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典案例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典案例
【案例1】某高校辅导员肖老师在深入学生宿舍走访时发现,部分大三学生因为已通过外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逃课上网、沉迷于电脑游戏等现象。时此,肖老师召集年级会重申各项管理规定,并从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开始,就学习、生活、恋爱、上网、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基础文明等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学习上,他告诫三年级学生要树立远大目标,珍惜大好时光,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切实的行动,要利用在校的宝贵时间尽可能地充实和发展自己;在生活上,特别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要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要处理好学习与课余打工的关系,努力把每门专业课学好,还要消除心理障碍,与同学处好关系。最后,还特别介绍当前禽流感疫情的严峻性和危害性,要求同学们注意饮食,加强锻炼、预防感染、保持健康。这就是一次典型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案例2】某高校的辅导员在开展考试纪律教育的时候,发现常规的宣读考试纪律,效果不明显,学生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于是,他便想出一个办法,在一次班会上,他让同学们在黑板的左侧写上“作弊的好处”,右侧写上“作弊的坏处”。同学们参与热情很高,写满了整个黑板。在同学们热烈的争论中,对“考试作弊”慢慢形成了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个班会开得很成功,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3】为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办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实行学生党员“责任区”制度,设立“党员接待室”,开展“党员形象工程”活动,通过“关爱中心”帮助贫困生等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等。广大学生党员深入同学实际生活,到同学中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协助学校和辅导员实施各项学生事务管理和宣传教育,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动态,分析原因,反映学生需求,做好上传下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成功地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完成了大量的日常性管理工作。
【案例4】某高校学生小刘长期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很差,一学期就出现了7门不及格,处于退学的边缘。辅导员找他谈话,帮他分析原因,苦口婆心地劝导,起效甚微。后来,辅导员发现,该生见面时连招呼都不打,还非常敌视周围的人。通过和小刘父母电话交谈,辅导员了解到小刘同学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于是,辅导员决定从肯定小刘积极的一面出发,请他用网络知识帮忙制作班级主页,并在公开场合表扬他,年终还授予他班级贡献奖。辅导员的良苦用心慢慢收到了效果,这个学生开始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得积极起来,特别是学习态度变得认真努力,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得到辅导员的表扬和鼓励。一学期后,小刘再也没有出现成绩不及格的现象。
【案例5】某高校为了激活学生社区的独特功能和辐射影响,建立了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以素质培养为主题,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学生为途径,以大学生宿舍为建制的社区管理工作新模式,形成了学生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及学生教育管理的无缝对接。在社区学生党员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以“树好一面旗帜,唱响一种旋律,办好一件实事,奉蔽一片爱心,带好一帮同学”为核心内容的党建进社区“五个一工程”活动。该校把具有集学习、生活、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功能优势的学生社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触角得到有效延伸。早在2002年,学校便在学生宿舍中推行了社区班的管理模式,将相郁的5-8个学生宿舍组成班级并建立相应的团支部、团小组进行教育管理。后来,学校将学生党建工作引进社区,在学生社区成立学生党支部,开辟学生党员活动室,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设立学生党员接待日,通过发挥活跃在社区班的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校还将生活学习咨询、帮困助学、心理辅导、社区文化建设、学生行为养成、危机干预等工作做到了学生社区。【案例6】某高校抓住寒假的有利时机,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了使寒假的校园里充满祥和温馨的气氛,“留校留收获、新春新起点”、“向寒假坚守岗位的保安和后勤职工致敬!”、“温暖除夕夜、欢乐过大年”、“相亲相爱一家人、高高兴兴度新春”等条幅分别出现在校园里。为了加强学生假期安全教育,通过<寒假安全自律公约>、寒假安全教育工作会等形式教育留校学生注意防火、防盗和人身安全,不在学生宿舍内私拉乱接电源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生火做饭以及燃放烟花爆竹。考虑到寒假留校学生中经济困难学生多,为寒假留校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联系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助学加油站”等勤工助学信息发布栏,组织勤工助学供需见面会。为了使学生度过一个温暖的除夕夜,学校领导与学生一起进行联欢并开展“除夕团圆饭”活动,并向寒假留校学生赠送春节礼品。通过这些特殊时期工作的开展,增进了学生与学校的感情,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罗艳)
对一起因谈恋爱而引起恋物癖事件的处理
罗艳
案例简介
一天傍晚,一名女生向我报告说挂在阳台晾晒的内衣被人拿走了。而且这种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之前没怎么留意,只当是自己收了,这一次被偷的内衣是新买的,等她们上完课回来后收衣服的时候发现被偷了。我到她宿舍查看情况,经过一轮的询问,我发现该宿舍位于学生社区的一楼,而且阳台向山边,来往人员稀少。据女生反映,她们不见的内衣颜色都是属于粉色和较艳丽的色彩。
案例分析处理
我马上将该情况反映给保卫处,让他们加强巡查。另外,我开始着手调查最近这里附近有无陌生男子走动。在走访宿舍中,一位同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线索,她看到这位偷内衣的学生,并拍下了他的背面照。最后查证到这名偷女同学内衣的男子是我校某某学院的学生,他的宿舍距离与被偷内衣的宿舍十分近。
我马上通知该学院的辅导员,并找到了这位男同学的舍友交谈,探探底,舍友都表示张明(化名)在宿舍表现很正常。于是,我到了张明宿舍和他交谈。我问他平常除了上课以外,还有什么爱好?业余时间会做什么?突然,张明的情绪比较激动,表示他平常都会陪着女朋友的,就是今天才有空在宿舍。我抓住这个点,旁敲侧击说你们感情应该不错吧,我一边说一边看着张明。他开始出现烦躁的情绪,磨磨蹭蹭地说最近感情出了问题。我问他有没有听说最近女生宿舍出现衣物被偷的情况。他一下子不吭声了。我接着说,有人照到了那位偷内衣的同学的照片。如果偷窃的同学还是不主动承认的话,我只好将其交给学校保卫处来处理了。在我的继续追问下,他支支吾吾说出了他曾经就在女生宿舍旁边遛达,并承认偷内衣的事实。我问他不怕被别人发现他偷内衣这件事情,张明低下头说自己当时心情很不好,然后就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逛,逛到女生宿舍的附近的时候,他想到自己的女朋友,心里觉得很难过,不由自主地就拿了。事后很后悔,可是不知道怎么办。我继续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习惯的?张明说因为他和女朋友经常吵架。有一次,刚刚和女朋友吵架之后,走得太快,一不小心碰到别人晒在过道旁的内衣,掉了下来,当捡起来的时候,就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感觉心里不难受了。回到学校后,每次和女朋友吵架都会去偷内衣,内心会感觉好很多。一想到她,他就控制不住。说起他的女朋友,张明情绪开始变得很激动。我指出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冲感情上的不顺畅,可是这样的方式却给别人带来了心理阴影。然后我与张明深入沟通了一个半小时后,张明表示自己再也不会这样了,对自己做出的事情感到很后悔,愿意写保证书来承诺以后不再做,并希望能对被偷内衣的女生做出补偿。
