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
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党委、政府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依法治村、建设“平安山东”、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乡两级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县每年至少一次、乡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2.县乡两级制定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出台具体意见或规定,并结合实际,实施分类指导。
3.县乡两级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办事机构有正常的办公场所、经费和工作人员。县一级每半年至少要召开一次协调工作会议。
4.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和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知晓有关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规文
2策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在10日内召开;特殊情况和有重大村务时及时召开。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组织召开第一次村民会议时,履行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手续,提出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范围或事项。村民代表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经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提议,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有些“一事一议”事项,不宜召开村民会议的,可采取村务公决的办法,由村民直接投票决定。
13.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由村党组织统一受理议案,并召开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或建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形成的决议不得随意更改;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村务公决时,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监督村务公决票的发放、收回和统计过程。对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提前3天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告,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村民或村民代表有足够时间进行分析、思考,便于作出决定;会后要及时公布表决结果,并对决议的实施情况进行公布,自觉接受监督。
14.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形成的决议、决定,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及全体村民要自觉遵守和执行。对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中违反程序、独断专行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弄虚作假、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村“两委”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擅自以集体名义借贷,变更与处置村集体土地、企业、设备、设施的行
五、配套措施
18.各市特别是县乡两级要建立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做到工作有部署、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落实的,要予以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9.各级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创新提高,并适时组织开展村务公开示范活动。要把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考核评比民主法制示范村、“五个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的一项重要内容。
20.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项制度的落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不加重农民负担,群众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满意率要达到80%以上。
21.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监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农村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带头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团结广大农民群众,齐心协力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2.县乡两级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监督检查办法,定期进村检查指导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申诉,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乡镇党委政府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与村民进行座谈等形式,每年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对连续两次评为不合格的村干部,是党组织成员的,按党内有关规定处理;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二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标准
一、民主管理扎实有序
1、按照《长沙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手册》制定、清理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2、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财务档案完整。村委会印章专人保管,使用规范。
3、建立了村民主理财小组,理财小组成员切实履行了职责。
二、民主决策科学规范
1、依法推选产生了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建立了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
2、有规范的民主决策程序,重大村务事项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有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
3、建立并实施了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三、村务公开全面真实
1、设有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2、村级事务按规定应公开的及时公开,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间、程序、监督严格执行长办发【2005】35号文件要求。
3、设立了村级档案室,村务公开的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并得到妥善保管。
4、村民小组比照村务公开情况实行了组务公开。
四、民主监督切实有效
建立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财务审计、对村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财务审计和民主评议有档案,记录清楚、整洁。附:
1、名额分配表
2、审批表
第三篇: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X村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我村位于x x镇东部,现有6个村民小组,250户,共1000口人,党员25名,耕地面积700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导产业,现种植蔬菜200余亩。该村紧靠郑常和焦温路,“南水北调”工程贴村而过,优越的地理和交通优势为本村种植蔬菜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村民25%以上在镇内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第三产业工作。近几年来,我村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创新务实了“公开”工作、规范民主议事制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存在不足。
