制移交清单,向接任人员办理全部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移交清单包括:

1.交接日总账各科目余额表(用日计表代替,只填余额); 2.会计档案移交表;

3.移交清单要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部门保管的印章、密押(机)、规章制度、档案文件、资料及应交的其他物件等;

4.交接工作书面说明。对账务差错、账务以外的未了事项、全辖会计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移交接任会计主管人员继续处理。

移交清单一式二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共同签章后,一份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一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会计人员的交接

1.将所经管账簿各账户余额编制移交余额表;

2.编制移交清单,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报表、有关单证、公章、密押(机)以及文件资料等内容;

3.将未了事项写成书面材料。

以上移交余额表、清单和书面材料各一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签章后,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三)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及有关资料、实物等。

(四)短期离岗的交接

会计人员、会计主管或内勤主任短期离岗,必须有人代理其工作。要建立“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备查。交接时双方除要认真核对有关账项并签章证明外,对待办事项、遗留问题均应交待清楚。“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每年年终应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第五十八条

会计人员的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廉洁奉公、长期保持账务正确、维护国家资金财产安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由各省级、地区级农金管理部门和县联社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会计人员因工作失职、违反政策、纪律,有章不循,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账务差错或信用社、客户经济损失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并追究经济责任;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依法处理。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内部管理混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账务差错及案件严重的有关社,要追究会计主管及信用社主任的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列账表凭证按全国农村信用社统一账表凭证格式执行,人民银行总行未明确的由一级分行自定。

第六十条

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修改时同。本制度未作具体规定的事项,由一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同时废止。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汇总1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会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法规,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合社(以下简称信用社)及所属机构,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办理会计事务,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对信用社的业务及财务活动进行核算、反映、管理和监督,并向本社社员、监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

第四条

信用社会计工作实行“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信用社会计工作的基本制度、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可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信用社的会计工作,应在信用社主任领导下,由会计主管统一负责。

第五条

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第六条

信用社结算、信贷、储蓄等业务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制定相关的会计操作规程。

信用社的代理业务按照委托单位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

基本原则和规定

第七条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以所发生的各项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信用社的经济业务情况。在各会计期间内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一致,不得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原因、情况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二)会计核算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正确使用会计科目,确保会计资料正确可靠。不准在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不得伪造、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三)会计核算遵循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及时并序时进行,会计凭证传递、款项划拨不得积压延误,账务必须当日结平。

(四)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入账;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五)会计核算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确认和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六)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第八条

信用社、县联社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联社营业部、信用分社、储蓄所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附属会计核算单位的业务和财务收支,由管辖社采用并表或并账方式汇总反映。

第九条

会计记账方法按复式记账原理,采用借贷记账法。以会计科目为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表外科目采用单式记账,发生记收入方,销减记付出方,余额在收入方,并要与有关实物、单证、账簿相符一致。

第十条

会计自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终了,办理决算,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

第十一条

人民币业务的会计核算以“元”为记账单位,元以下计至分,分以下四舍五入,元以上计数逗点采用三分位制。

第十二条

凭证、单据、账折的各种代用符号:“第号”、为“#”;“每个”为“@;人民币元符号为“¥”;年、月、日简写顺序应自左而右“年/月/日”;年利率简写为“年%;月利率简写为“月‰”;日利率简写为“日/万分之”。

第十三条

会计核算必须坚持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凭证合法,传递及时;科目账户,使用正确;当时记账,账折见面;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有账有据,账据相符;账表凭证,换人复核;当日结账,总分核对;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印、押、证,分管分用;重要单证,严格管理;会计档案,完整无损;人员变动,交接清楚等十六项基本规定。

会计核算要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第三章

会计核算

第十四条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照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设置。

(一)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各科目按分类编制科目代号;表外科目用于业务确已发生而尚未涉及资金增减变化以及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管理等业务事项的核算。

(二)会计科目的基本规定。

1.会计科目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对信用社特殊业务需要,可增设辖内科目,但在向总行及对外编报会计报表时,须归并到统一规定的相应科目内。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以下各级行及信用社不得增设、删除或更改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

2.会计科目代号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增设的辖内专用会计科目,应以统一会计科目代号为基础进行编列。

3.会计科目的调整。在中间,一律填制凭证通过分录结转;终了,应采用结转对照表方式办理新旧科目结转。

第十五条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记录,是办理业务和记账的根据。

(一)会计凭证的分类。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分为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

1.基本凭证。基本凭证是信用社根据有关原始单证或业务事项自行编制凭以记账的凭证。按其性质分为:

(1)现金收入凭证;

(2)现金付出凭证;

(3)转账借方凭证;

(4)转账贷方凭证;

(5)特种转账借方凭证;

(6)特种转账贷方凭证;

(7)表外科目收入凭证;

(8)表外科目付出凭证。

2.特定凭证。特定凭证是根据某项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凭证。

(二)填制凭证,必须要素齐全、内容真实、数字正确、字迹清楚。凭证的基本要素包括:年、月、日;收、付款人的户名和账号;收、付款人开户社(行)的名称和社(行)号;人民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款项来源、用途、摘要和附件张数;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客户签章;信用社及有关人员印章。

(三)受理凭证时,必须根据有关业务的具体要求认真审查,做到内容完整,符合规定。

(四)凭证的传递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办妥交接、先外后内、先急后缓。除另有规定外,凭证一律由信用社内部人员传递。

(五)凭证的装订与保管。

1.会计凭证处理完毕后,应按照分类和编号顺序保管,不得散乱丢失。

2.凭证必须按日或定期装订,定期装订期最长不得超过十天。装订的顺序,先表内科目,后表外科目,以统一会计科目排列顺序为准。表内科目按现收、现付、转借、转贷顺序排表,表外科目按收入、付出顺序排列;科目日结单装订在各科目凭证的前面,销号单附凭证最后。

3.已装订的凭证,封面要注明单位名称、起讫日期、起讫号码;一日多册的,只编一个顺序号,分别注明共几册第几册;合并装订的,应在每日凭证封面上分别编顺序号,加盖装订人名章和会计主管名章,并在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后入库保管。

4.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科目日结单等,必须打印操作人员的姓名、代号及打印日期,加盖有关人员名章后,按规定进行装订和保管。

第十六条

账务组织。账务组织分为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是由各种分户账、登记簿(卡)、余额表组成;综合核算是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前者按账户核算,后者按科目核算,二者应相互核对,数字相符。

(一)明细核算。

1.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是各科目的明细记录,必须按户立账,连续记载,不得以凭证代替分户账。分户账的格式有以下四种:

(1)甲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三栏,适用于不计息科目的账户或用余额表计息科目的账户及信用社内部财务性质的账户。

(2)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积数四栏,适用于在账页上计算利息积数的账户。

(3)丙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适用于借贷双方反映余额的账户。

(4)丁种账。设有借、贷方发生额、余额和销账四栏,适用于逐笔记账、逐笔销账的一次性账务,并兼有分户核算的作用。

2.登记簿是用以登记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和实物的重要账簿,也是统驭卡片账的辅助账簿。

现金收入登记簿和现金付出登记簿是记载和控制现金收、付数字的逐笔、序时账簿,也是现金收、付的明细记录。

3.余额表是核对总账、分户账余额和计算利息的重要工具,每日营业终了根据分户账的最后余额逐户填列。余额表分为计息余额表和一般余额表两种。

(二)综合核算。

1.科目日结单是每一会计科目当天借、贷方发生额和凭证、附件张数的汇总记录,是监督明细账户发生额、轧平当日账务的重要工具,是登记总账的依据。

2.总账是综合核算与明细核算相互核对和统驭明细分户账的主要工具,是各科目的总括记录。

总账按科目设置,设有借、贷方发生额和借、贷方余额四栏。

总账格式分甲、乙两种。甲种适用于每日结账的信用社,账页每月更换一次。乙种适用于业务量较少,采取定期结账的信用社、分社、储蓄所,可以连续记载,账页记满后更换,不必每月更换新账页。

3.日计表反映当日全部业务活动,其当日发生额和余额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余额填记,借贷方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必须各自平衡。

第十七条

记账规则。

(一)账簿必须根据有效凭证记载,做到数字准确、摘要简明、字迹清晰。发现凭证内容不全或有错误时,应交由制票人更正、补充或更换,并加盖名章后,再行记账。

(二)记账应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套写账页用双面复写纸(含压感账页)、蓝(黑)色圆珠笔书写;红色墨水笔和红色复写纸用于划线和错误冲正及规定用红字批注的文字说明。

(三)账簿上的一切记载,不得涂改、挖补、刀刮、皮擦和用药水销蚀。不得用复印账页代替原始账页。

(四)因漏记使账页发生空格时,应在空格摘要栏内用红字注明“空格”字样;因误记使账页发生空页时,应在空页内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会计主管共同盖章证明。账簿余额结清时,应在元位栏划“?0-表示结平。

第十八条

账簿结转。

(一)明细账结转。账页记满,结转下页。终了,各科目分户账除贷款、股本金、储蓄账页可继续使用外,均应更换新账页。乙种账还应将未计息的天数和积数过入新账页。丁种账应将未销各笔过入新账页发生额栏内,在余额栏填记结转余额总数,并按旧账页的摘要过入新账页摘要栏内。卡片账未销账卡次年可继续沿用。

计算机记账满页,打印结转。

(二)总账结转。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应将旧账“上年底余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月末余额”分别过入新账的有关栏内。使用连续记载的总账,每年应更换新账页,每月月底应结计“当月发生额”、“自年初累计发生额”。年初建立新账时,只过上年底余额。

计算机记账,按月打印总账结转。

(三)账簿装订。各种账簿在更换新账页后,其旧账页应按下列规定分别装订:

1.总账。使用每月更换新账页的,每月装订一次;使用连续记载的,每年装订一次。

2.各种活页分户账、登记簿应分科目按年装订,账页过多的可分若干本装订。各种销讫卡片账,按销账日期排列,按月或按季装订。

3.在中间更换的旧账页或结清户账页,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妥善保管,俟终了全部账页更换完毕,再按整理装订。

4.装订好的账页应另加封面、封底,在绳结处加封,由装订人员和会计主管在加封处盖章,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十九条

错账冲正。账务记载发生差错,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改正和冲正。

(一)当日发生的差错。

1.日期和金额写错时,应以一道红线把全行数字划销,将正确数字写在划销错误数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在红线左端盖章证明。如划错红线,可在红线两端用红色墨水划“”销去,并由记账员在右端盖章证明。文字写错,只须将错字用一道红线划销,将正确的文字写在划销文字的上边,并由记账员盖章证明。

2.凭证填错科目或账户,应先改正凭证,再参照1项办法更正账簿。

计算机输入差错按逻辑删除办法处理,重新输入正确数据。

3.账页记载错误无法更改时,不得撕毁,经会计主管同意,可换新账页记载,但必须经过复核,并在原账页上划交叉红线注销,由记账员及会计主管同时盖章证明。注销的账页另行保管,俟装订账页时,附在后面备查。

(二)次日及以后在本年内发现的差错。

1.记账串户,应填制同一方向红蓝字冲正凭证办理冲正。用红字凭证记入原错误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冲销年月日错账”字样,用蓝字凭证记入正确的账户,在摘要栏内注明“补记冲正年月日账”字样,并在原凭证上及原错账摘要栏内批注“年月日冲正”字样。

2.凭证金额或科目、账户填错,账簿随之记错,应填制一张与原错误凭证同方向的红字凭证将金额全数冲销,再按正确金额填制蓝字凭证补记入账,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情况,同时在原错误凭证上批注“已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3.凭证正确,科目日结单结错,应填制红、蓝字科目日结单进行冲正,用红笔注明“冲正年月日错账”字样,同时在原错误的科目日结单上,批注“于年月日冲正”字样。

(三)本发现上错账,应填制蓝字反方向凭证冲正,不得更改决算报表。

(四)同城或异地划款差错,要按联行、联社往来规定凭划(汇)出社电报或查询查复书办理调账,划(汇)入社无权自行调账。

(五)凡冲正错账影响利息计算时,应计算应加、应减积数。

(六)所有冲正、调账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查盖章后办理,并将错账的日期、情况、金额及冲正、调账的日期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账务核对。账务核对分为每日核对、定期核对和不定期核对。

(一)每日核对。

1.总账各科目的发生额、余额与该科目各分户账合计数及日计表各科目发生额、余额核对相符。

2.余额表上各户余额加计总数应与该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3.现金收入、付出日记簿的合计数,应与现金科目日结单、现金科目总账借、贷方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登记簿的库存数,应与实际库存现金和现金科目总账余额核对相符。

4.表外科目余额应与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其中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经管人员必须核对当天领入、使用、出售及库存实物数。

5.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除按上述要求核对外,还应按科目加计凭证借、贷方发生额与计算机打印的科目日结单总额核对相符。

(二)定期核对。

1.使用丁种账页记载的账户,应按旬加计未销账的各笔金额总数,与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2.储蓄科目必须按月通打一次全部分户账(卡)余额,与各该科目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3.贷款借据必须按月与该科目分户账核对相符。

4.余额表上的计息积数,应按旬、按月、按结息期与该科目总账累计积数相对相符。

5.各种卡片账每月与各该科目总账或有关登记簿核对相符。

6.各种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等,每月要账实核对相符。

(三)不定期核对。

1.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送来的对账单,应即时换人核对相符。

2.对外账务核对。存折户应坚持在办理业务的当时账折核对相符。各单位的存款账户(使用复写账页的)应按月或季、贷款账户应按季或年填发“余额对账单”与单位对账,限期收回。各单位退回的对账回单,会计人员勾对未达账项无误后,应按科目、账号顺序排列、登记,入库保管。对于金额大的账户应主动上门对账。

3.联行往来的账务核对,按照联行制度规定办理。

4.联社、社内、同业往来均应使用复写账页,记满一页后,即将对账联撕下,及时交对方对账;每月终了,不论账页是否记满,都要将对账联撕下,交对方对账,发现不符,应及时查明更正。

