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2:1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第一篇: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引言

目前数据中心的设计已经在工程行业里形成一个专业领域,针对安装在数据中心内的设备功率密度、可靠性、灵活性等要求,空调系统的实际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就国内某大型企业自用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实际案例做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1.工程概况

本工程数据中心大楼为一个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包含主机房、支持区(空调机房、变配电所及UPS间、气瓶间)、冷水站、办公区、装卸货等功能区域。

主机房按照“整体B级,局部高可用”的标准设计,共有10个主机房模块:

1、6个模块为常规高密度机房,功率密度可达到2kVA/m2,每个模块的使用面积为500m2,布置在3层和4层;

2、3个模块为可兼容非常规高密度机房,功率密度可达到5kVA/m2,每个模块的使用面积为500m2,布置在3层和4层;

3、1个模块为高可用机房,功率密度为1kVA/m2,该模块的使用面积为300㎡,布置在1层。

数据中心标准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1 标准层平面图

2.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特点先进性:模块化配置,满足中远期要求,符合IT发展趋势;可靠性:系统冗余备份,管路多路由,从冷源、管路、末端配置各方面考虑;灵活性:模块化设计,系统具备弹性及可扩充能力;功能性:空间设计以及功能区设置符合服务流程,并能灵活组合;可服务性:易维护、可更新,设施满足监控和运营服务;经济性:节能、绿色环保、自动运行、节能控制与低PUE的绿色数据中心。

3.末端空调系统设计

3.1气流组织

3.1.1常规高密度机房和高可用机房

机房空调气流组织,拟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方式。机房计算机柜以面对面和背靠背成排方式布置,热通道上方设置透明的软隔断,将冷热通道完全隔离。空调系统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天花吊顶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送风口设置在冷通道的架空地板上,送风口采用孔板分扣600㎜×600㎜,根据送风量设计开孔率,配套调节阀调节每个风口的送风量,回风口设置在热通道的吊顶天花上,风口采用格栅风口600㎜×600㎜。

新风直接从室外经过过滤后引入吊顶回风空间内,与回风混合,平时用于满足工作人员的新风需求和保证机房密封所需要的正压需求。新风处理采用常规吊顶式新风机组。常规高密度机房气流组织图如图2所示。图2 常规高密度机房气流组织图

3.1.2非常规高密度机房

本计算机楼房的3个非常规高密度机房,计算机设备平均装机用电密度为5kVA,这和到单台机柜的用电量约10kW。该部分空调气流组织拟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和机柜局部冷却相结合的方式。地板下送风担负1/3空调负荷,机柜局部冷却装置负担2/3的空调负荷。

空调系统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天花吊顶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送风口设置在冷通道的架空地板上,送风口采用孔板风口600㎜×600㎜,根据送风量设计开孔率,配套调节阀调节每个风口的送风量,回风口设置在热通道的吊顶天花上,风口采用格栅风口600㎜×600㎜。

机柜配套局部冷却系统由制冷主机+制冷末端单元组成。制冷主机仍采用冷水作为冷源,制冷主机与制冷末端单元通过铜管链接,内部充注R134a环保冷媒进行热交换,通过主机控制器控制,保证制冷末端单元蒸发器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避免蒸发器及冷媒管路表面结露产生冷凝水。非常规高密度机房气流组织图如图3所示。图3 非常规高密度机房气流组织图

3.2室内空气温度

(1)计算机机房温湿度的确定对于空调系统有较大的影响,也是很关键的设计参数。关于机房的设计温湿度,最新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2-2008)规定,温度为23±1℃,相对湿度为40%~~55%,但是机房区各个区域的温度差异比较大,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此温度的准确定义点。

(2)根据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标准)的建议,分冷、热通道分别定义温度。这样更科学和更合理的体现机房计算机设备的要求,所以本工程设计的冷通道设计温度为18~23℃,热通道为28~33℃。这样设计会带来如下的优点:1)提高了送风温度,从而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即提高冷水机组的能效比,明显节约能源;2)为过渡季节和冬季使用免费冷源冷却提供使用的可能,并增长了可使用的时间;3)为末端精密空调的干况运行提供有利条件,对空气处理过程的节能有较大的好处。冷、热通道温度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4 冷、热通道温度示意图

