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小升初语文扩句与缩句专项训练及答案
扩句: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17、玲玲做操。
18、雨点落下来。
19、鱼儿惊慌。
20、野花开。
2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22、列车奔驰。
23、小蜜蜂飞来飞去。
24、黑熊表演节目。
25、浪花跳跃。
26、猫捉老鼠。
27、鲜花盛开了。
28、小华做操。
29、秧苗生长。
30、船开得快。
31、星星眨眼。
32、枝叶展开。
33、小蝌蚪游着。
34、日本鬼子闯进学堂。
35、老大娘摸着焦裕禄。
36、同学们在听课。
37、鬼子查看着每一个人。
38、仲先生回答话。
39、私塾先生讲着故事。
40、旅客们走进车厢。
41、白医天使工作。
42、西湖在杭州。
43、气球升上天空。
44、太阳放射光芒。
45、祖国在前进。
56、小朋友戴上了红领巾。
46、他跑来了。
57、河边停着船只。
47、叔叔是交通警察。
58、小蜜蜂飞在油菜花上。
48、同学们沉浸在喜悦中。
59、他询问情况。
49、他的话印在心上。60、阳光照着大地。
50、李小明留下了泪花。61、红旗飘扬。
51、白塔屹立在顶峰。62、赵州桥横跨在河面上。
52、飞机飞翔在天空中。63、小鱼船浮在湖面上。
53、同学们开展活动。
64、鸬鹚捕鱼。
54、游船飘荡在水面。
65、鸬鹚站在船舷上。
55、水池闪耀着光彩。缩句:
1、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6、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7、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9、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10、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11、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3、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1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15、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17、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18、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
19、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20、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
2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22、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23、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
2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
25、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
2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27、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
2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29、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30、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31、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
32、鼎在远古的时候,是中国先民使用的一种炊具。
33、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的灯光就亮了起来。
34、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35、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36、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37、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38、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3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0、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4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42、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背影。
43、喊我的是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房东大娘。
44、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5、高大挺拔、叶子油绿闪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46、9月的一个傍晚,我带着猎狗在镇外的葡萄园散步。
4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
48、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扩句参考答案:
1.我们的黄老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语文作业。2.边防战士日日夜夜保卫祖国的边疆。
3、咆哮的洪水很快地淹没了村庄。
4、一群可爱的海鸥飞过风平浪静的海面。
5、善良的兄妹俩在优美的琴声中陶醉了。
6、愤怒的小马驹瞪着铜铃般的眼睛。
7、老师富有哲理的几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8、同学们在教室认真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9这个可爱的战士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10、温暖的春风吹遍绿色的大地。
11、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兴地挥舞着花束。
12六(1)班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个消息。
13、学校正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4、我紧紧地握着这个女孩的手。
