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

时间:2019-05-13 12:2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

第一篇: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

第12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哲思寓言•猪的困惑】

一个有钱人下了地狱,对神抱怨说:“我去世的时候已经将全部财产都捐给了教堂,为什么人们还说我吝啬呢?”

“让我给你讲一个猪和牛的寓言吧。”神说,“猪总是不受欢迎,而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让猪很困惑。猪对牛说:„人们觉得你慷慨无私,因为你每天都贡献牛奶和乳酪。可是我呢?我把我的一切都贡献了出来。我献给他们熏肉和火腿,献出我的鬃毛做刷子,他们甚至炖我的脚!然而,没人喜欢我。为什么会这样?‟”

“你知道牛是怎么回答的吗?”神说,“牛答道:„因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奉献!‟” 【学习目标】

⑴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⑵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⑶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班级

姓名

【学习重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习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定行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

1、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2、你认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残疾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为什么?

近年来,在“超女”“快女”等选秀活动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选秀活动此起彼伏,“美女经济”泛滥,有青年学生喊出口号“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3、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说说价值观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知识清单】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不同领域是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

【提示】: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原理:

(1)内 容: 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3、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提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提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比较 价值 人生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含义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涵盖范围 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 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1)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2)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奉献和索取可以由个人主观动机来决定

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 D.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5、“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 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每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在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华南地区时,他们大年初二上午赶到湖南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5月12日,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又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13位农民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说明()①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反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摒弃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③表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 ④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依托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累,我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100枚奖牌,51枚金牌,居金牌奖牌榜首位,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为祖国争光添彩。这说()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C.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有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10、地震本是自然现象,但美国好莱坞女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接受媒体采访时公然声称,四川汶川地震是上天对中国的报应。莎朗•斯通的这一冷血言论()

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承认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是唯物主义观点 ③以自身感受为出发点判断是非,是错误的价值观 ④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走近高考】

1、(2011江苏卷•16)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州,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州的行为()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1重庆卷•31)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现实

3、(2010年山东济南联考)2009年2月5日,“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组委会授予扎根悬崖小学19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陆建芬的感人事迹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

4、(2010年高考•安徽卷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题号 1 2 3 4 答案

二、综合探究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郭明义、许月华、王文忠等11位同志荣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识。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 曾庆香、刘 薇、王茂华、谭良才等10位同志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舍己为人!你们,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舍生取义,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在天地之间奏响了义字正气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第二篇:《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哲思寓言•猪的困惑】 一个有钱人下了地狱,对神抱怨说:“我去世的时候已经将全部财产都捐给了教堂,为什么人们还说我吝啬呢?”

“让我给你讲一个猪和牛的寓言吧。”神说,“猪总是不受欢迎,而牛深受人们的喜爱,这让猪很困惑。猪对牛说:‘人们觉得你慷慨无私,因为你每天都贡献牛奶和乳酪。可是我呢?我把我的一切都贡献了出来。我献给他们熏肉和火腿,献出我的鬃毛做刷子,他们甚至炖我的脚!然而,没人喜欢我。为什么会这样?’”

“你知道牛是怎么回答的吗?”神说,“牛答道:‘因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奉献!’” 【学习目标】

⑴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⑵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⑶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班级

姓名

【学习重难点】人生价值的评价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习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定行的!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

1、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2、你认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残疾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为什么?

近年来,在“超女”“快女”等选秀活动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选秀活动此起彼伏,“美女经济”泛滥,有青年学生喊出口号“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3、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说说价值观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知识清单】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它涵盖不同领域是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提示】: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人的价值原理:

(1)内 容: 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

3、人的价值的判断标准: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提示】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提示】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的比较 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区别

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涵盖范围涵盖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普遍性,属客观范畴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联系(1)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2)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1、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这说明()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 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2、“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人生观道理是()a.奉献和索取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b.奉献和索取可以由个人主观动机来决定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4、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5、“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琅琅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体现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 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8、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在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华南地区时,他们大年初二上午赶到湖南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5月12日,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又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13位农民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说明()

①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反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摒弃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③表明价值判断和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 ④体现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9、依托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累,我国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100枚奖牌,51枚金牌,居金牌奖牌榜首位,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为祖国争光添彩。这说()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

10、地震本是自然现象,但美国好莱坞女星莎朗•斯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接受媒体采访时公然声称,四川汶川地震是上天对中国的报应。莎朗•斯通的这一冷血言论()①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承认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是唯物主义观点