3.3空气处理过程

(1)根据计算机房的负荷你,计算机房主要为显热负荷,机房专用空调设计为干工况运行,因为计算机房无工作人员,对于偶尔因少数工作人员进入而带入的湿符合忽略不计。末端空调设计送风温度为18℃,回风设计温度为28℃。

(2)新风处理过程在夏季将室外空气处理到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即23℃和50%,送入空调机房内,冬季仅作过滤处理,不做温湿度的处理直接送入空调机房。新风量的设计采用维持机房正压要求的送风量。

3.4设备设置

机房空调中的空调末端采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组,分别设置于每个机房模块两侧的空调机房内,空调系统均为模块化配置。

常规密度的计算机房模块(6个模块),机房主要采用冷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每个计算机房模块采用N+1冗余配置,每个模块独立设置1台新风机,同时每个模块内设置1台自动加湿机。

非常规高密度计算机房模块(3个模块),机房同时设置冷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和冷水型功能机。每个计算机房模块采用N+1冗余配置,每个模块独立设置1台新风机,同时每个模块内设置1台自动加湿机。

高可用性的计算机房模块(1个模块),机房主要采用冷水型机房专用空调机组,每个计算机房模块采用N+2冗余配置,每个模块独立设置1台新风机,同时每个模块内设置1台自动加湿机。

4.冷水站设计

4.1系统配置

(1)数据中心的冷源采用10kV高压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设计参数供水参数7℃,共分为2个完全独立的冷水系统。系统1主要服务6个常规密度模块和1个高可用性模块及其配电辅助用房;系统2主要服务3个高密度的模块及其配电辅助用房。

(2)系统1计算冷负荷为6500kW,采用4台700USRT的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3用1备),比设计负荷富裕约10%,考虑了后期可能的容量调整和少量扩容。设置3+1的冗余配置是考虑业主对模块化和高可靠性的设计要求,系统1的1台主机对应2个常规高密度机房模块,系统2的1台主机对应1个非常规高密度机房模块,因此该配置可同时实现模块化、分期实施、高可靠性的需求。

(3)根据参考数据,当每台机柜发热量为14.4kW时,断电后室内温度达到40℃的时间约为1分钟,而系统断电后从柴油发电机的启动到冷水机组正常运行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系统1和系统2的水系统中各设置了一个100m?的储水罐,储备容量为系统满负荷5分钟的循环水量。储水罐与系统采用并联的接入方式,突发停电后,在主机无法及时启动的情况下,替代主机提供冷源。

4.2免费冷源冷却

(1)计算机房设备热量是空调系统的主要负荷,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室外温度已经低于机房温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室外的免费冷空气是计算机房节能的关键。结合本项目的气象条件,设计中采用冬季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的节能方式。计划在室外湿球温度低于7℃的时候开始采用,因项目实施地点靠近北京,采用北京典型年气候条件为设计依据。表1是北京气象统计资料。

(2)经过统计计算,一年中可以免费冷却的时间为12d。根据北京地区气象资料,北京地区连续8小时以上气温湿球温度小于等于7℃的小时数为3120h/a,见表2.冬季气温湿球温度大于7℃时和夏季,空调设备全部运行。

(3)制冷主机和冷却水循环泵将节省30%的运行费用。每台机组的功率为450kW,共计6台,停机时间按每年3120h计算,全年节约800万kWh电。冷却水循环泵的功率为55kW,共6台,停机时间按每年3120h计算,全年节约10万kWh电,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5.绿色数据中心的PUE指标

(1)当前,测量数据中心的能耗指标主要采用PUE——电能使用效率,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PUE是一个比率,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

