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影响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因素
浅谈影响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因素
王博超
摘要 :针对影响采油队安全生产这一困扰企业的问题,从客观环境、人的思想行为和油井、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采油队安全生产的诸多原因,研究解决影响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对策与方法,从新工艺的应用、旧设备的老化、单井拉油、报废井长停井的闲置和员工目前的素质等具体问题着手,探索实现采油队安全生产的途径。关键词:采油四队
安全生产
分析影响
对策
1、引言
油田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一直是困绕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由于国内原油的一向紧缺,大港油田公司为了实现建设大油田的宏伟目标,虽然在安全上做了很多工作,也见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事故的发生依然存在,《关于对井下技术服务公司“4.22”井口天然气泄漏事故的处理决定》、《关于对采油三厂“5.15”起重伤害事故的通报》和《关于采油三厂“5.13”交通事故情况通报》等就是最好的见证。这些事故的发生在油田的内部和外部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也再次给我们的管理层敲响了警钟。如何解决采油队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实现采油队安全生产,实现采油队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跟上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来迎接奥运的到来,已是采油厂和采油队管理者需要认真分析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2、目前采油四队总体安全生产现状 采油四队是第二采油厂一支及其重要的采油队伍,一直在采油队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经过了多次大型的检查与评比,管理水平也一直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设备的老化、职工年龄结构和男女比例的不均匀、新工艺的应用、闲置的报废井长停井等问题,依然在生产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雨季生产中特别明显。
采油四队日产水平227.97吨,在全厂范围内,原油产量第一。共有职工57人,男女比例为0.73:1,其中超过40岁的老员工有12人,工作不到五年的年轻员工有7人,采油四队共管理着58口油水井,其中抽油机35台,电泵4台,水井18口;共有六个采油站,其中三个属于承包站,另外还有三个单井拉油点,增注泵3台,混输泵2台,加热炉3台,报废井、长停井共72口;车辆2辆
从总体上看,目前采油四队的安全生产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
(1)全队原油产量高,生产任务艰巨。
(2)全队用工相对紧张、男女比例相对不符合生产需求、新职工和老职工相对较多。
(3)各站井数、井距、设备等与人数的分配比例不均匀。(4)员工素质差别大,中坚骨干分子不足。(5)部分设备老化严重。(6)报废井和长停井情况复杂。(7)部分新工艺发展快,技术要求高。
3、分析影响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原因 3.1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得到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有效转型,人已经成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把人的安全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安全理念,把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和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发展企业的基本策略,已经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这一观念的及时转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不断提高职工生产技能水平、不断减少事故发生及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但是从目前原油产量高而紧张,人数又相对不足的生产实际来看,无疑对我们的职工,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大的考验。这一情况一旦处理不好,将会朝反方向发展,不利于总个采油四队的安全、稳定生产。3.2企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人才的流动。
随着我们油田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对人才的渴望需求已日显突出。经过两次的滩海招聘及多次的厂内部人事调整,不仅使得采油四队内部的人才结构大大的改变,还进一步加速了男女比例不均和年龄老龄化的发展。在一个需要男职工相对较多的生产部门来说,这些技术骨干的离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加快新生力量的成长速度,但是也给了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职工一个“称老”的机会,这部分人不仅在学习、工作上更加放松自己,而且还时不时以“老资格”的身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周围职工学习与工作热情,使得管理更加复杂化,加之人才的暂时短缺,使得新职工失去“带帮”的学习优势,不利于新生力量的迅速成长。加之,男女比例不均及年龄老龄化的不断加快,都是引发员工基本素质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不稳定因素的根本,是对生产非常不利的。3.3突出重点班站,把重点班站作为稳产的基础。
