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化解问题研究1
关于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化解问题研究
“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问题大于天”。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政法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工作责任,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当前我省涉法涉诉信访总量依然很大,特别是遗留下的“钉子案”、“骨头案”,成因复杂,牵扯面广,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也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政法机关的公信力。为此,清理化解涉法涉诉“钉子案”、“骨头案”之类的信访积案显得至关重要,其清理化解方式方法的探究和推广则必须摆上各级政法机关的议事日程。现本文亦尝试探究之。
目前遗留的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就是 “疑”、“难”、“杂”症的集中区域,其明显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部分信访积案跨度时间长,经历了多任领导和多任机关办事人员。二是负面影响大。目前,余下的信访积案涉及面较广,问题的头绪较多,在群众中的“知名度”较高,在信访群众中形成相互串联,为解决问题设置了更多障碍。稍有不慎,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和难题。三是处理问题难。由于成因复杂,持续时间长,信访积案问题处理.难度大,导致问题发生的历史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客观上给解决问题设置了很大障碍。四是信访人员要求高。多数信访人都有着超过政策法规允许的利益要求。不少信访积案均经过多次协调解决,但往往都因为信访人提出的要求超过政策法规的界限而无法得到解决。
一、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成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社会发展变化和利益冲突突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矛盾除市场规律和行政手段调整外,主要还是法律手段进行调整。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文化日益繁荣,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而矛盾纠纷也成倍增加,利益冲突趋向激烈,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期,不稳定因素增多,如企改、破产、产权转让、职工安置、养老、保险、征地拆迁、土地调整等问题,在法院受理中,却易产生信访,其实许多不是法院的问题,只是矛盾最后到了法院,由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许多当事人不愿意息诉服判,而选择上访,由此,也带来了利益调整手段使用问题。司法实践中常因为使用法律调整不能满足信访人诉求,而行政手段则较繁琐一时落实不了,从而导致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的产生。
2、法官司法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在具体审判执行实践中,少数案件实体和程序上不同程度存在裁判不公的问题,对事实证据的审查认定和适用法律缺乏准确性,案件质量存在瑕疵还比较多。法律文书质量不高,说理不够,有的当事人为裁判文书中某几个文字而不断上访。“执行难”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未结执行案件压力仍然相当大,执行工作十分困难,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及时实现。主观上存在审判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作风不实、文明办案欠缺、办案效率低引发当事人持续信访。有的案件久诉不立,久审不结,久拖不决,明理说法和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少数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特权思想严重,缺乏公仆意识,重判轻信访,重结案轻效果,不愿做细致的群众思想工作,对当事人初信初访、乃至对上级交办信访均敷衍推诿,导致当事人的合法合理诉求一直得不到解决,直接产生信访积案。
3、信访机制不完善。法院在接待处理当事人信访问题时,常遇到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服,既不上诉,又不申诉而到处上访。上级有关接访部门虽进行了接访,但一般不直接作出处理,而是将信访件迳行转交办。当信访件转至案件辖区法院时,却常因为所涉问题非单纯诉讼问题,只能内部一转了之,能答复的给予答复,答复不了的,长时间也结不了案。党委、政府信访处理机制不力,过分强调“花钱买平安”,对无理缠访的当事人不敢依法处理,一味迁就妥协,力求少生事端。此举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观上刺激了信访人不达利益最大化目的决不息诉罢访的欲望。有的信访部门对信访者的理由、能力以及案件事实缺乏甄别,盲目地简单批转,随意表态,造成当事人紧扣领导的表态而纠缠不休。刑、民、行三大诉讼法申诉没有次数限制,当事人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诉和多次多渠道信访,对稳定社会和维护司法权威极为不利,司法公信力下降,易使当事人产生始终都有申诉改判机会的念头,不肯息诉罢访,客观上造成了信访不止的局面。
4、当事人文化素质低下。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当事人诉讼能力低。特别是基层法院面临的绝大部分当事人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对法院审判方式的改革不理解,当事人缺乏证据意识、缺乏正确的诉讼理念,对诉讼风险和执行风险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看待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差异,片面地将败诉责任和无法执行的责任归咎于法院。有的当事人向法院提出不实际的要求,达不到就信访,给法院信访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谁举张、谁举证,举证不能则承担败诉责任不适应。有的信访当事人不听办案人员的法律宣传和劝阻,一意孤行,不是通过正当的渠道依法反映,而是有意将其诉求意见和相关“事实”向多个部门(领导)以传单、信件、等方式散发、投诉,对法院或者法官进行攻击报复,以达到个人某种目的。
二、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步骤
1、排查分类建档。根据近几年来的司法实践,对各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处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摸底排查。通过职能部门深入、仔细排查,了解掌握产生信访积案的成因、处理方法、过程和结果以及存在的困难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解决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案情复杂、久拖不决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予以分类和建立台帐案卷,以便集中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化解处理。
2、信访信息采集。对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开展对信访积案的集中清理排查,将本辖区内截至2009年底仍未息诉罢访的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进行分类管理,按要求将信访人的基本情况及反映的内容和信访动向等事项输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采集软件”,以便及时上报,在清查工作中始终做到边排查,边疏导、稳控为先,关注其信访动向。
3、集中化解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往往历经时间较长,矛盾纠纷突出,仅靠办案人员反复走法律程序往往收效甚微,这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集中时间和精力清理化解。通常做法是,制定清积方案,对排查出的积案实行“五定一包”工作责任制,即“定督办领导、定承办人员、定办结措施、定办结期限、定目标责任、重点疑难案件领导包案”,切实解决涉法涉诉上访案件,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
