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刚烈士生平事迹

时间:2019-05-13 12:0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刚烈士生平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刚烈士生平事迹》。

第一篇:马刚烈士生平事迹

革命烈士——马刚

沈北新区东部石人山脚下有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叫马刚村,解放前叫刘千户村,在村小学墙外有一座绿树掩映,红墙环绕,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马刚烈士就长眠在这里。他的英雄业绩代代传颂,他的光辉形象像苍松翠柏,傲然挺拔,万古长青。

参加革命 锻炼成长

马刚,原名马吉瑞,曾用名马文吉,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县西伏落乡西伯章村一个贫苦家庭里。童年的马刚由于家境贫寒,断断续续地读了不到三年书就被迫辍学。十三岁时,他离家到二十多里外的门东村给一个富农当长工。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门东村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正在当长工的马刚积极参加了党领导的反抗地主富农剥削的斗争。在斗争中,马刚逐步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劳苦大众才能翻身得解放的革命道理。1938年11月,马刚经刘者彬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马刚先后担任了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晋察冀边区临时政府通讯员、安国县第三区通讯员、区民政助理员等职务。

1939年夏,马刚担任了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主要任务是轮流到地主、富农家做工,以便掌握情况。由于马刚身体单薄,力气不足,干起活来非常吃力,但他努力克服了困难。为表示革命决心,他根据当时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抗日歌曲中的“好男儿志刚刚”的歌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马刚”。

1939年年底,马刚被党组织调到区办的小兵工厂里工作,承担起组织民兵制造土枪土炮的任务。当时,制造武器缺少原料和技术设备,困难很大。缺少原料,他就和战友一起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区去买旧弹壳,回来加工;不懂得技术,他就刻苦学习,大胆搞试验,直到成功。有一次,在试验小炮时,突然发生爆炸,马刚身上多处受伤。由于弄不到药,只好用盐水冲洗伤口,剧烈的疼痛使他头上不断渗出汗珠,但他却一声不哼。没等伤口痊愈,他就急着返回工厂继续投入了紧张的军工生产。

1940年,敌伪在西伯章村设立了中心碉堡。这是敌人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为了掌握敌人的动向,马刚又回村担任了地下公安员,搜集敌情。马刚工作认真细致,一有情况就及时向上级反映。有一次,罪大恶极、民愤极大的伪警察张子健,鬼鬼祟祟地窜回村里,他发现后立即向区里报告,协助民兵将张子健抓获,押送到县里进行了公开处决,为民除了一害。

为了争取和瓦解伪军,马刚曾多次摸到敌人炮楼附近进行政治宣传,动员伪军弃暗投明。为打击日本侵略者,马刚经常带领民兵夜间出击,埋地雷、炸碉堡、掐电线,使敌人不得安宁,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贡献。

调往沈阳 消灭东大会

1945年“九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门东村接连几天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抗战胜利。但过了不久,时局又紧张起来:

国民党军队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接收了北平、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大城市,控制了京汉、京浦两条铁路线,原来的日伪军及汉奸走狗、地富分子相互勾结,组成还乡团,投靠了国民党,疯狂地向人民进行反攻倒算。为了斗争需要,上级党组织决定调马刚到冀中地区集训,并在集训后派他参加了赴东北政工干部大队。马刚满怀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强烈愿望,和北上的同志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于11月上旬来到沈阳。

