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地耕耘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通讯稿
幸福地耕耘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 ——记沾溪廖家坝小学莫爱中老师
图为莫老师在认真授课
本网讯(通讯员 曾霞)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新的学期开学了,资水河畔,沾溪镇廖家坝小学的家长学生们正忙着开学报到。今年52岁的莫爱中老师继续担任二年级班41个学生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来学校带孩子们报到的二年级家长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莫老师是让我们最放心的好老师!
莫爱中,1996年毕业于益阳师范,桃江县优秀教师,桃江县优秀班主任。二十多年如一日,一直扎根于农村小学,担任班主任以及语文、数学等教学工作,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可以说莫爱中是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一名吃苦耐劳型的的教师,也是一名爱生如子型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基层教师。她扎根于基层教育,一直默默坚守在农村小学,用真诚的爱心,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思路,走在了教育事业的前列,为其他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的教师,树立了榜样。
坚守在“四点钟教室” 在莫老师所执教的班级,留守儿童学生占全班人数近四分之三,作为一名坚守在农村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师,她利用每天放学后的时间,义务为班上的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几十年如一日,寒来暑往,她乐此不疲。别人问她:“莫老师,您这样不为名,不为利,拼命地工作,您图什么呀?”她总是笑着回答:“我热爱教师这份工作,我爱山里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有一篇文章将教师分为三个等级,三等教师让学生怕,二等教师让学生敬,一等教师让学生爱。而爱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学生的爱,必须先去爱学生。她总是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纯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真诚的爱戴。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莫老师眼里,没有笨孩子、坏孩子,只有勤奋与懒惰之别。在她的班级,座位轮流滚动,谁说情都没用。她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多少个黄昏,当人们走在放学路上的时候,她在教室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多少个晚上,当人们被精彩的电视吸引的时候,她还在灯下认真地备课、批改作业。因为她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颗纯净的种子,都会在教师爱的沐浴下快乐绽放,只是花期不同而已。
一己苦乐从不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莫老师从不把自己的苦恼带到工作中去,而且她从不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轻易耽误工作。
长年累月繁重的教育工作,多年的包班教学,莫老师病了,这一病还不轻。2009年教师节,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老师体检中,她被查出患有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在X光下比拳头还大。其实早在12年前,她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病,当时的肿块有鸡蛋大小,医生和家人劝她及早动手术,可她把化验报告往怀里一揣,咬咬牙,又站在了讲台前。她知道,学校教师紧缺,同事们担子重;她知道,学生正处于低年级,刚入小学校门,打好基础很重要;她知道,自己要站好这班岗……2009年11月,医生把手术切除的肿瘤给她看,大大小小近5斤重。术后,她在家里休养,可是她的心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着她的学生们。休养了一个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返回学校,拖着带病的身子承受着繁重的教学任务。53人的二年级包班,她毫无怨言;49人的三年级包班,她硬是扛下来。普通教师尚且难以承受,何况她还要长年累月忍受者疾病的折磨,且教学成绩期期得全乡第一。同行们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莫老师同一个年级教书,压力山大啊!”