我村虽然已经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立起村务公开栏,制订村务公开制度,村中的财务和事务对群众进行公开,但存在着公开栏建设不达标,加上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制定的村务公开制度不够完善。村干部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怕事难做,怕麻烦多,怕受制约的心理,造成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彻底、范围不宽广等问题,群众对此不满意。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听取群众意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查找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了问题的主要症结:村务公开不彻底,透明度不够,缺乏应有监督。我们认识到,要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务实村务公开,健全村务公开制度,把知事权,议事权,监督权还给群众。
二、具体作法。
1、村务公开阵地建设。村务公开栏是村民了解村务,参与管理和监督村务的重要手段和阵地。去年,我村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栏建设,规模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进,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内容规范、规格统一、更新方便的要求,做到了填报规范、项目完整、书写工整、选址便利。使公开栏更贴民心、为民所需,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知识窗口、监督窗口。
2、加强领导。一是村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全面负责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村党支部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的全过程,下设民主理财小组;成立党务公开监督小组,由支部大会选举产生,负责监督党务公开的全过程,由纪检委员负责召集,落实监督工作。确保公开工作事事有人抓,具体事务有人落实。
3、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公开工作。一是扩大公开的内容,凡是群众关心的、想知道的都纳入公开范围。在原有的村务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党务内容,如党支部的活动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费收缴情况、村干部和党员民主评议情况等等。二是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在形式上除了在固定的公开栏上实行公开外,还要根据本村的实际,在离村部较远、人群集中的街道张贴公告,并利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公开。在时间上,定期公开和不定期公开相结合。定期公开的每个月公开一次,象村财务收支情况等;涉及到重大问题或群众关心的其他问题及时公开。在程序上,先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由村务、党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公布。三是规范监督工作。在公开栏内设回音壁,方便群众对公布的内容有疑问的提出意见或对村里工作提出建议,群众也可直接向监督小组进行投诉。监督小组将收集好的意见和建议每月定期向村两委汇报。
三、主要成效。
经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后,村务、党务在群众中完全透明,正在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监督,把依靠少数人的监督变成全体村民的监督,做到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让村民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理解村干部,支持村干部,化解了党群、干群之间的矛盾,并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目前我村社会和谐,干部尽心尽责、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好局面。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公开,党员、干部的责、权、利和民主评议的情况展现在群众面前,党员、干部也只能明明白白的做人行事,从而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效地解决了村干部的勤、廉、绩、能问题。民主议事的实施,村干部的独断专行行不通了,要做什么事必须得到党员、村民代表甚至村民的同意,村两委干部想驾驭全局必须要树立群众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才能干下去,才能有所作为。
四、今后打算。
1、为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民主议事程序,还“政”于民。村民提出后,由村两委作出初步方案,召开村务听证会进行听证。听证会由村党支部主持,参加人员视具体村务而定,一般由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关群众组成。初步方案要根据听证会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讨论稿,再进行张榜公布,收集群众的意见。根据收集的群众意见,对讨论稿再行修改后,经党员、村民代表票决通过后由村委会组织实施。涉及到全村各家各户的,还必须全村户派代表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民主议事程序的实施,村里的事就由村民作主了。
2、强化监督,确保制度落实。推行政务公开,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监督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制度。监督小组要对政务、村务公开实施有效监督,及时做好审查工作,防止半公开或假公开。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要求,以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健全村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要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台帐制度,要确定专人负责,将每次公开的台帐资料装订成册,归档保存,经得起上级的检查考核。
2010年4月11日
第四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省、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关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我县的村务公开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规范村务公开为目标,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基本程序
(一)公开内容 财务公开内容:
1、财务收支情况。分总收支,日常收支。
2、集体资产管理,包括房屋、机械、机动地、林地等。
3、债权债务情况。
4、机动地、自然资源和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租赁、拍卖等经营所得收益的分配使用情况。
5、土地征用补偿分配。
6、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及其使用情况。事务公开内容:
7、村基本情况;村委会、村干部工作目标。
8、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事项。
9、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10、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结果、费用收取、合同履行和经营状况。
11、村公益福利事业建设,包括村建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线路改造等。
12、村土地(含机动地和“四荒地”)经营承包方案及土地流转情况。
13、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
14、村委会为村民提供服务的项目、程序、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政务公开内容:
15、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执行情况。
16、宅基地审批情况。
17、救灾救济款物发放。
18、五保户、征兵优抚、低保户评议、审批、享受待遇情况。
19、国家惠农政策补贴:包括粮食(良种)、大型农机具、燃油、畜牧养殖贷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兴修水利、人畜饮水、退耕还林还草等。
20、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项目。
21、新增的有关村务公开和经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要求公开的其它事项。
党务公开内容:
22、党员评优及表彰奖励情况。
23、创建“五星级”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开展情况。
24、村级后备干部确定及管理使用情况。
25、离职村干部享受补助人员情况。
26、发展党员情况(积极分子培养、确定重点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
27、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
28、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贴发放和慰问贫困党员情况。
29、民主评议党员情况。30、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情况。
(二)公开时间 随时公开事项 :
1、财务日常收入支出,支出应逐项逐笔公开。
2、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结果、费用收取、合同履行和经营状况。
