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

时间:2019-05-13 12:3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

第一篇: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

丁先国少将

湖北麻城人,1909年出生。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四局科长兼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一军分区司令员、抗大总校高干科学员兼排长、旅政治部副主任,陕南豫鄂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

丁先国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

1946年李先念、郑位

三、王震率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围,是从柳林车站以北地段打开突破口的,这个任务交给了13旅37团,37团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5师的主力团之一,在坚持中原敌后的抗战中,屡建战功,威名遐迩,当时丁先国是37团政委。6月29日黄昏,37团沿柳林至黄庄一线展开,以突然、迅猛的动作向国民党守军发动攻击。丁先国率领1营向柳林车站发起进攻,迅速占领了该车站。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37团控制了柳林至黄庄一线的铁路,为主力通过平汉铁路打开了一条通道。

当李先念北路军左翼部队进抵南化塘时,敌整编第1师第1旅抢先占领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构筑工事,进行堵击。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和北路军左翼部队,被压在玉皇顶右侧的深沟里,左右两侧均有敌重兵把守,尾追之敌源源而来,北路军左翼部队面临覆灭的危险。李先念命令37团正面强攻玉皇顶西南一线阵地,杀开一条血路。37团团长夏世厚、政委丁先国和副团长邹顺华各带一个营,同时向敌军发起冲锋,直至展开肉搏战,冲垮敌阵,37团继在阵地坚守了10多个小时,掩护了首脑机关和大部队突出了重围。

7月,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商南县与敌整编第90师第61旅遭遇,丁先国率37团1营作为前卫刚穿过一个山沟,2营和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突遭敌袭击,丁先国率1营迅速折回,抢占制高点,向遭遇之敌猛攻,以少胜多,化险为夷。

1949年,丁先国担任70军209师政委。这时我军步兵正规军已达到70个。随着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步兵进行整编,较早撤消军番号的是70军,较早撤消师番号的是70军的209师。丁先国改行后勤战线,先后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的后勤保障。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他担任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委和后勤工程学院院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1970年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1971年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停职反省,丁先国即被免去总后勤部副部长职。

1988年丁先国获一级红星勋章。

丁先国离休后,为他配的厨师、保健医生和司机他一个都不要。他经常在住所周围捡破烂,将捡破烂积攒起来的钱和一部分离休金共3200元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儿童。2001年丁先国逝世,享年93岁。《人民日报》刊登了丁先国逝世的消息,有“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之评价。

丁先国生于1909年,卒于2001年11月11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

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

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

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

丁先国(1909~2001)

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

丁先国将军简介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正兵团职离休干部。

丁先国同志是湖北麻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四局科长兼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一军分区司令员、抗大总校高干科学员兼排长、旅政治部副主任,陕南豫鄂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副部长、部长,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副部长、第一副部长,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主任兼政治委员,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兼后勤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丁先国同志长期从事后勤指挥工作和政治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曾参与组织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丁先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1月11日在重庆市逝世,享年93岁。丁先国少将生平经历 丁先国(1909~2001),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丁先国一九0九年生0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丁先国故事

1946年李先念、郑位叁、王震率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围,是从柳林车站以北地段打开突破口的,这个任务交给了旅37团,37团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5师的主力团之一,在坚持中原敌后的抗战中,屡建战功,威名遐迩,当时丁先国是37团政委。6月29日黄昏,37团沿柳林至黄庄一线展开,以突然、迅猛的动作向国民党守军发动攻击。丁先国率领1营向柳林车站发起进攻,迅速占领了该车站。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37团控制了柳林至黄庄一线的铁路,为主力通过平汉铁路打开了一条通道。

