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扬州画舫录》中关于如皋的史料
《扬州画舫录》中关于如皋的史料
黄天铨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撰。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江苏仪征人。著有《永报堂集》三十卷,其中包括《扬州画舫录》十八卷。《扬州画舫录》是作者家居扬州期间,考索志乘碑版,咨询故老通人,采访舟人市贾,根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积三十多年时间,陆续写成的。其内容涉及扬州区划、运河沿革、工商渔盐、园林寺观,风俗戏曲、文人轶事等。有乾隆六十年(1795)初刻本和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印本刊行。其中包含了不少关于如皋的史料,现摘录部分于下,略加按语,以供研究如皋历史文化之需。
一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如皋人。父宗起(起宗),崇祯末以吏部郎出镇郧襄。襄以明经为司李,不就,以气节尚。与陈定生、方以智、吴次尾善,称“四公子”。家有水绘园,园有逸园、梅塘、湘中阁、洗钵池、玉带桥、寒碧堂、小三吾、小浯溪诸胜。乙巳春,文简有事如皋。与邵潜、陈维崧、许嗣隆、毛师桂修禊于是,歌儿紫云捧研于湘中阁。杜濬后至,不及会。
按:此条十分重要,它可证“明末四公子”之说的演变及乙巳水绘修禊事。“四公子”之称究竟何指,又起于何时? 查《辞海》,其中关于明末“四公子”之说有二:一是将冒襄、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合称“四公子”;一是将方以智、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合称“明季四公子”。而李斗却以冒、陈、方、吴称“四公子”,究竟是何缘故,这一说将侯方域除去,是否合情合理。弄清这些问题,对研究冒襄的交游及时人对他们的评价的取向都有相当的价值,冒襄的生平,方志中介绍颇多,这里不再赘述,现将其他四人简历列之于下:
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人。崇祯贡生,为复社中坚人物。崇祯十一年秋,吴应箕、黄宗羲等会同复社140余人(冒襄也在其中),联署《留都防乱公揭》,发动了驱逐魏忠贤阉党余孽阮大铖的斗争。弘光时,吴应箕看望被阮大铖下狱的同党人,大铖急遣人捕之,吴逃去。南明隆武元年(1645)六月,清军南下,吴应箕毅然投笔,率众起义,明唐王朱聿健闻吴战绩,授以池州推官之职。同年因叛徒出卖,吴兵败灌口,在贵池泥弯山口被俘。清兵将他押送府城,后接上司指令,恐吴应箕进城激起民变,改为就地行刑。吴应箕闻知行刑处名叫石灰冲,吟诵于谦的《咏石灰》诗一首:“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然后昂首感叹:“此处甚好”,并叱清兵动手。吴慷慨就义,清兵割首而去。噩耗传来,举城哀戚。《池州府志》载“(吴应箕)头入郭门如生,三日不变”。著作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等。我们说,吴应箕是明末知识分子中最有气节的人物之一,其事迹堪与陈子龙、夏完淳比美。
陈贞慧(1604-1656)字定生,宜兴人。明末诸生,又中乡试副榜第二人。父亲陈于廷是东林党人,官左都御史、太仆少卿等职。明史说陈于廷“端亮有守”,特别是他召拜左都御史时:“以巡方责重,列上纠大吏、荐人才、修荒政、核屯盐、禁耗羡、清狱囚、访奸豪、弭寇盗八事,请于回道日核实课功”。后来宜兴周廷儒当政,作为同乡的陈于廷“无所附丽”,更显示出他的君子风范。陈贞慧为复社重要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曾与吴应箕共草《留都防乱公揭》声讨阮大铖,受到阮大铖迫害,一度入狱,被送至镇抚司百般折磨。后来虽然得脱,但已是九死一生。明亡后,他隐居家乡,十余年不入城市。他念家门世受国恩,而恢复无术,一时同志又半登鬼录,就在宜兴城外筑土室,坐卧其中,以《十三经》、《二十一史》及友人吴应箕,陈子龙,侯方域,吴伟业等的诗文为伴,朝夕吟诵,寒暑不辍。他所撰写的表彰抗清志士的文章,感情深沉悲恸,催人泪下。有《陈处士遗书》。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桐城人。为复社领袖之一。其父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怀血疏讼冤,方孔炤这才得释,一时传为佳话。方以智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崇祯召对时,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此后,得以出入宫禁,有机会结交了为明朝廷修订历法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受“西学”的影响。1644年国变时,方以智在东华门被农民军俘获,始终不降。不久,乘乱南逃。南明弘光政权立,方以智本想有所作为,但党争再起,复社人士受到迫害。方以智更因曾被农民军所俘的经历,百口莫辩,不得已流落岭表,卖药为生。不久,隆武帝以原官庶吉士相召,方以智不应。顺治三年(1646),桂王称帝于肇庆,由于父执瞿式耜的引荐,方以智官拜礼部侍郎。但他发觉桂王政权朝不保夕,朝廷内门户纷争,奸人当道,朝廷外同室操戈,兵戎相见。他心灰意冷,遂挂冠离去。漂泊岭南时,在平乐为清军捕获。清将放置清朝官服于其左,放置钢刀一把于其右,让方择抉。方立奔右侧,表示宁死不降。清将敬其气节,释之,听其出家为僧。方更名弘智,字无可,别号药地。康熙十年(1671年)赴吉安谒文天祥墓,卒于道中。方以智博学多识,他还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对方以智的死,历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余英时(1930-)先生著《方以智晚节考》一书,作了详尽的考证,提出了新的说法,即方最后自沉于惶恐滩(文天祥诗有“惶恐滩头说惶恐”,即其处)。
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河南商丘人。其父侯恂,曾任明朝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任国子祭酒。朝宗少年聪颖,行文奇特,落笔气势不凡。崇祯五年考中秀才,时年15岁。因其读书甚多,又博闻强记,少时即能辨识忠奸,赢得了“日后必为国家栋梁”之美誉。他与当时名士登高赋诗,激浊扬清,臧否人物,并加入了复社,深得张溥等人的赏识。侯方域曾参加乡试,因其文章锋芒毕露,批评崇祯用人不当,为主考官所不取。但他落第后,文名更盛。他在秦淮河畔结识了“四方才士,争一识面以为荣”的名妓李香君,引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来孔尚任据此创作了《桃花扇》)。李香君死后,朝宗极度悲伤,随父返回商丘。当时明亡清立,清政府为巩固政权,举行会试。汉族知识分子大都不予理睬,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寄意林泉,方以智出家为僧,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但侯方域却耐不住寂寞,他自忖以己之才,应试决不在他人之下,便参加了顺治八年(1651)的乡试。尽管侯的文章见解不凡,但主考官嫉其文名,将他降为副榜。侯得知后,羞愧无比。加之他这次的应试,引起了许多非议,侯方域对此颇有后悔之意,乃将其室取名为“壮悔堂”,他的好友方以智当年曾以“美才而豪,不耐寂寞”评点其文,不想后来果然应验。侯方域还曾向清总督出谋献策,企图消灭农民起义军,这更成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污点。他的著作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综观侯的一生,虽说他是一代才子,但生于乱世,既不能叱咤风云、扭转乾坤,又不甘自处寂寞、保持名节,无法承受外界的诱惑和打击,自讨其辱,盛年而逝,应属于“晚节不忠,不足为训”的典型。
吴伟业《梅村文集·冒辟疆五十寿序》说:“阳羡陈定生、归德侯朝宗与辟疆为三人,皆贵公子„„其好名节,持议论一也,以此深相结义。”此序作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其时侯已出山应试,“好名节”一说用在他身上其实是不准确的。但吴说也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即在顺治十七年时,人们似乎不便提及吴应箕与方以智二人的事迹,因为吴方二人在坚持民族气节上影响颇大,这在当时是不能不忌讳的事。
而到了李斗《扬州画舫录》成书的乾隆后期,满清政权已经稳定,上述的忌讳就要小得多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冒、陈、方、吴都是有气节的,值者肯定;而侯方域不能保持晚节,因此将前四人合称为“四公子”,而将侯一人排斥在外。这就是明末“四公子”第三说产生的原因。
关于水绘修禊事,王士禛时任扬州府推官,他即席成七言律诗八首。有材料说,在因树楼上歌童紫云为王捧砚。这一说法有意为王士禛写诗的情景刷色,可惜只说对了一半。据 2 《同人集·水绘庵修禊记》,王确实在“枕烟亭之左因树楼”。但从李斗的“歌儿紫云捧研(砚)于湘中阁”看,紫云捧砚与王士禛并无关系,因为在湘中阁作诗的为毛师柱和许嗣隆。
二
邵潜,字潜夫,号五岳外臣。江南通州布衣,侨居如皋。工诗。年八十,苦徭役。文简以按部至县,屏从造访,与潜饮酒赋诗而还,立除其役。著友谊录、循吏传。
