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

时间:2019-05-13 11:1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

第一篇: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

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 巩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果 加快生

态文明建设步伐

1999年国家作出退耕还林重大决策后,延安市抢抓历史机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截至2008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82.1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71.78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耕还林涉及全市13个县区,163个乡镇,28.6万农户,80%以上的农民受益。退耕还林使延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延安市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45.5%,比1999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据北京林业大学在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下降了1万吨。延安的山山岭岭郁郁葱葱,山川大地已经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在大面积退耕的同时,延安市狠抓基本农田建设,使农民人均粮食产量始终稳定在40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包括棚栽、草畜、红枣、核桃、小杂粮等绿色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业效益。主导产业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广大农民从以粮为主、开山种地、广种薄收的传统生产方式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通电、通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了90%以上。广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农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08年的3551元,增加了2195元。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对延安投资最大、实施期限最长、覆盖面最广、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项目,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工程建设与巩固成果同步进行,确保退耕还林不反弹

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后,延安市确立了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的指导思想,在认真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紧紧围绕长远生态目标,狠抓成果巩固措施落实。2004年,组织市、县、乡50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全面普查,对退耕户逐户调查,逐村分析,一户一户提出巩固成果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延安市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暂行办法》,逐级夯实责任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一)切实解决好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

一是狠抓基本口粮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延安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基本农田建设的决定》,坚持开展基本口粮田建设不动摇,根据县区财政实际情况,每修1亩,按照市县两级配套不低于800元的标准,确保资金投入足额到位。截至2008年底,延安市基本农田面积达313万亩,农民人均2.02亩。与1998年相比,延安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了500万亩,但粮食总产连续几年稳定在70万吨左右,和退耕前基本持平,实现了自给有余。

二是加快后续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延安市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和退耕还林要求,引导群众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到2008年底,延安市苹果面积发展到235.7万亩,总产量164.3万吨。建成蔬菜大棚8.2万座,总产量61.2万吨。农业主要产业收入已占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劳务输出,发展二、三产业,全市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农村现有劳动力的20%。

三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延安市将收入较低的退耕户,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凡人均纯收入低于725元的困难家庭,每年人均补贴540元,将5.3万农户、13.9万农村特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农村五保户给予全额补助,并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40元。

(二)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确保退耕成果得以巩固

一是实行全面封山禁牧、舍饲养畜。1999年10月,延安市制定了《关于封山绿化舍饲养畜的决定》,2002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放牧,并且全面规范舍饲养畜。2004年,延安市又出台了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使封山禁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二是多种办法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一方面给群众划定自留柴山,让群众自造自育林木,利用修枝打梢解决烧柴问题。另一方面利用陕北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产煤的地方和交通便利的乡村,提倡烧煤;在城镇周围,推广使用液化气和天然气;在石油开发区,鼓励油井周围的群众使用伴生气。积极实施农村能源工程,大力发展沼气。每新建一口沼气池,除了按规定补贴(省级项目1000元,国家项目1200元)外,市财政补助250元。目前,已建沼气池12.5万口,解决了农村近50万人口的能源问题。

三是因地制宜实行生态移民。从2004年开始,延安市对列入移民搬迁年度计划的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每人再补助2000元,比国家的补助标准增加了一倍。目前,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的2.7万农户近12万人已经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

四是严格控制征占用退耕还林地。因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确需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严格履行审批手续,足额交纳补偿费用,并按照占一还一的原则重新营造与被占地面积相等的林地,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不减少。

(三)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各级责任

一是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市、县区两级均制定了退耕还林县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市、县、乡和有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为退耕还林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每年对各县区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并进行排名。对年度考核在前三名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分别奖励10000元、8000元、6000元;对考核在最后一名且得分在70分以下的县区,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二是建立专职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退耕还林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管理。全市共有2000余名退耕还林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退耕还林日常管理工作。市、县财政每年将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市退耕办每年200万元以上工作经费,县区退耕办20万元以上,还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交通工具和先进的办公设施,保证了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建立了退耕还林管护体系。乡镇成立了退耕办、林业站、林业管护大队三位一体的管护队伍。退耕还林区域内每个村组都落实了管护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做到人员、报酬、任务、责任、奖罚、制度六落实。目前,延安市有8000余名人员,负责日常看管和保护。