第二十一条

利息计算。存、贷款的利息应根据有关规定的计息范围、利率和结息时间、方法,正确计算。

储蓄存款的计息和付息办法按《储蓄管理条例》办理。

(一)对单位的存贷款利息,一律转账,不得收付现金。

(二)利息计算的规定。

1.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2.利率的换算:月利率=年利率12(月)

日利率=月利率30(天)

或=年利率360(天)

3.结息日期。存、贷款等按年计息的,每年12月20日为结息日;按季计息的,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存款,6月30日为结息日;利随本清的,存、贷款到期日为结息日。

单位活期存款按季(月)计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单位定期存款到期清户结计利息,不计复息。逾期或提前支取按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息。

4.计息方法。

(1)定期计息。存贷款用余额表或分户账以积数计算利息的账户,计算天数时,从存入、贷出的当日算起,至取出、归还的上一日止,但在定期结息日计算利息,应包括结息日。其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

(2)逐笔计息。满年的按年计算,满月的按月计算(对年对月)。整年(月)又有零头天数,可全部以天数计算,整年的按360天、整月的按30天计算,不满整年或整月的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计算公式为:

以整年整月计算的:利息=本金时间(年或月)(年或月)利率

全部以天数计算的:利息=本金天数日利率

5.其他规定。

(1)存贷款账户结清时当即结息列账。

(2)定期存款到期日为例假日,可在例假日前一天支取,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算头不算尾);例假日后支取,按过期支取办法办理。

(3)贷款到期日为例假日,提前归还,扣除相应提前天数的利息;例假日后次日归还按相应后移的天数计收利息,不按逾期利率计算。

第二十二条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本会计期间资金变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字报告。编报时要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签章齐全、按时报送。

(一)会计报表的种类。

1.日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当日发生额和余额填制。

2.月计表。根据总账各科目的上月末余额、当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填制。

3.资产负债表。每月或季末根据总账各科目及有关账户的余额归并后填制。

4.损益表。每季季末根据损益科目分户账余额填制。

5.其他附表。根据工作需要另行规定的信用社其他报表。

6.决算报表。由信用社在年终决算时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业务状况表;

(2)资产负债表;

(3)损益表;

(4)利润分配表;

(5)决算附表。

(二)报表的装订与保管。日计表按月装订,其他报表按年装订。已装订成册的报表,应及时登记会计档案登记簿,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决算。信用社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

(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

(6)清理其他资金。

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交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

(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类各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

(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

(3)决算日与人民银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

(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对上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二十三条

决算。信用社决算就是应用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报表数字、书面说明对一年来的各项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经营成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和考核。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1.清理资金。

(1)对到期贷款,应按期收回。对逾期贷款和历年沉淀贷款应与其主管部门联系积极清理收回。

(2)各类存款中(储蓄存款除外),长期没有发生往来的不动户,要主动联系督促办理并户或销户手续。如确实无法联系的,可转入“不动户”处理。原“不动户”经过三年联系仍无着落的,可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3)对结算中资金和应解汇款、汇出汇款等应进行全面清理。

(4)对应收、应付款项等过渡性资金,要全面、逐笔进行清理和收回。

(5)对委托及代理业务,应按照规定或协议进行清理。

(6)清理其他资金。

2.核对账务。

(1)检查全部账户的会计科目归属,核对总、分余额。

(2)全面核对内外账务。根据各企业单位11月底存贷款账户余额和应收利息余额签发对账单,全面进行账务核对。贷款账户还要与借据核对相符,发现不符,立即查明纠正。对内部账务,各科目总账应与分户账和有关登记簿、卡余额核对相符。

(3)检查各级联行账务,轧准账卡余额,做好查询查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对账。

(4)根据11月底各科目总账的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表,试算平衡。

3.盘点财产。

(1)对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有关登记簿、卡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实物,发生财产盘盈盘亏,要按规定及时处理。

(2)对当年已竣工并验收交付使用的基建项目,要按规定及时建账、立卡进行管理。

(3)对现金、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及抵押品等,必须认真清点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4.核实损益。

(1)重点清查各项利息收支,做到准确无误。

(2)各类费用和支出账户,应根据费用和支出范围、标准全面复查,严格划分本期和下期的界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对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及代理业务收入等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计算纳入损益。

(4)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损益类各科目余额,应全部上划管辖信用社列入当年账内。

5.其他工作。做好决算附表有关数据资料的统计、核实工作。

(二)决算日工作。

1.处理账务。

(1)决算日办理当日账务、当月月结和年终决算三部分工作,必须妥善组织、循序进行。

(2)决算日收到的各类凭证、报单必须当日转账,纳入当年账务。

(3)决算日与人民银行等各往来科目余额应核对一致。

(4)营业终了,结平当日账务,全面核对总账与分户账,并由主任会同会计、出纳主管人员对现金、有价证券和重要空白凭证等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款完全相符后,填制查库登记簿并签章证明。

(5)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于决算日到信用社报账,并结清业务周转金科目。

2.计算提取款项、结转损益。

(1)按照有关规定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缴税款及附加、应收、应付利息及其他应提取款项和其他账项的调整等。

(2)账务处理完毕,核对相符后,应将各损益类科目各账户余额逐一通过分录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损益类科目应无余额;然后将“本年利润”科目结出的本年净利润或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3.编制决算报表及编写决算说明书。决算完毕,应按决算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决算报表,并对有关情况、问题和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真编写决算说明书,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

4.结转新旧科目及新旧账簿。在决算日全部账务核对相符,结出全年损益后,如有新旧科目结转,应编制新旧科目结转对照表,随同决算报表一并上报;同时办理新旧账簿的结转,结束旧账,建立新账。全部新账建立后,应进行总分核对,试算平衡,保证新旧账簿结转准确。

(三)决算后工作。

1.盈亏处理。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信用社提出利润分配或亏损处理意见,经民主管理组织审议通过并报县(市)联社核定后,进行盈亏处理。

2.审核汇总决算报表。各级管理部门收到所辖信用社上报的决算报表时,应贯彻先审核后汇总的原则。在审核时,要注意上下以及各报表之间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科目和账户使用是否正确,各项提留和损益的核算有无错漏,利润分配或处理亏损是否符合规定。

3.整理装订旧账表。对上旧账簿和报表,应分别整理装订,编号登记,入库保管。第四章

复核与事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一切传票、账簿(卡)、报表和所附单证都必须认真审查,逐笔复核,并签章证明。凡实行专柜形式的,必须当时复核。

第二十五条

凡实行储蓄柜员制的信用社及实行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必须进行事后监督。

会计事后监督与柜台业务要严格实行人员与时间的分离,对会计业务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事后监督可采取本级监督和集中监督两种形式。凡经事后监督审查的凭证、账表等均由事后监督员签章。

第五章

印章与密押(机)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印章种类和使用范围。

(一)社名业务公章:用于对外签发的重要单证,如存单、存折、收据等。

(二)现金收讫章:用于现金收入凭证及现金进账回单。

(三)现金付讫章:用于各种现金付出凭证。

(四)转讫章:用于转账凭证、回单、收付账通知等。

(五)结算专用章:用于签发结算凭证以及结算款项的查询、查复等。

(六)联行专用章:用于签发联行业务往来凭证、往来报告表、信汇凭证、联行业务的查询查复等。

(七)汇票专用章(钢印):用于信用社对外签发或代理签发的银行汇票。

(八)受理凭证专用章:用于信用社受理客户提交而尚未进行转账处理的各种凭证的回执。

(九)个人名章:用于已经办理和记载的各种单证、凭证、账簿和报表等。

第二十七条

会计专用印章的设计和刻制应分级管理。联行专用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由联行业务开办单位或授权代理单位负责设计、刻制和下发;其他会计专用印章由各省级农金管理部门统一设计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印章的保管和使用。

(一)各种会计专用印章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的办法。启用前领用人员必须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记载启用日期并签章,人员调换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二)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使用。业务印章使用人员临时离开岗位时,应做到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专用印章。

(三)各种会计专用印章停止使用,要在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上注明停止使用的日期和原因。封存后的印章要统一保管和统一销毁。联行专用印章和汇票专用章(钢印)停止使用后,要逐级上交至颁发部门统一销毁。

(四)会计专用印章使用保管登记簿由会计主管保管。

第二十九条

联行密押是鉴别联行间汇划款项真伪,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管押人员由县联社审查确定,人员变动时必须经原审定机构核准,并办理交接手续。

寄送密押代号表,必须加封,以绝密件通过机要部门或派专人直接解送。联行密押代号表在未启用或停用待销毁期间,必须加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过期密押代号表销毁时,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编押机视同密押管理。编押机在营业中应妥善保管,人离入屉加锁;非营业时间,应入库保管。在未启用或停用期间,必须加封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处理时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条

压数机是信用社办理票据业务、辨别票据真伪、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工具,按编押机管理规定管理。

第三十一条

信用社必须做到印章、密押(压数机)和报单三人分别保管、分别使用。联行专用章应指定第一、第二管印人,密押(压数机)应指定第一、第二管押(机)人,二者不得相互混淆。

第六章

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有价单证是指具有面值的特殊凭证,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定额存单等,应视同现金管理。

(一)有价单证要贯彻“账证分管”的原则,由会计人员管账,出纳人员管证,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二)信用社购买的国库券、金融债券,必须通过表内科目核算,其他未发生资金收付的有价单证,应通过表外科目核算。不论表内、表外科目核算的有价单证,都应建立有价单证登记簿(用一般登记簿代),按单证种类、票面金额立户。出纳人员必须根据表内、表外科目传票办理收付。每日营业终了会计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的有价单证登记簿的数量、金额核对相符。

(三)有价单证填错作废除有特殊规定外,应加盖“作废”戳记,单独编制有关表外科目付出传票,以作废单证作附件。作废单证的号码应登记在登记簿上备查。

(四)已经兑付收回的有价单证,应当时加盖“兑付”戳记(以现金兑付的加盖现金付讫章)、剪角,并及时组织解送和按规定权限办理销毁。

(五)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有价单证库存,账实核对相符后,填写查库记录,以备查考。

第三十三条

重要空白凭证是指由信用社或单位填写金额并经签章后即具有支取款项效力的空白凭证,如支票、汇票、存单、存折、贷款收回凭证、报单等,是信用社凭以办理收付款项的重要书面依据。

(一)重要空白凭证的印制、包装、调运、领拨必须加强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安全,严防散失。重要空白凭证一律加印号码,在总行指定的印刷厂印制。

(二)重要空白凭证一律纳入表外科目核算,设立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按凭证种类立户,以假定价格(每本或每份一元)记账,并登记凭证起讫号码。

(三)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要贯彻“证印分管,证押分管”的原则,实行专人负责,入库保管,并经常进行账、证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四)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应填制重要空白凭证领用单,将领发的数量、起讫号码等逐项登记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柜面使用时应当时逐份销号。重要空白凭证填错作废时,应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有关科目传票的附件。作废凭证的号码应在有关登记簿上注明备查。

(五)单位(个人)领购空白支票,应填写空白凭证领用单,加盖全部预留印鉴。信用社在发给单位(个人)之前,应加盖单位(个人)的账号和付款人全称。单位(个人)销户时,必须将剩余空白支票交回信用社注销,并进行登记,不得短缺。信用社对交回的空白支票立即截右上角作废或加盖“作废”戳记,作当日凭证的附件。单位(个人)对领用的空白支票和其他空白重要凭证负全部责任。如有遗失,由此产生的一切经济损失,由领用单位(个人)负责。

(六)严禁将重要空白凭证移作他用;属于信用社签发的重要空白凭证,严禁由客户签发;不准在重要空白凭证上预先盖好印章备用。

(七)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每月应对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结存数量进行清查核对,并在登记簿上进行登记。

第七章

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

第三十四条

信用社网点是指信用社所辖的信用分社、储蓄所和信用(代办)站。为了严密手续,堵塞漏洞,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工作应遵守下列基本规定:

(一)凡是能够做到双人临柜、钱账分管和换人复核的网点,才能实行并表制。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原则上都要实行并账制。

(二)信用社应根据网点的业务量大小、离社远近、保管条件、淡旺季节等情况,分别核定网点的库存现金或一定数额的周转金。超过核定的库存现金(或周转金)数额的必须及时送交信用社。

(三)信用社网点对重要空白凭证要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建立登记使用制度。信用社对信用社网点领取、使用、交回及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都应认真履行手续,严格管理。

(四)实行并表制的信用社网点,对隔年已用的账表凭证,应交信用社统一存档保管。

(五)信用社应根据网点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定期检查、辅导信用社网点的会计、出纳工作。

第三十五条

并表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信用社网点的会计科目与凭证使用、账簿设置、账务处理、账务核对等方面均与信用社相同。

(二)每月底信用社网点根据总账编制月计表报送管辖信用社,管辖信用社据以编制汇总月计表。

第三十六条

并账制信用社网点会计核算基本要求。

(一)为便于办理日常业务,信用社网点对所经办的业务,都要建立副本总账、副本明细分户账和副本现金收、付登记簿。

(二)信用社网点必须定期轧账和报账。轧账时要自行核对和试算平衡轧账期的账务。向管辖信用社的报账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天。报账时要填制报账表由经办人员将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各项业务凭证、未用重要空白凭证(含作废凭证)、报账表带到管辖信用社并账。

(三)管辖信用社对网点交来的报账表及所附凭证、副本账和重要空白凭证,应认真逐项、逐笔审查、复核、勾对无误后,视同本身账务进行核算。

(四)对并账制的信用社网点,管辖社的明细核算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和本身账务一样逐户立账记载;另一种是在会计科目下按网点设立分户账,但同时应设置监督卡片账(用网点报来的传票代替)。实行哪种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农金管理部门规定。