采油四队虽然是产油大户,但是其产量的分布状况却及其不均匀,其中一个歧十五的日产油量就将近占据了总个采油四队三分之二的日产油量,原油生产任务相当重,即使其管辖的油水井数并不算多,仅为10口,但是为了做好总个采油四队的稳产工作,突出重点,把其建设为一流的班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人数的分配上,该班站的员工素质不仅要优选,人数上也不能少,加之其他班站具有相对井数多、井距远、设备不少的特点(特别是歧六站最为明显),是造成人员分布、技术力量不均匀的客观条件和主要原因。3.4为了控制生产成本,老化设备再利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工作持续开展,在全厂范围内,积极开展节能降耗生产活动。为达到以上目标,针对性地选择并实施抽油机改造技术,对已超过效用年限的部分老式兰十二抽油机进行改造再利用。次此,兰十二抽油机的节能改造,虽然从技术经济分析方面已表明,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但是抽油机重心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平衡,进而影响抽油机的运转,在保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歧664的异响情况就是最好的见证。
此外,采油四队生产用车津A6448,已经超出其效用年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部分零件经常受损严重,在高维护费用下,为了控制生产成本,该车坚持再利用。这种靠高费用维持运转的老化设备,无疑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挑战。
3.5注水工程的进一步推动与落实对地层能量的改变。
随着注水工程的落实与加快,注水的不断推进,必将改变原有的地层能量,很可能使某层段或某部位的地层压力突然升高,使周边报废井、长停井的井筒压力不断上升,而采油四队报废井长停井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时间长,封井不彻底和巡检力度难的特点,所以一旦地层压力上升到井喷的极限,加之巡检的隐蔽性,很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
3.6顺应时代信息化的发展,工艺多样化和技能化的出现。
为了推动我厂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资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精确性与共享性,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工艺的技能化已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要求。虽然工艺的更新与接替能够提高资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精确性、共享性,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职工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同时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也给我们的职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技术要求,要求职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培训上,来掌握新工艺的生产技术,以有效防止或控制事故的发生或蔓延。
4、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对策
4.1激励和施压政策兼顾,在稳定总体环境的前提下,不断促进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积极相应上级的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企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并主动的推进和落实这一方针政策。通过细分生产责任、制定奖励措施,并针对性的施加压力,使总个队伍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以人的安全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有效的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使队伍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提高总个队伍素质,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的策略上来。
4.2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为采油四队今后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男女比例不均及年龄老龄化的不断加快的特殊情况下,不仅要管理好目前艰难而紧张的生产局面,还要深入挖潜,找出“好苗”进行训练与栽培,提前做好人才接替储备工作。要想做好人才接替储备工作,一方面,不仅要加快引进新鲜血液的速度,并促进年轻一代的迅速成长,另一方面,还要从队伍中挖潜具备潜力的职工进行栽培,特别是在女职工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更加应该充分利用条件广泛弘扬“巾帼英雄”的良好作风,使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到其中,不光是从根本上解决总个队伍技术水平问题的办法,也是挖掘人才潜力,从根本上解决人少井多,人数和技术相对不均匀的最好做法,毕竟外来新鲜血液的引进是有限的,主要还是要靠自身的培养。4.3加强改造后老化设备的保养,促进老设备的更换速度。
对已经改造的及见到显著效果的老设备,应及时嘱咐值班工人,多巡检多汇报,对及时发现问题的职工加以奖励,从根本上促进职工的巡查力度。防止改造事故的发生,达到正常维护生产的目的。此外,对已经超出效用年限的生产用车津A6448,高能耗、高维护、高风险的控制生产成本已经不再适合生产需求,需要相关单位及时给予解决,以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4.4加强报废井、长停井的巡检力度,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及学会正确处理事故的办法。
在高压注水地带或层段,密切关注报废井长停井的井口和压力变化,加大其巡检力度,通过制定奖励措施,使职工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掌握报废井、长停井的基本情况,以及学会正确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而从根本上防止因老乡破坏,或者地层注水压力的升高,而造成的井喷事故,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有效控制事故办法,达到消除、减少或减轻事故的目的。
