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实用人才综合推荐材料
关于推荐XXX同志为 “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材料
XXX,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四川蓬溪县人,从事生猪养殖12年,在摸索养猪技术,帮助农民养猪致富方面取得了突出业绩,是XXX闻名的养猪致富能手、生猪经纪人,现任XXX神龙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在致富的道路上,他曾经挑过砖、砌过墙、跑过运输、贩过羊,2000年2月开始养猪。当时没有场地,不懂技术,缺少资金,他走亲访友到处借钱修建猪舍;不懂技术,他就边自学,边实践,认真摸索养猪技术,不断积累养猪经验;规模从小到大,效益到低到高。从初始饲养仔猪50头,头均纯收益100元到2008年饲养能繁母猪40头,年出栏肥猪500头,获利10万余元。生猪饲养的成功让他喜上眉梢,就在他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时,遇上了2009年全疆发生重大疫情,将他近十年来的积蓄一扫而空。年初采购来用以更换新品种适应市场需求的90头种母猪,5头种公猪被无公害化处理,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之巨。但是这并没有将他击倒,凭着多年来在生猪养殖中摸爬滚打,对生猪市场行情和生产周期的了解,对生猪市场的供求信息具敏税的触角,他牢牢把握住2010年生猪价上涨的市场机遇,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在XXX生猪养猪行业中,他有很高的知名度。
钻研技术,提高效益。他现在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但是他并没有松懈,每天忙碌于养生猪以外,还不断地研究技术,不断地在实践中改善方法,平时会翻阅大量的关于畜牧方面的书籍,比如《活力发酵床养猪》、《养猪技术全方位解决方案与操作规范》、《生猪养殖防疫的重要性》等。同时他还细心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周围的养殖户,让每一位养殖户都懂技术、有技术、用技术,每个人都不断地改善方法去适合本地的养猪环境。并且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打破传统养殖方法,引进并改良了发酵床养殖法,配置十八种有益菌放于发酵床内,实现了解降臭味,提高温度,提升猪的免疫力,降低得病率,使粪便尿100%分解,减少生猪养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面对市场,他更是有一套方案,现在他不用愁销路问题,而是考虑着怎么把这技术推广给更多的人,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发家致富做贡献。
助人为乐,助农致富。“带动一方群众,发展一方经济”是他的理想。2010年在他的发起下,筹资400万元(其中150万元现金,250万元固定资产)成立了XXX神龙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利用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为更多的新老生猪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肥猪销售服务。对新发展的养殖户更是关怀备致,耐心细致地传授能繁母猪孕期管理,仔猪保温,消毒防疫,合理用药等饲养技术,并且亲自到现场指导,确保技术到位,及时联系采购商优先购买其出栏生猪。在他的技术扶持下,规模养殖发展更快更好,合作社现有生猪养殖基地一个,标准化猪舍24座,年出栏母猪8000头,销售收入1600万元以上;规模养殖户由建办时的22户发展到38户,养猪数量从3100头发展到6700头,帮助养鸡户增收600多万元,为XXX养猪事业的发展和生猪养殖户的增收致富起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综合上述,XXX同志不为艰难所困惑,以普通劳动人民的勤恳精神发展致富,以科学技术为向导不断地创新,以心系群众的情态带动本地的生猪产业发展。XXX同意推荐他为 “农村实用人才”。
XXX人民政府 2012.4.12
第二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调研
邯郸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调研
邯郸县县域面积平方公里,辖4镇6乡2个街道、225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据调查,2009年底,全县农村实用人才0.83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7.8%。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几年来,我县始终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全县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达浪坎乡认真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坚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与科技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全乡共有土地耕种面积达5万亩,农业人口13880人,实有涉农“土专家、田秀才”约120余人。这批“土专家、田秀才”立足于我乡农业生产一线,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而且他们还能积极开展“传、帮、带、教、管”,尤其是在棉花、葡萄和西甜瓜种植等传统农业领域中比较有权威性,为乡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我乡农村、农业工作的实际来看,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呈现多元化需求,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势在必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彻底改变,原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甚至有的“土专家、田秀才”对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认识不清,固执己见,墨守陈规,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大潮中不但发挥不了重要的作用,甚至还阻碍现代农业发展,并起到了反作用。同时,我们乡还存在着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实用人才数量较少,他们大多数人缺乏技能理论基础常识,且年龄较大,中间力量严重不足等多种因素并存。凡在设施农业领域涉及到技术指导、大棚管理和温室种植等方面,目前我乡主要还是依靠山东技术员和乡农科技术人员,乡、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明显。
现状之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
全县农村实用人才8366人,占农业人口比例不足8%。其中水稻种植业技术人才1122人,大棚蔬菜大户1282人,北药种植大户167人,庭院立体栽培人才926人,香瓜种植大户603人,大鹅养殖大户899人,狐貉养殖大户79人,生猪养殖技术人才912人,养鱼大户57人,黄牛养殖大户112人,各类工匠649人(包括学徒),经营类人才132人,财务人才82人,教育人才372人,卫生人才203人,文艺人才67人,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才702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着总量较小,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状。
现状之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5%,小学文化程度占26.39%,初中文化程度占55.11%,高中文化程度占9.4%,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45%。农村实用人才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不足1%。人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老龄化,中青年人才严重短缺,农村实用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层级结构不尽合理,初中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普通技能型人才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少。人才掌握的技术比较单一,专业深度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人才多,中介组织领办人、经纪人人才少。新技能新知识接受不快,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意识不强等现象并存。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靠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摸索总结,虽然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但多属于传统的农村实用技术,由于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现状之三:农村实用人才生成的渠道窄且流动性大