对报账时的业务周转金,实行全额交回,重新领用的办法。

(五)外勤人员流动服务时的账务核算,比照并账制信用社网点的办法办理。

第三十七条

信用站经办人员更换时,离职人员要把经办的全部业务、各种副本账、业务周转金、凭证(包括空白凭证)、报账表及印鉴等以及各科目余额表,全部核对移交清楚,并编制移交清册,在管辖社的监督下,办清交接手续后,才能离职。事后如发现业务、账务上的问题,属于前任经办的,仍由前任负责。

第八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三十八条

信用社会计电算化,是指信用社应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进行会计核算业务,含对公业务、电子汇兑、储蓄业务及联网通存通兑等。

第三十九条

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开发的原则和要求。

(一)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必须符合本制度规定。

(二)会计部门与电脑部门分工负责。与信用社会计业务有关的软件必须由会计部门提出需求,电脑部门据以设计应用软件,并经会计部门测试认可后方能使用。

(三)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必须符合会计业务规定和要求,具有数据真实、安全、可靠性,具有防弊防错和实时监督的功能,同时要有不同级别的保密装置。

(四)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软件规范,逐项编写书面文件,提供功能说明书和业务操作说明书。

(五)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后,会计、电脑及有关部门要共同确认,鉴定验收后才能正式投入会计业务使用。

第四十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由会计部门或会计主管负责组织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各项工作。

凡要求输入计算机开销账户、冲账、删账、调整计息积数、调整利率、启动计息、修改客户密码、取消挂失、冻结、解冻等,均须根据会计主管批准的书面通知办理(储蓄业务根据储蓄合法凭证按权限输入开销账户)。

第四十一条

电子计算机记账规则。

(一)数据输入,必须由指定的操作员办理,非操作员不得输入任何数据。

(二)数据输入必须依据合法有效凭证,调整账户信息(包括差错更改)必须根据会计主管签发的书面通知书输入。

(三)操作员不得自制凭证上机处理,更不准无凭证进行数据输入。

(四)各项业务应实时处理。

(五)由电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凭证(利息凭证),其转账数据必须指定人员复核,并核对份数、金额及平衡关系。

(六)对红字凭证,输入时按同方向负数处理,用“-表示,并在摘要栏打印冲账代码。

第四十二条

应用电子计算机记账的信用社,应根据电子计算机处理业务的特点,合理调整劳动组织,明确岗位职责和业务处理权限。

第四十三条

操作人员的权限。计算机操作人员分为:系统管理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

(一)系统管理人员,有权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并操作,有权检查各业务柜组或柜员操作终端机的情况及终端机的状况,但不得处理具体业务,也不得装入与本社业务无关的程序和数据。

(二)一般操作人员在规定业务范围内负责录入账务数据及进行账务查询。

(三)复核人员,复核操作业务并进行查询,负责本柜组的账务核对。

第四十四条

会计业务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业务、技术培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操作员与复核员必须交叉,不得越权处理会计业务。

第四十五条

操作人员使用的个人密码,要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防止失密。

第四十六条

计算机打印输出数据信息文件如下:

(一)每日打印输出:流水账、科目日结单、运行日志(或存储软盘)、日计表、各科目及分户账余额表、冲账、删账、调整积数清单。

客户存、贷款分户账和对账单,平日满页打印输出,年终全部打印输出。对账单可应客户要求随时打印输出。

(二)每月打印输出:总账(逐日存储)、分户账、月计表。

(三)每季打印输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四)年终打印输出: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半年报和试算表分别于7月和12月打印输出。

第四十七条

所有文件均应备份,由专人管理,移地妥善保管。

第九章

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

第四十八条

信用社要建立会计检查制度,并配备专(兼)职的会计检查辅导员,负责对所辖机构及本身会计工作的检查和辅导。

(一)会计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账务检查、业务检查和财务检查等。

1.账务检查,主要是检查会计核算是否做到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载和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

2.业务检查,主要是检查各项业务是否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办理,手续是否完备,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有无管理上的漏洞,有无违规违纪行为。

3.财务检查,主要是检查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计划完成情况。

(二)会计检查方式。根据会计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可按检查的程序、范围和时间等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一般为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

第四十九条

会计分析。

(一)会计分析的主要内容。

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构及其变化情况;

2.收入、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3.损益的构成及应收应付利息变动的情况;

4.内部资金占用情况;

5.各类资金的流向、流量和可用资金的利用水平情况;

6.结算及联行在途资金变动情况;

7.资金头寸及备付金变动情况;

8.资产质量、结构、变动情况,资产流动性状况及各项资产风险情况;

9.各项负债的利率结构及利率变动态势;

10.其他重要情况。

(二)会计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各种报表资料同有关的计划及历史资料等进行对比;

2.因素分析法:将影响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因素进行分类,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各个因素对完成计划指标的影响及程度;

3.结构分析法:将相同事物进行分类,并计算各个类别在所在整体中占的比重,分析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第十章

会计档案

第五十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档案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信用社历年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记录,是会计检查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和销毁制度。

会计档案分为纸介质和磁介质两种。

(一)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和定期保管两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的计算自档案所属终了后的次年1月1日起算。

1.永久保管的档案。

(1)信用社决算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决算报表、附表及决算分析资料(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报告表、损益表、财务收支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

(2)信用社实收资本、股本金分户账;

(3)存贷款开销户登记簿;

(4)客户挂失申请书、登记簿、补发存单、存折、收据及账销案存的清单或资料;

(5)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和档案销毁清单;

(6)机构撤销、合并交接清册;

(7)房屋购建的契据(包括土地证、基建批准书、竣工报告、购建房屋契约、征税收据和公证书等);

(8)需要永久保管的其他会计档案和有关资料。

2.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分为15年和5年两种。

(1)保管15年的会计档案。

a.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的各种账、簿、卡;

b.凭证及附件;

c.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及汇总全辖信用社的月(季、半年)报表;

d.结算专用印章的领用、交接、销毁和保管情况登记簿。

(2)保管五年的会计档案。

a.计算机运行日志;

b.计息科目余额表;

c.辖属网点上报的月计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决算报表(包括全部附表,决算分析资料);

d.信用社本身及汇总分社、储蓄所日报、旬报表;

e.密押、代号使用和保管登记簿;

f.社内往来、联社往来及同业往来的对账及查询、查复书;

g.信用站的交账清单(册);

h.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清册(单);

i.各种不定期报表。

(二)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应指定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

2.设置专用会计档案保管库(柜),设立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切实防止火烧、虫蛀、鼠咬、霉烂等,保证其完整无缺。

3.信用社网点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在次年抄列清单(册)送管辖社集中保管,使用时向管辖社调阅。

4.磁介质档案每年翻录一次,实行双备份,并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保管年限按照上述规定办理,磁介质档案应打印出书面档案,装订保管。

5.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防止丢失和泄密。

6.建立会计档案调(查)阅登记簿,并按规定内容做好详细记录,由会计主管和经办人员共同签章,以备查考。内部调阅会计档案,应由调阅人出具申请,并经会计主管批准方可调阅,调阅的档案不得涂改、圈划、拆散原卷册,用后必须及时归还;公、检、法、司和有关单位处理案件或特殊需要查阅会计档案时,必须持有县以上主管部门正式公函,经社主任批准方可查阅;查阅时,信用社应有专人在场陪同,代办查阅,不准将会计档案交给查阅人放任不管,查阅人对处理案件时所需的证据和有关资料,可以抄录、复制或照相,但不得将原件抽出借走。

7.调(查)阅会计档案的申请及公函,应由经办人员和会计主管共同签章,并专夹保管,以备查考。

第五十一条

会计档案的移交与销毁。

(一)会计档案中除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不作移交外,对于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在保管期满后,是否移交给当地档案馆保管,应根据当地档案部门的规定,由县联社和当地档案馆协商决定。

(二)移交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时,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齐全、完整,并按规定造具清册连同案卷目录逐项清点核对,一并向当地档案馆移交。交接完毕,信用社应留存一份移交清册,永久保管。

(三)已满保管期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应由县联社负责销毁。销毁前必须以联社为单位造具“销毁会计档案清册”。销毁时应由联社主任或指定专人负责监销,并注意保密和安全,严防散失或发生流弊。销毁后,由销毁人员、监销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如有未了账项待查,可对必须保留部分的会计档案延期销毁。

第十一章

会计劳动组织与会计人员

第五十二条

会计劳动组织。

(一)劳动组织必须贯彻有利于执行规章制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业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利于加强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原则。

(二)劳动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三人柜、组,其中配备一名以复核工作为主的专职复核员。业务量较大的社可分设若干柜、组,并要均衡柜组间的业务量,便于柜、组间凭证传递,工作配合及方便客户办理业务。

实行轮班休假的社,必须配备固定顶班人员。

(三)由于业务量所限,不能形成三人柜组,不设专职复核人员的社,必须贯彻换人交叉复核制度。

第五十三条

机构变动的会计工作交接。

(一)机构撤销的工作交接。

1.撤销机构。

(1)撤销机构在办理交接手续前,应全面核对账务,处理未了账务,清点财产,整理会计档案。

(2)编制移交清册和移交日计表一式两份,经交接双方、监交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后,双方各执一份归档保管。

(3)将全部账务按科目和账户编制余额划转清单(用一般余额表代替)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转存银行或联社款项,应填制往来凭证办理账务划转。划转后各科目均无余额。

(4)在账务划转后,应编制移交日止的当月月计表和当年业务状况报告表(各科目余额为“0”)各三份,交接双方各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一份。

2.接收机构。

(1)根据移交清册和余额划转清单,认真核对无误后,通过会计分录并入本身有关科目和账户内。

(2)对撤销机构撤销后的联行账务,应按照联行制度有关规定办理。

3.原管辖部门。

接到撤销机构上报的月计表和业务状况报告表,经审核无误后,分别汇入当月和当年的报表内。

(二)机构转移隶属关系的交接。转移隶属关系的机构,不办理账务交接手续。交接事项由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原主管部门应将移出机构的各科目上年末余额,编制转移余额明细表(用月计表代替)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寄新主管部门。此项上年末余额的移出、移入数,双方上级主管部门均应在决算说明书中说明。

第五十四条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职责。

1.遵守国家法律,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本制度;

2.依据本制度认真组织会计核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3.遵循经济核算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讲究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文明服务,秉公守法,廉洁奉公。

(二)权限。

1.有权要求开户单位的财会部门和本社其他业务部门认真执行财经纪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办法,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制止、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可向单位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请求处理。对违规的业务事项,单位领导人坚持办理,会计人员可以执行,但同时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发现违反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弄虚作假等违法乱纪行为,会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本社主任或上级管理部门报告。

3.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社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本社主任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各项会计信息。

4.有权参与本社的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

第五十五条

会计人员的配备。

(一)信用社要根据会计工作需要配足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会计人员的配备要保证质量,建立业务培训和上岗考核制度。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三)会计人员力求稳定,确需调动时,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调动须商得上一级会计部门同意。

(四)会计人员的任用应坚持回避制度。

需要回避的直接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

第五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培训。

(一)岗位培训。会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过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上岗人员必须持有会计证。

(二)岗位考核。会计人员必须确定岗位,并制定会计工作各个岗位职责及岗位考核办法,经考核不适宜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进行调整。

(三)岗位轮换。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保证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会计业务。

第五十七条

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的交接。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交接,必须在监交人员监督下进行。监交人员对交接工作负全面责任,如事后发现交接不清,除追究移交人员责任外,监交人员应负连带责任。机构变动会计工作的交接,由上级管理部门监交。县联社会计主管的交接,由联社分管主任负责监交;信用社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的交接,由主任会同管辖联社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监交;会计员的交接,由内勤主任或会计主管监交。

移交人员办理移交时,要造具清册,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逐项核对接收。

(一)会计主管的交接。会计主管工作调动或离职应编制移交清单,向接任人员办理全部会计工作的交接手续。移交清单包括:

1.交接日总账各科目余额表(用日计表代替,只填余额);

2.会计档案移交表;

3.移交清单要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部门保管的印章、密押(机)、规章制度、档案文件、资料及应交的其他物件等;

4.交接工作书面说明。对账务差错、账务以外的未了事项、全辖会计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移交接任会计主管人员继续处理。

移交清单一式两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员共同签章后,一份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一份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会计人员的交接。

1.将所经管账簿各账户余额编制移交余额表;

2.编制移交清单,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凭证、报表、有关单证、公章、密押(机)以及文件资料等内容;

3.将未了事项写成书面材料。

以上移交余额表、清单和书面材料各一份,由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签章后,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三)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还应当在移交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件数据磁盘(磁带)及有关资料、实物等。

(四)短期离岗的交接。会计人员、会计主管或内勤主任短期离岗,必须有人代理其工作。要建立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登记备查。交接时双方除要认真核对有关账项并签章证明外,对待办事项、遗留问题均应交待清楚。

会计人员短期代理交接登记簿,每年年终应由会计部门归档保管。

第五十八条

会计人员的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钻研业务、廉洁奉公、长期保持账务正确、维护国家资金财产安全、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由各省级、地区级农金管理部门和县联社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会计人员因工作失职,违反政策、纪律,有章不循,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账务差错或信用社、客户经济损失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并追究经济责任;情况特别严重的,要依法处理。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违法乱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内部管理混乱,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账务差错及案件严重的有关社,要追究会计主管及信用社主任的责任。

第十二章

第五十九条

本制度所列账表凭证按全国农村信用社统一账表凭证格式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未明确的由一级分行自定。

第六十条

本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修改时同本制度未作具体规定的事项,由一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做出规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六十一条

本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86年颁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同时废止。

第三篇: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育龙网核心提示: 治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治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治理会计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治理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它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为依据,灵活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和技术,使组织内部各级治理人员能据以对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的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并帮助治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做出各种最优决策,借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面向市场、走向市场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可是长期以来在特有的运行机制下,部分农村信用社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治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造成成本费用观念淡漠,忽视成本——效益的恰当配比,不仅经营人员忽视经营中的成本控制,即便是内部治理人员,也缺乏成本资料和必要的成本治理技术手段。笔者认为,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业在经营治理上的先进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治理会计的原理,全面治理分析成本、收益状况,从而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从分级式治理向集中式、扁平化治理转变,切实提高经营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治理会计制度在农村信用社经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信用社要办成现代化的银行,迫切需要会计先行,要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在西方国家中,治理会计作为从传统的会计职能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被现代企业治理广泛推广和使用,表明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提高决策能力,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确实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在农村信用社内部建立治理会计制度,不仅可以提供预期经营目标能否完成,全社财务、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信息,还能迅速揭示经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领导做出最优化治理决策。

