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文汉事迹材料(定稿)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漠沙镇曼勒社区人民调解员白文汉先进事迹 新平县漠沙镇曼勒社区调解主任白文汉。他用一颗诚心,抚慰了多少伤痕累累的家庭;他用一颗细心,调解了多少纷繁复杂的案件;他用一颗耐心,巧解了千家事、化解了万户争。6年来的风雨历程,他积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60余件,调解成功554件,调处成功率达98.9%,及时化解可能引起“民转刑”案件17余起,无投诉,无上访,多次被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表彰为人民调解工作优秀个人。他的做人职责是“站起来是把伞为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子是头牛为百姓鞠躬尽瘁,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从他成为调解主任的那天起,就牢记了调解员的职责以及“公平、公正”四字,他对任何调解的双方当事人都一视同仁,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为一名人民调解员首先要学做人,要做一个有良知,心放得正的人,只有出于公心才能把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好”。
2008年3月1日,在曼勒社区小曼妹小组白某某与杨某某在漠元公路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杨某某大腿粉碎性骨折受伤住院治疗。事后,杨某某因医疗费用事宜与白某某发生纠纷,申请曼勒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要求白某某全额支付医疗费。白文汉接到申请后,经多方走访调查了解得知,白某某家庭困难,拿不出那么多钱,事后杨某
某情绪激动,就叫上亲戚朋友到白某某家讨个说法,声称不赔钱,那就赔一条腿,白某某家人见状马上拨通了白文汉的电话,白文汉赶到现场的时候双方当事人还在激烈地争吵中,事情有可能激化升级,白文汉见状冲了上去对着杨某某说:“如果你不听劝告,你就打断我的腿吧!我来替他赔你”,杨某某看到是调解主任,怒火稍微平和一些,待双方当事人情绪冷静下来,白文汉及时组织调解,向杨某某及其家人说明了白某某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也对白某某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通过近5个小时情、理、法相结合的说服教育,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如下协议:白某某赔偿给杨某某现金1000元,再加一辆半旧两轮摩托车;一场随时可能引发械斗的矛盾纠纷,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事后,有人问白文汉当时你不怕吗?万一杨某某真动手怎么办,他笑着说:“我怕。不过我更相信我们的群众,都说少数民族都很野蛮,但我自身就是少数民族,我明白我们少数民族不像外界说的那样,不通情达理,其实少数民族群众很讲道理,很重感情,只要让他们感到你是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感觉到你公正无私,那么他们就信你,服你”。
在岗6年来,白文汉同志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待工作始终尽职尽责。树立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思想理念,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近年来,因为工作压力增大,他的身体大不如以前,在医院检查后,医生
告诫他,千万不能太劳累,时刻要多注意休息,为了一方平安稳定,白文汉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6年来,手机全天保持开机,只要社区有纠纷他就会及时出现在纠纷现场,千分百计地做好社区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2011年3月起曼勒社区各小组按本组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中低产田改造,至2012年2月份开始重新分田地。中索铺小组白某家改前的田块面积测量有7.55亩,改后分得4块田,有8.06亩,比原有面积多出0.51亩,直接导致本组群众杨某家应分得的面积不够。在分配调整过程中,白某与杨某双方为多出多少面积、从哪块田里应抽取多少面积上发生了争执。经过社区调委会多次出面做工作,白某答应抽出多出的0.51亩。但在调委会到现场调解时,白某只愿意在他堆着石头的田块上划出0.51亩,但堆着石头的田块无法耕种,所以田块面积不够的杨某家不接受,双方发生了激励的争执,为保证中低产田改造的顺利完成,白文汉不分昼夜,20余次走进白某与杨某家做思想工作,经过历时2个多月不间断的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都被白文汉同志亲力亲为、公正无私的工作作风打动,白某愿意拿出多出来的土地面积交与杨某。
在干调解工作的6年多时间里,他每年差不多300多天是奔忙于田间地角和群众家中,白文汉认为,自己是一名调解员,肩上的责任很重,要经得起群众的称量,这秆称的标
准就是为人民群众排了多少忧,解了多少难。人民调解员威信的树立,靠的就是公正无私,勤廉为民,这样人民群众才能信服。自己是一名老党员,现在党需要自己做点事,自己没有理由推辞,他深深懂得,只有把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白文汉同志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在人民调解这个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凭着火一般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第二篇:于维汉事迹
于维汉院士先进事迹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教授因病于2010年11月17日逝世。