三、信访积案的接访处理
1、信访积案的接访方式。在集中清理化解信访积案过程中,与信访案件当事人的正面接触、做其思想疏导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针对各类信访积案当事人的接待处理方式,是一个讲求语言艺术结合党性观念和群众感情的接待过程。全力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有利于发挥好政法各机关主体承办的作用。由办案机关依法按程序解决信访问题,让处理信访问题成为政法机关依法纠错、加强执法管理、提高执法质量的过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公正。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就是要发挥好接访干部消怨化瘀的作用,让党性观念强、群众感情深、有办案经验的干部充实到信访工作一线,各级政法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都应参与接访,面向群众化解矛盾、疏解群众情绪。同时发挥好接访干部协调作用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作用,提高共同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整体能力。
2、信访积案的接访形式。对信访积案当事人的接访形式可采取面向广大群众和涉案当事人的“大回访、大接访”、个别约访等活动方式进行,目的是在摸清案情的基础上,可通过召开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及经办人参加的会审会,针对以往多次处理而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从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的实体、程序等各方面客观、公正地查找症结所在,分析研究形成信访积案的主要原因。特别要敢于正视并具体分析自身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决不能笼统、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信访人或其他客观原因。
四、信访积案的化解调处
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化解社会矛盾,力求做到将清理排查出的积案全部化解,用解决合理诉求、纠正错误瑕疵、进行教育疏导、帮扶实际困难等多种方法,努力去消化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而解决合理诉求必须秉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调解优先原则。对进入司法渠道的案件,要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把调解贯穿到办案的全过程,尽可能实现案结事了。同样,在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中仍应考虑调解优先原则结合其他行政协调手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如此对含非纯粹诉讼问题积案的彻底化解应是行之有效的。
对信访积案,在充分适用调解优先原则的前提下,要认真组织评查,邀请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公开听证,查清事实,化解上访群众的心结,依法解决。推广甄别退出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案件终结办法,对合理诉求已经解决,经过严格评查和听证,仍坚持无理上访的,加强法治教育,协助基层党委、政府做好帮扶解困工作。推广依法维护信访秩序的经验,对法律诉求、实际困难得到合理解决,仍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要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原则依法予以处理。推广责任倒查的经验,严格落实责任查究,形成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倒逼机制。
五、信访积案的督查督办
对信访积案加大交办、督办和直接查办的力度,认真解决少数地方存在的对人民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不重视、处理不及时、落实不到位甚至拖着不办的问题,加大组织协调和责任追究的力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既要督促政法各部门对进京非正常访、重信重访、初信初访的重视程度和解决办法,又要监督政法各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中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还要了解群众对办理这些事项结果的满意度,这就涉及由谁来督查督办的主体问题,以及由谁来督查督办富有高效率和良好社会效果。
1、基层领导督办。清理化解工作中,承办单位和部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按照排查清理的范围,逐级逐案进行清理登记,全面准确地掌握本系统内的积案情况。对排查出的积案,逐案建立工作台帐,做到逐案明确包案领导、办案部门和承办人员,明确办案时限和结案要求。在集中化解阶段,政法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办案民警、法官、检察官是直接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政法部门的“一把手”不仅亲自动员部署,而且亲自包办案件,亲自组织推动,亲自督促检查。其他领导也亲自接访、亲自协调、亲自办案,深入工作第一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求眼睛向内,立足自身查找问题,改进工作,一手抓积案化解,减少信访“存量”;一手抓源头治理。
2、交办单位督办。现实工作实践中,由于信访当事人的无序上访,导致存在多头信访、多头受理、多头交办的问题。交办单位均为对办案单位依法、依政策享有监督权和管理权的监督、指导、管理机关和部门。对交办案件,承办单位要组织精兵强将,把案件复查放到首位,一手抓解决诉求,一手抓依法处理。对复查没有任何问题的案件,要理直气壮地释法明理;对存在错误或瑕疵的案件,要坚决依法纠错并妥善加以弥补。通过集中化解,力争在破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上有较大突破,力争信访积案结案率、息访息访率均有所提高,确保赴蓉进京非正常上访率降低,确保不发生在全国全省产生影响的重大信访事件,确保不发生信访恶性事件,使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充分运用集中化解信访积案的长效机制,推动信访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
第二篇:全市法院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情况总结
全市法院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
情况总结
全省政法机关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省高级法院和市委政法委会议精神和决策安排部署,把有效化解信访积案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心工作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工作机制,靠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积极主动接访,做信访人的工作,真情实意为民解忧困,使一大批疑难复杂和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和妥善处理,为实现全市涉法涉诉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省、市政法委和省高院向全市法院交办及自排的40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经得到有效化解,全部息诉罢访,息诉罢访率达到100%。其中,信访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的15件,占总数的37.5%;省院批准终结的23件,占总数的57.5%;其他方式办结2件,占总数的5%。特别是省、市政法委重点督办的15件涉案时间长、办理难度大的信访案件提前一个半月全部办结和息诉罢访。
省、市政法委重点督办的15件案件的办理情况
1、省委政法委重点督办的9案全部息诉罢访,息诉罢 访率达到了100%。其中信访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的3件,占督办总数的33.3%;省院批准终结的5件,占督办总数的55.6%;其他方式办结1件,占督办总数的11.1%。
2、市委政法委重点督办的6案全部息诉罢访,息诉罢访率达到了100%。其中,信访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的4件,占督办总数的66.7%;省院批准终结2件,占督办总数的33.3%。
