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做的包子》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经北京市公安部门调查,发现该新闻系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自带肉馅、面粉和纸箱,授意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过程,随后将其编辑,用欺诈手段获得播出。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不但严重败坏了我们国家的声誉、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严重伤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一事件所凸现的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意识缺乏、对职业规范的亵渎,值得我们思考。
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记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
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正因如此,记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繁荣职业角色,才是长远之计。
新闻道德社会作用在于:它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中国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非常简单而纯粹,就是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客观、准确、全面的记录事件。如果隐瞒信息或信息不实或用虚假信息愚弄受众,或超越职业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利用自身权利和影响,以不正当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更多毫无意义、毫无权威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媒体会彻底失去公信力,加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程度,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对于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原因,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
(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
(3)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
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
(四)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蝴蝶轻轻地舞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系统最终发生极大的变化”,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假新闻的危害一点也不为过。媒介是社会公器和社会守望者,它的虚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以及记者自身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举例说明:
1.广州某报的一则道听途说的报道,让全国的瓜农遭遇了一场“台风”,损失惨重,仅海南一省就损失三千万。
2.7月19日广州某报新闻称: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红药水”的新闻很快传播,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消费者中引起买瓜恐慌,人们望西瓜兴叹,各地西瓜价格暴跌。海南夏季西瓜主要销往广东和香港等地,谣言给海南西瓜以重创,由于无人收购,大片大片的西瓜烂在地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3.一名在新西兰本地工作的记者在看到几则关于中国黑心产品的相关新闻后,提出要在新西兰抵制中国进口产品。根据报道,这名记者看到了关于北京黑心“纸箱馅包子”和上海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新闻后,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新西兰应该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实行更严厉的进口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新西兰人的生活。而炮制“纸箱馅包子”的记者最终获刑监禁1年。
这样的假新闻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恐慌,而且在国际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使外国记者在我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添油加醋。恰如刚刚经历的3.14西藏砸抢烧事件。
4.《纽约时报》的一个例子:2005年,《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闻。而在这一年,美国国内新闻界先后爆发了“古兰经**”、“深喉事件”“特工门事件”等。结果由于布莱尔多次杜撰假新闻,受到终身执业禁止的处分。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继承与宣扬的标尺。作为党和国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同一切违反和丧失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假新闻首先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
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失去了职业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次领教了大自然的无比威力,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更让我们感受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敬业与拼搏。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旗再一次高扬。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许多媒体的记者忘记性别差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第一时间里奔赴灾区现场。他们顶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他们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们身背器材徒步开进,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让亿万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全面掌握党和政府的救援进展,生动再现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与援助。