收得桃李满园春近年来,莫老师的学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各项活动中都能表现出色:校合唱队中她班的学生最多,运动会上她班的学生总是表现最好,六一文艺汇演中她班的节目总是最精彩……
2005年下学期的全县小学期末抽考,她脱颖而出,所执教的二年级取得了全县语文第二名,数学第一名的可喜成绩。在沾溪这样的偏远地方,教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学生程度不一。当时她已年近四十,在全县勇夺第一,实在是难能可贵,得付出多少难以想象的艰辛啊!2017年,由她执教至小学毕业的学生曹启明(莫老师曾担任他所在的班级一至六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其中一至三年级是包班教学),在高考中以659分的骄人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她以骄人的成绩证明了“农村孩子不亚于城里孩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莫爱中老师的事迹也得到了学校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由她同事曾霞执笔,以她为题材的教育新闻多次被湖南教育新闻网、三湘红烛师德网、益阳日报、桃江公众信息网等媒体报道,其中标题为《以心为田,幸福地耕耘》的新闻报道入围2016湖南省“身边的好老师”征文,她也光荣入围“身边的好老师”候选名单。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优秀,只是她注意培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舞台。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虽然有的是雍容的牡丹,有的是无名的小草,但她都用一样的春风吹开花蕊,用一样的春雨滋润花心,所以,一路走来,她一直在收获着桃李的芬芳,收获着作为教师的自豪和快乐。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默默地幸福地耕耘。
(沾溪镇中心学校 曾霞)
第二篇:幸福地耕耘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 maz 先进事迹材料
幸福地耕耘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 ——“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莫爱中,桃江县沾溪镇廖家坝小学教师,1996年毕业于益阳师范,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桃江县优秀教师,桃江县优秀班主任。二十多年如一日,一直扎根于农村小学,担任班主任以及语文、数学等教学工作,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可以说莫爱中是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一名吃苦耐劳型的的教师,也是一名爱生如子型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基层教师。她扎根于基层教育,一直默默坚守在农村小学,用真诚的爱心,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思路,走在了教育事业的前列,为其他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的教师,树立了榜样。
坚守在“四点钟教室”
在莫老师所执教的班级,留守儿童学生占全班人数近四分之三,作为一名坚守在农村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师,她利用每天放学后的时间,义务为班上的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几十年如一日,寒来暑往,她乐此不疲。别人问她:“莫老师,您这样不为名,不为利,拼命地工作,您图什么呀?”她总是笑着回答:“我热爱教师这份工作,我爱山里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用爱浇灌,静待花开
有一篇文章将教师分为三个等级,三等教师让学生怕,二等教师让学生敬,一等教师让学生爱。而爱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学生的爱,必须先去爱学生。她总是向优秀的教师学习,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纯洁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真诚的爱戴。
“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莫老师眼里,没有笨孩子、坏孩子,只有勤奋与懒惰之别。在她的班级,座位轮流滚动,谁说情都没用。她将满腔的爱尽情赋予了学生。多少个黄昏,当人们走在放学路上的时候,她在教室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多少个晚上,当人们被精彩的电视吸引的时候,她还在灯下认真地备课、批改作业。因为她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颗纯净的种子,都会在教师爱的沐浴下快乐绽放,只是花期不同而已。
一己苦乐从不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莫老师从不把自己的苦恼带到工作中去,而且她从不因为自己的事情而轻易耽误工作。
长年累月繁重的教育工作,多年的包班教学,莫老师病了,这一病还不轻。2009年教师节,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老师体检中,她被查出患有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在X光下比拳头还大。其实早在12年前,她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病,当时的肿块有鸡蛋大小,医生和家人劝她及早动手术,可她把化验报告往怀里一揣,咬咬牙,又站在了讲台前。她知道,学校教师紧缺,同事们担子重;她知道,学生正处于低年级,刚入小学校门,打好基础很重要;她知道,自己要站好这班岗……2009年11月,医生把手术切除的肿瘤给她看,大大小小近5斤重。术后,她在家里休养,可是她的心无时不刻不在牵挂着她的学生们。休养了一个月,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返回学校,拖着带病的身子承受着繁重的教学任务。53人的二年级包班,她毫无怨言;49人的三年级包班,她硬是扛下来。普通教师尚且难以承受,何况她还要长年累月忍受者疾病的折磨,且教学成绩期期得全乡第一。同行们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莫老师同一个年级教书,压力山大啊!”