解放战争时期当李先念北路军左翼部队进抵南化塘时,敌整编第1师第1旅抢先占领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构筑工事,进行堵击。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和北路军左翼部队,被压在玉皇顶右侧的深沟里,左右两侧均有敌重兵把守,尾追之敌源源而来,北路军左翼部队面临覆灭的危险。李先念命令37团正面强攻玉皇顶西南一线阵地,杀开一条血路。37团团长夏世厚、政委丁先国和副团长邹顺华各带一个营,同时向敌军发起冲锋,直至展开肉搏战,冲垮敌阵,37团继在阵地坚守了10多个小时,掩护了首脑机关和大部队突出了重围。7月,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商南县与敌整编第90师第61旅遭遇,丁先国率37团1营作为前卫刚穿过一个山沟,2营和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突遭敌袭击,丁先国率1营迅速折回,抢占制高点,向遭遇之敌猛攻,以少胜多,化险为夷。1949年,丁先国担任70军209师政委。这时步兵正规军已达到70个。随着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步兵进行整编,较早撤消军番号的是70军,较早撤消师番号的是70军的209师。丁先国改行后勤战线,先后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1970年文革期间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71年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停职反省,丁先国即被免职。1988年丁先国获一级红星勋章。丁先国离休后,为他配的厨师、保健医生和司机他一个都不要。他经常在住所周围捡破烂,最终将捡破烂积攒起来的钱和一部分离休金共3200元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儿童。

丁先国同志长期从事后勤指挥工作和政治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曾参与组织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丁先国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在麻城开馆 张志峰、程胜利

9月29日上午,丁先国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馆开馆仪式在湖北麻城举行。麻城市委书记李开寿,代市长杨遥等为铜像揭幕,市委宣传部长陈李红主持仪式。

丁先国少将(1909—2001年)是麻城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七旅副政治委员,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兼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度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其堂兄弟丁先德湖北麻城人。1927年加入农民自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另、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连长、营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公安总队总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师师长。1954年9月任吉林省军区第三副司令员。

丁宪法,1914年11月生,湖北麻城市西张店乡丁家洼村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四方面军第11师31团当战士,第10师30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第4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营长、冀中第21团营长,南下支队通信队长,参加了太行反“扫荡”和反顽作战。后任冀鲁豫高陵和清本大队副大队长,第8军分区21团、第22旅66团副团长,参加了临汾、太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后勤部第496仓库主任。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1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据悉,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馆共陈列三兄弟生前文物120多件,各个时期照片60多副。

第二篇:朱瑞将军事迹

炮兵司令——朱瑞将军事迹

朱瑞(1905-1948.10.1)又名朱敦仲,江苏省宿豫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毕业后,入苏联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8月,朱瑞将军遵照中共中央和军委指示,率领延安炮校迁往东北,准备接收日军的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人民炮兵部队,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物质基础。

1946年夏秋后,由于炮兵的迅速发展,需要的干部越来越多,朱瑞及时建议东北军区将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军区炮校,立即开学招生,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军区炮校校长。东北军区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2000多名干部,不仅充实了东北军区的炮兵干部,还为兄弟军区输送了几百名干部。

1947年1—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先后发动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其中共有40多个炮兵连队参加。

1948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次炮兵会议上,朱瑞进一步丰富了作战原则,从而使炮兵战术和指挥能力进入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克敌一个师设防的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

1947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保证战争需要,他亲自主持工作,先后组建了迫击炮团、战车团、高炮团等5个团。到1948年8月,在东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己有各种火炮4700门,为辽沈战役作了充分的准备。

194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一声令下,各种口径的火炮雷鸣般的怒吼。不过6个小时,就将守军全歼,活捉敌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在这次攻城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使用缴获的美国榴弹炮。为了了解这种火炮的性能,战斗还没有结束,朱瑞就从指挥所出来,到城头上再去看一看,量一量突破口有多宽,为下一步攻打锦州做准备,路上不幸触雷牺牲,身中几十处弹片,时年43岁。

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

第三篇:王震将军事迹

王震将军事迹

王震同志是从浏阳大山里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在他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王震同志100周年诞辰之际,135万家乡人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弘扬他的崇高风范,并决心继承他的革命遗志,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浏阳而努力奋斗。“跑得最欢的骡子”