4.5加快新工艺技术的学习,促进信息化的发展。
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加强对新工艺技术理论学习与讲解,把具体的模型和信息转换过程进行解剖与分析,还要在广大职工心中广泛宣传新工艺普遍的实用性,也只有把新工艺的实用性宣传到位了,才能让职工从心底下真正的接受新工艺,相信新工艺会为职工带来便利与好处,这也是从职工心里面消除拒绝或抗议接受新工艺普遍实施的首要前提。是引导职工们积极主动学习新工艺技术的好办法和主要动力。新工艺技术学习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总个队伍的安全运作,同时也间接的影响人才的接替与储备,因此,需要密切的关注与督促。
5、结束语
随着油田企业安全政策的相关调整和油田企业安全生产自律机制的形成,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采油四队在采油厂安全生产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影响采油四队安全生产的诸多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实现采油生产的安全发展。
第二篇: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
安全生产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
投稿人:王卫东 钱中方发布时间:2009-10-9浏览次数:160
摘要:目前,随着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监管的推进实施,笔者在结合安全监管实践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安全生产的素质水平提高(人)、设备装置可靠(机)、工艺控制有效(法)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监管,不断强调了安全生产受控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关键影响因素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
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有效形成素质水平提高(人)、设备装置可靠(机)、工艺控制有效(法)三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监管载体,通过严格的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安全环节的细节化监管,以此达到可控状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如图1所示)。
一、素质水平提高(人)
素质是一个人本身应该具备的当前
性和潜在性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综合能
力,还是一种优势能力,更是一种表现能
力。能使一个人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事物而
生存,并能挑战其环境事物而贡献服务社
会的能力总和。那么,在人的素质提高上
应侧重加强以下方面:
1、突出安全责任心教育
从事故统计分析看,由于责任心不强、行为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5%以上。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装置性违章,亦有人员行为性违章。
而行为性违章最关键的是职工缺乏工作责任心,那么事故就会伴你而来。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安全责任心教育,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安全、重视安全、想着安全。
2、抓好安全知识教育
分析发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原因可以看出:无知违章是因缺乏安全知识,失误违章是因操作技能不娴熟或设计不科学,故意违章也受经验和技术支配或存在侥幸心理,“三违”现象发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知识缺乏。因此,要加大对“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班组安全教育等监管力度,可突出应急培训、技能培训、关键岗位培训等。一方面可提高职工现有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引导职工注意熟悉与自己职业相关的安全科学知识。
3、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统计以往所发生的人为差错事故中,由于技术原因导致事故占30%左右,因而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是实现安全操作的重要条件。人掌握技术的过程,又可以具体划分为“懂、会、熟、巧”这四个递进层次,分别采取讲课、岗位练兵、举办短训班、专题研讨等形式,实现作业有程序、动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使工作人员形成互相监督、互相把关、互相提醒的联防互保体系。
近几年来,发生的一些列重特大化工生产事故,多因企业法人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专职、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违规操作、冒险蛮干造成的,是当前化工生产企业重大安全隐患之一。因此,人的素质是监管工作的第一要素,它是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人的素质提高决定了安全生产的监管水平,没有人的高素质水平,就没有高的管理水平,也就没有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所以,危化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应在近年内,通过严格规范的培训、教育、调配等手段,加强企业决策、管理、执行三个层面人员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从业人员“学历、经历、资格”的素质问题。
二、设备装置可靠(机)
在设备装置的可靠性上,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设备装置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生产设备装置,消除安全缺陷和隐患,注意加强公用工程和设备装置维护检修等方面工作,使生产设备装置保持完好状态。
1、加强规范维护保养和检测控制