1、猜测、决策为治理者献计献策

投资经营决策是经营治理的核心问题,也是治理会计的一大重要内容。农村信用社决策范围很广,既有机构、人员、业务量、业务范围等发展规划方面的决策,以期达到优化布局和规模经营的要求,又有多项决策,如贷款、资金治理、新业务品种与新技术开发运用以及固定资产购置,凭证印刷批量等。在实践中,任何一个金融企业都应在充分调查、科学猜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投资和经营决策,而治理会计的一系列专门方法,如趋势猜测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投入产出法、经济计量法以及线性规划技术、概率分析、调查分析法等为决策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手段。

2、全面提供治理信息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非凡性质,不但自身的财务活动,而且开户企业的经济活动、居民的投资活动等都要在信用社的财务及各种报表、资料中反映出来,因而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中,拥有大量复杂的数量关系和非数量关系,这种关系有的可按统计的货币单位计量,有的则不能,从而形成多种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又互为联系,互为补充的治理信息,由于治理会计具有不受有关法定会计规范和固有会计处理程序及规定格式制约的特点,它可以借助多种方法对从各种渠道取得的信息进行汇集、加工、整理、分析,使之成为能满足治理者开展猜测、决策、计划、控制等项工作需要的治理信息。例如可依据财务会计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对营业机构网点进行保本测算及利润猜测,为机构的设置、撤并、人员职数的确定等提供依据。也可根据成本习性将某项新业务的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揭示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的依存关系,为领导者评价有关方案,制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考评经营责任目标,实行监控

为加强和提供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水平,完成既定目标,就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经营全过程和结果进行严密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地对各项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进行检查与考核。将预算数(目标任务)与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和检查考核,找出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根据指标分析落实到部门甚至个人的方法,查清造成差异的责任,从根本上杜绝良莠不齐的局面,使每个责任部门负起应负的责任,业绩优秀者一据可奖,业绩低劣者有案可罚,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责任制度与本社的经营目标相连结,个人的收益与本人的业绩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内部各部门乃至全部职工的积极性,为实现预定计划而共同努力。

二、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由于现代治理科学的发展赋予了治理会计现代化的方法,因此治理会计的方法内容非常丰富,融合了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突出动态分析的特色,从动态上提供有关信息,为经营治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信用社建立治理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本、量、利分析,通过猜测和决策分析编制全面预算,推行责任会计。

1、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财务治理

治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成本,贯穿于治理会计的主要方法就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即对企业各种活动的形成与结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因为,对于企业收益和形成与取得,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控制,会计人员不直接参与,也无法直接获得有关资料。因此,对治理会计人员而言,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成本问题应是其关注的重点。在农村信用社所有成本构成中,按照成本习性可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农村信用社的成本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各种存款利息支出;②金融机构往来支出;③综合费用;④其他营业支出。其中:前两项称之为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属于变动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资金总量和利率水平,而且也取决于资金成本构成项目的内部结构比例。在资金总量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高利率资金来源占比减少,而低利率资金来源占比提高时,整个资金成本呈下降趋势,反之则呈上升趋势。

而综合费用和其他营业支出中大部分项目属于固定成本,原因是在机构人员一定的情况下,这些项目的支出水平不受业务量或资金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而在单位成本中,却与业务量或资金量的变化成反比,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成本还可按其支出数额是否能改变,再进一步细分为“酬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治理层的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等。这些成本支出的多少视企业的经营需要而定,治理者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要求做出增减的决定。后者指企业治理者的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职工工资等等。这些成本是维持企业生产能力必不可少的最低成本,具有极大的约束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影响经营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变动成本,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利润的是资金来源的结构,而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影响农村信用社利润的则是贷款的质量结构。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资金来源结构与信贷资产质量结构的动态治理上,努力要求最佳负债结构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资金成本和增加贷款利息收入。

2、实现全面预算制,加强财务控制

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但新的观念是将其看成“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所谓全面预算就是采用货币计量的方法,把农信社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的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换句话说,编制全面预算就是财务治理部门根据农村信用社拥有的全部资产、负债情况,把涉及农村信用社战略目标(目标利润)的所有经济活动联结在一起,并规定如何去完成的方法,使农信社内部各职能治理部门和治理人员能够明确在计划期间应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从而使农村信用社按照预算体系,进行科学的经营治理,用来代替“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测,保证农信社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实行责任会计治理,完善经营机制

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它是农村信用社治理会计的重要方面。它以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把各个机构和部门划分为责任中心,围绕责任中心将会计信息与经济责任、会计控制同业绩考核相结合,形成信用社内部严密的控制体系。在责任中心内部,由于核算范围相对缩小,便于成本资料的归集分析,也便于经济责任的区分和经营成果的考核。同时,这些相对对立而又内部统一的责任中心,也利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从而有利于整个信用社系统内部转移价格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①划分责任中心,确定权责范围。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可将农村信用联合划为以下6个责任中心:以计划、资金、部门为主体的成本责任中心,负责筹集资金和优化负债结构;以信贷部门为主体的利润责任中心,负责贷款投放、信贷资金保全、利息的及时收回,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以财务会计为主体的结算和经营目标综合考核责任中心,负责各项经营目标的规划、监控、考核,使全面预算得以贯彻落实;以行政、工会等部门为主体的后勤责任中心,在精打细算的前提为职工提供工作、生活保障;以审计、监察、保卫等部门为主体的安全保障责任中心,负责纠错防弊,为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以人事、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人力资源责任中心,负责干部的选拔、业务考核和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

②确定责任目标。责任目标是责任中心在一定时期内应当完成的经营任务,是全社总体经营目标的一部分,实行责任会计时,应规定每个责任中心相应的责任目标以及完成一个责任中心相应的每个责任中心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工作任务落实,保证全社总体经营目标地按质按量完成。

③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开展差异调查。成本控制报告将使人们注重到偏离目标的表现,但它只是指出问题的线索。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原因,分清责任,才能采取纠正行动,收到降低成本的实效。

④考评业绩编写业务报告。每个责任中心都应编写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使每个责任中心了解自己的工作成绩与不足,也使社领导了解各个责任中心的表现和预算数与实际完成数的差异,以便及时调控,促进下阶段能够按所计划目标改进,更好地完成经营目标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优化客户服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x区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是辖内农村信用社、营业部,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类信贷业务综合管理办法和单项业务品种管理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 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必须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制度。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农村信用社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

第四条 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各级农村信用社信贷经营和管理人员,包括客户部门和信贷管理部门从事信贷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人员。

第五条 本制度所指经营社是指全辖有权办理和经营信贷业务的各信用社、营业部。

第二章 组织体系

第六条 实行审贷分离制度(不含信贷员受权额度内的农户贷款)。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将调查、审查、审批(核准)、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经营层次和不同部门承担,实现其相互制约和支持。

第七条 区联社要设立信贷管理部,信用社相应设立信贷部门或信贷岗位负责辖内信贷管理工作。

第八条 区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分别设立信贷业务调查岗、信贷业务审查岗。信贷业务调查岗承担信贷业务的开发、受理、调查、评估和审批后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信贷业务审查岗承担信贷业务的审查和整体风险的控制。

基层信用社管户信贷员即为信贷业务调查岗,主管信贷业务副主任为审查岗,主任为审批岗。

第九条 实行信贷审查委员会(小组)制度。联社设立信贷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下同),基层信用社设信贷审查小组(简称贷审小组,下同)。贷审会(小组)是信贷业务决策的议事机构,审议需经贷审会(小组)审议的事项,对有权审批(核准)人(指各级行政主任或被授权人,下同)进行制约及专业支持。

第二十条 农户以外的其他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二十一条 农户以外的其他借款人申请贷款业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从事的经营活动合规、合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要求;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信用记录,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三)在基层信用社开立结算账户,自愿接受信用社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

(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比例;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法人申请贷款必须符合公司章程,或具有董事会授权或决议;

(五)除自然人以外的借款人,须持有人民银行核准发放并经过年检有效的贷款卡;

(六)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年检手续。特殊行业须持有有权机关颁发的营业许可证;

(七)必须提供符合规定条件的担保;

(八)除自然人外的借款人,资本金比率及资产负债率要达到规定比例;

(九)申请票据贴现,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票据。

各级经营机构不得违背和降低上述基本条件提供贷款。

第五章 权限管理

第二十二条实行信贷业务权限管理制度。根据各机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发展需要和当地经济金融市场状况,实行差别权限核定(授权)。xxx区联社结合基层信用社实际情况在省联社核定权限内对基层信用社信贷业务实行有限授权。

第二十三条区联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省联社核定权限内对基层信用社实行授权。基层信用社在区联社授权额度内可对信贷员实行授权。

第二十四条 区联社、基层信用社对法人客户发放首笔贷款要报上级机构审批(核准)。

第六章统一授信管理

第二十五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制度。统一授信是通过核定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统一控制客户在辽宁省信用社系统内各类融资总量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列为授信管理范围的客户,在办理信贷业务前必须对客户进行授信,严格遵循“先授信,后用信”的原则。

第二十六条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在对客户资信情况及辽宁省信用社系统融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础上,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确定客户在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融资总量的最高限额。系统内各级机构对客户提供的贷款、贴现等各项信用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

第七章 业务种类

第二十七条区联社现开办的信贷业务种类为贷款业务。

第二十八条贷款是贷款人根据客户申请自主提供的并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

xxx区农村信用社各经营机构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发放中、长期贷款需报省联社或省联社授权市联社、市办事处核准(不含农户贷款)。

第二十九条 贷款按方式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一)信用贷款,是指以客户的信誉发放的贷款。现阶段全区农村信用社只准许对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除此以外禁止发放信用贷款(省联社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第三十条 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全区各经营机构只发放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贷款。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的保证资格、资信状况及其还款记录进行审查,并签订保证合同;

第三十一条 抵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办理抵押贷款,应对抵押物的权属、有效性和变现能力以及所设定抵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的有关登记手续。要根据不同的抵押物和其评估价值来合理确定贷款抵押比例。贷款额要根据企业信誉情况和抵押物情况加以确定,抵押率原则上不超过50%,最高不超过70%;

第三十二条 质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办理质押贷款,应对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所设定质押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或移交手续。动产质押的贷款额要控制在其评估价值的60%以内。权利质押要根据权利凭证的票面利息及贷款利息来合理确定贷款比例,贷款额原则上要控制在质押凭证面值80%以下,最高不超过90%。

第三十三条其他信贷业务品种。新开发的信贷业务品种必须报经省联社批准后方可开办。

第八章 操作管理

第三十四条 办理信贷业务要按权限、按程序进行操作。严禁化整为零拆笔发放贷款,禁止越权、超权发放贷款。

第三十五条 实行贷款主办社制度。若借款人已经在一家基层信用社取得了贷款,其他基层信用社不得再以任何方式为其发放贷款(社团贷款除外)。

第三十六条 实行贷款查询制度。贷款发放前要通过人民银行的银行信贷登记系统查询,若借款人有逃废债行为或有不良信用纪录等不得再为其发放贷款。

第三十七条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客户申请、受理与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核准(报备)、与客户签订合同、提供信用、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管理、信用收回。

对中、长期项目贷款,由有权审批部门组织评估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十八条 贷款的利率及计息。贷款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由区联社根据辖内基层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利率浮动幅度,报请省联社或省联社授权市联社、市办事处批准,并以此来确定各类贷款执行利率,在借款合同和贷款凭证上载明。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不浮或少浮,对社员农户贷款可实行利率优惠。

第五篇: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精选)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经营管理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基本制度。

第二条 本基本制度是辖内各级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级联社及其所辖支行、信用社、分社、分理处,省联社及其办事处、市联社,以下简称信用社)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类信贷管理制度办法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 信用社信贷业务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区域产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坚持自主经营原则;坚持有效控制风险原则。

第四条 本基本制度所指信贷业务是信用社对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的总称,包括表内信贷业务、表外信贷业务。

第五条 本基本制度所指信贷人员是信用社从事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的人员。

第二章 组织结构及原则

第六条 信贷经营管理组织结构设臵。(一)省联社及办事处(市联社)

主要负责指导全省信用社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现场、非现场方式加强对信贷业务的检查监督;为法人行社提供系统平台等服务;协调各方关系,提高信用社业务发展质量和速度;对法人行社超过规定权限的信贷业务开展咨询。

(二)法人行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级联社,下同)信贷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1- 高级管理层和信贷业务前中后台部门:

1.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法人行社董(理)事会是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最高风险管理和信贷决策机构,承担信贷经营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批准信贷工作制度、风险管理战略政策、目标计划,决定授权、奖惩等重大事项。董(理)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三农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制定相应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并对本行的关联交易进行管理。三农委员会执行协调、推进全行三农金融业务的管理与发展。

2.监事会

监事会是法人行社的监督部门,对股东(社员代表)大会负责,主要职责是: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状况;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定、执行信贷管理制度;监督高管层尽职开展信贷经营管理;对违规经营行为、经营管理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3.高级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是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对法人行社的发展质量和速度负有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是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信贷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掌握信贷管理经营状况及风险管控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发展质量、速度;完成董(理)事会下达的经营指标。

法人行社贷款审批委员会(简称“贷审会”,下同)是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智力支持者,在经董(理)事会通过的信贷制度办法和批准授权范围内,评估审批信贷业务的风险及可行性。贷审会实行法人行社行长(主任)负责制,对董(理)事会负责。行长(主任)或分管行长(主任)为贷审会主任或副主任。分管行长(主任)组织执