3、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
4、救灾救济款物发放。
5、征兵优抚、五保户、低保户、大病救助评议、审批、享受待遇情况。
6、土地征用补偿分配。
7、村委会为村民提供服务的项目、程序、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
8、新增的有关村务公开和经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或五分之一 上村民代表联名要求公开的其它事项。
9、发展党员情况(积极分子培养:在民主推荐产生后公示7天、确定重点发展对象:在民主推荐产生后公示7天、接收预备党员:最迟支部大会召开前7天进行公示、预备党员转正:最迟支部大会召开前7天进行公示)。
10、离职村干部享受补助人员情况。离职村干部自申请享受补助起,由乡镇党委、政府对其本人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进行首次公示(7天),上报县委组织部,经审核后进行第二次公示(7天)。
11、党员评优及表彰奖励情况。在每次党员评优及表彰确定人选时,对要表彰的党员进行公示。
12、村级后备干部确定及管理使用情况。
13、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情况。季度公开事项:(后一个月下旬)
1、村集体资产,包括房屋、农业机械、机动地、自然资源和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租赁、拍卖等经营所得收益的分配使用情况。
2、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标准。
3、村公益福利事业建设,包括村建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线路改造等。
4、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执行情况。
5、宅基地审批情况。
6、各级党委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项目。
半年公开事项:
1、创建“五星级”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活动开展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评星,并将评星结果公布在图板上。
2、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同上)。年终公开事项:
1、村干部本目标完成情况和下目标。
2、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等事项。
3、财务总收支情况。
4、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
5、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
6、村土地(含机动地和“四荒地”)经营承包方案及土地流转情况。
7、国家惠农政策补贴:包括粮食(良种)、大型农机具、燃油、畜牧养殖贷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兴修水利人畜饮水、退耕还林还草等。
8、建国前老党员生活补贴发放(人员名单固定,生活补贴款由民政部门具体发放)和慰问贫困党员情况(年底“两节”期间发放,具体名单由村党支部报乡(镇)党委审查确定初步人选后,由各乡(镇)党委分别本乡镇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结束后无异议的上报县委组织部,经部长办公会研究后确定人选。
9、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年底前,党支部内部公开。
(三)公开的形式
1、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村民委员会应当在便于村民观看的场所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应当至少保留5日;保留少于5日的,应当重新公布。
2、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布。
3、具备条件的村可以通过广播、书面等形式进行村务公开。
4、村民委员会管辖多个自然村的,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分别在各自然村进行村务公开。
(四)村务公开的程序
村务公开应当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要求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
2、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对公开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3、经村民代表会议或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通过,采用公开栏等形式向村民如实公布。
4、听取意见。每次公开后,应广泛征求和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5、答疑解释。村民委员会应该认真地对待村民的质询、查询和解释答疑工作,力争让每一个村民满意。
三、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
(一)成立组织机构
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一般由3至9人组成,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从村民或者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
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
(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职责
1、审查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
2、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并及时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
3、征求并反映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4、督促村民委员会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答复
(三)监督程序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步骤、时间或者形式有异议的,应当自村民委员会提出具体方案的5日内提出。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提起异议之日起5日内给予答复;确有问题的,应当及时纠正。村民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步骤、时间或者形式有异议的,可以自村民委员会提出具体方案或者方案公布后的5日内通过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提出,也可以直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提起异议之日起5日内给予答复。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的答复或者纠正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异议并申请书面答复,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调查处理并给予书面答复。
(四)问题的处理
1、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不履行监督职责的,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罢免其成员职务。
2、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在村务公开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村民会议依法罢免负有责任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不按规定的内容、步骤、时间和形式公开村务的;(2)弄虚作假、侵犯村民利益的;(3)干扰或者阻碍对村务公开进行监督的;(4)打击报复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和对村务公开提出异议的村民的;(5)违反村务公开规定的其他行为。
3、在村务公开中发现的挥霍、挪用、侵占、贪污集体财物等违法行为,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村委会要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之真正做到工作有序,办事有据,理事有章。
(一)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其主要职责是决定村政发展规划,公共建设项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二)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制度。成立群众代表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审核、监督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村收支计划、重大财务收支项目等,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要建立村务公开档案、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档案、村委会工作档案、村党支部党务公开档案,将公开的内容及审议时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记录进行归档、保存,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资料要真实、完整、规范,保存期限与村财务帐簿相同。
