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姜明星”
带领群众致富的“生姜明星”
——记XX镇先进党员典型XX XX,男,45岁,中共党员,魏园村人,现任区魏园生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区魏园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园村党总支生姜专业协会支部书记,2005年到2009年连续荣获区、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称号。
风雨之后见彩虹
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XX,面对家乡的贫苦和落后,他也知道造成贫穷和落后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愚昧和无知造成的。农村生活单调而乏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到父母和乡邻们由于不懂农业技术,不知道什么是机械化作业,更不敢种植什么高新品种,生怕上当受骗。看着这一切,他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并传播农业科技技术,来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改变家乡的面貌。
因魏园村有种植生姜的习惯,镇党委、政府开始把生姜种植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培育。XX瞧准这一机会,在其他乡邻还在观望并将精力投入在种植传统作物上的时候,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种植生姜中来,开始带头大力发展生姜种植业。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他取得了成功,成功之后他并没有一点小成功便停止向前,在来年,他更是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将资金投入到生姜种植中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经验与知识的不断丰富,加上他勤劳的双手,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姜种植大户,并被XX区授予“种植大户”荣誉称号,并多次被镇、村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可他知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村里人都富了,才是他的最大心愿。但这一愿望在乡村村民的保守思想上碰了壁,村民们都不愿意去尝试风险较大的大面积生姜种植,只是一年又一年的种植传统的品种。为了改变这一保守思想,身为共产党员的他开始了思考并向村党支部积极提出他的各种想法。办协会 走品牌之路
魏园村的生姜种植业虽然开始发展壮大,但专业姜农人数还是很少,种姜的田土也比较分散,产业链不完善。考虑到这一现状,XX想到的是全村的生姜的整个产业,带动全村姜农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才是他的最终理想。一是成立魏园村生姜专业合作社。在镇政府及村委的支持下,将全村的姜农组织起来,共同集资50万,注册成立了魏园村生姜专业合作社,并取得了合法资格。合作社实行“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姜种原料得到充分保障,质量上了新台阶。二是牵头成立生姜协会。2007年正式成立的生姜专业合作社经过2年的发展,合作社社员逐步发展壮大到140余人,种植面积也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2007年的1000余亩,亩产由原来的两、三千斤提高到四、五千斤,亩产产值高达7000余元,总产值超过了1500万。经XX牵头,魏园村党总支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成立“生姜专业协会支部”。支部有党员30余人,XX因在生姜种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生姜协会会长即生姜协会党支部书记,协会建立了章程和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方向、组织分工、服务范围。在XX的带领下,协会积极组织成员学文化、学技术,他心里想着实现愿望的机会来了。
为了实现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望,XX开始思量怎么发展协会,作为一名党员怎么来起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他知道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结合生姜种植实际,在生产之余,组织会员代表到成都、重庆、乐山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和市场调查,并与多处生姜销售市场签定了长期销售合同。为了将生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在XX的提议下,魏园生姜专业合作社在2007年申请注册了“魏园”牌生姜商标,此时协会会员已达到150多人,培育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207户。在他带领合作社的姜农一起努力经营下,魏园生姜专业合作社多次获得区、镇、村的认可,2005年2月被市科协评为“优秀专业合作社”、2006年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全省“一村一品”示范专合组织、2007年3月被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荣耀是XX和姜农们多年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生姜产业,XX开始踏上了下一步征途。
建基地 走产业之路
