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

时间:2019-05-13 11:2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

第一篇: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

五水共治让我们生活更美好---暑假三记

学院 ___ 商学院___ 班级 ___ 财务管理

负责人 ___ 李立三

联系电话___ 159 8888 8888 指导老师___ 辜鸿铭

日期: 2014年 9月 9 日

五水共治让我们生活更美好---暑假三记

摘要: “五水”是哪五水?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五水共治”是什么?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我省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抓“五水共治”倒逼转型,是由客观发展规律、特定发展阶段、科学发展目的决定的。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说,“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迫在眉睫。在这个炎炎烈日的酷夏,我以我心感受,深入调查了我省北部的水文化变迁,学校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情况以及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市为例来分析.关键词: 五水;水文化;生态文明观;生态补偿机制 一 浙北水文化

(一)浙北水文化的变迁

浙北的历史是在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历史印痕和追忆空间。作为浙北的“水”,其本身就是浙北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整个浙北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浙北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浙北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就是在与水的联系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历史。浙北的水文化,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有了水稻的种植,就有了水利。大禹治水留下的堵不如疏的理念不仅是后人治水的指导思想,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诸多的启示和影响。二千多年来,浙北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初),越王勾践兴建了富中大塘、吴塘、山阴古道等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西湖自唐宋修整以来,一直是杭州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而且形成了闻名于世的“西湖文化”。南北朝时期兴修了处州通济堰,两宋时代增筑配套设施,且自南宋始,制订了完善的堰规,实行“三源分片轮灌”制度。历代修整的钱塘江海塘等都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新中国成立以后,浙北水利事业揭开了新的篇章。水利科技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历代无可比拟的成就,是浙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保障,也为水文化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长期的水利建设中,形成、传承了诸多的水文化,水利志书如海塘志、河闸志、堰志、湖经等为数众多,以水为载体的水制度文化、水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多样。

1、一批关于浙北文化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在水利战线,活跃着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利工作者。湖州水利局等单位,都有水利工作者在不同程度地研究水文化问题,发表或出版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已编有《《钱塘江志》、《西湖志》等地方志、江河志、水利工程志,湖州市及其所属县域全部完成。

2、在制度文化层面,各类水利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以水利厅有关处室牵头的水利政策制度不断出台,目前已形成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以及涉水乡规民约等构成的完整的水利制度体系,还继承、丰富了有关水礼仪习俗,扩大了影响,这些对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水工程结合水文化、水环境综合建设成绩明显。近几年来,浙北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比较注重水文化的综合建设,注重水环境的改善。杭州市水利局在运河、钱塘江沿岸整治时,做到历史、人文、景观的密切结合,使杭州成为人们向往的新天堂。

4、水精神产品日趋丰富。“杭嘉湖风格”、“海塘精神”以及不断推出的水利文学、艺术、科技作品等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二)水文化对浙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水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本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持久性影响。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浙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浙北文明就是一部建立在水文化基础上的文明,水文化是吴越文化的重要特征.1、水文化为吴越文化、浙北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越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降水丰富,水网密布,与其它区域文化相比,水对吴越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意义:河湖密布的水环境蕴育了吴越之地发达的水稻文明,构成了吴越人民的生命线;编织了交通便利的运输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也造就了吴越发达的船文化;提供了养殖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条件,产生了先进的渔文化。同时浙北的水文化还衍生出了桥文化、水景观文化以及闻名于世的特色酒文化、特色茶文化等。

2、水文化对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影响。

水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种治水、管水典章制度、水行业准则、水习俗礼仪等,通过贯彻执行对人们的涉水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包括水经济制度、水政治制度、水法律制度、水教育制度、水宗教制度等,以及实行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个体的参与形式。

浙江水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如端午龙舟竞渡,放河灯祈求平安,水上搭建戏台演社戏,沿河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民居建筑,形成于纵横水网之中的村落街坊,以及一些地区婚嫁时水上迎亲,丧礼后河中洗涤丧床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3、水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精神文化是最高层次,包括行业的治水理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等,是水利行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行业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水本身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启示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由水得到的哲理。比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处事态度、“上善若水”的为人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理念等,都是从水中得到的启发。至于“水式管理”更是现代社会企业管理的主要理论之一。

水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动态文化、创新文化、落差文化、竞争文化、透明文化、公开文化、纯净文化、廉洁文化、人情文化、人性文化等,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精神指引作用。

浙北在漫长的治水历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水利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伴随着许多可圈可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1991年太湖流域大洪水期间锤炼出“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自力更生,多作贡献”的“杭嘉湖风格”。1997年台风之后“千里海塘”建设过程中培育了“全民动员兴水利,万众一心修海塘”,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海塘修好”的“海塘精神”。

杭州提出了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战略,提炼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精神,体现出西湖与钱塘江这两个杭州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特点。

治水理念的进步,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人们对水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从工程水利,逐步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文化水利发展,赋予了治水理念以现代的内涵和划时代的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纵观中国历史,一个民族或区域的发展,总是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水则盛,无水则亡,楼兰的消亡是个极有力的佐证。在爱水的基础上,人们与水的关系会得到升华,上升到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民族,这是由水而生的“家国情结”。我们爱黄河、长江,就会爱中国,爱中华民族;我们爱钱塘江、西湖,就会爱浙江,爱杭州。水文化的建设,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理解水,加深对水的认识和热爱,从而能激发爱国、爱故乡的情感和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水文化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从这里也体现了水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 浙江学校生态文明观教育调查

我选择了我省三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三所学校分别是:浙江师范大学、海宁市第一中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桐乡市实验中学。在准备了大量的信息,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深入学校,与在校学生面对面交流,以及留意他们的宣传栏和学校的相关文件,在初步具备了一手资料后,分析了我省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状况,从大量的资料里总结出其特点,以及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对策.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讲述:(一)我省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状况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的号召,加强中小学环境保护教育,将“五水共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省教育厅、省治水办、省环保厅,决定在全市中小学联合开展一些列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师大的“五水共治·童力同行”,桐乡市实验中学的学生积极相应共青团桐乡市委等的要求,参加桐乡市中小学生“五水共治”漫画比赛 ,并获奖: 图

1—1

图1-1

付朗同学《天使的眼泪》荣获市三等奖,潘曦同学《液体毒蛇》荣获市优秀奖,留影纪念。

学校还举行了有关 “五水共治” 的讲座 , 在校园旁的河塘里放生鱼苗等等,假期大学生校外实习去农民工子弟小学支教,任教期间队员们将“小手拉大手,五水共治齐动手”的倡议书送到各位小朋友手中,并以生动的事例向小朋友解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意义,号召广大小朋友积极行动起来,争当治水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

总结这些活动, 充分说明了我省高、中、小学校在 “五水共治” 上的行动和努力。

(二)特点

上面大致分析了我省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状况,根据这些现象,我总结了一些特点。

