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

时间:2019-05-13 12:15: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

第一篇: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

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条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青海省情,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目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理念、新措施。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滥用职权,或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的要求,而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它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我们通常所指的干部。二是其行为必须与行为人的职务密切相关,也就是利用了职权,没有利用职权的犯罪,不是职务犯罪,而是其他刑事犯罪。三是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所谓作为就是法律规定不准这样做却这样做了,并且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就构成了犯罪。它是一种故意犯罪,就是明知故犯,如贪污贿赂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法律规定应该这样做而不正确履行职责,并造成一定后果,而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是违章、失职造成,是过失犯罪。总之,这些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结合我们自身工作,如何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预防是事先进行的防范工作,采取措施达到事先防备的目的。那么,职务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手段,采取社会性和专门性的预防措施,限制、消除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原因和条件,以达到防止、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目的。

它有三层意思:一是职务犯罪预防是以对职务犯罪原因和条件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为前提。二是职务犯罪预防的目的是专门性的活动。又是综合性活动,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即“九个字”:不想犯、不能犯、不敢犯。首先,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执法理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依法行政的大局意识,克己奉公的公仆意识,思想上自觉筑牢反腐大堤,自己不想犯罪。其次,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自觉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办事,不给任何人犯罪的机会,使广大干部职工不能犯罪。第三,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顶风作案、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予以坚决惩处,并及时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不敢犯罪。

一、基层国税系统常见的几种主要的职务犯罪及其构成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要有:(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侵害的对象是限于公共财物。(2)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国家干部。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如临时工。(3)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了3个月未还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是:(1)其客体是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共财物的占有权与使用权(但不是所有权)。(2)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便利,私自将经手,管理的公款挪作个人使用的行为。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自己职务上经手、管理或主管公款的便利条件。它是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挪用公款罪有三个具体表现形式: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它不受三个月时间和是否归还为限制。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的它不受数额和时间限制,一经挪用构成犯罪。(3)本罪的主体是也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同时行为上主观上具有归还公款的意图。否则为贪污。

3、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谋取利益的行为。(3)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是单位犯罪。(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3)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职责的廉洁性。侵犯的对象是国有资产。(4)主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5、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要特征是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职责或超越职权的行为。

6、玩忽职守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7、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的,应该立案:(1)为循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者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收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有上述二种情形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8、徇私舞弊出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刑法第405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的,应予立案:(1)为徇私情、私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不应发售的发票予以发售,对不应该抵扣的税款予以抵扣,对不应该给予出口退税的给予退税,或者擅自决定发售不应发售的发票,抵扣不应该抵扣的税款,给予出口退税,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2)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有上述二种情形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党内和党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基层国税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甚至社会上贪污贿赂泛滥,职务犯罪增多,统称为腐败现象。腐败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坏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危害。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一个环节,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性。时刻重视反腐败斗争,指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我们也应从加强宣传教育出发,推行法制,实施监督,着手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首先,党和国家在战略上已大力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经济现代化的价值压倒一切。如果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权力结构科学化等没有相应的发展,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很可能成为腐败分子的囊中之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央进行了以放权为主的权力体制改革,集中力量下移,地方和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但应清楚的看到,传统的权力结构并没有相应的调整,由过去的中央集权,变成现在的大大小小的缺乏制约和规范的小集权。国有资产在增值,却因小集权中经营权、管理权的滥用而大量流失。有的贪官非法占有国有资产,或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成千上万,甚至过亿。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和政治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加速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要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走在反腐败斗争的前列,推进国有经济廉政高效运转。

其次,完善权力体制,强化制约监督。腐败表现为权力的滥用。中央已从权力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上下功夫,用民主和科学的原则调整权力体制,改革过分集权的弊端,并建立系统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用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来遏制腐败。一是加强行政审批权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过程的监督。二是加强了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三是用人上实现考察、考核与民主推荐相结合,并实现公示制度,从而用制度保证行政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作为基层各单位、各部门应从易发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发现问题,掌握规律,研究对策。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出发,不断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职务犯罪问题。