在实施设备装置日常监管中,要严格机泵设备、特种设备、电气设备、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安全联锁装置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特别加强特种设备生产、注册登记、使用、检测检验和报废更新的管理。并对可能引发火害爆炸部位,必须设置检测仪器、声光报警仪和联锁安全设施;对可燃或有毒气体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仪;对自动控制系统应加设手动控制功能。对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及污水处理的公用工程设施,要进行定期维护检修更新,确保稳定运行。
2、加强企业自身技术诊断工作
通过制定生产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有效监管企业生产现场设备装置运行测试记录控制,在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下尽可能长周期地连续运行,使生产设备系统能够可靠地发挥其预期功能。并根据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工作,有效控制设备装置正常运行。一句话:“设备故障诊断要始终致力于设备运行在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及优质的状态”。
通过设备维护、测试诊断、改造更新等手段,实现对设备故障早知道、早预报、早诊断,把故障消灭在萌芽之中。其目的是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减少设备故障及事故发生。同时提高安全生产保险系数,并能达到减员增效、可靠运行的目的。
三、工艺控制有效(法)
工艺控制是防止出现安全生产缺陷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它可以在整个化工生产线上进行追踪,实现并保持预定的工艺水平稳定性和重复性,它可依靠统计工具进行测试、反馈和分析安全生产受控状态。重点做好以下工艺控制管理工作:
首先,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物料危险性,编制工艺技术规程,如工艺流程、岗位职责、设备一览表、工艺指标、装置开(停)车方案等;
其次,根据工艺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岗位操作规程,每年组织评估不少于一次(风险评估);
再次,要综合评估工艺指标的安全性,严格按照正常操作区域、异常区域、危险区域的控制范围划定,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估,制定应对措施,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其工艺控制的最基本内容有:
最后,重点加强高危工艺生产装置自动控制能力。重点提高光气(光气化)、硝化、氟化、氯化、电解(氯碱)、氨化、裂解(裂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胺基化、聚合、烷基化等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15种高危反应工艺生产装置的自动控制、自动报警、自动泄压等控制水平。并设置自动紧急停车系统的工艺控制。还应按照右侧工艺控制顺序加以监管,主要通过生产现场的工艺测试控制数据,随时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控制的异常变化情况,正确分析判断工艺控制的受控状态,适时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以上三个关键影响因素是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应从原头抓好人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设备装置的可靠运行(硬件)和工艺流程的有效控制(软件)两方面进行重点监管,有利于重点突出、主次兼顾、全面拉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利于科学整合、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安全监管工作,有利于人性化、常态化、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四、三要素受控取决于管理
受控状态是指对影响过程安全的所有因素。包括工艺参数、人员、设备、材料、加工和测试手段、环境均加以控制。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在基层,落脚点在现场,其监管三要素(人、机、法)的关键聚焦是“受控”。
危化品生产企业应在依据国省二级安监组织的政策导向,经地方安监部门的严格监管,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安全管理基础上,使企业始终处于可控的三个关键
影响要素。而这种受控状态一般是通过安全生产事前明确操作什么、如何操作、怎样操作问题;事中确认关键点和危险点监控、规定操作步骤、协助操作要求等;事后侧重强调现场检查到位、汇报沟通到位、跟踪检查到位等操作受控步骤。因此,我们应注意二个方面的受控管理工作:一是,整合内容,搭建平台,推进监管;二是,受控管理,贯穿全程,保证安全。
以上管理贯穿于安全工作活动的全过程,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没有好的管理,就不能使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要素的受控管理就不能得到有效实现,本质安全度也就很难提升。
总之,实施三要素监管,是企业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是行政部门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主题。需要更深层次的实践体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有效推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三篇: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安全因素
(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
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
