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3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篇: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浙江核桃产业发展情况

浙江省林业厅

山核桃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林树种,也是我省享誉中外的著名珍稀干果,生产历史悠久,集果用、材用和保健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结果寿命长、经济效益高,是我省最有地方特色,最具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林业产业资源,对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产业现状

1、近年产业发展情况

我省山核桃栽培面积约78万亩,其中投产面积约40万亩。2007年我省山核桃干果产量为1.6万吨,其中临安、淳安是重点生产县(市),分别占60%和30%左右,占全省总产量的90%以上,总产值达14.5亿元。其他栽培的县(市)还有桐庐、安吉、建德、富阳等。形成了以浙西天目山脉为主的山核桃产业带。

2、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情况

农村劳动力就业方面:根据目前我省经济林管理水平,山核桃和香榧栽培面积70万亩,平均每5亩一个劳力,需要14万个劳力,从事一产(种植业)的劳力可达10万人以上,从事二、三产(加工、销售和运输等)有1万多人,估计集约经营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可以吸纳城乡社会劳力10多万人,如果按现在从事作为副业和粗放管理来算,估计可达15万劳力以上。

农民收入方面:山核桃经济效益非常高,山核桃每亩收入平均在800元-1000元,管理水平高的在2000元-3000元左右,有的还超过了5000元。据调查,临安市2005年山核桃产量6984吨,总产值达10.44亿元,其中一产2.64亿元,二、三产7.8亿元,总产值占当 1 年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仅临安市山核桃一项,就出现了年收入超百万元的村103个,户均收入超万元的村61个,共有12160户农户山核桃收入超万元,852户收入超5万元。

3、产业化情况

近几年来,我省山核桃的产业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据2005年统计,临安市山核桃加工企业达300余家(包括加工大户),加工能力超过万吨,包括安徽宁国等地的山核桃原产品也流向临安加工,成为全国最大的山核桃加工和集散基地。产品包括炒果类、手剥山核桃、仁类等三大主打系列产品和糕点、油、酒等辅助产品,产品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点销售,通过了加工销售,实现增值1亿多元。

4、农民组织化程度情况

我省于2002年成立了省山核桃产业协会,主产区的县市都成立了山核桃产业协会,主要是企业、种植销售和大户等参加。产业协会在信息交流、价格指导、行业自律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近30家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中,涌现出“东林”、“森宝”、“东升”等一批运作良好,增加农民收益,在行业中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合作社。

5、科技水平情况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省山核桃主产区农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有关科技人员先后完成各级科研专题达二十余项,取得了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一批专利,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山核桃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和有关育苗、造林等方面的系列配套实用技术,技术优势明显。还创建了省级山核桃科技创新中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批从事山核桃研究的专家,又有一批民营科研机构和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农民技术人才等,为山核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产业发展分析

1、市场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就喜好山核桃的习惯。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山核桃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从近几年全国总量看,山核桃平均年总产量仅1.7万吨左右。我省总产量在1.6万吨左右,按全省人均占有量计,分别为0.25公斤左右。由于量少,山核桃的市场销售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礼品经济阶段。按全省人均消费0.5公斤计,则需山核桃2.4万吨,则需要130万亩山核桃投产面积才能满足,即使今后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平均单产提高50%,也必须有86万亩山核桃生产基地才能满足。再加上长三角地区有2亿人口及日益增加的出口外销量,山核桃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2、生产

(1)产业带明显,初步形成区域产业经济

我省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杭州的临安、淳安、桐庐、建德和富阳以及湖州的安吉等地,集中在天目山脉一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临安、淳安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山核桃之乡”,经过多年的建设,临安市已经成为国内山核桃最大集散和加工地,其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2)山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我省“七山一水二分田”和优越的水热条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一是大面积的低丘缓坡为发展特色经济林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我省尚有坡度26.67万公顷小于15度的林业用地面积低丘缓坡可用于发展特色经济林。二是我省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平均气温为15.3~18.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为发展特色经济林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3)经济效益好,农民发展和管理的积极性高

山核桃生产的经济效益名列我国各经济林树种的前列,山核桃其它干水果相比,虽然开花结果较迟,但经济寿命长,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百年山核桃树仍可结果累累,造福于子孙后代。山核桃和香榧已成为主产区农民的“摇钱树”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群众发展山核桃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5年来,全省已新发展山核桃10多万亩,每年都在2万亩以上亩以上。

3、主要优势

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地理区位优势

我省处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是我省特色经济林干果产品主要消费市场。上海和我省宁波都有大港,对我省特色经济林干果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具有良好的优势。

(2)产、加、销优势

我省山核桃是著名的珍稀干果,经济价值高。山核桃除安徽临近我省的几个县有外,主要面积和产量以及加工都在我省临安等地。近年来,我省山核桃加工和销售企业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因此,我省具有山核桃的产量、加工和销售的优势。

(3)技术开发优势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省特色经济林主产区群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为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有关科技人员先后完成各级科研专题达几十项,其成果居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还创建了山核桃科技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丰产稳产栽培技术,开发了系列新产品,技术优势明显,我省拥有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浙江林学院、浙江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和一批从事特色经济林研究的专家,又有一批民营科研机构和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4 农民技术人才等,基本形成了科研开发梯队,为我省特色经济林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4)区域经济和效益优势