四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
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
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
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
参考书目
[1] 简光洲[J].《新闻记者》.上海市新闻学会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联合出版.2008.10 [2]黄瑚[M].《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12 [3]陈绚[M].《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 [4]凌非[M].《中国媒体调查》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 5
第二篇: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新闻工作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将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缺失的内、外部原因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来谈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建设
一、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
(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
(3)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
二、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
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
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
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学院:外国语与传播学院
班级:编导082班
姓名:曹文磊
学号:200811030229
第三篇: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摘要:职业道德越来越重要的今天,记者由于内部和外部原因却不能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并对国家和人民带了了严重的危害。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新闻失真记者采访暴力社会公信力
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新闻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的社会或阶段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概括起来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新闻职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新闻工作是新闻职业道德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基础。新闻职业道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它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要求与规范;还决定了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当前新闻工作者中,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以致败坏了记者的公众形象,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记者队伍的“信任危机。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种责任。新闻传播业应该不为任何权力左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上报道事实,尽可能把个人感情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把对新闻事件评价的权利交给受众。新闻工作者有其特殊的使命,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良知,所谓真实、客观、公正等正是这种规范、道德和良知的体现。
二.新闻职业道德的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发挥调节和规范作用。
1.美国《世界报》创始人普利策说过:“记者是国家航船上的了望哨。他要站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不计较自身的成败、荣辱和老板的喜怒盈亏,而是为了信任他的人民服务”。
正因如此,记者要“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职业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只有新闻工作者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个人意志,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的自律”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繁荣职业角色,才是长远之计。
2.新闻道德社会作用在于:它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行为起指向作用;对新闻工作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3.中国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非常简单而纯粹,就是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客观、准确、全面的记录事件。如果隐瞒信息或信息不实或用虚假信息愚弄受众,或超越职业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利用自身权利和影响,以不正当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更多毫无意义、毫无权威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媒体会彻底失去公信力,加大老百姓的心理恐慌程度,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还会影响新闻事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影响到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状
(一)记者遭遇采访暴力的现状
记者的采访报道就要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揭露各种邪恶势力,但是这明显的会触动某些人及某些团体的利益。这也是为什么以揭露为主的记者群体成了当今最不受欢迎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优秀者成了遭打击报复的对象,甚至受到生命的威胁。