第四篇:影响饲料安全因素分析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分析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企业或个人在饲料的生产、经营和养殖等各个环节,违法添加违禁药物,违规添加药物或使用不合格的饲料原料,给动物养殖带来损失的同时,也给动物产品的质量带来了隐患。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害药物。自然因素主要指由于自然的化学因素或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饲料原料带有有害物质,也包括原料中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一.人为因素
1.1滥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药物添加剂。
我国农业部于2001年9月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定了33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用法与用量、休药期、注意事项等,以及24种不能添加到饲料中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2002年2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发布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共5大类40种。强调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饲料厂不按规定执行,仍在使用一些已禁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动物养殖过分依赖抗生素等药物,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动物饲用抗生素后导致药物残留,引起耐药菌株扩散,对动物、人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引起动物菌群失调,抑制动物的免疫力,继发二次感染。同时使用的大量药物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产生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1.2过量添加微量元素。
从营养学角度考虑,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是必需的,但非常有限,饲料中如果添加的微量元素超出允许添加范围就有可能导致动物中毒或身体不适。个别饲料生产企业为迎合养殖场(户)对家畜外观上的喜欢,把微量元素按常量元素进行添加。比如在猪饲料中超量添加微量元素铜,目的是让猪的粪便干燥、颜色发黑,长期饲喂含高铜的饲料,铜就会在猪肉中大量沉淀。人类如果食用了含有高铜的猪肉,就会影响健康,而没有被猪吸收的铜还会通过粪便的排泄污染环境。饲料中过量铜锌的使用,可以引起养殖动物中毒。而且,大量铜锌随粪便排出,严重污染了环境。砷化物在肠道中具有抗生素作用,能促进增重和改进饲料利用率,同时砷也是一种必需元素,因此饲料生产厂家也使用砷制剂。然而,砷的吸收率低,通过粪尿排放到农田、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它们还富集在动植物中,特别是水生生物(鱼类、贝类)中,最后转移到人类食物链中,危害人类健康。1.3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毒物及交叉污染.采用先进的炙加工设备,科学地控制好加工工艺参数,能破坏饲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饲料品质。但若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饲料中复杂的添加物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的加工过程中,矿物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会发生降解,矿物元素之间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等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合物,这一方面降低了饲料中有效成分的效价,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有害物质引起污染。
二.自然因素
2.1饲料中虫害、螨害与鼠害
2.1.1虫害:饲料在贮藏过程中常受到虫害的侵蚀,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或毒素的产生。常见的虫害有:玉米象、谷象、米象、大谷盗、锯谷盗等。它们不仅害饼,使其损失高达 5-10 %,而且还以粪便、结网、身体脱落的皮屑、怪味及携带微生物等多种途径污染饲料,有些昆虫还能分泌毒素,给畜禽带来危害。
2.1.2螨害:在温度适宜、湿度较大的地区螨类对饲料的危害较大。因螨类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寄生,它的大量存在加剧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能值降低、水分增加,导致饲料发热霉变、适口性差、动物的生长性能下降。
2.1.3鼠害:鼠的危害不仅在于它们吃掉大量的饲料,而且会咬死雏禽、仔禽、仔猪,造成饲料的污染,对饲料厂包装物、电器设备及建筑物产生危害,引发动物和人类疾病的传播。
2.2饲料中的微生物污染
2.2.1霉菌:目前已发现可产生霉菌素的霉菌有 100 多种,其中能导致使人畜中毒的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刀菌属等。霉菌可以通过适当的干燥或添加防霉剂进行控制,一旦霉菌素产生就很难去除。目前虽有一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法脱毒,但常因工序繁杂或费用较高均难以在生产中应用。
2.2.2霉菌毒素:较常风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玉米赤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单端孢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毒性最强。
a、黄曲霉毒素: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有玉米、棉籽、花生及其饼粕。动物摄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均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其中以雏鸭最为敏感,其次为仔猪、雏鸡、种猪、种鸡等。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素,以引起动物的急性肝炎、肝细胞瘤有肝癌、血凝不良、机体免疫机能下降为主要特征。对于成年动物,是耐受性较强些,但仍会抑制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畜、导致毒素在畜禽产品中残留。
