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机制 精心谋划---^^^县烟叶生产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 精心谋划
有力推动烟叶生产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县人民政府
***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又是山区县。发展烟叶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省市烟叶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县坚持烟叶生产的可续发展战略,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克服台风、干旱等重重困难,2007年,烟叶生产取得了“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效益增长”的好成绩。全年烟叶种植面积达1。78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800亩,烟叶收购总量突破了5万担,比上一年增长20%,烟农收入达到2845万元,增长了31%。回顾近年来***县抓烟叶生产的历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强化烟叶生产的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力度,形成强大推力
1、领导重视,凝聚了一支强有力的支援烟叶生产队伍。为确保每年烟叶产业快速壮大,县里成立了烟叶生产领导小组,抽调干部组成县烟草办。每年我们晚收之后召开来年的烟叶生产动员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悉数到场作动员讲话,取到了“及早谋划、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的作用。根据烟叶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做到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县领导、县直各单位均安排了烟叶工作挂钩联系任务,到烟叶生产重点村进行挂点帮扶。为了支援烟叶生产,县里将烟叶生产 列为乡镇班子的政绩考核内容,并对乡镇“四职领导”(即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烟草站长)及村组干部进行考核奖励,对在烟叶生产中有突出表现的干部和农民,由县里进行表彰,从而凝聚了一支“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为纵线、以县直单位和典型农民为横线”烟叶生产人员队伍网络,在人员力量上给予烟叶生产有力的保障。2007年,我们在全县烟叶工作动员大会时,一次就安排了18万奖励资金。
2、政策支持,激发了全县上下“兴烟富民”的热情。为完善激励措施,县财政在上年烟叶税中统筹20%,主要用于奖励先进,80%部分则由乡镇返还给各乡镇用于扶助烟叶生产。县财政每年还筹措烟叶生产专项扶持资金150万元以上。对于有关烟叶生产涉及的土管、水保、林业等方面,规费全免;县委宣传部、广电局、《新***》周刊等宣传阵地,对发展烟叶生产进行了范围广、密度强的舆论宣传;发改委、扶贫办、农业局、水利局等部门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台了兴烟富民的政策措施;农信社、物资部门、气象部门也从资金、物资保障、气象服务方面提供周到的服务。
3、出台惠民措施,确保烟农增收目标的完成。为保障烟农种烟增收,我们加强了农资帮扶、技术帮扶、贷款扶持的力度,筹措资金,对烟农按每斤烟叶0。75元的标准进行产后扶持,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出台一系列扶持和补助措施。对运用先进方式进行的生产,还在各环节进行奖励。为确保烟农利益不受损 害,县纪检、监察、公安、审计等部门,对烟叶生产进行全程跟踪,严打伤农、误农的人和事。特别是在烟叶收购过程中,确保烟农利益不受伤害。
二、加快烟叶生产的基础建设和科技兴烟步伐,提高生产能力
一是加快了基础设设施建设步伐。2007年,全县投入450万元,新建设、改建水陂23座、新建沟渠36。56千米,使5个乡镇14个烟叶村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全县2007年一年就新建、改建烤房507座,其中密集型烤房151座,“普改密”烤房233座、普通热风循环烤房123座。此外,还投入400万元新建了中村、洞头烟叶收购标准化站点,新建烟叶集并仓库一栋。今后,我们还将建立“烟农基本信息库”,实施烟农户籍化管理,并与气象、防汛抗旱、农技等部门进行合作,加强为提供烟农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的软件建设。
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的管理。我县在烟叶基础建设上坚持“敢于投入、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的原则,在狠抓烟田水利、烤房、标准化站点三项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强调有效管理和运用这些设施。所有基础设施均按照“一套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套严格的严格的运行监管机制”来建设和管理。我们将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作为激发农民种烟热情的另一种方式,对集中连片种植的烟叶的区域,在烟田水利资金投入上重点倾斜。县里对新建密集烤房的,按照4M、6M、8M规格在烟草部门已有补助外,再另扶持1500元—2500元。对现有密集烤房资源利用不当造成 闲置的,不再补助在新烤房建设资金。2007年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投入,着力建设了一批烤房群。
三是提升了科技兴烟的水平。为提高烟农技术水平,我县采取了多种方式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县里制定了《***县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将烤烟生产全过程技术方案印发给每一位烟叶生产管理人员、烟技员和烟农。2007年对烟农进行了3次轮训,受训人数达9000余人次,通过完善培训手段,细化培训内容,开展现场指导,使烟农普遍达到了“会种、会烤、会分级”的“三会”要求。
四是积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有效落实生产技术方案,提高实用技术的推广率,我们优化了烟叶员队伍结构,吸纳了一批有经验、容易与农民沟通的“土专家”为烟技员,使烟技员队伍实现专业化与本地化结合。通过发挥烟技员队伍的作用,大力推广漂浮育秧和密集型烤烟技术。鼓励烟农实施稻草还田、石灰土壤消毒和机耕技术,改进了种植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创新烟叶生产的发展模式和服务烟农方式,挖掘发展潜力
烟叶生产作为***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在创新烟叶生产的发展模式和服务烟农的方式挖掘潜力。
