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

时间:2019-05-13 12:4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

第一篇: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

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

2007级 药学系

党 阳 2074110135 王 雪 2074110325 吕 漫 2074110327 刘 丹 2074110317 杨 敏 2074110328 岳洪娟 2074110324 王 红 2074110322 袁红娥 2074110020 龙 泽 2074110388

近年延边地区朝鲜族教育方面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1日

调查地点及对象:延吉市第四中学、第九中学、北山小学。调查目的:了解延吉市教育现状

调查人员:党阳、王雪、吕漫、刘丹、杨敏、岳洪娟、王红、袁红娥、龙泽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出现了教师大量外流的现象,导致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严重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后果。因此,稳定教师队伍、切实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引进人才、发挥自身优势、搞活办学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已成为朝鲜族教育走出所面临困境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 键 词】延边;朝鲜族教育;教师队伍;问题;对策

教育是承载着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特殊事业,与一般专业士将工作对象当作客体看待不同,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来看待和理解。也就是说,教师是以此在的状态生活于自身的工作情境之中的,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其在教学中进行体察和感悟的主体性生活。因此,教师的成长是其不断发展和自我体验的终身学习过程。虽然制度化教育导致了教师以专业的姿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但随着人类步入追求个性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又必然地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到人类“事业”的地位。因此,教育的事业性决定了教师的成长必然跳出“专业化范式”,朝着体现教师成长的终身性与自主性的“生命范式”跃迁。教师工作的事业性、教师成长的终身化,要求我们从观念上立足于教师的生命历程去理解教师的成长,从实践上还教师成长以本来的面目,实现教师成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今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延边广大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延边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延边的民族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前列,延边也因此享有“教育之乡”的美誉。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延边朝鲜族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师的大量流失便是一个非常突出而棘手的社会问题,已成为阻碍延边朝鲜族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一、现状与问题

1.延边朝鲜族教师外流严重,师资队伍极不稳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大部分是骨干教师。仅1998年~2000年间,延边朝鲜族中小学共流失1145名教师,占朝鲜族专任教师总数的14.5%。其中朝鲜族小学教师流失604名,占朝鲜族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14.2%;朝鲜族初中教师流失393名,占朝鲜族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14.0%;朝鲜族高中教师流失148名,占朝鲜族高中专任教师总数的17.5%。而这种流失现象至今仍在持续。

教师的正常流动原本无可厚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中的人力资源在全社会广泛流动。当然这种流动是有进有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双向流动。然而,目前延边朝鲜族教师的流动只是单向的流动,并且已处于失控状态,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育

教学工作,造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引发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首先,由于流失的多为优秀教师,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延吉市某小学在2000年至2002年间共外流42名教师,其中28人是市级骨干教师;龙井市某小学仅2001年一年就流失10名教师,其中6名是市级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非朝夕之功,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积累经验、摸索规律,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这些骨干教师的外流,不仅造成教学人才断层的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流失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十年来,调出去的是适合从事这一职业的优秀人才,而调进来的无论在学历、能力、水平等方面比较起调出去的教师都有差距,根本谈不上“择优”,甚至农村地区只能用代课教师来“填空”空缺岗位。2003~2004学年度,龙井市中小学仍有44名代课教师;和龙市有20名代课教师。由于长年不断的流失,在农村地区有的是一身兼多个角色,有的是滥竽充数,谈不上专业对口。在连正常的教学都很难维持的情况下,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对农村学校来讲无疑是一种奢谈。

第三,教师流失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之职有其特殊性,是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其劳动对象,因此,教师工作需要相对的稳定。长年不断的单方面的流失,不仅使教师队伍出现断层现象,而且出现了走了一个人往往带走几个人甚至是一批人的现象,使留下的教师情绪也不稳定,造成他们心态失衡。这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2.结构不合理

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应以中年教师为主体,形成两头比例较小的“腰鼓型”结构比较理想。但是,目前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是以年轻教师为主体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据2002~2003学年度的统计,在朝鲜族中小学师资队伍总数的6057名中,35周岁以下的教师占54.4%;36~50周岁的教师占39.9%;50周岁以上的教师占5.6%。

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严重。从目前延边朝鲜族学校师资配备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英语、计算机、汉语、数学等科目的教师短缺;另一方面,政治、历史、日语等科目的教师有超编现象,使得一部分教师所用非所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出现子功能性萎缩。例如,汪清县某中学专业不对口的教师有24名,占教学人员总数的27.3%,其中数学有6名不对口,占数学教师总数的42.9%。