1.有调查表明:媒体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媒体人的离婚率在职业派名位居第二。媒体人是遭遇人身威胁最严重的职业。他们的职业危险度居第三。调查对象中的百分之六十点三没有和所在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2.记者在采访时遭遇暴力的事件也是不时出现。例如:
2007年底,景剑峰赴山西调查吕梁市临县招贤镇段家塔煤矿、吕梁市离石区虎山煤老板薛卫军涉黑、打死人、盗采煤矿等问题,并在民主与法制社《要情》上刊发,公安部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在景剑峰进一步调查薛卫军背后保护伞问题时,临县警方突然发难,于2008年5月9日以窝藏逃犯的罪名将其刑拘,七日后逮捕,9月27日检察院诉至法院。18日中午,一伙人闯入擅写批评报道的《南方都市报》记者温冲在广东省中山市的住所,将他毒打一顿后,还砍掉了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离开时还将被砍掉的两根手指带走。
据悉,在2004年有53名记者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或是因为表达他们的意见而遭到杀害。这是自1995年以来记者被杀人数最多的一年。
2007年4月,深圳两名记者再次受到死亡威胁,有人称“将以百万元价格买记者的人头;同年10月,《华商报》两名记者在西安市新城区采访时遭到围攻,其中一人被打成脑震荡。揭黑记者王克勤,曾有黑社会头目扬言五百万买他的人头,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一篇批评文章,竟被突然开除公职。
即使权威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也都有过记者被打或遭遇跟踪、威胁的事件.谁能保证记者的生命安全?
(二)暴力事件导致的结果
正是因为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新闻工作者觉得自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所以许多记者选择一条风光的路,那就是写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虚假广告等。这也被称为影响新闻工作的“五大公害”。这些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给新闻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败坏行业风,降低媒体的社会公信力,销蚀媒体的受众的满意度,影响每体社会功能的正确发挥,因此不能不引起高度的关注和忧虑。
1.在2003年4月20日的上海车展中,“红包”媒体控制车展,报纸、电视铺天盖地的新闻竟然和车商自己所做的广告相差无几,在厂商的操控下,部分新闻传媒完全丧失了客观立场。《新闻记者》杂志连续两年评出的“十大假新闻”更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当前职业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方面。
2.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11名新闻记者(其中有4名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山西繁峙矿难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和金元
宝,上演了一出“有偿不闻”的丑剧。近年来,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对于种种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业内人士或专家在分析其内在原因时给出了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忽视新闻职业道德教育所造成的,有的则认为缺少监督机构。但无论如何分析这一原因,其实它们都与新闻道德有关。
1.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匮乏的外部原因总结如下:
(1)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我国传媒长期作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运转,在市场经济新形式下,传媒有了自身的利益,记者的采访“权利”有了一定的“权力”,就有可能成为行贿的对象。
(2)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现象严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所谓“有偿新闻”,便是在这种机制下产生的。
(3)媒体竞争激烈,职业精神成为追逐短期利益的牺牲品。我国传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成熟,不少传媒间和传媒内部的竞争处于低水平的无序状态。传媒作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利益单位,有着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的驱动力。在生存焦虑的驱动下,传媒从业人员有可能淡化职业责任感。
(4)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自律规范和有效的规范执行机制。尽管从1991年起,全国记协就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又经过两次修订,但该准则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更缺乏执行和监督机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新闻业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有限,难以发挥切实的指导、约束和惩戒作用。
2.但是不能忽略内部原因是工作人员自身素质问题。新闻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最大诱因:经济利益,还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不强,缺乏应有的新闻职业道德,同时在现代新闻从业人员中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教育不够,一些记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新闻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定没有真正被新闻从业者内化。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职业道德的约束往往显得乏力,这是虚假新闻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有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自己工作内容的认识,他们没有意识到报道行为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活动,它决定了新闻报道者是为社会其他一部分人,或是整个社会在报道。而不是单纯的为自己或是某个人报告消息。从这个意义出发,新闻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整体利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应该而且必须高于个人或所属小集团的利益。