1945年11月中旬,马刚被沈阳市委分配到沈北蒲河总区工作。当时蒲河地区反动地主武装“东大会”和“西大会”活动十分猖獗,到处抢男霸女、收租逼债、欺压百姓,作恶多端,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为了解放沈北地区的广大群众,开辟我党我军工作,区党委与三五九旅、保安三旅决定消灭这股反动武装。1945年11月下旬,马刚和一名当地干部化装成牛贩子,深入到匪徒经常活动的石山子、刘千户一带侦察,在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摸清了“东大会”头子佟玉洲、关宪一等人的底细、活动规律,敌人的实力以及附近的地形情况。随后,马刚同区领导、三五九旅首长共同研究制定了作战计划。12月3日晚,部队冒着北风烟雪悄悄开进了东部山村,并严密封锁消息。次日拂晓,部队分三路包围了刘千户村。清晨,马刚带领中路主攻部队埋伏在东面老家山头向张家坟发起了猛烈进攻,南北两路部队也同时发起了进攻,三面枪声大作,冲锋号齐鸣,枪声、手榴弹和炮弹声响成一片。“东大会”的乌合之众哪见过这个阵势,个个胆颤心惊,扔掉武器向西奔柳条河、清水台方向逃去。就这样,我军在人

民群众的支援下一举消灭了“东大会”反动武装。“西大会”反对分子闻风丧胆,没过几天也被消灭了。东、西大会被一举消灭,广大劳苦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扭秧歌欢迎解放军,欢庆翻身得解放。

发动群众 减租减息

1945年11月末,马刚奉命到刘千户分区担任区委书记兼区长。他领导分区干部群众以分区所在地刘千户村为中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一些老百姓听信了反动分子的谣言,对共产党没有信心,纷纷离家出走,刘千户村大部分人家人去屋空。马刚对此非常痛心,他身着便服进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仅用十天时间就摸清了基本情况。为了深入发动群众,他根据村民严重缺粮的现状,决定首先着手解决缺粮问题。马刚带人将村中积谷粮仓打开济贫,给一百多个缺粮户分发了粮食,并给特困户分了双份粮,使老百姓由衷地感激并开始相信共产党,那些不明真相离家出走的群众也陆续回到村里。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群众发动起来了,同时也培养锻炼出一批骨干分子,刘千户村正式成立了以陈子良、戴巨贤、王尚林等贫苦农民为核心的政权组织——清算委员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始了。通过“减租减息”运动,清算了以伪村长郑自衡、陈启伟为首的保甲长、汉奸和大会头子等47人,夺回被霸占的房屋8间,土地28亩,罚款2800元,减租1242亩,返给贫苦农民粮食15120斤,那些顽固的地主也乖乖地如数减租了,恶霸地主、“东大会”头子关宪一和朱祥周全家逃跑,刘

千户村取得了减租减息运动的大胜利。

在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同时,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政权,1946年2月马刚又组建起人民革命武装区小队,马刚亲自担任指导员。队伍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很快由20多人发展到60多人。区小队与蒲河总区保安大队紧密配合,坚持在蒲河、清水台、刘千户一带开展游击战,毁道路,炸桥梁,监视敌人,在懿路、新台子等地堵截为市内国民党军队运送粮油的车辆,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把他们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多次悬赏捉拿马刚均未得逞。3月的一天,国民党207师的数百名匪军突然向驻在刘千户的蒲河总区保安大队和刘千户区小队进行猖狂进攻,妄图将我革命武装一网打尽。敌众我寡,蒲河区委决定突围,马刚主动要求留下,掩护部队突围。组织批准后,马刚等人带上枪支弹药隐蔽到村西小庙里吸引敌人火力,英勇阻击敌人,主力部队则向村东冲去,兵分两路顺利突围。主力部队脱险后,马刚等人又机智勇敢地躲过敌人追杀和搜捕,在天黑时分赶到铁岭县李千户安全归队。

人民战士 永垂不朽

1946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猖狂,白色恐怖笼罩着沈北地区。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我党、政、军撤到沈阳东北部的铁岭、抚顺交界,在铁岭县李千户村成立了沈铁抚联合县。同时,将刘千户区小队编入沈铁抚联合县保安大队第六中队,马刚担任指导员,继续领导第六中队及当地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当时,在蒲河南部的仲官屯,一小股“东大会”残余势力死灰复燃,蠢蠢欲动,横行乡里,欺压百