自排的25件案件的办理情况
25件案件全部息诉罢访,息诉罢访率达到了100%。其中,信访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8件,占交办及自排总数的32%;省高院批准终结16件,占交办及自排总数的64%;其他方式办结1件,占交办及自排总数的4%。
二、主要特点和做法
市中级法院针对上级交办涉诉信访积案数量多、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高度重视涉诉信访案件和对重信重访案件的排查化解工作,做到了“四个必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积案化解工作;必须以多层次、多方法解决问题;必须以强化工作责任,领导带头包案解决问题为主;必须以提高案件质量,从源头减少信访案件为着力点。使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清理化解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3月1日,全 省政法机关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中院即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进行研究安排。3月9日,全市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暨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电视电话会议之后,中院按照省、市政法委的部署和要求,于 3月15日 召开全市法院开展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动员大会,制定下发了《全市法院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方案》,对全市法院开展“清积”工作的任务目标、方法步骤、领导包案、责任查究等作了具体安排。之后,两级法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安排,按照年初的信访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采取得力措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加大了对上级交办和自行排查涉法涉诉信访积案的办理力度,确保了“清积”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中院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方维军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院长和审委会专职委员任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 “清理化解涉诉信访积案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负责“清积”工作。各县人民法院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三是创新机制,确保质量。为确保化解积案工作质量和效率,中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市中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审查合议庭,从各业务庭室抽调4名业务骨干和素质较高的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由一名副院长负责,对排查确定出的已经三级终结,信访人未息诉罢访的涉诉信访案件进行审查,提出终结建议,再经 审判委员会审查决定,由中院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批后,报请省高院予以终结。终结审查合议庭依法履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及时上报,使报请终结工作走在了全省法院前列。上报终结案件23件,批准终结23件,确保了清理化解信访积案任务的质量。四是全面摸排,明确范围。从3月初至3月底,全市法院全力开展涉诉信访案件排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对XX年全市法院开展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活动以来,中央、省上历次交办和自行排查清理,至今没有息诉罢访的涉法涉诉信访积案进行了仔细排查。排查中,将信访案件的排查初始时间延伸至“文革”中后期形成的历史案件,将排查的重点放在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制、劳务纠纷等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信访积案和重信重访案件上,经“拉网式”排查,共清理出“文革”中后期至今未息诉罢访的各类涉诉信访案件40件。近年来困扰全市法院的信访老案、难案、缠访缠诉案基本排查清楚,做到了摸排准、底数清、情况明。
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逐一攻克重点疑难复杂积案。一是建立台帐,明确责任。我们对排查出的40件涉诉信访积案逐案建立了工作台帐和案情档案,按照“四定四包”的要求确定了包案领导、责任庭室和案件承办人,下发《工作包案责任分解表》将案件逐一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及时将任务 落实情况向市委政法委和省高院作了专题报告。二是领导包案,切实解决问题。清理化解的信访积案一律实行领导包案,中院和各县人民法院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包案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案件承办人是具体责任人。要求“一把手”要亲自动员部署,亲自包办案件,亲自组织推动,亲自督促检查,其他包案领导要对所包案件进行专题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做到亲自接访、亲自协调、亲自办案。中院院长方维军克服工作繁忙,日常事务缠身等情况,带头包案处理了一起中央政法委交办的因家庭琐事引发的夫妻之间的故意伤害案件,他认真了解案情,详细听取汇报,同合议庭一起研究审理方案,帮助办案人员理清思路,并亲自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使夫妻双方握手言和。同时,针对信访人“一把手能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他第一个在今年的院长接待日开门接访,逐一倾听信访人的诉求,当场解决问题,使接访的9起信访案件当事人满意而归。中院其他院领导也以身作则,对所包案件认真进行处理化解,都圆满完成了所包案件清理化解任务。三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涉诉信访。在审判工作中重视和加强诉讼调解,认真做判后释疑和初访答疑工作,狠抓执行和执行积案清理工作,帮助解决信访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一批重点信访案件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今年1-11份,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 件,审结 件。其中,上诉 件,上 诉率仅为 %;申请再审案件 件,申请再审率仅为 %;执行 件,执行标的 万元,为当事人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有效减少了涉诉信访案件。四是建立健全和规范信访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涉诉信访案件通报制度、信访案件报告制度、信访听证制度、信访案件息诉制度、信访案件“双向规范”及信访工作考核考评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信访工作。五是将队伍建设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全市法院始终将抓班子、带队伍作为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主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统领法院工作,特别是在信访队伍建设上,把做群众工作有思路、解决纠纷有办法、说理释法有水平、思想疏导有耐心的同志充实到工作第一线,从信访力量上确保了涉诉信访案件“四个100%”目标的实现。同时结合 “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端正干警工作作风,实现从审判结案型向服务延伸型的转变,敞开大门、贴近群众、融通感情、认真接访,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人民群众对法院和法院干警的投诉和信访大大减少,在处理问题的主体上确保了涉诉信访案件处理的公正、公平、公开、公信。
