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时间:2019-05-13 12:3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第一篇: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

一、价值定位

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养老保险还无法普及,还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在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养老保险还不能替代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所以,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集体养老为必要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二、巩固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

1、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家庭养老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和《刑法》中都有体现,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的规定原则性强,规定了子女有养老的义务,但对子女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具体处罚措施没有明确规定,可操作性差。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农村家庭养老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法律,用详细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子女的责任,如果没有尽到责任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我们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把家庭养老、赡养老人等观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贯彻下去,让农民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尊老,人人养老。

2、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养老的高尚品德。二是把敬老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宣传敬老爱老的先进事迹,形成一种尊老敬老光荣,不敬养老人可耻的社会风气。

3、大力提倡女儿养老。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对养儿防老的习俗进行改革,提倡女儿养老。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得到显著提高,经济依附大大减少,她们也开始逐渐的掌握家庭权力,这就使女儿养老成为可能。当前就有很多无儿老人在女儿家养老,甚至有些和儿媳关系不好的老人也在女儿家长期居住。女儿也是父母亲手养大的,与父母的感情亲无隔阂,和儿子一样能使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得到很好的赡养。

4、政府可以为实行家庭养老的家庭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这不仅是一种激励

措施,也是对家庭给社会分担责任的一种补偿,更是对农村老年人的保护和负责的担当。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政府可以对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和赡养老人的家庭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也可以直接从物质上对农村养老的家庭提供资助。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运作提供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民生活贫困,没有经济能力缴纳保险费或投保档次太低,致使养老保险的养老功能降低。所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大多数农民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都切实感受到这一制度的实惠。

2、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政府要尽快地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广大农民对政府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3、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目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由于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体投入和个人缴费都严重不足。政府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当加大资金投入。

4、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安全、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内在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运作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就是再好的政策和规范也难以有效的实施,就是更多的基金也难以发挥社会养老保险的功能。

四、规范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必要补充,对没有条件进行家庭养老又无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集体养老模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养老制度,妥善管理好敬老院,给予五保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照料,让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

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多,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在农村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还得不到保障,不能做到老有所养。很多农村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

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农村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集体养老等。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也是当前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保险也是解决农村养老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这一养老模式还无法普及。农村养老保险的有效运作,需要在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民的积极配合。集体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必要补充,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篇: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最终版]

浅析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本文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各个角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社会参与方式及各项政策制度安排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农村 留守老人 养老

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时留守在户籍地的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万人。周福林利用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对65 岁及以上所有的“留守老人”不分城乡的规模作了计算: “在人口普查0.95‰数据中⋯⋯留守老人为17042 人”, 由此推算, “全国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793.9 万人。”接着, 周福林又根据“留守老人的市镇乡分布”, 以“在乡的”75.72%来推算, 65 岁及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应为1358 万人。[1]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一)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只能维持温饱。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子女和自己劳动所得的微薄收入,如果是失去劳动力的留守老人就只能靠子女补贴,在子女补贴不足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老人会处于贫困状态。

随着孝道观念的淡化,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女因为自身谋生的压力就中断了给老年人的经济补贴,如云南一位8O岁的留守老人,他儿子带着孙子去深圳务工,开始还寄点钱回来,后来因为自己生活压力大没法再寄钱给老人了。老人只好在家里种地养活自己,由于没钱交电费,老人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穿着也是破破烂烂的,老人担心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老人的境况的确值得同情,老人年轻的时候辛苦劳累,到老了连基本的三餐都不能保证。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没有保障,就医问题依然严峻。

1、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

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渐渐衰弱,患病率逐渐上升。调查发现,子女外出后,有28.6%的留守老人得过大病,而其中得了大病后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的比例高达62.4%。[2]

留守老人最怕生病,生病了没有人去请医生,经济能力差的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往往都把小病拖成了大病。让老人觉得更加孤苦的是就算卧病在床也没有人照顾。如一位留守老人有一次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只好啃凉馒头吃咸菜,想哭连一个听的人都没有。而高龄老人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发病都具有突发性,若抢救不及时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2、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老人看病难,很多农村没有卫生所,只有小型的药店,老人看病极不方便,且近年来药费猛增,调查发现医疗支出是老人最主要的支出,在子女不能提供足够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老人看不起病,去看病不方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农村留守老人与城市留守老人不同,城市留守老人医疗比较有保障,大多数会给自己买养老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收 入不高,子女给的经济补贴是非常微薄的,看不起病是多数存在的,老人一旦生了大病,大笔的医药费就会使他们陷入困境。