第三,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夯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基础。运用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理想信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解决好参加工作是为了什么,当了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特别要强化中层以上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检查,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针对行业特点,开展一些法律法规培训班,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促进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要把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宣传工作的多种载体,完善反腐倡廉的大宣教格局。形成廉政教育的强势,突出廉政教育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自省、自励、自警,自觉地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四,以法治腐,依纪治腐,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公共权力同样存在被代行者滥用的风险。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一直在进行,但腐败的蔓延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甚至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就是单纯地打击和处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力滥用的问题。因此,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原则,变事后打击为事前预防,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督,效果将更加明显。但是,我们决不能放弃打击。

第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做到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打击是被动预防,预防是主动防预,司法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宣传法制,搞好综合治理的义务。但法制宣传、综合治理工作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职能,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各单位领导应树立依法治国的思想,将法律拿在手里,用在工作上。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珍惜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为公民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与司法机关一道,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形成社会化预防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及源头治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大建章建制力度,形成规范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预防工作力度,形成专门预防与群众预防相结合的防预体系。只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决不会滋生蔓延。

三、现阶段税务机关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特点

1、贪污贿赂犯罪比较严重。从全国税务机关发案情况看,一些税务机关的主要领导或具有征收大权的科室负责人,利用单位效益好,经济环境宽松的有利条件,巧立名目,或开假大额发票等手段擅自报销,从中渔利,少数税务人员利用职权,拿原则作交易,把权力商品化,以权换钱,从中获取利益和好处。一是在行使认定权上下功夫,主要是纳税人的资格认定和福利企业的认定,在纳税人资格上,交不交税有个临界点,超过一个基数就要交税,没有达到就不交纳,人为控制因素较大。再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要是有残疾人就要免税,多人多免,人为控制因素也较大。由于人为控制就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在行使处理权时收受。一些掌握稽查大权的税务人员,以国家税收政策作交易,多送多免,少送少免,不送不免。以此损公肥私。三是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收受贿赂。生意大户爱与税务人员打交道,看重的是权钱交易。四是利用经商、内部管理等工作时收受贿赂。我们有的税务干部向纳税户推销商品,纳税人按高于市场价给钱。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三十六岁走上正厅级领导岗位,贪污受贿2000余万元,后被处以极刑。

2、失职、渎职,徇私舞弊时有发生。有的税收征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为了循私情、谋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征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免征。有的伪造材料,隐瞒真相,弄虚作假,不征或少征税款,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有的为了小单位利益,以费抵税,少征纳税户应纳税收,以罚款抵税款。

3、内外勾结,虚开增值税发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南京市侦破的价税2.61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团伙案,都与税务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行为人被处以极刑。

4、虚开、填开发票是一个难填的黑洞。由基层税务部门设立的开票点,应临时商户、不符合领取发票条件的企业,单位和个体户的要求,而开具的普通发票,一是假票多;二是虚开多,已成为职务犯罪的诱因和工具,这些发票往往是拿出合法的票据掩盖了资金的真实去向。

5、税务人员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两权”监督运行过程中。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部位。税务人员有的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有的收受贿赂,贪赃枉法,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通谋参与,多发生在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处罚以及税务行政管理等环节。还有的发生在税务内部如基建、干部提拔、大宗办公物品的采购上。

6、“买税”是腐败的形式之一。“买税”就是打着增加财政收入,多得超额奖励或为完成任务,由税务人员操作,从“富税区”调整税源到“贫税区”,作为该地区税收任务上交入库。目的是完成任务获得返还奖励款,其结果是减少国家税收,增加税收成本,助长虚假政绩。有的税务部门与财政部们勾结,以买税名义从中贪污或私分,是案件多发区之一。

四、基层国税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措施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经提上了各级税务机关和基层负责人的议事日程。作为基层国税部门,要继续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的工作思路,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具体而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税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为“两权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财税改革是国家“五项改革”的重要一项,已深入进行。但是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应着眼于税制设计的长远性,而不能仅凭一时经济运行状况。税务系统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在强化“两权”监督方面已作了不少工作,但还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两权运行。要针对两权在新的征管模式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权力行使和监督制约方面的规章制度,规定程序,规范性为,实施过程监控和执法过错追究。

3、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两权监督制约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完善“两权”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做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组织领导有保障。二是坚持教育先行,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政治思想方面有保障。三是建立并预防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职务犯罪预防重点有保障。四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推行科技加管理,做到职务犯罪预防技术防范有保障。