我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之一,财政状况良好,非公有制企业众多,民间资本雄厚。山核桃单位面积效益高,是广大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脱贫和致富的重要来源,是深受山区农民欢迎的经济林树种,这些为我省发展核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5)综合利用优势

山核桃营养丰富,含油量高,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其仁含有极其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钙、钾、磷、铁等矿物质元素;其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0%以上,是易消化和预防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优良食用油;果仁含有9%-12%以上的蛋白质,17种氨基酸,具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的7种。维生素A、B、E含量丰富,SOD活性强,常食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提高免疫力,明目轻身,消痰化积,延年益寿。果壳可生产高性能活性炭,综合利用价值大。

4、发展制约因素

(1)造林投入成本大、经济效益产出迟

由于山核桃造林前期投入成本大,按高标准造一亩山核桃需要800元-1000元,每年要进行必要的管护,而效益产出迟,造林后一般要10年左右开花结果,15年后进入盛果期。因此,影响了非主产区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当前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我省的其它一些经济林树种。

(2)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特色经济林多生长于山地陡坡,水土保持、水分管理等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近几年,栽培和管理技术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其生产经营水平还比较 低,管理相对粗放,产量不高或不稳,有的林分大小年明显,影响了农民的收益。

(3)良种化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滞后

山核桃良种化进程十分缓慢。山核桃由于无性繁殖技术不过关,长期采用实生繁殖,变异性大,品质有所下降。迄今为止,山核桃是干果中唯一没有实现良种化的树种,良种选育,苗木快繁等技术等尚待进一步提高,造林后植株生长缓慢、进入盛果期迟等问题还没有全面得到解决。

(4)加工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我省特色经济林在栽培上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个体经营规模很小,有的甚至只有几株山核桃树,产量少,产量和价格的依存度高。我省山核桃加工企业数量多,但这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很多,但名牌很少,龙头带动能力较弱,产供销脱节,销售方式相对落后,流通渠道不畅。质量参差不齐,行业内部无序竞争现象时常出现,特别是新产品研发滞后,市场开拓力度小。协会和专业经济组织发育不够,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我省山核桃和香榧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加资源总量、扩大栽培规模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实施以龙头带动、名牌推动战略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做大做强山核桃产业。

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我省新发展山核桃面积50万亩。规划以临安、淳安为山核桃产业带中心区域,以安吉、桐庐、建德、富阳等为外围重点区域,向全省的湖州、衢州、金华等其它适宜发展的县(市、区)辐射,使我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发展重点是:在山核桃主产区主要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山核桃的生态栽培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山核桃的产量和 质量,在新发展区大力实施山核桃“西进”战略,扩大栽培面积,提高造林质量和管护水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建立山核桃优质容器苗骨干苗圃;加强山核桃良种、矮化栽培和产品加工方面的研究,全面提高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四、投入和效益预算

2008-2020,山核桃造林50万亩,造林成本按每亩1000元,山核桃需要投入5亿万元,平均每年4000万元。骨干苗圃建设投资1000万元。共计5。1亿元。

如果管理得当,十年后,山核桃和香榧就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十五年后基本达到平均效益水平,按山核桃每亩100公斤计,新发展的山核桃预计可以增加产量5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0亿元,效益十分显著。

厅绿化造林处

2007年8月4日

第二篇:南极乡山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南极乡山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山核桃是全国稀有的树种,只存在于皖浙交界的天目山脉一带。南极乡地处天目山北麓,是山核桃的主产区。南极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区小气候,为山核桃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南极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山核桃特色经济作为富民强乡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山核桃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管理,提升山核桃的品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科学规划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在鼓励百姓种植山核桃的同时,引导林农科学选择造林地块,做到按规划造林、按设计施工。禁止全面砍灌、全垦炼山,积极营造混交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山核桃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大力推行山核桃标准化生产,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制订了《山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南极乡无公害产业标准化建设公约》,积极协调林业、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林农按照“五统一”标准对山核桃育苗、栽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都科学地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管理。林农科技部门每年都要召开山核桃科技培训会议,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等活动,加强对山核桃标准化生产的宣传、指导及技术培训力度,引导林农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山核桃的品质和产值量。

3、推行统一的山核桃采收时间。俗话说“白露到、竹竿摇”,白露标志着山核桃的果子开始成熟。为确保山核桃籽粒饱满,保证山核桃质量,我乡确定了统一的山核桃开竿时间,即白露后才可以采收。

4、成立山核桃协会,用协会的章程规范山核桃的生产、加工、营销行为。同时积极发展农民经纪人,切实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目前已组建了500余人的农民经济人队伍,积极拓展了山核桃销售市场。目前,南极山核桃在我省、上海、南京等地所占市场份额分别达到95%、50%、30%。

5、建立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今年,我乡建立了2个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按照目前的市场要求和标准化生产要求,围绕水保措施和丰产措施、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三条主线,引导全乡林农对10万亩山核桃林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