按:邵潜(1582-1665)为通州著名诗人,清代南通词人李懿曾在《望江南·通州好》中写道:“通州好,名士国朝初。红豆词人陈散木,白头诗老邵潜夫,大雅倩伊扶。” 词中的“白头诗老”指的就是他。邵潜自幼聪敏,博览群书,工诗文,精籀篆。因性格耿介,不肯随俗,郁郁不得志。邵潜婚后三载,妻子就离开了人世,通州诗人汤有光在《为邵潜夫悼亡》中写道:“为妇空三载,曾无一日欢。”说明邵潜的妻子婚后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她确实在是因为家庭的艰难而离开人世的。邵潜晚年逢明清鼎革之变,家产荡尽,流落到如皋。因此李斗写他“通州布衣,侨居如皋”。关于邵潜侨居如皋之事,王士禛(渔洋)笔记《池北偶谈》中有《邵潜》一篇记其事,其中写道:“(邵潜)南通州人,性傲僻不谐俗,好嫚骂人,人多恶之。”“年五十无子,娶后妻成,久之,嫌其贫老,弃去。一婢又为势豪所夺,遂只身客如皋城西门,年八十矣。” 至于王士禛造访之事,笔记中是这样写的,当时王士禛任扬州推官,他因事来到如皋,首先就去拜访邵潜,他摈弃车马随从,大清早只身一人徒步来到邵潜住处。邵潜问他:“有酒一斗,能饮乎?”王士禛答言“能饮。”邵潜立即给他斟满了一杯酒,王士禛一饮而尽。就这样两人边饮边谈,一直谈到太阳偏西,才依依不舍地拱手告别。王士禛还描述邵潜的像貌和他的家境说,邵潜住宅为茅屋三间,室内光线极差,黝黑如漆。主人这时虽然年已八十,但筋骨如铁,白发披于衣领,双目炯炯有神。看来诗人在如皋时,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欠佳,但精神状态还是相当良好的。当时如皋县的赋役比较繁重,王士禛还让县令免除了邵潜的徭役,这件事在《池北偶谈》中也有记载。
三
水明楼本杜工部“残月水明楼 ”句而言之也。图志谓仿西域形制,盖楼窗皆嵌玻璃,使内外上下相激射,故名。联云:“盈手水光寒不湿(李群玉)入帘花气静难忘(罗虬)”。
按:要防止张冠李戴的是,李斗所记的水明楼并非如皋水明楼,此水明楼在扬州西园内,西园中有濯清堂,觞咏楼。水明楼,新月楼、拂柳楼诸胜景。水明楼后,即西园后门。但扬州水明楼与如皋水明楼两者之间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这一条至少可以说明两点:
一、以杜诗中“水明”二字名楼者并非一处;
二、清代的扬州有水明楼,如皋也有水明楼,如皋文化与维扬文化确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又,扬州西园系“张氏黄氏先后为园,继归汪氏”,如皋水明楼则为盐商汪之珩建,不知此汪与彼汪是否有某些关联,这个问题就有待进一步考证了。
四
五司徒庙在西峰。南史王琳传云:琳赴寿阳,城陷被执。陈将吴明彻杀之城东北二十里,传首建康,悬之于市。琳故吏梁骠骑府仓曹参军朱瑒,致书陈尚书仆射徐陵求琳首,许之。与开府主簿陈韶慧等持其首还于淮南,权瘗八公山侧。瑒等乃间道北归,别议迎接。寻有扬州茅智胜等五人密送丧柩达于邺。
按:王琳被杀,茅智胜等五人密送其柩事,见《南史》。《通鉴》卷一七一亦有记载。清代通州人姜长卿《竹枝词》云:“密送王琳义侠无,报仇杀虎五司徒。英灵宋代加封号,不枉人间勇丈夫”。李懿曾《望江南》云:“通州好,梁代五司徒。暗咤雄风降虎豹,关山间道送头颅,青骨蒋侯如。”关于五人的籍贯事迹,姜长卿在“自注”中做了简明的记述:“五 3 司徒,如皋人,居扬州。茅智胜与许、祝、蒋、吴结为兄弟。《隋书》:王琳为陈将所杀,故吏求首级不得,茅智胜等密送柩达于建业,其勇侠类此。隋封五司徒。”《嘉靖如皋县志·事纪》亦载:“南朝茅智胜,如皋人。”至于打虎之事,于邺《增补搜神记》中是这样说的,五人结义,居住扬州,以打猎为生。某日在途中遇一贫苦老妪,遂将其迎归家中,当作母亲奉养。后来老妪不知去向,当时扬州有虎患,五人料想一定是为虎所害,于是进山打虎。走到山道上,见一虎伏地认罪降服,从此扬州便除去了虎患。后人因他们伏虎有功,立庙供奉。陆容《菽园杂记》中则说,这五人原是大盗,后来改邪归正。由于没有父母,不能尽孝道,就找到一老妪作母亲侍奉。五人在隋时封为司徒,唐代加侯号,宋封为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对五人事迹及以后显灵的传说记载较详,但五人中除茅智胜一人外,均有姓无名。加封的王号为:第一位灵威忠惠翊顺王、第二位灵应忠利辅顺王、第三位灵助忠卫佐顺王、第四位灵佑忠济助顺王、第五位灵勇忠烈孚顺王。
五
陈实孙,字又群,号师竹。如皋诸生。工诗,善书法,精于医。好交游,广声气。著有《春草堂集》。
按:如皋陈实孙事迹未见著录,其《春草堂集》亦未收入《江苏艺文志·南通卷》。从李斗的记载看,此人诗、书、医三者俱佳,名声远播扬州。这一资料可补具志及艺文志之不足。
六
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最先有银钮丝、四大景、倒扳桨、剪靛花、吉祥草、倒花篮诸调。以劈破玉为最佳。
按:李斗所录诸调,多系明代民歌,如明代赵南星的《芳茹园乐府》就收有俗曲《银纽丝》多首,万历刊本的《玉谷调簧》就有不少的《时尚古人劈破玉歌》。这里的《倒花篮》即为明代如皋的俗曲《倒花篮》,它本是流传于如皋一带的民间小唱。建国后,经文艺工作者修改创编的舞蹈进京汇演,曾引起轰动。从李斗的记载看,它至迟在清代初年就已流传到了扬州。如皋民歌唱道:“杨树扁担真软和,挑一担歌儿上扬州”。从这里可以看出如皋文化与扬州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七
陈维崧,字其年,宜兴人。工诗词四六文,年四十尚为诸生。日者谓之曰:“君至五十,必入翰林。”梅杓司赠诗云:“朝来日者桥边过,为许功名似马周。”后果举博学鸿词,官检讨。……徐紫云,字云郎,扬州人,冒辟疆家青童,儇巧善歌,与其年狎。
按:陈维崧在水绘园读书前后达十年之久。紫云为男性,系冒氏家乐班名演员,唱工演技俱佳,王士禛赞其“法曲自从天上得,人间哪识紫云回”。戏曲家尤侗称:“小部音声谁第一,玉箫先奏紫云回”。诗人孙枝蔚称:“花飞庙口柳垂汀,江上逢人说九青(紫云名九青)”陈与紫云相狎之事虽属个人隐私,但似乎并无秘密可言,清代男风之盛,于此也可见一斑。清人金埴《不下带编》中也有陈维崧“布衣时馆于冒氏,与歌童紫云甚昵”的记载。而李毓美《王渔洋诗文选注》(齐鲁书社版)注“紫云”为“如皋冒辟疆家歌女名”这就把紫云的性别搞错了。诗中的马周(601—648)为唐初大臣,字宾王。少孤贫,后至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贞观五年(631)代常何上书,为太宗所赏识,即日召见,授监察御史,累官至中书令。马周为常何家客事与陈维崧依冒襄事相类,所不同者,常何为朝廷命官,冒襄为明代遗民。因此马能因代常何上书得到君王赏识,陈只能靠科举来取得功名了。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
傅斯年先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历史研究、历史教学都必须首先从研究与分析史料开始。一般来说,人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就是从史料中获得的。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文献材料有几百处之多,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材料解析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主体形式,因材料解析题能够培养和考察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获得,培养学生对观点的归纳和提炼以及对文字的组织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能力,所以高考试卷对它是情有独终。因此史料教学越来越得到了高中教师重视,成为历史课堂中每课必见的内容,在今天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怎样进行史料教学?因为并不是史料用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个问题都必须用史料去证实去解析。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选择与运用应注意些什么呢?
1.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都引用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用足用好这部分史料。比如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也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
利用教材引用的史料也可以把不同的章节重新组合。例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有一个整体认识。同样,也可把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言组合在一起,比较不同时期蒋介石对日政策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这种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2.精心准备,适当补充部分史料
