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
煮手表的科学家
牛顿有一次想问题,后来感觉饿了,想吃早饭,于是想到要煮鸡蛋来吃。但煮鸡蛋时还不忘学习,于是过了几分钟后,掀开锅盖,看到的竟是他的手表在锅里。再一看,鸡蛋怎么在自己手里!
这体现了一个人何等的专注精神!牛顿无论对学习还是研究都很专心,也正因为他这种专心致志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造就出来一位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人类解开大自然之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锲而不舍的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利坚合众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 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 —— 《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爱迪生被列车员打了一耳光,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这样的挫折,没有使爱迪生退缩,他依旧执著于发明创造。他发明了电报、电灯、电话,在物理学史中,他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不一样的王选
〈大师王选〉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美,给人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是一种高级享受。
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要善于“延迟满足”。
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士,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
“名人是过时的人。”这是王选给名人下的定义。“名人要保持普通人的心态,知道自己是一个过时的人。” 〈凡人王选〉
北京大学东门对面,方正大厦巍然而立,“这是王选一手带大的„孩子'。”方正集团的一名高层人士说。
2003 年,王选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办公室并未搬出方正集团。
在方正集团内部,能明显感觉到王选身后留下的恢弘事业和集团上下对他的敬重。
王选助手丛中笑哽咽着说,“他很谦虚,在同学同事面前都没有架子。”王选很少用汽车,甚至在方正集团给他配备了汽车后,他也不在家门口坐车,都是自己骑自行车到方正。
北大教授金东瀚印象中的王选,最爱穿的就是白衬衫和卡其布的裤子,膝盖那里经常磨得发白。“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他穿西服都有些不习惯。”他说,王选去参加外面的活动,总是随身带着西服,到方正集团里面把西服穿上,活动完了,再脱下来,换上平日装束。
我在采访中多次接触王选,他一点架子也没有,总是一副谦虚的笑容,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王 老师”。他从来不居功、不诿过,如果继续炒作,损害的不仅是王选的声誉,也是方正集团乃至整个北大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声誉。
勤奋学习的陈景润
1953 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留校当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个国家语言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了,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 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甘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 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作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 10 多年的推算,在 1965 年 5 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 2 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数学之迷,这一世界数学“悬案”终于被陈景润所破译,皇后王冠上的明珠终于被陈景润所摘取。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神五回收惊心400秒
每个人都深深知道,作为“远望”三号的船员,历史性的时刻就要来临。
因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经进入绕地球飞行的最后一圈 —— 第 14 圈,回家的时候到了,在飞船飞过南大西洋上空的时候,“远望”三号只有 400 秒左右的时间,去完成对飞船的一系列高难度控制动作:“抓住”飞船并稳定跟踪、发送进站链、第一次调姿、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第二次调姿、变轨发动机点火、实施飞船制动控制并实时结束制动。
这是惊心动魄的 400 秒!“远望”三号自 9 月 8 日 驶出长江,南下太平洋,跨越爪哇海,横穿印度洋,抢渡好望角,挺进大西洋,全体参试人员与风暴和巨浪战斗了整整 38 天,30 %的船员在晕船呕吐的状态中坚持工作,为的就是这 400 秒。
大副赵文斌离开重病的母亲,测控工程师刘辉峰离开垂危的幼儿,还有三副何军发等 10 人舍下正在怀孕的爱人,俞金生等 18 人丢下刚刚出生的孩子 …… 他们,为的也是这 400 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神舟”,我们在等你!随着“一分钟准备”的声音响起,端坐在操作台前的张旭东双手紧握操纵杆,双目紧盯示波器。刹那间,仪器上跳出一个亮点,天线主波束随即牢牢将其套住。
“ 330 发现目标”,“„长江'三号 USB 发现目标”,监控台前副测控长许宁迅速按下几个按钮,在不到 5 秒的时间内,完成了双向捕获。
天地通信的渠道建立起来了!船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全船上下松了口气。分钟后,北京就下达了“发送进站链”的指令。飞船的各种信息,包括飞船轨道、姿态和航天员话音等,通过船载卫星通信站,迅速发往北京指控中心。
“一次调姿开始 …… ”,北京指控中心的一串串指令变成电波不停地从“远望”三号船上射向太空。
“„长江'三号跟踪结束”,随着这声通报响起,所有的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各机房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远望”三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飞船返回舱逐渐接近地球,向着设在祖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着陆场飞去。
载人航天
1992 年,中央政治局的常委们在一份绝密报告上画了几个圈。这份报告是一张飞天之梦的蓝图,那是 9 月里的一个白天。“白日做梦”似是不可能的事,但十几年后,飞天之梦竟然真的化作了辉煌的现实。
1991 年的春天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彩,中国载人航天的步伐在明显地加快着。
从 5 月份起,航空航天部先后邀请了数批俄罗斯航天专家来华讲学,重点介绍俄罗斯在发展载人航天,特别是研制“联盟号”飞船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并派遣了 20 名年轻的技术人员到俄罗斯学习,为期两年。
月,一、五和八院三个总体单位分别提交了各自的载人飞船设计方案,有的方案厚达一尺多。