姓。28日晚,马刚奉命率队连夜出击,包围了仲官屯,彻底消灭了这些“东大会”残余分子。战斗结束后,他们把大部分战利品分给了当地群众,只留下一部分现金作为中队的活动经费。当时,队伍中以高云程为首的几个别有用心的人主张分掉现金,但马刚坚持原则,坚决不同意,于是这几个人怀恨在心,密谋杀害马刚。6月20日晚,程序和马刚率领第六中队部分同志转移到后腰堡的二道沟宿营。这时,高云程等人预谋第二天早上合伙叛变。次日清晨,叛徒们分别溜出村外的南山和北山向村里放枪,假充敌人包围进攻。马刚听到枪声后,为保护首长和同志们的安全,独自出门察看敌情,不幸被叛徒高云程黑枪击中,当即牺牲,年仅25岁。

1949年3月,为了纪念马刚烈士,新城子中心区委在蒲河区召开了马刚烈士追悼大会,当场处决了罪恶的叛徒高云程。同时,把马刚烈士的坟墓从二道沟迁移到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刘千户村,并将刘千户村改为马刚村,将村小学改为马刚小学。乡政府成立后,又用烈士的名字命名为马刚乡人民政府。

第二篇:潘廷绅烈士生平事迹

潘廷绅烈士生平事迹

潘廷绅烈士于1914年4月出生于我们韩家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于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事业,早在1933年4月就参加了革命,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并与1933年8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以后的革命工作中他抛头颅、散热血,在历次战斗中都是冲锋在前,多次荣立战功,从一个普通的革命战士一直升任了益都县章庄区区长,期间国民党军反动派一直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重金悬赏捉拿他都没能成功。不幸的是在1946年8月在益都县井峪村被他的警卫员这个叛徒杀害。

潘廷绅烈士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烈士的献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绝不辜负革命烈士的期望。

第三篇:参观江上青烈士生平事迹总结

参观江上青烈士生平事迹活动总结

活动概况

4月24日我们自动化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一起参观了江上青烈士英勇事迹展览。

活动心得

(一)烈士离我们有多远

我们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因为先辈们凭着血肉之躯铸造了今天的钢铁长城。然而时代的变迁,他们的事迹犹存精神却在消逝——这是个实事,我们终究无法回避。不是因为他们不值得怀念、钦佩、歌颂(事实上他们的贡献是远远不能用我们现有的语言去描绘的),而是我们自身的蜕变。就像现在的台湾人民跟大陆谈“血浓于水,血脉情深”与三十年前谈的“血浓于水,血脉情深”本身在情感上就不同(虽然媒体是清一色的乐观态度,但事实上大家都清楚)。

革命烈士离我有多远?我感觉很远很远,远的只剩下钦佩和一点点的共鸣(至今没有超越先烈的责任感)。

革命烈士离我们有多远?我认为很远很远了,远的只剩下钦佩,不要认为这个结果还不错,因为对一个伟大的人做评价时,如果只是钦佩,那么一种可能说明其已经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特征了,另一种可能就是后世者的蜕变。前一种就像我们对圣贤的情感一样,“好、很好”,却始终停留于此;而后一种则就是信仰相同的群体变得信仰不同。所以每每听人对烈士高唱凯歌而丝毫不提现实意义的时候总感觉不中要害,纯属吹嘘;而对那些行为与责任不相符的人总是鄙夷。

(二)反省大于震撼

我对这次的参观学习观察到两个方面。

第一,我发现有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在认真的看着江上青烈士的生平事迹。他或许是江上青的战友,或许和江上青烈士一样经历过那段刻骨的岁月,亦或还有其他更深的原因,他看的很认真。

第二,我们去的一批人,不知道在干嘛,搞到最后三五人一小队、一小队的在一起互相聊互相看。最悲剧的是有的人刚进展区屁都没看到就大声叫嚷“拍张照,搞起!”,连最基本的姿态都做不到!参观结束之后,我在想,若干年后人民还向现在这样相信我们,我们有能力为人民服务吗!