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入村里私塾,断断续续读过几年书,期间还跟姑父习武学拳。受私塾老师、同盟会会员李梓轩先生影响,王震从小就喜爱三国英雄、水浒豪杰,对同乡谭嗣同为变法慷慨就义的壮举更是崇敬不已,立志要做一个顶天立地、行侠仗义、外抗列强、内除恶霸的英雄豪杰。1922年初,13岁的他瞒着家人离乡去长沙独闯天下,先后当过兵、卖过菜、拉过人力车,后在长沙火车站上当了一名长年工役。他积极参加工会活动,上工人夜校,读进步书刊,接近革命者,靠近共产党,开始走向革命。由于他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勤奋,乐于助人,不满17岁的他就担任了新河火车站的工人纠察队队长。1926年底,王震加入共青团。他奉命率工人纠察队成功捉拿了湖南省顽固派的重要首领、民愤极大的劣绅叶德辉及一帮痞徒。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王震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亲率工人纠察队与发动“马日事变”的反动军警进行了殊死拼杀,腿负重伤毫不畏惧。在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广大党团员处境非常危急。受党组织委派,王震利用在铁路上做事、在火车上当司炉等方便条件,奔波在长沙、岳州、汨罗、安源、武昌等地从事地下交通工作,护送过郭亮、1 蔡畅等许多同志一批批转移,他以过人的胆识、机敏和热忱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蔡畅大姐称赞他是“跑得最欢的骡子”。长征“英雄虎”

1934年,中央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6军团奉命率先西征,为中央红军的突围侦察一条可靠路线。时任军团政委的王震深感责任重大,不顾任弼时和肖克的劝阻,执意亲自率先头部队打头阵。从8月7日红六军团开始西征,到10月与红二军团在黔东会师,历时80余天,行程5000余里。王震作为主要指挥员,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既为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探了路,也为后来红军主力的远征积累了经验。任弼时在师以上干部会上说:“我军胜利突围,胜利渡江,王震同志立了头功。敌人把他看成老虎,他这只虎对于敌人来说是恶虎,因为他吃了他们那么多人,可是对我们来说,是英雄虎,是功臣虎!”此后,王震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他与肖克同志率红六军团会同红二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继续长征,实行战略转移,于1936年秋胜利到达陕北。“立棺抗日”

王震同志以勇猛善战著称。抗日战争爆发,王震的部队被改编为贺龙为师长的120师359旅。1937年9月,他率部进入晋西北,连克宁武等七座县城,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直指晋东南,王震奉命狙击。在战前动员大会上,王震在当地找了一口棺材,声称:“我们一定夺取汾河,不夺取汾河,谁也不能活。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王震誓死杀敌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激励着广大指战员,个个如下山猛虎,不顾炸弹在身旁轰炸,不惧子弹在头顶呼啸,直扑日军阵地。经过一昼夜激战,王震率部冲破日寇的防线,牢牢控制了汾河两岸。王震在战 斗中头部负重伤。在抗日战争中,王震率部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多次重创日军,连战连捷,被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新中国农垦事业的“拓荒者”

1940年底,王震受命率359旅开往南泥湾开展“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359旅喊出了“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伙夫,人人都参加生产,开荒种地,他们风餐露宿,忍饥受饿,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陕北的江南”,一首《南泥湾》传唱大江南北,王震和他的359旅名闻天下。南泥湾不仅是一个地名,而且成了一种精神。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也为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开发做了组织上、思想上、经验上、精神上的各种准备。

1951年至1954年,王震同志为巩固新疆人民政权,促进部队生产建设,提出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批准。1955年,他带领铁道兵部分转业官兵,在黑龙江北大荒建立了第一个军垦农场。随后,他又率领九个师的铁道兵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开垦荒原。1958年后,他又组织十几万转业官兵、大批支边青年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新疆、黑龙江、广东等地发展农垦事业,奠定了我军屯垦初基的生产建设。桑梓深情激励后人