1、将发展烤烟生产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县有一半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将烤烟作为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选 取新农村建设点的进候,优先考虑烤烟生产基础好的村庄,通过新农村建设资金与烟叶生产扶助资金的同时注入,整体改变村庄面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2007年,我们为100多个烟叶村的修建了水泥路,在拆除旧房的同时,在科学统一的规划下,用旧材料新建了200多个烤房。烤烟生产作为富民兴县的重要途径,我们将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列为农民知识化工程的范畴内,使种烟技术得到广泛传播。一大批有了烟叶生产技术的农民走了种烟致富的道路。
2、依托新经济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烟叶生产需要技术、也需要劳动力。在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输出的客观条件下,我们依托新经济组织建设,以协会、合作社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部分烟农扶术水平不高、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我们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在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中成立烟叶生产协会、烟叶生产合作社。在资金、劳力、技术方面互帮互助。由烟农协会把耕地集中起来连片种植,不但效益实现了最大化,而且实现统一管理,新技术推广也更加便捷。在新经济组织的作用下,合伙种烟、合作种烟、劳务承包、劳务入股等新鲜事例层出不穷,有效地提高了烟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序。
3、将烤烟生产与招商引资结合,吸纳了一批有资金、有技术的外来烟农。为扩大种植规模,培植一批规模划生产的重点农户,我们将烤烟生产与招商引资结合,到福建、广东等省引进了一批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到我县种植烟叶。2007年 共有20多户位外来农民在我县种植烟叶1000多亩。他们的到来,扩大了种植规模,带来了新技术,本地农民也从中受益,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用市场化手段,提高烟叶生产的能效。为保证“烟有其田”,我们将土地租凭承包、土地有偿流转等经验运用到烟叶生产之中,采用烟农土地入股、技术人员或种烟能手技术入股、提高合作化水平,有效解决了“有田无力种、有力无田种”的矛盾。在烟叶生产过程中,积极尝试烟叶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在商品化育苗、机械化整地、专业化烘烤、社会化植保等市场手段,提高烟叶生产专业水平。
5、建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烟叶生产的风险。烟叶生产自身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为保障烟农利益,我们县烟草办从20%烟叶税统筹金中按2元/担的标准提取专项基金,财政及烟草再筹集部分资金,建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基金。根据当年受灾情况,经核实、审定,对烟农实施救助。今后,我们还与专业保险公司合作,积极探索烟草生产的农业保险业务。
通过近年来的摸索,我们在烟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省、市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兄弟县市的宝贵经验是分不开的。与烟叶生产先进县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决心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烟叶生产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大家的支持和关心。
第二篇: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加强可持续发展
摘要:为了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烟叶生产的科研投资力度,加快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脚步。本文结合皖南烟区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烟叶生产实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并且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科技创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纵观全局,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强化的资源限制,以及各国就科技创新展开的激烈竞争,我国在科技创新竞争方面稍显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阻碍。我国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国家烟草专卖局也不断的提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尤其是在烟叶生产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的地区。
一、科技创新是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烟叶生产是一项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的产业。在烟叶生产中,科技创新能够有效的提升烟叶的产量和质量。烟叶生产利用科技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烟叶生产的必要手段。近些年来,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结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烟叶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皖南烟区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专项科技成果的发布、八点精准烘烤技术的推广等。科技创新为烟叶生产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力量,为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自2008年以来,皖南烟区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完善生产技术体系,通过引进实用机械、自动化烤房以及品种和区域优化,特色烟叶面积由5万亩左右增加到10万余,上等烟比例由45.6%上升为68.9%。