1、政府起带头作用,学校和师生积极相应

2、举行一些有关水文化的比赛,包括书法、漫画、征文等等

3、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利用暑假落实到行动上

(三)问题、学校在硬件上缺乏实验室

在课堂上讲的都是理论。而理论对于实践是有出入的,有的理论在实际中用不上。一个理论知识要消化,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去实验。而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一个学校有生物实验基地。学生要做实验根本不可能。、生态文明课程与师资缺失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主渠道。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生态环境素质作为21世纪学生必备的素质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生态文明教育只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小部分内容出现,可以说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教育体系,生态文明通识性教育尚为空白,这种状况对于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另外,目前高校中专门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师资缺乏,大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师生态环境知识不系统,对生态伦理道德也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在生态文明知识的补充上除了教材和自身学习,其他途径较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学校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教师外出考察、参加进修培训缺少经费保障。这使学生普遍缺乏形成良好生态文明素质的必要知识基础,这导致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差。据有关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虽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全面;生态文明意识虽觉醒,但是尚不健全;生态文明行为虽开始养成,但是仍存在缺位”。

3、大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教育活动

当前高、中小学校思想政治课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采用直接授予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机械单一,没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除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外,很少有组织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没有在校园内营造起重视生态问题、注重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抽象说教多、情感体验少,更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四)加强高、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规划出实践基地

良好的硬件设施,可以让学生零距离的体会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更能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在生活中,做到不乱倒废水,不乱扔垃圾。做好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去感化他人。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学,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的理论水平,从历史发展与现实危机等不同层面和视角,提升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3、丰富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强化体验式教育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具有形式灵活多样、主题鲜明、参与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

4、开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

在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培养中,要特别注重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等新媒体有利于拓宽和改进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丽水市着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构筑稳固的浙江生态屏障

(一)丽水市概况

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在东经118°41′~120°26′和北纬27°25′~28°57′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市政府驻莲都区。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距上海512公里。

丽水市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全市土地面积172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本市山脉属武夷山系,主要有仙霞岭、洞宫山、括苍山,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分别延伸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龙泉市凤阳山黄茅尖海拔1929米,庆元县百山祖海拔1856.7米,分别为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

丽水市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与山脉走向平行,仙霞岭是瓯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洞宫山是瓯江水系与闽江、飞云江和交溪的分水岭,括苍山是瓯江水系与灵江水系的分水岭。各河流两岸地形陡峻,江溪源短流急,河床切割较深,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由于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瓯江是全市第一大江,发源于庆元县与龙泉市交界的洞宫山锅帽尖西北麓,自西向东蜿蜒过境,干流长388公里,境内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2985.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位于瓯江上游龙泉溪的紧水滩电站水库即仙宫湖,面积43.6平方公里,是全区最大的人工湖泊。

(二)丽水市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动因

近年来,丽水市立足欠发达这个最大实际,生态优良这个最大优势,地处山区这个最大特点,积极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把生态补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生态补偿的新模式,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特点

1、政府主导 市政府首先是根据全市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制定一些列的规划,出台相关文件和措施。这其中有《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等等。做到从制度上强化生态的重要性,以及各县区开展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遵,以免盲目。

2、招商引资,项目带动

面向全省招商引资,把优势资源利用起来。在不损坏环境,不危及子孙后代生存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改造生态脆弱区。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研究确定十二五重点发展林业生态屏障建设、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森林安全和林业支持体系3大类,瓯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21个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林区大市”向“林业强市”的跨越。

3、民间积极相应

龙尾配合龙头

如果说政府是龙头,那么,广大的人民群众就是龙尾了。龙头龙尾一起,共筑美好丽水。

(四)丽水市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有关生态补偿的法规零散,适用性差

目前丽水市还没有一部统一的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法规.有关生态环境补偿的规定主要散见于有关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一些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在补偿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少补偿依据,补偿标准不明。补偿对象模糊,使得生态补偿难以合理有效的进行。

2、生态补偿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

长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低价获取自然资源或无偿享用生态服务的定势思维。使得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对有限的用于生态补偿领域的资金,管理也不到位。

3、生态补偿的范围过窄

目前丽水市已实施的生态补偿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区植被恢复等内容,而且只在部分区域进行。一些提供了大量生态服务产品的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补偿。

4、以“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

丽水现已实施的生态补偿大都以项目工程的方式进行,如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补偿等。这些项目都有明确的时限,政策实施缺乏持续性,在政策实施期限内农民全靠补助生存,农户需要在期限内进行生产活动的转移,不再依附于土地开展农业生产。

(五)对丽水市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1、出台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法规

通过制定法规,实施生态补偿法规,将生态补偿提到法规的高度,是生态补偿公平,合理,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由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补偿法规体系需要较长的时间。故可以根据目前生态补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逐步进行法规建设。

2、成立专门的生态补偿资金,实行专门的部门和专人管理

在每年的财政支出上,分拨专门的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和生态林、生态农庄的建设,并委托第三方介入,监管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及时向社会公开。

3、全面开展生态补偿评估工作,扩大补偿范围 丽水市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要在短时期内实现全面补偿很困难。从我市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应首先对全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进行生态补偿的先后顺序,将有限的补偿资金合理分配,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建议市政府对生态问题紧迫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林业开发区,生态休闲区进行优先补偿,以政府直接补偿为主,将流域,城市饮用水源地列为重点补偿项目,在完善了优先补偿区域的基础上进行补偿。

4、项目带动,改造生态脆弱区

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研究确定十二五重点发展林业生态屏障建设、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森林安全和林业支持体系3大类,瓯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21个重点项目,以重点项目的实施,推进“林区大市”向“林业强市”的跨越。一是瓯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实施针叶林、疏林地及其他宜林地等生态化改造100万亩;“三沿地区”生态景观林建设10万亩;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域生态治理2万亩;进一步提升瓯江流域生态成效和防护功能。目前,市本级沿生态廊道建成景观林6.4万亩,建成12条通景公路,绿色通道1769公里。青田县投入专项资金在县城周边及瓯江沿岸(青田段)采用阔叶树大苗建设生态景观林;云和县每年投入300万专项资金建设“三沿”生态景观林;龙泉市启动实施了“三沿三山”绿化美化工程。各县(市、区)瓯江沿岸生态景观林改造和建设加快推进。二是沿瓯江村庄绿化工程。按照绿化造林“山上造林和平地绿化并重,更加注重城乡绿化”理念,对瓯江沿岸村庄开展村庄绿化工作。结合“三沿”整治和创建美丽乡村活动,通过签订责任状和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全市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70个、省森林村庄11个,市级绿化示范村341个。2010年全市开展村庄绿化活动的村庄达515个。莲都区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开展“百村绿化”工程;龙泉、庆元等县(市)采用无偿提供苗木等方式,强化村庄绿化和示范村创建。三是启动“三大百万基地”建设。规划到2015年建成120万亩高效竹林基地、100万亩珍贵树种与大径材基地和100万亩油茶基地。注重名贵树种、阔叶树种、彩叶树种和乡土树种的选择,加大生态公益林培育和树种结构调整力度,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固碳减排能力。