强化督查指导,加大对重点案件和重点部门的督查力度。一是实行院领导分片包县制度。为加强对重点信访区域、重点信访案件的督导力度,经中院党组研究决定,建立了院领导包片、包县法院指导开展“清积”工作制度,中院四名副院长分别与四个基层法院“挂钩结对”,对所包县法院领 导包案是否真正落实;重点案件是否依据《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暂行办法》进行了公开听证;无理缠访、闹访行为是否得到依法处理;已报息诉罢访和终结案件是否进行了回访,困难当事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信访人是否得到了司法救助,信访诉求是否得到彻底解决等工作开展重点指导和督促检查,对工作力度不大、进展缓慢、息诉率低的单位实行蹲点督办,对办理进度达不到要求或工作不得力的限期整改,对疑难信访案件给予法律和政策的指导,切实帮助基层法院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实行案件跟踪督办催办制度。清理化解过程中,两级法院包案领导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包案件案情,制定具体处理方案,排定时间进度表,全程进行跟踪督办;中院通过召开会议、发函催办、电话询问、责成办案人员汇报等方式进行催办和督办。特别是市中院分管领导和清理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到省高院相关庭室进行协调和催办,保证了申诉复查案件和终结案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结。三是实行定期通报和排名制度。“清积”工作开始后,中院“清积”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掌握两级法院开展工作情况,实行月通报和排名制度,对工作进展缓慢,措施不力,办理力度不大,案件处理不彻底的法院、包案领导、办案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进展快,措施得力,案件处理彻底,完成任务好的法院、包案领导、办案人员进行通报表扬,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韵东 9月22日 督查法院“清积”工作后,为加快办案节奏,按时完成目标任务,十一过后进一步实行了周通报和排名制度,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清积”工作期间,书面向两级法院发通报10余份。四是将涉诉信访工作纳入绩效综合考评。中院党组决定,对这次工作成绩优异和突出的法院、部门和个人在年终进行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涉诉信访事件或没有完成的确定目标的,单位取消先进候选资格,个人取消年底评先选优资格,扣发年终奖励工资,后果特别严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承办人连续两次被通报批评的,单位“一把手”或部门、庭负责人要向中院党组作出书面说明,并限期整改,承办人要做出书面检查;未按照实施方案完成目标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注重实效,切实解决信访人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是释法说理,把促使信访人息诉罢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化解矛盾、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省委政法委重点督办的刘涛年信访案件,牵扯政府部门,执行标的大,历时时间长,是多年执行未果遗留的老大难案件,也是“清积”工作中摸排出的疑难复杂的重点案件之一。清理化解工作一开始,包案单位凉州区法院就积极争取市中院的大力支持,两级法院办案人员多次同被执行人协调沟通,反复做刘 涛年的思想疏导工作,组织双方清理债权债务,使刘涛年深受感动,书面保证息诉罢访。古浪县法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做当事人的息诉罢访工作,包案化解的5案中,4件案件的当事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占所包案件总数的80%。天祝县法院虽然包案化解的只有1件,但他们早动手,早安排,切实解决该案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信访人在“清积”工作开展之初就书面保证息诉罢访。经过两级法院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释法说理,40件案件中当事人写了书面息诉罢访保证的就有15件,占总数的37.5%。二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信访人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因生产生活困难,是信访人反复上访、缠访闹访的原因之一。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是化解信访积案的有效手段。省委政法委交办的张梅香因执行不能引起的信访案件,虽然执行标的只有1.5万,被执行人亦无执行能力,但信访人张梅香因家庭困难就是不放弃执行,而且到处进行申诉上访。民勤县法院院长吴一凡了解情况后,亲自做当事人及其亲属的思想工作,办案人员前后十余次到被执行人家中执行,均无功而返。为解决信访人的诉求,在被执行人暂无执行能力的情况下,院里想方设法垫支执行款1.5万,执行人员驱车上百公里连夜将款送到信访人张梅香家中,张梅香深受感动,当场书面保证息诉罢访。近几年,中院在办公办案 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以司法救助形式给信访人垫付、支付款项达40余万元。清理化解涉诉信访积案活动中,两级法院垫付、支付款项达10余万元。从根本上帮助解决了信访人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有错必纠,认真开展涉诉信访积案的评查工作。按照省市政法委委督导组的要求,两级法院从各相关业务庭室抽调精兵强将开展涉诉信访案件的评查工作。评查中,严格按照“对于信访案件原一、二审、再审过程中确有明显错误而引发当事人信访的,如案件主办人已主动纠错、达成信访人谅解的,原则上可不予追究责任;对枉法裁判,有错不纠、一错再错,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案件主办人和原合议庭负责人,一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的要求开展评查工作。经认真对40件涉诉信访积案涉及的69件一审、二审、再审、执行及复查案件评查,认定达到一类案件标准的52件,占总数的75.4%。二类案件15件,占总数的21.7%。三类案件2件,占总数的2.9%。评查后,对实体、程序及卷宗中中存在的瑕疵问题通报全市法院限期整改。对确有明显错误而引发当事人信访的,严格实行责任追究。69件涉诉评查案件中,两级法院追究办案人员行政责任2件,占评查总数的2.9%。王以鼎要求确认凉州区法院违法保全信访案件,前后历时12年,王以鼎及其家人进京上访5次,赴省来市多 次,全国人大、最高法院、省高院、市委政法委等单位和各级领导多次批转,均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去年下半年,中院安排专人复查此案,查清案件事实后,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专题报告省高院请求撤销省高院和中院对凉州区法院保全行为不予确认违法的裁定。今年“清积”工作开始后,院党组多次派主管院领导和办案人员到省高院汇报案情,督促办理。经认真审查,省高院依法撤销了两级法院的错误裁定,发回重审,彻底纠正了这起错案,信访人王以鼎书面保证息诉罢访。中院和凉州区法院分别对 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警告和通报批评等处分和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处理长效机制,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做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和息诉罢访工作,解决处理好每一起涉诉信访案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重视和加强诉讼调解及案后执行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涉诉信访,实行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评查工作机制,继续搞好涉诉信访积案评查,制定案件评查工作实施细则,使涉诉信访案件评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进一步落实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制,把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绩效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和执法质量考评体系,纳入干警执法 档案,纳入干部提拔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办案质量。