-2- 行理(董)事会和主任有关信贷工作决策和安排,对主任(行长)负责。贷审会由信贷、财务、风险、稽核、发展等部门负责人等成员组成,也可吸收本单位以外的法律、财务、工程投资等专家参加。

4.信贷业务前中后台部门

(1)法人行社按照“横向平行制约”原则,设立业务发展部、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

业务发展部(或客户经理部,负责贷前管理)承担信贷业务的开发、受理、调查评估及支付审查前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负责拓展信贷客户、组织存款、营运资金。

信贷管理部(或计划信贷部,负责贷款日常管理)负责制订信贷业务计划、制度、办法,履行支付审查、贷后检查、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等信贷日常管理职能,组织信贷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信贷业务审批和整体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部(或资产保全部,负责贷后管理)承担不良信贷资产的管理处臵工作,落实不良资产责任追究,监测、控制贷款到期收回率和新增不良贷款等数据指标,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的日常事务。

(2)分支机构(支行、信用社、分社、分理处):

根据服务区域和业务量大小,设立行长(主任)、分管信贷(行长)主任、客户经理、信贷内勤等岗位,分别明确岗位职责。

成立贷款审查小组(简称“贷审组”,下同)负责本级授权权限内信贷业务的风险及可行性的评估审批、超过本机授权权限范围信贷业务的审批上报。行长(主任)任贷审组主任,贷审组实行主任负责制。

设立信贷专柜、配备客户经理。负责信贷政策宣传;受理信贷

-3- 业务申请、调查、上报审批(咨询)及发证年检、贷款咨询登记、报表统计等具体业务;建立和完善信贷客户经济档案和台账登记等其他工作。

第七条 实行信贷部门或岗位分离制度。信用社要按照合理设岗、明确职责、相互制约的原则,将调查、审查、决策、发放支付、检查、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六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或岗位,即业务发展岗、审查核准岗、信贷决策岗、发放支付岗、检查监测岗、催收管理岗。

业务发展岗。其主要职责是:①受理信贷业务申请;②开展调查,审查有关证明材料,对申请人信用及拟办理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进行认定;③对所辖企业准确评定信用等级,测算拟办信贷业务的风险度;④按有权审批人意见,依法合规办理信贷业务,包括信用发放、展期申请及事实认定、收回等具体工作;⑤负责资金组织、电子银行及中间业务拓展等工作。业务发展岗对事实的认定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任。

审查核准岗。其主要职责是:①对业务发展岗提供的项目评估论证材料、客户的信用状况、拟办信贷业务的风险度进行完整性和可靠性认定。如果材料不齐全或有问题,有权责成上一岗重新调查;②对开展该业务涉及的政策原则、信贷结构、资金实力、单户贷款比例等进行审核认定;③提出业务办理的具体意见。审查核准岗对事实的认定准确性、完整性负责任。

信贷决策岗。其主要职责是:①确认信贷业务的风险度及可行性;②负责授权权限内信贷业务的审批,给予最终办理意见;对超过本级授权权限的信贷业务,负责将拟办意见上报咨询,并落实上级咨询意见批复;③纠正信贷调查、审查环节的违规行为。信贷决

-4- 策岗对信贷业务合法合规性和决策失误承担责任。

发放支付岗。其主要职责是:①负责审查信贷业务前臵条件的落实,确认信贷业务是否通过发放审核;②合规填制各类凭证,办理发放手续;③根据支付方式审查支付手续是否合规、完整;④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发放支付岗对信贷业务的发放、支付手续的完整、合规负责。

检查监测岗。其主要职责是:①负责信贷业务合法合规性检查,配合稽核和监察部门的再监督;②对信贷资产动态及质量进行监测反映,对客户执行合同及资信情况进行评价;③对检查、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④负责编制各种统计报表,管理信贷档案资料,配合科技信息部门做好电子化管理在信贷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检查监测岗对信贷检查负有及时、真实、准确反映的责任。

催收管理岗。其主要职责是:①对责任信贷业务进行管理,正确反映,确保按期收回;②负责及时按合同清收贷款(含接交的贷款)到期本息,尽职清收处臵不良贷款;③依法维护信贷业务债权;④负责损失类信贷业务的核销申报工作。催收管理岗对责任内信贷业务的收回和呆帐核销申报资料真实性负责。

第八条 实行信贷业务授权管理制度。信贷业务权限是指信用社依据上期末存贷款总量、风险等级、产权形式、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主要负责人业绩、信贷方式和客户信用等级等内容确定的权限和上级行社授权、即可开展的信贷业务的最高授信限额。最高限额是指单一客户已发放(办理)的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等各类信用存量和拟增加的信用额度之和。上级行社授权依据信用

-5- 社资金规模、资本金实力、信贷管理水平等指标综合确定。

信贷业务权限管理是省联社对其辖内法人机构实施纵向监督的一种方式,不改变法人机构信贷业务的风险责任。

第九条 实行客户等级评定和统一授信制度。

客户信用等级是反映客户偿债能力、偿债意愿的相对尺度,主要从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偿债能力、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客户资料、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得出初步评级结果→审查审批人员进行评级认定的基本流程操作。

统一授信制度是指信用社通过核定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统一控制信用社对客户办理的信贷业务总量的管理制度。

第十条 实行咨询制度。

省联社(含办事处、市联社)对法人行社按规定报备的信贷业务实施咨询,下发咨询批复。

信用社权限(授权)范围以外的信贷业务,在完成审议程序后,报上级机构审批后实施。须报省联社咨询的,经咨询批复后,由信用社有权审批人按咨询批复意见实施;未履行咨询手续或咨询批复意见没有落实的,不得实施。具体按相应的咨询办法办理。

审批、咨询由各级贷审会(组)成员采取“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方可通过。董(理)事长对信贷业务咨询审批(查)有“一票否决权”;对贷审会(组)未获通过的信贷业务, 董(理)事长没有“一票通过权”。

第十一条 实行审批(咨询)时效管理。审批(咨询)时效是指有权最终审批人(机构)在下达批复到信贷业务办理的最长期限。

-6- 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审批(咨询)时效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对审批时效已经终止的信贷业务,如果仍需办理,可根据实际情况报原审批(咨询)机构申请延时或重新申报审批。

第十二条 实行驻厂(场、司)管理制度。对已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根据客户经营规模、贷款数量、管理水平等指标派驻驻厂客户经理,负责对信贷项目的监控管理。驻厂客户经理是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主责任人。

第十三条 实行银(社)团贷款管理制度。信用社在资金充裕且符合银行业监管有关限制性规定的前提下,谨慎开办社团贷款业务。具体按《湖南省农村信用社银(社)团贷款管理办法》办理。

第十四条 建立客户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对客户发生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金等变更,发生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联营、合并、兼并、分立、合资、申请停业整顿、申请解散、破产、发生停产、歇业、被注销登记、被吊销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从事违法活动、涉及重大诉讼活动、生产出现严重困难、财务状况恶化等影响贷款质量的重大经营事项,信用社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逐级上报至该户贷款风险分类的最终决定管理层级,上一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第十五条 实行尽责激励及追究制度。实行信贷业务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支付、贷后管理各环节主责任人制度。根据主责任人尽责表现和经营业绩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追究相关责任人失职责任。

第十六条 实行阳光信贷制度。公开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品种、受理条件、办理方式等相关信息,限制性公开或披露客户的信用状况。

第三章 基本规定

-7-

第一节

信贷业务种类

第十七条 贷款是指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申请,对其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一)贷款按期限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贷款。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的贷款。(二)贷款按用途分为个人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

个人贷款是指贷款人向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指为解决借款人在正常生产经营、商品流通过程中,临时发生流动资金不足而发放的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按生产经营周期确定,原则上最长不超过一年。

固定资产贷款,是指为解决借款人新建、扩建,提高和维护再生产能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购臵设备以及土建工程等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要从紧掌握,确需发放,主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期限一般控制在3年以内,最长不超过5年。

项目融资是指符合以下特征的贷款:贷款用途通常是用于建造一个或一组大型生产装臵、基础设施、房地产项目或其他项目,包括对在建或已建项目的再融资;借款人通常是为建设、经营该项目或为该项目融资而专门组建的企事业法人,包括主要从事该项目建设、经营或融资的既有企事业法人;还款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该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补贴收入或其他收入,一般不具备其他还款来源。

-8-(三)贷款按方式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从严控制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1.保证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信用社只发放连带责任的保证贷款。

办理保证贷款,应当对保证人保证资格、资信状况等进行审查,对保证人的授信应客观公正,并签订保证合同。

信用社要从严把握互保、交叉担保,防止过度担保。2.抵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物权法》等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抵押贷款,应对抵押物的权属、价值、变现能力以及所设定抵押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签订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物的有关登记手续。要合理确定贷款抵押比例,抵押贷款额不得超过抵押物评估值的70%。

3.质押贷款,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物权法》等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办理质押贷款,应对质物的权属、价值以及所设定质押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与出质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办理相关的登记或移交手续。质押贷款额不得超过动产质押物变现值的70%,一般不得超过权利质押凭证面值的90%。

(四)按贷款主体分为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1.自营贷款是指法人行社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法人行社

-9- 承担,并由法人行社收回本金和利息。法人行社发放的贷款主要为自营贷款。

2.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其风险由委托人承担,贷款人按约定收取不高于委托贷款额3‰的手续费。具体收费标准按委托人的委托事项繁简程度由双方协商确定,并签订协议。

除上述委托贷款外,其他方式的委托贷款一律不得办理。3.特定贷款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后,责成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国务院指定由信用社承办的特定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特定贷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信用社承办的贴息贷款,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

第十八条 商业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商业汇票贴现,是指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并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信用社的票据行为,是信用社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票据贴现期限自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商业汇票承兑,是指信用社应承兑申请人的要求,对其签发的汇票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和信用社的相关条件,承诺在该商业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信用社承兑汇票承兑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九条 信用证,是指开证信用社依据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立的、凭规定的凭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是信用社有条件

-10- 的付款承诺。

第二十条 保函,是指法人行社根据委托人申请开具的,向受益人承诺当保函约定事项发生后由信用社在保函所保的金额内承担连带责任,代为偿付债务或违约金的书面保证。

第二十一条

各法人行社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客户需求,稳健开发、开办表内外信贷业务。开办新业务要做到制度先行、风险可控、预先向省联社报备。

第二节 信贷产品的定价

第二十二条

信用社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的市场利率,并在贷款合同和相关凭证中载明。

第二十三条 信用社可根据贷款品种、贷款期限、客户信用等级、所属行业、担保方式、客户贡献度、与信用社业务往来时间长短等指标,结合当地同业竞争状况,对不同客户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

第二十四条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实行利随本清方式计息,其余贷款原则上实行按季结息或按月结息。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

第二十五条 短期贷款按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

第二十六条 经信用社同意,借款人可以提前归还贷款。提前归还贷款,应当按实际借款的时间计收利息,如合同另有约定,可从其约定。

第二十七条 贷款展期利率按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期限利率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执行。

-11- 第二十八条 对计收的利息,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的,应纳入当期会计报表表内、表外科目核算,并计收复利。复利计收方法为:按计息时的利率,自应收息发生起到利息收回止,按实有天数计算。

第二十九条 票据贴现按协定的利率计算贴现息,并在贴现当日从贴现额中收取贴现息。

第三十条 法人行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第三十一条 保函业务收费。法人行社和申请人签署《出具保函协议书》后,在保函开具前,应按下列标准向申请人一次性收取费用:

(一)有保证金部分:无论期限长短,按0.5‰-5‰计收。对全额保证金保函收费按最低标准计收。

(二)无保证金部分:期限一年以内,1000万元以内,按5‰-2%计收;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3‰-1.5%计收。期限超过一年的,根据上述标准按年计算,半年以内折半计收,半年以上不足一年按一年计收。

(三)原则上投标保函收费单笔最低不少于300元,其他保函单笔最低不少于500元。

(四)换开保函的,除根据调整后的担保额度按上述规则调整收费外,应加收手续费300元。

第三十二条 法人行社根据所提供的保理服务项目收取保理融资利息、保理咨信调查费、应收账款管理费、坏账担保费、发票处理费、逾期罚息等各项利息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保理业务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其他信贷业务产品定价按照具体的管理办法、操作

-12- 规程等规定执行。

第三节

借款人

保证人

第三十四条 借款人: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含外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一)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2.借款人及其主要关联人(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借款人的配偶、法人的控股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原应付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完毕;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无不良嗜好。

3.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4.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还款来源充足。5.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贷款卡。

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企业没有不正常信息。

7.申请中、长期贷款的,企业法人的所有者权益,一般不得低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30%-50%。

8.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70%,高于此比例应从严掌握;高于85%,原则上不再新增贷款,并且对原有贷款实行严格监控。

9.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有营业执照,经法人书面授权,在授权范围内可以申请贷款。

10.法人行社要求的其他条件。(二)借款人的义务

1.遵循诚信申贷原则,真实、完整、有效地提供向贷款人所要

-13- 求的资料,如实反映资产负债情况,积极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

2.应按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在合同中约定可以从指定账户扣收贷款利息、本金。

3.自愿配合信用社进行贷后检查。如实反馈使用信贷资金的情况和生产经营、财务活动、关联交易等情况。定期向贷款人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有关资料。

4.自愿承担贷款发放、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登记、公证、评估、保险、诉讼、执行等费用。

5.因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改造、分离、被兼并或合并、对外投资及其他原因而改变经营方式或产权组织形式时,应事先就债务落实和还款措施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方可实施。

6.有危及贷款人债权安全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同时采取保全措施。

(三)对借款人的限制

1.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2.不得套取贷款,相互借贷牟取非法收入或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3.各级政府、村委会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信用社申请贷款。第三十五条 保证人

(一)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含外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14-(二)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提供保证。

(三)同一债务可提供二个或二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合同不得约定保证份额,由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四)同一债务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连带责任保证时,连带责任保证人应同意:不论该物的担保是由借款人提供还是由第三人提供,信用社有权要求连带责任保证人先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人承诺不因此而提出抗辩。