参考文献:

[1] 靳怀堾著.中华文化与水[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5年:5-60.[2] 钱塘江志编纂委员会编.钱塘江志[M].河北:方志出版社,1998年:15-26.[3] 施奠东主编.西湖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4] 邱志荣编著.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M].浙江:西冷印社出版社,2006.1.[5] 陈家琦、王浩.水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年.[6] 何国梅.构建西部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国家生态安全 [J].贵州财经学院,2005(4).[7] 辽宁省财政厅课题组.关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体系的思考 [J]..地方财政研究.2008(2).需要解锁和复制文章的加我QQ:1739358055。索要密码!专业代笔(论文,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见习报告,总结,情感分析,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离婚协议,经济合同,起诉书,书法,毛笔族谱,原创代笔小说,代写自传,回忆录,情诗,情书,代购,代付,代收,便民服务)包改包过,专业专注!—立夫淘宝工作室(联系QQ:1739358055)

第二篇:社会实践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

——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响应校团委的暑期实践活动,我选择了“聚焦美丽绍兴”这一考察体验活动,通过时政评论、参观、网上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了绍兴五水共治的相关信息,深刻认识到了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所做的努力。

绍兴是以水而闻名的,绍兴名人也应水而出众:因为水,有了曹娥抛香瓜救父的动人事迹;因为水,有了文人笔下的鉴湖“碧水青天两奇绝”;因为水,有了„„所以可以说,水是绍兴的灵魂!

然而,正是这水,也曾困扰了绍兴城。过去,绍兴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使得河水发臭,垃圾漂浮,鱼虾绝迹„„

绍兴,作为全国水利现代化试点城市,2013年以来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积极“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积极推进综合治水,决心从古韵水乡升级为现代水城。

下图是治污水的路径图。

绍兴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和“重构重建”,这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更是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近期出台的《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绍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生态宜居水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这是绍兴首次将水城定位写入发展战略。绍兴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有限,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重构产业和重建水城只有共同完成转型,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绍兴,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水乡百姓们衣食无忧、住行不愁,于是,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改善成了他们最大的期盼。为此,绍兴将倾力打造“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宜居宜业宜游现代水城。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感受到了近年来政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做的努力,也深刻认识到我们青少年应该怀有成才报国的理想与热情,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篇: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都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在一个地方的发展中是个关键环节。浙江是一个著名水乡,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为了响应浙江政府的号召和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我们一行人组成了护水小分队,与余杭区中泰街道一同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五水共治”剿灭劣V类水的实践活动。

7月1日,我们护水小分队前往中泰文化广场进行五水共治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是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发我们自己制作的宣传单。当我们抵达广场时,那里已经搭好了遮阳棚和摆放整齐的桌子。其他桌子开展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六个“小橙人”在一群红色小马甲中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人群上前来询问围观。我们分完组就赶紧行动起来。在做问卷调查时,有对五水共治格外关心,主动与我们谈话的老社委书记,也有看不懂题目,需要我们一道道解释的爷爷奶奶,还有对五水共治有自己看法的叔叔阿姨。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顺利完成了问卷调查的任务,而且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支持。跟基层群众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淳朴和善意,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在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愿意参与到五水共治的志愿服务中去。尽管也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五水共治,但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让五水共治落实到每个人。

3日上午,小分队在街道3楼会议室集中,街道五水共治负责人唐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街道河道整治的整体情况和五水共治的工作情况。随后在唐先生及其他几位领导人的带领下,小分考察了蒋家潭港沿线河道的基本情况。蒋家潭港是中泰街道管辖范围内唯一的一条劣五类河道,是中泰街道五水共治工作中“消劣”的重点治理对象。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河确实比较浑浊,但河面没有漂浮的垃圾,原因是每天都有专人来打捞河面的漂浮物。我们还发现沿河有许多排水管,这是城市污水经过“雨污分流”后的雨水排放管道,这样就减少了对河水的污染。河面上还有种植水生植物,它们也能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虽然这条河的水质还不达标,但我们感受到了街道治理污水的决心并在行动。街道的负责人经常巡察河道,走进住户家里,与群众交流沟通,我们不禁为他们实干负责的精神点赞。

下午小分队来到新明半岛,进行了社区入户走访调查。我们对他们采访了几个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大部分住户对小分队的调查都非常配合,对于五水共治他们也有一定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节水意识。比如一位水果店老板就非常肯定社区的环保措施,并且表示自己有参与到宣传五水共治和环保的宣传活动中,为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出一份力。确实,任何一项措施的推进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如果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这个政策注定是失败的。相反,如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响应,就会事半功倍。五水共治,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4日,小分队在社区负责人与河长得带领下,前往余杭中泰街道管辖下的白云村附近考察铜山溪河道情况。白云村河流水质在二类水和三类水之间浮动,溪水十分清澈。这片区域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对象,我们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我们坐着观光车,虽然头顶是火辣的太阳,但迎面的风加上这里优美的环境和清澈的河水,心里舒爽又惬意。沿线小分队还发现了很多污水集中处理点。经领队人解释,这是对一片区域的住户的生活污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有生产沼气发电和过滤后排放等多种进行污水处理的办法,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看着村民自己建造起来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房,我竟也产生了想生活在这里的念头。不得不说,这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我们都将受益于五水共治的成果,获得长远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在社区负责人和群众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成功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我大学第一次实践活动,在其中我获益不少。也真切感受到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问题,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绝大多数人认为治污水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离生活最近。但我们要看到的是水污染背后,是人的不良行为:企业主行为的不当造成了工业污染,农民农业生产的不当造成了农业污染,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当造成了生活污染……治水,治人是根本,如果没有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污染是处理不完的。只有约束人的不良行为,才可以阻止或减少污染的发生。日产生活中,也有许多节水方法,比如刷牙用水杯洗脸用脸盆,接满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通过这个简单的节流操作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用水量;用喷头洗澡养成习惯关闭喷头再涂抹沐浴露,可以节省40%用水量;洗衣机带来了方便,不过通常用水量很大,清洗衣服数量不多推荐使用手洗;淘米后的水可以用来洗菜,洗菜后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一份水做三份用非常好的一水多用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小事,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人人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我相信终有不一般的成效。

五水共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作为大学生,我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也让我清楚了大学生的责任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让我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

第四篇: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1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迫在眉睫。