如果说那位老人去展览馆是因为思念一个故人,怀念一段岁月,或是出于一种信仰。那么我们去又是什么了?任务或是责任?估计没多少人能够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出答案。

最后总结

我们是个需要负责任的群体,从江上青那个时代开始就注定我们这个群体的重要性,这样的群体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其群体的好与坏。看看自己的差距,还需很大努力!我是,我们群体也是。而我们能够做的是脚踏实地的迈向我们的目标,靠近我们的信仰!

第四篇:马刚作文感动

天,渐渐的冷了。那刺骨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在一夜之间,带来了迟到的寒冬,又送走了上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秋天。北风呼呼的吹者,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那原本繁华的步行街 也变的冷清的多了。剩下的行人都穿着厚实而又沉甸甸的书包快步向家走去。

在一个街角处,我看到了一大堆行人拥在那里,并且在交头接,小声议论着什么。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向前一探究竟。我努力挤进人群中,只见,一位两鬓花白的老奶奶,蜷缩在墙角中。他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毛衣,脸上脏兮兮的,粘了许多恶心的东西。嘴边,一条口水顺着她的脸边滑下,一双呆滞的眼睛莫名其妙地望着周围的人群。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了:“这个老太太真可怜,也不知道她的家人到哪里去了,他们肯定要急死了。”“唉!真不知道她该怎么办,希望她不要被冻死”。“真是的,这个老东西跑出来干吗!真丢人现眼”。我看那老人也着实可怜,便走上前拿出纸巾递给她。她也用她那迷茫的眼睛看着我。她突然狰狞地咧开了嘴,发出一声恐怖的笑声。我吓了一跳,连忙向后退了两步,手也不由自主地缩了回去。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这时,从人群中挤进一位同样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满脸焦急地跑过去,拉着她的手说:“你看你,我一回头你就跑出来了,你看看,手都发紫了”。他把大衣脱下来,披在老奶奶身上,老奶奶也安详地躺在老爷爷怀中,两人就这样顶着寒风走向那大片的居民区走去。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被打动了,我懂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含义了,因为在老爷爷对痴呆的老奶奶的那种关怀中,我知道了亲情的伟大。

第五篇:10、烈士与马架子[范文模版]

10、烈士与马架子

在马架子南边那四栋土坯房周围转悠时,我看到有一栋土坯房的后墙上,贴着白纸黑字的追悼会会标。虽然会标经风吹雨打已经残破,但“郭瑞先烈士”几个字还清晰可见。

没听说这里打过仗,怎么出了个烈士呢?他(她)是个什么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六师组建还没半年,怎么会死了人呢?一大串儿疑问压在我的心头,我的心情不由沉重起来。

有一天下雨出不了工,大家都闷在马架子里,一位叫杨金恒的天津知青用一口浓重的天津话嘱咐大伙:“我唆(说),哥们都小心点,贼(这)棚子可不结实,说塌说塌,都给我机灵点,别你妈妈给砸着。”

我以为他又在咋呼,可他一本正经地说:“是真的!前些日子夜里下大雨,有个马架子就塌啦。还砸着人啦!你妈妈就是我扒出来了,扒出来就死啦!”

听他这么一说,我对这种曾要过我们知青命的马架子,立即警惕起来,上上下下地观察马架子有无不安全之处。虽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我的心却悬到了半空。

雨停之后,我又到外边察看马架子的情况。

此时云消初霁,东边的蓝天上挂起一道鲜明的七彩长虹。人们纷纷钻出来,尽情欣赏。

杨金恒听到动静,也钻了出来。他看到大家都很兴奋,不以为然:“嚷嚷嘛,贼(这)不你妈妈彩霞吗?”一句话,逗得大伙都哄笑起来。他更不服气了:“笑嘛?你们懂得嘛啊!”人们笑得更厉害了。自从知道马架子曾夜里砸死人之后,我夜间睡觉总奓着耳朵,稍有动静,就会惊醒。