三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据2002年的统计,朝鲜族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为96.2%,初中为92%,高中为86%。仅从统计数字来看达标率还算高,但实际上拥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教师当中,不少人是没有真正接受正规的大专或本科教育的,有其名而无其实,真正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并不多,且多集中在延吉市或县市政府所在地,农村学校寥寥无几。譬如,2002年龙井市某镇中学教师全都是五大毕业生;和龙市某镇中学35名教师中,师范专科毕业生只有5名。很多朝鲜族农村学校没有骨干教师,没有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水平普遍不高。

四是教师城乡分布不均匀。相对来讲,县城学校教师待遇及条件较好,教师就比较多,甚至超编;而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缺编严重,很多农村学校一人兼几门课程,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师范毕业生也没有。譬如,民族联校细鳞河中学近几年来补充了8名汉族师范专业毕业生,而朝鲜族教师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再加上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还常常拖欠工资,稍有“出息”的农村教师千方百计地往城里调或拔高使用,而新分配来的师范毕业生宁可打工也不愿到农村去从教,使得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3.教师心态不稳,缺少敬业精神

除了有形的教师流失问题之外,朝鲜族教师队伍还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隐形流失现象,尤其是敬业精神的流失。近年来,一些教师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忽略了道德责任,在义、利面前丧失立场,大损教师形象,这表现为:

一是不安心本职工作,托关系,找门路,盼出国,要调动。社会上的出国热、下海热,尤其是中国朝鲜族所特有的出国打工热造成朝鲜族教师的心态不稳,有的教师说走就走,有的甚至不辞而别。在岗教师也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人留不住心。我们在珲春、汪清、龙井、和龙、延吉等五个县市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您是否愿意一辈子在学校工作?”的问题,有46%的教师选择“有条件就离开”,珲春市竟高达63%,而选择“是”的只有34%,珲春市仅为15%。

二是热衷于有偿家教和“带教”。教师之职,对不少教师来讲,早已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更不是“天职”,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为了填补价值观上的失衡心态或填补教师的低收入,不少教师只是应付教书,无心育人,把精力放在有偿家教上,甚至带出国人员打工族的子女。在延吉市某中学的调查中,数学、英语教师全部“曾经有过或正在搞家教”,物理、化学、朝文、日语、汉语等科目的任课教师也除极个别外(因为健康方面或家庭方面),都有家教的经验。

4.师资来源单一,整体素质偏低

首先,学缘结构单一,近亲繁殖严重。延边朝鲜族中小学师资的主要来源是延边大学和延边大学师范分院的毕业生。随着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实施,学校可以面向社会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招聘,以拓宽教师的补充渠道,但朝鲜族学校的现实状况及教师的低待遇,不仅根本招不进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或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连就读于延边地区以外的师范院校的朝鲜族毕业生也很少到延边从教,从而无法扭转朝鲜族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单一的局面。

其次,师范专业报考生素质非常低。过去,由于师范教育有国家和政府的扶植与倾斜,使许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尤其是中师。但是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和对师范生的各种优惠待遇的消失,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实在无法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才勉强报考师范院校。近几年,延边大学师范分院的录取线比重点高中延边一中的录取线低170分~200分,比一般高中也低130分左右。师范院校生源少,质量差,加上朝鲜族师范教育的近亲繁殖,不仅直接影响师范教育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朝鲜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基础教育的质量。

第三,师范毕业生到位率低。负责培养朝鲜族小学教师的延边大学师范分

院每年平均有200名~300名左右的毕业生,但朝鲜族小学在毕业生中录用的教师2002~2003学年为59名,2003~2004学年为27名,且都限于延吉等条件较好的县镇小学,敦化、珲春、和龙、汪清、安图等五县市在2003~2004学年度录用的毕业生均为零。有的毕业生即使到任,结果还是“飞鸽”派。譬如,龙井某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县城朝鲜族中学,1998年~2000年间,新分配到的物理、数学教师有9名,但一年内却外流了8名。