(四)建立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年终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勤廉双述,由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的勤廉情况提出质询后,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凡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按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五)建立审计监督制度。乡(镇)及其以上农村财务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要对村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常规审计;对征地补偿,农民负担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以及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离任等进行专项审计。
(六)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县、乡(镇)两级要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目标管理。县每半年、乡(镇)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考核。检查工作由各级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配合进行。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当前农村工作的新情况及上级对“两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成立县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推进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
(二)认真学习,统一认识。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深刻认识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教育,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和监督,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指导,逐步规范。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要注意总结提高,形成制度,规范运作,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各乡(镇)要以“难点村”为重点,结合实际,规范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式,健全制度,做到内容全面、真实、具体,形式灵活多样。要突出财务公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公开,明确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重大事项即时公开的要求。
(四)检查验收,巩固成果。县、乡(镇)“两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派出检查组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开的内容、形式、制度、监督措施、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督促落实,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年末县“两公开”领导小组将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考核,将检查考核情况全县通报并将考核结果列入县乡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第五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的精神,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福建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和省委组织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搞好城乡基层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农村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村务公开是指村民委员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形式和程序,将村民普遍关心的、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重大事项予以公布,并接受村民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共同抓好村务公开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民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第二条 县、乡、村三级都要成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协调本地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县级领导小组由纪检机关和组织、农业、民政、计生、财政、审计、土地等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办公室具体工作。乡级领导小组由纪检、组织、民政、计生、财政、土地、经管等部门人员组成,一般要有群众代表参加,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办公室,并确定一至二名专(兼)职办事人员。县乡两级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会议,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每年组织一次调研,解决存在问题,督促工作落实,推广典型经验,促进整体提高。村级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分别由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并至少要有两名群众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一般应确定一名专(兼)职办事人员。村级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包括村务监督小组组长参加的会议,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自查结果向村民公布;每半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情况,自觉接受监督。
第三条 村重要事务实行民主决策。下列事项,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经村党组织研究同意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1、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财务计划;
2、村计生、文书、财会等其他人员的拟任人选;
3、由村财支付的村干部工资(含奖金、补贴等)发放人数和标准;
4、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承包方案、村集体资产的承包经营和转让;
5、道路等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建设承包方案;
6、村庄规划的报批、宅基地使用的同意和报批;
7、乡(镇)统筹、村提留及劳务的预决算和使用(税费改革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8、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分配;
9、村计划生育、征兵、户籍等工作;
10、村、组集体土地承包和流转;
11、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和发放;
12、代征、代缴税款;
13、征地补偿费的管理和发放;
14、村民普遍关心和涉及村民利益的其它事项。
村重要事务的决策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
1、决策初步方案由村民委员会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向村党组织提出;
2、村党组织召集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联席会征求意见并研究同意;
3、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事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依法认定其无效。
第四条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
1、实行村帐乡(镇)审。逐步实行村会计联合办公日和代理记帐等制度,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和审计监督。
2、村集体的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不得交叉兼职。村会计人员应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更换。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集体财会人员。出纳员、保管员每月按期向会计员报帐、对帐。会计员按照财务制度规定按时做好结帐和公布工作。
3、村集体实行财务计划制度。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当年财务收支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后执行,并报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4、村集体存款户头使用的印鉴应分别保管。财务专用章由会计员保管,支票由出纳员负责填制,禁止公款私存。
