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藏联网观后感
西藏昌都地区的藏族同胞,冬天不再寒冷
4月22日上午9点,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组织全体学员在报告厅参加“青春建功川藏联网”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深入一线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险的光荣事迹、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电力发展严重滞后,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网架薄弱,电力供应紧缺和无电人口问题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促进西部发展以及藏区的繁荣稳定,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西藏战略工作部署,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川藏联网建设工程,造福藏区人民。
从各位先进工作者的报告中可以知道,线路东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乡城县、途经巴塘县,西至西藏昌都,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邦达、玉龙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昌都-巴塘-乡城双回500千伏、昌都-玉龙双回、昌都-邦达双回220千伏线路,全长1521千米。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难度极大,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最艰难的输变电工程,地处川藏高原腹地,穿越高海拔、低气温无人区,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全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技术难度极大。经过2万余名电力员工在高原日日夜夜奋战8个月,工程提前半年竣工,成功投入运行,给藏区人民带来光明与温暖。让昌都的藏族同胞可以温暖过冬。冬天不在寒冷,同时也点亮了昌都地区。为昌都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奋斗在建设一线的员工们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电网建设,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克服了极寒、缺氧等极端天气条件,有家不能回,只为藏区人民万家灯火。作为国网新员工的我们,应向前辈们学习,努力工作、不畏艰难,为电网事业奉献青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青春建功川藏联网”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青春建功川藏联网”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佛说“
一夜一菩提”,我说“一看一人生”。
经过300多天的努力,国家电网送配电工人完成了世界上一个奇迹——在川藏高海拔地区架起了500KV电网,给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的藏族人民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在中国西部架起了一条天路。
看了这次报告,我深有感触,在那么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们克服了高原反应、地震、高温、大气、沙尘、泥石流等一系列的困难,并提前半年完成了任务,体现了国家电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381国道,381国道很窄,而且经常有泥石流,道路边上都是悬崖峭壁,危险随时都会发生。他们经常翻山越岭两天多才能到达目的地,而且环境变化很大,都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昼夜温差能达到30多度。同时,川藏地区属于地质活跃的地区,最可怕的是随时而来的地震,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有时还会有雷雨,那里的雷电就在眼前,离他们很近,有一次一道闪电就落在他们10米左右,他们都吓呆了,半天没回过神来。他们随时都会面临死亡,但是他们没有一个退缩,都坚持了下来,完成了这个神圣且严峻的使命。
国家电网川藏送配电工人——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完成了国家和人民的使命,你们保护了大家,而放弃了小家。记得一个负责环保工作的人,说她去川藏时,女儿正好考上了离家100多公里的一所重点中学,这是女儿第一次离开家,女儿特别希望妈妈的陪伴,可是为了工作她却没能陪在女儿的身边,临走前女儿问妈妈“你能三个月回来看我一次吗?”。听了这句话,我们都哭了。想到有多少电网人为了川藏电网付出了那么多艰辛;多少电网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咿呀学语,开始学习走路;多少电网人在父母生病时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多少电网人被亲人埋怨,不能得到亲人的理解;多少电网人承受身体的不适,坚持在一线为这条电网天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果没有川藏送配电工人,还有多少人会生活在黑暗中;如果没 有川藏送配电工人,还有多少孩子不能看到光明;如果没有川藏送配电工人,多少清洁能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白白浪费。川藏送配电工人在出色的完成任务之余,没有忘记我们的环保问题,川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破坏,他们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他们要绕很远的路架设线路,给施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在川藏送配电工人的努力下,藏民看到了光明,现在川藏电网已经运行168天,各种资源合理利用起来。