(三)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由于农村留守老人与子女在居住空间上的分离,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因而孤独感普遍加强。外出子女一年回家一两次,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与父母缺少沟通交流。调查显示,子女外出前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共计16.6%,不孤独的比例超过80%;而子女外出后,老人感到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的比例和超过50%,不孤独的比例下降到49.2%。[3]

(四)农村娱乐设施缺乏,严重影响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娱乐设施比较缺乏,精神文化贫乏,中青年流入城镇农村更无生机而言。调查显示,有55.5%的老人的儿子外出务工,即有55.5%的男青年都外出务工,[4]而本应由年轻男性承担的重农活就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身上,老人除了做农活余下的时间很少参加集体生活或娱乐活动,加重了老人的孤独感。

目前我国的农村老年活动室和老年协会大多没有发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作用。老年活动室大多成为低龄老人打牌、聊天的场所,老年协会也只是进行一些老年慰问的工作,往往有名无实。

总的来说,老年活动室应该多开展一些适合老人的文化活动或组织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发挥老人的特长进行互助,策划一些比赛项目实行互动,以丰富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实现留守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农村治安管理缺失,留守老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中青年男子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属于弱势群体,容易受骗、被欺负,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并且农村治安比较没有条理,近些年逐步恶化,不法分子利用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就借机盗窃甚至公然抢劫。调查发现,33.6%的留守老人在过去的两年中曾发生过不同类型的意外事件;9.0%的留守老

[5]人在子女外出期间会因担心不可预知的事件而经常感到害怕。因此农村要加强对治安的维持,邻里要互助,老人自身也要也要加强防盗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二、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因素

(一)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逐渐减少。

在中国农村依靠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基础。子女数量的多少对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照料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农村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的数量在逐渐的减少。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累计已有3000多万户独生子女户,2003年,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中,年满60岁及以上的父母超过115万,2047年将超过2404万。[6]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子女照料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的影响

相对于子女外出前,子女外出后经济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有53.1%的老人感到子女外出务工后经济状况变好了,只有不到4%的老人认为更坏了。[7]子女在外务工收入缺少稳定性,因而给父母的补贴也不稳定,说明子女的经济状况对于依靠子女供给的留守老人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子女的经济得到改善老人就有条件去享受更好的照料环境,这对于他们晚年的生活至关重要。

(三)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据统计,2003年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已达到11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20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2005年数量之庞大 竟高达1.3亿,外出务工人员年龄集中在青壮年一代,并且迁移的距离和时间越来越大。[4]

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使得老年承担更大的负担,子女留下的地在老人看来是不能荒废的,即使自己再苦也要耕种,通过调查:老人感到农业负担加重的占46.2%,没有变化的占41.5%,减轻的只有9.6%;老人感到家务劳动负担加重了的占44.4%,没有变化的占45.8%,减轻了的仅为7.6%。[8]并且由于户口的限制,绝大多数务工子女没办法带自己的孩子出去就学,照顾孙辈的责任就落到了老人的肩上,老人照顾自己都是个问题再加上文化程度低,老人既要照顾子孙的起居又要关心子孙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从照料接受者向照料提供者转变,照顾孙辈大大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和精神负担。

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又重新承担起重体力活,再次经历抚养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摧残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四)留守老人居住方式呈空巢化和隔代化、居住环境差。

在居住方式上,农村留守老人呈现空巢化和隔代化。2000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留守老年人户居方式中,单身户占8.24%,夫妻户占23.13%,隔代户占4.49%,三者合计达35.86%,占到了老年人户居方式的三分之一以上(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千分之一抽样数据计算)。[9]

绝大多数留守老人居住环境差,设施简单。有些老人的房屋太旧,自身无法进行修缮,经常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门外杂草丛生也是家常便饭,生活很是艰难。

(五)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养老被看成是家庭问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忽视。要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改变自扫门前雪的观念。调查发现,有子女外出的留守老人能够经常得到邻居帮助的占39.3%,偶尔得到帮助的占39.5%,从没有得到帮助的占18.5%。患有大病的留守老人得到亲戚和邻居照料的也非常少,分别占1.8%和0.5%。[2]而村干部给予老人的帮助也只仅限于发放社会救济、办理证明或手续等方面。

