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

时间:2019-05-13 12: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

第一篇: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

1925年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的第一天。

15岁的罗志群——一个海员的女儿,跟着两个哥哥和爸爸生前的好朋友方叔叔坐“泰山”号大轮船,从香港来到广州。

这时的广州,革命的气氛可浓了,每天总有几万罢工工人,从水路和陆路回到广州。街头常常有人宣传革命道理,举行游行示威。方叔叔带着大哥哥到毛泽东同志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当学员去了,二哥也当了工人纠察队。罗志群住在工人宿舍里,认识了一个海员的女儿邓金娣,两个人由方叔叔介绍进了工人子弟学校读书。

邓金娣说:“你们大佬哥晚上读书,白天还要革命。我们细老哥只读书,不革命不行。”

罗志群也说:“我们保证学习好,可是我们细老哥也正象大佬哥一样,不仅学习,又要革命。”

方叔叔说:“谁叫你们光读书,不革命!读书也是为了更好的革命呀!”

于是,罢工委员会把孩子们组织起来。他们给工人家属读报纸、讲故事;在食堂帮助打扫卫生;到街上捐款,支援罢工工人;到车船上去推销共产党办的刊物《向导》、《新青年》。

工人老大哥可喜欢这些细佬哥了。工会给他们做了制服,还有铜鼓队。每到示威游行的时候,他们头带铜乐帽,穿着白衬衣、蓝短裤,在他们的衬衣上,有耀眼的“准备”两个红字。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子,走在队伍的前头,又整齐,又威武。他们是光荣的“劳动童子团”,是党领导的第一代红领巾。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和国民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进行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开始了,罗志群和劳动童子团员一起做宣传鼓动工作,上街讲演,演出话剧……一天晚上,她刚演完戏回来,方叔叔正在等她,方叔叔交给她一个包裹,她打开一看,是大哥的一副绑腿。方叔叔告诉她,她的大哥为了革命工作被地主反动武装杀害了。罗志群失声痛哭起来。方叔叔抚着她的肩说:“不要哭,纪念你大哥不要用眼泪,要用行动!你大哥是个共产党员,在他入党的那一天,就宣誓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他死得有意义。你用他的绑腿,就要学他的榜样,永远走在革命的路上。”

罗志群擦干了眼泪说:“我一定象哥哥那样跟共产党走到底。”

方叔叔翻开一个日记本子说:“你看,这是劳动童子团的决议,党要你们从小受革命的锻炼,明白自己的使命,为未来的革命做准备。这任务是多么光荣和重大呀!”方叔叔又指着本子上的一首歌说:“这是团中央书记杨善集给你们写的劳动童子团的歌,歌名是《我们名叫童子团》。”

罗志群把本子捧在怀里,激动地边看边唱起来:

……

我们准备好,我们永远地准备好了,我们是穷人的婴儿,我们是将来的花,我们是新世界的主人。

之后,方叔叔又介绍罗志群和邓金娣参加劳动童子团的“领袖班”学习。领导训练的是广东区委青工运动负责人周文雍,他把各个工会送来的劳动童子给训练成一个有朝气、有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月后,他们毕业了,都成了年少有为的劳动童子团辅导员。

1926年7月11日,海员工会劳动童子团正式成立了。省港大罢工的领导人苏兆征同志亲自主持了成立典礼。接着,其它行业的工会和农会的劳动童子团也纷纷成立。9月29日,在广州太平戏院又举行了广东劳动童子团联合会成立大会。苏兆征给孩子们亲切地讲了话,勉励他们当好革命的接班人。两个童子团员把一块红纸包着的木牌扛到主席台前,揭开红纸,露出金光闪闪的“劳动童子团”几个大字。台下响起了春雷般的掌声。在掌声和暴竹声中,罗志群和几十个劳动童子团的辅导员排着队走到主席台上,中国共产党广州市委书记陈延年给他们系上了红领带。童子团员们握起拳头,高举过头,庄重地敬礼:“团结就是力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的衬衣上“准备”二字,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红光,颈上的红领带象一束束飘动的火苗。他们高喊着呼号:准备着!向前进!团结起来!努力工作!勇往直前!劳动童子团员们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呼号,参加在革命斗争行列里。