二、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完善政策精神,进一步完善成果巩固措施

2007年8月,国务院发出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延安人民进一步坚定了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努力改善延安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从实际情况出发,狠抓贯彻落实工作,精心组织,完善措施。

(一)深入宣传学习国家政策,统一各级思想

一是层层召开领导会议研究落实措施。吃透国家政策精神,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并将国家的政策精神传达到村到户,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二是多次举办培训活动提高业务水平。延安市先后召开了全市退耕办主任会议、业务主任和技术骨干培训会议,举办了退耕还林信息系统培训班、检查验收培训班,邀请上级业务部门有关领导、专家授课,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落实国家政策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修订了综合考核办法,加大了巩固成果的分值。各县区按照市里要求,结合县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工作方案、操作规程、技术指南等文件20余个,推动全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各县区巩固成果的经验和做法。在《延安日报》开设了“生态延安”栏目,在延安电视台开设了“口述退耕”栏目,在陕西调研之窗开设了退耕还林宣传专栏,在延安林业网上开设了“退耕还林”专栏,创办了退耕还林《信息快报》,在各大网站宣传延安市退耕还林工作。通过大量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国家的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精神,延安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为广大退耕户所熟知,有效地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合力。

(二)精心编制巩固成果专项规划,确保专款专用

国家设立巩固成果专项资金的通知下达后,延安市各县区成立了专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门编制班子,结合地方实际认真研究讨论专项规划编制有关事宜,确保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巩固成果专项资金使用上,明确严格按各县实际退耕面积分配,不搞平调,不搞平衡,不搞二次分配,更不允许挤占挪用。县区要对退耕户逐一摸底核查,有针对性地确定项目和资金配额。市县财政每年都要落实项目配套经费,确保专项规划顺利实施。市退耕办将会同项目责任单位对成果巩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年度考核,确保专款专用,发挥成效。

(三)狠抓林分结构调整,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初期,多数群众选择了易成活、成本低、成林快的刺槐、沙棘等树种进行栽植,形成了大面积刺槐、沙棘纯林,导致林分质量不高,并存在一定生态隐患。从去年起,延安市下大功夫狠抓林分结构的调整工作。严把新造林作业设计关,明确对原有林分的调整办法,通过重点示范,财政扶持等手段,促使林分结构趋于合理,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延安市共完成林分结构调整面积49万亩,栽植乡土树种1342.3万株,栽植常青树1192.2万株。

(四)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严格的考核标准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再强化、再完善,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把国家政策用好、用实。用3个月时间,对各县区退耕还林工作情况进行了逐县区综合考核,实地查看了13个县区62个乡镇38.87万亩退耕还林地,走访了2.8万农户,先后组织了三次禁牧暗访。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对延安市1999年到2003年度的退耕林进行了阶段验收,据反馈的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达99.9%。

三、积极创建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路子

为把延安建成一个集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开发产业、科技示范、体制创新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初步实现富裕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的宏伟目标。延安市具体以八项工程为重点,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一是退耕还林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计划指标,对300万亩陡坡耕地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新增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80万亩,使全市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还林,形成良好植被。

二是封育保护工程。坚定不移地实行全面封山禁牧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禁止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区域、生态地位重要区域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禁止有可能导致生态退化的开发项目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对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1.25万农户实行生态移民,为燃料紧缺的15.1万农户建设沼气池。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原生植被。

三是林分结构调整工程。坚持不懈抓好补植补栽工作,确保所有退耕还林地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以上。调整现有生态林林分结构,对现有刺槐、沙棘纯林进行全面有效改造,新造生态林全部实行混交。确立乡土树种的主体地位,加大常青树栽植比例,补植补造和新造生态林的常青树种比例达到20%以上,提高退耕还林整体生态功能。