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1.人力物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是不相同的,科技创新需要的是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及资金的保证。为了促进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皖南烟区的烟叶生产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展开,逐渐完善了科技生产的设施,先后建立了黄山等5个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并且以技术中心建设为载体,培育出了一支具有专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是15人,中高级职称的4人。同时,皖南烟区还重视培基层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先后与多家管理培训组织合作,在QC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基础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10余场次的专业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还显著提升了烟叶生产人员的专业水平。
2.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相结合。烟叶生产离不开自主创和联合创新相结合,在创新的基础上要加强和与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构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烟叶生产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为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皖南烟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土壤所、河南农大、郑州烟草研究院、青州烟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了高校科研技术的优势,建立了烟叶生产新品种试验示范、土壤肥料定点实验等项目,推动力科技创新再迈新台阶。
3.实施科研项目。近年来,皖南烟区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构建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培训出了一批具有专业科技水平的人才,总体上提升了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水平。皖南烟区结合当地气象局,对烟叶生产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风力光照等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适合烟叶生产的最佳环境,以及如何避免对烟叶生产的不利环境,促进烟叶绿色生产具体方案。
4.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烟叶生产重要的是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进行转化,其中,烟叶生产示范基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场地。皖南烟区建立了6个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园,共计1600多亩,为烟叶生产的组织、技术试验、成果转化搭建了科技场地。烟叶生产示范基地共投资了800多万元,烟叶生产实现了集约化培养,加快了科研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并且将本地的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升了一大阶段。
三、加强科技创新的途径
1.改变传统观念,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传统观念里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烟叶生产发展的需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烟叶生产观念和“单打独斗”的烟叶生产模式,促进烟叶生产向现代化的转变。烟叶生产的方式要改变传统观念里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的模式,实现科技化的管理,提升烟叶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烟叶的质量。强化烟叶生产的市场主导地位,形成多种模式的烟叶生产劳动力合作和资金合作,强化烟叶生产基础,以利益为驱动激发合作者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最大化烟叶生产的利益。
2.加大烟叶科研投入力度。根据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真正需要的是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力量,加快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制,尽力培育新的烟叶品种,提升烟叶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的能力,加快生态环境的构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培训专业化的烟叶生产的队伍,争取做到普及烟叶生产户的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个体烟叶生产户的科技效率。加快农业推广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快烟叶品种的良性建设。尽量完善烟叶生产设施建设,完备烟叶生产服务机制,构建烟叶生产技术开发、推广和服务的一体化体系。
3.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个口号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科技创新在烟叶生产中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极大地促进了烟叶生产的发展与模式的转变。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烟农仍然遵循着传统烟叶生产模式,不接受新事物,甚至抗拒科学技术在烟叶生产中的应用,这些做法无疑阻碍了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转变传统思维模式。烟叶生产是一个垄断的行业,并且在20多年里始终是从上到下的管理体制,在这种形式下实行科技创新是有一定限制的。科技创新技术的应用多以从上到下的模式进行,致使一部分人并不是真正的关心科技创新,而只是跟从上级的烟叶生产模式,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受阻,不能发挥实际效力。同时,一些从事烟叶生产的农户与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对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烟叶生产的科技创新。烟叶生产想要真正的实现科技创新,就必须要摒弃行传统思维模式。