方叔叔又回到香港泰山大轮船上工作了。船上要成立工会,为了显示工人阶级的力量,为了让大家看看工人阶级的第二代多么了不起,方叔叔邀请海员工会的劳动童子团去参加成立典礼。

罗志群和她们40个童子团员来到船上,一夜工夫就把大轮船打扮得又庄严又华丽,船板锃锃亮,锦旗迎风飘扬,五彩电灯,缤纷夺目。

天亮了,来宾们陆续到了。突然,岸上来了几十个英国警察,全副武装,气势汹汹,说是奉命来“保护”海员工人的。工人们没有被吓倒,成立大会照常举行。

该轮到童子团的代表演出节目了。罗志群和40个童子团员精神饱满,步伐整齐,来到码头上,做起精彩的体操表演,他们胸前飘着红领巾,腿上裹着绑腿,象是一队小兵。罗志群领头喊出口号,个个动作敏捷、整齐有力。他们懂得这不仅是一次体操、也是一次斗争。人们热烈地鼓掌喝采。实为监视、名曰保护的英国警察看得发呆了,警察走到罗志群面前问道:“我认识中国字,你们胸前„准备‟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罗志群响亮地回答:“是准备打倒那些欺侮中国人的帝国主义。你认识中国字,可还没有认识中国人呢?”

那个警察讨个没趣,耸耸肩,摊摊手,退到一边去了。

转瞬间,白色恐怖的日子来到了。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残酷杀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许多工人宿舍被封了,许多工人领袖被捕了。许多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一样遭到敌人逮捕杀害。罗志群和领导自己的共青团失掉了联系。她和邓金娣在一起装扮成女学生,提个竹篮,到处寻找组织,寻找亲人。有一天,他们在街上走,忽然碰见劳动童子团的总秘书邓荣。邓金娣正想上前招呼,邓荣却转过脸去,象是不认识一样。罗志群心细,忙把邓金娣拉住,拐了一个弯。好容易找到一个领导人,怎么不打招呼呢?邓金娣十分不解,罗志群痛苦地说:“他已落在了敌人手里了,前前后后都有暗探跟着。他的脖子上还有血迹呢,他是怕我们受牵连,才不打招呼的。”

眼看自己的同志被捕、被害,心里何等痛苦!“别人拿生命保护我们,我们难道就贪生怕死吗?”他们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革命任务,继续做起宣传工作,揭露敌人,唤醒民众。她们买来纸笔,写标语,写传单,然后装在竹篮里,乘人不注意,偷偷把传单散发出去。夜深人静时,把传单贴到墙上。

有一天,他们又到广州市中心散传单,不幸被敌人发现,逮捕。残暴的国民党反动派,毒打这两个女孩子,逼她们说出党的秘密,逼她们屈服,可是枉然。最后,竟决定把这两个女孩子枪毙。凶神恶煞的反动派军警,拿着枪,押着两个年轻的、满身鲜血的女孩子走过大街。

一路上,罗志群和邓金娣高声向群众宣传:共产主义一定要胜利,反动派一定要被打倒。她们一面说,反动军警一面用棍子打她们。她们的鲜血洒在大街上,她们的声音震动着四面八方。

到了天字码头,人群拥挤。罗志群和邓金娣继续高声演讲,向群众宣传。反动军警疯狂地向这两个女孩子开枪。她们中了枪,仍然不停地喊口号,倒下一次,又站起来。高喊一次,“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两个劳动童子团员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罗志群、邓金娣,这两个光辉的名字,永垂不朽!

第二篇:学习何金娣事迹有感

从你的生命路过

高密特校 程倩

生命犹如一条潺潺的河流,因连绵不断的浪花而变得生生不息。生命犹如一曲跌宕起伏的乐章,因快乐与忧愁、成功与失败交汇相应而变得精彩无比。她是在创造生命的奇迹,用生命在谱写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美丽篇章。她就是何金娣。

何金娣,华师大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何金娣校长耕耘在特殊教育整整18年了!