不管是邻里还是社会基层组织都没有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都认为养老是子女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把赡养老人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农村为老服务观念淡薄。

所以在为老服务上要加大舆论的宣传,促进农村社区的助老意识,为社区助老奠定思想基础。鼓励邻里、亲朋好友互助,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留守老人的养老机制比较完善,而在农村更多的是依靠家庭。但是现在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年人的家庭,随着子女的外迁这种模式必定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可以着眼于社会养老体系,将家庭化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结合,因为社会网络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必然会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它的构建可以间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一)强化家庭成员的责任,子女要兼顾物质和精神赡养。

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更是受人尊崇,老人们也是希望晚年有子女赡养,为了让外出务工人员能充分履行自己对老年人赡养的责任,社会上应该多进行舆论宣传,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老年人也可与其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并加强对务工子女的孝道教育,强化子女的赡养心理。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可通过经济支持和物质援助等间接方式履行自己的责任,如出钱给 父母买养老和医疗保险,有能力的子女还可以为留守老人购买养老服务,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照料,切实减轻农村留守老人在这方面的负担。

子女应该经常与老年人保持联系,在精神上支持、关心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听听老人内心的需求,不能经常回家的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与父母多沟通交流,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

(二)政府应采取多元政策改善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层政府应实施及时补位的养老服务,包括诸如引进集中养老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农村公共医疗服务等。

政府在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考虑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

多方面的吸取资金来源,特别是外出的子女要积极的捐助。如可以承包未承包的农村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②将农村里集体经济的收入按一定百分比提取作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金;③可对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可发放补助金进行特别照料,减轻老人的顾虑和负担。④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体出资设立留守老人养老基金,给老人以必要的帮助。

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

政府和家庭共同出资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设立家庭病床对行走不方便的老人实行就近治疗,还可以增加农村医疗机构的建立,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一些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和示范医疗机构单位,进而带动整个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使农村留守老人看病不再难。

3、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子女的供给,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要迫切解决歧视农民工的现象,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从而促进农民工的经济收入。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入手: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老年生活照料和救济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等,从物质方面保证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扩大农村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范围,将所有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在内,提供代养、寄养、托老服务等,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保障。

5、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减轻留守老人的负担。

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度相关优惠政策,如为农村养老院的建设提供优惠,鼓励养老院的建设;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如承包五年土地免租金,提供无息贷款、大力发展农村本地经济,考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工能兼顾农田和打工,就地转移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这样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青年在家创业,就近照顾年迈父母,也缓解了城市交通和资源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

6、建立为农村“留守老人”解困工作责任制

把改善、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村两委工作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作为主要考评内容,重点抓,促进农村留守老人困难的解决。

(三)留守老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己融入于社会之中。

在留守老人照料提供者减少、照料机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留守老人自身 方面的原因是起主导作用的。绝大部分留守老人养老观念没有转变,还是抱着万事不求人的思想,觉得让人帮助是件不光彩的事,养老知识欠缺。

留守老人应转变养老观念,不能立足于自身的养老经验,因此要充分利用个人的照料资源,做到对自己负责,丰富养老文化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锻炼自己的身体来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把自己融入社会中,不能仅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的帮助,而因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向现代的社会养老观念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养老能力,做到遇到突发情况或大病时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实现健康老龄化。

四、结语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可是在安享晚年的时光他们却在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承受着重压,我们需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政府应尽快为农村留守老人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各种养老服务和农村医疗保障。

留守老人自身要建立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不能老是抱着万事不求人和不背人情债的旧思想,遇到困难可以向农村社团组织、政府或邻居寻求帮助,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懂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积极参加农村里的文体活动,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改变养老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中可以成立一些诸如:托付赡养、民营托老所、代理家长等服务单位,可以适当的缓解经济能力过的去的农村留守家庭中老人的照料。

国家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提供人民的社会福利,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各级政府、社会要尽力减轻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精神压力,我相信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将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老有所养,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留守老人颐养天年。

注释:

[1]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06,(1).[2]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3]杜鹃,杜夏.乡城迁移对迁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J].人口研究,2002,(2):52.[4]该调查指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中心老年学研究所在安徽寿县、河北承德县和河南浚县开展的题为“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的抽样入户问卷调查。

[5]人民网,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九个问题

[6]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7]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8]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田雪原.中国老年人口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11. 参考文献

[1]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2]郭志刚,张恺悌.对子女数在老年人家庭供养中作用的检验[J].人口研究,1996,(2):13-14.[3]张汉湘.“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 目标人群测算课题研究报告[A].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报告.测算方案[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1.