(2)本项目规划IT系统设备供电容量为13800kVA,当功率因素为0.8时,相当于IT系统热负荷为11040kW。如果仍采用旧有的数据中心工艺设计,考虑其它损耗,系统总耗电量将达到惊人的程度。

(3)PUE指标分析:以下我们将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特点,对数据中心能效比的关键指标——PUE进行初步分析,分析的前提条件如下:1)能源统计范围仅包括高性能计算机房及其办公区;2)高性能计算机房采用冷水系统冷却;3)水冷空调系统的综合能耗比为3.3;4)有功功率因素为0.8.(4)当机房实际电负荷达到100%设计负荷时,系统的PUE指标为1.56,在免费冷源冷却的运行工作状况下,系统的PUE指标仅为1.30,远低于行业通常水平。

6.常规高密度机房气流CFD模拟

本项目选择了常规高密度的计算机房做了CFD计算机气流模拟。模拟的边界条件根据本公司针对本次机房的空调设计参数,模拟的目的是检验在设计参数下,机房达到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机房温度场的分布状况及气流分布情况,从而修正设计和检验设计的目的,为设计提供直观的参考。本次模拟软件为AIRPANK。

6.1模拟的边界条件

本项目选择了一个典型数据机房约1/3的面积(约168㎡)进行了模拟,机房的宽度和高度均按现有设计,机柜的布置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方式。计算机设备用电装密度为2kVA/㎡,单机柜的设备用电负荷设定为4kW/rack(按每个机柜占用机房面积2.5㎡)。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如下:

送风温度为18℃,回风温度为28℃;

总送风量为79200m?/h;

总回风量为79200m?/h;

机柜散热量4kW,机柜内风扇排风量为120079200m?/h。

6.2模拟结果分析

1)地板上0.5m水平温度分布如图5所示。图5地板上0.5m水平温度分布

从图5可以看出,在0.5m水平面上,冷通道温度约为18~20℃,走道的温度为23℃,热通道约为28~30℃。温度场分布符合冷热通道的设置要求,未出现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2)地板上1.5m水平温度分布如图6所示。图6 地板上1.5m水平温度分布

从图6可以看出,在1.5m水平面上,冷通道温度约为18~20℃,走道的温度为23℃,热通道约为28~30℃。温度场分布符合冷热通道的设置要求,未出现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该平面也是人员通常感官感受的区域。

3)地板上2.5m水平面温度分布如图7所示。图7地板上2.5m水平面温度分布

从图7可以看出,在2.5水平面上,冷通道温度约为18~20℃,走道的温度为23℃,热通道约为28~30℃。温度场分布符合冷热通道的设置要求,该区域是机房机柜的上部区域,冷通道依然保持较好的温度分布,走到温度虽然有点高,但已经是非人员活动的区域。热通道到达温度设定的最大温度。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冷通道垂直温度分布如图8所示。图8冷通道垂直温度分布

冷通道垂直面上温度在机柜的进风区域保持在18~20℃,而且完全覆盖了机柜的水平和垂直区域,温度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局部的高温,使机柜的进风温度得到保障。

热通道垂直温度分布如图9所示。图9热通道垂直温度分布

热通道的温度呈现从低到高的分布,温度分布范围为28~33℃,最高温度点出现在机柜上方、回风口下方区域。整体温度分布水平方向相对均匀,垂直呈现由低到高的温度梯度。符合机房对热通道的设置要求。

机房横断面温度分布(房间中部)如图10所示。

图10机房横断面温度分布(房间中部)(说明:左侧的通道是模拟单边的热通道,右侧的通道是模拟单边的冷通道。)

从图中可以看出,冷、热通道完全在不同的温度控制范围。从机房的设计气流组织来看,实际的模拟结果基本验证了设计思路,完全实现冷、热通道的相对隔离。空调低温送风第一时间进入机柜的进风区域,冷却机柜后的热量第一时间进入回风区域。

6.3需要改进的措施

(1)从上述不同的剖面空气温度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常规的密度的机房采用地板下送风完全可以满足机柜对空调的要求。但是从节能的角度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来考虑,仍需要进行调整。