4、税检联手,共同开展税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一是税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形式多样,职业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要以培训班,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教育效果,有的地方联合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月”活动,有的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牢牢把握税收廉政建设这根生命线。二是要建立有效地预防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要走出重打击轻预防的误区,建立干部廉政挡案,加强对经费开支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加强对物品购买的监督管理,筑牢思想教育防线,科学管理防线,内外监督防线。三是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税务部门应将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及有关改革措施及违法人员案件查处情况报检察院。四是检税密切配合,共同遏制职务犯罪。检税应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税务系统职务犯罪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对策,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两千七百年前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就已经提出了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然而事实上廉洁这一品质的养成却远非那么容易,理性和实践告诉我们,预防职务犯罪不是一个能孤立解决的问题,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正因为如此,只有建立在以法治思维为基础的对职务犯罪本质问题的清醒认识上,才有可能运用各种工具来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解决问题的重点应当是根除腐败的内在根源。我相信,只要努力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治为基础,同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相适应的手段,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是可行的,预防职务犯罪一定能够找到最佳的方法,为新形势下国税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添上浓重的一笔。

第二篇:创新机制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创新机制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蓝山县人民检察院紧扣预防职务犯罪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教育监督活动,推进全县预防职务犯罪,摸索出了方位全范围广效果好的新工作机制。

一是以法治宣传为载体。蓝山县检察院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法治宣传,先后开展社区宣传周活动、反腐倡廉图片展、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宣讲、送法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资料5000多份,接受法律咨询200余次,宣传对象达数千人。

二是以警示教育为依托。在各工作区制作图文并茂的警示教育展板,开展多媒体警示教育辅导,与县委党校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县城广场区建立主题为“发展县域经济,预防职务犯罪”的公益广告宣传牌。

三是以预防联络处为基础。与各单位和系统建立联络机构,积累预防文化底蕴;与工商、税务、国土等系统联合进行法制宣传一条街活动;召开有关个案预防联络员联席研究会议;参与监督税务系统向税务人述职述廉活动

第三篇: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作者:许显辉

2013-4-9 6:52:40来源:2013年04月07日 09:54《新湘评论》

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总书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一条重要路径。

树立法治观念,推进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

信仰法治。信仰,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心悦诚服,极度相信,不再怀疑。法治信仰,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法治信仰,是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的客观要求。一个真正树立了法治信仰的共产党员,会真正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律没有特权,执行法律没有例外。懂得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在思想上会用党规党法和宪法法律去明辨是非,在行动上会有党规党法和宪法法律作为底线。只有树立了法治信仰,才能够保持在思想上的纯洁性。

敬畏法治。心怀敬畏,是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这是儒家人的敬畏。我们共产党人也有所敬畏,那就是敬畏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有了对党章和宪法的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一旦没有了对党章和宪法的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胡作非为、为所欲为、肆意妄为,最终走向自我毁灭。党员干部心存敬畏法治之心,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

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法治没有统一的模式。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探索并行进在符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法治道路上。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树立的是与西方有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简单的“拿来主义”。

运用法治手段,推进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

以法治手段推进党的组织上的纯洁性建设,就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规则治理。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宪法法律来规范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制度化。

严把进入关,推进党员进入的制度化。运用法治的手段严把进入关,关键是实现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和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化。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严格按照党规党法发展党员,进一步建立健全发展党员的相关制度,推行发展对象培训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票决制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等。严格发展党员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督促检查,严肃查处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推进公务员录用工作制度化。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坚持“凡进必考”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和从基层遴选制度,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等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依法严把领导干部的入口,保持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强化管理关,推进党员管理的制度化。运用法治的手段来强化管理关,关键是实现党员队伍教育的制度化和干部监督的制度化。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严格执行《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等党规国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党员牢固确立“党章至上”和“宪法至上”的观念,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保持组织上的纯洁性。实现党员干部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等党规国法,实现干部考评的制度化。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规,实现干部管理监督的制度化,以强化监督来保障组织上的纯洁性。实现党员干部法律素质培养的制度化。把党纪党规、宪法法律作为各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畅通退出关,实现党员退出的制度化。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我们党在制度

上拓宽出口、不断完善党员退出机制,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实现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制度化。制定和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党内法规,明确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制定相应的清退程序,实现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常态化。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水平。加大依法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严格执行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党规国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形成法治风尚,推进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

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法治风尚本身是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提出“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保障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需要弘扬法治精神,在我们党内形成一种法治风尚。