我跟张明聊完后,他也表示十分后悔。我对这个案件的处理主要分以下几点:
1、通知其院系辅导员,让他所在学院知道有这件事,一同留意他的行为。
2、关注张明的行为,并且和他的舍友一起关注他,多途径了解他思想动态。
3、采用“访谈式”教育方法,给事件定性。不仅仅从道德上引导他,也从法律层面分析来告诉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4、采取“教育引导为辅,自我教育为主”,达到教育的目标。积极引导张明的恋爱观等价值观,让他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培养正确的性道德和性观念,鼓励面对现实,消除自陷不拔的心态,加强改造变态心理的决心和意志。
5、找到张明的女朋友,和她交谈,了解到张明平常比较敏感,情绪容易激动。
6、联合他的学院,让心理咨询师和他交流,疏导他的情感问题。
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张明的这种行为是恋物癖的表现,恋物癖是一种社会适应不良造成的变态人格。张明是由于感情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只有从最根本的因素——心理承受力和调节能力入手,鼓励积极处理恋爱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指导他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通过本案例成功的辅导,本人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社区辅导员,千万不要戴有色眼镜去观察学生,当与学生面对面时,要学会抛开理论的羁绊,先从正常人的角度,从心理需求的角度,做好倾听与共情,这样,或许能更快更好地帮助他成长。同时,也及时与被盗女生沟通交流,疏导她的紧张情绪,协调这件事对她造成的损失。
第三篇: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王静芳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而导致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互渗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进入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中职生的学习、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有这些都对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对于学校来说,党和政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么的重视?为此学校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
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本身应高度重视。同时,学生自身面临的压力,给学校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情况。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难等现状,主要表现在:中职生政治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法制、纪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不强,文明修养缺乏等。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和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一些想法。
一、要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第二课堂
目前,我国在校中职生约有2000万人。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一要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二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三、要发挥各部门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融入中职生学习的每个环节,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拓展多途径。四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开展好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五要开展谈心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六要选派一批高素质的政治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
二、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
目前,学生独生子女增多,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生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校的一项新任务,这已是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生的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这方面主要可以采取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疏导、民主理论、学生参加的方法,多用学生的语言等等。这样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如今,网络已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通过网站开展一些思想教育栏目和工作信息等形式,同时,及时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贴近”
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样,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三贴近”,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增强中职生思想工作的针对性的关键。这方面从一切为学生成长的角度,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树立学生服务的思想,用事实说话,榜样引导,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好。这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中职生志愿团体,参加医疗资询,义务家教等不同形式的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自我,服务了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二要正面教育以情感人。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加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民主平等的作风。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基础,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以确立正面教育为主、教育者先行,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道德实践的原则,使思想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经历的始终。应开展一些如:“杰出校友访谈”、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三要教育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这就是说,当教育者必须为学生做出表率,同时,要做学生的贴心人,领路人。为此,在学校里要进一步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和教师德育活动。还可以确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路,各方面形成合力,做出成效。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要始终坚持“三贴近”,让思想政治工作进学校、进课堂。
四、要树立先进典型,结合创先争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让榜样的无穷力量影响到学生,以达到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光荣榜上有我,我是最棒的”等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人物如劳动积极者、拾金不昧者、助人为乐者、爱护公物者进行宣传,在学校、在班上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先进人物良好的品行、情操和人格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这样才能见贤思齐,心悦诚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更富号召力,更富感染力,对教育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以此来凝聚、团结、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探讨