[4]杜鹃,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5]胡强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第三篇:如何解决我县的农村养老问题(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是发改局干部洪余鑫。我今天的发言是想简单谈谈对我县的农村养老问题的看法。

农村养老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近些年,县委、县政府也在不断的出台新政策,落实新措施,着力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但与农村养老的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我认为,目前我县农村养老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农村养老经济基础薄弱。

二是农村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农村养老落实力度不够。

三是农村流动家庭不断增加,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无人赡养。

四是保障资金争取渠道有限,导致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匮乏。

针对以上问题,我粗略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传统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社会风尚,大力提倡家庭养老。针对我县农村流动家庭不断增加,农村老人无人赡养的现象,要大力开展传统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巩固完善家庭养老方式,充分发挥家庭养老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弥补作用,相应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2、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让人们自觉、自愿地认识和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时,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低标准起步,由点到面,不断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解决我县农村养老问题。

3、要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县农村社会养老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保障数量有限,政府应不断强化农村社会养老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养老队伍整体素质,要让供养老人来的了、留得住,从而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作用。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首先,要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壮大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农村养老保障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5、要积极研究探索新型农村养老模式,鼓励农村养老走向社会市场化。政府作为主导,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广泛参与到农村养老事业中,筹划建立农村养老专项基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实行项目式管理。并对农村养老事业进行广泛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来关心农村养老问题,形成社会、家庭、企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让农村养老问题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可在有条件的乡村试点实行社区养老、村级养老中心等,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全县推广,通过不同的模式把农村养老问题解决好。

以上看法仅为我的片面之见,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村信访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向波

摘要:信访是群众向党和政府表达诉求、反映困苦的一大途径,也是党和政府塑造形象和树立公信的重要平台。在当前反应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的现状下,本文将通过对出现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作出粗浅的思考和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方针和对策。

关键词:信访 农村信访工作

农村各项改革的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也在随之不断的增强,但日常生活中很多矛盾日渐彰显出来,当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且在短时间内很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信访开始成为了当前农村中民众反应各种问题的途径。如果不认真及时认识到并解决农村信访矛盾,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形成阻碍。

一、当前农村信访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结合自身近来在处理农村信访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出概括和总结。发现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土地问题

具体表现在:一是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并不能很好的弥补失地而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在补偿过程中甚至还会出现补偿款项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二是农民在建房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邻里之间关系,造成用地矛盾纠纷上访;三是乡镇、村及相关部门没有把好审批建房的门槛,出现违章建筑及建房问题;四是宅基地、稻田、林权归属问题。

(二)干部问题

此类信访问题的出现主要反映为:一为少数村干部存在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的现象;二为村集体或是村干部在落实上级政策时出现的以权谋私行为,在优惠政策上面偏亲向友,主要在低保户办理、涉农补贴等上体现出来;三为铺张浪费公款现象严重,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四为村级帐务管理混乱,不公开透明。

(三)村委会换届选举产生的信访

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中,可能会出现与选举法相悖的情况,少数人威胁、贿赂村民,从而使换届工作不能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新选举出来的村干部与原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原村干部具有较强的威信力,但由于在最新落选中的落选,而向村支两委发难,制造事端。

(四)历史问题及其他

历史问题主要表现在待遇方面:乡村干部、老党员、原公社电影放映员、站所离退休人员、被辞退的民办教师、老一辈退伍军人等人员要求生活补助、落实待遇的问题。其他问题则是一些突发事情的出现引起的信访,一次医疗事故、一次交通事故等由于影响严重、牵扯范围广的因素存在都有可能引发群众矛盾激化。

二、产生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所在

多方面的原因引发着农村信访问题的出现,外因、内因、现实原因、历史原因等错综交织。那么农村信访问题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的呢?通过结合着实在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不融洽的基层干群关系

在村干部方面,一些村干部自身服务意识不强,素质较差,没有正确的利用人民赋予在其身上的权利。在随意利用自身权利牟取私利的同时,应尽的义务没有落实到位。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是引起群众不相信干部,农村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村民对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意识加强,另一方面是少数村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两者之间矛盾的激化,直接导致不少村民集体信访事件的发生。

