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
第41期
全 国 妇 联 编 2002年10月28日
各地妇联认真贯彻 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
为了落实好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带着深厚的感情,为下岗失业人员排忧解难,确保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各地妇联及时传达学习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天津市妇联及时召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议,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朱基总理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精神,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妇联系统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提出“四抓”、“四送”、“八拓岗”的再就业工作举措。“四抓”,即:一抓宣传,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再就业工作和典型的宣传,引导下岗女工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二抓培训,对下岗女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和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近日,市妇联将与中华职教社联合在天津妇女创业中心开展中级英语和涉外保姆的培训;三抓服务,健全市、区、街、居四级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形成市、区有中心,街有站,居有点,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体系;四抓载体,把现有的“妇字号”创岗载体做大做强,预计达到小额贷款再增加800户,新增贷款320万元;努力扩大天津妇女创业中心的企业入住率,由现在的80%提高到90%;发展壮大以天津市妇联家庭服务公司为龙头的社区家政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新增服务项目。“四送”,即:利用已拥有大量企划专家、用工单位、创业明星的优势,市、区、街三级妇联组织联合开展“送岗位、送项目、送经验、送点子到社区”活动。“八拓岗”,即:夯实取得实效的家政服务、物业保洁、养老服务、手工编织、便民利民五大巾帼社区服务网络,与企业联合拓展社区保健服务、社区商业服务和社区教育服务等多种职能的社区服务领域,为下岗女工提供就业岗位。
贵州省妇联召开机关中层干部会,传达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妇联实际,对下一步如何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再就业工作提出了 以下具体措施:一是对贵州省下岗女工的基本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将掌握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配合开展工作;二是召开“再就业明星座谈会”,通过再就业成功女性的现身说法,鼓励下岗女工转变择业观念,树立信心,再创新业;三是结合“四进社区”活动,推动妇联“巾帼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发挥妇联优势,宣传党和政府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有关政策,开辟就业新岗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提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要求。一是要正确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在实现广西“富民兴桂”大跨越宏伟目标中的极端重要性;二是要结合广西的区情和妇联自身的特点,在“党政所需、妇女所求、妇联所能”的交汇点上与时俱进地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继续推进和扩大小额信贷工作,大力开展“爱心使者”活动,实施爱心行动,对下岗女工等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扶贫济困。
各地妇联把握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召开的契机,在原有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女工再就业工作。湖南省妇联在对下岗女工再就业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解决下岗女工再就业作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问题来抓;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要对支持下岗女工再就业采取特殊措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拓适合女性就业的岗位;各级政府要为妇联做好下岗女工服务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等。此建议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浙江省杭州市妇联与市就业局在下岗失业妇女中开展了妇女创业活动,努力做好“培训、服务、宣传、政策”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大妇女创业培训的力度,指导有能力的区、县(市)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妇女创业培训工作,扩大妇女创业培训的规模,完善创业培训的方式方法与教学管理模式。针对部队、武警、公安的家属安置就业困难的实际,明年“三八”妇女节前,市妇联、市就业局将联办“军嫂创业培训班”。二是增强为创业妇女服务的意识,继续关注首期妇女创业培训学员的创业情况及创业后的经营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三是扩大妇女创业的宣传面。继续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设妇女创业专栏、专题节目,大力宣传创业妇女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吉林省妇联启动了“女性就业工程”,以创办女士专业美颜中心为主,计划在吉林省范围内发展282家连锁店,全部聘用待业女性或下岗女性。据估算,全省可提供约5660个女性就业岗位。青岛市妇联研究制定了近期帮助大龄下岗失业妇女在社区再就业的意见。一是大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向大龄下岗失业妇女宣传有关再就业的各项政策,使她们对再就业政策有全面准确的了解。二是拓展岗位。拟成立爱心大姐服务社分社,开拓家政社区服务岗位,安置更多的大龄下岗失业妇女。三是办好妇女创办小企业辅导中心。争取有关部门设立创业贷款项目,重点帮扶47名学员创办社区服务等经济实体,培养一批社区服务业小企业,吸纳更多的大龄下岗失业妇女就业。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妇联巾帼社区中心与昆明市亲亲母婴健康护理中心联合举办的首期“月嫂”培训班正式开课,凡有生育、养育经验的下岗、失业女性均可报名参加。这是昆明市妇联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在社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一个新举措。江苏省扬州市举办了市区特困群体再就业援助专项劳动力市场,服务对象为市区持有《就业帮扶证》的特困群体,妇联、劳动、人事、工商等14个部门共提供了1540个就业援助岗位。扬州市妇联为此次专项劳动力市场采集、提供岗位45个,如,足底按摩、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熟练缝纫工、熟练辅助工、私营企业管理者等。目前,市妇联正逐一抓落实,帮助这些下岗、失业女工尽快上岗。
各地妇联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同时,积极拓展妇女就业门路和渠道,探索促进妇女就业的有效途径,努力为妇女就业和下岗女工再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全国妇联办公厅调研室综合)简讯:
第二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南京举行。由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主办,江苏省宣传部、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广电总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于2002年9月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云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主持。开幕式上,来宾们共同欣赏了大型文艺晚会《美在家庭》。晚会以家庭成员表演为主,通过歌舞、小品、曲艺、音乐剧、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美德在家庭、美好在家庭、美丽在家庭”的主题,展现了江苏千万家庭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崭新风貌。
江苏省常州市妇联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市妇女儿童信息化知识培训基地”。市妇联多方筹集资金15万元,为培训基地配置了电脑室。电脑全部接入宽带,并通过招聘和招募志愿者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训基地将为“学习型家庭”联系户、下岗失业妇女、妇联干部及青少年进行免费培训,预计年内可开办家庭上网培训班30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
报: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令计划,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 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
送:中组部、中宣部、中办调研室、中直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管书记、分管省长
发: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主席、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常委、执委,中直机关妇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全国妇联团体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计划单 列市妇联,全国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抄送:中央档案馆
全国妇联办公厅 2002年10月25日
(共印400份)