(五)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作为贷款保证人:

1.国家机关、各级政府、村委会、社会团体(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授权的除外)、职能部门; 4.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5.不具备担保资格的金融机构。

6.法人行社认为不具备担保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

(六)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强令他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信用社不得指定或强令第三人为借款人提供保证

第三十六条 实行授信制度。授信是指信用社对所辖服务区域及其客户所规定的内部控制信用最高额度。信用社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金融管理能力、信贷资金占用和使用情况、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区别授信;根据信用等级、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负债比例、贷款偿还能力等因素对客户进行区别授信。信用社根据上述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对各区域、客户的授信额度。

-15-

第四节

担保

第三十七条 抵押:是指借款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一)借款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2.建设用地使用权;

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5.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6.交通运输工具;

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上述财产可一并抵押。

(二)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及其他依法禁止流通或者转让的自然资源或财产;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除外;

3.国家机关的财产(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4.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5.已经折旧完或者在贷款期内将折旧完的固定资产,淘汰、老化、破损和非通用性机器、设备;

6.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 7.经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

-16- 8.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或采取其他强制性措施的财产; 9.租用或者代管、代销的财产;

10.已出租的公有住宅房屋和未定租赁期限的出租住宅房屋;已依法公告在国家建设征用拆迁范围内的房地产;列为文物保护的古建筑、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11.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12.法人行社认为不宜作为抵押物的财产。(三)需掌握事项:

1.借款人用财产抵押的,其财产价值变现后应高于贷款本金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之和。

2.以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应当将其占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当将抵押时该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同时抵押。

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必须征得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批准,抵押确定贷款额度时应考虑抵押变现时需支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用国有资产抵押的,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用乡(镇)企业集体财产抵押的,必须由乡(镇)政府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用村办企业集体财产抵押的,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由村民委员会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17- 4.以第三人的财产抵押的,抵押人(包括共有人)应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同一债权有多个抵押人的,应由抵押人分别出具同意抵押证明。

5.信用社应根据抵押物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客户购买抵押物财产保险。

6.贷款金额与期限应考虑抵押期间抵押物价值的变化情况。第三十八条 抵押物登记及折现率(一)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

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

2.以城市房地产或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3.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和发证部门;

5.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

(1)抵押物在一地,由所在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2)抵押物在两地,由主要抵押物所在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3)无法确定主要抵押物所在地,由共同上级指定管辖;(4)在上一级工商部门注册的,由上级委托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6.国土资源部门不动产登记登记管理局运行以后,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抵押的登记为不动产登记登记管理局。

-18- 7.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物登记,登记部门为政府规定的部门;没有规定的,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

(二)办理抵押物登记,应向登记部门提供主合同和抵押合同,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贷款的发放不得早于抵押物登记时间。

(三)抵押物应由登记部门出具登记证明,做为贷款合同附件。贷款归还后,应在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四)抵押物价值必须经评估机构评估,依据抵押物的品种、新旧程度、帐面及购买时价值和现行市场价格来确定,具体折现率为:

1.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按现时评估价格,最高不超过70%; 2.通用设备最高不超过50%,专用设备最高不超过30%; 3.交通运输工具,最高不超过70%;

4.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核定使用年限的,按所在地现行土地出让金价格,减已使用年限价格,最高不超过70%;

5.以承包的荒山、沟、丘、滩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按年承包租金乘剩余年限计算,最高不超过40%;

6.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应参照其他同类型折现率作价,但最高不超过70%。

(五)抵押物监管。

1.抵押期间,信贷人员应经常检查抵押物的状况,要求抵押人保持抵押物的正常状况。如发现抵押物价值非正常的减少,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如发现抵押人的行为将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少,应要求抵押人立即停止其行为。

如抵押人的行为已经造成抵押物价值的减少,应要求抵押人恢

-19- 复抵押物的价值。如抵押人无法完全恢复,应要求抵押人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包括另行提供抵押物、质物、权利质押或保证。

2.抵押期间,未经信用社同意,抵押人不得有转让、出租或其他处分抵押物的行为。抵押人如提出上述处分抵押物的要求,必须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经该笔信贷业务的原审批(咨询)部门批准后办理。

经信用社同意,抵押人可以全部转让并以不低于信用社认可的最低转让价款转让抵押物的,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应当优先用于向信用社提前清偿其所担保的债权。

抵押人经信用社同意可以部分转让抵押物的,所得的收入应存入信用社的专户或偿还信用社债权,并保持剩余抵押率不高于规定的抵押率。

抵押人经信用社同意出租抵押物,所得的租金收入应存入信用社的专户或偿还信用社债权。

3.抵押期间,抵押物因灭失所得赔偿金(包括保险金和损害赔偿金)应作为抵押财产,由抵押人存入信用社指定的帐户。抵押物灭失后,信用社可以就抵押物灭失后所得赔偿金数额不足清偿部分,要求客户或抵押人提供新的担保。

4.抵押期间,抵押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客户经理应立即向领导报告,经有权部门批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信用社的抵押权:①抵押人未经信用社同意擅自处分抵押物;②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信用社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抵押人不予理睬的;③抵押人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信用社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抵押人不提供的;④抵押

-20- 人没有就其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向信用社提前清偿其所担保的债权的;⑤抵押人有故意阻碍信用社依法实现抵押权的其他行为的。

(六)抵押权的实现

1.实现程序。①管户客户经理对尚未清偿或未全部清偿抵押担保的信贷合同项下债务的债务人发出催收通知后,债务人仍不履行合同偿还债务,信贷业务经办人员经检查确认债务人难以偿还债务的,应向领导报告,申请采取实现抵押权的措施。②经批准后,信用社派员与抵押人协商处分抵押物。经协商能与抵押人达成一致意见的,采用协议的方式处分抵押物,收回信贷资产本息。③如经协商不能与抵押人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向法院提起诉讼。

2.实现方法。按《担保法》的规定,不论采取协议还是诉讼的方式实现抵押权,均采用拍卖、变卖、折价抵贷等三种方法处分抵押物。

拍卖。拍卖是指通过公开竞价的形式,将抵押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以拍卖的价款收回信贷资产。

变卖。变卖是指采取除拍卖方式之外任何一种买卖方式使抵押物变现以取得价款收回还贷。

折价抵贷。折价抵贷是指将抵押物折合成货币用来清偿债务。具体操作可按抵债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3.提前实现

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如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立即向领导报告,经批准提前实现抵押权(在抵押合同中要有提前处臵抵押物还贷的约定条款):①信贷合同履行期间,债务人或抵押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②信贷合同履行期间,债务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的。

4.处分抵押物价款分配顺序

-21- 依法处分抵押物所得价款,按下列顺序分配:①支付处分抵押物所需费用;②对未交清土地出让金的,补交土地出让金;③清偿借款人所欠抵押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损害赔偿金、违约金(罚息)、利息和主债权等。

处分抵押物所得价款不足清偿上述所列金额的,信用社有权就不足部分继续向债务人及抵押人追偿;清偿上述所列金额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退还抵押人。

5.抵押权的消灭。

信贷合同项下债务全部清偿完毕后,抵押权即消灭。信贷经办人员应在收回信贷资金的5日内,将保管的抵押物权属证明及有关单证交还抵押人,到抵押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注销手续。

第三十九条 动产质押

质押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信用社占有时生效。

(一)用动产提供质押的质物,应具备下列条件: 1.易于保管和变现;

2.质物的合法性(所有权合法证件); 3.折现率不得高于质物评估价格的70%。(二)首饰、玉器、古董、字画等暂不予办理质押。

(三)质物必须参加财产保险,其保险费、评估费、保管费均由借款人承担。

(四)以海关监管期内的动产作抵押的,需由负责监管的海关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文件。根据海关有关规定,享受减免关税的商品5

-22- 年内由海关监管,被监管的财产作抵押,必须经海关批准。

(五)借款人以第三人财产质押的,应由第三人提供书面同意质押证明。

(六)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贷款人权利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借款人不提供的,贷款人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质物,并按合同约定用于提前归还担保的贷款。

(七)借款人按期履行债务的或者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贷款人应及时返还质物。

借款人未能按期清偿债务,可与贷款人和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所得价款优先清偿相关费用、所欠贷款利息、本金,不足部分仍由借款人清偿。

第四十条 权利质押(一)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1.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2.依法可转让的股份、股票、基金份额;

3.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4.应收账款;

5、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二)以权利质押的,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给贷款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对企业自行发行的债券不办理质押。

办理质押手续之前,应告知出质人形成质押权利的相关交易对手。

-23- 可挂失的权利凭证,必须由出证机构出具停止挂失登记证明。(三)以载明兑现或者提货日期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质押的,兑现或提货日期先于借款履行期的,贷款人可以在贷款履行期届满前兑现或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提前用于清偿所担保的贷款或者向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四)权利凭证办理质押时,应将凭证及证件交贷款人保管,贷款人应出具保管证明。

(五)权利折现率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存款单、国家债券,银行担保发行的企业债券质押时,最高不超过于票面金额的90%。

第五节

贷款人及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各级行社在授权范围内审批(咨询)贷款。第四十二条 贷款人的权利

(一)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相关的材料。

(二)根据借款人提供的材料,经过调查核实确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不受任何部门或个人的干扰。如发放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对强令或授意的机构及其相关负责人、调查责任人、审批责任人从严追责。

(三)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四)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五)若借款人未能履行贷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要求通知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直至从账户扣收贷款。

(六)对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的贷款,有权行使诉讼权,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借款人、保证人归还贷款本息,依法处分抵押物、质押物,所得款项用于归还贷款本息。

-24- 第四十三条 贷款人的义务

(一)应公布所经营贷款业务的种类、范围、程序和利率等信息,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

(二)应公开贷款的发放条件。

(三)在收到贷款申请后,应及时给予答复。短期贷款一般不超过一十五个工作日,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中期、长期贷款一般不超过六十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四)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财务、生产、经营等情况保密(依法查询者除外)。

第四十四条 对贷款人的限制

(一)贷款的发放必须严格执行银行业监管有关限制性规定,依法合规开展信贷业务。

(二)不准发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贷款(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准发放从事有价证券、期货等投资贷款;不准对未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发放经营房地产业务贷款;不准发放用于财政性收支的贷款;不准对有不良贷款的客户及以资抵债的客户发放新贷款;严格控制关联企业贷款。

(三)未经省联社批准不得向所辖区域以外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发放信用贷款。

(四)不得发放贷款用于收取利息。

(五)不得泄露其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六)不得在一个法人行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分支机构取得贷款

(七)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对其发放贷款:

-25- 1.关联人客户借款不得优于其他一般借款人贷款;

2.在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务、落实原有贷款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

3.超出核定经营范围的; 4.有其他严重违法经营行为。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再发放新贷款。

1.有表内不良贷款、已核销贷款、央行票据臵换、股东附加值购买贷款余额的借款人;

2.有表内外挂息的客户; 3.资产负债比例超过85%的。

第六节

信贷档案管理

第四十五条 信贷档案是信用社提供、管理、收回信用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包括客户及担保人的资料档案和信贷运作档案,其载体包括文字、图片、盘片、声像等。

(一)客户及担保人资料包括客户及担保人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担保文件、分析报告、信函等。

(二)信贷运作档案指从信贷业务的受理到收回等整个过程的资料,包括贷审会(组)审议、有权审批人审批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第四十六条 信用社应以客户为单位,对每一笔信贷业务建立信贷档案。

(一)每笔信贷业务结束后,经办信贷员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按业务操作流程将所有资料整理入册,移交档案库管理员编制目录后,验收归档。入库时,由档案管理员和送交人双签。

(二)建立档案调阅登记制度。设立登记簿,记载调阅批准人、-26- 调阅人、调阅时间等,明确责任。信贷档案原则上不得外借,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借时,应经有权批准人批准。重要资料如抵押物权证和质物等应交由出纳部门存放保险柜保管,不得外借,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借时,须书面征得上级行社批准。

(三)定期检查信贷档案管理情况。上级行社要定期检查指导下级行社做好信贷档案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信贷档案交接管理。必须由移交人、接收人和监交人,按规定程序完成信贷档案的移交,三方签字确认。

第四十七条 信贷档案应作为重要文件资料长期保管。信贷档案的销毁根据信贷业务状况,由档案保管部门会同信贷部门商议后共同提出申请,经有权审批人审查批准后,有关部门负责监销。未经批准不得销毁信贷档案。

第四十八条 不按规定收集、整理、保管信贷档案,按《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处理相关责任人。

第四章 操作程序

第四十九条 建立信贷关系、评级授信

对要求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信用社向客户提供《建立信贷关系申请书》和《建立信贷关系资料清单》。

(一)建立信贷关系的公司类客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借款人必须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观机关)核准并登记有效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适销对路,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 3.独立核算,拥有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动资金,并具备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有独立的财产处理权;

4.借款人及其主要关联人原应付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完毕,-27- 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5.具备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还款来源充足;

6.已在贷款人处开立基本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或同意开立账户;

7.企业法人对外的股本权益性投资总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

8.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经年检后的贷款卡;

9.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企业没有不正常信息;

10.具备法人行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建立信贷关系的个人类客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合法有效身份证明的中国公民,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

2.具有固定住所,或稳定的工作单位,或稳定的经营场所; 3.遵纪守法,无不良嗜好,无到期未还的贷款本息,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4.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

5.有具体的生产经营项目或消费项目,借款用途明确合法;

6.已在贷款行社开立个人结算账户或愿意开立账户; 7.具备法人行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建立信贷关系的其他新兴经济主体客户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主体资格合法; 2.有固定经营场所;

3.主要关联人遵纪守法,无不良嗜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无到期未还的贷款本息;

-28- 4.生产经营项目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属于信用社信贷支持范畴,产品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

5.能够向信用社提供生产、经营、财务等基本情况的资料;