种植业是我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搞,产业链不够长,也就不可能形成更多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这对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的扩张、集群的形成和技能的提高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的村由于产业发展原因,导致一些如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学非所用,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同时,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收入不高,外出谋生的比较普遍,流动性较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量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匮乏,后继乏人。
现状之四:农村实用人才观念狭隘,引领作用不突出
农村实用人才大都是多年时间自然成长地“土秀才”,在思想上还存在小农意识,在带动群众中不积极、不主动,多数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引领作用的实用人才还是占少数,不能形成燎原之势。有些实用人才观念狭隘,一项技术掌握到手就不想让别人学去,不愿意传播推广,致使有些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有的虽然技术熟练但掌握的多属于过时的农村适用技术,由于视野不宽、观念落后,还抱着原有的技术不放,不去更新,也使得有些新技术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及时推广。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农村实用人才上述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一)客观方面
1、传统的小农思想抑制了农民科学致富的行为。**县幅员辽阔,地处偏远,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普通农户只要赶上年头好,就可以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小富则安”的思想,蒙蔽了农民进取意识,主动掌握技能走向成才致富的愿望不强。北方农业生产周期一年之中有大半年年闲,冬季漫长寒冷加之交通信息不便,农民有猫冬的习惯,也有的从事赌博等不良嗜好,致使部分农民把精力放在走街串巷、东家长西家短上,不思成才。
2、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的传播。多农民固守田园,很少走出乡村接触外面的新事物。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思想的落后,思想的落后导致了技术的落后。“学而优则仕”的老想法,促使农民把子女上大学作为“光宗耀祖”的唯一出路,认为与“三农”打交道没出息。据县教育部门调查统计,全县现有高中生中学习农业技术、励志发展农业的人不足3%,职业高中生中励志发展农业的不足10%。农村实
用人才队伍建设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3、缺少促使农民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农业发展缺乏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缺少形成专业村和专业户的必要条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少、规模小,可吸纳农民的能力有限。村级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畅,学习培训场所有限,学习新技术资料不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农民成长为农村实用人才。
(二)主观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未形成强势推进的工作合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还没有真正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首位,重视程度不高,推进力度不大。还没有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多方积极配合推进的态势。
2、政策机制不完善,未形成畅通的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渠道。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政策扶持上,说得多做得少,虚的多实的少,宏观的多具体的少,缺少实际管用的东西;在资金扶持上,力度不大,成效有限,覆盖面不广,仅限于零打碎敲,没有形成每年都有固定的渠道和一定比例的投入;在管理上,由于农村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多为普通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多数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服务相对少,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尤其在培训上,仅限于聘请上级教师临时辅导,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季节下乡辅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办班辅导等,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实践积累,培训工作的分散性和不系统,终不能形成教育优势和技术提高的合力。且辅导培训对传统农业技术培训的多,对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的少,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知识、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培训就更少,致使培训知识陈旧、技术落伍,最新的知识技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播和更新。
3、人才环境不够优化,未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不能被社会所完全接受,没有形成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同时,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突出典型和引领带动作用宣传得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缺少荣誉感、成就感、归属感,很难形成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局面。
三、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人才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依托于县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人才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6年全市人才工作现场会在**县召开,市委组织部授予**县“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县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推进力度。以“**人才年”为牵总,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创新人才工作机构设臵,实现人才工作宏观指导与微观管理相结合 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人才工作领导的基础上,在全县各部委办局、各乡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专职配备一名人才办公室主任,负责各单位的人才工作。通过单位推荐、组织部门考核等程序,全县有46位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人才办主任岗位,为推进人才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工作中,要求各单位达到“四有”,即有专人负责人才工作、有工作制度、有活动场所、有专项资金。通过将人才工作机构向纵深方向设臵,改变了过去只靠宏观宣传引导,缺乏有效职能部门和具体人员推进工作的局面,解决了人才工作政策与执行有断层的问题,使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各项政策在基层单位落得更准、着的更实、推进更有力度。