③以自身感受为出发点判断是非,是错误的价值观 ④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走近高考】

1、(2011江苏卷•16)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州,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州的行为()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2、(2011重庆卷•31)2010中国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用公益的思维去生活,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处处皆公益”这表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3、(2010年山东济南联考)2009年2月5日,“2008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组委会授予扎根悬崖小学19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李桂林、陆建芬的感人事迹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2010年高考•安徽卷11)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们奋斗的价值目标。下列选项与此相符合的是()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题号1234 答案

二、综合探究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54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60名提名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郭明义、许月华、王文忠等11位同志荣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识。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

曾庆香、刘 薇、王茂华、谭良才等10位同志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表彰大会给予的颁奖词是——“舍己为人!你们,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舍生取义,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在天地之间奏响了义字正气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的价值的认识。

第三篇: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案

9.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学案(2011-10-20)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老子《道德经》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马克思 光的赞歌(节选)作者:艾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 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 甚至光中也有暗 甚至暗中也有光 【学习目标】 班级

姓名

▲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学习重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学习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哦。相信你一定行的!问题探究一:

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问题探究二:

A.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B.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失败乃成功之母

C.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淑《为学》 选取其中的一个例子,试用矛盾的观点进行分析。

问题探究三:

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问题探究四: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知识清单】

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是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3、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同一性(统一性)斗争性(对立性)

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表现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

系 ①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4、矛盾的普遍性

(1)表现: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也可以理解为:同类事物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共性)

【提示】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2)方法论要求——正确对待矛盾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5、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个性)(2)具体表现: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

(2)二者相互联系

①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方法论要求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巩固练习】

1、(2009广东深圳模拟)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2、(200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模拟)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200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市金陵中学模拟)“山寨”是2008年最火的网络词语。山寨产品一方面以其低廉的价位、完备的功能、新 颖的外观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仿冒、造假、侵权等问题。如何使“山寨”接受“招安”变成正规军,成为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总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B.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C.事物总包含着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D.要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其同一性

4、右边漫画告诉我们()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5、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6、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这说明()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多次引用古语、诗文和典籍。其中有两句分别出自唐诗《泾溪》和《新唐书•魏徵传》,即“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根据材料回答8—9题:

8、以下语句与上述两句诗文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9、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11、“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夸大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2、在现实工作和学习中,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这些表现实际上是()A.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否认意识具有能动性 D.否认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13、毛泽东指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毛泽东上述论断的含义是()①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②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点,即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③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④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走近高考】 1、2011浙江卷•30.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 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1安徽卷•9.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因生长 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 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1江苏卷•30.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人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4、2011天津卷•7.“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图2),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1全国卷新课标•23.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2009•浙江)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2011•江苏•35)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迎机遇和挑战等。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案答案

课后作业:CDDAA DBACD AAB 高考例题:AABBC C 材料题:①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②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第四篇:《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班级姓名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一方面。

3、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中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一方面。

解评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4)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

二、自主学习生的。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

1.人的价值 下进行的。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5)价值观是人生的,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的属性和功能。寻找人生的真谛。

(2)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对社会的和。

四、达标练习

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以及需要。1.袁苏妹是香港大学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港大44年为学生打扫卫生、做饭,被港大学生亲人既是价值的者,又是价值的者。切地称为“三嫂”“港大之宝”。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授予82岁的袁苏妹“荣誉院士”

三、活动探究 称号。这体现了

A.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合作探究一】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

B.评价人的价值主要看社会的承认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合作探究二】 2.2010年1月11日,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2005年6月29日《人民日报》,丛飞,一名普通的青年歌手。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个孩将2009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谷超豪和航天技术专家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 年间参加了400多场义演,义务服务3600小时,300多万家财散尽,孙家栋,两人各获得奖金500万元。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哲理是 还欠了十几万外债,2005年4月20日因患胃癌去世。他的事迹感动了深圳、广东,乃至全国。A.价值观对人们行为有促进作用 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丛飞”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B.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人物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C.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问题:丛飞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他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不是价值的创造者,却是价值的享受者 就越大。问题:有些人认为制药是为了盈利,这位总经理认为制药是为患者,是为人。这说明了什么?