教材中现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主体。教学时,围绕教学目的,还需适当补充史料。例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中描写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中用了马克思的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爱动脑筋的学生可能马上会想到:三大发明在近代欧洲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其故乡——中国的情形会是怎样呢?这里不妨补充一段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通过两段材料的对比,学生不但了解了三大发明在近代东西方的不同遭遇,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近代西方强大,而中国落后挨打的深层原因。
补充史料,关键在恰当,恰当的史料关键在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平时注意积累。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自己着手编写第二手材料。编写史料有两种方法:一是概述史料,对原始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写,删除所有无关的内容,提取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图表;二是转述史料,把一种类型的材料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比如可将文字材料转换成图表、图解,或反之,也可将深奥的古文翻译或转述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等等。
3.合理选择与利用史料,进行史料的整合,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捕捉、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讲授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这一要点时,我运用史料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材料一:1912——1919年间,中国新设厂矿379家,设立资本8580万元,平均每年开设63家,新增资本1430万元„„这时期,外国资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三年以来中国,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
——陈独秀《青年杂志》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 设问: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见解:三组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材料一反映了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之后北洋军阀政府继续推行专制统治。材料三反映了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简
单总结: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束缚,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政治上,辛亥革命将封建帝王从金銮宝殿上打翻在地,政权却落入了北洋军阀的手中,袁世凯及其继任者们继续推行专制统治。文化上: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废除临时约法,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在史料阅读的帮助下,轻松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的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4、对史料的分析要有科学性。对史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史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场观点。像文献史料,它们是过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的做到客观公正,很多史料是写史料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观点,受到时代、社会、情感、经验的左右。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材料都称农民起义军为“贼”、“寇”、“匪”等,这反映了作者立场的局限性,教学时要给学生说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因此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所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复杂。面对史料时,除了判定真伪的基本问题外,更牵涉到如何获得有效信息,以及有效信息如何诠释的问题。落实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真实,在指导学生搜集史料时要教会学生鉴定真伪,使用史料时要尝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5、对史料的选择和运用要有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史料教学的目标上应注意层次性。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形象的、通俗易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第一手的原始的史料;低年级的可以重点培养阅读和概括能力,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设置一些梯度型问题,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等到某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提出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总之,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分析史料和思考题,在教学时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思考回答。我们要充分利用鲜活的史料,再现历史的真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篇: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摘抄)
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史料以教材重、难点为依归,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被大量引入中学历史课本中,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等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创造性地运用史料是指在材料的解析中能提出新概念,做出新判断、新诠释,并能进行逻辑验证。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走向培养能力、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的境界。同时,教师还必须以课本所选史料为本,做到充分合理利用;以“论从史出”为圭臬,恰当补充部分课外史料;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史料等。
一、引言
与其他知识类型不同,历史具有两大特性,即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各种各样的史料而并非历史本身。在认识历史中,始终存在着主体和客体在时空上的异位和分离。故“史料”便成为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构建历史不可或缺的“媒介”。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是构成历史的材料。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说:“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人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史料可谓浩如烟海,其种类不可谓不多,有典籍、笔记、民谣、碑文、图表、实物图片、考古资料等。人们就是凭借这些史料去了解和认识历史,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故史料是进行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或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为依归,做到言之有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明确规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最近几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增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历史材料,它一方面犹如开启了一扇扇历史尘封之门,将一幅幅绚丽多彩、真实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借助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史料运用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运用史料进行论述,以期对史料教学有所裨益。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重要性