(2)热通道上方区域采用物理软隔断,更好地保证冷通道和人员的通道不受热空气干扰,同时可以提高末端空调的热交换率。

(3)尽量采用走道单边冷通道的布置方式,避免单边热通道的布置方式,从模拟结果来看,单边热通道的温度比较高,如人员通道走道会不舒服。

结语

本系统在设计时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大型数据中心建设的经验,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数据中心建设的自身特点,并结合CFD计算机模拟的方式论证了设计的实际可行性。此外由于数据中心的能耗非常惊人,必须采取合理的节能措施,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篇: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解析

海南甲醛检测-海南海口室内空气甲醛检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

统卫生管理办法》解析

2012-09-28 10:07:14 来源:蓝清环保 作者:海南蓝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字体: 大 中 小 | 关闭本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解析

1、制定依据

制定依据: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第六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形成部门“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床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三条,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三是依据《突发该规范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定。

2、适用范围

我国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要该公共场所、办公所及有特俗要求的场所。近几年,有些公寓也安装了集中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目前法律法规值规定了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管理,因此《办法》使用范围规定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其他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3、卫生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个整体,有很多设备和不佳组成。不是所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不见和设备都存在问题,因此,《办法》值对影响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施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晚上要求。《办法》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保证经营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晚上规范》和有关晚上标准的要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具备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空气净化西欧阿杜装置、工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吸取的新风直接来自室外,新风口远离污染源;送风口和回风口设置防鼠装置,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第三篇: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要求

关键词: 机房 恒温恒湿 调温除湿

数据中心是热密度高的环境与场所,数据中心内的计算机服务器等IT设备对机房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数据中心内的热、湿负荷的特点是,既要求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较强,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机房余热,又要求空调机的蒸发温度相对较高,以免在降温的同时进行不必要的除湿。

同时,数据中心机房应用场地内,其服务对象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存储等IT类设备,对机房用的空调有着相同的要求。本文我们探讨一下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参数对空调的要求。

大的单位发热量对空调的要求

1、大制冷量

数据中心机房的热负荷很大,IT类设备的发热严重,致使单位面积热负荷远高于办公区域,即热负荷很大;因为这些设备不产生湿度变化,所以湿负荷较小。这要求机房的空调制冷能力强,在单位时间内快速消除设备发生的热量。

2、小焓差

同时要求空调的蒸发温度相对较高,避免降温的同时进行不必要的除湿。

3、大风量

因为机房用空调要求送风的焓差小,避免不必要的除湿,而另外又要求大制冷量,所以必须采取大风量的设计。大风量的循环也有利于机房的温度、湿度等指标的稳定调节,也能保证机房温度、湿度均衡,达到大面积机房气流分布合理的效果,避免机房局部的热量聚集。

4、大冷风比

冷风比是空调设备的风量和冷量之比。

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保证机房气流组织、提高过滤空气的洁净度,通信机房要求的空调设备的风量较大,因此数据中心机房、通信机房空调设备比普通舒适性空调的风冷比大,两者相差近2倍。

相对湿度控制的要求

虽然数据中心机房的IT设备不产生湿度的变化,但是机房的湿度必须保证在一个范围之内,通常为40%-60%。

湿度过低,容易导致电子元器件的静电产生,造成静电放电乃至击穿;湿度过高,又容易导致设备与元器件的表面揭露而出现冷凝水,发生漏电或短路现象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要求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机具备加湿与除湿功能,并能将相对湿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除尘与空气净化要求

除了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要求外,数据中心机房的空调还必须具备除尘与空气净化的性能。由于机房内的灰尘会影响IT类设备的正常工作,灰尘积累在电子元器件上易导致电路板腐蚀、绝缘性能下降、散热不良等诸多问题,要求数据中心机房空调机的空气过滤器具备良好的除尘与空气净化功能。