b、玉米赤霉烯酮:易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燕寿等。它主要由镰刀菌产生,可引起畜禽发生雌性激素亢进,猪最为敏感,可使母猪阴道红肿、发情延迟或发情,影响公猪的精子开成和性欲。
c、单端孢霉菌素: T-2 毒素和呕吐毒素等单端孢霉菌素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黑麦及燕麦中。主要由在线镰孢霉产生。该类毒素的靶器官是肝和肾,属于组织刺激因了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粘膜。主要影响畜禽采食、使其生长减慢、呕吐、血痢、严重的皮炎、出血、饲料利用率降低。
d、沙门氏菌:是细菌中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为有鞭毛的杆状细菌。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为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等。在我国对畜禽威胁较大的沙门氏菌病为猪霍乱、牛肠炎、鸡白痢等。
2.3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2.3.1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因子、碳水化合物抑制因子、矿物元素生物有效性掏因子、颉抗维生素作用因子、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作用因子等。它们的存在干扰了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利用。
2.3.2饲料抗营养因子副作用豆饼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血降低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活活性、;增加胰酶分泌、使细胞凝集素、抗蛋白胰腺肥大(鸡)肠壁损伤、增加内源蛋白分泌损伤、影响生长、死亡花生饼黄曲霉毒素、抗胰蛋折酶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生长、导致畜禽慢性中毒棉籽饼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影响赖氨酸及矿物元素的有效性、改变鸡卵黄膜的通透性,导致蛋白变红、变褐、产蛋畜下降菜籽饼噁唑烷硫酮瘀、异硫氰酸酯影响碘利用、适口性和生长速度、引起甲状腺肿大和损伤;酯单宁、腈刺激粘膜,导致下痢芝麻饼植酸、草酸干扰矿物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形成蛋白复合物羽扇豆生物碱影响口性、生长麦类及其加阿拉伯木聚糖,B-葡聚排水状和粘稠粪便,阻碍养分和消化酶扩散,随低饲料工副产物糖及其它非纤维素多糖能值、影响脂肪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导致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下降。
2.4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2.4.1农药污染:近年来,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造成饲料污染并危害畜禽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到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这些物质中,除有机磷在田间分解较快外,大都在自然界稳定性较高,不易分解。如六六
六、DTY,这两种农药虽于 1987 年就已停止生产,但由于它们的使用已有 30 年、DDT 需 4-30 年才能分解消失,因而仍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4.2工业“三废”的污染:工业“三废”能从多渠道渗透到饲料中,常见的有:砷、铅、汞、镉、铬、3,4-苯、N-亚硝基化合物、氰化物、氟化物等。生产中 Hg1,Cd10,As50,Pd30,Cr300(鸡),Mo500。若长期饲用受工业“三废”的饲料,其体内将富集大量的有害物质,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并通过肉、蛋、奶等转移给人类,造成公害。
2.4.3营养性矿物质添加剂带来的污染: Ca、P、Cu、Fe、Mn、I、Se、Co 之间既互相协同又相互制约,它们的不足,过量或相互比例不平衡,均可造成畜禽生长发育不良或中毒。如饲料中的 Ca、P 比例不平衡或维生素 D 缺乏,会引起畜禽软骨病或骨质疏松症,蛋壳质量下降;高 Ca 阻碍 Zn 的吸收;高 Cu 引起 Fe、Zn 缺乏,使仔猪生长减慢、发育不良、血红蛋白下降、甚至死亡; Se 用量少,安全系数仅 50 倍左右,若超量添加就是一种剧毒物质;食盐既是畜禽的必需营养物质,又是调味剂,当添加过量或虽未过量,但因混合不匀,造成局部过量,雏鸡、小猪吃了都易中毒;长期饲喂未经胶氟处理的磷酸氢钙或过磷酸钙,会导致氟中毒,而氟中毒会干扰 Ca、P 的吸收。
2.5饲料中非营养性添加剂带来的污染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抗生素、激素、抗氧化剂、防霉剂和镇静剂的使用对预防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起着巨大的作用,但若不严格遵守使用原则,控制使用对象、安全用量及停药时间,就会使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肉、蛋、奶中残留,并通过畜禽的排泄物污染环境。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预防畜禽疾病,增进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Krjider 指出抗生素添加剂可获得 5-8 倍的赢利。但是,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可使某些疾病原菌突变成抗生菌,引起抗药性问题。另外,还存在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如链霉素降解作用很低,四环素的降解产物甚至比四环素具有更强的溶血或肝毒作用。砷制剂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短期内可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加速机体同化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改善皮营养,提高饲养效率,但是长期使用砷制剂将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脑病和视神经萎缩的发病率升高。