于维汉院士1922年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38年考入原满州医科大学,1945年毕业考入大连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医大二分校军医,参军后连年立功。1950年28岁晋升为副教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内科主任。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任克山病研究室主任、教授,1978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克山病研究所所长。1978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1982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1984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87年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誉主任。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日本医科大学、久留米大学等4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于维汉院士为第十一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挺身而出,投身“克山病”防治事业 克山病属一种骤然发作,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的疾病。1935年冬克山县张云辅屯死亡70余人,由此被称之为“克山病”。这种病并不仅限于克山县,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很多省份的农村均有此病发生。因此,控制和消灭克山病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1953年冬,哈尔滨医科大学接受黑龙江省委指示,派于维汉参加克山病抢救。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坚定地选择了地方病防治事业,奔赴我省克山县农村的重病区,开始了制伏瘟神的战斗;这一仗一打就是半个世纪,他为我国克山病的防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于维汉本着“从头开始,从调查研究开始,从搜集第一手材料开始”的精神,常年深入黑龙江省北部克山病发病重病区克山、北安、德都等农村,结合现场实际搞调查研究。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术思想,在病区不分昼夜地诊察、治疗、抢救。最初,效果不理想,有的病人抢救过来了,但多数病人在抢救中死亡。这种情况迫使他更加勤奋地研究防治措施。他常常赶几十里、上百里路去病人家,顾不得暖暖冻僵的手,就跪在炕上为病人诊病,为抢救重患,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眯一会儿饿了甚至用连当地人都无法下咽的馊饭、冷饭充饥。每到冬天发病的季节,他和助手就在克山、北安、克东、德都等地的克山病病区没日没夜地奔波,诊断、治疗、观察这种疾病,积累资料。有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他就口对口的做人工呼吸。一年冬天,于教授从病区赶赴齐齐哈尔开会,为了赶路,就让关振忠老师开车,由于雪深路滑,车子翻到了沟里。关老师拼命地把几乎窒息的他从车里拽出来,由于脊椎伤情严重,被送进医院,躺了两个月。期间,他一直还在研究克山病防治。还有一次半夜,于教授坐着雪爬犁去抢救病人,途中人们发现他不见了就又往回赶,结果发现他已经在雪地里睡着了。
1953年到1985年32年间,于维汉常年在克山病重病区奔波,救治患者、调研。他与“瘟神”展开30余年的生死对决,经过艰辛努力,以他的勇敢、睿智拯救了困扰我国黑、吉、辽等16省区309个县(旗)、1.24亿病区人口,使病区彻底摆脱了克山病魔的侵扰。在克山病区防治一线,哪里有克山病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病区百姓的健康,他有20多个春节都是在克山病重病区渡过的。自己的母亲病重逝世,他都没能送上一程。当他看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竟泣不成声,这成了他一辈子的心痛。由于他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为百姓救死扶伤,人们深情地称他为“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医生”。
十年**期间,于维汉教授遭受迫害,蒙冤隔离18个月。1969年8月,他在解除隔离后的第二天就奔赴我省富裕县病区开展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这一去在农村生活工作了整整两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每逢过春节,他就会带着夫人和孩子到克山病病区——富裕县繁荣乡过年,车子一进村,全村的人就呼啦一下子围过来,抢着让他到家里吃年饭。有的甚至早上5点钟就盯着找他。10点钟,又会有一拨人将他抢去吃饭。中午,又会有几家人拉他吃饭,但他从不推辞,谁请都去,目的不是吃饭而是要跟乡亲们聊聊天、见见面,就像一家人一样。前几年,他的儿子于秉柯一行到富裕县办事,当地百姓听说于维汉教授的儿子来了都蜂拥而来,争着抢着邀请他到家里吃饭,说是十分想念于维汉教授,看见他了,就像见到了于维汉教授一样。
上个世纪50年代,是黑龙江省和全国克山病病情最严重的时期,他采用樟脑注射液、升压药物和冬眠药物治疗克山病,效果很不理想。经过多次探索,1957年他开始采用葡萄糖代替樟脑、亚冬目民及适当补液的办法抢救急症病人,收到意外效果。从此,于维汉教授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亚冬眠和适当补液疗法就成为抢救治疗急型克山病人的通用疗法,急型克山病的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在克山病防治史上取得一大突破。接着,在60年代,由陕西提出在黑龙江广为试用的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疗法也收到显效。这两项防治成果的推广,使黑龙江乃至全国急型克山病的病死率骤然下降,因急型克山病致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在长期防治实践中,于维汉教授还找到服用毛地黄治疗慢型、亚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经临床治疗,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控制。其后,他还总结出服用毛地黄和改善膳食结构的结合疗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医治,而且一些病人还得到了根治。为研究防治克山病奉献了一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克山病防治专家,被同行称为“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
努力探索,大力推进地方病防治工作