1992 年 1 月 8 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会上,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75 岁高龄的任新民院士,带着一个 1-10 的飞船模型,亲自进行讲解和演示,并代表航空航天部汇报了《关于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立项的建议》。会议决定,在“ 863-2 ” 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航空航天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原国防科工委牵头继续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论证。
1992 年 9 月 21 日,决定性的日子来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汇报。大家讨论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决定,要像当年抓“两弹一星”一样抓载人航天工程,有事可直报中央。这次会议是中共中央十三届常委会第 195 次会议,会议一致同意了中央专委《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好事多磨的中国的载人航天,1992 年终于真正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神五回家
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15 日冉冉升入太空之时,亿万华夏人民收获的,不仅仅是飞天梦想成真 —— 巡天遥看,登高望远,一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发展进程,从此跃上一个新的起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骄傲和自豪。载人飞船一飞冲天,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中国日益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它向世界传达的,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东方民族迸发出的活力和不可遏制的升腾发展之势。“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中,迈出了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载人航天飞行涉及科技领域广,技术难度大。“神舟”五号升空,使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为“神舟”飞船升空提供强大推力的,是当代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改革开放 25 年间,中国科技急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从 1997 年到 2002 年的 5 年间,获得国家登记的科技成果就有 14 万多项,授予专利权 52 万件。
神五的发射与回收
2003 年 10 月 15 日,晴空万里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 —— “神舟”五号,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升空了。10 月 16 日,又是一个明媚的秋日,“神舟”五号按预定时间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 4.8 公里,与飞船一起平安回来的还有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短暂的 21 小时,创造了我国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的完美旅程。多少中国人在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惊喜地奔走相告:我们成功了!
2003 年 10 月 15 日 凌晨,酒泉。
戈壁秋夜,寒意袭人,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
“顺时针调整,继续,再调 …… ”直到发射前 2 分钟,距发射架仅 300 米 远的瞄准间内,工程师唐建最后检查了一遍火箭平台瞄准精度,方撤离现场。
“ 1 分钟准备!”
“ 10、9、8…… ”
“点火 —— ”
“起飞 —— ” 9 时整,大漠震颤,烈焰升腾,“长征”二号 F 型火箭腾空而起,载着“神舟”五号飞船和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时 42 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
日凌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
主着陆场寒气袭人。然而,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 1 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主着陆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尚未枯黄的牧草随风摇曳。远处,依稀可见微微隆起的小山岭,就像大地母亲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时 07 分,内蒙古主着陆场收到飞船返回信号。紧接着,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与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场完美的太空接力,终于传向了最后一棒。“空中搜索开始”,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下达了命令。
紧接着,5 架直升机发出嗡嗡的轰鸣,在落区上空形成五点布阵,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展开,在着陆场上空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景象。“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
突然,天空中迸发一声惊雷,“抛伞舱盖了!”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此时飞船已完成打开主降落伞、拉出天线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此时搜救指挥车内的电子地图上,代表 5 架直升机的五色曲线开始向落点会聚。“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
直升机缓慢下降,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舱体外表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产生高温而变成了深褐色,伸手触摸,余热尚存。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6 时 23 分,搜救队员迅速架起处置平台,熟练地打开舱门,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杨利伟从返回舱中神采奕奕地探出头来,他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一时间,草原上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时 54 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坐在电视机前目睹“嫦娥奔月”历史画面的中国人欢呼跳跃,激动不已。随着“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点火,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满载国人千古飞天的梦想,直冲太空,向 38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奔去。诗仙李白若生在今天,就不会发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感叹了。
“嫦娥一号”的和平之旅,将绕月一年,执行月球三维影像拍摄,14 种月球表面元素探测、月壤厚度及分布探测等多项使命,为人类加深对月球认识提供宝贵资料。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日子已经不远。