二、原因分析

1.经济待遇低

经济待遇低下是教师不安心教育的主要原因。如今各职业的人们经济待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相比之下,教师待遇日渐菲薄,与其支付的劳动极不相称。即使是同样的教师,延边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与长春、吉林相比仍较低,而且时常出现拖欠现象,如龙井市教师长年只能领70%的工资,致使一些教师连日常生活也难以保障。同时,县市间工资差额也较大,龙井等6个县市教师平均工资低于延吉、敦化200元左右。教师的工资不仅低于大多数其他专业的工作者,而且也低于一些简单劳动者,再加上其工资的“含金量低”,没有“隐性收入”,与其他行业名目繁多的各类补贴相比更是远远不及。延边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偏低,在住房、医疗、子女就业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难。菲薄的经济收入、较低的社会地位严重地伤害了教师的感情,不少优秀教师只好离开心爱的教育行业。

2.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延边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且与韩国、朝鲜有独特的血缘、族缘关系。凭此优势而来的朝鲜族出国打工热以及国内市场经济大潮,自然而然地冲击着教师队伍。在流失的朝鲜族教师中,不少人是选择出国留学或出国打工。这些人在国外的“镀金”或高于教师收入十几倍甚至二十倍的打工收入,对仅靠不足1000元的月收入来维持生计的教师来讲,不能不是一种诱惑。面对着这种身份上、经济上的极大反差,有的教师难免心态失衡,价值观发生扭曲。

3.朝鲜族中小学教育环境的剧变

由于朝鲜族人口大量流动和朝鲜族人口的负增长,加之部分朝鲜族学生转到汉族学校,使朝鲜族中小学的生源,特别是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不少学校面临合并、调整或关闭的结局。1990年专设朝鲜族小学数为234所,1995年减少到134所,2004年则减到70所。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教师感到前途渺茫,不安心工作,一些教师则干脆趁早弃教“跳槽”,另谋职业或借钱出国。

4.教师的培养培训与中小学的师资需求相脱节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少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无法分配,而朝鲜族中小学急需的英语、计算机等专业却无毕业生可分配。加上由于种种原因,延边大学的师范性逐渐削弱,学生在校期间未能受到良好的师范教育,专业思想不端正,专业能力不强,中途改行的多,到位率非常低。另外,师范教育的近亲繁殖、师范院校报考生生源短缺、素质偏低以及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条块分割等,也在无形中影响教师的素质提高与基础教育的质量。

三、对策 目前,延边的朝鲜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5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在其他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少见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不仅延边朝鲜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将全面下滑,以致长期以来形成的延边民族教育优势将不复存在,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延边朝鲜族的民族素质,影响到延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到边疆的巩固与稳定。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当前,深化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专业化以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为核心,重点在于提升教师个体的教学品质,优化教师的专业行为,增强教师的专业责任感,形成教师的专业自我。这一过程主要是教师由内而外的主动发展过程。第二,教师专业化在教师个体表现为一个持续社会化的包含多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三,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国家、地方、学校及教师等多主体共同努力推进的过程。第四,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与教育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另外,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其次,要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懂得依法履行教师义务,增强师德教育中的刚性因素。第三,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机制。除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外,应积极开展社会监督,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通过聘请校外各界人士担任师德校风监督员等方式,全方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稳定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不是挂在嘴上、写在报刊上的口号,而应落实到行动上,要舍得为这个“本”出大力,多投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和各县市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不断提高教师工资标准。延边8个县市教师工资标准应基本持平,在此基础上,逐步接近吉林、长春的工资标准。除了提高经济待遇外,还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要

为教师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譬如,优先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使其安居乐业;妥善解决教师子女的入托、入学、就业等问题,以解除后顾之忧;为教师创造带薪进修提高的条件;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给予优厚待遇;对农村教师,在评职晋级方面应给予适当的倾斜与照顾,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等。

2.切实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教育条例》明确规定:“自治州自治机关保障朝鲜族教育的优先发展”。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各县市政府都要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要确实保证民族教育适度优先发展。“自治州人民政府应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以朝鲜族为主的素质良好的双语兼通的教师队伍”。[3]为此,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首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农村优秀初中毕业生报考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在适当减免他们的学杂费的同时,对特别贫困的学生予以资助,以确保生源质量。其次,用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来保障朝鲜族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培训。3.加大教育投资,引进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重点放在内“培”的基础上,重视外“引”,鼓励延边地区以外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延边来从教,而且也要吸引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加入教师行业,达到“师范性”与“学术性”、“通才”与“专才”、“教”与“研”的相结合。

4.对现有教师培养培训机构进行调整和改革,构建教师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师范教育新格局。延边的教师培养、培训机构有延边大学和延边大学师范分院、延边教育学院以及各县市的教师进修学校。由于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使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要适应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改革和调整师范教育体系,使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走上一体化的轨道,以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相互联结。[4] 5.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搞活办学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朝鲜族与朝鲜半岛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族缘关系以及同样的人文背景。利用这一独到优势,用结队、结缘、访问、进修等多种渠道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设施,引进资金来搞活朝鲜族教育,充分调动朝鲜族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以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延边教育统计资料[Z].[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小学师资队伍现状调查[R].2001.[3]陆炳炎<<师范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赵昌木.教师成长:角色扮演与社会化[J].课程·教材法,2004,24(4):57 [5]赵峰.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师范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3,(3):81 [6]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0.