引言:本文探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实现高校社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arrier to student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expand new ways.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独立、自由、尊严和人权,作为高知群体的青年学生对此主张的更为坚决,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对象看成一种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加以静观的对象,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缺少对受教者的人文关怀,教育形式及载体单一。一方面他们仍然是我们可以感知并理性对待的实体对象,但他们同时更需要张扬个性与自我实现。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时,在传统方式、载体的基础上,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及个体的差异性,不断探索创新教育载体。高校学生社团自诞生之日起,就因其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吸引了广大青年学子。新形势下,探寻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应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的重要途径。
二、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或物质实体。[1]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有效载体进行。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以班级、院系为主的成建制的行政集体意识逐渐弱化,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逐渐降低。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组织,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社团组织构成的特点决定其能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的构成主体是高校大学生,它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且其组织形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的特点,符合新时期青年学生注重个性张扬、追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特点,在满足青年学生个性张扬、追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教育于组织管理,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组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深入到社会实践的层面不断加深等特点,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学习并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第二、社团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党团课、两课教学为主,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式。但随着社会向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它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要求。要求高校必须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学生社团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格调高雅、内容充实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共同爱好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社团组织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产生积极影响,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自主选择、自我参及自主思索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出的适应高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产物,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社团活动中爱国、奉献、励志等价值观教育因素,使社团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和教育内涵,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辐射带动作用,使大学生社团成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的建设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繁荣和发展学生社团,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鼓励学生在各自社团章程的规范下独立开展活动,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社团。
第一,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积极鼓励,正确引导。通过制定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构建学生社团的管理体系,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下属各院系部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社团的规章制度,形成高效合理的社团管理机制;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社团开展活动时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等支持。
第二,为学生社团选配指导老师,并为指导老师提供物质与精神的支持。选配指导老师时,除要求业务能力强、有指导某个社团的专业特长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正确把握并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时,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
第三,规范制度建设,加强学生社团骨干力量的培养。注意将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与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挂钩,吸引学生们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要定期对社团骨干进行培训,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劝其退出社团负责人的岗位。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高校必须重视、支持、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实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人才的教育目标。
第五篇:高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园地,同时也处在西方思想和我国国内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冲击的前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一代代青年学子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健康成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新型人才。”