中华民族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萌生攀登月球、征服太空奇想的民族,与月球相关的神话、故事、诗篇无数,尤其是从古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嫦娥奔月”神话,不仅给世代中国人以无比美妙的遐想,而且给世代中国人探究月球和太空秘密以强烈的诱惑。但在漫长的过去,这一切只能是神话,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实行,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增,为中国人踏上探索太空的征程提供了条件。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成为当时少数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 2003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成为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7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中国的航天技术和成就再次举世瞩目。这三大成就标志着中国人征服太空迈出了历史性的三大步。
航天方面的成就,只不过是中国人许许多多梦想得到实现的一个实例。如果说,过去几千年是中国人梦想的年代,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则是中国人实现梦想的年代。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已不再难。现在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水路把四川、把关山重重的西南和全国紧紧相连。若干公路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马干沙漠,铁路修到了“世界屋脊”西藏。三峡大坝的建成,让“高峡出平湖”也不再是梦想。
中国人爱做梦。国家有梦,地方和部门有梦,家庭和个人也有梦。新时代有新的梦。梦,就是希望,期盼,目标和追求。有梦是好事。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也是实现各种梦想最好的时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环境下,过去许多看似做不到的事情都能够做到,许多看似实现不了的理想都能够实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时 35 分,“东方红 1 号”卫星由“长征 1 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中国进军太空的万里长征。
“东方红 1 号”卫星进入轨道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卫星上的短波无线电发讯机,循环播送《东方红》乐曲和遥测讯号,乐曲声音清晰嘹亮。每分钟循环一次,首先以 40 秒的时间连续播送两次《东方红》乐曲,间隔 5 秒钟后,播发遥测信号 10 秒钟,又间隔 5 秒钟,进入另一个循环。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不断地发回各种数据。人们从广播和报纸上获知卫星什么时候经过各大城市上空的信息,这个时间一临近,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到室外,兴奋地观看自己国家的卫星。
“东方红 1 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
二十年磨一剑的协作
“中华大地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创业的沃土,满足祖国的需要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28 日上午,灯光闪烁、万众瞩目之中,作为 2004 年国家科技奖励唯一的发言代表,黄伯云登上了人民大会堂高高的讲台。
正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神州沃土上,中南大学黄伯云和熊翔、易茂中、黄启忠、张红波、邹志强等人一起在新材料领域刻苦攻关,顽强拼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炭/炭高性能制动材料的国家。回首 20 年“问鼎”之路,获奖之后的黄伯云只用两个字形容 —— “过瘾!”
项目起步之初,人们更多的是观望和怀疑,甚至质疑。炭/炭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即使是俄罗斯这样的航空航天强国,也久攻不下。中国人能做这么高难度的材料和产品吗?何况我们曾经的努力失败过。
面对大家的质疑黄伯云说:“这是飞机刹车材料的更新换代,我们不跟上,哪行?何况国家有急切的需求。我们大量飞机的刹车片不能总靠进口吧?飞机不能„上了天不下来'吧?”
好事多磨,实验室里成功了,刹车片上惯性试验台检验性能——模拟实战条件,甚至比实战要求还要高。可 2000 年 9 月,在模拟飞机多种着陆状态过关后,“中止起飞”试验中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下降得很厉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试验,最后失败了。”改进工艺、添加新的材料……时隔 1 年多后,成功终于降临。2002 年 3 月,全面的性能试验完成。2003 年 1 月 20 日 至 9 月 20 日,大型民用飞机上的试飞试验逐步完成。“实战”试验中,飞机场内数百人观看,消防车一字排开,飞机上除了驾驶员就是课题组成员。当飞机稳稳停住,数百人都不由长出一口气:成功了。中国飞机能上天却要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改写了。
“也许,别人花一两年时间磨成了一把„小刀'。”黄伯云幽默地说,“而我们,以十年、二十年之功,磨成的是一把„倚天长剑'。”
而这把“倚天长剑”的锤炼之地,既不是科技实力雄厚的北京,也不是“财大气粗”的上海。其中奥妙何在?
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从承担项目第一天起,黄伯云科研团队“就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可能就是湖南人的霸蛮,就是要做到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黄伯云说,“我总是在课题组讲,也到全校大会上讲,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要争第一。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别的,只有付出得比别人更多。”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让我们做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梦想,你就能实现。”黄伯云用美国人的育子经验来做“说明”,“藐视困难,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如果积蓄了足够能量,就不要挑小事做。你要创新,要跨越,做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黄伯云的执着和感染力,使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一干就是十几年。
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成功,不仅为我国材料领域开创了一个产业,其“窗口”性的示范效应更是长远的。此时,作为 863 计划新材料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黄伯云很清醒:“我们会的毕竟只是飞机上的关键零部件——刹车片,我们还不会造最好的飞机。”
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努力实现创新和跨越,是中国科技界的历史使命和不二选择。正如黄伯云所说:“搞材料的,将航空刹车片做到了第一。搞飞机外壳的,再把外壳做到第一。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愁做不成大事?”
彗星的自述
大家好,还认识我吗?不会把我给忘了吧?我是来自宇宙的可爱彗星呀!