第二篇:2012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2012-01-08 1:41:38 作者: 来源:北京晨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总结近几年来的金融工作,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金融机构经营总体粗放温家宝指出,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比2006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温家宝指出,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特别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把金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温家宝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领域和边界,做到该放的坚决放开,该管的切实管好,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在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完善股票发行分红制度温家宝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锐观察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应对预案,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八项任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温家宝对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作出部署:(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二)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三)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证券业要完善市场制度,强化行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五)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促进股票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坚决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建设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积极培育保险市场。(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七)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八)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第三篇: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据新华社电 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总结近几年来的金融工作,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
温家宝强调,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温家宝要求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二要优化信贷结构。三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提振股市信心。四要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过去五年
金融业资产增长149%
温家宝指出,过去五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深化的五年。我国成功应对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深入推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比2006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
■历届会议
1997年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金融秩序明显好转,化解金融隐患;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并健全多层次、多类型金融机构体系等。
2002年2月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
2007年1月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稳步有序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
■今后五年
八项重点工作
1.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业服务功能
2.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3.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4.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5.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6.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7.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
8.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五个坚持原则
1.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2.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
3.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
4.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
5.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
>>解读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要求: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避免资本“脱实向虚”
“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有提及,在当前我国金融有了较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果仍在显现的背景下,金融工作会议又着重提出这一思路,无疑极具指导意义。”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发出的一个重要警示,就是一些国家金融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导致社会资本“脱实向虚”,诱发了金融海啸。
“这既是我们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中吸取的教训,也是出于对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考虑。”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更为迫切,这更需要金融业把握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
◎关键词
金融改革
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要坚持和深化商业化改革,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等。
让市场配置金融资源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赵庆明说,主要大型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金融业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
“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更深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就不单是金融部门的事,还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同时还有国际协调、合作的问题,每往前迈一步都不容易,这就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他说。会议还鲜明提出,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等改革将深入推进。“此外,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体现了中国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市场化坚定不移的导向。”
◎关键词
防范风险
要求: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谨慎发展金融衍生品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此次会议召开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极其复杂,对于我国而言,防范国际、国内的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警示,金融衍生品非常复杂,风险管理要非常审慎。防范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要从西方国家吸取教训,不能过度地不切实际地发展金融衍生品。”赵庆明说。
连平认为,今后一方面需要防范欧债危机产生的外部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地方融资平台、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内部风险,确保我国经济金融安全。
◎关键词
提振股市
要求: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
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要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提振股市信心”,成为这次会议部署今年金融工作中的一个亮点,部署令人鼓舞。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股市表现疲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明显不相符合,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有效提振股市信心将成为今后金融工作的一个看点。
“强调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就是强调投资者与筹资者利益的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
金融学家普遍认为,“重融资、轻回报”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的一大顽疾,此次会议强调深化改革,强调完善分红制度,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将有利于提振股市信心,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卫生部1月8日在京召开了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2007年卫生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部长高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的工作报告。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主持。卫生部副部长佘靖、黄洁夫、马晓伟、陈啸宏等出席会议。
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2006年,卫生部门针对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6年,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中央和中西部地区规划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农村卫生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完成投资269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与医院服务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加强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组织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活动,积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各级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参合率达80.5%。2006年1至9月,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用补偿95.8亿元。从总体上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逐步规范,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有所缓解。
