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见义勇为新感想
敬爱的党组织: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幾与道。通过今天课前讨论对长江大学见义勇为群体的英雄事迹的学习,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去年,长江大学15名学生结“人链”救人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引起强烈反响,3名牺牲大学生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十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三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走得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两名落水少年获得了新生,他们却献出了生命。换作是我,我不知道我有没有他们的勇气,把生的希望带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的壮举发出时代的青春宣言,但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去尊敬,去学习!长江里的“人梯”精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之中,英雄的事迹会永远记录,不会消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家华表示,“这是一个英雄的壮举。人需要“义利观”,义在利之上。”“一个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在,更应该是一种超越的价值和追求。这种精神的信仰,就体现为大义。任何社会都需要提倡这种大义。”见义勇为是当前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现实中既有象魏青刚似的英雄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又有“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痛,还有未成年人盲目见义勇为而献身让人们感动和心痛的同时开始的反思。对于这个救人事件,尽管人们依然会质疑大学生们救人方式的科学性和生命价值的对等性,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见义勇为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价值和意义。见义勇为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竭力维护。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只有相互搀扶,相互为善,世界才可以变成一个美好的人间。这些大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第二篇:见义勇为感想
见义勇为感想
青工段志红腿断仍救人的事迹,在4月里传遍了三湘四水,潇湘儿女无不为娄底青年的英勇壮举拍手赞叹,5月初,娄底双峰又出现了另一位英雄:凌茂华。
比起段志红断腿坚持救人的悲壮,凌茂华临危下水救人的事迹,同样显得那么豪气千云,用他自己的话说:“跳水救人是件危险的事,但为了救人,那些禁忌,我顾不上了。”
当生命系于千钧一发之时,我相信,每一个心怀良知的人都会选择施以援手,从这一方面看,段志红、凌茂华他们所做的,于情于理都显得是那么的普通——他们本是普通人,他们所选择的也是普通人的选择。
但英雄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只要对段志红、凌茂华的事迹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英雄身上都有共同点,英雄行为的点滴积累。
段志红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多次见义勇为英勇救人,在被为传颂之前,他的许多事迹其实已经被他周围的人所熟知,同样,凌茂华的侠肝义胆在其乡里也是早已被人津津乐道。在他看来,此次救人不是是十分平常的一个举动,若不是媒体介入,恐怕连获救者也难以寻觅这个救完了人就悄悄赶的普通人。
32岁的段志红与36岁的凌茂华都是年富力强的青年一代,虽然年轻,他们身上流淌着的是梅山文化数千年的血液;虽然年轻,他们的行为代表着430万湘中儿女奋发积极、勇于承担的加速赶超新时期“娄底精神”。
把见义勇为变成习惯,是凌茂华、段志红成为英雄的一个累积过程,也是“呷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湘军精神,作为湘军发源地的娄底,在新时期里最生动的人文表现。
冷水江工业学校财26班
李惠娟
第三篇:见义勇为之感想[范文]
见义勇为之感想
有人说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冷漠”“懦弱”成了当代人新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现在当代人思想品德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迷失自己的方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前途的迷茫,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不能摆脱的怪圈。总是在说生活没有前进的方向、总是在提如今的人怎么变了,但是当我看见这件震撼人心的见义勇为之后,我突然觉得我们的内心强大的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我在扪心自问,如果是我遇见这种情况,我能不能像他们一样,为了更年轻的生命的重生而放弃自己,我心中涌起一阵热热的潮涌,我想我会的!生命的永恒之定格在那一个消失的瞬间了,我们的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生命在悄悄的埋没在那无边的江河之中却没有办法将他们挽留住,冰冷的江湖河水在慢慢的冰冷着他们的身体,凛冽的寒风吹的我们的眼眶潮湿而温暖。我们想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永恒,至少,是在我们的心中。生如夏花,短而绚烂。他们绽放的是生命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碰触到时候都会不禁感慨于自身,同时在想自己的生与灭。这样的消亡,我用心,在狠狠纪念。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一次醉生梦死的享受?还是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在这反反复复的询问中,人们在一点一点的麻木着。但是他们的一切,再次让我们的心灵惊醒,让我们碰触着最深处的灵魂,我们需要这样的阳光来照射我们的心。荣辱观,价值观,这些在他们消逝消逝之后冠给他们的称号,而这些,都不足以表现他们的所想。我在猜测他们的一瞬间的想法,会是那“一救成名”的荣和赞吗?当然不,在他们的心中,那一个紧迫的瞬间,他们的想法就是生命的珍贵,那两朵还未绽开的花的美丽。他们年轻的生命在我们的耳边悄悄的诉说着他们的无怨无悔,这样的生命让我们每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感到着自豪和骄傲。他们是新一代的楷模和英雄,在这个年代中是我们的永远缅怀的纪念。比起时下的明星,这样的在我们身边的英雄不是更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崇拜吗?我们更应该延续他们的心愿和足迹,因为我相信,他们如果生命依旧,也一定会抱着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终身的愿望和信念!我们的旅程从现在开始,一点也不晚,路在脚下,心已千里!