二、基层民主监督不到位

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并没能很好的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到位,部分乡村在基层党员的发展上唯亲是用,更多的有能力、有想法、有文化的年青人被排斥在党外,一方面这削弱了党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造成在调整村支班子时候,不能很好的形成民主选举,民意得不到很好的表达。

村级财务制度上的混乱也是农村信访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村村实行村务公开,但更多的都还只是流于形式,村务公开内容简单,具体明细帐目不清晰,公开程序也往往不够规范。村民缺乏对村级财务使用的监督权,他们对村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干群关系恶化。

三、乡镇一级工作不扎实

部分乡镇党委、政府没能很好的对村级班子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没有将村级班子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再加上一味的将工作任务布置到村里去,村一级并没能很好的做好乡镇的一些政策和任务落实,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一些本身干群关系不和谐的村支两委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一些乡镇领导班子重发展、轻稳定,忽视及时解决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按照政策办事,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仅没能及时化解村级矛盾和纠纷,而且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没有真正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上,导致越级上访现象的频繁出现。

三、解决当前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 严格依法行政

在工作中依法依规办事是减少信访、从源头上预防信访矛盾发生的重要前提。不少群众存在着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观念,这就要求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强化制度,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或有偏差的及时予以纠正,对侵犯集体和村民利益的及时查处。不断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信访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一方面让基层干部认识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可以采用正规的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健全监督机制

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将民主选举真正落实到实处。要把好选人关,严肃组织纪律,严防徇私舞弊,违规操作。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软弱涣散,干部素质低,存在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由此引发村民信访和不稳定因素的,要及时整顿。把德才兼备、党性强、作风好、有事业心和群众信赖的同志选拔到村领导岗位上,对哪些不能坚持原则私心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及时调整和更换。同时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村干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他们的勤政廉政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逐步深化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各项村级规章制度。充分保障村民能有真正的参与到村支两两委的重大决策和监督中来。尤其是对于村级财务、各项上级补助款项的发放等牵涉到集体经济的内容更应该透明化。保证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增强基层解决问题能力

(1)提高认识,踏实作风。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村信访问题,通过部门合作、齐抓共管的方式加大对信访案件的查办力度及信访问题的办理力度。工作到位,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真正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位民所用。

(2)明确各级责任,把问题尽力实地在基层解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上访人稳定在当地,就地将矛盾化解、将问题解决。避免越级上访的情况出现。同时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对于表示要越级上访的群众,除了积极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外,更要及时有效的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

作者单位:洪江市湾溪乡人民政府

第五篇:浅谈当前农村计生问题及解决对策

向波:浅谈当前农村计生问题及解决对策

[ 作者:向波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数:1105时间:2011-3-7录入:王慧敏 ]浅谈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计划生育是依据我国的人口现状制定的人口战略政策,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实施已经多年。在这么些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在基层中部分干群的生育观念和计生意识开始有所淡化,一些新的问题逐渐出现在基层计生工作中,文章就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解决对策。

主题词:计划生育 基层计生工作

我国近些年来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在新的时期和环境下,我们发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工作难点在与基层、重点在基层、关键也在于基层。要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目标,必须将目前的工作重心下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基层打稳基础,努力实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虽然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在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受自身整体经济水平及一些落后的婚育观念的影响,外加上基层计生工作在很多地方还未能很好的落实到位,基层计生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当前基层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低生育水平不稳定

(1)观念尚未完全转变。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群众的文化素质也普遍还不高生育观念并没能很好的跟上时代的进步发展,“养儿防老”、“儿多光荣,无儿可怜”的封建思

潮在农村依旧还十分盛行,在近年来的实际工作中甚至还发现了多起因此前几胎次全是女孩而超生多胎的案例。(2)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因为近几年来,各项惠农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再加上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很多家庭认为自己具备了抚养多个小孩的能力,导致原本只要一个小孩的,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近40%,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3)整体上农村经济依旧落后。我们会发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降低,但是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生育水平还比较高,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还很大,不少贫困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二)流动人口管理难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大量的劳务输出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对于一个基层计生工作者来说,就会发现,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在日常的计生工作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