不间断的可靠运行

IT类设备不间断运行,也要求空调机能365d×24h地不间断可靠运行。即使在冬季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制冷能力,并能稳定满足冷凝压力与北方寒冷低温运行环境的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空调机必须在工作寿命(通常要求为8年)内可靠稳定运行,为机房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

可监控、可管理的要求

数据中心的空调机组数量较多,必须进行科学、专业的维护与管理,这要求具有空调机组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同时,数据中心的空调是主要的能耗设备之一,要求空调机组的节能运行,也需要空调的可监控、可原理。

归绿电器针对数据中心机房的温湿度要求,推荐恒温恒温机或调温除湿机,详情请点击:

归绿恒温恒湿机

归绿调温除湿机

第四篇:云数据中心运维问题解析

1、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运行管理工作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您认为,数据中心运维工作发生了哪些改变?

云计算是当下的技术热点,云数据中心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升级。

无论是传统的数据中心,还是云数据中心,从他们的生命周期来看,运维管理都是整个生命周期中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

云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认真对待。从开源云计算社区openstack发布的模块来看,截止2014年11月,社区共有项目模块450个左右,模块数量前三的类型是“运维”、“易用性”、“上层服务”,其中运维模块数量第一,占到了153个。可见云计算的技术动向基本上围绕“如何运维”和“如何使用”。

我们今天的话题就先来说一说云数据中心运维的变化。说到云数据中心运维工作的变化,就要分析云的特点。云时代数据中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拟化技术的大量应用,这使得运维管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一、云数据中心运维对象数量激增。虚拟化技术将1台物理服务器虚拟为多台虚拟服务器,如果数据中心支撑业务需求规模不变的话,所需要的物理服务器数量将会减少,这与很多人认为的运维服务器数量激增是不符的,那么这个“激增”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这样分析,由于虚拟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中心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大幅提高了业务需求响应能力,所以多个传统数据中心合并为一个云数据中心在技术上成为了可能。很多跨国企业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中心10:1到20:1的合并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原来在全球建设1000个数据中心,那么现在可以由50到100个云数据中心实现对业务的支撑,在一个合并后的云数据中心内,所要运维的服务器数量绝对可以称得上“激增”,这里所说的服务器既包括物理服务器也包括虚拟服务器。与此同时,运维岗位也就是运维人员虽然也进行了调整,但是人员增加的幅度远低于设备的增涨幅度,也就是人均运维设备数量增加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借助工具、系统,很难完成运维工作。

二、在传统数据中心中,设备都是物理的、真实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对业务系统来讲,交换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对象之间关联也是比较固定的,管理起来相对直观。在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了资源的池化,使得一切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灵活迁移的逻辑存在。虚拟资源可以随时创建、删除,再加上高可用需求、性能优化需求带来的虚拟资源迁移,虚拟资源所在的位置变得不固定了,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系也被解耦了,原来很多能说得清、找得到的资源现在不借助工具就再也无法说得清、找得到了。

三、在传统数据中心中,设备监控主要是采集故障、性能数据,容量一般来讲还不是运维层面的问题,而是规划的问题,当然这也带来了业务系统竖井、数据中心竖井的问题,以及业务资源申请周期长的问题。在云数据中心中,容量不仅是规划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运维问题。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随时采集资源池容量数据,不仅要看资源池的总容量,还要看容量在各个物理宿主机上分布情况,以便满足高可用和迁移的需要。

四、云数据中心在管理虚拟设备时,接口的标准化问题。在传统数据中心内,物理设备已经形成了接口标准,提供运维数据,如snmp、netflow等。而对虚拟化设备,还没有形成国标或行标,对虚拟设备的运维还需要采用厂家标准。如果在一个云数据中心中采用了多个厂家的虚拟化系统,运维人员就需要熟悉多个厂家的界面。这个问题的解决,短期来看,需要一个融合的系统,为运维人员屏蔽多厂家虚拟化系统的差异,长期来看,希望能够形成各厂家虚拟化系统的统一接口标准。

云计算带来了IT服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应对业务需求的敏捷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如果云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调整不及时,不但运维工作量不减反增,而且运维水平还会降低。