特别是四川宜昌由一个原始封闭的贫困城市,变成了一个工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正在改革开放的新中国没有忘记偏远地区那些还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民,国家电网汇集了人力和物力架起了一条神奇的天路,把光明和温暖送到了川藏高原上,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同时也实现了建国6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愿望——给全国人民送去光明。这是我们国家电网人的荣耀!我们青年人一定会以你们为榜样,为国家电网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第三篇:川藏铁路建设演讲稿
川藏铁路建设 演讲稿
川藏铁路开工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曾引领筑路人建起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两路精神”在新时代也焕发了新的生机,有了新的担当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两路精神”不仅筑起了贯通青藏高原的“生命线”,还筑起了“两路人”的“品格线”。
以严谨的态度、精确的测量,定下“两路人”的“科学线”。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独特的气候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在此施工、修路有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所以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筑起,离不开对科学的尊重。“两路”工程制定者、决策者以及施工者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自然、立足人文,用科学武装头脑,攻坚克难。因此,面对新的使命,不论是大工程还是简单的一条小巷、一弯拱桥,建设者都应坚持“两路精神”,严谨分析、因地制宜,做到“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推动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以坚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立起“两路人”的“拼 搏线”。在“两路”修筑之时,除了恶劣难挡的气候,落后的设备工具等也使得修路工程举步维艰。但“两路人”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充分发挥
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地冲向最险峻、最艰难之处。在领导干部的带领下,“两路”建设队伍斗志昂扬,以惊人的毅力筑起了“天路”。新时期,新的建设者应当继承、发扬“两路精神”,在推动、落实筑路、修桥以及安置房建设等惠民工程时,做到“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为居民送去便捷、舒适。
以昂扬的斗志、折箭的决心,顶起“两路人”的“担当线”。“两路”建设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是因为在“世界屋脊”上建起一条畅通之路是一个无人碰触过的课题。当时的“两路人”,于内有着国家、人民赋予的重任,于外有着他国学者的冷眼、质疑。在重重压力之下,“两路人”未退缩,而是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锐不可当的勇气,迎“高压”而上,敢为人先。新征程下的建设者也应不惧“高压”,坚持贯彻“两路精神”,焕发新的斗志。在工作中,只要是利民惠民的建设工程,建设者就要敢于顶住压力、破除阻碍,建立起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宜居的保障房屋以及秀丽的公共文化场所等,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期惠民利民的关键一环,对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建
设者要以“两路精神”为指引,信科学、敢拼搏、有担当,集中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川藏铁路详情介绍
川藏铁路详情介绍
序
新建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骨干通道,是经略西部事关全局的宏大手笔。
川藏铁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勘察,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选线,但直到2014年才真正开始建设,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它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线路台阶式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14000米。被外国媒体称之为“一个巨大的过山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全面启动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的战略决策,川藏铁路建设是国家大事、民族大计,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境内,线路起自四川雅安,经甘孜、昌都,终至西藏林芝,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新建正线长度1011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至200公里。项目由国铁集团负责组织实施。我公司主要负责的7标段工程起自东俄洛3号大桥拉萨台台尾到新都桥高尔寺山隧道,全线长16余公里,包括桥梁1座,路基1段以及隧道1座,正线长36.645km。