“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个生命都要尊重,哪怕这个生命有残缺,如果对教育对象挑挑拣拣,这个社会就无法做到教育公平,“人”的权力难以落实。”面对智障学生的障碍程度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她提出了“生存教育”的教育理念,以科研为抓手,通过医教结合,带领全校教师开始艰难的教育教学改革,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不断创新智障教育的新的天地。

为了让久卧病榻的重度智障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她在全市第一个实现“零拒绝”,组织教师义务送教上门,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为了让智障儿童能拥有适合他们的教材,她带领她的同事们潜心钻研,其中的54册校本教材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向全国发行,被全国有近250所辅读学校所使用,共发行三十万多册。

为了让每个智障儿童也能够拥有尊严、幸福、健康和快乐,为他们营造一个充分、和谐、个性和多元发展的氛围,她不顾自己曾身患大病,在这片特殊教育土地上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九年来,她不遗余力,带教培养了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不断提升他们做人的境界和做学问的境界,基地已经成为了培养高端人才、青年教师的摇篮。就是在生病期间,她还坚持开展基地带教。她的高风亮节时时激励着大家。一位来自甘肃酒泉特殊教育学校的副校长这样写道:“在我们学习的一个月里,时时震撼,处处感人。何校长以她很高的人生境界、学问境界、处世境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家卓然不群的风采。她的形象是立体高大的:她是一个纯净的人,公正廉洁,待人真诚;她是一个纯粹的人,对待特教事业执着、坚守,毫无杂念;她是一个时尚的人,生活洒脱充满阳光,思想超前与国际接轨;她是一个高尚的人,做事低调,行为师范。而她独立的精神人格和不随波逐流的清洁精神更加深深地启迪、激励着我们,我们将以此而奋然前行!”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感化是我们的基本职责。但何金娣老师那种无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心疼,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震撼了我。孩子的思想虽还不成熟,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一种尊重和理解。而这种尊重和理解必须以爱为基石。因为心中有了真爱,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寻找到切实有效的沟通方式,以不同的策略,逐步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捕捉细微处,洞察孩子的内心想法。当孩子感受老师的理解与关爱时,那也将是孩子主动拉近彼此心的距离的开始。

孩子,从你的生命路过,我会好好陪伴你一程,惟愿你们以后走得更远。

第三篇:2016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何金娣主要事迹

20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为热烈庆祝第31个教师节,大力宣传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现决定组织开展20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一、推选范围

曾获得过省部级(含)以上荣誉称号,并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二、推选名额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产生候选人(原则上每省推荐2位候选人),从中产生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三、推选条件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享有很高社会声誉,具有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公认。

四、活动流程

1.推荐候选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推荐候选人。

2.确定候选人

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3.公示投票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央广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公示日期从2015年7月25日至8月15日。报纸投票日期从7月28日至8月15日(以邮寄日邮戳为准);网络投票时间从7月25日至8月15日。公众可选择填写报纸选票、网上投票两种方式之一进行投票。

4.确定结果

推选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4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五、宣传表彰

教师节期间,将对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 2015年7月28日篇二:20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20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 20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一、推选范围

曾获得过省部级(含)以上荣誉称号,并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

二、推选名额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产生候选人(原则上每省推荐2位候选人),从中产生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三、推选条件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贡献突出,事迹感人,享有很高社会声誉,具有重要影响力,人民群众公认。

四、活动流程

1.推荐候选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推荐候选人。

2.确定候选人

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3.公示投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候选人名单及简介,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新浪网、搜

狐网等开辟专题网页刊登候选人名单及详细事迹,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投票。公示日期从2015年7月25日至8月15日。网络投票时间从7月25日至8月15日。

投票规则

1.点击教育部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青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专题”,进入投票系统,按提示投票。