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一点不理解,总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往往满足于简单的灌输和说教,实践证明,在经过改革开放,形势已经大大改变的今天,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今天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他们的眼界、掌握的各方面信息普遍都比前辈同龄时期更开阔、更丰富。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去点燃青年学生心灵中本来就渴望知识、积极向上的火种,坚定他们的政治信念,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鼓励他们为国家和民族认真学习。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摆教育者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同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教育者不以势压人,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但达不到工作的目的,很容易伤害学生,疏远师生关系。
另一方面,学生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成长环境也不相同,在学校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教育者应该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老师应该主动关心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展,积极与学校相关主管部门沟通情况、反映问题,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碰到的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到,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总之,为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争取学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把所有的工作对象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他们乐意接受教育的引导。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注重感情投资的工作效果远远超过生硬地灌输或空洞的说教。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咨询、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不断推进学校精神家园的建设进程,塑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主流校园文化,让学生潜移默化,逐步形成自强不息、勤于修身、知书达礼、诚信文明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大型的主题教育,如在全体学生中开展 “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主题教育、“感恩”主题教育、“明德修身,建设文明校园”“大学生文明行为”主题教育等,让学生能在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中感悟、理解、思考,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完善自我。
围绕培养目标,要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一些载体,搭建施展个人才能、特长的舞台。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主旋律教育,利用重要纪念日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教育活动。例如,通过举行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展、手工艺品展、诗歌朗诵、英语口语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学生受益匪浅。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有些学生深陷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因此荒废学业,有的学生封闭心门,抑郁寡欢,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高校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绿色上网。4.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因为在今天对外交往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去提高自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素质,去培育和巩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因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人文思想教育极其重要。人文教育对于一个人开阔眼界、开启智力、陶冶情操起着重大的作用,对确立和改造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部分院校学术功利化比较严重,真诚协作的团队精神不足,文人相轻的思想有发展趋势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和修养。如果每一个做老师的人都注意自身的人文修养,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真诚地对待学生,做到在实际工作中言传身教,做好工作对象的表率。
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的基本方式,主要有针对单一书本理论教学的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仅体现在校外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环节上,还体现在许多校内的实践环节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课堂上的实践教学。这种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课堂讲课(模拟教学)等基本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实践教学还可以体现在案例教学和学生模拟教学,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中将一些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等问题,教师为了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采取这种课堂实践教学的办法。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既是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的直接体现,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理论教学的延伸,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实践教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它可以直接与书本理论知识联系,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节约教育资源,不必花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而且组织起来也非常容易,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便于推广。这是单项性实践教学,特点是各学科可以根据学科内容独立操作。
二是课后的实践教学。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有意识地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理论去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人们的思想问题和我国社会实际问题以及国际关系问题。因为这种方式往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进行。
三是课程隐性的实践教学。所谓隐性的实践教学,是相对显性实践教学而言的,它不是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方式,而是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存在的形式,包括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人格影响等因素。让大学生在自觉自愿地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实践方式。隐性教育法与显性教育法相比,充分照顾到主体的内心需要与体验,能够有效地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激发其参与意识,将教育内容及要求渗透和潜隐到大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产生显性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