史料作为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日益彰显,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求突出本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作为历史教学也是一样,厚重的历史感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如果我们获得了对于某个时代的历史感,那么,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的理解中都会是题中应有之事,是理所当然的。否则,许多历史现象都令人不可思议。”所谓历史感就是一个人对历史在不断发展、自己时刻处在历史之中,在内心是否有感觉。培养历史感既不能依靠消遣性的历史“戏说”,也不能盲目相信荒诞无稽的历史虚构。而必须从广泛阅读大量真实的历史材料、通达古往今来之史迹中去体验、想象和感悟才能获得,故《三字经》日:“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如亲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古籍原文和古人的原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使历史教学更具时代气息。譬如,在教学西汉王国问题时,教师可恰当引述晁错有关“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这句话言简意赅,它将削藩的必要性阐述得人木三分、淋漓尽致,并把西汉王国“尾大不调”、分裂割据的态势凸显在学生面前,使之有身临其境之危感。质言之,历史教学中,往往简短的一句原话或一段原文,就能把历史感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使学生倍感学历史犹如饮陈年佳酿,回味无穷。2.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学习者乐于接触、认知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云:“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能赋予学习者以神奇的内驱力,变无效为有效,化腐朽为神奇。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把学习历史当做一件快乐之事。在中学历史教材中,不少史料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可以成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之源。如在教学东汉末年各军阀集团割据混战、致使社会生产大受摧残时,可以引用曹操著名诗篇《蒿里行》中的诗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呜。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勾勒当时的历史画卷,使他们犹如亲身感受到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景况。又如在讲述北宋末年朝廷腐败时,课文中引用了当时在民意流传的一首歌谣:“打破简,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在这里,“筒”与“童”谐音,指童贯;“菜”与“蔡”谐音,指蔡京。该歌谣反映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对朝廷奸臣的无比痛恨,盼望过上太平日子的美好憧憬。诸如此类,蕴含吸引力的史料,课文中可谓比比皆是、府首即拾。3.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
历史知识讲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这种过去的实质就是一去不复返,因此,过去性是历史知识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这就给中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他们对历史的领悟能力不强。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机械记忆教材中现存的结论,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而教材中所撷取的史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的原貌,既活化了教材,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能帮助学生正确地领悟历史。譬如,在教学近代英国对印度的掠夺时,英国殖民头子克莱武在议会上一番讲话可谓为殖民主义的罪恶做了很好的注脚。他大言不惭地表白道:“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二十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样客气呢?”虽然克莱武的这一番“自供”无耻至极,但却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殖民主义的血腥性和残醋性,从而加深了其对地殖民主义罪恶的理解和领悟。4.丰富学生的情感 历史学科作为文科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蕴藏着厚重的人文主义因素。史料作为构成历史的材料虽然是死的,但其精神内涵特别丰富,本身蕴涵着强烈情感因素,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塑造其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熏陶,以实现隋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譬如,在讲授“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用图画《苏格拉底之死》,并结合文字材料饱含深情地叙述:“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了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苏格拉底用如此平静而又悲壮的死亡,向人们诠释了他对美德的理解:知识即美德。从苏格拉底视死如归的悲壮行为中,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其热爱知识,为了捍卫真理,既不惧怕权贵也不在乎冒犯大众,对世俗成败不屑一顾;虽然苏格拉底受到了不公正的死刑判决,但他并不肯违背国家法律而求生。这种勇敢悲壮的殉道精神会使学生的人格情感受到强烈震撼。5.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
历史教学旨在使学生成为有思想头脑的人,而不只是让他们简单地背诵某种现存答案或某种权威性的解释,在历史教学界,这已成为不争的共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并根据学情,向学生介绍比较盛行的多种说法、诠释和观点,如此,则可让学生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何人、何时、因何事而做出的,对历史进行直接探索研究,从而使教材中的结论获得佐证或者得出新的看法。学生经过如此一番的探究过程,就摆脱了死记教材结论的弊端,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的拓展。譬如,某位学生在阅读湖北云梦秦简中的《田律》时,他吃惊地发现这是一部很好的环境保护法。因为《田律》中有这样的规定:“从春季二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他据此认为这是世界上环境保护法之滥觞,是文明古中国一朵骄艳的奇葩。可见,这位学生的思维很独特,表现出了大胆而可贵的探索精神。