15、年轻的战士献出宝贵的生命。
16、我和小刚一起来到农贸市场。
17、活泼可爱的玲玲认真地做操。
18、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下来。
19、池塘里的鱼儿惊慌得四处逃散。
20、遍地的野花开得绚丽。
21、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22、一列旅客列车在轨道上奔驰。
23、可爱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4、一只肥大的黑熊在游乐场表演精彩的节目。
25、一排排的浪花欢腾地跳跃。
26、机灵的小猫正在捉一只小老鼠。
27、一朵朵鲜花在原野里盛开了。
28、小华在操场上做儿童广播体操。
29、田里的秧苗正在生长。30、江上的汽船开得像火箭一样快。
31、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眼。
32、柳树的枝叶在春天里慢慢地展开。
33、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在水里游着。
34、一群日本鬼子突然闯进学堂。
35、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轻轻地摸着焦裕禄。
36、同学们专心地在听黄老师的课。
37、凶残的日本鬼子仔细查看着每一个人。
38、仲先生很快地回答他的话。
39、私塾先生有声有色地讲着少年岳飞的故事。40、站台上的旅客们有秩序地走进车厢。
41、一群美丽的白医天使兢兢业业地工作。
42、美丽的西湖在浙江省杭州。
43、一个气球慢慢地升上天空。
44、圆圆的太阳放射耀眼的光芒。
45、美丽的祖国一直在前进。
46、满头大汗的他按时跑来了。
47、小明的叔叔是一个尽职的交通警察。
48、我们班的同学们很快沉浸在喜悦中。
49、他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50、坚强的李小明忍不住地留下了泪花。
51、一座白塔屹立在这座高山的顶峰。
52、一架飞机飞翔在蓝色的天空中。
53、同学们积极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
54、一艘美丽的游船飘荡在清澈的水面。
55、清可见底的水池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56、小朋友高兴地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57、河边横七竖八地停着从小村里开出来的船只。
58、可爱的小蜜蜂高兴地飞在油菜花上。
59、他仔细地询问刚才发生的情况。60、强烈的阳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地。
61、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62、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千百年来横跨在河面上。
63、小鱼船静静地浮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
64、一只鸬鹚跳入水中捕鱼。65、一只只鸬鹚像士兵一样站在船舷上。缩句参考答案:
1、小红看着书。
2、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大楼。
4、焰火构成了图案。
5、长势喜人。
6、保护区生长着树。
7、灯照耀着建筑。
8、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9、我怀念朋友。
10、事迹激励着我们。
11、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
12、江河里排着船。
13、水静。
14、圆东西发出亮光。
15、目光注视着天安门。
16、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17、小孩玩耍。
18、我们看到了细菌。
19、国旗上升。
20、我激动。
21、天空挂着月亮。
22、工人们坚持劳动。
23、钟声回荡。
24、小燕子休息。
25、奶奶打水。
26、天气热。
27、钱塘江笼罩着雾。
28、松鼠蹦来跳去。
29、小鹿欣赏影子。
30、地上盛开着花。
31、太阳挂在天空。
32、鼎是炊具。
33、灯光亮。
34、埠头停泊着船。
35、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
36、老师讲了故事。
37、树上缀满了柿子。
38、这是大楼。
39、詹天佑是工程师。40、秃山挡不住狂风。
41、我们看见货物。
42、我看到了背影。
43、喊我的是大娘。
44、“绿色食品”受到欢迎。
45、白杨树排列在两旁。
46、我散步。
47、发现是结果。
48、贝多芬谱写了曲子。
第二篇:缩句扩句
1.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缩句)2.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给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3.大家摘完了地里的棉花。(改为被字句)4.你来一下。(改为祈使句)
5.天色逐渐暗下来,湖面恢复了安静。(修改病句)6.渔人把鸬鹚喉囊中的鱼挤了出来。(改为被字句)7.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缩句)8.我甚至发现了在一朵朵重叠环绕的花瓣上有清晰可见的花纹。(缩句)
9.他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改为感叹句)10.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转述句)11.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12.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可能不回来了。(修改病句)13.她醒来后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改为转述句)
14.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缩句)
15.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改为转述句)16.旧木棚利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改为反问句)
17.有些人对待生命不懂得珍惜,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改为陈述句)18.师傅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改为转述句)19.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0.国防部长张爱萍正焦急地等待医院的化验结果。(缩句)21.太阳挪移了。(改为拟人句)
22.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大师和景观建筑方面的专家。(缩句)
23.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简易的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改为被字句)24.