第二篇: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分析

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分析

郑晓满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在国内作为少数民族语言的朝鲜语价值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内地的经济、文化、科技都领先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以人们对汉语的重视程度正逐步超过对朝鲜语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中国朝鲜族教育界一直存在着民族教育要“纯”还是要“杂”的争论,使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改革在不断探索中完善。因此要改变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必须以“双语兼通”的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入手,切实加强双语教育的意识,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双语教育名副其实地做好。

一、朝鲜族双语现象和接受双语教育的朝鲜族学 生情况

当前中国朝鲜族人口大约有2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以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朝鲜族自治乡,其它则散居或与汉族杂居。按地缘学的角度来讲朝鲜语在强势语言汉语的包围中,时刻受到汉语的影响,因此双语现象是必然的。中国朝鲜族的双语现象经过了4个阶段:从只会单一朝鲜语的一代二代(朝鲜人移住中国时期),逐步过渡为朝——识双语阶段(朝语占优势),过渡到汉——朝(汉语占优势)的阶段,最后到一些散居地区和山区当地的二代三代几乎不会本民族语言。据延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年统计,在延吉市朝鲜族中小学就读的汉族学生仅为450名左右,而在汉族学校中就读的朝鲜族学生为3000名左右,可见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对待双语教育的观念

在朝鲜族教育界里一直存在着民族教育要“纯”还是要“杂”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朝鲜族教育的核心是怎样保持本民族语言和继承发扬本民族文化。为了使朝鲜族学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与汉族学生拥有同等的语言优势和竞争力,部分人士也曾提出取消朝鲜族教育,直接融入汉族教育体系里的主张。虽然这些主张受到朝鲜族教育界人士和民族教育专家的强烈批判,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更能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富的积累,在部分朝鲜族家长和学生中认为朝鲜语是可学可不学的语言,片面强调学好汉语重要性的观念得到逐步的强化。

三、双语教学的情况(一)朝鲜语教学状况

1.授课语言选择问题。朝鲜民族是单一民族,使用单一语言。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且两个国家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对解放以前使用的朝鲜语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平壤文化语和首尔标准语。而中国朝鲜族的朝鲜语从60年代开始,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出现了一切出版行业、媒体、艺术等部门的朝鲜语都向平壤学习一边倒的情况。然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中韩关系的改善,以及双方在经济、文化、教育上的频繁交流,中国朝鲜族教育界在授课语言上出现了选择平壤文化语还是首尔标准语的问题。经过长期讨论,最终是把有中国特色的朝鲜语定为朝鲜族教授语言。所谓中国特色的朝鲜语也好,平壤文化语、首尔标准语也好,都在一个大的朝鲜语的框架内,并且朝鲜语的最终解释权不在中国朝鲜族,而在于朝鲜半岛。而且有中国特色朝鲜语不过是朝鲜语的方言之一,而这种方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问题。中国的朝鲜族到了韩国以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虽然大致上能够交流,但是由于首尔标准语搀杂着大量的外来语以及在专业术语上的表述差异,导致朝鲜族学习韩国语的现象。

2.朝鲜族学校朝汉一周授课时间表

处理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关系的正确方法是在通用民族语言的地区以民族语为主,兼学汉语,逐步达到“双语兼通”。就目前来看朝鲜语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熟能掌握了朝鲜语。按照“双语兼通”的标准来看,朝鲜族学生的朝鲜语使用能力没有达到要求。