5.应用新型实用工具。烟叶生产要不断的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小、实、活、新”入手,做好新型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依据烟叶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新型生产工具,比如,烟叶种植多以丘陵为主的地区可以选用中小型的烟用机械,例如一些绿肥翻压深耕机、覆膜机、移栽机等,提高新型实用工具的利用率,实现轻松化生产烟叶。结合本地烟叶生产的情况选择出合适的实用工具,以科技创新为基础,降低烟叶生产的成本,提高烟叶的质量水平。
6.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加快科学技术的转化与推广,重视对基层员工与烟农的技术培训,整体提升烟叶生产主体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主体的培育。第一、加强农艺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指导的层次;第二、加强到户到田的现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第三,建立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服务人员信息库,完善服务人员的补充体系;第四,加强对合作社建设的帮扶与资源支撑,不断完善烟农服务型合作社体系建设,增强农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作者单位: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朝阳,张红胜.我国烟叶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武夷科学,2O06,22(12):261―267.[2]张忠锋,徐秀红.试论我国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烟草,2000(1);30-31
第三篇:精心谋划合力攻坚
精心谋划合力攻坚
确保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
---市纪委监察局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三阶段情况汇报
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
根据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三阶段即“集中攻坚,破解难题”阶段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委局机关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仔细谋划,抓住重点,制定措施,攻坚克难,第三阶段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认真研究谋划,切实把第三阶段重点工作研究清楚,谋划到位。
第三阶段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持续时间长,也是干部作风建设年出成效的关键阶段。一是领导重视。根据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安排和要求,纪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第三阶段工作安排,学习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下发的《第三阶段工作要点和督导检查重点的通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制定下发了《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破解难题工作实施方案》、《中共石家庄市纪委机关党委关于在机关开展干部工作纪律、组织纪律集中整饬活动实施方案》、《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
第三阶段工作要点及责任分解方案》,使委局机关全体干部明白第三阶段工作的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方法步骤;三是明确工作要-1-
点,进行责任分解。依据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要点及督导检查重点》通知的要求,结合职能特点,围绕十个方面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成26项具体工作,明确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
二、抓住主要环节,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目的在于全面实现干部工作、生活、学习、纪律作风的根本好转,以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加强,促进第三阶段工作的圆满完成,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出成效。委局机关紧紧抓住全市开展的“干部工作纪律、组织纪律集中整饬活动”这一契机,及时制定下发了《中共石家庄市纪委机关党委关于在机关开展干部工作纪律、组织纪律集中整饬活动实施方案》,在委局机关实施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的素质工程建设,全面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着力纠正少数干部不遵守请销假、考勤制度,无故旷工、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不按规定参加会议,或在会场打瞌睡、接打电话、摆弄手机等会风不正问题。通过委局机关干部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的集中整饬,较好的解决了党员干部在工作纪律、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工作纪律不严、作风浮躁,敬业精神不强、得过且过,工作标准不高、责任心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大局意识不强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三、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确保“集中攻坚,破解难题”阶段取得实效。