收得桃李满园春
近年来,莫老师的学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在各项活动中都能表现出色:校合唱队中她班的学生最多,运动会上她班的学生总是表现最好,六一文艺汇演中她班的节目总是最精彩……
2005年下学期的全县小学期末抽考,她脱颖而出,所执教的二年级取得了全县语文第二名,数学第一名的可喜成绩。在沾溪这样的偏远地方,教学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学生程度不一。当时她已年近四十,在全县勇夺第一,实在是难能可贵,得付出多少难以想象的艰辛啊!2017年,由她执教至小学毕业的学生曹启明(莫老师曾担任他所在的班级一至六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其中一至三年级是包班教学),在高考中以659分的骄人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她以骄人的成绩证明了“农村孩子不亚于城里孩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莫爱中老师的事迹也得到了学校同事们的一致好评。由她同事曾霞执笔,以她为题材的教育新闻多次被湖南教育新闻网、三湘红烛师德网、益阳日报、桃江公众信息网等媒体报道,其中标题为《以心为田,幸福地耕耘》的新闻报道入围2016湖南省“身边的好老师”征文,她也光荣入围“身边的好老师”候选名单。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优秀,只是她注意培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舞台。在她的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虽然有的是雍容的牡丹,有的是无名的小草,但她都用一样的春风吹开花蕊,用一样的春雨滋润花心,所以,一路走来,她一直在收获着桃李的芬芳,收获着作为教师的自豪和快乐。
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了教育事业,在基层教育的田野上,默默地幸福地耕耘。
第三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推荐)
学习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感想
我在2011—2012下半学年选修了《人类学家在田野上》。刚开始选课时,只是一时新鲜,并没有多想。当时没上课还是一头雾水,人类学家在田野上?这是什么课程?会教些什么呢?这课程会让我了解到全新的一个方面,还是浪费一个学期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这个课程的学习。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让我领略了另外一片风光,原来学问还可以这样玩的。原来田野这么有意义。
田野调查大致概念:田野调查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它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研究工作开展之前,为了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前置步骤。
田野调查又称为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段内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早期的人类学家的确不情愿进行实地调查,大多根据阅读大量的文本、史料进行人类学的研究,因此,后人将早期的人类学者称为“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美国传统上第一次田野调查,是由号称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Franz Boas)于19 世纪末在爱斯基摩腹地的巴芬岛(Baffin Land)完成的,这次调查的意义非常重大,博厄斯创立了一个传统,使参与观察成为美国人类学的基本要素。在20 世纪60 年代末,马林诺斯基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田野工作的新局面,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变革和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
田野考察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
既然我们大致了解了田野的定义及历程,那它到底是如何进行呢?田野调查的过程田野调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这是一段艰苦但又充满快乐的行程,在进行调查之前要规划好调查的步骤,不可任意为之。田野调查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确定调查主题、调查前的准备、调查阶段、撰写调查报告、回访调查阶段、回访调查报告形成论文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前五个阶段的具体操作。
(一)确定调查主题
进行田野调查要有明确的主题。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制定总体的调查计划,确保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
(二)调查前的准备 1.确定调查地点
选点对于成功进行田野调查至关重要,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即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本民族的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三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新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
2.查阅相关文献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熟悉当地的情况,熟悉该民族的历史、地理、部落或民族支系、天地系统、人文系统等各方面的情况。
3.制订调查方案,调查计划
在确定了调查主题和地点以后,在广泛的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订调查方案。调查法案主要包括:选题依据与价值、调查地点和对象、选点依据、调查点的基本情况、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跨度、主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调查路线等。
4.组成调查队伍,购置装备一项研究很难一个人独自完成,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完成,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调查小组最好有女性参加,便于调查婚姻或与妇女有关的问题。
调查的装备主要包括:地图、摄影录音设备、记录本、相关介绍证件、药品、生活用品等。
(三)调查过程
1.联系相关单位,取得当地政府支持进入调查地点。
2.查阅地方文献,采集基本信息进入调查点后要进一步的了解当地的状况。
3.试点调查,了解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后,要在当地典型的乡或村庄进行试点调查。4.正式调查,有了最终的调查方案,就要开始进行正式调查。在正式调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一般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即调查者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带着问题身临其中,去观察研究对象的生活。访谈法,访谈有两种类型,一是结构性访谈,即有严密的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严格按照访谈提纲进行。另一种是非结构性访谈,只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四)撰写调查报告