3.朝鲜族学校教材现状。在双语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编译适合本民族母语特点的教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材民族化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的关注。单纯翻译汉语文教材虽省时、省力、省钱,但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汉语文教材是根据母语为汉语的汉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编写的,所以不完全适应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编写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民族语文教材,是双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朝鲜语教材中,汉族文学翻译作品占40%,而反映朝鲜族文学和传统文化内容的课文不到20%。实际上教给学生的只有读、写、说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版高中的朝鲜语课文按照朝鲜文学、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加以划分,条理非常清晰,总共分为三册,从古代神话开始按照文学发展史来编写,可不知为什么到了1996年的新版朝鲜语教材,把原有的合理的体系全部打乱,按文体形式划分成了6册,使学生无法系统地了解本民族文学和其它民族文学的发展情况,这是不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的。

(二)汉语教学状况

目前高中汉语文教学中最实际的教学目的就是为迎高考,拿高分。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很多毕业生存在着较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可能会背离其宗旨,形式上变成稍稍降低程度的汉语文教学;单一的课型,单一的教材,不重视学生个体双语现象差异的教学,使汉语文课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专家吕必松先生曾说过:“不同的技能需要不同的课型来训练。”可是至今朝鲜族汉语教学的课型是单一的,即综合课为主,尽管有些学校开设了会话课,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正式纳入课程表,至于阅读、听力课,则从来没有开设,从而使汉语文课的功能受到限制;朝鲜族汉语教学,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汉语水平考试,现有汉语水平考试尚不能准确考查学生的汉语综合素质和能力,也不能正确评估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

此外,家庭的语言环境,父母及兄弟姐妹可以说是学生最早的语言教师或会话对象,因此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据科学论证:在科学教学条件下,需要6—13年方能达到用外语思维的水平,而如果学 生处于以外语作交际手段的环境中,则1。2年就能达到外语思维的水平,学习汉语也是如此。在新的世纪里,延边朝鲜族双语教育,要想适应新的形式、新的情况,就必须明确双语教育的目标,加快朝鲜语文和汉语文的课程改革,加强与汉族学校的交流,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汉语语言环境,使延边朝鲜族的双语教育再上—个台阶。

第三篇:全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全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延州教发〔2008〕8号

根据州教育局统一部署,自今年秋季起,我州朝鲜族小学校从起始年级开始全部实行小班化教育,为确保我州朝鲜族学校小班化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立足我州实际,借鉴和发展历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工作中的传统经验和有效做法,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着眼点,加强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构建稳定高效的延边小班化教育体系,实现朝鲜族教育的实质性飞跃,全面提升我州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1)全面落实州教育局《关于在全州朝鲜族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自主〃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者、教研员、教师的小班化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建设一支胜任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队伍。

(4)建立和完善符合小班化教育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对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尽快形成导向、管理、增效的良好局面。

(5)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学校办学规模和班级人数,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小班化教育环境。

(6)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强针对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研究,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实践总结,给我州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性意见。

三、实施步骤及要求 1.准备阶段

时 间:2008年3月——8月

具体要求:⑴ 3月份,在全州教育系统内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州教育局下发的小班化教育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小班化教育成功理论和经验做法。⑵ 4月份,各县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掌握本地区朝鲜族小学教师配备、普通教室数量、入学适龄儿童人数等基础数据,制定符合本地实情的“小班化教育”工作方案及政策标准;组织有关教

育行政人员、教研员和样本校校长外出考察学习。⑶ 5月份,组织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第一轮州级通识培训和业务、教法培训;召开全州小班化教育样本校工作会,启动样本校部分实验班教学。⑷ 6—7月份,组织县市级实验年级专任教师培训班。(5)8月份,学校组织校本岗前培训。2.推进阶段

时 间:2008年8月—2009年12月

具体要求:⑴ 通过调整和改革学区规划、招生政策、办学规模、人事制度等方式,坚决按照州定小班化标准确保每届每班30名以下的班额定员。挑选精干师资力量,充实小班化教学第一线,确保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育改革有效进行。⑵ 州及县市每年组织1—2次专项调研和督导,加强对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检查、指导和评估工作。⑶ 持续开展教师“小班化教育”系列培训,做到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多次培训。⑷ 开展示范课系列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小班化教学研讨会。⑸ 加强样本校建设和管理,加快改革步伐,做到分批达标,整体推进。⑹ 样本校与教科研部门密切合作,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申报各级研究课题,争取审批立项,加强过程管理。⑺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工作的帮扶力度。⑻ 州教育局阶段性地召开全州小班化教育现场会、研讨会及总结大会,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指导实践。3.巩固、普及阶段