我的头部很尖,尾部又四处散开,“ 外貌 ” 有点像扫帚。就因为这特别的形状,致使我蒙冤生活了那么多年。
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哎!说来话长。不过,为了让你们知道,那我就长话短说,告诉你吧!
一些不科学的人们看见了我的模样,便称我为“扫帚星”,更厉害的称我为“妖星”,还将我与那些天灾人祸联系到了一起。
现在,科学渐渐发达起来,人们对我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改变。可是有些人对我还不够了解,还是那么固执,继续他们的迷信观念,对我还是那么讨厌。这次,我为了我的兄弟姐妹们,也算是为了我自己,来做一次特别的“自我介绍”。希望通过这次的“自我介绍”,能够使大家对我有更深的了解。对我的看法呢,也改变一下吧!
我知道,人们就是看不惯我那扫帚似的的身体,就是它使人们讨厌我的。那么我就先来说说我的身体吧!
通过科学家对我更进一步的研究,现已将我的身体分成了三个部分,那就是彗核、彗发和彗尾。彗核也就是我身体的中心,集中了我大部分的能量;在彗核外面包裹着一层云雾似的东西,是什么呢?科学家称之为彗发,顾名思义也就是我的“头发”。我的“核”与“秀发”联在一起,就变成了我的头。当我与太阳爷爷聊天时,距离越近,我的“头发”就越大,“头发”中间的一些气体与灰尘就被太阳爷爷推向了后方。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用科学语言就叫做“彗尾”。对我而言,就是我的“尾巴”。
哎哟!对了,你们瞧我这记性,还真差点把哥哥给忘了。在我们彗星家庭里,有数不清的成员,其中老大就得数“哈雷”哥哥了," 哈雷”跟我们这些小彗星们可不一样,它得 74 年才跟大家见上一次面,人们一般都可以见它一次或两次,可有些人恐怕一次也见不着。哎,哥哥就是哥哥,就喜欢摆架子。
好了,听完了我的这一番介绍,大家对我是否有了个更深的了解呢?可再也不要将我称为那令人讨厌的“扫帚星”了哟!否则,我可真要生气了。
时间不早了,哥哥姐姐要我早点回去的。再见吧,地球上的朋友!
科学是把双刃剑 世纪是科技的世纪。
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
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探测更广阔和更微小的世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地球成了一个村落 ……
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把我们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带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但这个强大的武器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 …… 就连计算机使用两位数字表达年份也造成困扰世界的“千年难题”,仅仅为了让计算机避免混淆 2001 年与 1901 年,估计全世界就将付出几千亿美元的代价!
可以说,科技是人类和地球的福音,也会是人类和地球的灾星。
环境:发展与恶化
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
现代社会离不开能源。照明、取暖、工业生产,没有能源一切都会停止。但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消耗化石燃料(即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随之而来的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严重威胁世界众多沿海城市的安全。
热带雨林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淡水和矿物资源,养育着全球 2/3 的热带动植物,对全球生态影响很大,可人类为了取得木材和耕地大肆砍伐雨林。由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 森林被过度砍伐,全球许多地方水旱灾害严重、风沙肆虐。世界上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的“环境难民”现已达到了 2500 万人。
由于人类的贪婪和功利,相当多的物种正笼罩在灭绝的阴影中。专家估计,现在全世界有 5 万到 6 万种植物挣扎在灭绝的边缘。物种消失的后果在短时间内是难以预见的,但每失去一个物种,我们就会失去一种对未来的选择。
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 · 布朗指出,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世界正处于环境革命的前夜。西方国家那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汽车为中心,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必须采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但这绝非科技的固有性质。要整治被破坏的环境,还子孙后代一个清洁的星球,人类还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寻找无污染的能源,停止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这一切又有待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高楼大厦的隐患
十九世纪末,摩天大楼在美国诞生,很快便成为科技和财富相结合的象征。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入了摩天大楼竞赛,高层建筑竖起的速度,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恐怕不过分。而摩天大楼带来的高成本负担和灾难隐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说《摩天大楼失火记》便以此为题材。
作品对于摩天楼火灾隐患的担忧是通过消防大队长的口说出的。火灾发生后,消防大队长来到现场,遇到建筑师,质问后者道:你们明知现在消防技术对七层以上的火灾无能为力,为什么还要建造这么高的楼?而在结尾处,他讲了一段更为恐怖的话:今天还不错,只有二百人死亡。以后,类似的火灾将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到那时,你们才知道应该建什么样的楼!电影拍摄于八十年代,十几年以后,这段恐怖预言落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上。911 袭击中,五角大楼的伤亡就远远小于世界贸易中心。如果不是高层建筑来“助威”,911 袭击可能只是一次放大的洛克比空难。对于 911 事件中那样的熊熊烈焰来说,屋顶水塔里的水真可谓杯水车薪。
网络的便捷
电视会议、网上购物、虚拟办公室、虚拟课堂等已经初露端倪,它们在下个世纪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因特网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通讯方式,缩小了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距离,把地球真的变成了一个村落。
网络的资源丰富,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在网络的帮助下都会变得方便快捷。
网络技术的弊