第三篇:扩句与缩句总结
扩句与缩句
扩句定义: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简而言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扩句要点:
1.读懂例句,审清要求,弄清楚扩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扩写。进行扩句练习前,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2.明白句子的意思,谁或什么”、“怎么样或干什么”
想想如何准确恰当地搭配词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所添加的词语多以形容词为主,另外包括一些表示时间、地点、方位的名词以及一些表示补充说明的短句。注意点:避免搭配不当的语病出现。
3.按要求扩写句子,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会更加完整、具体。如:小麻雀拍打着翅膀,扩句为: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注意点:避免语义重复的语病出现。
4.在扩句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语气助词“的”、“地”、“得”。
5.对照原句,检查扩句,看是否保留了原句的主干,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内容是否统一等。
缩句要点:
缩句定义: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1.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直至缩干净为止。就是去掉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主干”。具体来说,“…的”往往充当定语,“…地”往往充当状语,“得…”往往充当补语。在缩句时,“…的”、“…地”、“得…”都是“枝叶”,都应删掉。如: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时,去掉“清晨的”、“柔和地”、“一望无际的”,剩下的主干是“阳光抚摸着土地。”
补充说明: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属于搭配不当。
2.缩句时,“着、了、过”应保留在谓语后面。
3.在缩句时,把字句在缩句中应保留“把+受事体”的内容,被字句在缩句中也应保留“被+受事体”。如:美丽的琥珀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卷到岸边。缩句应为:琥珀被大海卷到岸边。4.在缩句中,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如: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很多学生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正确缩句应是:老人们喜欢去钓鱼。总结:无论是扩句还是缩句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成分,保持句子的原意,也就是说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枝叶”,原句的主谓宾成分不可改变。
2.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3.注意加上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缩句时,删减掉的修饰词一定要删除干净,不要丢字、漏字。扩句时,防止出现语义重复、搭配不当的语病。
补充:的、地、得的一般用法
形容词 + 的 + 名词
副词 + 地 + 动词
动词 + 得 + 形容词
扩句练习题 扩句练习:
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2.列车奔驰。
3.小蜜蜂飞来飞去。
4.黑熊表演节目。
5.浪花跳跃。
6.猫捉老鼠。
7.鲜花盛开了。
8.小华做操。
9.秧苗生长。
10.船开得快。
11.星星眨眼。
12.枝叶展开。
13.小蝌蚪游着。
缩句练习:
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4.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5.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6.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7.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8.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9.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0.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11.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12.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13.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4.灰色的、发光的天空,淡淡的远峰,近处像浓墨泼上去的饱含水气的山,村,房屋,以至小桥流水,正在石匠的手下显现出来。15.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16.在笼子里的包子熟了。17.我在床上睡着了。18.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
19.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20.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21.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22.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23.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24.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25.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26.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27.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28.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第四篇:扩句缩句第三人称
缩句、扩句 转述句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也就是把那些修辞手法都去掉,在缩句中,要注意的原则有三条: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 谁是什么 谁干什么 谁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什么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 缩句的要求:
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
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
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必要的成分。
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着”、“了”、“过”要保留。
“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着课”,如果缩成“ 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若缩成“赵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4.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当缩成“我们游泳。”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 “在……中”
等,在句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5.补语的处理
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潇潇的春雨落在我们的身上。”应缩成“春雨落在身上”。若缩成“春雨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张晓楠
发表作文后,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张晓楠高兴”。6.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 应缩成“他想睡吗?”
7.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以下句子如何缩句?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桑娜补帆。/桑娜补破帆。)
2、那座宽敞的新房子是第一小学的教师办公室。(/新房子是教师办公室。)
3、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花丛中有蝴蝶飞舞。/蝴蝶在飞舞。)
4、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是队伍。)缩句练习
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3.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4.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5、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动物。
6、剑龙的尾巴上有四支剑一样的尾刺。
7、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
扩句:顾名思义,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
1、鲜花盛开了。
一朵朵鲜花在原野里盛开了
2、小华做操。
小华在操场上做儿童广播体操。
3、秧苗生长。
田里的秧苗正在生长
4、汽船开得快。
江上的汽船开得像火箭一样快。
5、星星眨眼。
天上的星星快乐地眨眼。
6、同学们在听课。
同学们专心地在听黄老师的课。
二、扩句。
1、喜讯传到学校。
1、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很快传到我们学校。
2、脸蛋上印着酒窝。
2、小花的脸蛋上印着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3、人们挥舞着鲜花。
3、人们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
4、爸爸是工人。
4、我的爸爸是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
5、我制订学习计划。
5、我在家里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
6、柳条拂动着水面。
6、细细的柳条轻轻拂动着水面。
7、我去动物园。
7、我乘车去河对岸的动物园。
8、体育馆有运动员。
8、天河体育馆有许多运动员。
转述句: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 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 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把引述内容改为转述句中,引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改为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1.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7.罗蒙诺索夫摇摇头对爸爸说:“我也要一本书!