王震同志十分关注家乡建设,曾用自己的工资托人从广东购买一批水稻、红薯优良品种,从东北购买玉米、小米和大豆种籽,从浙江等地购买桑苗、板栗和蜜橘苗回家乡试种、试栽。1961年2月回乡时,他动完手术不久,却坚持要和乡亲们一起参加开垦杨梅岭林场的劳动,并将全家积存的1500元现金和5000元到期国债券交给林场做 开办费,还特地从澧县请来一位李姓蚕桑技师,指导植桑养蚕。他还提议在杨梅岭林场开办雷锋耕读班,并将家里的一点积蓄,连同儿子在部队的津贴费和东北老战友上医院看望他时送的一架鹿茸都交给耕读班作办学经费。他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专程看望了县第六中学师生,激励教师搞好教学,为国育才,并将一批图书和收音机送给了学校。他第八次回乡也是最后一次回家乡是1985年11月,这时家乡改革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对当地干部群众说:“改革开放中更要坚持党的领导,经济搞上去了,有了钱,要为人民办好事,莫搞形式主义,要继续发扬毛主席倡导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全面了解全村人口和土地情况下,提出建房和葬坟不能占耕地,要移风易俗,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1993年3月12日,王震同志在广州逝世。时至今日,他虽然离开我们已整整15年,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爱乡之情,令家乡人民永远铭刻在心。可以告慰王震同志的是,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浏阳市委、市政府紧扣“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目标,抢抓建设“两型社会”的机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实现了浏阳从一个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到全省县级综合实力二强、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的跨越,创造了为众人瞩目的“浏阳现象”。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光荣称号,被命名为中国花炮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红L木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诗词之乡。目前,浏阳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鞭炮烟花等传统产业不断巩固提升,生物医药、现代制造等新型工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2007年全市实现GDP253亿元,农民人均可 4 支配收入6445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04亿元,基本竞争力再次跻身全国百强,排名第85位。

喝着浏阳河乳汁长大的家乡儿女,隆重纪念和深切缅怀王震同志,就是要铭记他的教诲,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尚,发扬他的革命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谱写这块红色土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东汉宦官蔡伦事迹先关介绍[范文模版]

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先关介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先关介绍》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但时你知道蔡伦同时也是一位宦官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东汉宦官蔡伦的生平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但时你知道蔡伦同时也是一位宦官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东汉宦官蔡伦的生平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卫飒上任桂阳郡太守后,在桂阳设置铁官,蔡家因此与朝廷官员有了紧密的联系[10]。

小时候,他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10]。

根据蔡伦后人的传说,蔡伦是在 18 岁以后,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这一年,是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 75 年)。从史料分析,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进入皇宫为官的人[10]。

他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10]。

系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之事,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验实”[9]。到汉和帝即位时(公元 89 年),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11]。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蔡伦曾服侍过的窦皇后成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为显贵,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10]。

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9]。

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向汉和帝献纸[7] 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10]。

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邓太后因为蔡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后来担任长乐太仆(官职名)。元初四年(公元 110 年),皇帝因为经史传记等文字大多都没有核实确定,于是选拔有名的读书人谒者(学官名)刘珍以及博士(学官名)良史(史官名)聚集在东观(宫殿名),校正各种典籍,派蔡伦监督这件事情[12]。

建光元年(公元 121 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法官名)那里认罪。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他的封地被废除(收回)

蔡伦的主要成就

主管皇宫制造

蔡伦兼任尚方令时,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发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7]。

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也就是说,他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晚蔡伦三四十年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龙亭”,指的都是蔡伦,他已成为兵器“品牌。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13]。

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7],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 300 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10]。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伦是哪里人

《后汉书蔡伦传》中介绍到: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又有燕塘乡红溪村蔡家现存的清乾隆三十四年续修的《蔡氏宗谱》中称:余始祖大汉受封龙亭侯讳伦字敬仲,住桂阳城南。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也有记载: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伦故居也。

由此可见,蔡伦是出生于桂阳这一点是跑不掉的了。但是后人对这个桂阳是现今的哪个地方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蔡伦是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人士。主要依据就是《桂阳直隶州志》记载:蔡敬仲造纸,兴自洛阳,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故居也,其井深不可测,下有隧道,石甃曲折,旁多刻识......但持相反态度的人则表示,证据不足,无法确切的说桂阳就是蔡伦的故乡。而且连传说中供奉蔡伦香火的奎星楼,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土中。

另一种说法就是蔡伦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县人士。最简单直接的证明便是一系列与蔡伦相关的建筑。蔡子池、蔡伦墓、石臼(捣敝布、鱼网用)、纸桥(耒阳河边周家码头,传为蔡伦造纸处)、玉鼎都是后人为了纪念蔡伦而设置的。但是,这些东西在哪里都可以建,于是这个说法还是无法确切的证明蔡伦是耒阳县人。