网络技术自从七十年代出现以来,以井喷的方式向全世界传播。凡是上过网的,没有一个会选择从此不再接触网络。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网络也使许多人上瘾,成为它的俘虏。如今,网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问题。在我国现今网络使用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不同程度的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成瘾。然而,在这些网络成瘾者中,青少年因其学业负担和自控能力等因素占了较大比例,也因此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犯罪。因此,对网络的抗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的来自青少年的监护人。
目前,因特网上色情内容泛滥,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因特网与儿童问题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利用因特网向儿童传播色情和诱导儿童犯罪等现象日趋严重。尽管因特网上大多数信息是与学术、商业和政府资料等有关的健康信息,但一些意志薄弱的上网者却很少关心这些健康信息,而专门在网络上寻找不良信息。1999 年 4 月 20 日 制造科罗拉多州校园枪杀案的两名凶手,平时就喜欢在网上“冲浪”,并经常玩“世界末日”等暴力电子游戏。这起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杀案致使 15 人死于非命,在美国引起了一场暴力文化和枪支泛滥对青少年影响的激烈争论,许多人要求限制因特网上的不良内容。
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用户几乎可以无休止地获取各种信息,其中包括电子游戏以及暴力色情信息,这很容易使意志薄弱的青少年上瘾。有人警告,青少年过多地在因特网上游玩会减少交友等其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成长,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其危害将不亚于吸毒上瘾或酗酒上瘾。
网络管理中的漏洞带来的后果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网络黑客利用网络管理中的漏洞,频频发起攻击,破坏网络安全。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这种电脑犯罪案件在世界各国不断增加,令人担忧。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很多喜欢吃鸡腿的小朋友都很遗憾:为什么鸡只有两条腿?要让鸡长出 4 条甚至更多的腿,就要靠转基因技术改变鸡的形态控制基因。当然,转基因技术的能力远远超过使人解馋。经生物科技改良的作物对人类的未来具有重大影响。例如,经过基因改良后的种子能够有效地抵御虫害和旱灾,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它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
基因技术的危害
1972 年,人类跨过了转基因技术的门坎,地点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它释放了一种几乎无限的可能性:按照人类的需求,将不同物种的基因混合起来,创造自然界没有的新物种。基因技术一出世,立刻就被运用到农业科技中,创造了大量新物种。它们在提供高产农作物的同时,也制造了针对转基因作物接受与抵制的大**。不久前一次武汉农民捣毁转基因实验田的**说明,这场抵制风潮现在已经吹到国内。
由于它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科学家担心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
丹麦国立利索研究所 1996 年发表的论文说,把耐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籽和杂草一起培育,结果产生了耐除草剂的杂草,这表明通过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基因可扩散到自然界中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机构发表的报告称,已经发现一些昆虫,吃了抗害虫转基因农作物也不死亡,因为它们已经对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毒素具备了抵抗力。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三次擦肩而过 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曾如此之近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中国本土有许多优秀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曾经距离诺贝尔奖非常的接近,但最终也没能进入这个科学界最高的殿堂。
那么,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曾经与诺奖究竟有多近呢?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 杨建业 教授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 任林毅夫 教授就此交流了看法。
杨建业说:近的时候中国几乎已经快将诺贝尔奖拿到手了。比如说 1932 年左右,王淦昌 教授当时在德国做研究,那时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有一个发现,就是如果用中子来轰击一个元素,轰击以后得会出一个中性的粒子,那么这个中性粒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约里奥·居里认为那是一个光子,但王淦昌则提出,这个物体不是光子,应该是另外一种新的粒子。
一句“没意思” 与诺奖擦肩
怎么样知道这是个新粒子呢?这就需要用另外一种仪器,当时叫“云雾石”。而当时和王淦昌一起做研究的奥地利女科学家麦特勒认为这个没有什么意思,他的导师也认为没什么意思,不愿意做这个实验。结果这个实验后来很快被英国的卡文迪斯实验室的查德维克做了,结果就发现这是个中子。1935 年得了诺贝尔奖。所以当时王淦昌开了个玩笑,他说如果当时我坚持用云雾石来验证,那就不一样了。
与国际沟通弱 成就无人知
杨 教授还介绍说,抗战以前出去了一大批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赵中耀等,都有得诺贝尔奖的可能。而在建国以后,中国起码两次很接近诺贝尔奖,其中一个是胰岛素。
杨建业指出,这是很不简单的,当时全世界都做不到那么大的分子出来,中国做到了。据悉,1965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1981 年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蛋白质──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1998 年又研制成功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当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 席 教授蒂塞刘斯来到中国,对人工合成胰岛素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你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是你们绝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言下之意,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一项独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但就是因为中国当时跟国外的沟通是不太密切,所以别人没有注意这件事情。
“夸克”理论早西方近30 年