2.每个用户全程限投10票,对同一候选人限投一票。

3.在投票过程中,不显示候选人得票结果。

4.本次网络投票一律免费。

5.本次推选活动坚持群众自愿投票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包办投票、指定投给特定候选人等弄虚作假行为。举办单位设立监督举报电话:010-82296625,监督邮箱:

super@jyb.cn。

公众投票时间: 7月25日0:00至8月15日24:00 4.确定结果

推选委员会根据投票结果和实际情况,从64位候选人中推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五、宣传表彰

教师节期间,将对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行宣传表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 2015年7月24日篇三:江西两名教师候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江西两名教师候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为了庆祝第31个教师节,教育部组织开展2015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江西有两名教师进入候选人名单。

据介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由教育部联合多家中央媒体和网络媒体举办,每年评选一次。在各省推荐的名师中产生候选人之后,还需经过投票推选,最后只有10人获得此称号。

三十九年的深山坚守

——记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乡红卫教学点教师罗光祥

“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这项工作,只要热爱,就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就会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就会想方设法做好该做的事。”这是罗光祥的人生格言,也是他无悔坚守的动力源泉。从青春年少到满头白发,罗光祥坚守三十九载,在三尺讲台上践行着对教育的理想。

——题记

在江西赣州连绵的深山里,有一处偏远的教学点。交通不便,条件简陋,一间教室加一间办公室,就构成了整个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4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只剩下一年级3人、学前班1人共4人;原来的4名教师也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只有罗光祥一人默默地坚守,一晃就是39载。“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这项工作。只要热爱,就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你就会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就会想方设法做好该做的事。”这是罗光祥的人生格言,也是他无悔坚守的动力源泉。

让每一个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罗光祥工作的学校紧邻南康区最大的水库横寨水库,家住南坑组的学生上下学经过水库需要步行十几里。由于道路崎岖不平,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掉下一二十米高的水库。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安全,罗光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由家长接送。要求归要求,但农村的家长一忙起农活来,往往是早上送来下午忘了接回家。罗光祥每天都会等候每一名学生的家长来接,如果没人来接,就亲自把孩子护送回家。无论刮风下雨、四季更替,罗光祥就这样手牵着学生走过。最难走的地方就一个一个把学生抱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每一个孩子安全护送回家。特别是在汛期水库溢洪时,风大水急,十分危险,罗家祥就一个一个把学生背过去。把孩子送到家往往天已经黑了,罗光祥又要全身湿透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赶回家。

学校没有水,学生常用脏手拿东西吃容易生病,罗光祥就每天从家里提水给学生洗手。教室的屋顶在雨后瓦片松动,经常掉下来伤到师生,年近六十的罗光祥就自己从家里搬来梯子,冒着危险爬上房顶,将屋瓦重新压实。村里经常有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罗光祥就挨家挨户动员家长让孩子入学,并为学生垫付学杂费。村里没有商店,学生们买文具用品很困难,罗光祥就去十多里外的集市上买文具,回来发给学生们用??39年来,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几十年来,罗光祥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坚持每天上课前在教室后面黑板上的“每日提醒”

写上在不同时间可能会出现的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防火、防雷、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意识。虽然学校地处山区,安全隐患多,但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学生安全事故。

抓住机遇,把教学点建设成真正的学校

红卫教学点是八十年代末村民集资改建的。学校地面没有硬化,到处尘土飞扬,学生课间活动就会浑身是土。没有电,教育部门配备的各类先进教学设备就用不上。学校没有围墙,操场旁就是二米多高的陡坡,课间活动时老师必须站在操场边上守着学生,以防学生一不小心掉落,非常不安全。看到种种情况,罗光祥急在心里: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为此,罗光祥四处奔走,寻求帮助。终于在2008年,为了重新铺设寨坑村公路,村委会成立了集资理事会,并安排罗光祥担任主要成员。罗光祥就和其他成员一起,利用休息时间为村里集资。经过多方努力,罗光祥为村公路硬化筹集到近二十万元资金。与此同时,在罗光祥的不懈努力下,还为学校建设筹集到资金五万多元、沙子三十多方、石子、水泥三吨。罗光祥和学校老师带头捐款,终于筹措到了学校建设的宝贵资金。学校围上了围墙,安装了校门,成为了真正的校园;硬化了地面,孩子们再怎么活动也不会变成 “泥猴子”;拉来了电线,电教设备可以使用了,还为教室安装了电灯、吊扇,把窗户换成了铝合金窗,教室变得宽敞明亮了。如今,红卫教学点成了横寨乡设施最完善的村级小学。