确保办理的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三篇:我市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XX市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市政法委关于在全市政法机关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的会议精神,全面引深“涉法涉诉积案大会战”和“案件评查”活动,按照“案结事了、事要解决”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强化督查督办,加快办理进度。截止目前,上级市政法委所交办的12起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已妥善处臵和化解了8起,剩余4起案件也正在加紧处理过程中,案件息诉率达67%,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根据上级市政法委关于加快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会议精神,我市及时召开了政法各部门一把手和分管领导参加的会议,成立了“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领导组,我任组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XXX及公、检、法、司四长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执法检查科。对涉法涉诉化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案件责任单位高度重视涉法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切实负起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
2、分解任务,包案到人。为确保每一起涉法信访案件都能有效解决,我市对历年的信访积案进行了认真梳理,对未化解的信访积案重新进行了任务分解,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明确要求涉案单位一把手为包案领导,要求办案单位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定人员、定案件、定时间、定结果的要求进行认真处理。同时要求办案单位或包案负责人在工作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一是要和涉案的乡镇党委结合,解决当事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二是要和上级本系统领导部门结合,多请示,多汇报,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三是要和案件当事人结合,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不安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3、多方协调,解决诉求。为确保每一起信访积案都能有效化解,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变上访为下访。包案领导带领案件承办人亲自到信访人家中,零距离接触信访人,倾听信访人诉求,耐心解释有关法律法规,共同寻找案件解决途径;二是召开协调会。自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组织涉案的乡镇领导以及案件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8次,听取各方意见,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协调解决办案部门在化解工作中的难题;三是加强财力保障。结合实际,我们以满足群众合理诉求为出发点,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多方筹资40余万元,圆满解决了多起久拖未决的涉法信访积案。
4、加强督查,确保落实。我市制定了领导包案责任下发通知,要求各包案领导逐案制定化解方案,并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同时,按照责任倒查的要求,对解决问题不力的案件责任人进行通报。5月份以来,市委政委法常务副书记XXX同志每天都要带人下乡督查案件化解情况,督促办案单位加快办案进度,确保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越级上访苗头。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信访维稳工作艰巨而严重。我市要一如既往的站在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在上级党委和XX市委的正确
领导下,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政法系统正在进行的“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进一步引深我市化解信访积案“百日大会战”活动,切实把涉法信访工作抓实抓好,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务必以更加细致的工作措施、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打赢涉诉信访案件化解攻坚战,千方百计推动信访案件案结事了。
二要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加强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健全执法司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要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事要解决”。要以“大接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为契机,以“事要解决”为核心,“案结事了”为标准,对我市目前仍未解决的4起案件做为当前的重点案件,多方协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力争按期有效化解。
四要坚持政法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政法各部门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同时,要加强横向联系,对本部门排查的有上访缠诉倾向的案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共同做好当事人的稳控工作,坚决防止越级上访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发生。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活动实施方案
全市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活动实施方案
(2012年l月16目)为着力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全力推动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省委政法委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的重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专题研究,定期听取情况汇报,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顺利进行。
为加强对全市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委政法委决定成立全市集中清理涉法涉诉积案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长×××、市司法局局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委政法委督查督办科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县区委政法委、政法各部门均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一把手要亲自挂帅,真正把化解涉法涉诉问题摆上重要位 1 置,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2012年4月底前,全市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基本办结,息诉事达到95%以上。
阶段目标:2012年l月底前,积案息诉率达到65%以上;2012年2月底前,息诉事达到85%以上;2012年3月底前,案件患诉率达到90%以上;2012年4月底前,息诉率达到95%以上。
集中清理范围:中央政法委交办我省2010年至2011年进京访积案,省委政法委交办的案件积案,2011年以来市领导批示件和市涉法涉诉窗口未办结案件。
三、方法步骤