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生姜产业,协会成立后,XX先后多次自费到全国各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农业新技术,探索发展生姜种植业的特色发展。考察回来后,他多次集中姜农召开会议以及召开协会内部的党支部会议,最终决定开始筹建生姜基地,让生姜种植更加产业化,科学化。一是基础设施建设。XX率先发动协会的农村党员们起带头作用,发动合作社成员,共同集资承包了1000余亩土地进行生姜种植。万般开头难,但在有决心的人的面前,再难也不难。为了配套生姜基地建设,还建设了完整附属设施。为了解决姜种消毒、催芽,基地的排水和灌溉及道路问题:新建了条石排灌渠1000米,管道灌溉渠1000米,集中消毒池、催芽室各6个,遮阳网133.43万平方米;整治机耕道6公里,新建运输便道3.6公里,标准化生姜生产大棚50亩和自动化喷灌设施,整治山坪塘10口。为了让姜农种姜更加科学化,XX带领党员们经常组织有关生姜种植的各种培训班。这段时间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忙人,找他有时很容易,在田间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可有时找他却很难,家里人说他早出晚归看不到他的身影,协会的同事说他刚来就下田间去了,农民说他帮助解决完问题又被找走了,他为了协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不辞辛劳的日夜奔波着。作为一名党员,XX大力倡导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基地建好后,生姜产业和协会都开始飞速发展前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凸显。生姜产业化工程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实现了农业、农民增收、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就业问题。自生姜基地建成以来,基地长期聘用了30多名长工,当地农民临时工100多人,共计13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在巨大的经济效益下,带动了基地周边农户300多户参与到生姜种植产业中来。目前,生姜基地的生姜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产值7000-8000/亩。这期间,2008年7月,生姜协会被XX区党工委、魏园村党总支评为“先进党支部”、2009年2月被四川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月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百强协会”、2010年3月被四川省质量监督协会评为“3.15质量用户满意单位”。面对这一系列的成就,XX谦虚的说是合作社全体成员集体的努力,但谁都知道,这份荣誉离不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辛勤操劳和日夜奔波。
奋斗路上无止境
一个生姜协会远远满足不了XX的“欲望”,2009年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性教育活动后,他望着生姜基地再次开始了思考如何更加完善生姜产业的体系,如何更好的挖掘其更深的价值,这时脑海里浮现出美国农场中机器在农场里耕作的画面。经过深思熟虑后,他立马召集协会成员,开始讨论生产中农机的使用。会后,通过决定,再成立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有XX自己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主持全面工作。在政府及村委的支持下,前后共购置了15台旱地耕整机,10台施肥专用机,10台小型农用三轮车,1辆蔬菜保鲜专用运输车,宣布XX区魏园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农机协会成立后,效果立显,春耕时,机械化运作,不仅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益。在耕作机器闲置时,出租机器到其它地方运作也收入不菲。据统计,生产机械化后,生姜基地一年在人员工资、投资成本、生产效益方面共节省资金约30万元。并于2009年10月,“魏园牌”生姜被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执行委员会评为“最畅销产品”。面对这一成果,XX笑了,虽然现在他身兼多职,工作非常辛苦,但他并没有停止前进。在2010年借“金土地”工程之机,又将生姜基地扩大了100余亩。并在3月份,XX代表生姜专业合作社与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签订了一份名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产学研”的合作协议,将组建一个魏园生姜专家大院和生姜科技研究中心,将生姜基地推向另一高度。生姜基地如XX的“儿子”一般,他含辛茹苦的抚养其长大、成长。
第二篇: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
如何通过远程教育带领群众致富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 52更新时间:2008-12-7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面向农村的现代化教育,其优点是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生动直观;其教育途径是通过天网或地网接收各级远教站的教育节目或者通过播放光碟等为主要手段,放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学习,以传播致富信息、科技信息为手段,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出发点、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最终目的,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有效机制的一项“民心工程”。建好、用好、管好这一工程,意义重大。
一、制定 学习培训计划
为了保证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做到经常性、针对性,使学习培训不走过埸,各站点应结合自身需要,拟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计划 >>、<<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目标>>等,有计划的分期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有关远程教育节目,认真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各站点可采取统一播放、分组播放或分发光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学习的参与程度,为把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发挥阵地作用,抓好学习培训