扎实工作,坚守深山教学点39载

教学质量的高低,深刻影响着学生培养的质量。罗光祥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经过努力,红卫教学点在历次教学质量检测中总是名列前茅,罗光祥所教的学生不仅考试成绩好,有礼貌,而且汉字写得特别好。常常能听到其他学校的老师这样说:“某某学生的字写得真漂亮,一看就知道是罗光祥老师教出来的!”几十年来,罗光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正因为如此,罗光祥才备受乡亲们信赖,他才能为学校筹集到改建的资金。

39年间罗光祥有很多机会离开,去条件更好的学校工作,甚至连教育部门领导安排罗光祥到全乡最大的村小当校长,罗光祥都婉拒了。近年,罗光祥的儿子结婚后在城里买房安了家,就动员罗光祥到城里居住,带带孙女,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罗光祥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坚守。他常说:“我不是没想过到位置好、条件好的学校上课,但如果我也离开了,这个教学点就要被撤掉,才五六岁的孩子就要多走十几里路去相邻的学校上学。他们才多大啊,这对他们来说太艰难了,我怎么忍心啊?我是一个老教师、老党员,我不能只顾我自己一个家庭,我要对寨坑村和孩子们负责。”

正是这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才使罗光祥在偏远深山的教学点一干就是近四十年。从青春年少到满头白发,罗光祥默默坚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在三尺讲台上践行着对教育的理想。

在山旮旯里守望的女教师

——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支月英

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35年来,支月英老师坚守岗位,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

——题记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这片深山,为这片贫瘠带来希望。她就是2010“感动奉新十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女教师支月英。

山村讲台,用守望践行承诺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5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孱弱身躯,为贫瘠山村撑起绿色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

忘记自我,彰显教师本色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支月英除了自学外,每年都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学生学习效率,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月英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正常。更让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扎根山村,从“支姐姐”到“支妈妈”

支月英现已年过半百,当乡亲们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请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支月英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常说: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汽车,但她感到自己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才是人生最美的享受,才是青春奉献的美好报偿!“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凡工作了35个春秋。支月英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她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省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娃儿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正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

第四篇:邓志林优秀个人材料(范文)

优秀个人材料简述

进入湖北民族学院以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在为班级和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个人得也到了很好的锻炼,得到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认同,其具体材料有以下方面:

进入大一,在同学们的信任下成了1110404班的班长,在当班长期间,积极为班上同学们服务,帮组同学们解决问题,带领班上同学一起进步,在入学两年来,我始终牢记“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和“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坚持四个“优秀”,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思想上,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心社会时事政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在组织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与同学交流思想,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进成长的目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始终秉承党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气馁。我在2010—2011先进个人评比中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和“校三好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

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优秀学生

学习上,始终坚持“三不”,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课堂上认真听课,并做好课堂笔记。平时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各科知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注重提高自身各学科成绩水平的同时,还注重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经常和同学共同讨论,向老师请教,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期的奖学金评比中,被评为甲等奖学金获得者。

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作优秀干部

工作上,作为班级班长,我始终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以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对待班级工作,能够积极传达学校的思想和要求,做事一丝不苟,认真踏实,勤勤恳恳,把工作开展到实处。能积极调动大家的思想,引导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好优秀团员向党组织推荐工作。我还定期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团小组会和团课教育。组织同学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团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开展一些文艺体育活动来增强支部的凝聚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在大二时我很荣幸进入院团委,参与团内的各项组织工作,团委工作虽然零散复杂,但是我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对待,在进入团委至今,我不断充实自己,在培养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工作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四、多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作优秀青年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多方面培养个人素质,因此我很注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我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法学院、医学院等四院组织的礼仪知识竞赛一等奖,校心理健康部漫画征集一等奖,运动会毽球第五名,生科院公寓安全知识竞赛一等奖,校首届机器人擂台大赛第二名,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运动会优秀志愿者,体育学院急救知识竞赛优胜奖等十多项奖项。