目前,我乡山核桃已从过去的3.8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万亩,年均产量达800万斤以上,原产值达1.6亿元以上,全乡林农仅从山核桃特色经济收益就超过万元,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山核桃第一乡”。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万亩无公害山核桃生产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原产地域保护暨国家一类山核桃示范区”和国家农业部验收并通过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境内山核桃加工企业14家,其中“詹氏”、“龙香源”、“孟仔”、“玉盘山”等品牌企业均获有机食品认证,詹氏公司并获得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中国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并于2006、2007年代表我省唯一的“一村一品”参加了全国农交会展示,小小的山核桃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极大地提高了山核桃产业的对外知名度。

随着山核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南极山核桃产量逐年增加,品质快速提升,山核桃价格的不断上涨,山核桃价格从过去的6、7元每市斤提高到现在的20元左右,在中国〃宁国第一届山核桃举办后,山核桃的价格曾经飙升到38元每市斤,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南极山核桃系列产品已成功登陆苏、浙、沪、京等大中城市超市及南方、东方等航空市场,同时打入麦德隆、沃尔玛等国际著名超市,进入欧美、香港等国际市场。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山核桃产业,今年9月8日,“中国〃宁国第三届山核桃节——南极山核桃采摘活动”的举办,邀请了各级领导和省内外的新闻媒体记者,他们置身于万亩山核桃林海中,贴近了生活,真实地了解到山核桃生长于海拔450米以上的莽莽深山中,感受到山核桃属纯天然的绿色无公

害食品,这对于山核桃的品质是一个很有力的佐证,进一步提高了山核桃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林农的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档

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宋维明,程宝栋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浙江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的区域,在面临森林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却位居全国前列。论文首先从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集聚三方面总结了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浙江木材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诸如木材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木材产业发展层次低、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不够等。最后,论文从木材资源获取、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浙江;木材产业;问题;对策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and

Countermeasures

SONG Wei-ming, CHENG Bao-dong(School of Economy &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Forest Product Trad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100083)

Abstract: Zhejiang is a province with scare forest resource.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forest resource scarcity, Zhejiang’s timber industry ranks the forefront of China.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eatures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from aspects of industry scale, industry organization and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n sums up th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timber industry, such as unsustainable supply of timber resource, low level of timber industry, insufficient effect of industry association etc.Lastly, 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aspects of timber resourc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government.Keywords: Zhejiang;timber industry;problem;countermeasures 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国土面积10.18万km2,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根据2005年浙江省森林资源公报,全省森林面积584.42万hm2,为全国森林面积的3.34%,森林蓄积量1.72亿m3,为全国森林蓄积量的1.38%。从森林资源禀赋角度考察,浙江属于森林资源小省。然而,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引导、市场主体的努力下,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木材产业在浙江取得了快速发展。木材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木材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纵观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特点。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前,浙江省只有几家国有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和总量不大(鲍滨福,翁甫金等,200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逐渐改制,浙江木材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现有木材企业2万多家,2006年加工木材1000多文档

文档

万m3,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全国木材产业总产值的8.66%,位居全国前列;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5 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38.53亿美元,占全国10.06%,比2001年的14.54亿美元增长164.99%,年均增长19.91%。木材产品涉及到人造板(主要为胶合板、细木工板、纤维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门、装饰线条、木制玩具等多个门类。其中,人造板、木地板、木制家具、木制玩具等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1.2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在浙江木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也处于不断优化的状态。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努力扶持木材加工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一扩大、二提高、三增强”,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强带动基地农户能力。据统计,全省发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材加工龙头企业500多家,其中列入省重点扶持的211家。其中比较典型的如浙江丽人木业集团的中纤板总产量达到82万m3,生产工艺和设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4省1市及菲律宾拥有控股公司11家;浙江绿源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万m3中纤板,在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上海等拥有控股公司;投资3亿美元台湾台升集团落户浙江嘉善,而且还吸引了包装材料、玻璃、不织布、涂料、五金等十二家台资与之配套。

1.3 产业集群不断发展

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浙江木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块状经济,即产业集群。如嘉善、湖州的胶合板占全国的1/6;南浔是全国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年产实木地板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东阳是全国最大的木线生产基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云和是全国最大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约占全国的30%;龙泉、遂昌是全国最大的木制太阳伞生产基地,年产1.5亿元;丽水是高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心,年产50多万m3;温州、玉环已成为木制家具生产中心,年产30多亿元。浙江木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木材产业已取得长足进步,部分产品已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但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及产业内竞争状态的变化,浙江木材产业逐渐显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木材资源供给的不可持续性

浙江属于木材资源稀缺的区域。随着木材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浙江木材资源供给的对外依赖度逐渐增强。据从浙江省林业厅调研所知,浙江产消耗木材1000万m3,其中80%依赖进口材或外省材(其中进口材占60%以上)。然而,伴随全球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强化以及促进本国木材加工业发展的考虑,世界主要木材资源出口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已经开始限制或禁止木材资源出口,中国木材进口整体形势进一步恶化,这自然会影响到浙江利用进口材的可持续性。从国内木材供应来看,签于木材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就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贾治邦,2006),传统木材资源输出区域如江西、福建等省份,也开始重视本地木材产业,尤其是高附加值木材产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到了浙江对国内木材资源的利用。综合进口材和外省材,可以看出,木材资源已成为制约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文档