3、非选择题: 有两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养猪场担任技术总监后,大力推广适用生态

养猪和中草药防疫技术,使养猪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他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针对本镇(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农民收入低的实际,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脱贫致富的方案,提交镇人大常委看。会讨论。方案通过后,他们不辞辛苦,组织党员,带领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并进行蔬菜包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装深加工。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镇农民的收入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两位大学生受到了群众的(1)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的基础上,会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拥护和爱戴。和。(1)从材料看,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如何体现的?(2)价值观作为一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 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探究活动三】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简要说明倡导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现实意义。某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多年畅销不衰,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有记者在采访中询问该企业的总经理有何经营秘诀,这位总经理回答说:“我们秉承一个信念,药是为患者生产的,是为人

生产的,不是为利润,但药品的疗效好了,企业利润也肯定如期而来,我们对这一点记牢,利润

第五篇:XX届高考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教案(范文)

XX届高考政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

教案

第11课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徽文化精髓,彰显徽文化独特魅力

国家旅游局将XX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安徽省结合实际,提出了“徽文化、让旅游更精彩”的口号,借助主题年的契机,进一步弘扬徽文化,推动安徽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安徽省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而灵动而闪光。黄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是中华民族山水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灵感的源泉。唐代诗仙李白游历安徽十余次,写下140多篇诗作。宋代文豪欧阳修在滁州琅琊山写下的《醉翁亭记》,成为中国散文的典范和士大夫们的楷模。国人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典故也都出自这里,如十面埋伏、望梅止渴、卷土重来、打草惊蛇、班门弄斧等。

江淮大地,传统戏剧、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和民间美术灿若星河,许多艺术门类和成果享誉海内外。戏剧中的黄梅戏、徽剧、泗州戏、庐剧;传统美术中的新安画派、阜阳剪纸、徽州四雕、徽派篆刻;传统手工技艺中的文房四宝、芜湖铁画、万安罗盘;传统舞蹈中的花鼓灯、傩舞等,无不特色鲜明,别具韵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鲜明的文化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旅游强省建设构筑起重要的资源支撑。

.说明安徽丰富的文化资源蕴涵的中华文化特征。

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许多成语典故的出现、悠久的传统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独特的徽派文化,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精彩纷呈,成果享誉国内外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说明如何弘扬徽文化精髓,彰显徽文化独特魅力。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实现共同繁荣。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方式传播安徽文化。

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使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清道光前后,由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选c。黄梅戏是在吸收和借鉴民间艺术、一些地方曲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即包容性。A、B两项没有体现,D项说法太绝对。

2.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徽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徽文化走向世界。如果你参与“实施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讨会,需要拟定一份发言提纲,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抓住机遇,加速融合,全面占领国外文化市场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面改造提升徽文化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D.立足特色,相互尊重,全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选D。文化走出去既不是占领国外文化市场,也不是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而是借鉴交流、融合,促进文化发展,排除A、c两项。对徽文化要继承发展和创新,不是全面改造,故不选B项。D项符合题意。

例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①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特征,符合题意;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力量,符合题意;③表述错误;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例2: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区域性的认识。②反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③反映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符合题意;①④表述错误。故选c。

例3: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以树立海洋意识为背景,考查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属于分析型主观题。首先要掌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相关知识;然后依据此问所赋分值分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异,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原理分析论述。若学生没有掌握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不会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分点作答,从而导致失分。

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下载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届高考政治基础梳理复习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灌南高级中学高二政治必修4《121价值与价值观》学案

    一、目标导航: 1.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2. 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3.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二、问题导学: 1. 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2. 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3. 如何评价人的价值?最根......

    政治第三课复习教学案(最终版)

    第二单元复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教与学案一)第一框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布吉高级中学童光云 一、考点梳理 1、我国政府的性质(P37)——是国家权......

    政治复习教学案十一 宗教

    达高2011高三政治复习资料之“ 一张纸”教学案编写: 校对: 政治复习教学案十一 间形式跨两岸共同举办大型国际性宗教论坛,论考点:宗教的本质、作用、政策 坛主题是“和谐世界,众......

    高考数学 专题 集合复习教学案

    集合 教学目标:构建本章知识网络 掌握有关集合知识点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集合的运算 学情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差; 对高中数学的学习还不适应; 经过一个星期的军训,知识遗忘比较......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39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学案)!

    专题39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常考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常考点);创新的社会作用。 一、辩证......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 关注考点 文化与社会 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②文化与经济、......

    高二政治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学案 一、知识点概括 1、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XX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重新整合教材知识)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自主学习篇 、文化对人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来自于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