时 间:2010年1月—2012年12月

总体要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引领和推广,规范改革行为,注意学段衔接。一是率先在样本校所有年级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二是基本完成朝鲜族小学阶段小班化教育普及任务;三是进入小班化课题研究的结题环节,接受成果的评估验收。四是提前组织朝鲜族初中小班化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启动朝鲜族初中试点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保障全州朝鲜族学校小班化教育的顺利实施,州教育局成立延边州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我州小班化教育事业。根据我州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的需要,州教育局还将整合专家、学者力量,成立延边州小班化教育专家工作组,具体研究、指导和评估全州小班化教育实施工作,为小班化教育改革的监控、管理、决策提供专业性支持。

各县市要因地制宜,成立相应机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特聘专家组成的小班化教育工作小组。各样本校要制定小班化教育工作方案,经县市教育局批准实施后,上报州教育局备案。

(二)政策扶持和经费投入

为保障我州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各县市要在教师编制、经费投入、教室环境建设、装备配置、教学管理、督导评估等方面进

行政策扶持。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与人事编制部门协调,结合小班化教育的实际需要,配齐相应的师资,逐步完成学校专任教师的班师比配置,给朝鲜族学校小班化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各县市要加大对朝鲜族学校的财政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每所学校设施都能达到实施小班化教育所需的基本条件。州定小班化教育环境建设要求如下:⑴ 一个教学班一个专用教室,每学年配备一个实践活动教室;⑵ 专用教室的面积和环境满足班级分组讨论学习和活动式教学的需要;⑶ 专用教室标配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辅助设施,包括一台教学用电脑、一台宽频大屏幕电视或投影仪等教学演示设备、多功能讲台、单人式课桌椅、移动式无尘黑板、教室文化角、窗帘;⑷ 实践活动教室铺设软木地板或地毯,周边有开放式壁橱、学生专用储物柜、图书报刊、实践活动器材若干;⑸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改造和更新教室采暖方式、学生课桌椅、班班通网络、内部环境等,积极推进标准化、个性化小班教室环境建设工程。

(三)工作机制

为加强对全州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政策指导工作,州教育局定期召开专家工作组和样本校校长联席会议及全州小班化教育研讨会、现场会,及时掌握基层实施情况,研究实际工作中的得失问题,接纳合理意见和建议,推广典型经验,指导和部署小班化教育工作,推动我州小班化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附件1:延边州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延边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样本校名

附件1:

延边州小班化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黄龙锡

副组长:金英虎、吴寿根

成 员:金永旭、沈松哲、李真成、金东泽、黄元胜、张正一

延边州小班化教育专家工作组,具体研究、指导和评估全州小班化教育实施工作。专家工作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沈松哲

副组长:李天民

组 员:金永林、池 泉、金

一、朴松元、李京子、金善姬、南成日、吴终律、朴京子、刘正男、文金玉、金香花、黄草今、蔡明花

附件2:

延边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样本校名单

延吉市延新小学校 延吉市兴安小学校 图们市第二小学校

敦化市第四小学校

龙井市北安小学校

和龙市新东小学校

和龙市新兴小学校

汪清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珲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安图县朝鲜族学校 龙井市实验小学校

第四篇:中国近年教育行业财政支出

中国近年教育行业财政支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已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2012年我们教育经费支出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4%。据悉,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之下,美国2007年教育经费仅占财政总支出的2.4%。面对如此大的差距,国人是应当为我国大比例投资教育的大方拨款之举感到自豪心安;抑或私下狐疑,缘何教育支出的正差距却引致教育质量、教育成果的负差距?的确,大比例的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就意味着教育情况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我们论证一下身居第一要位的教育支出对于改善民生的效果。有以下事例可供参考:根据零点公司2006年对全国4128名城乡居民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1/3。农村家庭每年用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花费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20%。城乡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提道“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从此项数据来看,国家的“大手笔”教育支出似乎并没有令国民受益良多。虽然调查年份距今已四年,但结果极具参考价值——国家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教育,为何纳税人依旧辛苦地为教育买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国民教育投入方向的严重失衡——行业技校的财政拨款不足。早在2006年温家宝总理就指出“职业教育已经列入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这无疑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明智之举。但近年来,大量优良的行业技校因经费问题而面临关闭。继续经营的技校也有相当大的比重因为财政拨款不足而无法确保教育的“硬件设施”,造成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下降。可见,增加行业技校的财 政拨款,使国民教育投入方向均衡化是我国财政支出应采取的大方向。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而行业技工的劳动市场却严重供不应求。如果加大技校的财政拨款,保证技校的办学质量,那么,合格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前途无疑是有保证的,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这种方法类似于将一批潜在的三本或专科学生流引向行业技校,当然前提是技校的条件过硬。同时,技校相对于大部分三本及专科院校而言,具有学费低、学时短、收效快的特点,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后,可以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帮助改善家境——这对于贫困人群意义重大。因而,对于贫困人群尤其是农村家庭,技校或许比仅仅发一张所谓文凭的三本、专科院校更有价值。因此,增加行业技校的财政支出是有利于改善民生的。