重大疾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等取得明显成效。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处置能力得到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鼠疫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93.5%的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70.3%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加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控工作,有效保护了铁路沿线居民和旅客的健康安全。去年,几起不良药物事件影响全国,我们反应及时,处置得当,救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探索社区防治干预经验。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降消”项目成绩突出。大力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98%,强化了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等部门规章和《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健全了7个卫生标准委员会。积极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法》、《中医药法》和《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工作,部署开展“五五”普法活动。连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认真履行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及时查处了一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案件。
2006年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委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团结一致、奋发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在新的一年里,各级卫生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完全纠正。我们肩负的担子很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决定》突出强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是指导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去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核心,着力推进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健康发展,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着力加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研究制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和措施,探索建立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为基础、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促进覆盖城乡居民、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积极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药品购销体制改革。
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改善服务管理上来。进一步落实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落实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规划。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加强国民营养改善和慢病防治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咨询,促进精神卫生立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卫生应急机制,规范卫生应急管理,强化卫生应急准备,加强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各项工作制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制订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调查处理操作规范和技术方案。完善部门协调制度,健全部门间和地区间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做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确保实现开展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占全国县(市、区)总数80%的目标。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监管,防范基金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和调整医疗费用补偿方案,逐步规范统一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完善方便农民的费用结算办法,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受益程度。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提高贫困农民的受益水平。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监管,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落实职能、人员和工作经费,指导开展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作试点,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
四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坚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质,扩大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试点,推进社区基本用药的政府采购、集中配送、零差率销售管理,改革人员聘用、绩效考核和社会监督制度,推行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做好经费补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基本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等经费安排。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院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评选、表彰优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
五是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医院管理成果,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优化医疗执业环境,创建“平安医院”。加强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人员资格准入管理,重点加强器官移植技术、介入技术、人工关节等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重点抓好医疗服务收费的公开,向社会公布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及医用耗材价格等信息,严格执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费用查询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接受群众监督。规范医院收支管理,纠正医务人员收入分配与科室效益直接挂钩的做法,开展医药收入分开、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大医院院长管理责任,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六是加强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干部保健工作。研究制订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促进依法管理和服务。继续做好“降消”项目,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中央保健基地建设,提高干部保健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是继续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积极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法》、《精神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禁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实施“五五”普法计划,进一步推动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强卫生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卫生标准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强化卫生执法监督,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完善保障措施,强化监督队伍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能力。加强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依法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采供血机构的血液安全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整顿医疗广告市场,坚决打击违法医疗广告,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八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科技工作。进一步开展卫生人才供求关系研究、卫生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研究。
九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实行医务人员考核管理制度,健全处方、药品和高值耗材采购等管理制度,坚决抵制和纠正不正之风,规范医药采购和使用行为,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接受回扣等商业贿赂案件以及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十是加强中医药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研究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妥善处理卫生涉台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卫生部门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按照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力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高强指出,按照《决定》要求,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