为深入了解温州地区“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情况,捕捉典型案例,寻找特色亮点,同时研究“五水共治”与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厘清全省大力推进治水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浙江大学博士生会报告团组织经济学院、法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一行9人组成“五水共治”调研团队,在鹿城区、平阳县和瓯海区开展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主要形式包括水利局座谈会、走访企业、水文环境监测和居民调查问卷。来自研干讲习所的博士生学员潘伟康、虞璐、方若霖、陈小梅作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其中。

8月24日下午,团队抵达鹿城区,就近走访了南塘河。作为“五水共治”的重点治理河道,这里的水文环境令人向往。迎着渐渐微醺的暮色,团队一行来到河畔,感受千年河道和古街相互映衬的美景,“印象南塘”的舞台留下一串串水乡文化记忆,而这些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得益于鹿城区“五水共治”打造“浙南水乡梦”的多项保障措施。对于此次调研,队员们充满了期待。

8月25日,团队赴温州市水利局,与李红建副局长、白荣亮处长就工业水、农业用水、居民用水治理情况和经验开展深入学习和探讨。李副局长向大家介绍了“五水共治”的渊源和温州治水的总体情况,并用“治水群众观”和“治水政绩观”表达了水利部门对治水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和信心。调研团队成员对李副局长的发言深有感触,表示聆听政府专业人士的娓娓道来受益匪浅,同时也清晰了调研思路:企业、工业园区、河道、社区全方位推进才能把握关键。

8月26日,调研团队抵达平阳县,走访了宋埠镇滨海新区电镀园区海源污水处理厂、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鳌江口安信码头。海源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处理平阳县金属制品加工园区约30家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混排废水等七类废水分别由不同的工艺处理,达标后再进行二次处理才可排放入海。海源污水处理厂自投入运行后,有效削减了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解决当前较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大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为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调研团队成员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口采集了水样,后期将回到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与工程技术人员就污水处理试剂配方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提高治污能力的具体建议。“五水共治”正在倒逼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较为典型的是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曾经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绿色生产和智能化、集约化转型。在鳌江口安信码头,调研团队采访了鳌江口环保局张局长,张局长介绍,从1995年起鳌江承载着太多工业污水、沿岸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生产污水,水质始终是劣五类,基本不具备河流功能。但近年平阳县治水办引进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等,该段河道水域已经提升水质到三类水。同时鳌江口北岸墨城水闸改扩建,极大增强了排洪涝功能。鳌江,作为浙江省八大河流之一,逐渐成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风向标。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感受到治水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号召和领导,更离不开企业的贯彻执行和支持配合。在温州,政府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治水新路子。

在与平阳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座谈中,队员们针对取缔造成污染畜禽养殖户与达到畜禽养殖农业指标产生的矛盾,提出延长畜禽养殖产业链,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蚯蚓处理技术,该技术工艺简便,成本低,能获得优质有机肥和高蛋白饲料,不产生二次废物,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该技术已在江苏省太仓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综合示范工程得到应用,并达到农业固液废弃物循环增效再利用的良好效果。同时,博士生报告团成员在交流中介绍到浙大环资学院杨肖娥教授团队拥有尾水高效深度处理生态工程关键技术,拥有高度净化尾水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及稳定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在临安污水处理厂周边青山湖淹没区内建设了六万吨/日立尾水深度处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通过收获花卉、牧草、水生植物等,不仅去除水体中营养盐与污染物,而且可以获得部分经济效益,体现循环经济特色。双方均对日后浙大与温州地方发展的合作表示期待。

在瓯海区,调研团队拜访了欧江区水利局周主任,周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瓯海区较为典型的治水工程,并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森马集团承包治理河段和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森马集团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仅向治水基金捐资1000万元,主动承担森马集团新桥旧工业区、娄桥新工业区以及未来森马学校周边河流的清淤等工作。在副总裁黄剑忠带领下,调研团队前往森马集团清淤示范河段,对比治理前的照片,河水中原本布满的浮萍和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清新荷塘,河段的末端还设置了景观瀑布,过去河道的死角也变得灵动起来,周边的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为民企参与治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周主任的帮助下,调研团队联系上瓯海区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指挥部陈主任,陈主任第一时间来到工程现场与调研团队进行交流。据陈主任介绍,排涝水是“五水共治”其中之一,再加上温州地属沿海港口城市,雨量充沛,因此排涝显得尤为重要。西向排洪工程就是温州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工程。据西排工程瓯海段指挥部负责人陈敏介绍,自该工程建成运行以来,瓯海区的排洪工作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并经受住多次台风考验。此外,西排工程附带建设了仙河亲水休闲公园,功能定位为亲水和休闲,治水的同时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既为河道的护堤,又作为市民的健身、休闲场所,成为欧江区西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水共治”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五水共治让城市建设越来越美好。政府企业携手打造“美丽浙南”,深深印刻在每一位队员的脑海里。

8月27日,调研团队成员在鹿城区丰源花苑周边居民区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梳理回收的有效问卷发现,温州市民的节水意识普遍较强,对政府的“五水共治”成果表示满意,愿意全力配合。但是调查也发现,居民对市面上的节水器了解甚少,建议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加强节水方面的引导和宣传,加强市民对节水器材以及节水措施的普及力度。

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在温州,政府主导的同时结合民企等社会主体,凝聚力量共同治水,营造了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而博士生参与治水调研社会实践,不仅增长了才干,开拓了眼界,更是承担起了温州治水成果红色宣传队的责任。浙江大学博士生会报告团秉承着“传播科技文化火种,真情回报奉献社会”的宗旨,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为建设“美丽浙南水乡”贡献力量。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2

姓名:江恒

班级:高二(11)班

一、实践时间:2月15日

二、实践者:江 恒

高二(11)班

三、实践地点:定阳社区桑园小区

四、实践报告:

假期来了,我从繁忙的学业中抽离出来却不愿挥霍自己的时间。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我决定走出家门,做一次社会实践。寒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之外的一种延伸,有助于在校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身体的有效途径……

在寒假期间,为了迎接春节,美化小区环境卫生,很荣幸在2月15日参加了定阳社区开展的“五水共治、美化环境”卫生实践活动。那天,天气很寒冷,即便有阳光普照,也敌不过冬风的萧瑟。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党员一起在桑园小区内进行了一次卫生打扫活动。为了美化环境,大家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扫的扫,捡的捡,特别是那几个年近七十的老党员干得很起劲。把绿化带内的垃圾和卫生死角全部打扫干净,花了我们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小区环境状况焕然一新。

开展五水共治活动以来,我居住的桑园小区环境有明显提升。原小区存在环境卫生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下,对桑园小区内所有楼道铺设排污管道,路面环境,如:照明系统、绿化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在定阳社区领导的管理下,加强了五水共治的宣传,并提高了小区内居民爱卫生意识,开展了“我爱我家,人人爱卫生”、“五水共治、人人参与”的活动,组织了广大的党员,居民打扫卫生活动,营造了小区居民不乱扔垃圾,不乱排污的良好氛围 。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低碳、绿化、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当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少部分居民的热爱环境意识淡薄,破坏绿化带,随地乱扔垃圾等现象,仍有发生。五水共治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需要你我他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加本次社会实路,让我见识到了课本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3