四是基本口粮田和精品小流域工程。新建和改造基本口粮田90万亩,加强沟道治理,加快淤地坝建设步伐,使全市农民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2.5亩。在现有退耕还林和落实巩固成果措施基础上,全市精选50条小流域,进一步提高完善。科学配置生物、工程、农艺措施,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全面提升退耕还林效益,成为“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样板。

五是生态文化村建设工程。以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汇集地域风情民俗,挖掘生态文化为目标,建设100个既体现乡土特色,又具有时代气息的退耕还林生态文化村。六是退耕还林科技示范园工程。根据丘陵沟壑区、残塬区、塬区等不同地貌类型,建设5个退耕还林科技示范园。将退耕还林科技示范园建成具有生态建设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展示、优良品种推广、生态知识普及、实用技术培训等五大功能的集中展示基地。

七是城镇绿化工程。搞好延安城区国家森林公园、吴起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和各县城山体公园建设。以城区、近郊区和公路沿线、河流两岸、乡镇周围为重点,结合保护革命旧址和风景名胜,围绕城镇开发、园林绿化、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项目,实施以退耕还林、美化环境为基础的综合开发,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八是退耕还林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立1个市级退耕还林监测站,13个县(区)布设退耕还林监测网点,形成监测网络,及时、准确掌握水土流失动态,生态建设效益等信息,预测预报生态灾害险情,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科学分析处理,为政府综合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篇: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三

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三: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贵阳市和遵义市,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西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北与四川省泸州市接壤,是川、滇、黔三省要冲。全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下辖一市七县一区,总人口740万人。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2亿元,财政总收入69.5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6元。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08年,我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08.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4万亩,荒山造林200.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17.87亿元,其中中央投入17.15亿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我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2002年开始到2005年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6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区造林总面积的94.56%,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28.42% 提高到2008年的37.68%,平均每年递增1.2个百分点。有关监测数据表明,全区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每平方公里5446吨下降到现在的3389吨。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31万人。据统计,退耕农户平均获得补助4425元。特别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我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开发绿色食品,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区大方县被列为国家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试点县。2008年,毕节、威宁、赫章等三县市也随后被纳入试点范围。规划建设基本口粮田24475亩,总投资158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44万元,地方投资337万元。截至目前,共完成坡改梯2765亩,土壤改良18875亩,建蓄水池375口,拦山沟1300米,机耕道1200米,生产便道4500米,引水渠15.02公里,整治山塘2座,排洪渠200米。整个项目区共有1万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8357户、32035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基本口粮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原来的受淹地、干旱地变成了现在的受益地,大大增强了退耕还林地区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老百姓能致富的目标。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区各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

赫章县古达乡水营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退耕地里种植405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户均收入已增加到3.5万元左右;大方县黄泥塘镇年种植辣椒500亩左右,工程实施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农田灌溉得到基本保证,亩均产量由原来的1800斤提高到2500斤,每亩增加经济收入约1600元。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

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区在重点退耕还林区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目前项目区舍饲圈养牲畜存栏量1605万羊单位,建设棚圈面积879万平方米,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新型能源建设。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我区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城镇转移。

四、几点建议

一是结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二是鉴于基本口粮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其它项目能够配套实施,如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等,通过项目配套实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增加粮食产量,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三是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发展,在加大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同时,加大相关后续产业如草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退耕还林农户对补助期满后“粮食收入低,吃什么,经济来源少”的思想顾虑,为解决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奠定了好的基础。我们将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精神,尽心尽责,艰苦奋斗,确保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这一浩大工