在完成一系列艰苦的调查之后,要完成调查报告,详细的记录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针对自己的研究主题,在参考他人优秀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
(五)回访调查
在民族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几年之后要进行回访。有些事件是延续性的,一次两次的调查并不能把事件完全的记录下来,也有一些活动有了一些变化,需要在回访调查中予以补充。在回访调查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改变一些旧有的观念,使自己的调查更加完善、切合实际。
田野调查的步骤看上去有些繁琐,执行起来又有它的难度,但是其意义确实意料之外的。田野调查能够让人类了解到最本真的文化。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商业化的侵蚀,没有经过多次辗转,是第一手珍贵的资料。田野调查能够让我们寻到文化的根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文化飘摇的社会之中,没有重视自己传统文化,文化根基被人们淡忘。“哈韩哈日”风尚流行,没有自己信仰。因此,田野调查让我们了解我们的文化渊源,了解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根,让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最近流行起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能属于宽泛田野调查之列。《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似乎让我们寻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根,因此,这样火也就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啦。
但是实际上,田野调查并非总是美好的。田野调查有着它本身的道德问题。田野Robert M.Merson 曾将田野工作所面临的道德问题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研究者的假装与欺骗;另一方面是对被调查者的不良后果或伤害。
另外田野调查有其矛盾与困境,矛盾:其一, 调查时间的“长”与“短”;其二, 调查地点的“生”与“熟”;其三, 参与观察的“入”与“出”;其四, 深度访谈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其五, 研究预设的“悬置”与“利用”;其六, 研究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困境:客位研究和主位研究的困境人类学田野调查, 就像钟摆一样, 总是摇摆于上述矛盾关系的对立两极之间。追根究底, 这种现象反映出来的是研究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田野调查中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 成为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论着重讨论的焦点所在。
通过人类学家在田野上的学习,我学习到了田野调查的步骤,方法及其意义。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受了另一片科学的天地。衷心感谢老师给的这次学习机会。
第四篇:广播站国庆60周年征文: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2009年10月,是一个值得浓彩重抹的月份,伴随着喜悦,共和国迎来了60岁华诞;祖国大地,金秋艳阳,皓月当空,一派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象。在豫西南边陲的宛城**,**广播人正以喜庆的心情,庆祝**广播电台(原**市广播站)57岁生日,同时庆祝**调频立体声广播开播15周年。
一个县(区)级广播电台57岁和调频立
体声开播15周年,何以让我们如此兴奋和重视,因为它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基层广播,几十年来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铿锵有力的发展步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历程······一个县、区级电台,几十年如一日传递着党的声音,继承着优良品格,弘扬着时代精神,完善着先进文化,耕耘着广播人的希望,收获着淋漓的欢畅······
礼炮隆隆的日子 广播一花独放
“春风扶摇花千树,硕果繁枝香满城”!翻开**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历史书卷,映入眼帘的是**广播人一步步辛勤耕耘的足迹和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1951年10月1日,在共和国隆隆礼炮声中,宛城第一家新闻媒体:**市人民广播站应运而生,在当时的**市区一花独放。从此,每天以新闻、文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次播放,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宣传阵地!后来虽然情况几经变化,台名几经更改,但是,从第一盘广播开盘磁带,到现代化的广播音频广播站;从刚开始架在城门上的几个高音喇叭,到家家户户都装着小喇叭,广播始终坚守阵地,担负着**的新闻宣传任务,广播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新生政权的日益巩固、劳动者的战斗风采、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消息,广播都及时进行了传播。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今天广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或许,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南都帝乡,注定要孕育出像《桐柏英雄》这样动人的故事和《中原我军占领**》这样的震撼性新闻。十五年前的今天,在中国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原广播站一个华丽的转身,完成了有线广播的历史使命,家家户户告别了“木匣子小喇叭”时代。充满着现代化的都市激情和优美旋律的**调频立体声广播回响在古城上空,成为豫西南业界的一匹黑马,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激情燃烧的岁月 广播活力四射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祖国大地又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市人民广播站开始步入一个自我完善、长足发展的新阶段。全新的主持面孔,独具的节目风格,犹如一枝含露乍开的鲜花,绽放在**盆地,放歌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1993年10月1日上午九时,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时刻,调频立体声广播在**上空响起了第一个《空中传情》“热线点歌”的热线电话,那一刻,古老宛城的天空变得绚丽多彩……,**广播电台正式成立。从此,一批老百姓喜闻乐听的广播直播板块节目:《南都风景线》《文学赏心亭》《经济立交桥》《我爱我家》《文艺万花筒》《今夜静悄悄》《蓝色麦克风》《都市生活》《空中门诊》《消费投诉热线》《万家灯火》《热线点歌台》等,以时事新闻、经济信息、科技知识、综艺娱乐为主要内容,寓宣传和信息服务之中,寓教育和娱乐之中,和听众进行亲切交流与真诚沟通,成为连结各级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广大听众的良师益友和空中知音。每天18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开创了全省县、市级电台大型直播板块节目的先河!