弘扬法治的人本精神,努力形成服务风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党。完善党在服务方面的党法党规,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制度、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制度、定期接访制度、阅处群众来信制度等服务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利益。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服务的法治化,制定政府服务法律法规,将政府服务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实现政府服务的责任刚性化、政府服务的内容法定化、政府服务的机制制度化,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弘扬法治的民主精神,努力形成民主风尚,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呼声。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民主风尚本身就是党在作风上纯洁性的标准和体现。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的建设中来。完善人民群众参与党的建设的党法党规,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党员发展、干部选拔、监督考核中来,做党的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监督者。让人民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弘扬法治的公开精神,努力形成公开风尚,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完善党务公开。以党内法规形式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党务信息公开制度、公众旁听党委会议制度等。不断探索完善党务公开的内容、途径和形式,确保党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政务公开。制定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环境保护信息、招投标信息、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征地拆迁信息、价格和收费信息的公开。推进司法公开。推行“阳光司法”,进一步完善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形式。推进各领域办事公开。规范和监督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工作规范、办事纪律、监督渠道等内容,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党的领导干部既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法治观念,带头运用法治手段,带头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自觉地在党章党规、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只有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树立法治观念,带头运用法治手段,带头弘扬法治精神,才能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才能自始至终维护好党的纯洁性。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第四篇:关于基层国税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研究及对策

关于基层国税部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研究及对策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滥用职权,或不正确履行职权所实施的违背职责的要求,而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它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职务犯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我们通常所指的干部。二是其行为必须与行为人的职务密切相关,也就是利用了职权,没有利用职权的犯罪,不是职务犯罪,而是其他刑事犯罪。三是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所谓作为就是法律规定不准这样做却这样做了,并且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就构成了犯罪。它是一种故意犯罪,就是明知故犯,如贪污贿赂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法律规定应该这样做而不正确履行职责,并造成一定后果,而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是违章、失职造成,是过失犯罪。总之,这些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预防是事先进行的防范工作,采取措施达到事先防备的目的。那么,职务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各种手段,采取社会性和专门性的预防措施,限制、消除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原因和条件,以达到防止、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发生的目的。

它有三层意思:一是职务犯罪预防是以对职务犯罪原因和条件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为前提。二是职务犯罪预防的目的是专门性的活动。又是综合性活动,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常抓不懈,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即“九个字”:不想犯、不能犯、不敢犯。首先,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执法理念教育,宗旨观念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依法行政的大局意识,克己奉公的公仆意识,思想上自觉筑牢反腐大堤,自己不想犯罪。其次,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自觉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制度办事,不给任何人犯罪的机会,使广大干部职工不能犯罪。第三,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顶风作案、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予以坚决惩处,并及时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不敢犯罪。

一、基层国税系统常见的几种主要的职务犯罪及其构成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主要有:(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侵害的对象是限于公共财物。(2)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一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国家干部。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如临时工。(3)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务的行为。(4)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了3个月未还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是:(1)其客体是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共财物的占有权与使用权(但不是所有权)。(2)其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便利,私自将经手,管理的公款挪作个人使用的行为。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自己职务上经手、管理或主管公款的便利条件。它是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挪用公款罪有三个具体表现形式: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二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它不受三个月时间和是否归还为限制。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非法活动的它不受数额和时间限制,一经挪用构成犯罪。(3)本罪的主体是也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同时行为上主观上具有归还公款的意图。否则为贪污。

3、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谋取利益的行为。(3)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是单位犯罪。(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3)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职责的廉洁性。侵犯的对象是国有资产。(4)主观方面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5、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要特征是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职责或超越职权的行为。

6、玩忽职守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7、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刑法第404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的,应该立案:(1)为循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者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收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有上述二种情形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8、徇私舞弊出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刑法第405条,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的,应予立案:(1)为徇私情、私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不应发售的发票予以发售,对不应该抵扣的税款予以抵扣,对不应该给予出口退税的给予退税,或者擅自决定发售不应发售的发票,抵扣不应该抵扣的税款,给予出口退税,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2)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有上述二种情形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党内和党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基层国税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甚至社会上贪污贿赂泛滥,职务犯罪增多,统称为腐败现象。腐败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坏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危害。侵蚀着社会结构的每一个环节,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我们党和国家一贯清楚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性。时刻重视反腐败斗争,指出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我们也应从加强宣传教育出发,推行法制,实施监督,着手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首先,党和国家在战略上已大力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经济现代化的价值压倒一切。如果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权力结构科学化等没有相应的发展,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很可能成为腐败分子的囊中之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央进行了以放权为主的权力体制改革,集中力量下移,地方和企业有了更多的自主。但应清楚的看到,传统的权力结构并没有相应的调整,由过去的中央集权,变成现在的大大小小的缺乏制约和规范的小集权。国有资产在增值,却因小集权中经营权、管理权的滥用而大量流失。有的贪官非法占有国有资产,或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成千上万,甚至过亿。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和政治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加速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每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要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积极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走在反腐败斗争的前列,推进国有经济廉政高效运转。