为了回应学校开展的暑期“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活动,我和701、705班的高嘉成和方畅畅同学一起组队参加了xx市莲都区xx街道左渠门社区举办的“五水共治”水文化节。

一、活动时间: xx年8月15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xx市xx街道左渠门社区、xx市内河xx坑

三、活动内容

1. 听一堂讲座:听专家讲关于水文化的讲座;

2. 画一幅作品:集体参加“五水共治”绘画比赛;

3. 讲一个故事:听大家讲与治水有关的故事;

4. 做一个游戏:含水字的成语接龙以及成语、谚语知识PK赛;

5. 出一个点子:想一个关于节水的点子,并参与抽奖活动;

6. 走一处水域:走近内河xx坑,听老人讲治水的经历,感受治水的成效;

7. 访几个行人:采访行人,宣传治水重要性。

四、活动过程

1. 听一堂讲座:在所有人齐唱一首“大禹纪念歌”之后,本次活动就拉开序幕。第一项是一位高级教师的一堂有关于“水的故事”的讲座,宣传现在正在进行的“五水共治”。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在讲座的过程中,老师还抛出了许多关于水的小知识的问题,在场答对的小朋友就可以获得水中贵族——百岁山一瓶。

2. 讲一个故事:等到讲座结束后,就是四位来自xx城北小学的小学生给我们大家讲故事。他们不仅没有看稿子,而且讲的很流畅、很自然。虽然是早已熟知的故事,听起来依然感慨古代治水英雄的执着与治水的重要性。

3. 做一个游戏:讲故事活动告一段落后,就是今天的重点:成语接龙比赛!首先是小学组的比赛。令我惊讶的是,别看他们一个个年纪小,个头小,可他们脑袋里的成语储备量可不比我们少,特别是有些比较不常见的成语他们都了如指掌。我还听见在场的一个工作人员说:“真厉害,我以为顶多五六轮下来就结束了。”可实际上一场比赛下来,最终的胜者竟然坚持了十多个回合。

接下去是我们初中组的比赛。我和705班的方畅畅以及701班的高嘉成组成一个团队,和来自xx一家初中的三位学生进行对抗赛。第一轮必答题,我们六人全部答对,丝毫没有任何的难度。第二轮是抢答题,当提示一个个读出来时,我们的脑筋也在飞快地转动中,可最后总是因为反应时间慢,所以第二轮八道题我们落后对手二十分。我们因反应速度比较慢而落后对手两分。第三轮,看谁在一分钟内写带有“山”和“水”的成语多。我们笔下生辉,以微弱的优势为我们队加上二十分,成功将场上局势扳平。决胜的时刻到了!第四轮,比划猜成语。根据对手第一次机会的失利,我们想到用英语来传递信息。果然有了效果,我机智地猜出一个,为我们队加上二十分,可第二次机会队友一不小心将成语的一个字泄露出,被对手扳平,丧失了一举夺冠的`机会。最终的加时赛,我刚刚有了答案,还在犹豫不决,结果被对手抢先一步。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比赛中,我们又一次积累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向在场的嘉宾宣传了节水、治水的重要性。

4. 出一个点子:比赛过后,是抽奖环节。每个人写几个关于节水的金点子,然后放入抽奖箱。幸运来得太突然,我和方畅畅奇迹般地被抽中,不仅宣传了我们的金点子,还收获了幸运奖品一份——大脸盆一只!我们家正缺着呢!

5. 走一处水域:活动结束后,我们又随着大部队来到了xx的一条内河——xx坑。在我的记忆里,上次来这里是有着浓浓的一股臭味,可现在不仅没有臭味,河内的垃圾也少了很多。旁边的居民们纷纷感慨:自从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内河的水干净了,也渐渐地没有臭味了。现在,河里还养了许多鱼呢!这条河,已经和居民们融为一体!

6.访几个行人:为了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在活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又和周边几家店铺的老板交谈了解了当地水资源的情况。当地的人们纷纷表示,他们都会保护好身边的水资源的。之后,xx市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还竟然记者采访了我,这也是给我们一个宣传“五水共治”的一个绝好机会。趁此良机,面对镜头,我大方谈了自己的看法:五水共治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五、活动建议

五水共治,从节水做起:

1.我们把漂洗衣物的水用于冲洗马桶;

2.我们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这不仅能去油,又可以节水;

3.我们用洗菜水用水来浇花;

4.我们可以将养鱼的水用来浇花,这能促进花木生长呢;

5.我们可以将洗脸水用来冲厕所等;

6. 用小毛巾洗脸,这样可以减少每次洗脸所用的水资源。

五水共治,从我做起:

1.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或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志愿者行动;

2.在寝室生活中提倡节水,从刷牙、洗手、洗脸、洗澡做起;

3.尽量不买大瓶装的水,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古往今来,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看家事国事天下事,而治水从来都是江山社稷、国泰民安的大事、要紧事。五水共治,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地干大事,只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关注内河之水,助力“五水共治”, 尽管这样的道路还很长,但是我们都在努力。这次活动收益匪浅收益颇多,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种社会活动。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4

今天是xx学院“清水希望”暑期社会实践第四日,下午三时,我们来到了xx市xx区的百货。

下午的任务不重,却非常的有意义。我们准备了300余份的调查问卷,准备收集一些市民对于“五水共治”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分成了许多小队分别行动,于是我抱着问卷走进了小巷。

这次发问卷的经历让我非常震撼,原以为大家会不配合的冷漠相待,后来却得到了意外的反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爷爷,他对xx的水污染现象非常有见解,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还和我反映了许多xx市现在存在的问题。老爷爷说,虽然政府的政策对水环境的保护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做表面上的'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人民群众的身上。“化粪池排污的路径不对,希望政府人员能够重视,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政府的工作情况”,老爷爷这样说道。

在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我们认为最容易推广的“通过电视宣传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方案很少被群众所认可,反而是政府工作被许多人寄予了希望。一个服装店的阿姨告诉我,“其实电视宣传很少会有人在看,我还是愿意相信政府,相信大家的力量。”

虽然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只完成了12份问卷,但是对于民意我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了解,也明白了xx市水污染的现状。现在人们对水环境的重视度已经大大提高,节水的意识相比之前也好了许多,很多受调查者都表示——“节水什么的那是当然”。同时,调查者们也寄予了政府很大的希望,也希望政府的工作人员能对此作出回应,切实的为人民服务。

节约已经是人们意识中的事情,水环境的保护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现在xx市的水现状不容乐观,希望今天我们的调查能够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反馈,更希望群众们能够时刻将保护水的意识挂在心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5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为了响应浙江省的号召,我们小组进行了“助力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在7月—8月之间,我们陆续走访了浙江湖州、桐乡、临安等地,实地开展了“五水共治”调查。