在工作中,因为育龄妇女户口的频繁变动,这样就很难准确的掌握她们的婚育政策,从而也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流出的育龄妇女如果流入地并没能及时的监管到位,本地计生部门就无法与流入地建立相应的工作联系,这些流出的育龄妇女就将会成了计生隐患。甚至还会出现很多育龄妇女借外出务工之名,刻意逃避本地计生部门,继而达到违法生育的目的。

虽然目前个乡镇都在使用“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但流动人口的流动性极强,流入地也很难对他们进行一一全面的管理登记,造就了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局面。

(三)计生检查

有基层计生工作经验的人都会发现其实一年的很多工作全是在迎接各级检查,在一个计生工

作中,大大小小的检查都会有好几次,检查的内容过多而且过细,很多工作在实际中具体中可操作性并不强。一项看上去很简单的检查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严格的考核指标面前,基层计生人员更多的则是在软件业务上做足表面文章,浪费了从事重点工作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上各级乡镇党委政府也将人口数量出生作为考核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多计生工作者会因为所负责区域出现计外出生被否决自身幸苦工作而失去工作积极性

(四)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素质

目前不少地方仍然主要还是依靠行政强制手段来推动当地的计生工作,计生队伍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的要求,往往在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求时,不能很好的及时的给予解决,还尚未树立优质服务的观念。在面对基层计生的诸多问题时,不少基层的党政领导和计生干部存在着消极畏难的情绪。

很多计生工作尚未能很好的转变计生观念,不能很好的对新政策进行透彻的了了解和把握工作方式陈旧而且不能取得效果。当前基层工作者待遇普遍较低,在岗位中干劲不足。

(二)解决对策和措施

(一)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在基层的宣传力度

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在工作中创新宣传思路与宣传方式,以计生法制宣传为重点,着力营造浓厚的法律舆论氛围。对于一些群众并不是很了解的计生法律、法规,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势,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大力宣传计生法律法规。

以黑板报、公示栏、宣传窗等方式,定期更新计生法制常识;将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中深奥难懂的部分,可以编制成通俗易懂的法制宣传资料发放个群众;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多多深入群众提供相关法律知识;确定以流动人口为重点宣传对象。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充分利用省流动人口信息交流平台和WINS系统,加强流动人口户籍地和现居地的网上信息交换联系,弥补信息管理中出现的漏缺;严格好证件管理,对于流动人口一律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应加大对证件的验证力度;完善“以现居地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明确流出地和流入地的责任,认真执行协议管理、协查通报、数据共享、信息公告等制度,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部门合作,齐抓共管。计生、公安、工商、劳动等部门相互配合,重点摸清流动人口底数,主动为流入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做到跟踪到人,随访到人。

(三)加强基层计生队伍建设

选拔任用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对当前计生队伍特别是村级专干队伍进行调整;减少计生专干从事其他事情的时间,让其专致于计生工作;待遇上的提高,计生工作人员工作量大、责任重,应该给予适当的补贴;减少政治压力,目前计生工作者往往成了所有计生工作的承包人,一旦出现什么情况甚至会出现丢掉工作的可能,往往畏首畏脚、提心吊胆的在工作。

(四)精简上级检查考核项目

在每的计生检查工作中,上级检查机关应当明确检查重点,对于很多内容并不需要过多过细,避免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致力于关系整个计生大局的重点工作后,还要在软件业务上大做表面文章。

(五)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认真将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到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动一部分家庭,使他们也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在落实奖扶政策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真调查。

财政部门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和特别家庭救助政策;民政、卫生等部门,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通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特困户生活救助等制度予以帮助,对其中的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给予优先照顾;

作者单位:洪江市湾溪乡计生服务所

下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解决快速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村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进......

    浅析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解读

    浅析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写作提纲 一、 绪论 老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保障自身生存方面,面临比年轻人更多的困难。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更令人堪忧。因......

    农村养老社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养老社会化问题与对策 一、养老社会化概念 养老社会化是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由家庭向社会的转化过程及所产生的结果。内容包括:劳动就业和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以及......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致使广大农村“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加,老年人的精神负担和生活负担越......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在黄土地上一生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

    农村养老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我县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口老龄化在我县将成加速之势。据统计,2010年末我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8.17万人,占总人口的19%,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省和全国平均......

    农村养老现状及对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而“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的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个稳定......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一些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尚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级分化严重、文化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