其实,蔡伦到底是哪里人,在《水经注》中已有解释:”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耒水......水侧注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蔡子池。伦,汉黄门,顺帝之世,捣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而耒阳旧县隶属于桂阳郡,应该就是《后汉书》等书中提到的桂阳人也。因此,蔡伦应属于桂阳郡耒阳县人士。

第五篇:先模事迹

卢振华,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工程师。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工程部部长。2004年获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文明职工、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5年获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文明职工标兵称号、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QC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西藏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集团公司成果奖多项。

修建青藏铁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该路是一条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系统工程,是代表我国乃至世界高原、高寒铁路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卢振华刚受任上青藏高原,就接受了10多项科技成果攻关任务,他先后下工地上百次,积极向铁路专家、老工人学习,拜他们为师,为科技攻关积累了宝贵经验。他总结了一整套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铺架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为今后高原、高寒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技术储备。他和同事们研制的“快速接头技术”使我国铺轨作业效率提高了5倍,为青藏铁路铺架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创下了世界高原铺轨8.1公里的新记录,使这一铺轨技术达到领先水平;连续长大下坡铺架施工方案,使我国长大下坡铺架获得突破,同时也使铺架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他积极要求进步,2005年10月,在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工地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卢振华和项目部全体职工经过艰苦卓绝的铺架施工,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创造了我国铁路施工史上的奇迹,作为关键岗位上的一员,他用他最实在的行动践行着实现人生价值的诺言。

陈宗福,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助理工程师。桥口区水务局排水队副队长。

2003年荣获市政府授予的110联动工作先进个人,市水务局授予的“排水疏浚家家乐”先进个人,2004年荣获“排水疏浚家家乐”十佳个人,排水管网改造先进个人称号。

1995年从学校毕业的他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着又脏又臭的下水道,他没有退缩,没有后悔,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1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年轻共产党员的诺言。为了尽快熟悉排水管网的分布情况、排水管网的走向,他随身携带图纸,亲身到现场揭开井孔一个一个的查看,逐一核对,经过不懈努力,桥口区264公里的管涵明渠,2万余座排水井孔他都熟记心中,为更好地从事维护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深入到130个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查看现场,从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和社区群干及居民取得联系,一一加以解决和落实。自从参与了110联动工作后,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和陪同家人团聚的时间,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连女儿生病住院的时候,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确保了桥口区排水管网畅通和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体现了“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同。他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将继续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努力为水务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

王宁,男,回族,1970年9月出生,中专学历,中药士。武汉市万年堂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2002年,获团省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首届“湖北青年创业奖”。

1999年,王宁在花桥街蔡家田创办了自己的药店。几年来,他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将其建设成为拥有一个医疗服务中心、一个低价药品超市、三个社区医疗服务站,成为武汉市较具规模的综合性药店。药店先后吸纳了卫校24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7名。在经营中,广辟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合理运作资金,降低销售价格,扩大销售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王宁倾心经营企业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立足于人,服务于人,回报于人,离不开所有员工辛勤努力和社区居民的帮助支持。几年来,逢年过节,他总会带领本店的团员青年走访、慰问社区的军烈属、残疾人家庭、特困职工等,送去粮、油和一些常用药品。针对社区特困下岗职工及特困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开展社区医疗包干服务工作,即在社区发放免费医疗、用药优惠的“宇康阳光卡”,对特困下岗职工及残疾人等50户近百人次实行常用药品及医疗全免费服务。常年对9户孤寡老人、军烈属实行包干困难援助,建立健康档案,上门送药检查身体。每到新学年开学之际,他会资助一些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读书问题。王宁还非常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在公司设立“外来务工人员生殖保健站”,专门为外来务工青年免费服务,先后为7010名外来务工人员治疗或检查。

李峰,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营师。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7年获山东寿光市“十佳青年”,山东省“十佳青年”,2005年获武汉市经济运行先进个人,湖北省环保先进个人。