海拔高度为2840~3846m。(根据洞口位置标高统计出来的,旺甲1#横洞最低,高尔寺山隧道2#斜井最高),DK396+200~DK396+768.85区间路基,上跨东俄洛4号左右线大桥,穿越高尔寺山隧道(L-18841m),西行至木泽西大桥,然后穿越帕姆岭隧道(L-13295m),上跨米西沟大桥,再穿越旺甲隧道进口段(L-3247),标段终点里程DK432+845。其中,隧道35.383km/2.5座,占比96.56%;桥梁0.64km/3座,占比1.75%;区间路基0.64km,占比1.75%。其中隧道占线路全长的95%以上。川藏铁路建设工期长,沿线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加之施工区域海拔高,低气压、低含氧、高寒和大风等,建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骨干企业,诞生于战火纷飞的1948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和自卫反击战,在国内外铁路、公路、市政等重点建设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2001年8月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随中国铁建整体上市。
解放战争时期,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播下的种子;
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的军功章上,有我们洒下的汗水;
...........在此展示的光荣历程,光辉岁月,既是我们的发展史也是我们的奋斗史和文化史,必将激励全体参建员工在新的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切实把川藏铁路这个世纪性战略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绿色工程、创新工程、廉洁工程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第五篇:五月川藏骑行总结
五月川藏骑行总结
写在前面:每个人都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浪漫情怀所致!如果你会分辨世间险恶,如果你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如果你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如果你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哪怕你没有长途骑行经验,辉哥也不反对你出行。否则请三思,然后按辉哥的建议做!不要说,无所谓、没难度、小意思,请你回来后再说这些话。因为截至六月一号,辉哥已经确切地知道在13年川藏线上死了四骑友,还有N个重伤的。请对自己负责。
首先回答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基于五月骑行总结)
1、费用:四千元(包含到成都火车票、拉萨回家火车票、自行车、路上开支、其他装备)足够穷游一次,除了坐的火车差一点,吃住差一点,用的装备差一点,风景是一样的。如果想少吃苦,请提高预算,下面辉哥会告诉你怎么花。
2、带什么衣服:路上会经历一年四季,经历风霜雾雨雪。所以带什么衣服请自行判断,如果连这个常识都没有,你还是不要出门了。
3、骑什么车:只要刹车不失灵骑着可以走的单车都行,关键还得看发动机和发动机的意志力。辉哥在路上见过好几万的自行车主人搭车,也见过退伍军人骑着骑着就放弃了。如果你确定会修自己的车,可以骑高配置的车子上路,否则就骑V刹上路吧。
4、住宿:只要有人家就能找到住宿。辉哥此行疏忽了统计住宿信息,沿路住宿都是根据网络上的零星信息提前半天联系的,也有很多骑友是到目的地后临时找住宿,一个月时间还没发现哪位骑友有露宿街头的情况。不能否认暑假是川藏旅行高峰期,如果想住满意的旅店,那就提前在网上收集每个落脚点的住宿信息吧。后期辉哥会慢慢整理一部分给大家。
5、攻略:他唯一的作用是让你知道当天的行程有多少,路况如何,目的地是哪里。除非你把上万字的攻略背下来,否则你不可能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拿出攻略看看这是哪个景点、有什么典故,那是别人眼睛看到的东西,和你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再说每个月的景色都不会一样,就算同样的时间经过同样的地方天气也不会一样。不要让别人的精彩掩盖了自己的眼睛。了解当地文化的最好方式还是和当地人沟通。
6、高反:五月辉哥一行二十人,只有两三个人偶尔出现了头疼症状。这还是在提前三个月进行体能训练,提前一周吃红景天的情况下。至于感冒不能上高原,辉哥不懂也不专业,但是辉哥信了。
7、必备物品:红景天、感冒药、补胎工具、内外胎、刹车线、变速线、刹车皮、手电、头盔、手套、眼镜、备用螺丝已经更换以上配件所需的工具。以上物品有部分只需每个队伍有一份即可,请队内协商。
。。。。。辉哥能想到的目前只有这些,不完善处再补充。。。。
建议:想长途骑行的朋友请先根据自己的财力买一辆自行车,目前主流品牌为捷安特和美利达,这两个品牌的中低端车子在相同价位下都差不多,所以不要再问某某型号和某某型号哪个好,辉哥不是卖车的,真心不懂。有了车之后就开始短途骑行吧,这时你会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骑车,很多人买了车之后就发现根本不喜欢骑行,与其抱着痛苦的心情进藏还不如早点放弃,否则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在骑行的同时,你也会对单车有更多的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发现之前你所问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最后,确定自己的进藏时间,然后开始体能训练,这是你能抵抗高反,坚持到底的关键。辉哥虽然说不反对搭车,但绝对不支持,想想你坐在车上被别人竖中指的感觉吧!建议训练周期三个月,每两天跑步五公里,每周骑行一次150公里以上短途(实际上没人达到这个训练强度),每人可根据平时的运动量酌情而定。
以上是辉哥五月川藏行的拙见,虽没有别人的攻略详细,相信也能让这些有想法还没行动的人心里大概有个数吧!
祝大家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走得更远,梦想骑迹,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