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分为动员部署、集中化解,检查验收、考核表彰4个阶段。(一)动员部署(2012年1月)各县区各部门分别召开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工作会议,传达中央、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对本地本部门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工作安排部署,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二)集中化解(2012年1月—4月)
1、集中交办。市委政法委对此次清积活动案件按照双向交办的原则,向市直政法部门和各县区委政法委进行集中 交办。各县区委政法委和市直政法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将本地本系统未息诉案件纳入清积活动,并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
2、领导包案。各县区各部门对交办案件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承办单位和承办人。对进京非正常访案件,市直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区党委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长要亲自包案,其他案件由案件所在环节分管领导包案。
3、化解息诉。案件清理化解工作由市、县两级政法部门负责,严格依法办理,规范程序,对案件因案施策,法理情并重,把上访人有效吸附在当地,稳控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当地。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作为案件包案领导,要做到亲自接访、亲自阅卷,亲自督办、亲自约见当事人,确保每一起信访案件、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得到及时,依法、就地、妥善解决,特别是进京赴省访数量多的县区,要认真分析进京赴省访高发的深层次原因,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综合治理,确保进京赴省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4、强化措施。信访积案大多是群众多次反映、各级多次处理,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的案件,解决化解难度大。各责任单位要逐案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症结,细化方案措施,逐案攻坚。对反映执法不公的,要认真评查,分清是非曲直;对穷尽措施当事人仍不信服的,要采取公开听证的办法,争 取多方支持,促使信访人息诉罢访;对上访群众确有生活困难的,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帮扶救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其顺利回归社会;对上访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训诚;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的,依法处理;对非法代理上访牟利的,组织、策划、煽动聚集上访的,境外组织和人员借机插手矛盾纠纷、煽动闹事的,依法予以处理。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
(三)检查验收(2012年5月)
2012年5月上旬,各级政法机关对集中清理积案活动进行自查。2012年5月中旬,市委政法委和市直政法部门采取明察暗访、交叉检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对清理积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活动结束前,市、县政法部门将案件办理材料装订成册,存档备查。各县区委政法委组织编写2个典型案例,2012年4月底前报市委政法委。
(四)考核表彰(2012年6月)市委政法委对各地积案化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此次集中清理涉法涉诉积案专项活动中好的单位、个人进行表彰,并报省委政法委。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结案标准和程序。报结案件要符合“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结案标准,按照省委政法委此前下发 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甄别、报结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甄别核销有关问题的说明》要求,严格结案程序。
(二)坚持“两查一访一满意”工作机制。市直政法各部门根据工作任务情况,分别对本系统及案件化解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进度。各县区委政法委要组织回访组,对政法部门报结案件逐案进行回访。市委政法委组织督查组对各县区各部门进行巡回督查,逐案听取包案领导汇报。对案件任务重、工作进展缓慢的县区和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对经省、市评查组评查的信访案件直接组织回访,对各县区各部门报结案件抽查回访。
(三)明确工作责任。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双向交办、双向责任”、“谁承办谁落实”、“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做好专项活动的各项工作,一级对一级负责,一件一件抓落实。县区党委政法委负有督促检查、整体推进责任,并对报结息诉的案件逐案回访、审核把关。市直政法部门不但负责本单位信访案件的处理,还对本系统工作进度和结案质量总体负责,县区政法部门对本单位案件办理负责。市县两级政法部门一把手和县区委政法委书记是本系统本县区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专项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
(四)严格责任查究。人案分离的案件由案发地政法部门负责化解,信访人所在地负责教育疏导和敏感时期的稳控,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追究案发地的责任;对推诿扯皮、久拖不办造成重复上访的案件和已签订息诉罢访协议书、但对承诺事项没有解决到位引发重新上访的案件,经评查有问题的案件,依照有关法律政策,追究责任领导,包案领导,承办单位和承办人的责任;对有错不纠,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工作措施不力、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对不能按期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向市委政法委写出检查,市委政法委对查究结果逐案核实查对,督促落实到位。
(五)实行通报考核。市直政法部门对本系统清理积案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半个月通报一次。市委政法委对全市工作进展情况每月通报一次,并适时组织工作情况汇报会,进行总结点评。各县区各部门集中清理涉法涉诉积案专项活动工作情况与年终平安建设考核挂钩,迨成严重后果的,进行重点管理直至一票否决。对教育稳控不力,造成进京非访、重访的,要对信访人所在乡镇实行平安建设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纪律责任。
第五篇: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研究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研究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问题之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浮出水面,人民权利义务观念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人民群众诉诸于维护权利的方式多样化,作为其中之一的信访方式则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模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如果信访方式没有得到很好认识和执行,那么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2013年6月7日的“厦门公交车爆炸”事件,2013年7月20日的北京“首都机场的爆炸”事件等等,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之为“一个人的恐怖主义”,在反思类似事件的同时,看到问题的本质在于这些弱势群体的维权方面意识的淡薄和极端。因此,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内涵
(一)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含义
