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秋怡事迹材料
李秋怡同学事迹材料
李秋怡,法泗小学四
(一)中队队员,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委员,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她虽然不很漂亮,但却有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她个头虽然不高,但却有着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多年来在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担任所在班集体的班长,在老师的关爱下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出色的表现和真诚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同学们的信赖、家长们的喜爱----她就是四年级一班的李秋怡同学。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乐观向上。从踏入小学校园连续四年来,先后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还多次在绘画、书法、运动会等活动中获奖。
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李秋怡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贤,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她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她有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李秋怡同学的身上有着一股强烈“向上”的追求。她追求思想向上。从呀呀学语到接受家庭启蒙和幼儿、小学教育,初谙世事的她就一直在追求着思想的向上:“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她尊敬长辈和师长,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邻居、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进入小学校园不久,通过学习,当她知道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后,她每时每刻就把自己置于组织的约束之下,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少先队员的先进性;她追求学习向上。对待学习,她一丝不苟,并有一股可贵的钻劲儿和韧劲儿,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发展,她兴趣广泛,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她还特别喜欢看书、绘画、体育和音乐。
她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她力争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李秋怡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她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一年级时她管着教室的钥匙,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提前进教室,她总是比其他同学提前到校,放学后最后一个离开,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她常年坚持,从没有失误过一次。在各项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她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她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她要耐心辅导,连放学后还有同学甚至是家长找她问这问那。对于这些,她没有半句怨言。
她爱学习、爱思考、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她善于观察,勤学好问,根据自己的想象,经常在家制作一些小东西,种植一些小植物,实践让她吸取了甘甜,拥有了丰润,丰满了羽翼。
第二篇:陈秋怡同学事迹简介(模版)
陈秋怡同学事迹简介
陈秋怡,一个真诚、阳光、自信15岁阳光女孩,就读怀远县黄洼初级中学,于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我校团支部委员,九年级(1)班学习委员。她品学兼优,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中学生。
入校以来,她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平时她能够妥善处理好团的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她坚守:做人要堂堂正正、诚实守信,要尊敬师长、乐于助人;做事要勤奋刻苦、一丝不苟,要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良好感染和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
在学习上,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知识,入校以来成绩优异。她自信、大方,一直以来,她都是老师的好助手,并多次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她能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极强。平时,陈秋怡同学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她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她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都能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
陈秋怡同学不仅要求自己进步,还主动帮助班内的学困生。遇到难题,和同学学老师一起讨论,帮助讲解同学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因此在同学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在工作上,她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校团支部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校支部每位干部每个月的考核工作,做好会议记录及考勤工作,起草校团支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能积极完成好本职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及校团支部干部,具有双重身份,在班级和校团委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她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校团委、班级工作两不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于大量的阅读,丰富的积累,她的写作水平也很显著提高,曾多次获得殊荣。
平时作息时间安排合理,学习时认真学,玩的时候开心的玩,“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在有规律的作息生活之外,其它时间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学习中的那份严肃,多了许多乐观开朗.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绘画和音乐给了她更多的快乐,学习累时也是最好的放松。此外,她还挤出时间培养了自己羽毛球、乒乓球等多项爱好。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她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她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使她从幻想到实干、从生涩到娴熟、从慌乱到从容。而优秀的工作表现,使她2010、2011连续两年获得本支部“优秀共青团”光荣称号。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陈秋怡同学始终信守着“我不是最好的,但一定要努力做得比昨天的我更好”的青春箴言。学习要刻苦,工作需努力,做
人应踏实!相信凭借这些追求自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优秀品质,陈秋怡同学会不断进步,不愧为新时代优秀中学生的代表。
记得有句话说,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也许你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她热爱着学校的生活,回想这两年多走过的的旅程,忙碌而充实,付出而充满收获。是坚持让她进步,是坚持让她优秀,只有坚持的人才可能到达
远方成功的彼岸,也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可能书写人生最壮丽的一刻。
陈秋怡同学事迹简介
共青团龙亢镇委员会黄洼中学支部
2012.4.18.