(二)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人才工作专项基金及相关激励制度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基础,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是关键。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采取社会筹资、财政投入等方式,建立“优秀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围绕吸引人才、资助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充分发挥“基金”保障促进作用,开展了**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走访调查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农业技术人员及水稻种植、五味子种植和食用菌、大鹅、狐貉养殖等重点农业项目进行扶持;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实施党政干部与农村实用人才“手牵手”工程,促进城乡人才交流,加快农村人才发展步伐;开展**杰出人才评选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人才、尊重人才、争做人才的社会氛围。
(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通过政府投入、多方筹资,在基地建设、培训经费落实等方面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每年都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其中,投资1000万元建成太阳沟、桦树、高老庄等3个科技培训示范基地,每年投入培训专项经费120多万元。广开筹资渠道,协调县信用联社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贴息贷款累计4700多万元;把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列入扶贫开发项目,向上争取资金3900多万元;筹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基金500万元,争取民间资金1300多万元,先后帮助7167名农村实用人才解决了资金困难,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四)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式,开展农村人才学历教育
为了满足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增长技能、提高学历水平的要求,帮助农村有志青年走上成才道路,县委组织部协调县教育局,成立了**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协调省教育厅在培训中心开办农村实用人才学历教育中专班。目前开设了农学、养殖、农经管理和庭院经济四个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37人,传授水稻、大豆、玉米、香瓜种植技术,生猪、狐貉、大鹅养殖技术,大棚育秧、食用菌栽培、立体栽培等58项农村实用技术。
(五)创新人才工作服务理念,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进程
为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工作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工作更便捷、更准确、更全面、更科学、更快速的目标,开发了**县人才网(**县人才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rc)。建立了集人才就业、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论坛、人才考试、就业辅导、资料下载、新闻资讯等为一体的人才工作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人才工作走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人们可以搜索各类人才资讯信息,极大方便了农村实用人才求职就业,自我培训,社会援助咨询,政策法规学习,扩大了人才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六)搭建发展舞台,充分施展农村实用人才才华
引导全县32名有头脑、有实力的实用人才骨干领办企业、创办基地,以“能人效应”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产业规模,扶持2912户成为产业大户;组建各类协会34个,成员7958人,辐射带动农民5万多人,占农村人口的近46.7%。借助省、市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这一有利时机,把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列入扶贫开发项目,为782名有技术但无项目、无资金的农村实用人才落实了112个致富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800万元,带动了10462名农民脱贫致富,村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七)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人才工作向纵深发展
以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制作农村实用人才宣传节目23期,各乡镇专门出动人才工作宣传车,派人定期在乡村巡回播放,在主要街口悬挂人才工作大型宣传牌,在县电视台开办了《金钥匙》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专栏,每周五、周六播出,让农村拔尖人才通过电视向广大农民朋友传授农业技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专题讲座。在黄金时段播放人才工作宣传标语110余条次。在县机关报开展“**人才年”专题宣传,组织了以“**人才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根据文章质量挑选10篇优秀论文组织了演讲赛,增强机关干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大讨论活动。通过上述工作,社会对人才工作的关注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深入发展
一是完善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的组织保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开发工作提高到人才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日程上,加强党委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并把这项工作情况作为检验和考核基层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乡镇在抓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为农村实用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完善人才与科技相融合的育才机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践和作用发挥的基地建设,以我县各类示范园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作为载体,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孵化功能,发挥好基地育才作用;要整合各类农业技术和项目推广资金,重点扶持新农村建设贡献大、引领作用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创业发展,更好的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资金专项投入和社会分担机制。在财政每年专项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元化的整合筹措资金,不断扩大“人才资金”容量,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经济实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五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实现对实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开发和使用提供依据。同时,以村党支部为阵地,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依托,设立村级信息联络点,负责信息收集和反馈,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人才工作信息网络。六是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整合、运用好各方面资源,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