李峰是一位从操作工、电工段长、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到董事长一步步奋斗过来的年轻企业家。自2005年初担任公司董事长以来,他深入基层、扎根车间,一门心思专攻企业的薄弱环节。在这位“用智慧创业”的领头人带领下,武汉晨鸣成功实施了“三大工程”,即“产品结构调整工程”、“节能降耗工程”和关爱员工工程,通过自主创新,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经受住市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05年,企业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先进企业”称号,李峰也被晨鸣集团授予“特别贡献奖”,成为集团青年建功成才的典范。他还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营造愉悦、快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员工办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使员工切身感受到晨鸣大家庭的温暖,企业管理进一步明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以激励为主、“重奖轻罚”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发展企业、关爱员工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他的指示下,公司团委多次进行爱心捐款、爱心扶贫活动,荣获了“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黄银华,女,汉族,1974年6月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

2001年获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2002年获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2003年获武汉市十大杰出残疾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黄银华,出生在鄂州市乡村一个五口之家,正当她怀着梦想考入当地重点中学时,不幸患了骨髓炎,左腿落下了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孩没有退缩,下决心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19岁,她拄双拐只身闯武汉,开办“云裳服装店”。1995年创办综合性书店“文心书屋”,被市文化局评为“万册图书馆”。2001年在武汉最大的居民区常青花园小区开办“玲珑坊”书吧。多年来,黄银华凭借着非凡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自谋生路,自主创业,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赞扬和敬佩。通过多年的努力,黄银华从一个农村的残疾小女子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和实力的个体女老板,她赚了钱,却不忘回报社会,为残疾朋友点亮生命的火种。2002年,她拿出有限的资金,自费筹建了一个残疾人网站,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网站在残疾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2004年,网站经过第二次改版之后,点击率达到近2万人,100多位残疾人通过网站找到了工作岗位。与此同时,黄银华还积极投身残疾人的公益活动,2002年,在她的发起下,“携手同行残疾人互助会”成立,把残疾朋友团结了起来,互帮互助。现在会员已由当初的4人发展到40余人。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残疾朋友的欢迎,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入了这个大家庭

张小红,男,汉族,1975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教授。

1999年和2004年均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荣获“超图杯”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GPS协会10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张小红博士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人才培养中,由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连续两次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10多项,其中两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研制精密单点定位软件(Trip),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并参加国家973重点项目。他还先后两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和一次北极科学考察,成为目前参加全国南北两级科学考察的最年轻的学者之一。张小红博士热爱科学,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不畏艰苦,用于攀登科学高峰、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展现了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他正带领着他的研究生瞄准新的奋斗目标,努力拼搏。

下载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独臂将军 丁晓兵晋升少将

    独臂将军 丁晓兵晋升少将 2015-01-13 财新网1.5万评 丁晓兵 【财新网】(实习记者 罗国平)2014年冬季,兰州军区九名军官新晋少将军衔,武警部队18名警官新晋少将警衔。至此,2014......

    刘丁宁事迹

    【状元复读又是状元】去年辽宁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入读香港大学一个月后,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退学回到本溪高中复读。希望追求更纯粹的国学,梦想进入北大中文系。今年,她以......

    事迹介绍

    习,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将来有所作为。因此,在校学习期间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2010年九月,我来到了XX就读,现任XX团支部书记(原XX团支部书记)和XX......

    事迹介绍

    中国共青团团员机械工程学院 机106班 公寓团工委干事 我是在2005年加入共青团的,加入共青团以来,我一直深爱这个组织。在2010年九月进入南通大学后,我发现南通大学团委是一个纪......

    事迹介绍

    事迹介绍 在小时候就常常听到许多的雷锋事迹,他们都是那么的无私奉献自己,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从那时期,我就立志长大要多为社会做出无私的奉献,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进入大学......

    事迹介绍

    2008春季教育管理 本科“优秀毕业生”马彦伟事迹介绍 马彦伟,男,汉,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人,汉族,出生于1983年1月15日。2003年参加工作,甘谷县张家景文泽学校教师。2008年3月进......

    事迹介绍

    优秀少先队员宗宁事迹材料 凫城镇中心小学六中队 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她好学,积极进取,团结向上,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心目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

    读吉鸿昌将军爱国事迹后感想

    读吉鸿昌将军爱国事迹后感想 我读了关于吉鸿昌将军一些爱国故事书,得到了教育,激发了我对英雄前辈的崇敬和热爱祖国的激情。 关于吉鸿昌将军的爱国故事很多,最使我难忘的是,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