文档

2.2 产业发展层次低

在面临森林资源供给约束和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浙江木材产业依然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1)木材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2)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不同技术层次并存,并且小规模企业多以传统技术为基础,资源利用率、增值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和高端技术研发能力与国际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仍有差距。据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平均为0.48%,而木材加工等行业仅为0.04%。可以看出,浙江木材产业依然处于以劳动力驱动为主的低层次发展阶段。作为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其他省份及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资源丰度和劳动力成本上并无优势,面临着其它地区在原料和劳动力方面日趋激烈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如何实现由劳动力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浙江木材产业未来发展的挑战。

2.3 行业协会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不突出

行业协会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旨在促进行业发展、规范行业秩序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国内其它区域相比,浙江省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健全,行业协会的发展也处于全国前列。在涉及木材产业方面,浙江已具有木业协会、地板协会、家具协会等省级协会及地方分会,在提供信息服务、资金融通服务、产品展示服务、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为木材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体制性因素的制约,浙江木材行业协会的运行缺少规范,部分政府官员干预行业协会的管理,甚至某些势力集团操纵和利用行业协会谋求个人利益,使行业协会服务于产业引导的作用不能发挥;同时,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以及企业对行业协会认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协会的运行。浙江木材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问题分析表明,木材资源的短缺、产业素质低、行业协会引导作用不够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影响浙江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主要因素。要实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1 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开发

虽然国际木材资源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森林资源丰裕型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等,在限制本国木材资源出口的同时,通过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外国资本与本国的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因此,面对日益紧张的木材资源供应,浙江木材企业一方面在保持传统的进口渠道的同时,还应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进行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开发。通过开展跨国森林资源合作,就地加工成木材初级产品再返销国内,不失为当前资源约束条件下利用国际木材资源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浙江德嘉木业有限公司、金鹤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洲集团公司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尝试。

3.2 积极发展以竹代木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稀缺型国家,但又是一个竹资源丰裕型国家,素有“竹子王国”的美称,浙江又是我国竹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因此,在木材资源供给约束的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竹代木策略,应该引起浙江木材加工企业的重视。实践证明,竹子在很多工业利用方面可以代替木材,目前市场已经开发出了竹材胶合板、竹材胶合水泥模板、竹材地板、竹木复合胶合板、竹家具和各种竹质人造板及竹炭等产品。浙江丽水的森帅竹业就围绕竹资源积极文档

文档

开发各种产品。由于竹林成材迅速,自然再生能力与计划采伐量基本平衡,加之人们有意识地扩种引种,与世界森林面积逐年减少的现象恰恰相反,世界竹林面积正在逐年增大。因此,加强计划管理,充分开发利用竹林资源,是今后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拯救大自然、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有效举措。深入研究竹子的潜在功用,开发出更多的天然竹深加工产品,是当前科研人员和企业界人士研发的新课题。在这方面,浙江快眠宝科技寝具有限公司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该企业主营竹制品,同时发展竹材深加工,利用竹材提炼物开发新产品——洗衣液和消毒液,具有发明专利,新产品的质量通过了相关科研机构的鉴定,企业为新产品制定了产品标准,拥有自主品牌“竹之语”,新产品市场尚待开发。

3.3 改变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模式

浙江木材产业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附加价值的贸易方式(程宝栋,宋维明,2008)。这种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使浙江木材企业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用,而且极容易受到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浙江木材企业多是借助国外厂商的品牌及其销售渠道等间接进入国际市场,很难形成自主品牌。因此,尽快改变木材产业低层次的发展模式,优化木材产业结构,提高木材产品附加价值,实现自主品牌建设,成为浙江木材产业摆脱当前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木材产业的优化升级还可以使浙江木材产业摆脱以自然资源驱动的特征,进入投资驱动乃至创新驱动阶段,从而实现木材产业资源基础转换。在这一方面,浙江温州澳泊家具公司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该公司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开发,形成了自主品牌,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有效减缓了当前贸易条件变动的压力。

3.4 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行业信息的集散地,行业技术标准、游戏规则制定者,更重要的是政府产业政策的执行载体(程宝栋,宋维明,2007)。在当前浙江木材产业面临发展困境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木材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行业标准,整合国内外木材市场。通过行业标准的规范,尤其通过规范内销企业,可以使那些出口暂时亏损的外销企业可以有转向国内市场的余地。(2)整顿木材进口秩序,规范木材进口行为。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及时了解各会员企业的情况,通报各货源地基本情况、各港口进货信息、国内木材市场需求等,为浙江木材进口商提供较好的信息支持。通过加强行业内企业木材进口行为的组织性,平抑木材进口价格波动。(3)构建企业间交流沟通平台,促使木材产业优化升级。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会的方式,开展行业年会的方式,促进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信息共享,形成企业间的协同竞争模式,从而为产业优化升级建立良好的内部协调机制。