(四)职业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蝴蝶轻轻地舞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系统最终发生极大的变化”,用“蝴蝶效应”来比喻假新闻的危害一点也不为过。媒介是社会公器和社会守望者,它的虚假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以及记者自身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
举例说明:
1.广州某报的一则道听途说的报道,让全国的瓜农遭遇了一场“台风”,损失惨重,仅海南一省就损失三千万。
2.7月19日广州某报新闻称: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西瓜注了红药水”的新闻很快传播,在全国许多地方的消费者中引起买瓜恐慌,人们望西瓜兴叹,各地西瓜价格暴跌。海南夏季西瓜主要销往广东和香港等地,谣言给海南西瓜以重创,由于无人收购,大片大片的西瓜烂在地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3.一名在新西兰本地工作的记者在看到几则关于中国黑心产品的相关新闻后,提出要在新西兰抵制中国进口产品。根据报道,这名记者看到了关于北京黑心“纸箱馅包子”和上海大白兔奶糖含甲醛的新闻后,在当地媒体上表示,新西兰应该对中国进口的产品实行更严厉的进口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新西兰人的生活。而炮制“纸箱馅包子”的记者最终获刑监禁1年。
这样的假新闻不仅对人民生活造成恐慌,而且在国际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使外国记者在我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添油加醋。恰如刚刚经历的3.14西藏砸抢烧事件。
4.《纽约时报》的一个例子:2005年,《纽约时报》记者布莱尔炮制了多篇使用匿名信源的假新闻。而在这一年,美国国内新闻界先后爆发了“古兰经**”、“深喉事件”“特工门事件”等。结果由于布莱尔多次杜撰假新闻,受到终身执业禁止的处分。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继承与宣扬的标尺。作为党和国家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同一切违反和丧失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假新闻首先是对学科的颠覆;其次是对客观事实的践踏;第三是对新闻伦理的背叛;第四是对公众信念的嘲弄。
5.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失去了职业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让我们再次领教了大自然的无比威力,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更让我们感受了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敬业与拼搏。在抗震救灾报道中,记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之旗再一次高扬。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许多媒体的记者忘记性别差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第一时间里奔赴灾区现场。他们顶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他们在黑夜中冒雨前行,他们身背器材徒步开进,他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正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劳动,让亿万受众及时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全面掌握党和政府的救援进展,生动再现解放军武警官兵、医护工作者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与援助。
四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具备叫高的政治觉悟、饱满的政治热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闻业务,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2.规范和细化监管体制
一般来说,对于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控制有三种模式:受众模式、第三方控制、同行控制。
受众控制。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的余数力是相当有限的。这一方面与国民的媒介素质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媒介体制有关。媒体的工作服务于公民言论出版的权利,媒体的权利归根到底是公众赋予的。因此,树立受众中心的观念,自觉把自己置于受众的监督之下,是新闻工作者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
第三方控制.我国实行的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全面,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细化和可操作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流于形式.可参照国际上有关规定和相关条例更加细致以可增强可行性。
同行控制。不妨效仿外国的先进经验,成立一个由学界、政界和业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的、权威的媒介批评和处理受众投诉委员会,负责监督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并使其裁决在国内各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另外,该组织应设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在这种机制的制约下,假新闻多,信用度低的媒体其等级就会相应降低,同时权威性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媒体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3.建立健全传媒自律机制
一个健全而有效的自律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需要传媒自身配置一套实施细责和监督机制.西方一些媒体会定期的发给记者一份新闻道德准则和一份调查问卷,每位记者都必须认真阅读,填写然后签名为证。在经常强调下,使每个记者都深深自省自己的职业活动是否违反了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我国媒体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各媒体行业自律的检查工作日常化,达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此外,媒体还可以设立专职的受众意见调查员,专门负责将受众的意见分析汇总并反馈给媒体决策者。
只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职业道德,加强新闻自律,从源头上制止虚假新闻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素质和新闻职业道德素质,严格遵守从业范围,是根除虚假新闻的最根本途径。
参考书目
[1] 简光洲[J].《新闻记者》.上海市新闻学会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联合出版.2008.10
[2]黄瑚[M].《新闻伦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12