6.具备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还款来源充足; 7.具备法人行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信用社对有意建立信贷关系的借款人,要及时安排双人对客户提供的情况,安排客户面谈,核实有关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经有权人审查同意建立信贷关系后,信用社将客户相关信息、资料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确定授信额度;不符合条件的,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答复。

第五十条 客户面谈。

信用社在接收到客户资料后,应准备好与客户面谈的谈话提纲,与客户进行面谈,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主要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情况或个人的家庭成员情况、主要经营范围、主要产品及上下游客户群、与金融机构的融资情况及社会融资情况、对外担保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尽快形成对客户的初步判断,决定是否可能接受客户的贷款申请。

第五十一条 贷款申请

信用社应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拓展客户,巩固稳定优良客户,限制淘汰劣质客户。客户申请贷款须提交贷款申请报告,信用社向客户提供《借款人提交资料清单》,客户按照诚信申贷原则提供清单所列资料。

1.流动资金贷款

(1)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应提供下列基本资料: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特种经营许可证、开户许可证(经验证后的

-29- 复印件);②贷款卡;③经授权的,应出具《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④借款人申请贷款上及前期财务报表;⑤借款人的书面申请报告和《借款申请书》;⑥借款人基本情况(含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财务主管履历、经济实力、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借款的决议,同意以自有资产提供抵押或质押担保决议等);⑦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人申请贷款的应提供居民身份证(经验证后的复印件);⑧征信查询授权书、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授权书(如有不合理占用贷款和应收息的,应提供纠正、归还情况证明资料);⑨贷款用途及资金需求量证明材料;⑩诚信申贷承诺书及法人行社认为需要提交的其它有关资料。

因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改造、分离、被兼并或合并,对外投资及其它原因而改变经营方式或产权组织形式的,应事先就债务落实和还款措施提供相应的有关文书和方案,并补办有关手续。

(2)企业申请贷款属保证担保贷款的,若保证单位无信贷关系的,保证单位须提供以下材料:①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验证后的复印件),经授权的应提供《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②贷款卡;③前期的财务报表;④基本情况(含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财务主管履历、经济实力、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保证担保决议等);⑤征信查询授权书、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授权书(如有不合理占用贷款和应收息的,应提供纠正、归还情况证明资料);⑥法人行社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3)借款人申请贷款属抵押担保贷款的,除按第(1)、(2)项规定执行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抵押物品清单和抵押物的合法权属证明(包括房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机器设备购货发票等)和抵押物品所有权人或主管部门同意抵押的证明。

-30-(4)借款人申请贷款属质押担保贷款的,除按第(1)、(2)项规定执行外,还应提供权利凭证及合法权属证明和出质人同意质押的证明。

(5)担保人为个人的,担保人需提供:担保人夫妻身份证、结婚证、家庭资产证明、抵质押物权属证明、同意担保的文书等资料。

2.固定资产贷款或项目融资

(1)借款人除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1)项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①项目建议书及县级以上的经委(或发改委)等有权部门的批文;②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③环保等有关部门的批文。

固定资产贷款或项目融资以保证、抵押、质押方式发放的需要分别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2)、(3)、(4)、(5)项资料。

3.个人贷款

(1)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应提供下列基本资料:①夫妻双方身份证;②结婚证;③户口本;④家庭资产证明;⑤征信查询授权书;⑥贷款用途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不提供本项);⑦法人行社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2)个人贷款以企业作为保证人的,需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2)项资料;以企业作为抵押担保人的,需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2)、(3)项资料;企业作为质押担保人的,需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2)、(4)项资料;

(3)个人贷款以个人作为连带责任保证人的,需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第(5)项资料。

4.信用社对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后,应及时查询征信管理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准确掌握借款人、担保人的相关信

-31- 息,核实贷款、担保资格。

第五十二条 信贷调查。

贷款调查须两人或两人以上实施。实行调查主责任人与协办调查人双人调查制度。调查主责任人要对调查材料和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并对因调查不实而产生的贷款风险承担主要责任,协办调查人负次要责任。

(一)调查程序

1.受理人员向有权人汇报前期获取的客户信息,提出建议,由有权人决定是否受理;

2.制定调查计划、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和要点; 3.与客户沟通,做好相应准备;

4.约谈信贷客户方面的相关人员,包括个人客户的主要家庭成员、公司客户的主要股东及高管人员、担保人情况;

5.实地查看客户的经营场所、项目现场,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自有资金投入情况等;

6.测算客户的资金需求量,预测客户的利润空间和及时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7.综合分析信贷业务的风险度和综合效益; 8.撰写调查报告;

9.将经调查核实的客户信息、调查形成的资料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并提交送审。

(二)调查方式

调查人员采用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贷款调查。调查人员应深入借款人和担保人实地了解情况,可采用以下方式开展现场调查:

-32- 1.听。听取借款人的汇报; 2.查。查实企业相关资料;

3.核。实地验证申报材料中所列内容的真实性和抵押物、质物的真实性,以及保证人的真实意思表示;4.析。分析借款人经营效益及贷款风险。(三)调查内容

1.公司类客户综合调查的内容

(1)贷款单位的概况。①企业成立时间、性质、资本结构及核算方式、生产经营场所、企业发展概况、信誉状况等;②企业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主要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学历、资历,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治理结构、技术力量等;③企业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结构、生产经营周期、新产品研制开发能力、经营效益等;④关联企业、客户群体的基本情况等;⑤抵押物是否有效足额,保证单位是否具备保证能力等;⑥企业提交的借款申请书及其他资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等;

(2)贷款用途及财务状况调查。①贷款用途以及贷款项目的产、供、销是否衔接,购销合同是否合法、有效,项目效益等;②企业还款能力和还款资金来源的构成;③财务报表的分析;④企业流动资产结构情况和资本来源结构情况;⑤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前三年比较情况);⑥企业往来账务情况,即应收、应付款的具体情况;⑦借款金额、期限是否合理,还款资金来源是否有保证;⑧贷款支付方式及其合规性。

(3)企业资信调查。①企业偿还债务的历史记录,有无不良信用记录;②企业以往合同执行情况、履约率情况、有无违约记录;③企业资产的质量和数量,企业实力和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等。

-33-(4)借款人对信用社业务发展的贡献度。

(5)调查人员、审查人员认为应该重点核查的其他内容。2.流动资金贷款调查内容(1)保证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调查公司类客户综合调查的内容;

②保证人提供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并在复印件批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核对人签字负责;应提供《法人委托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贷款卡的是否已提供;

③保证人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完整、真实; ④保证人基本情况表是否填写真实、完整;

⑤保证人是否自主同意担保,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是否已由本人签字盖章;

⑥调查人员、审查人员认为应该重点核查的其他内容。(2)抵押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调查公司类客户综合调查的内容;

②抵押物是否属可以抵押的财产,合法的权属证明是否真实,应提供的原件和复印件是否已提供;

③抵押物所有权人或主管部门是否已同意抵押,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是否已签名并盖章;

④抵押物折现能否足以抵偿贷款本息及有关费用。⑤调查人员、审查人员认为应该重点核查的其他内容。(3)质押担保贷款的调查

①调查公司类客户综合调查的内容; ②出质人是否同意质押,并签字盖章; ③出质人对质物是否拥有合法的权属证明;

-34- ④质押物是否价值稳定、足值,股权等质押的警戒线和平仓线是否合理约定。

⑤调查人员、审查人员认为应该重点核查的其他内容。3.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的调查内容 ①调查公司类客户综合调查的内容;

②项目是否经县级以上的经委或发改委等有权部门批准立项,是否已下达建筑、投资计划,是否开出《开工许可证》或批文;

③项目自筹资金是否到位,来源是否符合规定和真实; ④环保等有关部门是否批准;

⑤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在调查的基础上,要对项目写出“可行性和不可行性评估报告”;投资较大的项目可邀请上级有关部门一同参与调查;

⑥其它需调查的事项按“流动资金贷款”的要求内容调查。4.个人贷款调查内容

①品行是否端正,是否有不良嗜好;

②诚信程度,是否有重大不良记录或重大其他违约行为; ③资产状况及资产来源或者创业经历; ④经营的主要项目; ⑤贷款用途是否明确合法; ⑥担保方式是否合规有效; ⑦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可靠;

⑧调查人员认为应该重点核查的其他内容。(四)撰写调查报告

贷款调查报告是贷款决策的重要依据。调查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35- 1.企业基本情况(成立时间、住址、性质、规模、经营范围、业务发展及经营概况);

2.企业管理水平及资信状况(企业负责人经历、能力和业绩、组织机构,运作方式,以往债务偿还情况及合同执行情况,有无重大诉讼事项);

3.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经营周期、存货数量及结构、应收应付账款及递延资产情况);4.贷款用途、金额、期限、还款能力(本次贷款用途、自有资金或企业自筹资金能力,还款资金来源);

5.贷款担保情况(抵押物、质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变现能力 , 办理抵押物登记或质权人获得质物占管权的可能性,保证单位的保证资格及经济实力、财务状况等保证能力情况);

6.贷款风险评估(发放本次贷款可能承担的风险种类、大小及控制风险的途径及方法);

7.还款的可能性分析:(1)财务分析;(2)评估抵押品和担保;(3)非财务因素;

8.借款人对信用社的贡献; 9.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10.结论性意见(贷款金额、种类、方式、期限、利率或拒贷理由)。

(五)对存在以下情形的客户,应从严控制贷款、审慎介入甚至中止介入。

1.股权结构复杂,成员企业众多,主业不突出,股权结构和子公司名单变动频繁;

-36- 2.企业管理混乱,成员企业由实际控制人“一人”管理,资金调拨使用随意性强;

3.超常扩张,进行超过自身管理能力的特大项目投资或兼并,资金筹集渠道不合理,过度依赖银行借款,长期非正常占用成员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

4.企业融资总量超过合理水平,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资产流动性不足,存在短贷长用现象,银行借款与资产流动安排及收益周期不匹配;

5.集团间互保、集团内互保现象严重,集团关系与“互保”关系交叉出现;集团对外担保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或有负债金额巨大,被担保企业风险较高,甚至贷款已出现违约。

(六)调查主责任人应填制《信贷资料交接清单》连同相关资料移送审查部门。

第五十三条 信贷审查。实行审查主责任人和初审、复审责任人制度。审查主责任人要对审查的全面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并对因审查不严而产生的贷款风险承担主要责任,初审、复审责任人负次要责任。贷款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基本要素的审查。借款人及担保人有关资料是否齐备;贷款调查资料是否齐全。

(二)主体资格的审查。借款人及担保人主体资格、法定代表人有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借款人及担保人组织机构是否合理,产权关系是否明晰;借款人及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无不良记录。

(三)适用政策规定的审查。贷款用途、期限、方式、利率等是否符合信贷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监管限制性规定。

-37-(四)信贷风险的审查。审查测定的借款人信用等级、授信额度;分析揭示借款人的财务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贷款风险等,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审查结束后,应将审查的贷款资料录入信贷管理系统,撰写审查报告并填制《贷款审查表》,贷款审查主责任人在报告上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移送贷审会(组)。其中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借款人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借款人信用及与信用社的合作情况;2.借款人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经营效益和市场评价;3.贷款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4.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意见,包括贷款的种类、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及限制性条款等。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提出否定意见,将材料退回,并做好记录。对报告的贷款资料不全、调查内容不完整的,可要求上报呈报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补充完善材料,补充材料只限一次。

第五十四条 贷款审批和咨询

(一)实行分级审批(咨询)及有权审批主责任人制度。实行信用社(支行)、法人行社审批制度。信用社自主审批权限内贷款,由有权审批人签批;法人行社按规定程序审批权限内贷款,由有权人审批人签批。有权审批人对贷款风险承担审批主要责任。

实行省联社及其市(州)办事处(市联社)咨询制度。法人行社超审批权限的贷款,按确定的省、市(州)咨询权限,由省联社、市(州)办事处(市联社)分别咨询,由有权人签批咨询意见。有权审批人对贷款风险承担咨询主要责任。

(二)审批、咨询的主要内容:贷款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贷款定价及其带来的综合效益;贷款风险

-38- 及防范措施;根据贷款项目情况需审议的其他内容。

(三)审批(咨询)结论。贷审会(组)对贷审会审议过程进行记录,根据贷审会(组)有权审批人的签署意见,由信贷管理部门拟文批复。

(四)建立行业技术专家咨询制度。要在系统外的行业主管部门、中介咨询机构、科研生产部门中选聘一批行业技术专家,对大额贷款项目、行业性和系统性借款人的大额授信、资产重组类贷款和高风险类贷款的行业、技术、产品风险状况进行评审。评审报告送交贷审会审议,是贷款审批、咨询的决策参考意见。

第五十五条 签订信贷合同

(一)所有信贷业务都必须与客户签订省联社统一格式的信贷合同。合同签订应按借款人的申请、审批人的审批意见填写。属担保贷款范畴的,应根据情况签订保证、抵押、质押担保合同。对于循环贷款和一次性审批、分期发放的贷款,可以使用《最高额保证担保贷款合同》、《最高额抵押担保贷款合同》、《最高额质押担保贷款合同》,同时应办理抵押物、质押物登记手续。

(二)信贷合同的主要内容:贷款种类、用途、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担保方式、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对外签订信贷合同由具体贷款信用社(支行)办理。

(三)信贷合同的填制要求: 1.合同必须采用钢笔书写或打印,内容填制必须完整,不得涂改;2.相关条款应与贷款业务审批的内容一致;3.信用社(支行)必须当场验证,监督客户、担保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在信贷合同上签字盖章,核对预留印鉴,确保签

-39- 订的合同真实、有效。

(四)信贷合同的审查。对填制后的合同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文本的使用是否恰当;合同填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客户、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是否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盖章等。

(五)信用社(支行)应区别不同担保方式,要求客户、抵押人或质押人办理以下事宜 : 1.以抵押担保的要到相关的房产、土地、林业、车辆、工商行政、公证部门、不动产登记局等有权登记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将他项权证交信用社(支行)执管;他项权证的领取不得外包且要加强监督管理。