是**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让**人第一次“看见”了广播。把广播“搬”到了各大活动现场,让主持人走出播音室和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广播搭台,文化表演、经济唱戏”为宗旨,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现场主持、现场采访、现场咨询、现场点歌促销等形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展现南都文化,服务经济建设。每年平均60多场的现场直播活动,在宛城市中心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由此掀起了各大、中型企业、职能部门开业庆典的现场直播热潮。
**电台调频立体声广播在全市同业中,率先举办了令人瞩目的全国划艇锦标赛、八运会划艇预赛和全国农民运动会赛艇预赛开幕式盛况的直播活动,并连续多年“移动式”直播了**市正月十五大型元宵节、灯节踩街活动。主持人栩栩如生的现场描绘,以及热情洋溢、恰如其分的解说,强烈地感染着现场的观众和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使成千上万的听众如身临其境,边看边听,乐在其中。水上运动会后,国家体委有关领导特意从北京来电来函,高度赞扬和肯定了**电台的精彩直播。
活力四射的**广播人,面对热心而忠实的听众,不骄不躁,热情倍增,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干劲十足!业界人士说,你们的节目越办越活了,热线越打越热了,效果越来越好了,我们越来越喜欢了。
让**广播人刻骨铭心的是,1996年12月14日晚10点,正在播出的“今夜静悄悄”热线谈话节目主持人,突然接到**油
第五篇:在书香的田野上
在书香的田野上
孩提时代便常常以书为伴,像伴着亲密的挚友。因此,我爱书,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满满一橱好书,是我心灵深处一片茫茫的原野,我自信那里面每一张书页,都拥有丰富的价值。走在书香的田野上,你能尽情领略文人墨客的风情万种,尽情享受人类文明丰厚的赠予:有沁人心脾的涓涓细流,那是《如歌的高原》中一篇篇行云流水的精美散文;有欢快的风铃,声声悦耳,是郁秀的《花季?雨季》及同龄人的心海浪花;有底蕴丰厚的文人札记,那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心灵激烈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那是千古流芳的几部名着。满满一橱好书,正是缤纷蓬勃的田野。在书香的田野上,我尽情驰骋。每个骄阳似火的假日来临时,不必为如何消夏祛暑而担忧,因为我有书。沏一盏清香的茉莉,伴着淡淡的油墨香,心灵便倍觉清凉爽快,一如球场上淋漓的畅快,又没有烈日的曝晒,不亦乐乎?每当生活学习中遇到不快或者压力的时候,不必爱上层楼,欲说还休,因为我有书,它们是我依赖的挚友。踏上作者用文字拾成的心桥,渐渐达到心灵的沟通。噢,原来人人都有烦恼,人人都有压力,而作者恰恰替我一吐不快!随之而来的是心情的释然,是压力的缓解,是明天的新希望。有时考场受挫,我也会心灰意冷,一时看不到光明,整个思维似乎凝结。这时张海迪《生命的追问》总给我深深的启迪和鼓舞,教我面对这并非真正意义的挫折。漫长的暑假里我总是想念要好的伙伴,郁秀的《花季?雨季》会把我重新带回学校,她笔下一个个生龙活虎的面孔分明就是我的同窗!在书香的田野上,淋浴着文学的阳光,没有苦恼,没有压力;只有欢畅,只有轻松的心情,尽情汲取丰富的养料,尽管眼睛的度数在不知趣地一点点地降低,但我仍乐此不疲。妈妈曾劝我悠着点,合理安排时间,但我总是难以自控地将一本新书一口气读完,尽管上课呵欠连天。从新闻上看到,北京海淀承办了大型图书展销会,很遗憾自己当时没能去参加,错过了大好的眼福。但也已为自己所拥有的书感到欣慰,毕竟它们是永远的财富,没有损耗,相反会随年月的久远和读者阅历的丰富而呈现更缤纷的色彩。在书香的田野上,我为自己的未来畅想:无论做何种工作,都不忘厚待这些挚友,将爱书作为终生爱好,无论自己的生存空间多么狭窄,都要开辟一方书香的田野。因为在我心中,那才是永恒。心灵只有伴着书香,才能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