2、当数据中心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人们在数据中心管控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流程化、自动化运维的模式,以便数据中心的运维工作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开展起来,数据中心步入云时代,对于运维工作的流程化、自动化要求,云管理系统能给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虚拟化技术是云数据中心的特点,但是云数据中心不仅仅是虚拟化。云数据中心响应业务需求的敏捷性,基于虚拟化,这是云数据中心的技术基础。

云数据中心以租用的方式向资源用户提供云服务,包括IaaS、PaaS、SaaS。从运维的角度讲,云服务的提供者要如何保障用户获得需要的服务呢。

云管理系统保障分配资源给用户的动作是自动化的,也就是说所有操作完全在线上完成,并且支持批量处理。

在云管理系统中,可创建并保存三个层面的资源模板,分别对应IaaS、PaaS、SaaS三个服务层面。用户申请某个或某些服务时,云管理系统就会按照相应的模版去创建资源。这是最基本的虚拟资源分配动作。

复杂一些的操作是可配置参数的资源模板,用户在申请服务时或运维人员在点击资源创建按钮前,可以传递一些参数给创建程序,如操作系统的用户名、密码,那么云管理系统在基于相应模板创建虚拟服务器时,会按照参数设置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员的账号信息。

再复杂一些的自动化动作,是基于模板组合进行的、有顺序的、有条件的动作序列,一般用作响应需要多个资源进行部署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申请,通过一系列操作,为该业务系统分配网络地址、服务器、存储空间,并进行相关的配置,可定义动作执行的顺序以及后续动作执行的前提条件。对于特别复杂的动作组,允许进一步分割,也就是定义子动作组。

上述三种操作都是线上的、自动化完成的,这样的好处就是提高效率。云计算的好处之一就是敏捷分配,如果用户申请后,还要线下做很多配置,就会明显延长服务交付时间。同时基于模板的自动化操作也减少了人工线下操作的不确定性。

上面说完了运维的自动化,下面再说一下流程化。在云管理系统中,服务流程既包含了ITIL流程,如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了云服务申请和审批的流程,如服务开通、服务变更、服务终止等。云管理系统还提供流程设计器和表单设计器,方便运维人员修改系统提供的服务流程,或者根据需要新建流程。

3、云时代数据中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虚拟化技术的大量应用,这使得管理的对象也在变化。以前的设备都是真实的,位置也是相对固定,管理起来相对直观。而应用虚拟化技术的结果是将这些资源进行“池化”,使得一切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迁移的存在,如何帮助用户面对这种挑战?

我们在谈云数据中心运维变化时,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在云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了资源的池化,使得管理对象变成虚拟的、可灵活迁移的逻辑存在。运维人员很难再说清楚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对应关系。

云管理系统会采集虚拟资源的运行数据,即时掌握资源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虚拟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联信息,比如虚拟机运行在哪台物理机上。其次,虚拟资源与虚拟资源的关系,如某台虚拟机与哪个虚拟网络设备的端口连接,某个虚拟磁盘挂载到了哪个虚拟服务器上。第三,物理资源与空间资源的关联,可以定位资源的实际部署位置。第四,物理资源与物理资源的关联关系。第三点与第四点与传统数据中处理方式并无不同。第五,云管理系统,还能够管理资源与业务系统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用户的关系。

通过云管理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即时掌握云数据中心中有哪些资源,资源的运行情况,以及资源之间的链接,资源分配给了哪个用户、哪个业务系统,资源在哪,这个在哪既包括了虚拟资源的分布也包括了物理资源的位置。

可以这么说,云管理系统以服务租用的方式向最终用户屏蔽了云数据中心内的资源情况,但是运维人员通过云管理系统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掌握资源情况,包括虚拟的资源,也包括传统的资源。