7月的天气是炎热的,是闷燥的。我们实地走进了临安的农村基层,向当地的居民询问了有关水质方面的问题,也进行水质的取样、检测。随后,我们实践团队成员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桐乡、湖州等地,在这里进行 “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的宣传倡议书的发放,并进行随机采访。傍晚的广场满是休憩的人们、玩闹的儿童和锻炼的老人,实践队员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并记录了他们关心及反映的问题,如水源污染、饮用水处理等问题,同时向市民们介绍了一些水污染相关的现象,如水华的成因和危害,号召市民们关注水文水资源的发展和保护。经过长达将近一个小时的努力,实践队员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宣传和实践任务,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同时向周边居民分发了调查问卷,对现在的水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这段时间这样的走访,原本就“娇弱”的我们有些吃不消了,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脸和脖子都晒黑了,有的甚至还脱皮了,但我们大家却没有人叫苦、叫累。本以为满腹经纶的我们可以借此大显身手,可每每遇到实际问题时,我们却掏空头也搜索不到答案。时常陷入尴尬之中,也总是在这时,我才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那么的有限。尽管我遇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问题,也有很多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常也感觉很无助,很尴尬,但是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一切的问题都以不再是问题,一切的不知道也都会变成知道,正可谓的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我们队每个人都是强悍而又谦让的人,一起的这段时间,我想难免会有些摩擦、偶尔也应该有些争执的,可我们大家好像很有默契是的.,即使有不同的意见或见解,都会相互的体谅和比较,最终得到一致的答案。

据悉该团队开展“五水共治进社区”活动旨在得到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带动居民为“五水共治”办实事,为建设新社区、新浙江做努力,并通过居民群体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五水共治”任重道远,净化环境非一日之功,要走的路还很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在这次实践的日子里,有了很多在学校里没有的感觉:如在学校我们每天都享受着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老师会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我们由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早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在实践中,将不会有人告诉你这些,你必须知道应该做什么,要学会主动的去做,并且只管要求做到最好。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场合,没有在社会中这么多的勾心斗角。而在社会实践中,你就必须积极学会更多的知识以此来充实自己。

在这次实践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人际来往和待人办事的本领。无论什么事变我们都要积极的去做。对待朋友同学要朴拙,切不可斤斤盘算,你知道当我们对别人微笑时,别人回报给我们的肯定也是醉人的笑脸。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要时时保持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本身要有信心,要学会求同存异,多多的体贴别人!

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我们深刻地了解到现在水污染的严重性及整治的必要性。生活垃圾及工业污水已经造成了水资源的破坏,居民的用水问题刻不容缓。所以我们要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从此刻起,我们应当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再让可利用的水白白流走,而让它们得到充分利用。如:

1.我们把漂洗衣物的水用于冲洗马桶等;

2.我们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这不仅能去油,又可以节水;

3.我们用洗菜水用水来浇花。

4.我们可以将养鱼的水用来浇花(这能促进花木生长呢);

5.我们可以将洗脸水用来冲厕所等。

这些都是小事,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微不足道,但可以节约用水,对水资源的保护尽一份心意。

保护水资源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地干大事,只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尽管“五水共治”的道路还很长,但是我们都在努力。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6

随着近年来浙江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整体用水量超负荷、河流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益加剧,发展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浙江省发展的必由之路。“五水共治”作为XX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的大政方针和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省内民众的云集响应。

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调研服务,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向人民大众传递治水信息,不仅对学生个人,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浙江理工大学“绿色传承,美丽浙江”暑期社会实践团兵行三路,为期半个月,分赴浙江八大水系中的前三大河流钱塘江、瓯江、曹娥江(浙江八大水系中的前三大河流)流域进行宣传调查实践,切实深入基层,宣传服务。本次活动以“绿色传承,美丽浙江”为主旨,成员近30名,从源头到入海口,行程3000余公里,走访河流沿岸村庄、企业、政府部门30多个,以调查、宣传的形式采访市民500多人,通过各地共青团组织召集小朋友200多名共绘母亲河,。并截止目前,在杭城社区已经开展了为期2天的展示和宣传,借团队之所能为浙江五水共治铺砖填瓦,为构建美丽浙江贡献力量。

小手拉大手,共绘母亲河实践团志愿者与“三江”沿岸小朋友携手宣传“五水共治”

七月一日七月伊始,实践团成员分赴各流域源头,以共绘母亲河活动拉开了治水宣传序幕。

在钱塘江流域的杭州高沙社区,不少小朋友及家长被实践队的宣传海报和横幅所吸引,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趣味游戏和有奖问答等环节为小朋友们立体地介绍了钱塘江的治理现况。在“我眼中的钱塘江”手绘长卷的环节,小朋友们用彩笔在长卷上画出他们眼中的钱塘江。

在小朋友作画的时候,有的家长在一旁指导,有的则和队员们亲切交谈。

在瓯江流域,实践团成员在丽水和温州的社区、广场及温州大学校园,开展了治水宣传。在长卷上,原本只有一条标注了沿岸地名,简简单单、川流而下的只有一条标注几个简单地名的瓯江,而各地的小朋友,都依据自己对生活环境的所见所感,填补了画卷上的空缺。在长卷上,有的地方河岸旁林立高楼,有的地方清澈的河里游鱼嬉戏,当然也看到了有的地方过多的工厂使得河水染上浑浊色。这份画卷由源头丽水的小朋友们起笔,中域鹿城的小朋友们描绘中段,然后由入海口乐清小朋友们续篇结尾。一幅跨越地域,同一初心的画作,体现了下一代对保护瓯江,构建生态文明的高涨热情。

在曹娥江发源地的磐安青少年宫,实践队与小朋友合作开展了手绘母亲河活动,原本单调的画卷在孩子们的笔下变得丰富多彩。而在磐安县市中心的盘龙广场,实践团向休闲散步的市民宣传“饮水思源,共治吾水”的主题实践活动,耐心介绍宣传五水共治的思想,在广场展示小朋友们手绘母亲河的画卷,分发关于“五水共治”调查问卷,得到了广场上的居民积极参与,反响十分良好。

三流域200多名小朋友通过稚嫩的小手表达了对美丽水乡的诠释,对美丽浙江的憧憬充满想象力的画作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美丽浙江的憧憬,同时也体现了下一代祖国花朵的无限生机。三幅长卷风格各异,气势恢宏,但都同时表现了对五水共治的美好祝愿,希望我们的浙江美丽富饶。实践团以独特的方式为我省“五水共治”的成功送上真挚的祝福。