三、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史料既然在历史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将其教学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充分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史料在历史教学运用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以课本所选史料为本,做到充分合理利用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所撷取的史料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的,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充分保障,但没必要也不可能都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性、情景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史料,然后,在备课时将这些史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反复斟酌,使其融人教案之中,以实现重点解决、难点突破。例如,关于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问题,课文中引用了一段原始材料。(始皇二十六年)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高一历史新课程·2004人民版)此段史料是对教材正文的阐释和补充,它不仅印证了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史实的存在,以及郡县制实施的过程,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新制度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提高了学生对新旧制度的辩证认识:郡县制对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有利,而分封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其废除是历史的必然。另外,有些史料还设计了质量较高的思考题,在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尽可能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按照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思考题,充分挖掘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搭配思考题的史料,教师不能简单地让学生“粗阅”而过,而要联系课文内容,认真设计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例如,教材中有一段史料摘自林则徐上道光皇帝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依据这则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四个问题:林则徐是针对什么事情向道光帝上书的?他有何主张?根据所给史料,回答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道光帝因何接受了他的主张? 如此设计问题就将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拓展了教材的内容又挖掘了教材的深度。2.以“论从史出”为圭臬,恰当补充部分课外史料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论从史出”为特点的思维学科。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由于受教材篇幅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部分重点或难点缺少相应的史料作支撑,有的只是抽象的结论而无具体的说明过程,这就无形中给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增忝了困难。作为教师,如果遇上这种情况,为了做到“以史导论”、“论从史出”,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史料,并指导学生借助对史料的分析得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会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改革开放”时,课本在说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影响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 户”的实际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补充如下一则表的发展”。如此抽象的一句话学生很难理解“包产到 格材料和一段文字材料:
材料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改革前后的变化
材料二:湖北省天门县有位农民彭立诚在1974年、1980年各写了一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是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粮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是欢度春节。通过表格材料中各类数字的对比和前后两联不同的表述,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到“包产到户”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及广大农民对“包产到户”政策的衷心拥护。又如,在教学“宋元科技文化”时,课本只简单讲述了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过于抽象,学生不容易把握,教师可适当补充两则史料。一则是马克思对中国三大发明的精辟评价:“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另一则是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新颖表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史料的补充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能力。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史料
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图文并茂是其特色之一。不过,现行历史教科书虽说有文字、地图、名胜古迹照片和漫画等多种形式来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但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一看、读一读,则未免显得单调乏味,其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伴随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等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历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看得人迷、听得人神、想得入理。譬如,在讲授“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时,可选取地图史料“沿海开放地区示意图”。教师如果只采用一般性语言描述,则无法凸显沿海开放逐步形成过程,对这一格局的形成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然而,尚若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难题就会获得巧妙解决。具体说来,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展示一张空白沿海地图;其次,按照次序给出四个经济特区符号,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符号,3个沿海大经济开发区符号,并让它们处于动态闪烁状态,对深圳、上海等重要城市设计一些交互功能,待学生将相关名称对号入座后,停止其动态闪烁。复次,利用大块动态闪烁呈现向内地扩展的趋势,依次突显城市符号、沿海线、扩展面,如此学生就会对开放格局的形成心领神会。4.史料运用要因材施教