其次,我对于教育财政支出的微观层面有一些建议。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每年都会给予各地区的中小学一笔不菲的财政拨款。可是对于当今的中、高考体制,应试教育仍是教育模式的主导,这一问题在中小城市尤为明显。第一,这表现为只重书本,忽视实验。学校每年都会收到一笔实验款额,然而,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省去“繁文缛节”,大部分学校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项目往往只是纸上谈兵,能省则省。有时实验器具残缺,有时试验时间严重滞后,有时干脆删减实验内容„„这种忽略实验的做法使得学生只会答题,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内容。第二,表现为全力学习,体质低下。很多学校大力购置体育器械而学生却根本无从用起。往往最后价值不菲的体育器械日益折旧,最终淘汰。可见,国家应加强素质教育的监管力度,严格检查学校的实验进度,实验情况,严格杜绝“实验经费”的“打水漂”或挪用行为;同时,应将“丰富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工作提上日程,严肃处理“体育器械的面子工程”。学校应保证国家的每一分财政拨款都为学生所用,让纳税人的钱惠及纳税人的子女,不能让“素质教育”沦为空谈。

综上即为我对于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的见解:宏观上,均衡国民教育的投入方向,增加行业技校的财政拨款;微观上,严格监管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执行力度。确保财政拨款确实起到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民生状况的作用,这样的财政拨款,才是于国、于民有意义的支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以下简称4%目标)。为确保按期实现这一目标,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2001—2010年,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从约2700亿元增加到约14200亿元,年均增长20.2%,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幅度;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4.3%提高到 15.8%,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财政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新形势下继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实现4%目标,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紧迫任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会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按期实现4%目标,资金投入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提高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中央财政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增加本级教育支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根据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二、落实法定增长要求,切实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年初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也要按照上述原则优先安排教育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

(二)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各地区要切实做到2011年、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有明显提高。

(三)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要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在编制基建投资计划、实施基建投资项目时,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确保用于教育的预算内基建投资明显增加,不断健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

(一)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国务院决定,从2010年12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教育费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征收。

(二)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和《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8号)的要求,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三)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进一步调整土地出让收益的使用方向。从2011年1月1日起,各地区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具体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各地区要加强收入征管,依法足额征收,不得随意减免。落实上述政策增加的收入,要按规定全部用于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不得因此而减少其他应由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四、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一是积极支持实施重大项目。坚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政策先行、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着力解决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符合《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目标、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项目,做好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好相关重大项目。二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经费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大力支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重点任务。三是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统筹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调整优化各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结构,合理安排日常运转经费与专项经费。

(二)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严格执行国家财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要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推进预算公开。三是要明确管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教育事权划分,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中负有主体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财务监督和绩效评价。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强化重大项目经费的全过程审计,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五是要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着力做好教育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信息化管理工作,完善教育经费支出标准,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本地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相关工作。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做好动员部署,落实各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二)加大各省(区、市)对下转移支付力度。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强化省级财政教育支出的统筹责任,防止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财力分布状况和支出责任划分,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强监测分析。各地区要加强对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比重、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各项政策的监测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指标,对各省(区、市)财政教育投入状况作出评价分析,适时将分析结果报告国务院,并作为中央财政安排转移支付的重要依据。

中国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请审议的《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表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8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拟安排2093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拟安排972亿元,其他财政性教育经费拟安排75亿元。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预期指标计算,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4%以上。

报告还介绍说,2012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3781.32亿元,增长16.4%。今年将落实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补助150亿元,增长48.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安排资金1057.54亿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排奖补资金160亿元。

报告介绍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支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安排资金82亿元。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安排资金256.8亿元,增长91.7%。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补助206.97亿元。推进“985工程”、“211工程”等,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安排资金1352.5亿元,增长24%。

五、最能突显体制变化的三级教育之一—农村义务教育

我国财政经济体制的变革条件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化

1、“两级财政、分级包干、分级管理”的体制时期(1980-1984年)