第四篇:见义勇为新规范
见义勇为新规范
2012年11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其中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此规定一出,引发了社会大众热议。
相关评论
《山东出台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须答谢恩人》:“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尽管呼唤受益人“学会感恩”已成为全社会的舆论共识,但将道德范畴的东西提升到法律层面,以立法形式加以强制的做法却极为不妥,其中存在明显的概念混淆和权力僭越等问题。11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12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1年4月6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见义勇为保护条例》同时废止。《条例》中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同时,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山东规定对见义勇为者表谢意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者及其家人表达谢意、予以慰藉”的规定并不具有可操作性。试问:倘若见义勇为者“不辞而别”,受益者该向谁去感谢呢?反之,要是受益者因受到惊吓或害怕经济补偿而选择“逃遁”,难道每次都得像娄底寻觅“关我屁事”的被救者那样,出动大量警力“全城搜捕”吗,那该占用多少公共资源啊?
参考解析
在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之中,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受益人而言,需对见义勇为者表达感谢自属自然之理,无需强调。但是,在11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却将这种道德义务纳入政府条例之中。其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不少人初次听到该新闻时不禁会有所疑问:向自己的恩人表达感谢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实的道德义务,甚至无须宣传而人尽皆知,为何政府竟要以立法的形式将其法律化呢?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政府此举确实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与政策动因,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现实中受益人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冷漠与不感恩现象频现。尽管向自己的恩人表达感谢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实的道德义务,但是受益人事后一走了之,甚至对自己的恩人恶语相向的事件近来却屡屡见诸报端,确实让人寒心。这种事件的频繁发生直接会影响到普通民众进行见义勇为的积极性。“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实窘境让不少人在他人面临危险时选择明哲保身,而不是挺身而出。这直接导致了正气不扬的道德环境的恶化。而社会普通民众也有要求对受益人向见义勇为者进行感恩的现实愿望。
第二,强化受益人的感恩意识以及全社会的道德观念,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正是因为在社会转型阶段中存在的诸多中受益人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冷漠与不感恩现象导致了正气不扬、英雄流泪的现状,所以本着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基本政策动因,省政府才会选择在政府立法中强化受益人的感恩意识以及全社会的道德观念,以鼓励普通民众敢于乐于见义勇为。不过,尽管存在现实的社会需求与良好的政策愿景,但此举也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似需在适用时细加斟酌。
第一,将道德意识法律化,将道德义务转变为法律义务,不甚妥当。我们知道,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是社会的一般共识,也是法学界的基本常识。即便是我们处在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化的阶段,但这也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在法律的调节范围之内,都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换言之,法律也有其局限性,也有其调节的对象与范围。就受益人向见义勇为者表达谢意而言,这明显是一种道德义务。如果受益人不履行,其后果就是会受到其内在良心、外在的媒体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的谴责与批评,而非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但是,一旦将其法律义务化,则意味着如果受益人不履行该义务,则见义勇为者则可以要求相应的政府部门予以处罚惩戒,甚至强制履行。如此一来,本属于道德良心调节的行为却受到法律的强制监管,其力度虽强化,但却有违法治精神,是典型的法律万能主义的体现。
第二,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值得再探讨。即便是将受益人向见义勇为者表达谢意法律化,但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确实值得再探讨。现实中,见义勇为者可能会选择一走了之,不愿刻意接受该谢意;受益人可能会一走了之,让该义务之履行变得很难实现;等等。因此,虽然规定了该义务,但其在实践中究竟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履行,值得我们思考。第三,其性质是倡导性的原则还是具有适用可能性的具体规则需要再研究。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中,既有倡导性的原则,也有具有适用可能性的具体规则。就受益人向见义勇为者表达谢意而言,其究竟属于倡导性的原则还是具有适用可能性的具体规则,条例中并没有明确提示,因此在适用时是否可以为见义勇为者直接援用,可能需要法学者与实务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的法理探讨。