另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何祚庥(xiū)直言,得知美国科学家凭借“夸克渐近自由”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感觉“非常之遗憾”。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的研究曾早于美国,成果也非常接近最后的结果。”
何祚庥说,我国在 1965 年率先提出了夸克模型(也叫做“层子模型”)这一量子色动力学中的关键理论,而且,当时提出的关于颜色的概念已经很接近最后的结果。“这个成果就算不一定是最原始、最根本的结果,但也已经是次原始的了”。何祚庥说,1966 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
据杨建业透露,后来因文化大革命爆发,夸克理论组也就随之解散了。
戴震问学
真正学有成就的人是在学习中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清代大学者、思想家戴震 10 岁才上私塾。他在私塾学习时,听老师讲授《大学章句》。讲完《右经一章》,老师说: “ 这一章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戴震问道: “ 老师,凭什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又由曾子记录的?又凭什么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
老师告诉他: “ 这是先儒朱熹的注释里写的。”
他又问: “ 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 ”
老师答: “ 南宋。”
他追问: “ 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 ”
老师答: “ 东周。”
他又追问: “ 周与宋相距多少时间? ”
老师答: “ 大约两千年吧!”
戴震接着又问: “ 既然时间相距这么远,那朱熹怎么会知道两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
老师无言以对。
戴震学习肯于动脑,对疑惑的问题,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不迷信老师,不迷信先贤朱熹,也不迷信孔子、曾子。后来他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并对经学、语言学做出重要贡献。
天主教抵制日心说
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说,所以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公元 1576 年,年仅 28 岁的布鲁诺不得不逃出修道院,并且出国长期漂流在瑞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尽管如此,布鲁诺仍然始终不渝地宣传科学真理。他到处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
布鲁诺以勇敢的一击,将束缚人们思想达几千年之久的“球壳”捣得粉碎。布鲁诺的卓越思想使与他同时代的人感到茫然,为之惊愕!一般人认为布鲁诺的思想简直是“骇人听闻”。甚至连那个时代被尊为“天空立法者”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无法接受,开普勒在阅读布鲁诺的著作时感到一阵阵头目眩晕!
布鲁诺在天主教会的眼里,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 1592 年 5 月 23 日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 8 年之久!天主教企图迫使他当众悔悟,声名狼藉,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的恐吓威胁利诱都丝毫没有动摇布鲁诺相信真理的信念。
天主教会的人们绝望了,他们凶相毕露,建议当局将布鲁诺活活烧死。布鲁诺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公元 1600 年 2 月 17 日,布鲁诺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了。
愚昧残忍的中世纪宗教裁判所对宣传哥白尼“日心说”的乔达诺.布鲁诺的错误判决令人发指。布鲁诺在罗马广场的火刑柱上被残忍的烧死,成为传播创新思想的一位光荣殉道者,他的死是为追求科学真理的信仰而死,布鲁诺就是那个为人类盗取“创新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善疑,可贵的素质
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者的火炬,同时是搜查恶汉底蕴的明灯。—— 莎士比亚
学贵疑,疑则进。但怀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人们在相同的东西里找到不同,在没有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疑问也许只是一个方法、一个技巧,而提出疑问则必须突破旧的东西,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
南宋大教育家朱熹谈读书经验时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则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读书,从不能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一过程,才算把知识学到了手。
古今中外,一切真理的发现,无不从“疑”字开始。众所周知,伽利略正是因为对维持了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石块、羽毛下落问题的谈话生疑,并经过反复实验,才得出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的正确结论的。可以说,没有“疑”,就不会有真理,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进步。
敢于把自己的疑问公诸于世,那是难能可贵的。有人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无知,有人则出于对权威的附会,总之,他们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追求真理,正本清源,而是出于患得患失的心理。敢于表白自己的独到见解,是需要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的。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触犯了教皇,被活活烧死;李四光提出了东北储油量丰富的观点,遭到世俗的讥讽。可见,敢于生疑,敢于表白,需要从坚持真理出发,置个人得失于不顾的勇气。而这又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当然,我们提倡创新,敢于怀疑,决不是毫无根据地否定前人的辛勤劳动成果,而是为了使前人的发现、创新和学说更臻完善。我们今天向课本学习,就是为将来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过去无数事实昭示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今天这样自主创新的时代,不疑将会后退,我们要超越前人,要在学习上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提倡一个“疑”字。
第二篇:科学家小故事[推荐]
一
爱迪生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在七十五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爱迪生为难地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呢!”