1964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领导小组决定在哈医大创建克山病研究室。在他主持下,哈医大创建了克山病研究室,后扩建为研究所,于维汉教授为首任研究室主任、所长。他走遍了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170个克山病病区县,开展调查研究,培训当地医生;并与同事们一道调查60余万人,抢救医治6000多病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掌握了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确定了防治措施。同时,在克山病的临床诊断、分型等方面有重大建树,制订了我国统一的克山病诊断标准。在克山病临床治疗上,探索出亚冬眠、适当补液治疗急型克山病的有效方法,挽救了无数病区人民的生命。
5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克山病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1984年,他主持领导了由7省市、17个防治科研单位组成的历时三年的云南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和我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原来每年有上千人发病死亡的黑龙江省,自1991年以来,已经多年没有急型克山病例发生,克山病得到有效遏制,为克山病诊治作出卓越贡献。他在积累了丰富的克山病防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论证,于1961年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说,指出克山病发病与单一膳食条件有关,是一种与营养因子有关的地方性心肌病。1973年,他又明确提出克山病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学说,在此病因假说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为克山病病因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为防治克山病探索出一条新路。1979年以来,他先后15次赴日、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1982年他应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第14届世界内科学会议,被选为心肌代谢组执行主席。1984年,他在东京心肌病国际学术会上发表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多次获得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科研奖项。1978年,他负责的科研课题,有4次获全国科技大会奖;4项获国家医药卫生成果奖;他所主持楚雄克山病综合科学考察获199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多部,其中,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地方病控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竭诚奉献,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与尊敬 于维汉院士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思维活跃,重视科学研究,注重开放式办学。1978年起,他先后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熟知国内外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进展,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国外医学界对他的学术工作十分关注,日本心脏财团、美国华盛顿大学等4所大学多次提出与其合作并邀请讲学。他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国际先进教学经验,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在任副校长、校长期间,坚持原则,光明磊落,积极推动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提出教学要上去,必须科研先上去,既要抓教师队伍建设,又要抓科研队伍建设。他建立研究所、研究室,选派老中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推动学校与日本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提升了学校师资水平和研究水平。经他牵线搭桥,哈医大共派往日、美、加、英等国家和地区著名医科大学研修、攻读研究生和参加学术会议人数多达2500多人次,为学校师资力量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书育人、师表天下。他从教近6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1978年起开始培养,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目前,他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科研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从而提高了哈医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从来不领取院士津贴。2000年,他用院士津贴设立了“于维汉院士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截止目前,已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40余人。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维汉院士1956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62年 1966年多次被授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和标兵;1978年在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科学标兵”称号;同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特殊贡献奖;1979年至1981年连续被评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1973年1994年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于维汉院士的先进事迹,曾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健康报》、《中国建设》、《人民中国》、中央广播电台以中、英、日文报道。