5、村集体必须使用统一的收款票据。会计员负责办理收款票据的保管、领用、核销手续。
6、村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审批权限及限额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报县(市)区农业局经管站和乡镇政府备案。
7、村集体财务公开应使用统一的财务公开表格,会计科目及记帐方法按照财会制度,统一使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帐、表、簿、册、据;会计凭证须经村务监督小组审核后盖章入帐,并接受县(市)区经管部门(农村审计站)、乡镇经管部门审计监督。
8、严格执行“零接待”制度。
第五条 加强村集体资产和兴办村公益事业管理。
1、村集体耕地、山林、水面、滩涂、果园、厂房、矿产、店面及村办企业等承包项目,添置、拍卖或转让大宗资产、对外投资、入股、举办各项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并签订书面经济合同。工程项目支出实行预决算手续,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核。
2、村集体有特殊情况对外捐赠的,须经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研究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并办理关手续。
3、修建村道路、发展水电设施和教育、卫生、农田基本建设等公益事业,必须遵循减轻农民负担、量力而行和尊重多数人意见以及经上级审批的原则。村集体需要通过捐资或借贷筹集资金的,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提出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乡(镇)政府审批,并送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筹集的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独立核算,并随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待工程决算结束后再次向群众全面公布。
第六条 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工作。
(一)村务公开主要内容。
l、财务:主要包括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水电费以及村民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
2、征用土地和宅基地管理:主要包括村民申请建房用地、企业用地、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征用土地的征地补偿费的收支和管理、土地登记发证等。
3、计划生育:主要包括计划生育法律和法规、当年女性初婚情况、当年发放生育证情况、查环查孕查病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当年人口出生情况等。
4、集体土地和集体资产的承包经营:主要包括承包经营方案、承包经营招、投标,承包经营结果等。
5、村提留、乡(镇)统筹的预决算和使用:主要包括农业“三金”、教育附加费、优抚费等。
6、村集体经济收益及其使用情况。
7、兴办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公益事业经费的筹集及支出情况。
8、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
9、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及其他福利,公务活动方面的开支情况。
10、救灾救济、扶贫助残、拥军优属、社会捐赠等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情况,人民政府下拨的补助经费、专项经费的收支情况。
11、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的政绩、过失,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团员等。
12、十分之一以上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
(二)村务公开主要形式。
坚持定期公开与灵活公开相结合,以定期公开为主;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以文字公开为主。主要形式有:
1、在方便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村务公开栏。公开栏应相对牢固,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一般设置1—3个公开栏,公开栏高12米,宽3—5米;3000人以下的村公开栏数量、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在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上公开。
3、发放入户通知单或小册子公开。
4、通过广播电视、电子触摸荧屏等形式公开。
(三)村务公开程序。
1、村两委按规定时间提出公开内容和意见。
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审议通过。
3、村务监督小组组长签字公布(需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的应批准后公布,涉及财务问题的事项需经乡镇经管部门审核)。
4、村务公开资料立卷归档。
(四)村务公开时间要求。除涉及需长期公开的内容外,其他公开内容可分为性、常规性和临时性三种。
1、性公开内容包括:计划执行情况,考核、考评、民主评议,以及其他以为执行过程的事宜。性内容每年定期公布一次。
2、常规性公布内容包括: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村提留收缴、粮食征购以及其他例行的工作。常规性公开内容按月、按季或按工作完成后半个月期限内定期公开。
3、临时性公开内容包括:各种承包招投标,宅基地分配使用,救灾、救济和扶贫款物的发放,土地征用以及其它无法定期进行公开的内容;遇有特殊情况,如群众反映强烈并要求尽快公开的事务,要随时予以公开。
(五)村务公开后,村民委员会应当利用会议、村民议事日、专题座谈、意见箱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对村民提出的询问和意见,村民委员会能当场答复的,要当场给予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于15日内做出答复。半数以上村民不同意的村务公开事项,应当整改后重新公布。
第七条 村设立由三至五人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小组长由小组成员推选产生。小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财会知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村财会人员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村务监督小组的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的任期相同,若有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提出更换要求,须经本村有选举权村民过半数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通过,并按原推选程序予以补选。村务监督小组组长每年应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并接受评议。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威胁或者打击报复。村务监督小组对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其职责是: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执行;审查村务公开的各项内容;检查、监督村财务收支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征求并反映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对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出答复。
第八条 各县(市)区、乡镇纪检机关要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收集村民关于村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村委会任期内至少要组织人员对每个村的财务状况进行一次审核或审计,并形成实事求是、定性明确、一村一份的报告,向全体村民公开。乡(镇)农业经管部门要建立村级财务月审核制度,每季度向村民公布一次财务审核情况。
对村务不公开或者公开不及时的村民委员会,县级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以及乡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公开;对弄虚作假、欺瞒村民的,给予有关责任人员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改正;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以及有打击报复行为的,可以建议村民会议对村民委员会有关任人员依法予以罢免;对村务公开中发现有挥霍、侵占、挪用、贪污集体财物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条 各级人大、政协应主动介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视察、评议,并及时将评议结果、建议、意见通报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新闻单位要加大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通过加强村务公开、民土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典型,对群众反映强烈且证据确凿、影响较大的假公开和拒不公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促其整改。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