我挺奇怪,搭马架子的木杆看上去都很粗,怎么会说断就断呢。经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木杆是桦木杆,没有剥皮的桦木受潮容易腐烂。据当地人说,“桦木剥了皮,胜过老黑榆。桦木不剥皮,三年烂成泥”。而我们住的马架子就是用这种没有剥皮的桦木杆搭的。雨季时,雨水渗入的地方,木杆的强度就会下降,再加之下雨时马架子的草泥顶子会重量倍增,很容易突然断裂。

知道了这些,我对所住的马架子更加警惕了,简直把它看作了难以防御的杀手。

这个杀手杀死的战友是谁呢?我突然想到了在前两天看到的追悼会会标,是不是就是那个烈士郭瑞先呢?我向天津知青求证,这种猜测被证实,砸死的那个人就是郭瑞先。不过她不是天津知青,来得也晚一些。

后来听女生排的人说,郭瑞先是内蒙古土特默右旗萨拉齐来的知青。是6月17日到兵团的,8月12日就砸死了。

她们说,郭瑞先被砸之前的那段日子一直在下雨,大概连续下了七天。刚下没几天,她们排马架子的木杆就发出了响声。连干部听说后,安排人加支了立柱,并让她们都睡到了看上去更安全的一边。连长陈晓春还特意嘱咐她们,要保持警惕,有情况立即躲到中间的沟里。

12号晚上,雨还在下。她们在不安的情绪中入睡。夜里,巨大的响声把大家惊醒,工棚塌了一大片。“工棚塌了!”乱作一团的人们,叫喊着爬到沟里,并试图钻出去。平时并不绑的棚门,这天却绑上了,有人摸黑把它解开。人们纷纷钻出工棚,有人顺手拿了件衣服披在身上,有的只穿裤衩、乳罩就跑了出来。

连干部和男生排的人闻讯赶到,清点钻出来的人数,发现少了一个。连长发动大家找自己熟悉的人,最终确认郭瑞先还没有出来。

连长带着男生排的人钻入工棚,发现郭瑞先一动不动地躺在炕上,身上压着落下来的木杆。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郭瑞先扒出,抬到工棚。经检查,已经死亡。

郭瑞先死后,兵团授予她革命烈士的称号。

郭瑞先是个怎样的人?天津的男知青们和她接触得不太多,说不出太多的情况,只说她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女孩。杨金恒能多说一点儿,也只是他亲手扒出了郭瑞先,还和别人一起把她抬了出来。

一个战友就这样的走了。我感到非常痛心,非常惋惜,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也由此对马架子有了一种厌恶之情,只盼着能早日离开这曾经吞噬我们知青生命的鬼窝棚。

下载马刚烈士生平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刚烈士生平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耀南烈士英雄事迹

    马耀南烈士英雄事迹 马耀南烈士英雄事迹 马耀南又名马方晟,长山县三区北旺村(今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北旺村),一九O二年七月十六日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农业兼手工业家庭里。是抗......

    马刚街道道德大讲堂主持词

    马刚街道、马刚小学道德大讲堂主持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马刚街道与马刚小学的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施楠。 中华民族......

    2012年马刚小学三位一体

    2012年马刚小学三位一体 德育工作方案 青少年是民族振兴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讲诚信、讲守则的一代新人,学校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尤其在落......

    李白生平事迹

    李白生平事迹 一、好任侠,喜纵横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

    沈从文生平事迹(推荐)

    沈从文生平事迹坚忍不拔 独立自学在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学史中,沈从文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世人的关注。他早期出版的《鸭子》、《阿丽思中国游记》、《入伍后》、《雨后及其它......

    周总理生平事迹

    1 非洲有个国家总统差点被刺杀`总统叫他先不要去 他毅然去了 2 在非洲那天下着大雨 他站在那演讲 助手给他打伞 他不要 非洲人民全掉下眼泪 3 万隆会议 也是本来有人要刺......

    陶渊明生平事迹

    陶渊明(365~427) 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生平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

    雷锋生平事迹

    雷锋生平事迹: 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