信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独有的一项制度,对此我国已经有了一些立法对其进行规制,立法对信访的定义为:“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涉诉信访制度的概念最先是由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4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该会议认为涉法涉诉信访是指法院已经审结的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或其亲属,通过来信、来访的方 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在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的同时,又向其他国家机关去信、去访,其他国家机关接访后通过一定的方式促使人民法院作出处理的行为1。中央政法委 2005 年颁布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进一步指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指依法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2涉及人民法院处理的诉讼类信访案件为涉诉信访,其他机关处理的非诉讼类信访案件为涉法信访。
(二)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功能 1.补充性的行政救济手段
信访制度作为一种常规行政救济程序和司法救济程序的补充程序,为通过行政方式来实现和解决公民权利救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法律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包涵社会生活的全部,同时由于法律存在落后性及不完善性,在法律所不能涉及的政策领域里信访制度的存在可以保持一定的救济能力。如果通过信访就能够实现权利救济,行政相对人就无需选择耗时耗力的法律程序,因而我们可以把信访看作是寻求法律救济之前的一种权衡。正是在法律范围所不及或不能发挥理想效果的地方,信访制度发挥了一种补充性的权利救济功能。归根结底,信访制度作为救济手段具有一定的补充性,相对于法律救济,信访救济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补充手段。
2.行政监督的有效途径
信访的监督功能是指公民通过信访活动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 12参见郭小冬:《判后答疑制度评析》,载于《法商研究》2007 年第 l 期,第 105 页。参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办法》第 2 条。作人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进行控告、或者检举、揭发,从而实现监察和督促的功能。信访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访制度,人民群众可以对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实行自发的、直接的、公开的、有效的民主监督。信访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有效监督机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实行信访监督,有助于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揭露官僚主义作风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国。
3.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表达自由是现代文明制度的基石,是现代宪政制度的基础,是一种最重要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实际上,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利益表达机制严重滞后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信访制度通过来信来访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能够直接向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种功能定位正是满足了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迫切需求。
二、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现状
涉法涉诉信访是近年来社会矛盾突出的体现,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数据显示,当事人认为对抗法院裁判的有效的方式是:23%选择上访,30%选择申诉,24%选择找领导干部进行干预;当问及胜诉裁判未能执行,当事人会怎么办时,有 20%选择找 法院领导,向办案人员施加压力;有 15%选择找有关部门领导,向
3法院施加压力,有 16%选择上访。信访者对于涉法涉诉的案件很少相信法律赋予的解决方法,他们更相信“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理念,想通过信访的方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解决其问题。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信访道路,多涉及社会热点及敏感问题,如冤假错案、征地补偿等。
信访者选择信访这种方式有其迫不得已的一面,但一旦选择信访的方式信访者往往不会就此罢休,都有很强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意愿,才会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更有甚者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这些人群和其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增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1.涉法涉诉信访量激增,司法权威经受挑战
目前,信访系统受理的信访量中涉法涉诉信访类占到30%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司法裁判,不属法院管辖的部分。4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产生的问题,涉诉信访的数量不断上升。涉法涉诉信访的增加,使得更多的人相信通过信访才能维护其合法权益,而正常的司法程序并不能维护其合法权益,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在现实社会中司法权威一落千丈,人们不再相信司法程序能够解决问题。涉访机关在解决信访问题时采取的违背司法程序的方式方法也让信访者确信司法程序是无效的,只有取得有关领导的重视,信访问题的解决才有希望,这一观念进一步加剧了司法权威的旁落。
3刘青峰、杨鹏:《司法裁判效力的实证分析(民事诉讼论坛第一卷)》,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年 9 月版,第 342 页
4赵威:《信访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43 页 2.非正常涉法涉诉信访严重扰乱信访秩序
因为信访制度的盛行使得通过信访解决问题行之有效,有些人为了获取不法利益而采取信访的方式来浑水摸鱼,这样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另一面也给正常的信访活动带来了秩序的混乱。从根本上来讲,这一混乱的原因为信访制度的设立的不健全,相关的配套措施并没有完善,一些人可以利用这些空子来谋取非法利益。为了给涉访单位施压,信访者越来越多的采取多人集体信访、多次重复信访以及越级信访甚至上京信访等方式。许多信访人采取有组织的信访与涉访单位进行博弈。这些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等现象影响较大,处理不好不仅会耽误公务人员办公,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而且处理不善极易形成政治问题。
信访者人员文化素养低,法律意识淡薄,面对问题时,往往不会诉诸法律来解决,信访的方式简单而有效往往成为首选。此外,这些人员往往社会财富不多,信访涉及的问题可能会关系到其生存利益,所以这些人往往具有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决心。
三、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构想