2.以存单、国债、债券、保单等质押的权利凭证应办理止付手续或到有关登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动产质押担保的,要对质押物进行评估、鉴定,取得有关书面证明,质物交接应填制“质物交接清单”,客户部要与出质人共同签字盖章办理质物交接手续。

第五十六条 填写贷款借据及凭证

信用社(支行)应按照信贷合同内容填制贷款借据及贷款凭证。贷款借据要由借贷双方签名盖章。贷款借据的抬头应根据发放贷款的方式不同填写“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字样。信用社(支行)要加强对借据、借款凭证的内容合规性审查,确保内容全面、真实、完整。大额贷款应根据借款人现金回笼情况,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并按照计划分笔发放。循环贷款和一次性审批、分期发放的贷款,贷款凭证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相应贷款合同的金额;第二次发放贷款时应先查验抵质押物是否被查封、冻结,防止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失效。

第五十七条 贷款支付

-40-

(一)信用社需设立发放与支付审查岗,负责贷款的发放与支付审查:贷款审批条件的落实;合同、借据、凭证内容的完整性、合法性;提款申请与调查报告、审批批准是否一致;贷款支付的合规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信用社(支行)可采用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两种方式对贷款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监督贷款资金按约定用途使用。受托支付是指信用社(支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信用社(支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直接划拨至借款人账户,并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

(三)贷款资金应当采用信用社(支行)受托支付方式向借款人交易对象支付,但下列情形除外:

1.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单笔支付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

2.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 3.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贷款总额不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

(四)采用信用社(支行)受托支付方式的,应与借款人签订委托支付协议,授权信用社(支行)按约定方式支付贷款资金。

(五)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信用社(支行)应与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报告或告知信用社(支行)贷款资金支付情况。

(六)信用社(支行)应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七)借款人申请提款应提交以下资料: 1.提款申请书;

2.贷款用途证明材料;

采用信用社受托支付方式的,应逐笔提交能够反映所提款项用途的详细证明材料,如交易合同、货物单据、付款文件和相关业务凭证等。

-41- 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应提交用款计划或用款清单。

(八)贷款支付审核由信用社(支行)负责,采取信用社(支行)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交叉审核的原则。贷款支付审核原则上应在受理借款人提款申请资料后当天完成。贷款支付审核的重点应根据贷款支付方式来确定:

1.采用信用社(支行)受托支付方式的贷款支付审核重点为: ①确认本笔业务或本次提款是否通过发放审核; ②提款申请书填写是否规范,支付凭证所列金额、支付对象是否与贷款用途证明材料、提款申请书及借款合同约定相符;

③支付对象账户信息是否完整; ④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2.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的贷款支付审核重点为:

①确认本笔业务或本次提款是否通过发放审核; ②提款申请书填写是否规范,是否提交用款计划或用款清单,所列用款计划或用款清单是否与约定的贷款用途相符;

③用款计划或用款清单所列贷款资金支付额度是否超过贷款人自主起付标准和条件;

④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九)经支付核准的业务,应在当天与借款人订立借据,并通知会计结算部门将贷款资金划入指定的账户或贷款资金专用账户。信用社受托支付的,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或直接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象,信用社(支行)原则上应在贷款发放当日完成受托支付,确因客观原因当日不能完成受托支付的,应在下个工作日完成受托支付;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资金转入借款人在信用社开立的结算账户。

(十)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借款人出现以下情形的,信用社应与借款人协商补充贷款发放和支付条件,或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资金的发放和支付:

1.信用状况下降;

2.挪用贷款资金、贷款用途不实等贷款资金使用出现异常的;

-42- 3.违反合同约定,以化整为零方式规避信用社受托支付; 4.借款人指定的账户或贷款资金专用账户被有权机构冻结或止付。

第五十八条 填制合同、借据、凭证的基本规定

(一)贷款合同、借据、凭证的相关栏目必须保持一致,要真实、全面、完整地填写,不得出现应填而不填的现象;贷款合同、借据、凭证上的签名盖章必须一致。

(二)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质押人及其它有关方需要签名盖章的,必须签名盖章,签名工整、印章清晰。

(三)信贷合同、借据、凭证内容严禁涂改、挖补、消蚀;借款单位、金额大小写、日期、利率等内容严禁更改。

(四)贷款手续中的贷款贷出日、到期日要连贯,不能出现先贷款后申请或审批现象;贷款的发放日、到期日应与贷款合同一致(最高额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合同和办理抵押、质押登记的除外)。

第五十九条 贷后检查(一)对借款人的贷后检查

1.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应在一个月内对借款人执行贷款合同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检查。经确认,检查发现借款人未按信贷合同的有关约定履行义务或者客户的经营状况恶化等现象,信用社要按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采取计收利息、停止提供新信用、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信用、依法起诉等措施。

(1)贷款余额在100 万元(含)以下的每季度检查一次;(2)贷款余额在100万元至300万元(含)的每两个月检查一次;(3)贷款余额在300 万元以上的每月检查一次;每个信贷网点对前十大户贷款应每季至少检查一次;

-43-(4)建立信贷关系未满一年的新客户贷款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5)出现逾期、欠息等风险问题、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客户要随时检查。

2.贷后检查的主要内容:(1)查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正常,企业法人、领导班子有无变更和企业是否发生分立、合并等机构变化;

(2)查表:看企业近期财务报表中资金运用、销售收入、完成利润情况等,是否有重大变化和异常情况;(3)查账:看在本分支机构结算和贷款变化情况;(4)查用途:看贷款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被挪作他用的情况;(5)对拖欠贷款及欠息户要查明原因,了解其还本付息的计划和资金来源。对有问题的贷款,要写出贷后检查报告及时上报,并将报告存入信贷档案管理;

(6)查抵押物、担保人状况:看抵押物现状及价值有无变化,担保人经营状况等。

3.根据检查情况,填写《信贷资产检查报告》,由被查企业及主查人签字报送信贷管理部门。

4.法人行社信贷管理部门收到信用社(支行)的检查报告后,须认真分析报告内容,发现风险,及时处臵。

5.法人行社要加强对大额贷款的贷后检查,根据辖内实际制定贷后检查制度,确定检查的起点金额、频度、内容、检查报告、风险披露及处臵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对贷款社的贷后检查

上级行社对下级行社的信贷工作检查内容如下:信贷业务政策、管理制度的完整、执行情况,贷款管理责任落实情况,贷款业务操

-44- 作合规性;贷款发放后的检查制度是否落实,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报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被查部门是否在限期内整改,并及时上报整顿情况。

第六十条 风险预警、处臵

(一)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客户资金账户信息、贷后检查、客户财务报表及有关信息、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贷款风险分类等及时发现、化解、处臵信贷风险。

(二)发现客户挪用信贷资金,擅自处理抵(质)押物,逃废信用社债务的,要及时采取停止发放新贷款、限期纠正、要求补充抵(质)物或增加担保人、收回已发放贷款等措施控制风险。

(三)对客户(含借款人、担保人)财务状况恶化,或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客户还款能力(担保人的代偿能力、抵押物的处臵变现简直)下降事项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对临时性、季节性财务指标恶化或其他临时性风险因素,应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同时采取要求追加抵(质)物、增加担保人或停止发放新贷款等风险防范措施。

(四)在接到下一级行社贷款风险处臵报告后,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协助做好风险处臵工作。

第六十一条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一)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是指信用社的信贷经营、管理人员按照《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方法、程序和要求等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评价,并将信贷资产按风险程度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别(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为不良贷款)的过程。

(二)各级信用社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小组)对信贷资

-45- 产风险分类负责。

(三)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遵循以下原则:

1.风险原则。信用社以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逾期情况只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内在风险是指潜在的、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2.真实原则。信用社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记录为主要依据,对各类信贷资产准确分类,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价值。

3.审慎原则。分类人员应通过对借款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合理划分风险类别。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贷款原则上应归入低级类别。

4.灵活原则。信用社对贷款逐笔分类。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分类。

5.动态管理原则。信用社在定期进行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状况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进行重新分类认定。

(四)五类信贷资产的核心定义

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明显出现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6- 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五)信用社根据服务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分为企事业单位贷款、行政单位贷款、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其他七个种类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标准、方法、程序、审批权限等按照《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实施细则》执行。

(六)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按收集并填写信贷资产分类的基础信息→初步分析贷款基本情况进而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组织信贷讨论→分类认定→分类认定或初分认定的逐级审批→根据认定结果在系统中进行帐务处理→适时动态调整的基本流程操作。

(七)省联社、各办事处、市级联社、法人行社对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资料抽查和监管部门反馈等发现的所辖信用社违规操作、管理不善、高估或低估风险等问题,应及时对所辖信用社提出整改措施,责成所辖信用社限时改正。经上级管理单位确认需要调整分类结果的,在报经检查(监管)单位主管领导同意后,应责成被检查单位调整原来的分类结果,该调整结果的真实性由上级管理单位检查人员负责。

稽核审计部门不定期地对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过程和结果进行稽核审计检查;对损失类贷款进行重点稽核审计。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的信息应须按规定程序披露。除按有关规定报送银监部门或上级其他监管部门、法律规定应该披露的情形外,未经省联社批准一律不得对外披露。

-47- 第六十二条 有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应按照《农村银行机构公司类信贷资产风险十级分类指引(试行)》(银监办发[2009]284号)对公司类客户进行十级分类。

第六十三条 信用社对各类信贷资产应按照《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和上级行社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准备金。

第六十四条 贷款到期的处理

(一)信用社要在短期贷款到期的1个星期前,中长期贷款到期的1个月前,填制一式三联的《贷款到期通知书》,一联发送客户并取得回执,一联发送担保人并取得回执, 一联留存备查。

(二)贷款到期归还时要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和还款方式,由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合同中有直接划收约定的,信用社(支行)可按约定从借款人的账户中直接划收。

(三)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后,信用社(支行)应将抵押、质押的权利凭证交还抵押、质押人,并做好签收登记。

(四)到期后未归还的贷款列入逾期催收管理,信用社(支行)应填制一式三联《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进行催收,一联发送客户并取得回执,一联发送担保人并取得回执,一联留存备查。会计结算部门从贷款到期的次日起计收贷款逾期利息。

(五)对于已关停倒闭,借款人已不存在的,应向其主管部门、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每年发出《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一式三联,签字盖章后保管。

(六)本金已收回,尚欠应收未收利息的,应签订还息协议,每年发送《应收未收利息催收通知书》。

第六十五条 贷款展期:借款人由于不可抗力或因生产计划变更等因素造成到期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的,可以申请贷款展期。

-48-(一)短期贷款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10日前,中长期贷款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1个月前,向贷款人提出书面申请,是否展期由贷款人决定,并按规定权限逐级报批。

(二)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三)已办理抵押物、质物登记的,一般不予展期,确需展期的应征得抵押人、出质人书面同意和登记机关的认可;权利质押贷款不办理展期。

(四)经批准同意的贷款展期,借贷双方应填制贷款展期协议书,并完善相关担保手续;未完善的,不得办理贷款展期。

第六十六条 再融资贷款

再融资贷款是指借款人为归还旧贷款本金,在旧贷款到期后向信用社所借的,总额不超过原贷款本金额的贷款。

(一)再融资贷款的条件:

1.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无重大不良变化;2.属于周转性贷款;3.借款人未欠息;4.借款人在信用社的结算往来无明显减少;5.能提供认可的担保。

(二)再融资贷款合同的规范要求

借新还旧贷款申请书和信贷合同、贷款借据中应直接写明“本贷款用于偿还XX合同项下借款人所欠贷款人债务”。借新还旧贷款必须留存原借据作附件,与新借据一同保管。借新贷款不改变贷款原有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原贷款属担保贷款的,还应重新与担保

-49- 人签订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所担保的贷款是借新还旧。

(三)审批权限及操作程序

借新还旧的审批权限视同新放贷款按规定程序办理。第六十七条 实行不良贷款认定和监测考核制度。严格标准,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新发生的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要逐笔(户)审查、明确责任,按规定程序和权限确认。对存量表内外不良贷款要逐户造册,明确清收人员和清收措施,采取责任清收、依法清收、竞标清收、委托清收、打包处臵清收、重组清收等多种方法、有效措施,确保资产质量逐步提升。

第六十八条 债权保全和清偿。防范、抵制和纠正客户逃废信用社债权、侵蚀信贷资金和逃避信贷监督,以及其他侵害信贷资金安全的行为。参与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同业联合制裁行动。

第六十九条 以资抵债资产管理。按照合法取得、妥善保管、及时变现、正确核算、确保信用社利益的原则,在授权范围内,做好以资抵债资产的估价、接收、核算、保管和处臵等工作。

第七十条 损失类贷款核销。按规定提取呆账准备金,并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销损失类贷款。核销后的贷款实行账销案存,继续保全资产,积极清收。

贷款豁免权属国务院。除国务院批准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信用社豁免贷款。

第七十一条 对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断、分账经营,防范化解经营和道德风险。

第五章 信贷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十二条 根据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配备信贷经营管理人员。

-50-

下载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基本会计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基本制度 DOC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会计工作基本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会计工作,完善内控机制,促进信用社健康发展,根据《中华......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行为,防范信贷风险,优化客户服务,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贷款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省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工作已全面完成,省联社和县级联社均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制度。为了解会计制度执行情况,**银监分局进行了调......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 名词解释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指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会计分析制度: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

    会计制度

    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第一章总则 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要求,为了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严肃和遵守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和各项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

    会计制度

    二、与我国会计准则供给相关的主要儒学思想 笔者以儒学的发展进程为序,阐述与我国会计准则供给相关的主要儒学思想。 三、儒学对我国会计准则供给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非......

    会计制度

    工会财务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 财务岗位制度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市教育工会设财务部,作为工会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财会工作需要和编制配备专职财会人员。 凡从事会计工......

    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2013年01月课程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和考勤制度的要求。 解答:1.工资表上的人名须经劳资部门审查,临时工须有合同和身份证,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