4、目前,云数据中心管理的最大挑战除了上面提到的流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同时还要实现异构资源的融合管理,在这方面云管理系统是如何满足的? 我们在谈云数据中心变化时,曾经提到过,如果云数据中心同时存在多个虚拟化系统,由于提供商执行各自的厂家标准,要如何去运维。当时我们提到了“融合”,也就是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去融合、去屏蔽多个虚拟化系统的差异。

需要融合的虚拟化系统有很多,有商业产品,也有开源系统,在这我们不一一说明。但这只是虚拟资源范畴的融合,在我们实际的云数据中心运维工程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国内的很多云数据中心并没有全盘的虚拟化,这种现象在企业云数据中心中尤其普遍。企业中一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虚拟环境中,另外一部分业务系统部署在物理环境中,还有一些业务系统,部署环境同时存在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

基于这种情况,云管理系统进一步扩大了“融合”的范畴,管理的资源范围不仅包括虚拟资源,还包括数据中心的物理资源、空间资源、动环资源,这样就把云数据中心全面地管理起来,既有传统的,也有虚拟的,而且传统资源和虚拟资源结合起来管理,使得云数据中心的运维更加的智能。比如,我要分配一个虚拟服务器,如果有动环资源的信息,我不仅可以基于宿主机也就是物理服务器的使用情况做策略,还可以考虑服务器所在区域的电能、冷能信息。

云数据中心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升级,那么云数据中心的运维也应该是传统数据中心的运维升级,不应该缺少原有的运维能力。

5、云数据中心解决了业务系统部署的烟囱问题,通过资源池化及资源自动调度实现了灵活统一的业务部署,但不同的业务系统有其固有的专业性,对网络、计算、存储的规格要求各不相同,各个业务系统的服务要求、监控要求、故障处理要求等也存在差异,要做到业务系统的统一部署,又要满足特定需要,对于云数据中心“求同存异”的挑战,云管理系统是如何克服的?

云管理系统以服务租用的方式对云服务用户屏蔽了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细节。以计算资源举例,一般情况下,云服务用户所看到的、分配给自己的服务器CPU配置都是虚拟的,也就是vCPU,他和物理CPU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对应关系,甲用户和乙用户同样的虚拟服务器配置,可能由于宿主机品牌、型号、虚拟化方式、超配策略等,在计算能力上会有较大差异,当然,云服务提供的成本也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再加上监控、维护等增值服务要求的差异,构成了不同等级的服务水平要求。

云管理系统在资源池划分方式上支持这种服务水平的差异性管理。云管理系统支持几种划分资源池的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按资源池等级进行划分并进行管理。可以定义不同等级的资源池,如金牌、银牌、铜牌,把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调度到不同等级的资源池中,用户、业务系统具有相应等级资源池的配额,在配额内可以申请、使用资源。其实,关于资源划分等级的做法在传统数据中心就有,在云数据中心中只是加入了虚拟资源而已。

6、对于数据中心而言,能效的问题为大家所关注,绿色数据中心的话题也一直再提,云管理系统是否能有效帮助云数据中心降低能耗?

虚拟化技术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能耗,这是基于虚拟机迁移技术实现的。前提是业务量在某一时间段内下降,物理机资源在这段时间内存在一定比例的空闲。最好是空闲的比例和时间是能够预见的,一般来讲,这个时间是夜晚。在这个相对空闲的周期内,通过迁移虚拟机到值班物理服务器的方式,实现部分物理服务器关机休息,达到省电的目的。

云管理系统同样采用这种方式,通过一段时间的监控,分析物理机资源空闲情况,包括每台物理机资源的空闲比例和空闲时间,每台物理机上运行虚拟机的配置情况,分析最优的虚拟机迁移目的地,最优的值班物理机“人选”,做到既省电,又不会因为部分服务器“休息”影响业务的性能。

第五篇:浅析汽车双空调系统

项目作业任务书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完成《浅析汽车双空调系统》项目作业,增强学生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日常空调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对汽车空调专业知识有进一步和系统的了解,锻炼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

二、项目作业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1、分别就汽车空调双动力、双蒸发器、双膨胀阀、双鼓风机、双冷凝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2、学生可以融入第三学期的实习经历,以及第三学期实习时所解决的故障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要求:

1、项目内容齐全;信息真实;条理清晰。

2、要求安照论文格式。

3、字数不少于2000字,每小组上交一份。4、2011年 11 月 21 日前上交。

三、项目作业成果形式 1.论文,用A4纸张打印。

2、行距为多倍行距1.35。对齐方式为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

3、一级标题为宋体 小三号

加粗

4、二级标题为宋体 四号

加粗

5、三级标题为宋体 小四

加粗

6、字体:小四宋体

四、成绩评定与考核办法

评定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以项目作业做为考试的按百分制处理)。其考核方法如下:

(一)工作认真,遵守纪律,能按时完成不同时期的任务,而且完成任务较好,积累的资料和最后的项目作业报告既能满足数量要求,又有优异的质量,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者,成绩评为优(90--100)。

(二)完成期间纪律较好,积累的资料和最后的项目作业报告能较好地满足数量要求,质量较好者,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者,成绩评为良(80--89)。

(三)能完成全部要求,积累的资料和最后的项目作业报告能满足数量要求,质量一般者,成绩评为中(70--79)。

(四)基本完成要求,积累的资料和最后的项目作业报告质量稍差者,成绩评为及格(60--69)。

(五)积累的资料和最后的项目作业报告不合格,或期间表现差,有严重违反纪律者,成绩评为不及格。(60分以下)

(六)凡有以下之一者,实习成绩不给予评定,作不及格处理:

1、抄袭;

2、不按教师布置的项目作业内容操作。

五、进程安排与实施步骤

(一)结合项目作业指导书要求收集资料,并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二)针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撰写项目作业。

(三)时间安排: 1、11月7——14日下发项目作业指导书,学生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 2、11月14日——11月18日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和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资料撰写项目作业。3、11月21日前上交该项目作业。

2011年11月7日

项目作业指导书

项目名称 浅析汽车双空调系统 指导教师_________ 宋 磊_______ 班

级________ ______ ____

学生姓名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系

2011年

下载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根本上解析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空调系统使用说明书

    上海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暖通工程 一;本工程暖通主要设备 室外空调风冷热泵3台,配室内空调机组35台。多联机主机11台,配风机盘管51台。空调水泵4台,膨胀水箱1台,加药装置1......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07

    《空调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ourse Design 课程代码: T1071090 课程总周数:2周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分:2 课程类别:必修 先修课程:空气调节、制......

    第三节 诱导式空调系统

    第三节诱导式空调系统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在送风支管末端装有诱导器的空调系统,统称为诱导式空调系统。 一、诱导器和诱导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 1、诱导器 诱导器的结构原理如......

    绿色数据中心空调室外机自动喷淋节能控制系统

    绿色数据中心空调室外机自动喷淋节能控制系统 1、工作原理: 当空调室外机运行压力高于常规压力值时,系统判断空调室外机冷凝器出现灰垢或脏堵,启动自动喷淋节能控制系统,对室外......

    数据中心存储备份系统规划方案

    4.2.2.5.1 总体规划 从体系结构上讲,数据中心的建设主要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接入交换设备 在SAN的数据中心网络里,接入层交换设备主要是与服务器群相连,从可靠性考虑,也可将......

    数据中心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能耗管理系统方案 北京盈泽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5月-- 能耗管理系统方案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企业能耗的急剧增加和电价的日益上涨,期望节约营维成本的管理人员,正越来越......

    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空调系统冬季运行防冻管理规范 1、目的: 确保购物中心空调系统的冬季正常使用,预防设备损坏。 2、范围: 购物中心内所有空调系统的设备。 3、空调系统设备的操作流程图: 3.1各项......

    空调系统的应急预案

    1. 空调系统的应急预案 (1)中央空调发生制冷剂泄漏时的处置 1) 立即关停中央空调主机,关闭相关的阀门。 2) 加强现场通风或用水管喷水淋浇(应注意不要淋在设备上)。 3) 为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