3.5 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要实现浙江木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企业自身的调整以及行业协会的引导,政府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发达的浙江,政府作用主要体现为通过政策的制定来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讲,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省外或国外建立原料林基地,鼓励企业对废旧木材的循环利用(从政策法律、管理体系、产业政策、技术规范等方面推进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企业木材资源可持续供给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产文档

文档

品质量的抽检力度,鼓励发展生态环保产品,整顿和淘汰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通过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3)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研发能力。浙江省木材产业的科研力量在全国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在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逐步建立浙江木材产业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的基础上(鲍滨福,翁甫金等,2006),政府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做好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作用,为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程宝栋,宋维明。浙江嘉善木材产业发展及启示[J]。林业经济,2007(4):40-43 [2] 鲍滨福,翁甫金 等。浙江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木材工业,2006(3):80-82 [3] 贾治邦。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把林业办成富国富民的大产业[J]。中国林业,2006(16):1-3 [4] 宋维明,程宝栋。关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6(1):38-40 [5]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22):30-32 [6]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应对木材非法采伐问题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8(3):50-5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宋维明(1957-),男,河北沧州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电话:010-62337642,Email:songwm@bjfu.edu.cn;

通讯作者:程宝栋(1980-),男,山东泰安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电话:010-62336156,Email: Baodongcheng@163.com。

文档

第四篇: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食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早在二十世纪末期,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每年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约占其国家工业总产值的20%,食品工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特色食品作为国际市场的宠儿,引领着消费新潮流。笔者通过分析国际特色食品发展状况和趋势,对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地特色食品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认为市场需求坚挺,发展岭南特色食品大有可为。

一、关于国际特色食品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际食品四个基本趋势。

一是食品安全凸显国际化。目前,世界食品工业的年销售额为3万亿美元,国际间食品年贸易额为5000亿美元。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紧迫问题。美国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疾病耗资350亿美元,英国因疯牛病损失621亿美元。食品安全不仅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存在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二是食品工业各具特色化。近年来,许多国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区域优势发展食品工业,形成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食品工业。以特色立足,以特色领先,以特色占领国际市场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传统食品、凉茶、白酒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独特的首要地位。广东食品行业着力发展岭南特色食品,形成了新的食品产业链。

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占据50%的国际市场份额。

乳制品是新西兰的特色食品。新西兰乳制品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0%。奶类产品主要生产国是美国、俄罗斯、印度、德国、法国、巴西、乌克兰、英国;主要出口国为新西兰、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爱尔兰、丹麦、英国、奥地利。液体奶消费稳定,奶粉消费下降,特鲜产品消费增长3%,尤其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增长较快。这就是乳制品近年来国际发展的新趋势。

巧克力和甜食最大生产国为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占据60%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鲜水果蔬菜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日本、意大利、西班牙、韩国、俄罗斯、伊朗、埃及和法国,占据国际市场份额的65%。

肉禽类食品主要生产国和地区有中国、美国、欧盟和巴西,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巴西、中国和泰国。全球消费者青睐天然喂养的肉禽类产品。

法国葡萄酒占世界葡萄酒产量的1/6。

美国碳酸饮料产量占世界总量的15%。

三是食品生产技术趋向现代化。新的食品工业技术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技术保障。近年来,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基础科学技术以及超高压处理、超临界提取、超微粉碎、超高温瞬时杀菌、膜分离、分子蒸馏、微胶囊、真空处理、冷冻浓缩、智能评价、在线检测和监测等新技术越来越普遍广泛地应用于食品生产和研发。从而使食品更安全、更营养、更方便、更多样;使食品生产更经济、更环保、更可靠和更自动化。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且最有前景的食品工业技术之一。生物反应器产品及转基因食品正在而且将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设计食品”,如保健的食用油、脱敏的花生和大豆、抗癌食品、长货架期天然食品、食品疫苗、食品抗生素,以及各种专用食品加工原料等。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将为食品包装带来革命性的推陈出新。如能吸收氧气的除氧膜、具有抗菌表面、带有抗氧化剂、嵌有生物芯片及印有电子线路的智能膜,以及具有指示储存时间、温度、显示食品新鲜程度功能的包装材料等都将会大大提高食品的贮藏期,确保食品的安全消费。

电子信息技术。如遥感遥控系统、调度指挥系统、人类物质生活系统、娱乐系统、医疗保健系统、计算机技术等。信息科学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将大大促进科技、经济、教育等领域的发展,而竞争的需要必将带动信息科学与信息系统快速发展。信息科学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食品产业将随着信息科学而飞速发展。

精深加工技术。目前,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为农业总产值的2~3倍。农产品总加工程度达到80%,食品深加工用粮占粮食总产量7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善,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例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了农产品初级加工向食品产品深度精加工的全面转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已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原料的加工能力达到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85%。在欧美、日本等地90%以上的蔬菜都是经过加工处理后进入流通领域,如德国的苹果加工量占总产量的70%,巴西的柑橘加工量占总产量2/3以上。

四是国际食品贸易壁垒日趋白热化。据商务部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90%食品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等食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白热化,正对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出口造成影响,成为我国食品贸易的主要障碍。