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史料的目的所在,而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其中运用史料本身就包含着培养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选取史料时,需要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行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差别地开展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个性张扬、特色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年级不同、年龄段不同,其心理特征、思维发展水平以及知识储备等亦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层次性和渐进性,它是因材施教在史料运用中的重要体现。所谓层次性是指对于低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形象直观、生动有趣、间接性的史料,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倾向多用一些富含哲理性、直接性、原始性的史料。低年级学生培养的重点应以阅读概括能力和简单分析综合能力为主,而高年级学生则应以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所谓渐进陛是指借助史料设置一些坡度型问题,且学生在书本中不能找到现成答案,其难度逐渐加大,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等到了一定阶段,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其能力亦有了明显提高时,再提出新的能力要求。5.科学鉴别史料
史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并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历史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因为史学工作者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囿于时代、社会、情感和经验,必然会融人个人的好恶、立场和观点,故史料难免也会有真伪、存没、精粗之别。例如,在中国古史上,大凡由地主阶级文人撰写的史料,一般均诬蔑农民起义军为“贼”、“寇”、“匪”、“逆”等,这是作者封建统治阶级立场的鲜明反映。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不仅不能将艺术作品、民间传说、遗闻逸事当作正史看待,就是正史也要通过思考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一番比较、剖析、甄别,审视其观点与实际情况是否吻合,然后做出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获得确证之后,才能依据他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不然,其结论就不稳靠,一切努力纯属徒劳。著名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可见史料的真实性非常重要。
四、结论
综括全文,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而新课改的实施为史料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教材重、难点为依归,以实现课程三维教学目为宗旨,对史料进行科学鉴别,精心选择,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推进史料教学,使其教学优势日益彰显。
第四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而这些要求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选用史料进行教学已越来越被广大历史教师认可,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选择却是摆在广大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下面,本人就自己平时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择的几个注意点。
一、要选择切合课题、服务于目标的史料
在早期的教学实践中,面对一个课题我们会下大工夫去查阅资料,结果在搞清楚了许多问题的同时,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觉得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每一则史料都要用,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杂乱无章,课堂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例如,面对“红军长征”这一课题,相关的史料很多。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取决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想体现红军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如果想体现长征中红军与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可以选择红军沿途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和人民群众救治伤员、筹集粮食、踊跃参军的英勇事迹。
二、要选择相对精当、具有价值的史料
选择史料是为了运用,正如沈为慧老师所说的,是为了要“榨干史料”,再加上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数量过多、内容过长、缺少“油水”的史料尽量不要选,否则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效率。而切合课题灵魂,短小、精当、富有价值的史料就要大胆选择和运用,通过问题设计,将其中蕴含的信息充分挖掘出来,调动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复习有关洋务运动这一课题时,我们可以选择经典史料《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的两句话: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并设计问题:该材料代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政治派别?该派别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一运动?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较好地回忆并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三、要选择通俗易懂、符合学生认知的史料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其认知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认识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等能力也有差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史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思维,而切不可以难取胜。
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史的时候,选取的史料大都来自古代典籍,虽然历史价值高,但文字艰涩难懂,老师阅读尚且有困难,更别说学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尽量少用这些史料或者将它们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四、要选择形式多样、内容多维度的史料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形式、各个维度的史料要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使历史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首先,史料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如果课堂上呈现的史料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大量的文字史料的反复出现,必然会造成学生视觉的疲劳和学习效果的下降。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让文字、图片、歌曲、视频等各种史料发挥作用,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其次,史料内容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学中我们会提供史料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做出评价,但如果我们提供的史料维度、视角、史观等过于单一,根据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原则,学生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片面的。要想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培养他们“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思维能力,就必须选择多维度的史料。