第三篇:学习李秋莲事迹自我剖析材料
学习李秋莲事迹自我剖析材料
通过学习李秋莲的先进事迹以及工作模式,我对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检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深刻的剖析:
一、存在问题和不足
1.在思想上,对工作的认识不足,自觉性不高,对此又满足于现状,没有深刻的自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学习不够重视,总觉得学那么多知识能有什么用?满足于一知半解,特别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所以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2.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干什么,在工作的开括进取上和别人也存在着一定差距。
3.在生活中,也不太注意细节,没有做好一个党员和社区干部的带头作用。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1.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提高马列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思想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修养和工作水平。自己自学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放松了思想是主要原因。
2.对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对如何
开展工作研究性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体会不深,降低了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事实上,在新形势下,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涉及面广,要学习的知识很多,要掌握的工作技能佷广;作为领导,要如何统筹安排好社区工作,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3.创新意识薄弱.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打破老框框、老套路,胆子不够大。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先进社区相比还有差距,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党员干部如果不保持政治上的警惕,不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是非常危险的。我将继续深如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到事业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2.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提高认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服从组织,听从指挥,令行禁止。工作中要讲纪律、讲原则、讲方法,同时要善
于查缺补漏,及时补位,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社区干部。
3提高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服务职能作用,要及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入居名群众中去开展工作,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括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讲究工作策略,注意工作方法,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科学性,工作要想到前做到前,想细想全,克服盲目性,变被动为主动。
通过这次深化思想建设、自我检查剖析活动,使我看清了自己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是光查找问题就可以了,关键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怎样按照上级和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发展的新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如何去整改落实和提高,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居民群众所拥护的社区干部。
第四篇:李钊怡征文
让梦想杨帆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我的理想》,它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的理想》这本书,教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己的理想,写了许多伟人因为从小有理想、梦想,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的故事。邓亚萍“小个子追求大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让人民不再挨饿”,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诺贝尔伟大抱负成就“炸药之父”……这三十一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他们的伟大成就,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也做一个像他们的人……
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从小就有着像海鸥一样、向着蓝天飞去,当一名飞行员的梦想,在8岁时杨利伟遇到了困难——他很恐高,为了帮助杨利伟克服这个缺点,他父亲经常带他去爬山,登高望远。后来杨利伟考上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做了一名飞行员,在1998年1月杨利伟成为第一批航天员,在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6日6时54分在太空遨游了21个小时的杨利伟胜利归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浩瀚的太空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是国家的英雄,为了理想而努力的奋斗、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也要向杨利伟学习,做一个不怕困难的人……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为饥荒人们都生病了,所以吃饭成了问题。这时,袁隆平决定培育杂交水稻。可水稻杂交的难度很大,很多外多研究人员都无法完成,但袁隆平坚决要完成,终于,在1975年袁隆平突破了难关,一批早熟高产稻破土而出。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家。因为我从小就喜爱跳舞。记得从上幼儿园接触到舞蹈以后,慢慢的我喜欢上了舞蹈,只要听见音乐,我就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跳起舞来。我喜欢舞蹈的婀娜身姿,美轮美奂的服装,高难度的动作,还有那气质优雅的身材。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导航的灯塔,为了理想,我一定要不懈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书香燕京征文
让梦想扬帆
学校:南尚乐小学班级:六1班姓名:李钊怡教师:王丽梅
第五篇:李怡讲座报告[定稿]
“现代性”与“中华民国文学史”
——记李怡教授“民国记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讲座
by迦宁
2010年12月8号,李怡教授为我们作了“民国记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讲座,他的讲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历史的新角度,开阔了视野,并提出“时间概念背后是空间观感的改变”等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深思。现围绕讲座中的关键词“现代性”与“中华民国文学史”,结合李怡教授的著作《被召回的传统》,梳理一下由讲座获得的认知,以及个人的理解和感想。