二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三
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牛顿的故事
有一天傍晚,沉思中的牛顿下意识地向后院的苹果园走去。园子里,苹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苹果,空气中充满着沁人心脾的果香,对此,牛顿全然不觉。
突然,“ 吧嗒 ” 一声,树上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被风吹落在地上。牛顿的思路一跳:咦!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难道是地球的引力在吸引着它?!
牛顿立即进行了联想,并推而广之。认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和地球使月球围绕自己转动的力,以及太阳使行星围绕自己转动的力,都是相同的。得出了地心引力,人们又把它叫做 “ 万有引力 ”。
第三篇:科学家小故事
科学家小故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富兰克林7岁时,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了他许多钱。富兰克林打算用这笔“巨款”去商店买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个男孩很神气地吹哨子,他当时完全被这个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钱换了那个男孩的哨子。回到家里,富兰克林十分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这笔交易后告诉他,为了这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4倍的钱,并让他明白,这些多付的钱,是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的。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金冠之谜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第四篇:科学家小故事
哥白尼的故事(天文)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达尔文的故事(生物)
达尔文小时候并没有特殊的天才,他只是自小有一种喜欢大自然的天性,善于观察事物。在父亲安排下,达尔文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神学,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自然科学。所以,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时,经常与生物学教授为伍,讨论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1831年到1836年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到处采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资料,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下了基础。
达尔文曾先后出版〈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等巨著,提出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书籍出版后,他的学说立即轰动全球,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在当时可说是一种创见,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
有一天,达尔文走进一家大赌场,观看斗鸡比赛。他伏在栏杆边上,手托腮帮,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直盯着追逐扑打的大公鸡。他是那样专心致志,以至对周围许多人的叫骂、起哄和吹口哨的嘈杂声一点也没有在意。赌场的老辟见达尔文如此专注,心想这肯定是一个大赌客,便立即走到达尔文身边招揽生意说:「先生,你要押宝下赌注吗?如果你是幸运者。嗨!你能捞一笔巨款呢!」
达尔文没有听见似的,动也不动。赌场老板又凑近他的耳朵,重复了好几遍,达尔文这才察觉到。他终于不解地开口了:「我是在察看公鸡的头冠、羽毛和两足,琢磨牠们的体态。」
一天,又患了病的达尔文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一个年轻人路过达尔文的面前。当他知道面前衰弱的老人就是写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等作品的达尔文时,不禁惊异非常。年轻人问道:「达尔文先生,你身体这样衰弱,常常生病,怎么还能做出那么多的事情呢?」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回答说。的确,达尔文极端珍惜时间,他曾在给苏珊﹒达尔文的信中说:「一个竟会白白浪费一小时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价值。」
年轻人听了达尔文的话,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走了。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力)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人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一份圣诞礼物。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礼盒打开,看到一个怪怪的玩具。他们拿在手上摆弄着,不知道怎么玩。
这时爸爸过来给他们做展示,他把上面的橡皮筋扭紧,一松手,只见前面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转了起来,随着那个玩具就飞到了空中。“啊,真是太有趣了,它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
从那以后,莱特兄弟就对飞行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在想:如果人能飞上天就好了!
长大后,他们开了一家自行车商店,一边经营自行车一边研究飞行的事。几年下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的飞机了。
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他们在飞机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带着这架飞机来到野外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像放风筝那样放飞飞机。他们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是莱特兄弟很受鼓舞。接下来,莱特兄弟对飞机进行多次改进,慢慢地,他们的飞机能飞到离地100多米的高空中了。
但是这种飞机有个缺点,就是只有风天才能起飞,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而且它在空中飞时,只能像老鹰那样滑翔,所以人们给这种飞机起了个名字叫滑翔机。
有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他们的自行车店前。司机说车的发动机坏了,向他们借工具用一下。看到汽车上的发动机,莱特兄弟一下来了灵感:如果把发动机装在滑翔机上,是不是就不怕没有风了呢?可是,滑翔机最多承受90公斤的重量,要是人太胖了都飞不起来,怎么把190公斤重的发动机装上去呢?
莱特兄弟又想出用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找人帮忙,订做了一个只有70公斤重的轻型发动机装在飞机上,然后在飞机前装了一个像风车一样的螺旋桨。因为只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飞机才能飞起来。他们带着这架飞机到海边试飞,可是,不是发动机有毛病,就是螺旋奖有毛病,要不就是驾驶技术有问题。一直都不能成功。三年过去了,飞机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
这天,莱特兄弟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叫兰莱的发明家,也发明了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坠入大海了。莱特兄弟立刻去进行调查,并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终于飞上天了,终于成功啦!”哥哥奥维尔对着天空挥手,大叫。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
“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当时, 连他們自己也没有想到, 人类的千年梦幻, 將会在他們手中变为现实.
