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间最美的是亲情
人间最美的是亲情
在最无助的路上,亲情是我们的伙伴;在最陡峭的悬崖上,亲情是我们的扶梯;在最寒冷的冬日里,亲情是我们最温暖的太阳。
——题记
最美女孩亲情相依 孟佩杰从8岁就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孟佩杰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6点,帮养母穿衣服,给她洗脸、梳头,然后赶到学校上课;中午12点下课后,又匆忙赶回家,做饭、给母亲擦洗身子;下午放学后,她又匆匆赶回家中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母亲睡觉。每天就这样奔波在课堂和出租屋之间。
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90后女孩,就是这样一件可歌可泣的故事。那是一种怎样的坚强?那是一种怎样的勇气?最美女孩亲情相依,最美故事诠释亲情。
最美母亲亲情常在
李奶奶有5个孩子,刘永孝是她的小儿子,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虽然李奶奶跟丈夫节衣缩食,到处借钱,却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小儿子落下了肢体一级残疾。为此,李奶奶一直很自责,照顾孩子更加用心。由于刘永孝整日卧床,为了防止他身上长疮,每天李光珍都把他抱到盆里,像对小孩子一样仔细擦洗。夏天的时候,要么风扇对着他吹,要么就把他抱到堂屋,敞开前后门,让穿堂风把儿子吹得舒舒坦坦。这么多年来,孩子的身上从来没有一处溃烂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七旬母亲,就是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故事。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最美母亲亲情常在,最美故事诉说亲情。
最美教师亲情永存
陈斌强的妈妈陈月光今年64岁,6年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陈斌强8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一人抚养了三个儿女。也许是生活的磨难,让妈妈过早地患上了痴呆症,陈斌强一直感到愧疚。就这样,为了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陈斌强用布带绑着母亲去学校,风雨中坚持了五年,书写了一名乡村教师的人生范本。
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感叹的教师,就是这样一件至情至爱的故事。那是一种怎样的决心?那是一种怎样的执着?最美教师亲情永存,最美故事倾吐亲情。
有亲情的路上我们不再无助;有亲情的悬崖上我们不再害怕;有亲情的冬日里,我们不再寒冷。亲情是星星之火,一瞬足以燎原。人间最真挚的是情感,人间最美的是亲情。
第二篇:人间最美是真情
“人间最美是真情”主题班队会
绥芬河市第四小学 周倩茹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主题:孝敬父母,由爱父母中懂得关心他人。
1、对象特征:本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爷爷奶奶的爱护,渐渐地有些同学变得自私,缺乏真情,只要别人关心自己,不会自己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2、提出这一主题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以便今后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嫁到爱社会,爱祖国,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三、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2、准备故事,小品,快板、舞蹈等节目。
3、准备照片.4、收集名人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四、场景设计:
大黑板上写好“爱心回报”的大字,并配以图画,副标题(电脑屏幕:“养育之恩永不忘怀”。)
五、活动过程:(一)开幕词:
主持人1,人间最美是亲情。
主持人2,养育之恩永不忘。
主持人齐:第四小学二年级(3)班“爱心回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3小队的姐妹花!(双胞胎)(二)“爱的回顾”篇:
主持人1: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同学1:出示一套照片,讲述《我的成长足迹》
主持人2: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名字。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 4——5名同学介绍自己名字的意思。
主持人: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辈多少的关爱。
请听诗朗诵《妈妈的爱》
同学2:下面请欣赏故事《住院期间》(见附件)
同学3: 古诗介绍《游子吟》
主持人:老师我们讲了这么多关于妈妈故事,请您也为我介绍一下您的妈妈吧。
老师:讲讲自己妈妈的故事。为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们同学中,有一位妈妈他每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放弃了自己的许多休息时间,我知道很多爸爸为了赶着接送孩子顶风冒雪,忘记一天工作的劳累,我还很多次看到几位奶奶、姥姥、爷爷,为了准时的接送自己的孙子,多少次在风雨中等候。同学们:养育之恩永不忘怀。
老师就把这首《爱的奉献》献给我们所有的妈妈吧!(在乐曲声中朗诵歌词。3——4人)
(三)激“情”篇:
主持人: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以到场的妈妈为题,作个小测试(出题测试)。
主持人: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妹妹,你想听吗?