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培训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站点的培训阵地作用,是培养科技带头人和致富能手,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全县各站点可按照“三围绕、四产业、一示范”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和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把培训工作作为远程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各站点根据各级各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要,确定好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采取分组集中收看、分组播放光碟和分户轮流播放光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和因地施教的效果。二是规范县级领导联系有关站点的管理,实行全天开放,保证党员干部群众随到随学。三是把室内培训与室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由于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培训工作注重实践性,室内培训室外实践,使农民群众对远程教育培训看得见摸得着。如东街村葡萄专家蒋文武在梅影村葡萄基地现场讲解葡萄种植技术,镇政府科技副镇长李美辉到排汪村现场指导种草养牛技术等,使培训达到速成效果,得到了参训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镇里还依据信息站教学设备先进,信息量大的优势,有针对性的面对全镇农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天麻栽培技术、种草养蓄、计划生育等农业农村适用技术和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培训。自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以来,全镇43个站点共组织各类教育培训648期次,发放实用技术光碟168张,培训农7950人次。通过培训有1700多名群众撑握了1一2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带头人500人。形成了村村有技术骨干、寨寨有致富带头人的农科技致富“领头雁”。
三、发挥远教作用,带领群众致富
为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台拱镇结合本地实际,结合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增强“学、用”的广泛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学习的积极性,农民群众眼界开阔了,发展思路明晰了,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想,带领农民致富,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通过学习教育培训,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实际应用,全镇成形了登交红阳的劳务输出、排汪村的种养畜、梅影上桃一带的大棚蔬菜、方省、南省的果树栽培等一批独具特色的远程教育科技培训示范网络,科技应用效果显著,远程教育犹如一朵朵绚丽的花绽放在神秘的苗疆腹地之中。
实践证明,党中央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提作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长远的民心工程。如台拱镇梅影村,该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种地收粮,养猪卖钱”的粗放型经营观念在一些干部群众的头脑中已经根深帝固。村“两委”一班人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后,他们的决心大、信心足了,充分依托地理位置优越和市场优势,决心把做大做强蔬菜文章作用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经来抓,积极引导和动员群众种植大棚蔬菜。为做大做强世蔬菜产业,村干部们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抓住远程教育这个有效载体,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专题培训。4个月来,一共组织学习培训23期,培训技术骨干50余人,受教育群众达700人次,为达到培训目的,在培训中,该村还专门请来了县、镇农技专家给予具体辅导,随堂讲解,并且专门在当街、显眼、群众容易看到的地方设置学习园地,力求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了白天忙农活,晚上忙学习良好氛围。经过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使梅影村的村民撑握了科学种菜的致富本领,运用科技积极性高涨,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委副主任欧阳明学就是个典型示范户,他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后,看准了种植蔬菜有市场、风险小见效快、有潜力、有赚头,加之多年积累的经验,他的胆子“壮大”了,由原来种植2.5亩的露天蔬菜改为大棚蔬菜,并租用其他农户的农田扩大到5亩,品种由原业的5种发展到现在的10余种,销路极为可观,供不应求,仅今年时令菜第一茬收入就达到6500元。当谈及远教育时,欧阳明学高兴得合不拢嘴地说:“真想不到,在短短的时间我就收入这么多,这都是远程教育立下的“功”。它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实在太丰厚了,我决心明年再扩大规模呢?”在欧阳明学的带动下,全村由去年已建蔬菜大棚35个28亩发展到现在50个45亩,带动露天蔬菜106亩,蔬菜品种多达20余种,成为台江闻名典型“大棚蔬菜村”。