一切的成绩都属于过去,只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创新人才。我相信我会以崭新的姿态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湖北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110404班

邓志林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第五篇:十二小英雄英雄个人事迹

十二小英雄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军少年先锋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食,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刘志丹带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桥山中行进。雪已经下了几天,山川白茫茫的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走下一座山,突然发现雪地里躺着两个孩子。他急忙跑过去摸了摸,又趴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了听,然后向后摆手说:“有救!”说着,他解开老羊皮大衣,把一个冻僵了的孩子暖在了怀里。

经过刘志丹和游击队员们的抢救,两个孩子苏醒了。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墩墩的少年叫王有福,15岁,是地主家的小羊倌。那个低矮黑瘦的少年,名叫赵玉杰,是小乞丐,因为他爱蹦爱跳,外号叫虼蚤。他们俩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凭着半张革命的传单,到山里去找穷人的队伍。因冻饿交加,坡陟路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好碰上了红军的队伍。

从此,王有福和虼蚤就跟着红军游击队活动。后来,又有十多个穷孩子,也陆续来到游击队里。他们大都十三四岁,最小的小柱子只有11岁。刘志丹、谢子长同志见他们年纪小、体力差,而游击队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可是他们不干,死缠活赖地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队伍的尾部,传来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王有福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的排尾,一个个双脚并拢,胸脯挺起,神气十足地注视着前方。王有福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到11人,实到11人,一个不短!” 刘志丹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色,温和地说:“好吧,等指挥部讨论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就正式成立了,王有福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指导员——边德荣(他是陕西耀县交王村人,矿工出身,后任陕甘边骑兵连连长,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边指导员每天领着娃娃班操练,还教给他们唱歌,说故事,很受孩子们爱戴。

有一次,少先队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隐蔽。少先队跑了100多里路,连饥带渴,早就疲惫不堪。天黑了,王有福带领少先队员们进村子歇息,在孙老汉的家里,大家一坐下,就呼噜呼噜地打起鼾声。突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包围了村庄。王有福忙叫醒队员,组织突围。敌人用机关枪封锁了门口,密集的子弹,直往土窑里扫射。少先队员们扔出几棵手榴弹,把敌人炸死一大片,其余的都退了下去。

敌人从烟囱里丢下来两颗手榴弹,把土炕炸塌了。孙老汉抱来一大卷羊毛毡,挡住破烟囱,说:“快,往毡上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敌人又往窑里冲锋。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消灭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第八次冲锋之后,子弹快完了。手榴弹也快完了。少先队员们准备和敌人作最后拚搏。孙大爷却拉着王有福的手说:“不行啊,孩子,那么多的敌人,你们一伙娃娃,怎么冲得出去?我想起一条路:在中窖下边,有个地窨子。窨子里边,有二里多长的地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时打的,你们从这里出去。”说着,老人和有福揭开了窨子口,让队员们快下去。王有福就领着少先队员钻进窨子,穿过地道,来到后沟,又顺坡向上,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了孙老汉,问红军少年先锋队到哪里去了。孙老汉说他亲眼看见双方打得正紧火的时候,忽然一阵旋风,满窑的娃娃都不见了!“那是神兵呀,怎么抓得着?你们没有听人说;‘先锋队,是旋风,来无影,去无踪吗?说打你鼻梁,不撞你眼睛,靠你凡人,怎能胜神兵?”说得神乎其神。从此以后,红军少年先锋队便被称作“旋风队”,说成“神兵”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地扩大,先后组织了红26军,红27军,每个军下边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的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了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向敌人猛扑,决心攻下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红军前进,许多红军中弹牺牲。