同学1:我给你讲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同学2:《击虎救母》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同学3:《帮妈妈挑水》
(四)爱的回报篇
主持人: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驻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叫《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周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周老师讲《回忆我的母亲》
主持人: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很感动。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周我们搞了一个“我为家长洗洗脚”的活动。听听同学自己的感受吧。学生谈感受.主持人:其实,我们为妈妈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事情,可是家长却十分的感动。请几位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爸爸、妈妈谈感受。
主持人:谢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肯定。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第一: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
第二: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
第三: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
主持人: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
主持人:最后让我们伴着《我的好妈妈》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2011.9
第三篇:人间最美是真情
人间最美是真情
人间最美是真情
作者:我是中条山人
编辑∶喜好喜好
元好问《迈陂塘》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到底情为何物?喜怒哀乐爱欲恨,是情;亲情、爱情、友情,亦是情;人情、世情,还是情。一个“情”字,驳杂纷纭,包罗万象,一言难尽,谁又说得清?不过,说真情最可宝贵,早为人们所认同。
人的一生不可能孤身存在,注定要在社会上生活。上有老,下有小,左右是同辈,周围是亲友。还有领导、同事、同学、同乡,等等。靠什么维系人际间的关系?靠什么创造舒适惬意的生存空间?唯有真情。没有真情的社会,冷漠可怕;没有真情的单位,令人窒息;没有真情的夫妻,同床异梦;没有真情的家庭,难言幸福;没有真情的交往,等同儿戏。而没有真情的人生,断然是残缺不全的人生……
真情从何而来?往往来自穷困潦倒的环境,来自坎坷曲折的逆境,来自平常间的每一时、每一刻。挥金如土,腰缠万贯,也许令人艳羡,但那样的日子到来之时,往往就是真情难觅之日。权大势重,高居人上,也许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但权势下媚颜俗骨的人群里,你难以找到真情的倩影。
真情又是何物?答曰:是真与真会面的信物,是诚与诚交往的使者,是心灵与心灵之间齿轮般亲密的啮合,是真诚实在的处世,是广结善缘、乐善好施的举动。
真情的位置没有耀眼的显赫,大多隐匿在心照不宣之中;
真情的名分没有震耳的响亮,口腔发出的声音并不都代表内心;
真情的滋味不见得甘甜可口,有时可能是穿着苦衣的糖丸,外苦内甜,且甜在心里,甜在长远。
真情并非与生俱来,也非上天所赐。真情是良好道德观之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树结出的珍果,是众人善心交融的结晶,是人类奔向美好未来的催化剂、动力源。
把真情这块瑰宝攥在手里,藏在心间,让它永不失却美丽的光芒!
请点击更多美文链接:【浏览更多精品请到我的首页】执笔为你,写下天边的眷恋 梦中飘逸的淡伤女人 你永远都走不出我的心里
终是那一世花开,这一生花落..谁懂
第四篇:人间最美是真情
《人间最美是真情〉主题班会
问城小学
王丽娟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主题:孝敬父母,由爱父母中懂得关心他人。
1、对象特征:本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爷爷奶奶的爱护,渐渐地有些同学变得自私,缺乏真情,只要别人关心自己,不会自己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2、提出这一主题的原因:通过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认识,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以便今后把这种爱的情感转嫁到爱社会,爱祖国,从而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三、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2、准备照片,3、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四、活动过程:
(一)“爱的回顾”篇:
主持人1: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同学1:出示一套照片,讲述《我的成长足迹》
主持人2: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名字。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
4——5名同学介绍自己名字的意思。
主持人: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辈多少的关爱。
4人诗朗诵:《游子吟》
主持人:老师我们讲了这么多关于妈妈故事,请您也为我介绍一下您的妈妈吧。
老师:讲讲自己妈妈的故事。为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们同学中,有一位妈妈他每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放弃了自己的许多休息时间,我知道很多爸爸为了赶着接送孩子顶风冒雪,忘记一天工作的劳累,我还很多次看到几位奶奶、姥姥、爷爷,为了准时的接送自己的孙子,多少次在风雨中等候。同学们:养育之恩永不忘怀。
(二)爱的回报篇
主持人: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驻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副班主任记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老师讲《回忆我的母亲》
主持人:听了这个故事你一定和感动。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周我们搞了一个“我为家长洗洗脚”的活动。听听同学自己的感受吧。
主持人:其实,我们为妈妈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事情,可是家长却十分的感动。请极为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爸爸、妈妈谈感受。
主持人:谢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肯定。我想对全体同学提出几条倡议,第一:多关心自己的长辈,尤其在他们不舒服的时候。
第二:早上走时对长辈说“再见”,回到家是主动打招呼,尤其是不对自己的长辈乱发脾气。
第三:每天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帮助家长分担家务。
主持人: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
主持人:最后让我们伴着《爱的奉献》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第五篇:人间亲情
人间亲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儿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16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5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硬币丁丁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道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吱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还是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