委局机关结合职能实际,建立了“五项制度”:建立领导分工负责制。分管书记、常委对分管室处梳理出来的难题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制定措施,明确解决时限,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建立攻坚台帐。对每一个难题明确解决方案和解决时限,解决一件注销一件;建立跟踪督办制。机关作风办督导组对梳理的难题开展专题督查,重点督查领导责任是否落实、推进措施是否有力、工作成效是否明显、群众反映是否满意,以全程跟踪督查确保难题有效破解;建立交流分析制。各相关室处及时上报难题破解进度情况,机关作风建设年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交流推进会,分析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推动整改落实;建立案例分析制。机关作风办简报组对上报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一些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典型案例,及时编发简报进行总结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促动难题的加快破解。
委局机关通过对第三阶段目标任务要求的认真分析研究,准确把握重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对重大工程项目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合力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了全程效能跟踪。对和平路快速大道、裕华路景观大道等20项国庆60周年献礼项目开展了效能监察。配合有关部门,对12个县(市)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督
导检查,通过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强化了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以优化全市发展环境作为着力点,全市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各类收费项目进一步压缩规范,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切实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力度,认真开展公路“三乱”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开展了我市第八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与上期招标价格相比下降了5.7%,为患者让利1800余万元。不断加大案件查处和行政问责力度,市纪委直查案件比上年同期分别都有大幅增长,仅上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各类违法违纪案件549件,挽回经济损失490多万元,进一步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力度,查结商业贿赂案件66件,涉案金额3260余万元。
制定出台了《廉政风险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确定100个重点单位作为廉政风险评估工作联系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预警防范措施,全市初步评估廉政风险点42400多个,有效推进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全市共清理小金库32个,涉及资金1500余万元;严肃查处了6起典型案件。
以解决重信重访问题为重点,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化重访、解重访”专项活动,市本级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64件次,重信重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6%。全面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市广大乡村开展了“巡百乡、进千村、访万民”巡访活动。开展“千村帮扶”活动,积极帮助农村解决问题。与鹿泉市铜冶镇永壁西街村联系,着手建立农民书屋,方便农民了解农村政策、实施科技致富;深入到高邑县高邑镇东关村、连留村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帮助两村制定方案,使强村更强,弱村迎难而进。积极探索村民监督的有效机制,着力在村民监督上求突破。全面启动我市村级监督组组织建设工作,全市已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600多个。使村民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
下一步,一是继续协调相关部门对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合力攻坚,对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限时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并做好解释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形成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长效机制;三是从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层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力树纪检监察干部廉洁、高效、务实、文明的良好形象。
石家庄市纪委监察局“两项活动”办公室
2009年10月30日
第四篇:县烟草专卖局烟叶生产经验交流材料
上半年,县局烟叶生产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注重环节、细化管理、严格质量、提高单产”烟叶生产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效益促发展”这一根本目标不动摇,在管理上下功夫,在服务上树形象,在质量上挖潜力,在单产上做文章,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全县共5个乡镇17个村149户烟农种烟,落实烟叶面积1938亩,预计收购烟叶60万斤,亩均产量300斤以上,单产达历史最高水平。目前烟叶采收烘烤已接近尾声,正在进行收购准备工作。回顾上半年的烟叶生产,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早布局,恢复信心促发展