既然其已经规定在法律之中,我们认为,应当从如下几点进一步完善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感恩的机制。
第一,明确该规定为倡导性规范,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既然向自己的恩人表达感谢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朴实的道德义务,尚无纳入法律法规之中的必要,所以我们不妨认定该规定只是倡导性规范,意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普通市民日常行为的垂范,但是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第二,强化媒体舆论宣传力度,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既然向自己的恩人表达感谢是一种道德义务,那就自然应当通过内在良心、外在的媒体社会舆论、社会道德来进行约束与监督。针对目前存在的受益人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冷漠与不感恩现象,我们政府与媒体应当强
化媒体舆论宣传力度,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优秀的价值理念通过媒体宣传与道德课程的修养等方式贯彻下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第三,采用其他替代性的措施奖励政策补偿见义勇为者。我们看到,政府在立法时,还对见义勇为者在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措施奖励政策,这就可以为鼓励普通民众敢于乐于见义勇为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与政策支持。因此,采用其他替代性的措施奖励政策补偿见义勇为者应当成为政府保障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必然选择,合情合理合法。
总的来说,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中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其主观愿景虽很好,其实际实施的效果如何尚待斟酌。因此,应当采取更为稳妥的方式,大力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强化媒体舆论宣传力度以弘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及采用其他替代性的措施奖励政策补偿见义勇为者等方面切实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社会道德观念的提升与社会正气的弘扬。
第五篇:关于长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长江大学见义勇为救人事迹感想
班级;20092351学号;2009235127姓名;李慧萍
10月24日,一个舒适的秋季午后,长江大学广电专业的同学们在长江宝塔湾江段附近野炊。野炊结束后部分同学在沙滩上散步游玩时,江边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有两名少年被江水10月24日,一个舒适的秋季午后,长江大学广电专业的同学们在长江宝塔湾江段附近冲得直打转,渐渐远离沙滩。几名同学见状,连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跃入江中,沙滩上的同学自发手拉手组成了“人梯”援助。
无奈江水湍急,救援的同学在复杂的水域中渐渐体力不支,就在成功救起一名少年时,由于人在流沙上站立不稳,失去平衡,“人梯”骤然断裂,多名同学顷刻滑入了江中。此时离事发地点百米开外的沙市宝塔湾冬泳队闻讯赶来,凭借良好的水性,陆续救起了六名同学,可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却被江水无情吞噬,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该事件被有关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震动和无限敬意。但网络中却总有那么有一些人,似乎总也看不到人性闪烁的光芒,总要基于所谓的理性视野和“实事求是”精神,进行了一番“值与不值”的探究和思考。于是,“不会游泳该不该救人”、““救起两个人牺牲三个人值不值”以及“该见义勇为还是该该见义智为”等等话题便由此而展开。针对这些所谓理性、近乎麻木的“冷思考”,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在评价“范跑跑”时的一句话:“做人可以不高尚,但却不能无耻!”
连日来,这一典范不仅深深教育着大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也教育着被救少年及其所在学校和广大中小学生。长江大学英雄群体的出现和“10•24”抢救落水少年搭起的生命“人梯”,给人们的教育和启迪是全方位的。
在这次事件中,还出现了渔民“挟尸要价,见死不救”的现象。因此,它摇撼了我们的良知,再次警醒我们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也使我想起了一句话:生命是一项随手都可以终止的契约。上帝伸伸手指,生命就可以化为碎片。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做人可以冷漠,但绝不可以无耻!请不要辱没“舍身救人”的英雄壮举,更不要对逝去的英灵进行亵渎!
除了血缘之亲情,同学朋友之友情,还有酝酿在心中的那种无私的大爱,我们将擦干眼泪,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以慰藉三位英雄的在天之灵,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一切关心和爱护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