程真正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利民工程。

第三篇:浑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情况

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2008-2011年国家累计安排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任务:薪炭林3350亩,干果经济林318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66900亩,生态移民100人。工程建设涉及16个乡镇、2万户退耕农户,退耕农民6多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结合本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三年来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新造薪炭林2350亩、干果经济林245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50900亩,生态移民100人。整个项目区共有1.5万多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14357户、32035人。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专项投资2227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1688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538万元),其中:2008年完成650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0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50万元),2009年完成869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65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219万元),2010年完成708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39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69万元)。

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增加了植被,保持了水土,减少荒漠化,为恢复和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 挥了重要作用。干果经济林等后续产业发展可给退耕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薪炭林建设可给农民提供能源保障。对改善当地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措施和做法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好退耕还林的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舆论引导,调动多方参与。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全县各种企业、业主大户、经济组织已发展规模承包投资的林业建设有10余万亩,承包造林效益显著。

2、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为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坚持推行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工程从上到下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做到了每一个重大步骤,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周密策划,精心指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强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常抓不懈,林业部门掌握需要补植补造的 2 地块和数量,摸清底数,周密安排,将补植补造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认真做好雨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各项工作。

“三分造,七分管”。当前退耕还林绝大多数还处于幼林和未成林阶段,随着工程区植被的恢复,病虫鼠兔害问题随之加剧,森林防火任务也加重,抚育管护工作愈加重要。我县认真落实抚育管护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创新管护机制;二是分类指导,搞好幼林抚育;三是抓好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兔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4、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县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将退耕还林与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绿山与富民融为一体,大力培育仁用杏产业,促进了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变,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经济林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5、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建设薪炭林,保障生活燃料,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薪炭林建设,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6、明确实施主体。以退耕还林农户为实施主体,不能 由农户分户实施的,在退耕农户意愿和保障农户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实施主体。薪炭林和干果经济林在退耕农户有建设意愿的,由农户分户实施,不能由退耕农户实施的,由乡镇组织退耕户确定造林业主;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由林业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

7、规范资金管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不得挪用、挤占、截留;造林业主实施的种植项目,在栽植任务完成后,由县林业部门验收,项目实施乡镇将验收报告等报县财政支付中心审核报账;补植补造苗木由县主管部门按合同约定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小班缺乏抚育管理,长势不佳,只能达到基本合格保存标准,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影响林木成林率。建议加强对这些保存基本合格的小班进行抚育管理,促进幼树成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退耕地还林成林率较低,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原因是育林投入不足,管理还比较粗放。没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干旱缺水和施肥的问题,导致幼树生长缓慢,成林年限推迟。

3、后续产业得不到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够,没 能很好地拓展和发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提高退耕还林的科技含量,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真正达到生态环境改善,退耕农户增收,林业发展达到促进的工程建设目的。由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鉴于林业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适当增加造林管护和工程管理经费。按目前标准,国家50元/亩的种苗补助费仅够一次造林费用,如果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没有经费用于补植补造,更无法满足管护费用的需要,加之工程管理经费缺乏,造林成果难以巩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了退耕还林质量把关和政策兑现和政策兑现。为此,建议国家按每年安排造林管护经费,安排退耕地造林工程管理经费。

附表:山西省2008—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林业)

浑源县林业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四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水坪村位于我县古阳镇东南部,全村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2500元。该培训班退耕户20户,自我县实施退耕还林成果科技培训项目以来,该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在该村实施科技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10年,该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0亩,荒山造林30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10万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该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2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村造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达80%。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80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该村在实施退耕还林

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与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该村村民在退耕地里种植4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收入已增加到1.5万元左右。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该村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村

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畜牧业、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该村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

第五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以梁平县为例

赵月明 温中斌(1.重庆市梁平县林业局,重庆 梁平405200;

2.重庆市梁平竹子研究所,重庆 梁平405200)

摘 要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事关工程成败之关键。本文从重庆市梁平县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诸如发展不平衡、产业意识不强,抚育管护不到位、生长缓慢,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示范带动等三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所需的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林业政策,立足特色资源、倾力打造竹产业,注重工程质效、着力推行五项机制等三项对策措施。关键词 林业工程 退耕还林 巩固成果 对策