至两年间,为落实国家局烟叶生产“稳控”政策,大规模压缩烟叶种植,将面积保持在1000亩,曾一度让地方政府和烟农产生烟叶生产不重要、烟叶发展不需要的错误认识,烟农纷纷弃烟外出务工,烟叶生产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信心也跌至冰点。初,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县局党组果断采取措施,提出“打破目前僵局必须以提振各方面信心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并全力抓好落实。一是由党组成员带队组成几个工作组,并充实调整烟叶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逐家逐户深入农户家庭进行座谈走访,向烟农表明烟草部门重视和决心发展烟叶生产发展;二是通过电视台、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宣传国家烟叶提价政策和产前扶持标准提高政策,向烟农表明国家政策支持烟叶生产发展;三是积极向县政府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讲解信阳烟叶价区调整及行业出台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等有关优惠扶持政策,引起县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3月15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许远福带领相关人员察看了楠杆漂浮育苗工场和檀岗村、李岗村烟田基础设施建设,检查和指导烟叶生产工作,对县局发展烟叶生产决心大、惠农工作做得好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烟草部门发展烟叶生产。通过大力宣传烟叶生产政策,以及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让烟农看到了希望,种烟信心迅速得到恢复和提振。
二、严管理,狠抓环节提单产
年初,县局党组一致认为,今年是烟叶生产恢复发展的关键之年。只有保证烟农效益最大化,才能发挥出种烟致富效应,才能为来年烟叶生产发展卯足后劲,烟叶生产规模虽小,但必须要做精做优,做出精品。为此,县局党组一直把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作为今年发展烟叶生产的首要奋斗目标。
一是调整布局,发展规模种植。今年,县局在烟叶生产布局调整上,力求向基础好、种植水平高的大户发展和转移。通过布局调整,烟农平均种植面积在17.5亩以上,百亩以上种植户2户,50亩以上种植户3户,全县逐步形成了张岗村、魏湾村、檀岗村、李岗村、张河村和草庙农场等6大连片种植规模区,集中度大大提高,比较效益十分突出。
二是足量施肥,奠定高产基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提高单产,在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上,今年我们都做了大幅度调整,在用量上,增加了氮、磷、钾的用量比例,在施肥方法上,采取了基施、穴施、追施相结合方法,满足了烟株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为优质高产打下了基础。据初步统计,全县亩产350斤以上烟田340余亩,占比例18%,其中亩产400斤以上的烟田50余亩。
三是精细管理,确保高产稳产。在强化烟田管理力度上,今年我们分别设立了技术员和烟农环节管理考核奖,并从生产科到烟站、从烟站到技术人员,建立了烟田管理层层责任制。同时,为将精细管理落到实处,上半年我们组织烟叶生产环节考核3次,并分别对管理较好的前三名烟农给予了自行车、肥料等物资奖励,促使烟农不仅在技术措施的落实上要产量,而且在环节管理的精细程度上要产量,为烟叶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有效保证。
三、重服务,筑底夯基上台阶
打造烟叶生产新形象,牢固树立“烟农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是今年县局党组“优质服务促发展”的工作宗旨。一是物质服务到家。在生产季节来临之前,我们就提前备足肥料、农药、地膜等400多吨生产物质,并在生产环节及时分发到种烟农户;二是技术服务到位。在技术培训上,邀请许昌烟草研究所专家讲课,分环节对烟农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烟农300多人次,同时在技术指导上,采取面对面指导和信息指导相结合,为部分烟农开通了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对不同烟农、不同环节的问题,因时因事通过短信进行技术指导,先后发送指导信息100多条;三是灵活服务到点。今年移栽环节,许多地方因干旱缺水,移栽困难,烟站租用洒水车送水,保证了适时移栽;在烘烤环节,楠杆镇李岗村王围子组烟农因距离新建密集炕房群较远,外运鲜烟叶存在困难,专门备用了一辆送货车为其运送烟叶,解决了烟农的烘烤问题。诚挚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烟农的一致认可,也为今后的烟叶生产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抓质量,基础设施强保障
烟叶发展,基础先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烟叶的坚强保障。县局在项目实施上,坚持高标准、科学化、规范化,保证了项目实施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工程质量。一是高质量完成去年烟叶基础设施项目。上半年,县局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7项,行业投入资金930万元,顺利通过了省局的验收。二是灵活推进今年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统一设备招标时间较晚,烤房建设不能尽快竣工和投入使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预案,明确责任,克服土地征用、场地施工难度大等各种困难,多方协调,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加强质量监督,强化过程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进度关;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电力部门,迅速为烤房群点增设电力改造线路,争取了主动。在烘烤期间,为烟农协调修缮炕房32座,及时解决了烟农适时烘烤烟叶的燃眉之急。烘烤高峰期,7个点60座密集烤房已全部投入使用,确保了今年烟叶烘烤工作顺利进行。
虽然我们在今年的烟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烟农发展的信心仍需巩固和加强;基础设施项目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以及生产技术队伍建设仍有待于提高和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不回避矛盾,主动解决矛盾。下半年,县局将努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保证我县烟叶生产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一是认真抓好烟叶收购工作,计划定于8月22日开磅收购,力争在10月1日前全部完成收购任务。二是加强烟叶后期管理,确保今年烟叶丰产丰收,应收尽收。三是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及早做好明年烟叶生产规划,确保4000亩的烟叶生产目标任务得到落实。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创新模式 精心谋划 开创校外教育新局面
创新模式 精心谋划 开创校外教育新局面