张衡的故事:
公元78年,在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母亲为他取名叫张衡。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一座巍巍丰碑。
张衡从小聪敏过人,他对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充满了兴趣,日月星辰更让他着迷。有一次,他和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要长好多,而到了中午,妈妈带到回家时,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了。
以后,每当他发现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妈妈赶快回家做午饭。
他还喜欢听妈妈讲有关自然界的故事。白天,阳光普照,母亲给他讲后羿射日的故事;晚上,月亮的银光堆积如水时,母亲便把小张衡抱在怀里,给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星星洒满天空时,妈妈告诉他天上文曲星的传说、二十八星宿的神话。
有一次,母亲给他讲完故事,良久不见他回应,于是拍拍他的小脸蛋,问道:“张衡,你在干吗?”“我在数星星。”
母亲奇怪了:“天上的星星动来动去,你怎么能数得清呢?”“可是,我发现这些星星并没有乱动啊。它往西边移动,而它旁边那些小星星也跟着移动呢。”
母亲一看,果然是张衡说的那样。这样一边观察一边数,他可耀数一千多颗星星呢。
张衡不仅聪明,读书也非常仔细用心。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羞于向人请教。到了10岁的时候,他就能熟读《诗经》,还阅读了很多其他的书籍,对其中的天文、历法知识非常熟悉。
有一次,私塾先生给学生们讲《诗经》中的句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把“流火”解释为“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有个学生很好奇,问先生:“大火星是指天上是的哪一颗星星呢?”
先生含糊地回答:“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流星。”
张衡觉得先生讲的有矛盾,站起来说出与先生完全是不同的解释:“先生,那„流火‟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而不是指落下。”
接下来,他以引证《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等书中有关论述,一口气说出星宿和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画,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同学们听得入了迷,先生也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张衡说是凭着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学问家
蔡伦造纸
蔡伦:秦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王,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焦耳小时候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童第周滴水穿石的故事(生物学家)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第五篇:科学家小故事
哥白尼的故事(天文)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力)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一份圣诞礼物
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礼盒打开,看到一个怪怪的玩具。他们拿在手上摆弄着,不知道怎么玩。这时爸爸过来给他们做展示,他把上面的橡皮筋扭紧,一松手,只见前面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转了起来,随着那个玩具就飞到了空中。“啊,真是太有趣了,它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
从那以后,莱特兄弟就对飞行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在想:如果人能飞上天就好了!
长大后,他们开了一家自行车商店,一边经营自行车一边研究飞行的事。几年下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的飞机了。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他们在飞机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带着这架飞机来到野外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像放风筝那样放飞飞机。他们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是莱特兄弟很受鼓舞。接下来,莱特兄弟对飞机进行多次改进,慢慢地,他们的飞机能飞到离地100多米的高空中了。
但是这种飞机有个缺点,就是只有风天才能起飞,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而且它在空中飞时,只能像老鹰那样滑翔,所以人们给这种飞机起了个名字叫滑翔机。
有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他们的自行车店前。司机说车的发动机坏了,向他们借工具用一下。看到汽车上的发动机,莱特兄弟一下来了灵感:如果把发动机装在滑翔机上,是不是就不怕没有风了呢?可是,滑翔机最多承受90公斤的重量,要是人太胖了都飞不起来,怎么把190公斤重的发动机装上去呢?
莱特兄弟又想出用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找人帮忙,订做了一个只有70公斤重的轻型发动机装在飞机上,然后在飞机前装了一个像风车一样的螺旋桨。因为只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飞机才能飞起来。他们带着这架飞机到海边试飞,可是,不是发动机有毛病,就是螺旋奖有毛病,要不就是驾驶技术有问题。一直都不能成功。
三年过去了,飞机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
这天,莱特兄弟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叫兰莱的发明家,也发明了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坠入大海了。莱特兄弟立刻去进行调查,并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终于飞上天了,终于成功啦!”哥哥奥维尔对着天空挥手,大叫。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当时, 连他們自己也没有想到, 人类的千年梦幻, 將会在他們手中变为现实.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姓输,名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人们尊称鲁班。有的书上写作公输般或供输盘。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
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了好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很不理想。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稀有金属,效果都不很理想。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还是采用白金最为合适。由于改进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真空。灯的寿命已延长到2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太昂贵了,谁愿意化这么多钱去买只能用2个小时的电灯呢?
爱迪生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巾,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
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
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进行多次试验。灯炮的寿命延长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
“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说道。
最后,爱迪生终于选择了竹子。他先取出一片竹子,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他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