(二)在扩大总量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培养、服务、评价、激励等环节,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实践基地和远程电化教育站点及农民业校,加大农村各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实施千人计划,大力发展数以千计的新技术推广人才,数以千计的种养殖能手,数以千计的经营管理人才,数以千计的经济合作组织人才,着力打造素质技能强、结构优化、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各类农村经济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民营企业,通过“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模式,吸纳普通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自觉成才,从而扩大农村人才总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在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实用人才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农村实用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办好农村实用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的素质技能和学历水平。二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开通农村实用人才“短信课堂”,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解决农村人才分布分散、不宜集中培训的问题,对人才实施“时时培训”,进一步提高实用人才培训效果,降低行政成本。三是以**人才网为主要平台,进一步完善网络服务功能,丰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内容设臵,建立农业供求服务、农业技术培训、资料下载等实用版块,建立各种涉农物资、人才等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对外信息传递和交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使村民准确掌握市场行情;加强农村实用人才中介服务,提供就业帮助,积极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进入人才市场。四是充分发挥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活动室等阵地作用,采取长短结合,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培训内容与农民和社会需要结合,开展好农业技术辅导、职业技能辅导等,传送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等,做到技术人才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技能到手,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五是采取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组织到农业发展水平好的地区异地学习考察,加强对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开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培养,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提升。六是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加大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开展“创发展型村领导班子”等载体活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型人才成长。
(四)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
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各类实用人才,予以政策扶持和表彰奖励,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不断扩大农村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实用人才的关注度,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心和爱护农村实用人才的良好氛围,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传”、“帮”、“带”的工作热情,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在工作实践中,尽管我县通过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扶持发展、提高地位和兑现优惠待遇上取得了一定实效,推动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从绥棱实际情况看,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1%,占农业人口不足1‰;文化程度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4.7%;年龄老化,40岁以下的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37.8%;从事行业单一,种、养项目较多,生产加工等行业较少,并且缺少地方品牌行业。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比较保守,因循守旧、小富既安的意识比较严重,缺乏创新发展意识,缺乏大规模发展的勇气和信心,不敢走出去实现长远发展。三是专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低。农村实用人才多是凭经验去干,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专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低,经营的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发展后劲。四是作用发挥不够,帮扶引带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村实用人才对帮扶其他农民致富的热情不高,不积极,不主动,不愿意将自己的新技术、新项目传授他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在思想层面上已认识到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但部分乡镇对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认识还不够足,观念还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上,在抓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感觉无从下手,目标不明确、措施不具体、针对性不强,致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二是培养方式不活。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还只限于搞搞培训,搞搞指导等一些常规方法,缺少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培养方法,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致使农村实用人才知识更新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服务不到位。目前,各级组织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服务仅局限于提供信息,协调贷款等方面,服务项目不全面,服务体系不完备,服务措施不着实,优惠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和作用的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要深入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抓好规范化管理。一是坚持实行县、乡、村三级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县里要以人才工作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成立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指导、培训等项工作;乡镇成立人才工作服务站,具体负责服务,情况综合、反馈,政策落实等工作;村级设立人才信息点,具体负责信息反馈工作。努力打造县、乡、村一级抓一级、一级管理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三位一体的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网络,形成各级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纳入县、乡、村领导班子工作考核目标,通过强化考核,加大工作落实力度,推动工作开展。三是制定长期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规划,通过明确任务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2、全方位提供服务。一要抓好政策扶持。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把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推向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发挥其带头致富、带民致富作用。特别是要研究制定出一些切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比如在农村实用人才建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帮助他们解决发展难题。二要搞好资金扶持。充分利用政策和项目开发向上争取资金,给那些有发展潜力、缺乏周转资金的实用人才必要的扶持,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项目。特别是财政部门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那些经济实力较差而又有发展前景的农村实用人才提供创业机会。另外,农村的各类专项贷款都要向那些有项目、有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倾斜,促其发展壮大。三要搞好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作用,每月定期发布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新产品、种养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等信息,让农村实用人才随时掌握农业生产信息,确定适宜的生产经营项目。同时,在电视台开设农业信息专栏,定期发布农业信息,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信息服务。