聆听老故事,喜看新变化实践团眼中的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了全面展示母亲河的魅力,实践团成员寻访了老河工、源头居民、当地档案馆等,也寻访到了一些美丽的故事:在杭州从老杭州那里了解了钱王治水的传奇故事,让我们的母亲河钱塘江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在瓯江聆听着丽水摄影爱好者王先生向实践团讲述了摄影丽水摄影文化与瓯江美丽风光不解的渊源。;丽水摄影文化的源泉就是瓯江的美丽风光,因为有了瓯江,有一批不知疲倦的年轻人,还有政府的大力倡导,使丽水的摄影从小到大,迅速崛起,丽水市已成了国际摄影名城,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现在全市有110多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有300多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上万名摄影爱好者,获中国摄影界的最高奖金像奖就有3人4次。在曹娥江源头的大王村,纯净的源头水养育了淳朴的民风。小分队成员走进他们之中,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在这青山绿水中的生活。关于源头,老人们和我们说起了村口的那口老井,甘甜的井水是母亲河最好的馈赠,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居民世世辈辈生活在这个小村落里,世世代代守护着母亲河的源头。

不仅如此,在走进母亲河时,实践小分队也着重探寻它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故事,其中,为了纪念孝女曹娥投江救父,曹娥江以她的名字命名,并与清朝立碑缅怀,代代传颂中华孝德文化。队员们仔细阅读碑上文字,并认真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进行一次孝义美德的洗礼。

另外,上虞段的曹娥江畔,祝英台故里也在幽静的绿水青山伫立着,诉说着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瓯江,作为浙江第二大河,它的身上积淀了浓厚的温州精神那“敢为人先”的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更加值得称赞的是,出身在人瓯江大地的温州人难忘哺育之恩,在衣锦还乡之时,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为家乡的旅游资源开发,尽心尽力,开发旅游资源,目前已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洞以及陈诚故居、石郭坑底、温溪榕秀水旅游线等,成功带动了温州“软经济”的蓬勃向上。走进温州精神,带给队员们的是深深的震撼与亲切的鼓励。

我们小分队的脚步,也踏遍了钱塘江两岸。静静流淌过历史长河的钱塘江,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在前期准备于实地走访中,着实让队员着迷。其中精美的玉器,陶器,以及具有历史沧桑的石器,无不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璀璨。同时,我们更以身为“华夏子孙”而自豪。

在沿岸各地宣传治水中,当地百姓表现出了对母亲河的深深依恋,同时大家也对现在江水被污染的痛心及对政府治水的`拥护。为此实践团成员分别走访了钱塘江管理局,丽水市水利局,温州市环保局,丽水、温州团市委,温州大学环保协会,乐清市治水办公室,磐安、新昌县治水办,丽水莲都区、绍兴市上虞区团区委,磐安、新昌团县委等倾听关于“五水共治”行动的“顶层设计”、各流域1-5年的工作目标及各河段水质检测报告,各级政府在治水上也是高度重视,鼓励全民参与,共同保护母亲河,作为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安危关系到浙江、江苏、上海二省一市千万多人口的生命安危,关系千万多亩土地能否丰收,关系浙江省每年上万亿国内生产总值能否实现,沿岸政府更是发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开展治水活动。广大环保志愿者也是开展了各类保护母亲河的活动。实践团队员和温州大学环保组织等的志愿者们一起开展了志愿活动,同时从源头开始到入海口,也分别在各流域的各个河段取样近30份水样,生动的展示了从上游到下游的水质变化,也为接下去的宣传和呼吁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通过实践团队员们的宣传、走访和调研,我们共发放500余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76份,我们欣喜的发现沿岸市民对“五水共治”这一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并表示会身体力行,也让我们实践队员感受到压力和使命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宣传工作做好,让全社会都能掀起治水热潮。

饮水需思源,共治我五水巡回展示实践成果,为建设“美丽浙江”,打造“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绿色传承,美丽浙江”实践小分队,在结束了半个月对浙江省的前三大流域调研、宣传后,在杭州顺利汇合。队员们纷纷表示终点亦是起点,大家开始把实践内容转换为后期成果展示,并在杭州市上城区上羊社区举行了第一次社会实践成果展。吸引了杭州市民的驻足观看,在观看社会实践团队沿路收集的怀旧老照片的同时,也与实践队员们热情交谈,表达了对母亲河往昔今貌的感慨,也说出了对“五水共治”这一利国利民政策的期望与支持,也给实践队员们了极大的鼓舞。,我们也正在着手准备于全校范围内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宣讲会,将“五水共治”的理念带到浙江理工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另外,社会实践团队计划将本次社会实践的成果在杭高校进行巡回宣传展览,向当代大学生展示浙江的三条母亲河的今昔面貌,展示母亲河沿岸地区政府民众为“五水共治”作出的不懈努力,提升大学生参与“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的意识,为打造“绿水青山”贡献出大学生年轻的力量。

实践成果

1.调研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政府访谈写出一份报告,并交给有关部门,为各地五水共治行动建言献策。

2.过去与今夕导赏图册。收集关于江河的老故事,制成一份图册,也加大了环保理念的宣传及推广。

3.通过老照片和水质报告的展览,让各地居民学习到了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也亲自投身到五水共治的行列中去。

4.视频总结。三支小分队将在瓯江、曹娥江、钱塘江延岸的视频资料制作成一系列的《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保护母亲河纪录片》,传至互联*,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活动。

各界感言

磐安团县委书记胡志峰:青春助力五水共治,共赴四江源头

曹娥江源头当地村民:五水共治,利国利民

万丰集团环保工作负责人张敏杰:五水共治,关系你我他,让我们一起努力

新昌团县委副书记徐小峰:青春治水,诗画新昌,五水共治我们共同努力

上虞志愿者车立健:共建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上虞,大家一起努力

磐安县护水志愿者陈恒辉:希望给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治水护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参与到清洁源头的行动中,真正给我们的下游送去一江清水

磐安少年宫小朋友:绿色传承,美丽浙江,饮水思源,共治吾水

新昌小朋友:人人参与治水,保护蓝天白云

温州市民:过去是比不来了,现在是很好了,我对这个五水共治还是非常支持的,五水共治好像我们家乡一样,要是水好了就什么都好了

萧山市民:现在都有那个意识节水,民众的觉悟也高了,宣传力度大了,大家也知道了,现在我们节水做的很好

乐清市河道办主任王贤民:河水的污染,表现在河里,核心在岸上。只有把本治住了,标才治得住

丽水团市委干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来带动号召更多的市民加入五水共治的工作中来。保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丽水青少年宫王老师:我爱瓯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7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20xx年7月-8月,xx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在对“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吗?”问题的调查中,有17.5%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比较清楚”,有39.3%的被调查者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没听说”,计算知晓率仅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和网络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有57.1%的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有25.9%的人通过报纸了解,有31.2%的人通过网络、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满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对“您对我市前一阶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满意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满意、较满意、一般”的被调查者占66%,选择“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16.3%,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占17.7%。针对66%的满意居民,当问到“若满意,您认为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哪些?”的问题时,有7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面漂浮物的打捞和保洁”有明显成效,2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道清障、河岸驳坎”、“沿河垃圾箱配备”、“治理乱倒、乱抛垃圾垃圾”、“清运、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显成效。针对16.3%的不满意居民,当问到“若不满意,则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还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没有治理”;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应付或造假”、“边治理边污染,出现反弹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没有动”;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工作不细,治理成效不明显”、“治理后续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浪费”、“宣传工作没跟上”。