山梁上有12个少先队员看得真切,急得哭了。小队长小柱子见西北风刮得很猛,他想出了主意,叫队员们准备了一些麦子土,用干粮袋和衣裳包着,绕过山头,向敌人的机枪阵地扑去。乘敌人不备,他们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把细面子土向空中扬洒。西北风吹着尘土,象是雾团,搞得敌人睁不开眼,打不准枪。少先队员们乘机冲入机枪阵地,一阵子手榴弹,打得敌人机枪阵地大乱。红军趁机攻上山梁,拔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可是在战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了。

敌人把12位小战士押送到师部审问。一个白军军官,提着明晃晃的马刀,指着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的,干打倒反动派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年先锋队员!”

白军军官又追问“包围我们的红军有多少?快说!”

“我是红军宣传员,打起竹板才能说,你给我竹板。” 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自己用刺刀敲枪筒,叫小柱子说快板。

小柱子说: “猫头鹰眼,先别转,包围你的红军你看不见,满西北、遍江南,人数好有几万万。„„”

猫头鹰眼气得发了疯,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好刑具。小柱子临危不畏惧,继续说着快板,其他11个少先队员一齐和着他的调子:

“同志们,齐步走,红彤彤的太阳在前头。少年先锋队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杀头,永远跟着共产党,向前走呵,向前走!„„”

几十个气急败坏的敌人涌进来,把12个少先队员推进刑讯室。一连好几天,敌人对这12位小战士用了种种酷刑:鞭打、吊拷、压杠子、坐老虎凳、上夹棍、竹签钉指头、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厥,又一次次被凉水泼醒,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变节,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暴露红军的机密。敌人又恨又怕,把这12个英勇不屈的小战士分别用木棍痛打,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凶残地杀害了。人们把他们称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有福,领着一支由18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向直罗镇飞奔。他们端着手提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正在“围剿”游击队的敌人,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战役后,少先队进行了整编。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编成了三个少先连,一个少共营。不久,英雄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抗日少年先锋队歌》,雄赳赳地奔赴抗日战场。

下载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志群和邓金娣英雄个人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罗志忠

    奉献教育终无悔 春风化雨润无声 ——关于推荐两当县最美乡村教师罗志忠同志事迹材料 罗志忠,男,1963年出生,1980年开始工作,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杨店学区豆坪教学点。长期的生活......

    学习黄群等同志事迹心得体会2

    学习黄群等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8月20日,今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过境辽宁省大连市,受其影响,停靠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出现重大险情。......

    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

    谢荣策,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茨榆坨村一户贫农家里。7岁那年,妈妈靠给富人家当奶妈,才供荣策上了两年学。家里实在太穷了,为了挣碗饭吃,11岁起,他不得不给地主去放猪、放牛,小......

    李克元英雄个人事迹

    李克元出生在晋东南武乡县王家峪村一个农民家里,12岁被选为儿童团小队长,他带领儿童团员们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干得可欢了。1939年初冬,太行山下了一场大雪,克元和小伙伴们站在哨位......

    个人支教简要事迹 石志娜(模版)

    个人支教简要事迹 美术学院08级8班 石志娜 响应我市顶岗支教“双提高”支教行动方案,我到临清烟店——中国轴承之乡支教一学期。2010年9月,我和聊大另外几个学院的支教志愿者......

    学习吴国先事迹的心得体会罗林群五篇

    观看微电影《最美教师吴国先》的学习心得体会看了乡村教师吴国先的感人事迹。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谷港小学是湾寨乡偏远的一个小村子,距乡政府4公里,教学条件差,环境恶劣。......

    优秀团干个人事迹梁金金(★)

    个人事迹 我叫梁金金,1995年2月出生,在高一时我就已经成为一名共青团员。2015年9月进入武夷学院就读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在这一年里我谨记校训“涵养穷索,......

    林森火英雄个人事迹(小编推荐)

    12岁的林森火是浙江省玉环县坎门镇镇西小学的学生。幼年他家里很穷,受尽了渔霸、资本家的剥削和欺压。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1946年春天,森火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