3、多渠道组织培训。一要搞好普训。农业技术部门及科教文卫部门要经常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乡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普及科技、指导他们应用新技术,尽快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要抓好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中心为阵地,面向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把农村青年吸纳到职业教育中来,为农村培养大批后备实用人才。同时,职业教育中心要结合劳务输出工作,抓好实用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技能人才。三要开展专题培训。根据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现实需要,有计划地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为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更加系统的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要搞好外埠培训。每年选送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到大专院校深造或到外埠培训基地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他们的素质,更好地发挥作用。
4、多途径促进实用人才发挥引带作用。一要深化“一元钱”村官选聘机制。注意发现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真正在那些本人有意愿、“双带”作用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及时选聘为“一元钱”村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给他们政治待遇,激励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和超前的思维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促进农村劳务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二要组建各类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积极组织引导农村实用人才牵头组建农技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致富联合体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吸引周边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整体效应,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三要组织开展帮扶活动。组织引导农村实用人才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贫困户提供信息、资源、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帮助贫困户上项目,开发新产业,使贫困户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农村成才致富典型、新农村建设涌现出来的新型农民、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优秀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称号,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并通过定期举办现身说法等活动,用典型鲜活的事例、成功的经验引导广大农民尽快致富。
第三篇: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工作 总结
2020 年以来,为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我区紧紧围绕‚五个一‛全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
确立一个目标
—— 全盘统筹,在明确任务和组织调度上下功夫
围绕‚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目标,对全区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一盘棋‛统筹部署。一是制定计划,绘制培训‚作战图‛。拟定印发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用 3 年时间,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开展农村人才培训,把基层一线农村人才普遍轮训一遍。区级重点培训 1800 人,各镇结合本地农村人才实际,每年初制定完善当年培训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培训人数、内容和资金等,统筹部门和乡镇资源开展分级分类培训。二是编制手册,拓宽学员‚突破点‛。收集整理中央、省、区脱贫攻坚政策,在各地广泛征集农村综合改革经验典型,精心筹划编印《‚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典型案例》《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应知应会》《农村综合改革政策解读》三本培训配套手册,让学员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够通过学习手册自主学习应知应会知识和区内典型经验做法。三是固定场所,筑牢学习‚主阵地‛。充分利用省内培训资源,多次到培训学校考察调研,召开座谈会商定培训细节,最终与其签订协议,委托开展培训。同时区委组织部综合各地脱贫攻坚工作实
际,合理分配参训名额,通过每周一期,每期组织 50 名学员参训,每期在区委组织部选派一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跟班管理,系统有序组织培训,目前已开展培训 17 期,262 人。
立足一个基础
—— 学以致用,在精准派员和按需培训上下功夫
立足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一基础,聚焦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性。一是精准选派对象,增强培训针对性。为在农村基层中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农村人才和村级后备力量,把乡镇干部、‚两委一队三个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春晖社负责人和春晖社骨干代表、村级后备力量、退役军人等八类人群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二是精准设置内容,提高培训实效性。通过在训前给学员发放填写《农村综合改革人才培训基础信息及需求调查表》,统计分析学员对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的需求,精准制定培训内容。本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区重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民心党建、‚三变‛改革、合作社经营理念、农村金融服务、春晖社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发展和农村综合治理等设置教学内容。三是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培训多元性。邀请省内理论实践较为丰富的业界专家教授或领域业务能手授课,采取‚理论授课+典型分享+座谈交流+实地教学‛的教学模式,围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民心党建、‚三变‛改革、春晖社建设、农村综合治理等
内容,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让学员能够学有所获。
运行一个机制
—— 全程评估,在健全制度和跟踪管理上下功夫