一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我国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低。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健康保障制度必须从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入手。《决定》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项制度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着手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条件:一是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政治基础;二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这是经济基础;三是人民群众要求基本卫生公平,期盼社会和谐,这是社会基础;四是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经验,这是工作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推进。
二是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抵御经济风险。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构成了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三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是维护人民健康的特殊产品和重要手段。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这是治理我国医药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公平交易,商业贿赂严重等问题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四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都强调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主要措施是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对医疗机构不分投资渠道和隶属关系,由属地政府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的机制。“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革医院“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关键,是科学确定划分两类医疗机构的标准,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维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对公立医院要规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创收倾向。
第五篇: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精神
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精神
9月16日,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暨师资培训综合班在江苏省太仓市举行。下面就本次会议精神我向大家传达如下:
这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会议主要有五项内容:
会议第一项: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柏苏宁同志致辞。
会议第二项:由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庞进武同志介绍清查阶段情况。
一、主要工作进展:各地完成了清查工作,国普办对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召开了10余次专题会议,完善了技术处理工作,完成纸制和电子工作底图下发工作,基本完成对象清查工作。对清查数据进行了复核、修订。
二、存在的问题:普查工作进度落后一个多月;各地工作安排不统一;普查经费落实不到位;普查数据把关不严。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抓紧完成清查对象收尾工作。9月底各省市完成修订补报工作,确保清查质量,完成省级验收、国家级验收。
2、全面完成普查台账建设。今年年底前按普查技术规定做好河湖取水口、灌区、工业企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三类调查对象的取用水量台账建设,抓好台账数据的填报。
3、按时完成普查数据的采集。要立即部署启动数据采
集工作。依据普查对象名录抓紧制定好数据采集工作方案,组织做好数据的采集和登记,确保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普查静态数据获取,并同步做好空间数据外业采集和内业标绘工作。对于东北地区要在10月底前完成普查外业采集。河湖专项普查要在年底前全面完成河湖名录成果完善更新。水土保持专项普查要完成土壤侵蚀因子内业提取、土壤侵蚀野外调查、侵蚀沟道数据提取等工作。
4、同步做好普查数据预处理。要做好不包括动态指标的录入工作,并充分利用基层台账登记管理系统逐级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汇总和归并,加强数据处理进度的监控,确保数据处理工作按时推进。
为做好以上4项工作各级普查办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要做好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做为核心,抓好全过程监控,加强层层审核。12月份将开展全国水利普查事中质量检查,各地区要提前做好事中质量控制检查的准备工作。
二要做好技术指导。国家将在近期将普查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案下发给各地区。
三要做好人员培训。国家将在10月底前完成普查填表上报专业培训。10月份完成国家汇总、平衡、普查软件系统培训,各地要做好县级培训的安排和组织。10月底前完成县级师资培训、填表上报专业培训。12月中旬前完成省级汇总平衡、普查软件系统培训和各级的补充培训工作。
四要做好资金的检查。国务院水普办将在10月份举行普查经费检查月活动。
五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地要结合普查台账建设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在12月31日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普查机构要集中组织第二次宣传活动。
会议第三项:由辽宁省、广东省、甘肃省、四川省、江苏省太仓市介绍清查登记阶段经验。
会议第四项:由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副司长孙国庆同志讲话。
国家统计局为水利普查前期工作提供了经济社会用水户基础数据,参与了普查方案的制定。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重视做好普查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
二、重视普查数据的处理与质量把关。
三、提前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会议第五项:由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公室主任矫勇同志讲话。
一、充分肯定前阶段的成绩。
1、建立了完整的普查体系。
2、组建并培训了80万普查培训人员。
3、形成了系统的普查体系及方案。
4、基本落实了普查经费。2011年各级地方政府落实普
查经费34亿元,中央落实5.58亿元。
5、建立了普查质量控制体系。
6、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为普查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前期工作,统计出全国水利普查对象9000多万个。
二、准确把握当前水利普查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1、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水利普查的开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各级普查机构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当前做好水利普查的有利条件,在对象清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克服困难,按预定目标把水利普查全面深入的向前推进。
2、下一阶段清查登记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一是任务繁重而且交错并行。下一阶段重点抓好5项内容:一是全面完成清查对象数据的审核、普查数据采集、台账数据登记、普查数据预处理、同时做好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宣传动员、人员培训、资金管理工作。二是数据采集量大。前期清查表有23张,而下一阶段普查表有48张,清查表有上百个数据,而普查表有上千项。从采集的难度看普查表的填报量极大。三是动员的人员多。下一阶段要动员近80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33类的普查对象,几千万张普查表指标数据的采集、录入和预处理工作。组织和协调的任务也将十分繁重。
3、全面完成清查登记的时间十分紧迫。由于种种原因,前期工作比计划推迟一个多月,在12月31日标准时点前完成
普查任务时间紧迫。
4、清查登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进度节点控制意识不强,造成普查进度滞后。二是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经常出现错、漏报现象。三是技术指导不到位,没有逐级做到技术指导。四是经费落实还有不到位现象。五是普查人员还不稳定,全国通过培训会议发现有20%普查人员发生了变化。
三、全面做好下一阶段清查登记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工作安排部署,保障人员投入,抓好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
第二,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面对多项工作交错并行的局面要做好三个统筹:一要统筹做好上下级普查纵向工作协调,避免影响普查进度的事情发生。二要统筹做好普查横向任务协调。三要统筹做好普查工作与其它水利工作的协调。
第三,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下一阶段普查时间紧、任务重,一要加强普查数据源头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二要抓好基层数据采集的预处理将普查数据质量关口前移。三要抓好事中质量抽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采集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四,进一步加强检查指导。要深入基层检查,一要及时跟进,根据各项普查进度和安排及时开展相应工作环节的检查指导。二要深入基层针对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选派专业
技术人员深入县、乡、村加强工作推动与指导。三要加强整改,对于普查中发现的区域性问题要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论证等方式集中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基层单位要及时上报。
第五,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培训工作。一要大力宣传一线普查人员事迹,激励普查员士气。二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三要把握宣传节奏,在普查时点前后再次掀起宣传高潮。培训工作要保持人员稳定。
第六,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合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