欧阳明学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梅影村的发展,同时也辐射带动了上桃、下桃、桃尧等周边村寨蔬菜产业的发展,仅梅影、上桃、下桃、桃尧等村的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050亩,建有大棚蔬菜164座。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在梅影村中下游已成为了现实的绿色产业带。为了拓宽蔬菜销售路子,村“两委”一边抓好大棚蔬菜配套建设的同时,一边积极为农民联系“订单”,并成立了以农民会员为主的“蔬菜协会”,现有协会会员30人。“协会”具体负责蔬菜生产、销售等,为农民提供中介服务,联系定“订单”,找销路,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民搭起了致富“桥梁”。蔬菜产“一供一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在梅影已经形成。蔬菜已遍布全县各个市场,挤入邻县剑河、三穗及州府凯里蔬菜市场。农民种大棚蔬菜真正得到了实惠,远程教育把村民一下子拉到了现代意识面前。
又如上桃村主任李鹏举,他是个科技人才,瞄准了远程教育带来的好处,借助光碟和下载的内容,认真翻阅,作好记录,学到了母猪的饲养管理和方法后,对其饲喂的3头母猪进行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饲养方式进行饲养管理,果不其然,今年每头母猪产仔较往年多出了3头。他如获得宝地竖起大指母说:“远程教育真好,他是我们的好老师,感谢中央的英明决策,我今年饲喂母猪产仔个头大、仔数多,按每头母猪两年产仔5窝计算,今年可净赚1万元啦!”。这就是农民群众的肺腑之言,党性民心在这里有了最好的诠释。
像这样典型的事例还有很多。远程教育实施以来,台拱镇始终把其视为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扎实开展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求在“用”字上狠做文章,做到一切为农民一心为农村。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高涨,全镇在农业生产管理、科技种养等方面均跃上一个新台阶。
实践证明,依托远程教育这块培训学习阵地,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认真开展培训工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的桥梁,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科学致富的“金钥匙”,它是广大群众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有效阵地,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服务平台。
第三篇:协会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忙
协会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忙
盐都区楼王镇渔网窗纱协会党支部成立以来,支部一班人围绕做大做强渔网窗纱优势产业,带领全镇农民放手大胆发展渔网窗纱产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支部引领富民、以党员干部带动富民、以特色产业支撑富民的新路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
楼王镇渔网窗纱协会现有会员企业33家,拥有织机720台,拉丝机48台,固定资产4500万元。协会在培植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利用现有住房、闲臵队房校舍作车间机房,大力发展渔网窗纱产业,扩大企业规模,培植产业特色。目前,全镇17个村居家家有渔网窗纱企业,特别是在跃马公路沿线,渔网窗纱企业更是一家挨一家,厂房相邻,机声相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渔网窗纱协会以党支部为核心,把优秀的农村党员、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通过“双培双带”培养成为企业协会的后备人才,增强企业活力;仁和村党总支书记张志彬、汉张村党总支书记俞文京带头新办渔网窗纱企业,为外来农民发展撑腰,为全村渔网窗纱产业发展掌舵;同时发挥支部组织作用,带领全镇人民走上了一条特色致富的道路,为楼王镇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渔网窗纱总量急剧扩张,专业组织能力增强。全镇渔网窗纱企业已由1个村扩张到17个村居,挡车能手发展到近千名,蟹袋加工队伍扩大到千余人。外来妇女在集镇一边带小孩读书,一边加工蟹袋的就有近百人。与此同时,协会配齐了主席、会计、保管、监督员等,支部配齐了支委、小组长,支部领导专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渔网窗纱产业集群的形成,强壮了专业队伍,提高了专业技能。近两年,群众除直接投资700多万元购臵织机等设备外,相关厂房、辅助设备、运输及流动资金投入达900万元,累计投入1600多万元。专业技术人员从无到有,目前有大专生12名,高中生128名。
三是渔网窗纱产业链条变粗拉长,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镇年产窗纱约6000万米,发放工人工资1150万元,平均每人每年收入1万元;加工蟹袋1.2亿只,约占全国蟹袋总量的80%,每只加工费5-6分钱,仅此两项,全镇农民人均净增收入达406元。
四是渔网窗纱产业的兴起,促进了财政增收。我镇渔网窗纱企业,小户每台织机纳税400元,大户每台纳税千余元。1-6月份,全镇渔网窗纱行业已入库税收64万元,同比增长34 %,今年可净增加财政收入100多万元。
目前,协会党支部正积极创树“蟹袋之乡”品牌,着力把渔网窗纱协会支部建设成为全区先进党支部。相信,该镇协会定会沿着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通过两至三年努力,力争实现“1234”目标,即渔网窗纱织机超1千台,财政增收2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农民增收4000万元,尽快把渔网窗纱协会支部建设成为全市首批“四强”党支部,把仁和建设成为全省渔网窗纱第一村,把楼王建设成为全国蟹袋加工第一镇。
盐都区楼王镇党委
2009年7月15日
第四篇:真抓实干办实事,带领群众同致富(模版)
真抓实干办实事 带领群众同致富