[3]陈绚[M].《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3
[4]凌非[M].《中国媒体调查》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
第四篇: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职业新闻记者协会成员相信,公众的启蒙是正义的先驱,民主的基石。新闻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追求真实,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叙述,达到启蒙公众的目的。来自所有专门领域和媒体的有责任感的记者,都努力彻底和忠实地为公众服务。职业正直感是记者信誉的基础,协会成员因此对于职业道德行为产生共同认识,并采用本规范作为协会实践原则和标准的声明。
追求真实并加以报道
新闻记者应该忠实、公正和勇敢地搜集报道和转述信息。
新闻记者应该:
●检验来自所有来源的信息的准确性,小心避免无意的错误。绝不允许故意扭曲。
●努力找到报道的主体,给他们对于声称的错误行为做出反应的机会。●任何可能的时候,都要指明消息来源。公众应该有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判断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在承诺保证信息来源匿名之前,永远要质问一下信息来源的动机。要对为换取信息而作出的承诺中各种可能的情况都做出清楚的说明,一旦承诺,则保守诺言。
●确保标题、导读和其他突出处理的材料、照片、音像、图表、声音和印语都没有误表达。
●避免在转述和连续性的报道中误导。如果有必要转述别的媒体一条新闻,可以这样做,但要标识清楚。
●除非传统的公开的方法不能得到对公众至关重要的信息,不要采用秘密的或窃听式的方法获取信息。如果使用了这样的方法,在报道中应该加以说明。
●永远不要剽窃。
●勇敢地讲述关于人类经验多样性和广泛性的报道,尽管这些经验可能是不经常有的。
●检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并避免将这些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观察人时不要被民族、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地理、性取向、是否残障、外貌或社会地位这些因素框住。
●支持公开的意见交流,即使这些意见自己很反感。
●让无声的人们发出声音;官方信息和非官方的信息被以同样价值对待。
●在鼓吹文章和新闻报道之间做出明确区分。分析性文章和评论应被明确标出,以免与事实和报道文本相混。
●对广告和新闻做区分,避免出现模糊二者界限的杂交式文章。●认识到自己的特殊使命,要确保公众事务是公开处理的,而且政府记录可以公开查阅。
减小伤害
有职业操守的记者把新闻来源、采访对象和同事都看作值得尊敬的人。新闻记者应该:
●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当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新闻来源或新闻主体时,要特别小心。
●当采访和使用受到正在悲伤中的人们的照片时,要特别小心。●要认识到采集和报道信息会引起伤害和不适,报道新闻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傲慢自大。
●要认识到,一般人比公共官员和追求权力、影响和希望引起人们注意的其他人,有更多的权利保有关于自己的信息。只有当有十分迫切的公共需要时,侵入任何人的私人领域获取信息才是正当的。
●品位要高。避免迎合任何低级趣味。
●在指出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或性犯罪受害人时,才要非常谨慎。●在正式控诉文件出来之前指明犯罪嫌疑人时,要非常审慎。●在公众被告知的权利和犯罪嫌疑人被公正审判的权利之间寻求平衡。
独立行动
除了公众的知情权之外,新闻记者不应该对任何其他利益负有责任。新闻记者应该:
●避免自己的利益与采访发生冲突,不管是现实的利益还是可能的利益。
●不参加任何可能伤害自己公正和信誉的组织和活动。
●如果将伤害记者的正直感,拒绝一切礼物、好处、费用、免费旅游和特殊对待,并避免第二职业、政治涉入、在公共办公机构或社区机构工作。
●如果这些冲突必不可免,那么将它们暴露出来。
●勇敢地要求那些拥有权力的负起责任。
●拒绝广告商的优厚待遇和特殊利益,抵制他们企图影响新闻报道的压力。
●警惕新闻来源为了好处或金钱而提供信息,避免力求新闻出现的心理。
可信
新闻记者在他们读者、听众、观众的眼中是可信的。新闻记者应该:●澄清和解释新闻报道,就新闻界的行为邀请公众对话。●鼓励公众说出他们对新闻媒体的不满。●承认错误,并迅速纠正。●揭露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的不道德行为。●遵守他们对于别人提出的高要求。第一条责任。搜集和传播新闻与意见的最初目的是服务大众利益,将情况通知他们,使他们能对当时的情况作出判断。为个人私利或不值得的目的滥用自己专业工作者的力量的报人,将辜负公众的信任。美国新闻媒体是自由的,这不仅是为了告知大众,或作为一个争辩的论坛,也是为了能对社会中的力量,包括政府各级官员的行为,进行独立的检查。
第二条
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属于人民。必须保护新闻自由不受来自任何公共或私人集团的侵蚀与破坏。新闻记者必须时时警惕,关注公共事务是否在公开场合下讨论解决。他们必须同任何利用新闻媒体为自己谋私利的企图进行勇敢的斗争。
第三条
独立性。新闻记者必须避免任何表面或实质上的不适当、表面或实质上的利益冲突。他们既不应该收受任何东西,也不应该参加任何看起来有可能伤害他们正直性的活动。
第四条
真实与准确。来自读者的良好信任是优秀新闻的基础。应该不惜一切努力保证新闻的准确、没有偏见、平衡表达各方意见。社论、分析文章和评论,在准确性上应该与报道中的事实做同样的要求。严重的事实错误,和疏忽产生的错误,都应该做最快的和突出的更正。
第五条
公正。公正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不应该进行质问,或者不应该发社论表示意见。但是,它却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意见之间为读者划出一个清晰的界线。其中有观点和个人意见的文章应被明确标识出来。
第六条
正义性。新闻记者应该尊重被报道的人们的权利,遵守普通的正派的标准,对其报道的准确性和正义性向公众负责。被公开指控的人应该在最早的时间得到做出反应的机会。保证为新闻来源保密是要花很大代价的,因此不应轻易承诺。除非有十分清楚和急切的要求为新闻来源保密,他们应该被明确指出来。
这些准则是为了保持、保护和加强联结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美国人民的信任和尊敬,这种联结对确保这个国家的创始人委托给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美国人民的言论自由事关重大。
沃伦.哈定
u 记住,每个问题都有两个方面,要将这两个方面都反映出来。u 要可信。
u 要挖掘事实。错误必不可免,但是要努力做到准确。我宁愿有一篇非常准确的报道,而不愿有一百篇有一半错误的报道。
u 要正派、公正、宽容。
u 要支持人——而不是打击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好的一面,将这好的一面引发出来,永远不要无谓地伤害别人的感情。
u 报道政治聚会时,要搜集事实,并如实地报道,而不要按你自己希望的那样去报道。
u 对所有党派一视同仁。如果有什么党派需要评论,我们会在社论栏目进行评论。
u 对待所有宗教事务都要尊敬。
u 如有可能,永远不要忽视一个无辜的妇女或孩子对自己亲属的错误或不幸的倾诉。不要等被要求才去这样做,而要主动去做。
u 而且,最重要的,要干净。永远不要让一个脏词或未被确证的报道付印。
u 我希望这张报纸能这样做,这样它才能走入千家万户,而不伤害任何一个孩子的天真无邪
用心血和生命写出来的,是跑路跑出来的。
在选择事实、分析事实、叙述事实的过程中,反映出思想水平的高低。
第五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什么是新闻职业道德?