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德政工程”。自重庆市梁平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国土绿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如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退耕还林的关键所在,是梁平县乃至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底,梁平县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3.00万hm,其中坡耕地退222耕还林1.17万hm,荒山造林1.60万hm,封山育林0.23万hm。退耕还林涉及全县30个乡镇和两个国有林场,93806万农户,332571人,41.9%的农民受益。

2007年,梁平县为了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与竹产业发展、蚕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并实施,在退耕地中重新营造寿竹、杂交竹、楠竹、慈竹、桑树等树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了产业化经营。从2009年退耕还林、竹产业及蚕桑产业县级检查验收情况看,全县1.1722万hm退耕地中,竹资源基地面积0.87万hm,占退耕地的74.4%,其中合格面积0.83万22hm,占竹资源基地面积的95.4%;蚕桑基地面积0.14万hm,占退耕地的12.0%;其它树种2面积0.16万hm,占退耕地的13.6%。基本形成了以竹产业为主,蚕桑产业、干果产业、梁山柚产业为辅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格局。二是明显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改善了生态环

2境,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退耕地造林合格1.11万hm,占94.9%,较整改前提高了264.9%。1.17万hm退耕地成林后,可提高梁平县森林覆盖率6.2%。同时,通过退耕还林整改,退耕还林市级、国家验收有望顺利通过,确保国家直补资金到位。目前,国家已投入直补资金2.0亿元,退耕农民人均获得补助600余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不平衡,产业意识不强

少部分乡镇充分认识到了通过建设产业基地来有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从而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的的现实意义,将竹产业等产业列为了重要农业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收到了明显成效。但部分乡镇产业意识仍然很差,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为了完成退耕还林整改而应付了事的不良局面,从而影响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补植补造任务完成的效果不理想,管护工作不落实,经营管理效果差。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2.2 抚育管护不到位,生长缓慢

“三分造,七分管”,只有加强管护,才能保证造林成功,保证新造竹子、桑树尽快成林见效。但从2009年检查验收结果来看,这项工作做得很差,大部分地方措施不力、管护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由于管护不落实,抚育技术不规范,经营粗放,造成人畜损毁严重,杂草遍布,少部分地方每亩仅有20株左右的母竹,部分地方的桑树保存率不足50%,每亩仅有300株左右,苗木生长不良,秆叶枯黄,不发笋或个别母竹仅发一根又细又矮的新竹,母

2竹发笋率超过20%的面积不足一半,超过50%的面积不足333.33hm。这既有管护任务重、国际金融危机对蚕茧价格影响等原因,更有重视不够、抚育管护资金短缺的原因。

2.3 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示范带动

目前,梁平县在退耕还林经营管理上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业主制”、“大户”等模式,创新了管理机制,奠定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管理的基础。但在竹子培育上却缺乏亮点,抚育措施停留在最基本的窝抚上,经营管理简单粗放,没有大面积开展施肥、竹林结构调整等集约经营管理措施;没有建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各地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一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缺乏集约经营的积极性,缺乏带动作用,不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不利于经营管理水平整体提高,不利于竹子的产业化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与建议

3.1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林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对退耕还林政策做了最新完善,主要内容是在原先的补助政策到期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对原先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再延长一个周期,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二是在延长期内,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对退耕农户进行直接补助,每年每亩补助现金105元。三是每亩退耕地20元生活补助费,直补到户,与管护任务挂钩。四是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梁平县巩固成果专项资金总量为14220万元。梁平县要抓住机遇,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上狠下功夫,有效使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实施相关项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2 立足特色资源,倾力打造竹产业

大力发展惠及广大退耕农户的后续产业,持续稳定地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是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的重要举措。梁平县应坚持立足本地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竹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退耕农户增收。