——发展中的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地处鄂西北边陲的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2006年中央专项资金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县级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由一个中心和两个基地组成。中心占地面积6705平方米,建有七层活动大楼一栋,建筑面积2444.8平方米;建有距县城15公里的青少年野外生存训练基地一个,占地面积近4000平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与县民政局共建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个。目前活动中心能开展科普教育、文化艺术、运动健康、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活动、社会实践等五大类别活动,常年开展的活动项目有穿越电网、大脚板、同心鼓、能量传递、风火轮竞赛、吹箭、田径类、球类、科技探索、模拟汽车驾驶、天文气象观测、组装智能轨道车、心肺复苏急救、器乐、棋类、礼仪训练、声乐、舞蹈、钢琴、电子琴、书画、手工制作等30余项。特长培训有声乐、舞蹈、钢琴、电子琴、书画、乒乓球、篮球等我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引导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锻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校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稳步推进,初见成效
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紧紧围绕服务青年学生、促其健康成长这一基本理念,坚持公益性原则,积极开展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各种主题活动、系列公益活动及专业特长培训。
1、大力开展主题教育。一是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轴心,以大型主题教育为切入点,我们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配合城区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从2008年起,我们每年的活动安排表上都有几项规定动作:三月份与团县委一起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母亲节组织学生举行“感恩母亲”征文活动;四月份与县委宣传部、县新华书店等部门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五四青年节配合城区学校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清明节组织城区学校除初
三、高三毕业生和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外全部到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参加祭奠活动;每年九月份高中新生入学时,我们都组织新生到王家坪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慰问养老院孤寡老人活动等等。二是发挥中心职能,组织全县性大型活动。中心协同县职业技术学校连续开展了全体城区学生参加的“校园歌(舞)大赛”、“播音主持大赛”;配合我县创建省级、国家级卫生城市这一中心工作,我们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开展了“创文明县城,从我做起演讲赛”;配合团县委开展 “四清行动 我们都是护水人”万名志愿者保水质大型行动;我们还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实际开展了“科技伴我行”、“革命歌曲大家唱”、“志愿者在行动”等主题教育。郧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真正成为青少年学生德育基地。三是发挥辐射作用利用特殊节日,如“五四”、“六一”等节日,配合周边学校开展主题教育。
2、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活动场地、活动项目。为充分体现校外活动中心的公益性,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形成了活动免费常态化,开展了经常性、大众化、实践性强的公益活动。每周周四积极组织城区学校的学生到中心开展活动,场地项目有大脚板、吹箭、风火轮、穿越电网、同心鼓、能量传递、心肺复苏,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年达3000多人次。周末图书室、阅览室、天文室、科技智慧园、乒乓球室等场馆全天对城区学生开放,充分发挥活动中心的职能作用,活动中心逐步成为了城区学生课外活动的乐园。
3、大力开展艺术及体育等特长培训。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好,在对青少年学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把艺术、体育等特长教育作为我们的突破口,通过这些特长教育项目扩大活动中心的影响,加强对活动中心的宣传,提升活动中心的人气,吸引青少年学生来中心参加活动:先后开设了钢琴、电子琴、舞蹈、计算机、书画、科技制作、模拟驾驶、篮球、乒乓球等活动项目。
4、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课程改革。着眼学生发展与需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先后报审手工豆腐制作、剪纸、三弦等特色课程。
5、关爱青少年学生,预防青少年犯罪。为大力推进我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进一步推动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县文明委决定,由县文明办、教育局、团县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共同建立郧西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总站),郧西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督导建设县直各中学、乡镇中心学校、中学校辅导室,并成功举办两期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班。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与全县各职能部门协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志愿者活动,摸清全县留守儿童、有不良行为少年及服刑人员子女清单,然后包联到人,定期走访。
二、整合资源,创新发展
1、依据地域优质社会资源、整合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为充分利用郧西县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景区的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经多方努力,2013年清明前夕将王家坪烈士陵园正式授牌为“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4年又在观音、六斗、关防等乡镇建起了多个校外德育教育基地。以中心为主阵地,在全县形成德育辐射网络,形成自己的优势。,2、发挥地方优势,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研究、继承和发扬的东西,“七夕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郧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郧西三弦”作为七夕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心以此为契机组织城区中小学生成立一支“郧西三弦”演唱队;组建乞巧手工制作中心;组建天河传统艺术中心及郧西民歌小调声乐班;郧西上津民间戏曲声乐班。为培养地方文化传承人才、服务郧西经济做出了贡献。