饲料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制定了抗生素等添加剂的用法用量规定。我国农业部于 1989 年元月颁布了《首批饲料药物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提出了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品种、畜禽对象、年龄上限、最高和最低用量、停止使用期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还规定了一些药物添加剂不能同时使用。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添加剂,须严格按规定进行。
2.6 转基因饲料原料引发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这是一个目前还存在广泛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但它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用转基因原料生产出来的饲料饲养动物是否会产生遗传污染;这样的动物性食品是否与非转基因食品“实质等同”,有无显著差异;转基因食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过敏;对生态安全性的影响怎样等。
第五篇:关于农村公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农村道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红色旅游、汉白玉产业的不断发展,辖区经济得到逐步提升,宝兴县全域境内基本实现道路“村村通”。但是,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却不到位。相比于一般道路,农村道路环境复杂,安防设施水平低、管理力度不足等,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巨大,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当前辖区农村道路现状
从全县交通发展状况来看,7个乡镇近596.6公里的公路,乡村道路343.87公里,占全县道路总长57.6%,规模大、覆盖面广,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出行,交通组成复杂,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现象严重。且现辖区部分农村道路受地理环境限制,弯多路陡,里程长,岩土结构性质不稳定,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路面年久失修,缺乏安全防护设施、标识标牌,道路通行条件较低。特别是硗碛藏族乡、陇东镇永富乡、五龙乡战斗村等偏远乡镇、村组,由于公路路线纵坡大且地形极为复杂,临水、临崖、长陡坡多,且受超载、超员、恶劣天气等多方不力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频发。2022年1-6月,宝兴县在农村道路上共发生交通事故22起,受伤7人。
二、影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一是交通管理者。
宝兴县7个乡镇、38个行政村,按照目前交警警力分配情况,一个民警大致要管31公里的农村道路,按照人员实际分配,很难全面管理到位。加之辖区4个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管理人员占民辅警人数39.28%,农村道路管理警力不足。虽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交管办,建立了乡镇领导干部包乡镇、交通主干道、村组等的责任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村地区管理面积较大,乡镇领导干部的相关责任太多,乡镇交管办工作力度不到位,导致对偏远的乡镇、通村公管理路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因此农村道路易成为管理失控区域。二是交通参与者。
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欠缺,认为考驾驶证费时费力、成本高昂,存在侥幸心,经村里有经验的驾驶员稍加指导,便上路行驶,因缺乏监管而我行我素,没有顾忌,开车随意驾驶,无证驾驶。(二)车的因素
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不止在田间作业,也经常上路行驶,不少群众为图方便、省钱,乘坐拖拉机、农用车、报废车等车辆,人货混装。且无牌无证车辆屡禁不绝,报废摩托车、面包车、变型拖拉机满天飞,超载、超员、超速等违法现象频发。
(三)路的因素
一是自然条件。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村道路技术水平整体偏低,道路线形复杂,存在路窄、多陡坡、多急弯、临水临崖、视距不足等情况。同时,宝兴县属于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乡村普遍分布于高山地带,经常出现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甚至极端天气,路面湿滑、冰冻、积水等情况时常发生。二是道路设施。
农村道路比较狭窄,实行混合式交通,农村公路多横穿居民住所、耕地等,部分群众在公路沿线私搭乱建、堆物占道,随意将耕作垃圾丢弃在路面,尤其硗碛藏族乡散养牛羊猪等牲畜,人、车、路矛盾突出,增加了道路风险。且“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有限,仅仅限于路面硬化,缺少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而村民也不会去追求这些安防设施。加之部分道路标识标牌被物体遮挡或不醒目,很难被驾驶员发现,甚至很多视距不良、急弯陡坡路段并未设置视线诱导、交通标志等设施,导致驾驶员无法及时作出准确反应。(四)企业的因素
辖区汉白玉、砂石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河、西河两条河,涉及3乡2镇。2020年以来宝兴县辖区内货运车辆成倍增加,日均货运车辆车流量2000辆次以上,源头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车辆超限超载、超速、不遮盖篷布、抛洒地漏等违法行为频发,屡禁不止。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充分发挥道安办纽带作用,加强乡镇交管办、劝导站运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工作保障,建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