其次,完善权力体制,强化制约监督。腐败表现为权力的滥用。中央已从权力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上下功夫,用民主和科学的原则调整权力体制,改革过分集权的弊端,并建立系统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用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来遏制腐败。一是加强行政审批权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过程的监督。二是加强了重点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三是用人上实现考察、考核与民主推荐相结合,并实现公示制度,从而用制度保证行政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作为基层各单位、各部门应从易发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深入地剖析和研究,发现问题,掌握规律,研究对策。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从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出发,不断探索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权力运行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职务犯罪问题。第三,加强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夯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基础。运用先进人物、模范事迹,理想信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解决好参加工作是为了什么,当了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的问题。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特别要强化中层以上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按照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检查,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针对行业特点,开展一些法律法规培训班,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促进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要把日常教育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宣传工作的多种载体,完善反腐倡廉的大宣教格局。形成廉政教育的强势,突出廉政教育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自省、自励、自警,自觉地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四,以法治腐,依纪治腐,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公共权力同样存在被代行者滥用的风险。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一直在进行,但腐败的蔓延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甚至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就是单纯地打击和处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力滥用的问题。因此,要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原则,变事后打击为事前预防,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督,效果将更加明显。但是,我们决不能放弃打击。

第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做到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打击是被动预防,预防是主动防预,司法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宣传法制,搞好综合治理的义务。但法制宣传、综合治理工作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职能,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各单位领导应树立依法治国的思想,将法律拿在手里,用在工作上。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珍惜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为公民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与司法机关一道,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网络,形成社会化预防体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及源头治腐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大建章建制力度,形成规范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预防工作力度,形成专门预防与群众预防相结合的防预体系。只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决不会滋生蔓延。

三、现阶段税务机关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特点

1、贪污贿赂犯罪比较严重。从全国税务机关发案情况看,一些税务机关的主要领导或具有征收大权的科室负责人,利用单位效益好,经济环境宽松的有利条件,巧立名目,或开假大额发票等手段擅自报销,从中渔利,少数税务人员利用职权,拿原则作交易,把权力商品化,以权换钱,从中获取利益和好处。一是在行使认定权上下功夫,主要是纳税人的资格认定和福利企业的认定,在纳税人资格上,交不交税有个临界点,超过一个基数就要交税,没有达到就不交纳,人为控制因素较大。再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要是有残疾人就要免税,多人多免,人为控制因素也较大。由于人为控制就容易出现问题。二是在行使处理权时收受。一些掌握稽查大权的税务人员,以国家税收政策作交易,多送多免,少送少免,不送不免。以此损公肥私。三是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收受贿赂。生意大户爱与税务人员打交道,看重的是权钱交易。四是利用经商、内部管理等工作时收受贿赂。我们有的税务干部向纳税户推销商品,纳税人按高于市场价给钱。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三十六岁走上正厅级领导岗位,贪污受贿2000余万元,后被处以极刑。

2、失职、渎职,徇私舞弊时有发生。有的税收征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人员为了循私情、谋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征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免征。有的伪造材料,隐瞒真相,弄虚作假,不征或少征税款,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有的为了小单位利益,以费抵税,少征纳税户应纳税收,以罚款抵税款。

3、内外勾结,虚开增值税发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南京市侦破的价税2.61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起诉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团伙案,都与税务人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行为人被处以极刑。

4、虚开、填开发票是一个难填的黑洞。由基层税务部门设立的开票点,应临时商户、不符合领取发票条件的企业,单位和个体户的要求,而开具的普通发票,一是假票多;二是虚开多,已成为职务犯罪的诱因和工具,这些发票往往是拿出合法的票据掩盖了资金的真实去向。