所谓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业的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和本专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这里所说的职业道德指新闻人的道德责任与职业素养。
2.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条约或文件
国际社会
1945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新闻及道德公约》;1954年国际工作者联合会《记者行为基本原则宣言》;1999年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媒介伦理和自律》 美国比较著名的是《纽约时报新闻伦理》;2000年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者协会伦理规范和职业操守》
加拿大有加拿大广播公司联合会(CBA)道德规范、日报联合会关于原则的陈述(1995);加拿大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多伦多星报》的原则自述》
英国这方面的文件很多,比较有名的有:1994年《英国记者联合会规范》、1998年的广播标准委员会《新闻公正和保密的规范》、《BBC约章》。
其他国家,如德、法、俄,韩国、日本也有类似的法律文件或公认章程。
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1991年全国记协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1997年第二次修改时其准则由原本的八条变为六条。2007年曾着手第三次修订,但至今没有出台。中国香港在2000年的“陈健康事件”(1998年10月19日香港上水天平邨发生一宗伦常命案,事件主角陈健康因在深圳另结新欢、令妻子不悦,妻子其后将两名儿子从上水天平邨住所抛落地下,然后跳楼自杀身亡。香港传媒争相报道事件,追访陈健康的下落及包二奶的细节,其中《苹果日报》记者向陈健康提供5000港元召妓,拍下独家照片,事件引起公众哗然,该案件亦成为探讨香港传媒专业操守的案例及教材。)后,原本互相对立的四个新闻工作者组织联合起来制定了《记者协会道德准则》。台湾有《台湾报业道德规范》、《台湾电视道德规范》,以及台湾记者协会指定的《台湾记者协会伦理规范》
3.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
根据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舆论研究所和200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等人所做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对比发现五年里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意识非但没有提升,反而处在停滞不前的地步.对于记者与被采访方发生利益交换的问题,为数不少的记者是持赞同态度的.而这种态度所造就的中国传媒界的种种问题,社会也都有目共睹.这一现状令人难堪与担忧.4.我国新闻界职业道德缺失典型表现
1.假新闻。
新闻具有真实只能够和客观性,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这一点。一旦新闻成为假新闻,新闻工作者便违反了其作为新闻人的职业道德,也失去了从事新闻行业的资格。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新闻专题节目《透明度》接获马姓包子业者举报,指称北京市众多的流动摊贩卖的包子都是“纸馅包子”。该栏目组就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几天的跟踪报道。北京市公安部门组成专案组查案,2007年7月16日公布其调查结果:《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北佳,化名“胡月”,用欺骗手段要求做早点生意的陕西省来北京人员卫全峰等4人按其要求为其制作纸馅包子。然后,他又用自己的家用数码摄像机(DV)拍摄了制作过程,又获得播出。事后,北京电视台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质疑。
2钱权交易
利用手中公众赋予的权利,做的却是危害公众的事情地方发生重大事故后,得到消息的记者蜂拥而至,第二天却看不见有关事件的报道。原来地方为了降低事件的不利影响,出钱收买记者。类似的时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是拿钱后不说话的,还有拿钱后乱说话的。有的媒体部门得到企业赞助后,夸大其词为该企业进行宣传,误导公众,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3制造“传媒假事件”
制造新闻,使新闻按照编排的方向发展。地方重大会议召开,在路上随便找一个市民,让他对着镜头念采访者早已写好的稿子;2007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杨丽娟事件”,如果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事情不会演变成那样一个悲剧。
4恶炒明星绯闻
为吸引观众眼球,赚取发行量和收视率,爆出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新闻。前不久的“锋
芝离婚事件”,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过分关注所造成的。以及新近走红的“凤姐”,“兽兽”等人,都是由媒体捧出来的。不论其媒介是什么,其本质都是利益驱使
5无人性的冷漠报道
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新闻人。两者次序的颠倒,造就的是冷冰冰的新闻。中央电视台四套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的新闻报道是,屏幕下方滚动的是这样的信息:
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有多少人丧生?