(二)饮食消费市场五个新趋势。

饮食中国化、方便化、健康化、功能化、食品原料专用化,这是当前国际饮食消费市场的潮流。

一是饮食理念趋于中国化。“吃中国饭菜、拿美国工资、娶日本媳妇”,已成为成功人士攀比的生活模式,中式餐饮风糜全球。“广东美食香飘四海”,“吃在广东、穿在上海”,长盛不衰,人人向住。在餐饮王国里,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的方向标。

二是传统食品长盛不衰。传统食品不同于现代食品,传统食品是一种以师承经验型的技艺支撑的加工食品。传统食品是国际食品工业中快速而稳步发展的产业之一。肉制品腌制、年糕生产、米粉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酱菜生产等几千年流传经久不息,其主要原因是适应了人们讲究特色、讲究原汁原味。

三是有机食物大受青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生物链的传递造成的食品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推动该类食品向着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迈进。

四是功能食品广受关注。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功能基因组学的创立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饮食与健康、养生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因此各类具有预防、辅助治疗或助于康复等调节人体功能的功能性食品,得到快速发展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五是专用食品原料逐年增多。食品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原料的专用化。目前美国专用面粉有100多种、英国80多种、日本70多种,中国10多种。

(三)食品大国产业政策新动向。

1.美国。美国对许多食品、保健品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FDA总把质量关。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2009年6月对含有少量肉、禽或蛋产品原料成分的进口食品,要求进口商能够证明其原料通过美国主管机构检测或能提供由美国认可的国外食品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否则将不进口美国。美方的这一新政策,涉及到的产品包括饼干、月饼、咸/皮蛋、面制品、点心等,对进口商带来的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对我国出口厂家带来极大挑战。

2.欧盟。欧盟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瑞典、英国等10个成员国已正式实施新的共同农业政策,完全转变了欧盟以往对农业领域的补贴方式,为欧盟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生产提供了支持。单一农业支付或单一支付计划不与产量挂钩,可作为维持生产使用。单一支付与环保、食品安全以及动植物卫生和动物福利标准相关联,要求农田保持良好的农业生产及环境条件。单一支付计划适用于谷物、肉类以及奶业,2009年所有25个成员国全面执行。

目前,欧盟的财政预算每年约为1000亿欧元。2009年用于成员国总的项目国家基金为

6.34亿欧元,2013年将增至12.3亿欧元,计划不断降低葡萄酒市场过剩的产能,禁止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加入糖分以提高酒的度数。

3.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和土地十分匮乏。针对这一实情,该国实施食品产业一系列新政策,重点发展有机食物与传统产品。

(四)人类食物消费的新变化。

一是饮食理念的潜移默化。天然、传统、绿色饮食理念成为了世界人民生活的共同目标,现在中国饮食文化己融入全球经济之中。文化改变生活习惯,生活促进食品生产发展。当今

世界,追求天然食品、生活多样性、饮食多品种,远离垃圾食品,淘汰油炸类食品,摒弃麦当劳、肯德基,减少大鱼大肉的摄入,向往中国北咸南淡、东甜西辣的传统餐饮已经成为全球饮食的新时尚。

二是食品产品的结构变化。目前,国际上食品产品结构已趋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三是食物输出的悄然转化。如美国以输出精制食品转为输出谷类食品、坚果、水果为主,同时出口乳酪、油酥饼干、甜点和浇头、可可粉及蔬菜、果酱、果冻、肉、野味,肉派、海鲜和鱼子酱、食物干燥技术和佐料、各种外带汤料、有机食品等;日本的食物输出由饮料、啤酒、清酒、软饮料等,悄然转为有机大米等有机食品出口。

(五)食品标准修订新动向。

在国际上,食品工业产品标准体系及经营服务标准体系越来越完善。发达国家食品生产大都有科学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大多采用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厂房、车间设计,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上岗培训,并在加工生产中实施国际标准规范,这是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修订的新动向。

1.美国。美国在财政预算中将食品安全的开支提高12%,旨在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加强食品的监督、监测和公众教育等。各类企业都有完善的生产与加工标准,如麦当劳公司就有1000多项企业标准。许多标准看似公允,实质上是针对中国的,如月饼肉禽含量、食品添加剂、农药含量检测1000多项指标等方面的标准显而易见是冲着中国而来的。

2.欧盟。对于食品标准的控制,欧盟几近严苛。欧盟构筑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链条,协调和监督各成员国的食品标准新。瑞典、荷兰、西班牙、捷克、罗马尼亚、葡萄牙、斯洛伐克等国家按新标准种植转基因大豆、玉米。

3.日本。日本酱油标准里面的水活度和微生物指标,均严于中国酱油标准及国际标准。我国酱油的国家标准规定每千克酱油中的三氯丙醇(此物属于过量则会致癌的一种物质)含量,必须小于0.01毫克,非常严格。