2、“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时期(1985-1993年)

3、分税制背景下“以乡为主”的体制时期(1994-2000年)

4、税费改革后“以县为主”的体制时期(2001-2005年)

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时期(2006-至今)

五、基于公平与效率角度对财政教育支出数据模型分析(具体模型还未确定也许会加入规模结构分析)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首先感谢学院给予我这次机会深入到家乡教育工作进行了解调查。

作为一名有知识储备有文化的大学生,就应该知道提高自身素养的关键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任务,将宣传教育、师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激励全体师生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面对世界范围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的新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对于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三五工程”,每年评选、命名50所“示范学校”、50名“好校长”、500名“好教师”,并将之与“寻找最美”等活动结合起来。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考试评价之中

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专项教育相结合,与评先评优相结合。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广大师生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联系实际,根据学校实际和师生身心特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我省坚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精品学科建设工程,2014年起遴选各地校级精品课程,打造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建成全省开放共享的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体系。开展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及思政课择优推广计划,每年组织专家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现场授课及巡回辅导,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展示活动,总结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建立省、市、县名师工作室,着手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学校的网络德育资源共享平台,展示推广各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在全省高校开展“1231”行动,巩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一个重要阵地”,开展“领导干部进校园”、“高校领导进课堂”两进活动,实施“教师走基层”、“万名大学生下基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三项实践活动,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个精品课程。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研究制定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具体措施,发挥好学校的阵地作用、社区的平台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五老”人员和志愿者作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依法建制,规范教师道德行为。在师德师风建设年基础上,以实施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为抓手,完善全省教育系统 “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评优选先,树立教书育人典型。开展“智慧教师读书”活动,激励带动广大教师看重自己的职业,敬重自己的事业,钻研自己的专业;俭朴隆重搞好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奖励优秀教师,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注重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氛围。通过网络专题平台,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橱窗、板报、家校通等多种渠道宣传,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完善实践教育体系。把实践环节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甘肃省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的重点项目是“24字人知人晓工程”。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上,常年印刷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在学校的网站上,开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在学校举办的各种重大活动中,张贴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在学校校园内,至少建立一处永久性宣传墙。在学校校园广播电视、报纸刊物,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专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培育校园文化,重点抓好“传家风、树校风、正学风”活动,形成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导向,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格。要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等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要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等各类专项教育活动,通过节约心得、节约妙招、节约小发明、节约小标兵等评比抓出实效。要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好学生”主题征文活动。

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与宣传。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寻找最美”活动,通过找寻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以榜样育人,点燃学生奋斗的热情。继续开展全省“最美教师”“最美校长”评选活动,组织获奖人物在全省大中小学巡回报告。开展甘肃省高校辅导员人物、大学生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文明诚信教育。深入推进全省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个身份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通过调查研究吧,我学到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中去。

学院:黄山学院

班级:美术学

姓名:王晓慧

学号:

艺术学院1班

21414011025

下载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年延边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的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情况报告(5篇材料)

    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情况报告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摸清、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就我**“不忘初......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研究以开封市×××幼儿园为例,采用访谈法与该园园长和3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该园......

    礼貌显魅力(延边教育鼎尖教案“三等奖”)

    《礼貌显魅力》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 【学情分析】 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风......

    科技馆与中小学教育的调查研究

    科技馆与中小学教育的调查研究 需要的具体资料如下: 一、以学校为单位的团体参观活动 1.以2010和2011为例,共有哪些学校到馆参观? 2.哪些学校属于主动参观,哪些属于博物馆邀请?......

    关于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调查研究[5篇范文]

    关于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调查研究按照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调查研究的有关要求,本人围绕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基层,采取问卷调查、集......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状况调查研究

    体育教育专业实习支教状况调查研究 ——以忻州师院2007级体教专业学生为例 摘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它的意义重大,促进了学校以实践为中心的整体......

    教育实习报告题目:中学生调查研究_实习报告题目[5篇材料]

    教育实习报告题目:中学生调查研究_实习报告题目 时间:20XX 年 X 月 X 日 教育实习报告题目:中学生调查研究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研究 2,中学生学业任务承受能力调查 3,中学......

    “不忘XX、牢记XX”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计划

    “不忘**、牢记**”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计划“不忘**、牢记**”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计划序号工作内容具体安排时间1健全组织机构党委统一领导,负责调查研究的组织实施2制定调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