梁平县是重庆市竹林面积最多、竹种最丰富、竹材产量最大的区县。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22.40万hm,其中,成片竹林2.20万hm,各类竹材总重量100万t以上。现有竹林中,200722年以来新造1.06万hm,低产低效竹林近1.20万hm。全县年产竹材20余万t,竹业年总产值3.3亿元。梁平县应把竹产业作为退耕农户增收的首要后续产业来抓,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新造竹子经营工程、低效竹林改造工程。要一如既往地推行新造竹子的补植补造及“三个一”(除草、松土、施肥)抚育管护工作,再实施三年,将1.062万hm新造竹子培育成高效笋材两用林。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面积实施低效竹林改造,2每块竹林连续实施3年,用3~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1.20万hm低效竹林改造任务,提高竹林产量100%以上,达到每亩竹林纯收入500元以上,最大限度增加竹农收入。同时,努力延伸竹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小径竹重组竹板材、竹炭、造纸等竹加工业,竹笋、林下菌类等竹食品,竹帘、竹编等竹工艺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品,大幅度提高竹业产值。

在倾力打造竹产业的同时,梁平县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花椒、板栗、梁山柚、油茶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等区域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全面提高退耕还林经济效益。

3.3 注重工程质效,着力推行五项机制

3.3.1 建立“政府把关、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

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任务按项目进行分解,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实施。逐项建立规范化台账,明确任务要求和建设期限,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计划到月,责任到人。

3.3.2 建立“政府统筹、资金整合、群众自筹”的投入机制

按照“政府统筹、目标管理、集中使用”的要求,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和有关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捆绑,统一调度,重点投入。完善竹产业资金补助政策,将新造竹子抚育管护及低效竹林改造纳入补助范围。建议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资金重点倾斜于竹资源及蚕桑培育,实行每亩竹子(含蚕桑)抚育管护补助100元/a、每亩低效竹林改造补助100元/a的产业补助政策,实施三年。同时,坚持“谁拥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发动项目区群众及业主自筹部分工程资金。

3.3.3 建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的建设机制

根据梁平县退耕农户的实际,应把“后续产业发展”、“退耕地补植补造”、“生态移民建设”等项目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重点,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典型示范片和科技示范园,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和重点扶持政策,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达到“退耕一片、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3.3.4 建立“业主负责、施工监理、检查验收”的管理机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行业主负责制,实行“业主负责、社会监督、施工监理、建方自检、严格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招标、施工进行全方位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益区乡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采用检查和竣工验收相结合的项目检查验收办法,严格检查纪律和标准,实行“谁检查、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3.3.5 建立“集中管护、优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确立“工程建设与管护同步走”的管理方针,实行各级领导和督查人员包片负责的后期管护责任制,全面推广“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走集中经营管护的路子,创新管护机制和经营模式,确保抚育管护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建立示范基地、送科技下乡、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尽快提高退耕还林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农民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特别是竹产业开发中的收入,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火春.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建设,2009年,1期:8~11.[2]何磊,王延锋.西部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4期:6~7.[3]郭渊,晏健钧,孙照海.建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4期:l38~140.[4]马旭彦,陈方,李雪东.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第31卷第4期:1~3.[5]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2007年8月.

作者详细地址: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人民东路8-1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

下载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之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平整土地协议

    井儿沟乡2008 年巩退项目土地平整工程 承包合同 发包方: 井儿沟乡(甲方) 承包方:(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着平等互利,遵照公平、公 正、诚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整报告

    隆发改发[2011]11号关于调整隆德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报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西部办《关于适当调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局会......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综合汇报材料

    花溪区2008年-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花溪区检查指导工作。 根据安排,下面我将花溪区巩固退耕还林......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2008—2015年)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背景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我县自2001......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2009年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启动实施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确领导下,在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的织织协调下,相关部门......

    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专项规划 XX省 人 民 政 府 二〇〇八年九月 项目名称:XX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项目组织:XX省人民政府 项目编制单位: XX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

    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平江是全省首批重点林业县,总面积6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8万亩;总人口104万人,辖27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一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巩固退耕还......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1月2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彬县县政府对张科长一行莅临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