此事最终以有关人员的开除结束。这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在党的喉舌中,竟然出现这样的漠视生命的事情,可见中国新闻工作者者的职业道德急需提升。
6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独家新闻
为博人眼球,利用高科技设备侵犯他人隐私,并公布于大众,低俗可耻。2007年11月,香港周刊《壹本便利》在封面上刊出阿娇在马来西亚举行“Twins环游世界云顶演唱会”时,在后台换衣服的裸照。从照片上看,阿娇换衣服的裸照由针孔摄像机拍得。事件发生后,引起娱乐圈极大的轰动,引来了包括艺人、妇女团体、公众的斥责。
7广告版与新闻版混淆
进场在报纸上看到以新闻形式出现的广告,这种现象在地方性报纸上犹为突出.这样做的效果是广告商满意,给报社带来更多经济利益,而读者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购买到了虚假产品,经济利益受损长此以往,报纸就会逐渐失去其公信力.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其真实性,当新闻与广告界限不明的时候,这一特性便会荡然无存.5.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利益驱使。
大到一个电视台,一家报社;小到一个记者,一个摄像师。都能从手中的工作里找到利益点。媒体本身需要企业资金的支持,而企业也需要媒体这个平台进行宣传,而这一拍即合本无可厚非。当媒体为了更多的自身利益而忽略公众利益时,事情就变味了。像上面提到的那样,记者可能为了利益,对地方不利消息闭口不提,摄像师也可能为了利益,选择多拍或少拍。
2.缺少新闻自律组织
由于体制原因,我国没有监督新闻的行业自律组织。自律组织的职权范围很广,但主要是监督新闻工作,审理涉及自律范围的申诉,进行仲裁或调解,并予以相应的制裁。这种组织的制裁很有效,他约束着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3.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前面提到我国关于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是并不健全的。我国体制不够成熟,也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无法大量借鉴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做法,要走一条逐步摸索的路子。因此,这方面的立法非可立即解决的。
4.社会监督的不足
在中国,太多人秉持着“看客”思维,可以围观,却不愿伸出双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倘若社会的监督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新闻工作者在作为监督者的时候,也能够同时有着担任被监督者的自觉意识.这样社会监督才发挥到了它应有的作用.6.解决措施
1.记者必须转变观念。我很赞同陈力丹教授在《新闻理论十讲》中提到的观点:记者将“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记者必须认识到拥有采访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要牢牢记住你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
2.积极推进自律组织的建立。使新闻工作者受到真正的,有效的制约,提高他们的危机与敬畏意识。
3.落实已有法规,推动时效法规的建立。用有效的法规约束新闻从业者利用手中权力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4.充分胶东社会群众的监督积极性,转变观念,树立主人翁意识.对新闻工作者大胆监督,勇于揭露与批评.参考文献:[1]陈力.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37-281
[2]维基百科陈[EB]陈健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