讲座开始,李怡老师从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入手,以一百年前至今为时间轴,以中国近代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为节点,例如1911年4月的广州起义、10月的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的中华民国成立,为我们还原了100年前历史的轮廓,引导大家对时间进行重新感知,总结了大家之所以对于民国历史普遍有种模糊感的原因。李怡老师指出,造成对民国历史模糊的原因之一是1949年以后,一种新的历史记忆法的出现,这种记忆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它省略了1911年!这涉及到“现代”这一历史概念。他指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地理大发现(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时间点来划分古代与现代,地理大发现带来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是不可分割,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中的。现代性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呈现不同的意义,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概念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的历史以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为时间点划分为现代和当代,中国的“现代”这一概念来自于前苏联,在斯大林钦定的《联共(布尔什维克)简明党史教程》即采用了革命史的概念,强调一个时间点的意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与之形成了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的划分,强调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此作为中国现代和当代的开端。这也造成了民国记忆的逐渐被淡忘、模糊。
通过“现代”这一概念,李怡老师将民国历史与中国文学结合起来。他提到,虽然中国现代文学以“现代”命名, 但“现代”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却长期模糊不清。唐弢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著名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他的学生汪晖请教何谓现代文学的 现代”之时, 唐弢先生也只是回答说,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国学术界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引入西方“现代性”理论。就“ 现代性” 概念而言, 西方的理念就是“现代性概念首先是一种时间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一种与循环的、轮回的或者神话式的时间框架完全相反的历史观。”而中国的“现代性”除时间意识之外,还有空间意识,他以清朝乾隆年间英国使臣来华晋见乾隆皇帝和清末第一任大使郭松涛出使英国的见闻为例,提出“时间概念背后是空间观感的改变”的观点,引人深思。
目前中国学界对“现代”这一概念的理解依然存在着分歧。在如何更好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问题上,李老师提出了对学界现有概念的质疑。在李老师看来,“近代、现代、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新、旧文学”这三个概念都不能全面又令人信服地描述我们的文学史,我们应特别关注中国历史发展的自身情节,回到历史的本身。这就涉及到一种新的历史记忆方法——国家社会历史特定形态概念,由此引出“中华民国文学史”来替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来替代“中国当代文学史”。
李怡老师以为,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考察中引入符合历史实际的国家形态的视角, 不仅仅是呼应了中国文学史固有的秦汉-唐-宋-元-明-清的以国家社会形态为基础的叙述模式, 而且更有利于在一个准确的时空范围内厘清中国作家的特殊人生体验、社会遭遇、政治处境以及他们所依托的文化传播方式。事实证明,恰恰是在这些对文学影响甚深的领域, 中国文学因为有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而呈现出了一系列的重要差别。至少, 我们可以看到:前者在内战—内乱—分治之下尚未被国家的意识形态体制所驯服, 它保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自然状态下谋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形式, 其经济待遇、人际关系、写作环境、出版传播条件都有值得注意的特点: 中国作家有机会厕身中产阶级生活圈, 保有较大的写作空间与出版传播的可能, 虽然他们不得不承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压迫, 也不得不面对军阀混战与日本侵略的种种灾难, 然而战争与准战争状态下的某种失序倒也带来了新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局面中, 一个以同人精神为主导的文学格局基本形成:以对文学的信仰为纽带构造精神的大厦, 以个体的力量为基础实现群体目标的整合, 国家的力量不断形成对个体理想的压抑和冲击, 但并未造成对个体追求的摧毁和替代。值得注意的是, 在20 世纪下半叶以后, 中国文学更多地被纳入到了一个严格的国家体制的管理当中, 作为独立撰稿人而存在的中国作家变身而为国家干部, 这一方面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保障, 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家的身份变得暧昧起来: 究竟是作为社会的监督者与批评者的知识分子? 还是作为国家体制一部分的干部? 显然, 在国家干部的定位中, 中国文学的同人时代结束了, 中国作家更在生存环境与写作环境方面都较前者有了根本的不同。
在李怡老师的感性引领下我们走进了民国档案,他介绍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生存的环境及其地位,指出教育机构和出版传媒的发展为知识分子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获得了经济与社会地位的重大改变。比如说相对松散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作家学者的流动,千疮百孔的书报检查制度带来的创造自由,以及出版业的私营状态和稿费、版税制度的完善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等。他谈到了国民党内英美式民主派与红色苏维埃“一个政党、一个制度、一个中心”的这种对立思维,造成的内部统治力量的分崩离析,也给多元话语以成长的空间。他以鲁迅为例说明知识分子在这个制度设计中的生存方式还是相当过得去的。工人也不都是苦大仇深。地方军阀像在我们的叙事中阎锡山、韩复榘那样没文化的,其实都是刻意妖魔化的叙述。阎锡山留学日本,韩复榘在山东搞乡村教育,那时培养现代国民、现代公民教育的一部分。曹锟虽然贿选但是相当礼遇知识人。国故派的章士钊和激进派的胡适私人关系很好,互相调侃,因此现代文学史中认为出现的水火不容的斗争姿态有刻意之嫌。实际上民国文化圈知识分子之间渐进、激进和保守常常在一个学校里比如北大、清华等多元共存,在课堂上互为争鸣,而在课下,他们往往是相交甚厚的同事和朋友。这些是我们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所看不到的,所以,感觉很新颖,对史料的掌握往往能够打开另一扇探秘历史的窗子。
总之,李老师认为以前对文学史的描述近代/现代/当代的模式是陈旧的,无法和世界接轨;“二十世纪”和“现代性”的提法又过于照搬西方了,不利于描绘和表述中国现实,这两种思路都是有问题的。而他顺手拈出的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分法是最符合中国政治社会的国情的,因而也是最有阐释力的,为重新表述五四提供了新的可能。但是,与理论相伴产生的问题也是有的,我们是政治社会,政治分期的表述是最清楚的,但是我们阐释的是和当代存在现实还密切相关的政治社会,“中华民国”的提法可能本身就很理想化。在今天的言说环境下,我们能这样想,但是能这样提出来吗?民国有孙的民国、北洋军阀的民国、蒋的民国,现今的条件离正面提出民国话语,给民国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好像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对历史的情感态度涉及对当下的辨别和体认。
我觉得“中华民国文学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实际上的时间分期和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分期出入不大,只是在价值取向上更旗帜鲜明了一些。另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提法也不矛盾,结合当时的语境,后者的提出是为了对意识形态划分标准的一种超越,是为了强调“现代性”的延续。此外,李老师对民国文化生态和文学生产机制的重视和感性再现,让我看到了文学、文化本来应有的生态性、多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带给我的冲击是超越了文学,超越了学术的,带来的是人性层面的思索,是对“非此即彼”、“二元对立”思维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