四、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治理难度情况评价

1、“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调查数据显示,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现象,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现象,3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现象,13.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餐饮业污染”现象,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现象,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较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现象。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强防范。

2、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调查数据显示,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染”,45.7%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工业、商业和农业主要污染难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与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显好转。调查数据显示,在访问的7个项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两个项目,达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觉好转,分别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养殖行业整治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与上年同比反映情况

单位:%

评价方面

明显好转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略有恶化

明显恶化

说不清

1.垃圾河清理

23.00

48.33

23.00

1.33

0.67

3.67

2.河边违章建筑

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两边的绿化

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处理情况

8.33

36.67

44.00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养殖行业整治

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业整治

8.00

19.33

28.67

3.33

5.00

35.67

五、小结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调查显示,有30%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开设电视专栏,直接曝光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有19.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要把“五水共治”作为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在全市进行更深、更广、更细地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素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2、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治水保障。要加强治水政策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和廉政监督机制。要狠抓监督考核,把治水作为各部门各镇街重要的实绩考核内容。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从严从重处罚偷排漏排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调查显示,48%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对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乱扔、乱倒行为的处罚”。21.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落实治水责任制,谁污染谁治理”。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强截污纳管工程建设,要及早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三级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和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落实河长制,要建设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体置换,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提高水质。调查显示,46%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40.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定时清理河道垃圾”。

第五篇: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今天是xx学院“清水希望”暑期社会实践第四日,下午三时,我们来到了xx市xx区的百货。

下午的任务不重,却非常的有意义。我们准备了300余份的调查问卷,准备收集一些市民对于“五水共治”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分成了许多小队分别行动,于是我抱着问卷走进了小巷。

这次发问卷的经历让我非常震撼,原以为大家会不配合的冷漠相待,后来却得到了意外的反响。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爷爷,他对xx的水污染现象非常有见解,在填写完问卷之后还和我反映了许多xx市现在存在的问题。老爷爷说,虽然政府的政策对水环境的保护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做表面上的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人民群众的身上。“化粪池排污的路径不对,希望政府人员能够重视,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政府的工作情况”,老爷爷这样说道。

在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我们认为最容易推广的“通过电视宣传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方案很少被群众所认可,反而是政府工作被许多人寄予了希望。一个服装店的阿姨告诉我,“其实电视宣传很少会有人在看,我还是愿意相信政府,相信大家的力量。”

虽然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只完成了12份问卷,但是对于民意我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了解,也明白了xx市水污染的现状。现在人们对水环境的重视度已经大大提高,节水的意识相比之前也好了许多,很多受调查者都表示——“节水什么的那是当然”。同时,调查者们也寄予了政府很大的希望,也希望政府的工作人员能对此作出回应,切实的为人民服务。

节约已经是人们意识中的事情,水环境的保护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现在xx市的水现状不容乐观,希望今天我们的调查能够给大家一些有意义的反馈,更希望群众们能够时刻将保护水的意识挂在心头,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20xx年7月-8月,xx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在对“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吗?”问题的调查中,有17.5%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比较清楚”,有39.3%的被调查者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没听说”,计算知晓率仅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和网络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有57.1%的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有25.9%的人通过报纸了解,有31.2%的人通过网络、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满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对“您对我市前一阶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满意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满意、较满意、一般”的被调查者占66%,选择“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16.3%,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占17.7%。针对66%的满意居民,当问到“若满意,您认为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哪些?”的问题时,有7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面漂浮物的打捞和保洁”有明显成效,2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道清障、河岸驳坎”、“沿河垃圾箱配备”、“治理乱倒、乱抛垃圾垃圾”、“清运、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显成效。针对16.3%的不满意居民,当问到“若不满意,则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还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没有治理”;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应付或造假”、“边治理边污染,出现反弹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没有动”;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工作不细,治理成效不明显”、“治理后续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浪费”、“宣传工作没跟上”。

四、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治理难度情况评价

1、“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调查数据显示,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现象,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现象,3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现象,13.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餐饮业污染”现象,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现象,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较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现象。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强防范。

2、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调查数据显示,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染”,45.7%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工业、商业和农业主要污染难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与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显好转。调查数据显示,在访问的7个项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两个项目,达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觉好转,分别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养殖行业整治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与上年同比反映情况

五、小结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调查显示,有30%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开设电视专栏,直接曝光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有19.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要把“五水共治”作为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在全市进行更深、更广、更细地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素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2、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治水保障。要加强治水政策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和廉政监督机制。要狠抓监督考核,把治水作为各部门各镇街重要的实绩考核内容。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从严从重处罚偷排漏排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调查显示,48%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对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乱扔、乱倒行为的处罚”。21.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落实治水责任制,谁污染谁治理”。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强截污纳管工程建设,要及早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三级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和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落实河长制,要建设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体置换,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提高水质。调查显示,46%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40.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定时清理河道垃圾”。

下载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实践论文—五水共治 美好家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调查报告

    “共建生态家园”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共建生态家园”干部走亲连心服务基层行动统一部署,本人从2013年10月中旬至2013年11月,按照生态指导员工作要求,通过召开座......

    投身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

    投身“五水共治” 共建生态家园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

    关于五水共治的小论文

    关于五水共治的小论文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万物将不能生长,世界将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我的家乡在南方,它因水而兴,以水为美。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想要利......

    美力家园 从我做起“五水共治”倡议书

    “美丽家园 从我做起”五水共治倡议书 亲爱的孩子们、家长们: 我们的家乡石碶座落于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浙江,世世代代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源......

    五水共治作文

    浦江五水共治调研 虞宅中小:毛岚2014年3月25日自2013年11月29日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以来,浙江省上下......

    五水共治新闻稿

    年07月8日 14:30:52 星期二 为继续宣扬“五水共治”的暑期实践活动,我们小组成员今天来到嘉兴水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在领导热情且富有见解的访谈中 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嘉兴......

    五水共治广播稿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水指什么?五水共治指什么?清三河指什么?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清三河指清理垃圾河、......

    五水共治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评委们:大家好! 我叫余悦,今年10岁,来之实验小学三(2)班。今天我朗诵的题目是《 美丽千岛湖梦 》 闭上眼睛,张开寻梦的翅膀,我的思绪飞过青山白云,置身于那一片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