8.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7.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
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
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
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
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
第五篇:复习扩句和缩句
《复习扩句和缩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改写句子的方法进行复习;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
力;
3、掌握扩句、缩句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教学重点: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的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也接触过许多改写句子的形式,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二)出示例句:
1、患病的母亲正在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2、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缩句。
让学生说说扩、缩句的方法。
三.扩句
(一)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二)出示句子让学生口头训练。
(三)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
1.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3.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4、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四)扩句练习
(五)课堂练习四.缩句
(一)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1、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2、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4.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5.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三)总结
(四)缩句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3: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4: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5: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6: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五)缩句练习。出示句子,让学生做,学生互相批改。
五.总结 六.扩句和缩句的区别
《复习扩句和缩句》教学设计
上传: 杨春花
更新时间:2013-11-13 20:56:51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改写句子的方法进行复习;
2、运用学过的句式进行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及提高理解语言,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掌握扩句、缩句的要领,能正确熟练地变换句子。
教学重点:通过变换句子,缩句、扩句的练习,掌握变换要领,培养运用句子的能力。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缩写、扩充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同学们,我们经过六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也接触过许多改写句子的形式,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组句子,想请同学们观察是你们见过的那种形式。
(二)出示例句:
1、患病的母亲正注视着年轻的护士。
母亲注视护士。
2、沙滩上有贝壳。
海边的沙滩上到处有五光十色的贝壳。
二、让学生比较两个例子有何异同,引出扩、缩句。让学生说说扩、缩句的方法。三.扩句
(一)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二)出示句子让学生口头训练。
(三)教师提醒学生扩缩句应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1.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正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3.要按题目的要求或提供的例子补充
4、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四)扩句练习
(五)课堂练习四.缩句
(一)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1、去“枝”留“干”法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2、借助“的、地、得”。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3.“自我提问”法: “谁”、“做什么”。
4.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5.五、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三)总结
(四)缩句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3: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4: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5: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6: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五)缩句练习。出示句子,让学生做,学生互相批改。五.总结
六.扩句和缩句的区别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教 学 设 计
上传: 杨春花
更新时间:2013-11-13 20:55:20
一、教学内容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从练习中找到常用的互换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找到互换的方法和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讨论,同学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评价,集体反馈等。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练习题单。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也示幻灯,学生观察分析,自由发言。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问:比较这组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2、学生发言。
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4、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二)反问句换陈述句。
1、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出示例句:这难道不是母爱的力量吗? ②说明: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
③请同学把它换为陈述句:这是母爱的力量。
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还要去掉否定词,再加上句号。
⑤练习,幻灯片出示一道练习题,学生口头练习,教师及时指导。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像那风雪中挺立的红梅吗?
2、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
①教师出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否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讨论学习。(小组讨论)例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②小组讨论学习。③交流汇报。
④总结方法:肯定形式的反问句换陈述句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及问号,再加上否定词和句号。⑤幻灯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指导。
3、小结。
4、练习活动。
请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反问句,和同桌同学互练互评,若有意见和答案分歧,与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解决。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
1、教师出示例句,与同学讨论解决。
例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解决: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
2、简单总结方法。陈述句换反问句,有时用上“难道”、“怎么”、“岂不”等词。语气就强烈得多,这时句末应加上“呢”、“吗”等词和问号。
(四)练习。
教师发放练习题单,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同桌或小组内成员互评,再集体反馈。对掌握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教师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提供练习题加以强化和巩固。
(五)活动。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抢答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7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参加到活动中来,并记分评比。
教师准备若干陈述句或反问句,要求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换成另一种句式,回答正确加分,回答错误扣分,最后小组评比,评出优胜小组。
(六)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这难道不是母爱的力量吗?
陈述句:这是母爱的力量。
肯定形式的反问句: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陈述句: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里爬出。
陈述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要努力学习。
反问句:老师和家长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
上一篇:问句的种类
下一篇:《复习扩句和缩句》教学设计
您可能也喜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