邓州市陶营乡朱西村党支部书记——朱清理先进典型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叫朱清理,是陶营乡朱西村党支部书记,我们陶营乡朱西村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806户,3444人,总土地面积7860亩,村民代表47人,党员50人。近年来,我们朱西村通过新村建设,全村4个自然村全部修建了水泥里,形成了通乡、进村、连组、入户的道路网络。6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户修建了沼气池,高标准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发展林麦瓜套种面积3200亩,成了远近闻名的南瓜产业专业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4400元。先后荣获南阳市“平安新村”、邓州市“平安村”、“计划生育先进村”、“信访工作先进村”等荣誉。2005年以来村党支部连续被市委评为“五好支部”、2007年以来村党支部连续被市委授予“红旗支部”称号。我个人被授予“功勋支书”,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村近年来的变化:
一、结合本村实际,搞好发展规划
朱西村距邓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地处较偏僻。过去 由于受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以及人们陈旧观念的影响,群众种植习惯于一季小麦和一季秋,花生、玉米、芝麻、黄豆样样皆种,样样不突出。群众养殖习惯于庭院养殖,鸡鸭鹅、猪牛羊啥都养,啥都不成规模,造成力不少出,汗流很多,群众增收还是缓慢,为克服这种发展现状,2004年以来,我和村支两委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思路,着力发展林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发挥南瓜种植大户的优势,把林麦瓜套种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投入主要力量,加大推进力度,把南瓜产业集中做大,把畜牧业做强做精。
二、夯实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道路通、百业行。前些年,村内道路条件极差,“下雨一包糟,天晴一把刀”,货车进不来,产品卖不出,严重影响了群众收入。群众最迫切盼望的就是要修建一条通村水泥路。2004年,我和村两委以修建通村道路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在全乡修建了第一条以群众筹资投劳为主的水泥路,并试种林瓜套种面积600亩,当年就有客商前来购买。到2007年,通过村庄整治,又在全市率先实现“组组通”、“户户通”道路建设。修建了25条,27.3公里的水泥路,全村4个自然村道路全部硬化,同时新建起了文化广场、小 2 游园、卫生室、图书室、文化茶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了“三改一建”(改厨房、改厕所、改房屋、建沼气)工程,安装现代远程教育网15台,入网电脑13台,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现象成为全市第一个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村庄整治村。村庄道路的改善,村容村貌的变化,吸引湖北、许昌、广东、湖南等省市客商来购买南瓜,激发了群众发展林瓜套种的积极性,全村发展面积3000亩。7组村民张广恩扩种南瓜30亩,当年就收入3.3万元,群众再也不怕产品卖不出去了,坐在家里就把产品销出去。
三、开展村容整洁活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朱西村村庄脏乱面貌,村支两委在完成“四化、五通”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从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环境入手。采取三步走的办法。第一步是“洗脸”。动员农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卫生死角,搬运陈年垃圾,打扫道路挺远。第二步是“整容”。借助村庄整治路面硬化和“一池三改”标准,大力整治村庄“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村主干道两旁种植广玉兰等绿化树木1万余株,建花坛20个,安装路灯30余盏,建成文化广场、文化茶馆、新农村书屋、农家超市、网络超市。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架设了通讯、电视网络,投资90余万元,建成了安全饮水工程,让全村8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3 发展沼气150户。第三步是“美容”。各自然村因村制宜,设臵标牌、橱窗、板报、文化墙等,把村规民约、民谣家训写在牌上,画在墙上,使村民时刻感受到地上有绿树花草,低头受熏陶,墙上有漫画警句,抬头受教育,牌上有村规民约,做事有标准,栏里有先进人物,学习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
光修好路,经济不发展,村民依然摆脱不了贫困。朱西村人做生意不近马路,办厂矿没有资源,怎样才能使群众脱贫致富呢?我和两委一班人从实情出发,注意引导群众打破传统的种植习惯,念好“农林经”,唱好“畜牧戏”,扬长避短,发展别人种的少、养得少的产品,形成自己都有的特色,依靠特色把产业调优、调强。2004年,抓住杨树经济这一资源优势,探索“长短作物套种模式”,组织专人到西安、许昌学习技术,引进日本秘本南瓜种植品种,并在林间套种试验成功后,在全村推广农林复合种植技术,确定了林瓜套、麦瓜套复合经营种植模式,不断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面,让村民在发展特色中尝到了甜头,形成了家家种瓜套的局面,并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成为邓州市林麦瓜套种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村林麦瓜套种面积已达3200亩,户均4亩,年产南瓜890万公斤,仅此一项人均收入1200元。林 4 麦瓜套种规模的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使群众逐步认识到发展特色产业的实惠。2009年引入河南牧原养殖公司,投资4.2亿元的生猪一体化养殖基地,在我们村落户。引进项目3个,年存栏生猪30万头养殖基地和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厂,年产10万吨有机肥厂,目前30万吨的饲料厂正式开工建设,生猪养殖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可直接安排本村劳动力600余人就业,群众不用出门打工,就可挣到大钱。