总之,选择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是适应并深化新课改的需要。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运用自己的智慧选取最适合学生、最适合课堂的史料,切实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第五篇: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历史的一般方法。
(2)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也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可以说是一种推理学问。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就在于为已提供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促进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有助于学生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从而真正理解历史知识的本质。
三、史料教学的主要方式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证据来说明……”“从这段(些)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史论结合,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例如: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2.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4.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四、史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1.从历史著作中收集史料
我们要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搜集史料有很大困难,因此只有平时有意识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史料引用比较多的著作,从中搜集我所需要的史料。尤其是近年来,从整体史构建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文明史构建的《世界文明史》《中华文明史》、与国际合作相关的《大国崛起》的解说题、从现代化史观构建的著作。
2.从教学杂志中收集史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教师的手边都会有几种历史教学类的期刊,多数期刊都会刊登优秀案例。通过这些优秀案例,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同仁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还可以把案例里面的史料摘录下来,为我所用。我手里每年都订了《中学历史教参》《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历史学习》,这些杂志上能比较贴近中学实际地介绍史学研究前沿的一些成果、有大量素材可以使用,更有不少思路可借鉴。(如去年一诊的晚清三新政题,还有其它的一些期末题、单元题)还有《高中政史地》《高中历史》等杂志均可用。
3.从历史试题中收集史料
现在考试对史料越来越重视,材料题也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复习资料也因此挖空心思更新史料。由于考点都是对应课本的知识点,这些史料自然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并且,这些史料又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是最合适不过了。4.从网上按主题收集史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材料,为我所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人民教育网等上有大量的新题可以选用或改编;按关键词输入百度搜索可能设计图片材料题。
五,史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广为应用的时间还不长,一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目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在使用方法上还不够娴熟,因而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史料运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出现有效性偏低甚至无效的现象。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1、史料运用只是招牌,学生未能从中获取任何史学方法和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堆砌,与主要历史知识关联不紧密;
3、史料有误,给予学生错误信息,构建了错误的历史情景。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史料运用不充分
① 在学习中,“论从史出”大致有以下步骤:研读史料,辨析史料,提取信息,论从史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也应遵循这几步进行,某一步不到位即会导致史料运用不充分。不充分的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研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史料理解不透,也就谈不上辨析史料的可信度,更谈不上提取有效信息,史论或问题的结论也只能由教师得出,这样的情况致使史料运用成了招牌,走形式而已,学生无法从中获取《课标》中所要求的“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历史学科能力。
2、史料失真失准
史料从内容上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大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因为史学研究是依据史料进行的,因而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史学研究首选的是直接史料,间接史料运用则要多方印证。
现代信息技术为查找历史资料提供了便捷,也带来了弊端。网络上所提供的史料多为转手的间接史料,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需要考证,但一线历史教师受时间和阅读面的限制,对网络上查到的史料不进行考证而直接使用,时常会发生史料有误的现象。此外,别人论文或资料中转引的史料也应考证,多次转引容易出现讹传现象。一旦史料有误,给予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据此建构的历史情景和历史知识也就出现差错了。
另外,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断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资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比如七年级下册教材引用了电影《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场面图,此场景就算是根据文字材料再现,也很难做到绝对准确,所以给予电影图片不如给予文字史料让学生自己建构历史情景更为妥当。电影和电视剧,只有在将来研究传媒史或生活文化史时才能成为可信的真实史料。
六、引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选用史料
(1)充分合理使用教科书上的史料
沪版新编历史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重视史料,且以直接史料为多,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也很多: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表史料等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准确节录