第三篇:白文的造句
白文拼音
【注音】: bai wen
白文解释
【意思】:(1)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先读~,后看注解。(2)指有注解的书不录注解只印正文的本子,如《十三经白文》。(3)印章上的阴文(跟‘朱文’相对)。
白文造句:
1、注解,我根本看不懂这些白文。
2、杨黼是大理著名的白族学者,著有白文《山花碑》。
3、该剧通过白文焕、白志坚父子两代人的奋斗历程,讴歌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4、方块白文的书写符号系统与汉字俗字有很密切的关系。
5、2006年笔者在福建东山苦菜寺拜访了该寺住持白文太,见到该“秘典”的真本《正源》。
6、最初,白文也对于本国企业外部审批内部化的能够方式停止了讨论并对于其前途作了瞻望。
第四篇:刘汉中学典型事迹
永年县刘汉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地处永年县北部,北临沙河市,1996年由原校址搬迁至刘汉村西北,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学校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新建宿舍楼和学生餐厅,新增操场面积10余亩,预计4月份投入使用。我校现有教学班15个,学生695人,教职工49人,教师中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27人,本科在读2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级教师9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幽雅,各项常规制度健全,教学管理严谨,文体活动特色鲜明,各种实验、电教、图书设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四年提升规划”,认真落实“23461”工程,按照教育局的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使学校各项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而十几年前,刘汉中学还是一个因管理混乱而全县闻名的差校。刘汉中学由乱到治,从一所中考排名全县倒数、濒临解散的乱校,一步步发展成全县乡镇中学的排头兵,得益于我校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领导的人格魅力对教师的影响是无限的、是巨大的。我校从校长到主任,十分注重自身的表率作用,他们工作作风严谨扎实、务实求真,工作中讲团结、,重实效,为全校教师营造了公平竞争、人人思进的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刘汉中学的正气,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界有两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王增科工作思路超前,工作作风务实。他以校为家,情系学校。他的字典里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别人休息时间他用来学习研究或筹划学校工作,周一到周五则与教师一起研究教育教学,落实各方面工作。从学校扩建到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到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等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率先垂范,带领班子成员加强学习,提高领导自身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抓住发展机遇,大搞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环境有了极大改观;他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工作,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两位副校长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他们不高谈,多实干,不浮躁,多指导,高姿态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创造性、高质量地开展工作。副校长赵占国虽然家在名关,却常年住在学校,不分上班下班,学校的大事小情中都有他的身影;副校长韩江平主抓教学业务,兼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日常工作虽然繁重,但是都能有条不紊、高质量地完成分管的工作。教导主任宋印方,理念新、善指导。抓教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学期听课40节以上,平日深入课堂搞听课指导,组织教师搞教研,晚上搞自身的理论学习,星期天带领教导处同志搞教师教学工作检查。
成功的背后必定付出辛劳。就是这样的领导班子,为了学校,他们任劳任怨,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教师休息,他们到校处理业务;教师放寒暑假,他们则到校对教师业务全方位检查、评比、考核,只能休息一周甚至更少的时间。也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使得学校各项工作一步一个台阶的发展。
在领导班子的带动下,老师们心气儿顺了,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他们面对荣誉和利益,坦然处之,在绩效工资的推行过程中,他们不争不要不攀比,没有一个老师因自己的事找过领导,没有给学校出过一次难题。而面对工作,他们使暗劲,比内力,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宋印方老师从教20年来,没有因为私事耽误过一节课,在他家庭最困难的时候,为两名学生垫付书本费;周雪粉老师在临产前两天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上课;赵阿娜老师接了一个纪律很差的班,除了备课批改,她每天4个小时守在教室里,抓纪律,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一个人见人愁的班硬是抓成了先进班;李自修老师自家过庙会,照常上班,家里三番五次的打电话,仍然坚持上课;张领科老师担任初三体育课,每天早晨五点半就到校给学生训练„„正是这些老师的无私忘我的工作作风,感染着全体教师,形成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使之形成学校传统,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当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和学生。