积极探索形成‚1+1+3‛培训体系,强化学员学习作风和学习实效。一是制定一个文件,严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纪律。在严格落实《关于在千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中组[201338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格党员培训纪律的通知》,从严格党员培训审批、学员审核把关、学员培训纪律、学员训后管理等四个方面细化 15 条具体内容,进一步强化党员学习作风,推动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二是建立一个数据库,强化党员教育培训跟踪管理。在智慧党建云平合上建立学习培训数据库,学员注册后系统自动显示‚我的培训‛板块,云平台将根据党员和非党员类别分配培训任务,同时自动对当期参训学员的学习情况作数据分析和统计,实时掌握学员学习培训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分析、结业情况统计、学员分布等情况,便于对培训情况进行调度或提醒督促,确保学习培训效果。三是填好三张评估表,确保党员教培训精准高效。训前,发放《培训需求调査表》,预先统计分析培训需求,精准制定培训项目。训中,发放《培训课程评估表》,全方位评估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师资力量和培训成效。训后,建立《培训效果评估表》,以一年为周期,按月
追踪统计培训效果与变化,重点评估培训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情况。
探索一种模式
—— 结对帮带,在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上下功夫
通过明确 2 名帮带干部共同联系 1 名村级后备力量,推动形成培训学习、实践运用、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鲜明导向。一是明确责任,言传身教。明确帮带干部为各级帮扶单位选派到脱贫一线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脱产结对帮扶干部;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股室(站、所)负责人,机关事业在编在岗党员干部职工,现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要求充分提炼总结自己在政策理论、现代农业、法律法规中积累的经验,对后备力量言传身教。二是搭建平台,拓展素质。结合工作需要,让后备力量列席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等村级会议,积极带领参与村组事务管理、农村公益服务等工作。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工作一线设置后备力量培育岗位,给后备力量提供在实践中学习和展示能力的平台,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及后备力量成长需要,帮带干部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带着后备力量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快递员、服务群众勤务员,向群众宣传党的惠农惠民政策,传授创业技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化解信访积案,维护村级和谐稳定;及时把群众的所思所虑所盼传递到党委,帮助解决突出问题,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温暖贴心的服务。
实现一个效果
—— 助推攻坚,在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见成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训后学员们将课堂知识运用在干事创业实践中取得了突破和成绩。一是增强了基层组织战斗力量。农村人才经过培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在激发党支部示范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提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作用。XX 镇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后,全镇党组织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自净力明显提升,全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员发展、巡视巡察整改等工作稳中向好,各项工作在全县前列。二是提升了农村人才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培训,让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人才从一线繁杂的工作中抽身出来专心学习,进一步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思南县大河坝镇马家山村支书蒙天祥通过理论学习和政治教育提高了政治觉悟,回村后带头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引导党员干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保学习的常态化。三是提升了农村产业发展高度。通过授课教师‚传经送宝‛、现场观摩学习、课上课下交流等多种方式,农村人才发散思维,找到当前产业发展困境的突破口。XX 镇 XX 村通过扎实将综合改革培训的思路、方法和经验转换为助推村级产业发展的动力,解决了产业单一的局面,探索以种植短效产业弥补长效产业、长效产业催生特殊短效产业,有效实现了长短效产业的有机结合。
第四篇:农村实用人才调查报告
农村实用人才现状调查
——关于石宝山村农村人才的调查报告
前言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起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结合本人所住的枝江市姚家港镇石宝山村,近期对本村的走访调查,对本村实用人才总体规模、层次、结构和分布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村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概况分析
据调查,全村共有农村实用人才21人,占全村农村总人口的6%,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农业科技型、技能劳动型、文体艺术类和其它类10个方面。从区域分布,人才类别、内部结构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村实用人才发展较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实用人才不断涌现,且逐年呈上升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养殖业向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农村专业合作带头人等行业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了较大贡献。
(二)各行业农村实用人才层出不穷,涵盖方方面面。调查结果显示:全村农村实用人才21人中,生产能手有5人,其中种植能手有4人,养殖能手有4人;经营能手3人,其中企业经营人才1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头人1人;能工巧匠有3人。种植业、养殖业、企业经营人才比重较大,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少,科技型人才缺乏。
(三)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于中年化。在年龄结构上,全村30-40岁9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42.9%;41-50岁的10人,占48.1%;51岁以上的占2人,占9%。
(四)农村实用人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文化程度上,初中以下的14人,占全村实用人才的66.7%;高中(中专)的3人,占15.7%;大专以上的4人,占17.6%,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约占七成,比重大。
(五)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能情况:从调查看,农民技师2人,其余未申报
第五篇: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现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近年以来,饶河县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各项部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了人才使用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关键在于管理。我县专门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进一步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挖掘人才资源,对全县人才状况进行了普查登记。在建立全县人才库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形成县委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农业、科信局等部门各司其职,乡(镇)党委具体抓落实的农村人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的作用,通过调查摸底,群众举荐和组织考核,将农村中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登记造册,评选出县乡两级优秀实用