二、关于岭南特色食品发展思路

(一)明确发展定位。历史证明,发展特色食品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国内外消费市场的需要,是广东食品产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2000多年的人文历史造就了深厚的岭南食文化底蕴和地方风情,也成就了一大批特色美味的珠三角传统美食。近年来,岭南特色食品产业如广式月饼(如安琪、华美、圣心)、广式调味品(致美斋、海天、美味鲜、珠江桥)、广式腊味(皇上皇、沧洲)、广式凉果(佳宝、康辉)等一大批品牌产品和道滘、茶山、西南等手信食品产业集群逢勃发展。“市场需求就是风向标”。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广州、佛山、东莞的手信业发展日新月异、各具特色,并基本定型。广州市以泮塘马蹄糕、核桃酥、龟苓膏、姜撞奶、工艺品等为主打产品,佛山市以盲公饼、老婆饼、杏仁饼等为主打产品,东莞市以茶山鸡仔饼、道滘粽、沙琪玛等为主打产品,全方位推向国内

外市场,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三地现有手信食品生产企业100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0多亿元,既有传统特色食品,也有新兴的时尚产品。

因此,挖掘食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凉茶、广式月饼、广式肉制品、广东生抽老抽、广式饼广式方便食品等独具岭南特色的“手信食品”,是“十二五”期广东省食品产业的一个突破口。据了解,广东食品行业将在保障食品安全、保持特色食品“色香味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科学发展的路子,积极传承发掘和不断创新传统工艺,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广东手信”技术水平和品牌价值,培育和发展广东特色食品。通过后亚运全力打造手信产业行业品牌,实现“广东粮、珠江水”华丽转身,再创新的辉煌。

(二)注重中式快餐。推进中餐工业化生产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广东餐饮业应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式快餐,这也是适应人们进入快节奏生活之必须。

(三)着力品牌培育。食品品牌的培育是产业、企业持续发展之关键。“尝东莞手信、品水乡文化”,已形成知名品牌,道滘也成为“广东粮、珠江水”品牌的一方代表,成为广东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道滘经济发展迅猛,赢得了中国游泳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岭南美食名镇等众多美誉。“道滘粽”、“道滘肉丸”、“道滘米粉”等一批风味独特的传统美食载誉珠三角、蜚声粤港澳,成为地方独有的产业优势。近年来,道滘镇拥有食品企业100多家,着力打造“品位道滘”这个品牌。2010年“首届中国(道滘)美食文化节”,上升到国家级美食节的高度,影响力倍增。东莞茶山、中山黄圃、三水西南的特色食品发展别具一格,潜力巨大。因此,要做到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注重品牌的培育。

(四)强化诚信建设。国家工信部在全国食品企业中部署开展诚信体系建设,这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根本。广东食品企业必须强化自律管理、履行社会责任、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探讨

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探讨

摘要:特色林业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朝阳产业。以实现生态增效,经济增收的“双赢”为目标。文章对夷陵区分乡镇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后续产业,从优势、原则、措施等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林业产业小康分乡

特色林业产业是一种以生态经济并重的的产业代替

传统产业发展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正确处理“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民要增收”三者之间关系的朝阳产业。

夷陵区分乡镇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立足自身优势,按照现代林业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发展以花椒、木瓜、桑蚕为主的特色林业,形成特色林业经济格局,实现生态增效,经济增收的“双赢”为目标,打造小康分乡之路。

⒈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优势及现状。

⒈立地环境条件适宜。分乡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天,年降雨量,土壤类型以山坡黄棕土壤为主,适应花椒、木瓜等多种经济林木生长。

⒉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

⒈以花椒为主的木本药材产业初具规模。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已发展九叶青花椒多亩,木瓜多亩,目前已进入幼苗林抚育期,部分已开始挂果。引进的优质品种九叶青花椒具有光泽油润,清香四溢,麻味纯正,单株产量高的特点,一年定植,两年收益,五年进入盛产期,且盛产期可维持年以上。引进的木瓜品种优良,一年定植,三年挂果,五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等。

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分乡自古以来就有蚕丝之乡之称。农民栽桑养蚕从中尝到大量甜头,形成以院庄为中心的桑蚕基地近亩。农民发展桑蚕积极性空前高涨。

⒊可利用土地多。大于的坡耕地有万多亩,急需退耕还林,有发展以花椒、木瓜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广阔的土地空间,并可实行荒山荒坡、田间地坎、四旁等植树,见缝插椒(瓜、桑),立体发展,面积可达到万亩以上。“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花椒、木瓜等国内国际市场替力极大,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绿山,也可以富民,更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且花椒、木瓜、桑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耐旱、耐脊,适应性广,枝繁叶茂,形态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极适合发展观光型林业。

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功能齐全。宜保路贯穿全镇,村、组全线贯通,条条相连。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全镇覆盖。

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则。

⒈立足自身优势是基础。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要按照“有资源无市场的坚决不搞,无资源有市场的创造条件去发展,有资源有市场的千方百计搞上去”的原则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与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启用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自然资源、现有技术资源,使各生产力要素形成最佳组合。如果别人做什么赚钱,我也做什么,盲目跟从,机械效仿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瞄准市场,找准本地传统林业和资源优势中的亮点,优先发展,大干快上,抢占先机,多想办法做大做强。

⒉适应市场需求是前提。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因市利导,先看市场“缺什么,要什么”,再思自己“该产什么,能产什么”。紧盯市场“补其所缺,投其所好”。按照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灵敏地进行动态调整,并坚持把以经纪人为主的销售队伍建设和市场开拓作为重中之重,实现千军万马闯市场,解决“卖难”问题。