5、税务人员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两权”监督运行过程中。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部位。税务人员有的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有的收受贿赂,贪赃枉法,有的甚至内外勾结,通谋参与,多发生在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处罚以及税务行政管理等环节。还有的发生在税务内部如基建、干部提拔、大宗办公物品的采购上。

6、“买税”是腐败的形式之一。“买税”就是打着增加财政收入,多得超额奖励或为完成任务,由税务人员操作,从“富税区”调整税源到“贫税区”,作为该地区税收任务上交入库。目的是完成任务获得返还奖励款,其结果是减少国家税收,增加税收成本,助长虚假政绩。有的税务部门与财政部们勾结,以买税名义从中贪污或私分,是案件多发区之一。

四、基层国税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措施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经提上了各级税务机关和基层负责人的议事日程。作为基层国税部门,要继续按照“规范用权、公开示权、合理分权、科技控权、追究制权”的工作思路,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具体而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税制改革,坚持依法治税,为“两权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财税改革是国家“五项改革”的重要一项,已深入进行。但是市场经济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应着眼于税制设计的长远性,而不能仅凭一时经济运行状况。税务系统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在强化“两权”监督方面已作了不少工作,但还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两权运行。要针对两权在新的征管模式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权力行使和监督制约方面的规章制度,规定程序,规范性为,实施过程监控和执法过错追究。

3、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两权监督制约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完善“两权”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做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组织领导有保障。二是坚持教育先行,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构筑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政治思想方面有保障。三是建立并预防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职务犯罪预防重点有保障。四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推行科技加管理,做到职务犯罪预防技术防范有保障。

4、税检联手,共同开展税务人员职务犯罪预防。一是税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形式多样,职业道德教育要常抓不懈,要以培训班,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教育效果,有的地方联合举办“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月”活动,有的到监狱开展警示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牢牢把握税收廉政建设这根生命线。二是要建立有效地预防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职务犯罪。要走出重打击轻预防的误区,建立干部廉政挡案,加强对经费开支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加强对物品购买的监督管理,筑牢思想教育防线,科学管理防线,内外监督防线。三是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对策研究,税务部门应将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法规及有关改革措施及违法人员案件查处情况报检察院。四是检税密切配合,共同遏制职务犯罪。检税应精诚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税务系统职务犯罪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对策,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第五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3-11-18 08:00今年7月,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海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并于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法律武器,对进一步提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法制化、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条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青海省情,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目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理念、新措施。

长期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对策措施、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有效预防的途径和办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各地、各单位通力合作和努力推进下,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落实任务措施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合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工程项目建设、政府物资采购、医药器械购销、土地及矿产资源配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职务犯罪仍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在坚决惩治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确保国家工作人员干净干事、廉洁履职,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单位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作配合、社会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环境。

《条例》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对构建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条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要加强学习宣传。全省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率先抓好自身的学习,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尤其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准确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明确加强组织领导的职责任务和措施办法,增强运用《条例》指导和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各单位要在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条例》,深刻领会《条例》的法律精神,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概念定义,明确个人及相关组织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要求和法律责任,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地、各单位应组织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广泛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印发民族文字宣传材料,举办双语宣讲和专题辅导等活动,使《条例》精神深入群众,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所了解、所掌握,打牢落实《条例》的群众基础。

要认真履行职责。《条例》明确规定了各有关单位的预防职责、预防措施及监督保障工作,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和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内部防范机制,扎紧第一道篱笆、把好第一道关口,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源头预防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严格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责任务,认真落实执法执纪监督职责,强化措施手段,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警示教育,完善预防措施,切实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的综合作用。要深化制度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及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等工作,加快公

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党务、事务公开等机制,增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推进综合治理。

要加强组织协调。全省各级党政组织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把《条例》的执行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找准切入点,提高融合度,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认真履行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职责,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措施办法。重点工作要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和问题要民主决策,重要情况要及时通报,着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全省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条例》实施的监督,适时开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对不依法履行职责、贯彻执行不力等问题,要严格查纠整改,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条例》全面得到贯彻落实。

要严格落实法律责任。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明确把握《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依法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坚决防止和避免工作中出现失察失职甚至渎职行为,根据法定的责任和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依纪履行监督职责,坚决在法律授权和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防止和避免违规执法执纪。要畅通群众信

访和网络、媒体举报渠道,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加大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多杰热旦)

下载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推进国税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