五、以协会促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在发展林麦瓜套种产业中,我积极探索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办法。2004年引进南瓜新品种时,由于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一只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优势。2006年初为把南瓜产业做大做强,由村支两委牵头,成立了南瓜生产服务协会,发展会员160人,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供种服务,产中技术服务,产后销售服务。
一是在技术服务上,协会坚持双月6号例会制度。邀请专业技术员指导培训,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培训18次,全村已有800多人收到了培训。农户的种植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南瓜的质量味甜色润,效益稳步提升。
二是在市场销售上,协会货源统配,价格互通,统一销售。建起了两个销售市场,确保外地客商顺利购销。每年一 5 到南瓜收获季节,村旁屋后,道路两边,黄灯等的南瓜堆得像小山,每天都有十万公斤的南瓜销往湖北、湖南、广东、西安、银川、许昌等省市。
三是在帮扶农户上,协会对新发展种植农户,在良种引进、田间管理、市场销售等环节进行大力扶持。协会成立至今,共扶持发展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34户,极大的促进了全村南瓜产业大发展。
南瓜产业协会一头连着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村民,以农业科技武装村民,用产业化形式组织村民,实现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了“市场+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真正起到了“建一个组织,行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带动了林麦瓜套种产业壮大起来,为全村的群众架起了通向市场的“致富桥”。
第五篇: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
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万祥国
王家桥镇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以他坚定的信念、正派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出色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公认,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去年7月,他被王家桥镇优秀党务工作者,中水桥村被评为松滋市文明单位。
抓组织基础,强化堡垒作用。在1998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他被选任为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上任伊始,他就把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堡垒作用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加强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重要保障,为提供政治组织保障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积极配合镇党委关于大力开展“三培养”活动等决策部署,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充分发挥村民的选举权和参与权,让7名有政治修养、有管理能力、有奉献精神、有带头致富本领、有群众公信度的党员干部选进村“两委”班子,而他自己也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成为带领中水桥村群众致富的“领头羊”。在新的岗位上,他认真分析每名成员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按照班子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明确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分工,使每名班子成员各司其职,权利下放,形成人人都管事,人人都办事,人人都干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格局,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发挥了应有作用。在他的团结带领下,中水桥村“两委”班子的整体功能有效发挥,成为了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名村党总支书记,他总是把提升党员素质和农村实用技术作为工作重点,紧密结合“两校进村”培养新型农民工程,整合教学资源和活动场所,制定详培训计划,对党员和群众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文化科技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农民致富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群众农村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一年以来,共组织教育培训12次,培训党员干部620人次。同时,他积极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把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和小组干部纳入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队伍,在时机成熟时把他们发展成为党员,为党组织吸收了“新鲜血液”。