⒊依靠科技进步是动力。没有科技进步的强力支撑,特色林业产业就会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平台”后排徊不前,甚至逐渐失去了生命力而“默然失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长期占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带动林业科技革命,以林业高科技武装林业,重科技、用科技,使产品达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特”,实现“超前一步,永立潮头”。

⒋发展规模生产是关键。规模就是效益,有规模才有特色和竞争力。规模生产可以充分提高知名度,占领广阔市场空间,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等,综合效应具备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⒊调整区域局,建设优势特色林业产业带。

⒈产业发展规模。特色林业产业应实施名牌战略,真正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区域特色。按照“花椒—草——畜—沼的生态模式建无公害绿色食品高产优质九叶青花椒基地万亩;按照瓜草(药)等模式,建立木瓜示范生产基地万亩;按照“林蚕联手、桑草(药)间作,蚕牧结合”的思路,发展蚕——草——牧——沼生态经济产业模式。发展桑树万亩,基地成熟后亩平均收入可达元以上,是种粮收入的—倍。

产业发展模式。特色林业产业建设应十分重视扶持和扶育中心基地和龙头企业。建立以大中坝为中心的花椒产业带,建立以院庄为中心的桑蚕

产业带,建立以分乡场为中心的木瓜产业带。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林农结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占的利益共同体,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项目投入,按照不同建设内容确定投资主体,实现多元化多功能投资,采取“聚(聚民间资金)、争(争取项目投入)、引(招

商引资建设)等方式,本着“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各得其利”的原则,把人、财、物相对集中,积极构建捆绑式投入建设格局,走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主创业的新路子。

⒋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措施。

⒈转变观念,增强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紧迫感。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的重要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树立产业化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新的思路、超前的意识、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推动特色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⒉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特色林业产业工作的领导,树立“一把手”抓产业的思想,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严格实行“定分管领导,定实施人员,定工作任务,定质量标准,定完成时间,定考核奖惩”的六定管理办法,形成“人人抓产业,个个谋发展”的好氛围。

⒊完善产业政策。在基本政策上坚持“谁造谁有,共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和“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完善林权制度,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和快捷、优质的服务,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

⒋搞好市营销服务。按照“山上办基地,山下办工厂,出外找市场”的思路,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构建崭新的营销网络。在加工环节上,通过采取订单农业,制定保护价等措施,强化企业与林农的纽带关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带头和促进作用;在销售和市场开发环节上,坚持镇、村、公司、农户及协会等组织各方联动形成整体营销网络。

⒌加大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以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为平台,着力抓好科技链与企业链衔接,标准化与产业化建设结合,常规科技措施与新技术措施配套。努力发展科技示范片,培养科技示范户,实行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间,技术要领到人。并大胆探索科技人员和林农效益挂钩的“合同科技”新思路,并与科技院校联姻,共同开发,实现“抓园区带农户,育特色,促增收”。

⒍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扶持组建花椒、木瓜、桑蚕等产业行业协会,发挥其在产销衔接的作用,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产业协会,协调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同时与国家农业信息网、中国林业信息网等联网运行,形成技术、信息、营销“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⒎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民族特色。坚持打“民族牌”、走“特色路”,发挥地方优势中形成的民族特色品牌,建立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实行绿色产品标志认证,条件成熟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大中坝牌花椒商标等形成知名品牌。

⒌结束语。

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成后,积极拓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和引进外资的规模,迅速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带农户,政府加强联系、协调和督办检查工作,及时收集特色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严格执行国家绿色产品质量标准,创建品牌,促进以花椒、木瓜、桑蚕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推动特色林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带动旅游、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防止水土流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为打造小康分乡作出应有贡献,打造出一条建设小康分乡的致富之路。

下载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特色山核桃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林业产业发展与趋势

    浙江林业现状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土地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现有林地面积9911.1万亩,森林覆盖率60.58%。全省53个林区县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3%(3024万人),其中依托林......

    产业发展SWOT分析

    第五章 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生态环境优势 XX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之一。西充产业特色鲜明,是著名的柑桔之乡......

    开关电源产业发展分析

    开关电源产业发展分析 从我国开关电源的发展过程可以了解国际开关电源发展的一个侧面,虽然一般说来,我国技术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有5~10年差距。 70年代起,我同在黑白电......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分析XX古城具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4处,市级4处,县级76处。1998年,XX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

    少数民族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少数民族农村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依托特色资源和高新技术发展特色经济,必然成为......

    浙江奉化构筑特色生态产业体1

    浙江奉化构筑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编辑:admin 时间:2010-11-2 13:05:00 最近,包括国内唯一拥有螺杆制造核心加工技术在内的总投资达到17亿元的五大项目签约落户浙江省奉化市。这......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杨东海1刘秋生2邱新华3(1.宁都县林业局3428002. 国营宁都县赖村林场3.宁都县林业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宁都县通过促进山林权属流转,争......

    浙江特色小镇借鉴

    浙江特色小镇可以借鉴的一些经验 FL 2016-07-28 13:44:39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一个产业园区的一个区,也不是风景区、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