信访制度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它既是政治问题,亦是法律问题,每一个信访案件都是一个矛盾点,累计起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其与法律的关系最为密切,涉及到立法的完善和相关制度的建设问题。实践中,在解决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时,存在诸多违背司法规律,对既有法律造成冲击的现象,这种解决方式无疑会产生许多问题,不能完全的化解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隐患。因此,我们需要直面目前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解决之道,通过制度创新健全涉法涉诉信访机制,让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规范和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关键,首先应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法治治理模式,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通过制度的功能吸纳案件,在制度中化解矛盾,隔断制度外的解决之路,从而使涉法涉诉信访在制度的可控范围内运行,真正达到社会的有序治理。其次,建立健全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在信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司法是一个国家最为普遍的纠纷解决机制,它应当充当稳固社会的中流砥柱,保证绝大部分案件能够通过司法程序能够真正得到解决,释放社会积压的矛盾。而对于我国目前社会情况来说,信访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通过信访来保证公民申诉权的实现,保证权利救济的畅通,实现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一)革新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治理理念
当前,大多数国家都进行着法治化的社会治理,我国也承认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作用,并将依法治国载人宪法。信访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但其在治理理念上存在着人治化的倾向,不利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治理。因此,当前,加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分析我国的信访工作实际,它作为一种社会救济方式主要承载公民权利救济的功能,通过司法外途径来解决纠纷和实现公民的权利救济,是对正常的司最后,规范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方式。信访接待人应改变传统人治型处理模式,培育法治意 义上的信访工作态度,在处理程序上,按照法律规定合理合法的处理矛盾,不能够以领导批示的方式处理信访案件,应将信访接待统一纳入法律规定的和本部门工作程序的要求之内中。既不一味的迁就信访人的无理要求,也不损害信访人的正常权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涉法涉诉信访人往往能最直接感受到执法办案人员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涉法涉诉信访,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和预防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腐败问题。据统计,在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有八成左右是来自群众信访举报提供的线索。
5(二)重构司法信访体制
从权力的角度理解,司法公信力在于权力的主体,权力的运行包括结果应具有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必然是一种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引起普遍尊重的公共性力量,具有能够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从受众者角度理解,受众者表现出对司法权威感性上的信任程度和理性认知上的客观评价,对于审判权限,审判程序以及判决结果具有内在的信任力,甘愿将涉及自身利益的案件交由司法机关予以定夺,并理性的自愿承受判决结果,即使该判决与自身利益相悖。6总体而言,司法公信力是一种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是在民众与司法机关的互动之中所彰显出来的公共性力量。从人治社会逐渐的向法治社会转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的至上性权威性应该得到绝对的保证。而要保证法律的权威,首要的目标则 5张宇、董鹏祥著:《信访工作理论与务实》,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第 87 页。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载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5页。6 是要树立起司法权威,在司法无法守护法律的底线,不能成为公众利益的最后维护者的情况下,司法权威则无从谈起。同时一个具有权威的司法必然是具有公信力的司法,因此,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作为我国社会权利救济的重要着力点,必须予以重视和保障。
涉法涉诉信访在制度安排上,应体现为配合正常的司法途径,是对司法审判的合理补充。从目前来看,在一些案件中当事人对司法判决的不信任,公众对司法腐败的深恶痛绝,对司法不公的痛心疾首,使得我国司法公信力不足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司法主体本身的问题,也有民众思想意识的因素;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外在因素的困扰。因此,必须从宏观上着眼,既要逐步培育民众的法治意识,又要规范司法职业者本身的行为;既要从司法体制内部去设法完善,又要理顺外部关系,排除外界干扰。只有综合全面的着手,才能重建公众对于我国司法的信赖。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在于维护正常的纠纷解决机制,使得大量矛盾能在司法程序中消化。这样一来,有利于转变公民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的激增。另外,司法体制建设方面,应建立起法院、检察院统一协调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体制,承担起涉法涉诉信访的重任。对于检察院来说,应在其内部设立涉法涉诉信访受理部门,通过专门的机关来处理属于检察院工作范围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职能安排上,首先应负责受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把原来属于各党政机关、人大及其他部门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交由检察院受理,通过分析事实,讲解法律,相互协调,并最终做出决定。如果信访人不服调解结果的,可向上级检察机关提起信 访。其次,通过分析案情,认为属于判决错误应当提起再审的,应当向法院提起再审,通过法院启动再审程序,来处理该类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加大对人民法院对信访案件的工作力度。通过法院体制改革, 是我国司法改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7最后,监督执行工作。检察院负责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执行工作,属于判决得不到执行的案件,应加强执行工作,发现违法情况,应及时纠正。在工作程序上,应本着最便利信访人的方式进行,切实维护信访人的正当权利,降低信访人寻求救济的成本。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是我国当前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历史角度来看,信访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在社会大众中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认知、适用、执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偏差,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没有发挥其所应具备的作用,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影响社会整体进步的因素的存在。因此加大力度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7车传波:《论我国法院体制改革的路径》,载于《当代法学》2011 年第 4 期,第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