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由于在引用史料时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造成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给教学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严谨而科学的对待史料。只有对史料谨慎节录,准确引用,规范呈现,才能更加高效地运用史料,更好地贯彻“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课标理念。
3.忠实原文
中学史学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文字的推敲运用,增减改易细微之处能带来表意上的巨大变化。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微言大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字千金”的故事更是真实的写照,《春秋》一字可以寓褒贬,《通鉴》一字可知兴替,历代治史者都把严谨放在第一位。因此,无论命题还是教学,引用史料时都要绝对忠实于原文,不增一字,不改一字,对需要增加文字以助于学生理解的,增加部分要用括号标出;对于需要删节的文字要反复推敲,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在删节处用省略号标出。
4.正确价值导向
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一般地说,历史教学承担着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道德教化三大任务。其中道德教化是历史学科的神圣使命,杰出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留下了丰富的嘉言懿行,教师应积极运用这些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5.增强针对性
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但要注意在体现了选择史料内容的针对性的同明,不能导致史料在真实性和科学性上产生问题。
6.难度要适宜
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加强对运用学生史料的指导 首先,加强研读,加深辨析理解。
无论是教材史料还是补充史料,无论是文字史料或是图片史料等,教师都应在备课时读透读懂,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透读懂,特别是教材中的重要史料,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对一些冷僻字的读音、字义或难懂的典故,教师要给予讲解,确保学生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史料所蕴涵的意思,指导学生辨析其中哪些内容可信度较高,哪些内容不太可信,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研读和辨析史料的方法。
其次,精心设问,指导信息提取。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呈现史料时应同时出示精心设计的问题。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也是理解史料的一种途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懂问题,再带着问题去读史料,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寻找相关的关键词,从而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8充分运用教材
教师与学生最基本的教学材料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拥有丰富的文字与图表资料。而依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要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充分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资源,围绕教材设计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史料的作用,国外学者有过精辟的论述。例如美国学者把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1)激发兴趣;(2)“使历史变活”——使历史有生气及时代的气息;(3)加强对重要人物、事件、法律、制度及问题的认识;(4)对重要文献获得直接的认识;(5)使批判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等等。再如英国学者认为史料的功能:(1)进行说明;(2)发展想象力;(3)澄清旧的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4)有助于发展历史的及一般的技能和认识;(5)有助于传达真实感;(6)用作证据,进行推断和解释。
那么,在实践中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课堂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史料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史料,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本节课“发明家的科学精神”时,我选取了爱迪生的相关史料,“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发明大王,一生完成了2 000多种发明,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发报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等等。1931年月10月18日,爱迪生在西奥伦治逝世,终年84岁,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以示哀悼。”学生一看这一史料,不禁为爱迪生的科学精神所吸引,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得出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并不难。在讲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引用这么一则史料: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产业革命后)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引自1831年英国出版《机器的成绩》)
2、论从史出,增强历史感。中学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同时代人特别是名人的原话和原文,可以增强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讲述史料,看似增加难度,实质上是简化了教材内容。如:在分析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引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工业革命对世界联系的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了蒸汽机出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的领悟、思维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作为中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较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也较差,倘若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结论,就会严重制约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讲到蒸汽机对城市化的影响时,就可引用爱德华伯恩斯坦等撰写的《世界文明史》中一句话作为史料:“一旦蒸汽机能把大批男男女女和儿童引到工厂工作,城市数量和规模就开始增大。在城市,交通运输比乡村要便利。因而原材料输入和把产品运出去花费都较低。同样,城市里容易招到工人,……然而19世纪初期城市发展的原因并不限于工业化一点。人口的普遍增长与工业化合力促成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段史料可以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认识蒸汽机的威力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