三是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他充分利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多种渠道引资,按照“五务合一”的标准投资35余万元新建村部,对全村的“党员活动中心(户)”统一设计,制作标准化版面,规范组织生活等各项制度,并购置多套桌椅、各类图书和电教设备,为党员教育培训的经常化和组织活动的正常化提供了阵地保障,得到了松滋市赵部长的好评。四是大力发展集体紧急,偿还村级债务,中水桥村于2001年由原中水桥村与杨桃嘴村合并,合并时两村债务300多万,万祥国同志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收还债,一是盘活集体经济存量,发包土地50余亩,二是带领群众建立村级合作社,三是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资金,按照分
布偿还,不增加新的债务为原则,到目前为止,已经偿还村级债务80余万元,特别是原截留四川移民的19余万元已经全部还清。
抓制度保障,强化规范管理。他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抓好抓实各项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两委会议事制度》、《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两委会值班制度》、《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进行公开,由村民监督落实。二是积极推行“两汇报、一公开、三落实”工作,建立健全《村党总支、村委会汇报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干部任期承诺制度》等制度。三是组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规定审批权限,严格财务审批制度,严禁无审批报帐。四是积极推行党委、政府下发的《绩效津贴考核办法》,有效调动了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局面。
抓产业业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针对中水桥村人多、地少、种植单一的实际,他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土壤、气候优势,协调有关部门,从福建官溪引进优良蜜柚进行试种,在蜜柚成熟后,他带上样品,到广东、武汉、昆明等地寻找市场,经过不懈努力,试种蜜柚被客商订购一空,初尝经济“甜头”。这成功的一步,树立了他带领村民大面积推广蜜柚种植的坚定信心,并于去年成功注册洈水牌商标。抓工作创新,实现共同致富。他总是把“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这句话作为他做好工作的前进动力。在大面积种植蜜柚获得成功的同时他借鉴外地经验,还成立麻水蜜柚合作社,走“支部+协会(公司)”发展模式,促进村民经济增收。他认为,成立协会好处多多:产前服务、产中管理、产后销售。产前服务由协会提供优良种苗,产中管理由协会提供技术指导,产后服务由协会提出保底价,协会帮助营销,会员们可享受到苗种优先、技术指导、价格优惠、销售不愁等好处。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一个以他为会长的蜜柚合作社在中水桥村顺利成立了。为寻求蜜柚销售之路,他积极汇报市场需求调查情况,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他和外地客商、种植大户入股准备投资200万元新建厂房仓库,形成了“支部+公司+协会”的运作模式,党总支、协会主要负责搞发动建基地,公司负责提供优良籽种、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有了党总支、协会的引导,有了公司的市场营销,中水桥村的蜜柚种植迅速发展,当年500多户村民就种植蜜柚2000多亩,产品远销到了成都、重庆、长沙等地市场,亩产到经济效益可达到1万余元,仅此一项全村年总产值就达到了1000多万元。为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村发展,他以中水桥村为中心,协调帮助周边村种植蜜柚3000亩,使周边村民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二是在蜜柚植的基础上,他又带头探索水稻制种产业新模式,进一步加快了
大井镇村民发展致富的前进步伐。制种是中水桥村的老传统,但过去种植模式落后,农户分散,加上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产品很能销出去,十多年制种产业一直没能做大做强,万祥国同志上任之后,集思广益,多次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通过到外地观摩与参观学习,采取了与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走上了订单式农业的道路,公司四供三包,即公司供应xx供应xx供应xx供应xx,包xxx包xxx包xxx,这种模式不仅的减少了种植成本与种植风险,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大大的提高了群众制种的积极性,据该村村民介绍,这种模式可以亩产增收1500余元,目前中水桥村制种种植规模达到了2000余亩。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副产品,麻水荞麦豆皮“麻水牌”荞麦豆皮。荞麦豆皮子在我国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是由甜荞经筛选、滑洗、退壳、磨成浆。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食用方便,软滑可口,风味独特,是现代社会人们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荞麦豆皮于2004年注册为“麻水牌”,2008年被定为邮政专供产品,又获松滋市十大地方特色菜肴,深受消费者的亲睐。目前,朝阳荞麦制品公司和麻水荞麦豆皮专业合作社两地生产和经营豆皮,年销售豆皮40万斤,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武汉、荆门等地。这种传统工艺的手工农副产品可把当地群众的农闲时间利用起来,在农闲时间,当地农户通过这项产业可以增收一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