有人说刘汉中学的老师傻。而一位教育局的领导了解这些情况后,动情地说:正是有了这些老师的傻,刘汉中学的教学成绩才有了长足的进步,中考成绩才能长时间保持领先,他们傻的高尚、傻的可爱。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学成绩,不但要有干劲,还要求教师有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观念,已迫在眉睫。为此,我校提出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自身发展。学校先后派出3名教师远赴上海参加尝试教学研讨会年会,6名教师到邯郸参加阳光课堂活动,4名教师分别到廊坊、保定等地参加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他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群体素质。邀请县教研室教研主任和教研员来我校做讲座,听课,并指导教研活动;组织优秀教师5次40人到第二实验学校学校听课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开展听评课活动,要求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班子成员每周不少于3节,听课时要从是否体现新课程思想等方面进行点评、总评。通过听评课活动,增强教师研究学习的意识,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
有一流的领导队伍,高素质的教师,再配以标准化的学校,必将加快刘汉中学发展的步伐。我校抓住2010年迎接省教育教学评估验收的历史机遇,大搞校园工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新建的标准化学生宿舍楼拔地而起,学是餐厅基本竣工。学校投入40万元,使校园文化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验楼内墙刮浆,更换窗帘,外墙瓷砖抹水泥后涂砖红色涂料;校园西花廊主体已完工,两边将种植紫藤萝,立柱之间放置长石凳,地面铺青石板;校园东花坛为错落花台,中间高低错落三个花台,四周是大理石铺面,可供学生学习休息;大门柱子底部用文化石、上部用印度红瓷砖包面,正面“刘汉中学”,背面“尊师重教”,大门两侧“厚德笃学 励志创新”,均用钛金字;教学楼前花坛内校训石,上刻“坚守”,坐落在翠竹间;操场西北角修建高标准自行车车棚,能容纳500辆自行车; 文化墙建设突出“书香校园,诗词校园”,在南墙上展示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墙前放置石桌和石凳。
伴随着校容校貌的日新月异,全校师生欢欣鼓舞、信心百倍。在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县乡镇中学先进行列。学校中考连续11年获乡镇组第一,先后荣获“邯郸市绿色学校”、“邯郸市安全文明校园”、“邯郸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永年县知名学校”“永年县实绩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借着教育提升规划 “两年有提升”的契机,全体教师决心在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在崭新的教学环境中,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共同开创刘汉中学美好明天,力争把刘汉中学打造成永年教育的名牌学校,为永年教育的大发展增光填色。
第五篇:最美人民教师白文莉材料(定稿)
爱岗敬业的乡镇最美教师
----阜康市天龙小学校长白文莉(最美人民教师)推荐材料 在昌吉地区阜康市甘河子镇上那里厂房林立,省级公路穿镇而过,每天都能看到一位笑容满面的中年人站在学校那条公路上等待着孩子们上学,她就是阜康市天龙小学的校长白文莉,当地孩子们都称她为“白妈妈”。天龙小学地离阜康市30余公路的甘河子镇上,地处天山山脉脚下,学校覆盖区域处于阜康市工业镇,学校共有近五百名学生。90名住校生,白校长把学校看作是孩子们乐园、学园、花园,作为一校之长他带着全体教师在荒滩上开辟出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开心农场,她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乡镇学校孩子们的希望。渊博的知识,赤诚的爱心是每位老师必备的素质,但作为一名乡镇校长,她更拥有着良好的耐心和宽容心。没有路,她和老师们捡来废弃的砖头,为孩子们铺出一条路;没后勤老师,她挽起袖子为住校的学生做饭、管理晚自习。白文莉,20多年的教育生涯做这些厂矿孩子们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
【主要事迹】一次,深夜加班她从楼梯上摔下来,被摔得头昏目眩,顿时失去了知觉,幸好有值班教师发现了他,将她扶回家,经医生诊断腿部的软组织挫伤。家人心疼地劝她放弃,她淡然一笑:为了这里的孩子们将来有出息,就算豁出这条命也值。她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九个字谨记心间,并让它做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上的得失。学校创建绿色校园,她连续干了两天拉来黄土终于在到处都是石子的校园内种上了鲜花和绿色,为了使三十多年的教学楼焕然一新,自己动手铲墙皮,打腻子,让斑驳的墙壁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省些学校的办公经费在自己动手装饰功能室时,不小心将手上虎口的划了深深的一道口子当时鲜血直流,在医院缝了五针,这样依然坚持工作,坚持教学。原西沟教学点合并到我校后,近一百名住校生成了白文莉最关心的和牵挂的人,早晨八点就来的学习,关心孩子的起居饮食,陪着孩子们一起晨练,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跟车接送孩子,走进西沟煤矿,走进每个孩子的家庭,关心每一个孩子,再调皮的孩子在她眼里都是可爱的,以“以爱育爱”作为校训,渗透进她的一言一行中。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能力、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阜康市天龙小学
2014.3.12 地址: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甘河子镇中学路1号 单位:阜康市天龙小学 职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