1人才,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人才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名。
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政府扶持,齐抓共管。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乡镇党委政府、各村组织积极引导和扶植农村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协调运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确保实效。
(二)集中培训,依靠专业辅导提高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农广校、党校、职教中心等及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等农村培训基地、农村远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农村各类人才开展集中培训,加大对农民、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农民及时、便捷地接受各种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对种植业、养殖业、电汽焊、农用车驾驶、维修等实用技术的应用技能。与此同时,重视和推动农村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的发展,并成立各类协会,健全各种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培训人员,着力扶植一批智能型的农村实用人才。目前,全县建立养殖协会、各种作物协会、农民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个,参加入社的农户3000多户,吸引和带动农户8000余户。围绕畜牧业、种植业和新兴农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开展“三农”服务,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农民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等。全县开展种植、养殖、农机等各类培训班共128个班次,培训人数达到12903人次。
(三)开拓视野,依靠交流合作提高素质。一方面,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走出家门,到附近经济发展有特色地区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使他们由运用一般简单技术向掌握高新技术过渡,加快知识更新步伐。如2009年夏季农闲时,县农委组织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到友谊农场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友谊农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施标准化作物生产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加强乡镇农村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又学习其他人才的成功做法,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
(四)按需培训,注重实效。一方面开展现行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等政策理论培训,增强农村人才的兴业意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紧密结合,组织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科技等部门,采取理论讲授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并印发简明易懂的实用技术手册,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帮助提高理论水平。
三、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能
(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农村实用
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土地征用、资金筹措、证件办理、技术攻关、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县科信局在科技立项上,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
(二)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坚持结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传播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组织县乡科技人才与农业人才开展“一对一”活动,即帮助农村实用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在“种、养、加、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协调金融部门给予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农村实用人才倾斜,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扶持基金,帮助他们创业致富。
四、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一)宣传上侧重。为了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将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工作纳入到整个农村党员“争先创优”活动中,开展了树立“农村实用人才典型”和开展“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评等活动。同时,在精神上激励,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事迹。各乡镇也组织自己的先进典型深入到各村巡回演讲,通过
宣传,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他们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更大热情,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二)政治上重视。在政治上,开展“两个培养”活动,为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更大的舞台。把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党员。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对那些政治素质高、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农村优秀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把条件成熟的及时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经过确定对象、学习培训、帮带培养、实践锻炼等步骤,依照程序优先把党员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村干部,促使他们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致富转变。我县今年共培养名农村实用人才为入党积极分子。全县已有名优秀实用人才到村“两委”班子任职。
(三)经济上关心。为创建拴心留人的环境,我们对那些在示范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作为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重奖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四)政策上支持。开辟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评定技术职称、优先推荐担任村级干部,打破职称限额和职称评选年限,按照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积极为农村实用人才做好“农民技术
员”、“农民技师”等职称的评定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与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项目为契机,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整合农民培训项目,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新农村建设急需人才和农业主导产业领军人才,把实用人才培训与绿色蔬菜、高效农业、特色养殖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结合起来、与信息平台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培训主阵地、培训分部的功能和配套政策,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建设并稳定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