3、实践中求发展,送活动下乡镇。郧西偏僻落后,少数家长只重视升学分数,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关紧要,甚至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愿让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尤其是郧西“9.01”事件后,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将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也为了让远离城区,远离中心的农村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中心优质、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我们在积极组织城区学生到中心开展活动的同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送活动到乡镇”活动。每星期周四我们都会带着活动器材,把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手工以及各类游戏活动,送到乡镇中小学校,受惠学生多达两千余人次。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公益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也让孩子们在考验智慧,提高行动能力的游乐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更好地发挥了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很好的促进了城乡交流合作,对推动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衔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4、积极筹建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提升中心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拓宽服务面,打造活动中心新的增长点,经活动中心多次申请、县教育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考察论证,郧西县委县政府决定与郧西县龟龙山庄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郧西县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该基地距离县城七公里,距离五龙河风景区五公里左右,拟投资九千万元,面积120亩,该基地集军事训练、科技探索、素质拓展、文体活动、农林实践、生活体验于一体,一次性可接待学生1200人,年接待学生达3000人以上,辐射湖北省西北地区青少年学生,受益群体预计20万人以上。该基地2015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2016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回首过去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我们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校外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大量的资金支持与耐心指导,我们更清楚校外教育任重道远,我们的工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与同行先进单位相比差距很大,与青少年学生及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活动保障性比较差,活动不能常态化。但是活动中心工作人员不会被困难吓倒,我们会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中心工作情况,及时深入到基层学校倾听校长及学生对活动中心建议和意见,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与协作。“依托中心、依赖本土、依靠教师”“基础扎实、管理严谨、求真务实”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干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一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行为准则。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郧西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这朵小花一定会在鄂西北边陲这个小县城常开不败。
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中心”发展步履艰难,其原因有:一是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纳入财政预算的经费只是象征性的;二是“中心”本身是公益事业单位,想通过专业特长培训创点收弥补经费不足,但又无上级物价部门红头文件的政策支持;三是省级财政给了一定的经费扶助,但对于我们“中心”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2、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参与率已呈下滑趋势,其原因是:一是现有国家统一配置的活动项目与设备器材己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新奇兴趣的需求;二是家教家养现象极为严重,可以说无师不在家教,节假日时间,学生绝大部分都在班主任、主科教师、艺术教师的家里进行文化补习或上专业课;三是专业指导教师的活动创意、表现行式、指导艺术等不能适应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四是学生参与校外科技活动、艺体活动、社会实践的时量、表现、评价等未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五是组织学生参加“中心”校外活动的工作情况未纳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3、要加大对“中心”管理人员、专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整体提升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创新活形式和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