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凡事讲安全没有不安全(先进事迹)
凡事讲安全 没有不安全—记王村斜井优秀青安岗员董立杰先进事迹材料
董立杰,男,30岁,大专文化,现为综合队大班岗长,青安岗员,他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扎根生产一线,以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全队上下的一致赞誉,特别是他作为一名青安岗员,两年来,他没有违过一次章,也没出过一次工伤,赢得了工友们的称赞。由于本人成绩突出,连续多次被矿评为“安全先进个人”、“十佳安全标兵”、“优秀青安岗员”。
他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严格遵守矿上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进矿伊始,他就暗下决心,非学出个标兵,干出个榜样来。从一个最普通的的运输工,到掘进工,电工,到岗员,再到岗长,一步一个脚印。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自己首先不做。和同事们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百米井下随处都有他的身影。他把岗位安全知识当作是专业技术,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虚心地向老师傅们请教各种生产问题。凭着这股子钻劲,董立杰很快就成为了一名独当一面的技术好手,“三违”隐患从未逃过他的眼睛,他的这种勤奋学习、肯干钻研的精神带动了全队青年职工的学习劲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矿团员青年树立了榜样。后成为综合队一名最年轻的青安岗长,他牢记岗长职责,大胆管理、认真负责,积极配合队上搞好当班期间的各项生产任务。
问起董立杰本人,这些年安全工作为啥做得这么好?他总是笑嘻嘻地说:“干活时不忘安全,不安全的活咱不干,凡事讲安全,就没有不安全”,董立杰本人在职工中是“没说”的,领导安排干啥活,他就干啥活,不论白天黑夜,不干完决不收“家伙”,大家都说这小伙有股子“牛”劲,只知道干活,不知道休息。在井下艰苦的环境中,他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不休工,头痛脑热坚持上班,家中的大事小事交给妻子,一心扑在工作中,从未因家庭锁事误过工,做到了全年全月出满勤,干满点。
董立杰担任青年岗员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放过任何一点安全隐患。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每一部绞车是不是完好,钢绳钩头有无问题都能做到先检查,后运转。在汇报上,做到认真仔细,不厌其烦。及时与信息站,队领导取得联系及时汇报情况,排除不安全隐患。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许多工人错误的认为:安全和生产是矛盾的,而董立杰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先搞好安全,才能搞好生产。他在同事中经常说的就是,挣钱为了享受,如果挣钱变成了自己的痛苦,家人的不幸,不如睡在热坑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遵章守纪方面,自己首先做到不违章操作,并能制止他人的违章操作。表率是从一点一滴做出来的,在一次放车时,由于挂钩工忘记从上部车拿链环,在挂车时,把绳环套在矿车链环上准备放车,被董立杰当场制止,自己一路小跑从上面拿下链环挂好车。制止了一次违章行为,令班组的人打心里服气。
董立杰同志工作八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他的奋斗足迹和精神实质,让每一个熟悉他的人都被这位年青小伙所感染。“他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人,是一个团结同志,敢于吃苦的人”,有人这样评价他。几年来的摸爬滚打,他和他的工友们练就了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作风。2006年12月 正在使用的真空磁力开关突然断电,直接影响到本队的安全生产,队领导十分着急,在现场的董立杰没有胆怯,没有惊慌,他主动认真对开关故障进行分析,他运用所学知识和平时实践经验,对开关进行维修,但是怎么也修不好,这时在一旁的对领导说不修了还有一台新的,但是修一台新开关至少需要6个小时。这将对队上的影响有多大,但是站在一旁的侯斌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再一次认真分析断电原因,一边检查开关,最后是由于保险丝负荷不够,他从新更换了保险丝,开关又恢复了正常,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受到现场领导和职工的交口称赞。
董立杰在担任综合队岗长期间,他每天总是坚持入井查隐患,从未因事因病休过工。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他经常组织岗员,学规程,学案例,讲认识,讲教训,自己从来没发生过一起人身事故,哪里有危险活,他就第一个冲在前面亲自干,近两年就处理重大安全隐患17起,“三违”人员逐年下降,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保证了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工作中他深深地认识到,班组工作和青工的安全工作都要干好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当前,青年的思想复杂,思维方式多元化。但他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工一帮一”等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本岗青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使本班的“三违”率,“工伤率”逐年下降。
董立杰在担任岗长以来,在提高生产安全率的同时,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每年年初,他都为自己制定一个节约计划。工作中,他从一掀煤、一根木头、一个螺丝钉做起,来实现自己的计划。日常工作中,董立杰节约材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见到即将埋住的能用的物料,就回收复用。几年来,董立杰节约回收的旧料等物品,为矿节约资金1.2万多元,远远超过每年的自定计划。
董立杰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守本职岗位,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努力。在他所面对的煤炭事业中,在默默的奉献中,他无悔地追求着、实践着自己的理想,用自己实际行动和精益求精的信念,不断攀登着生命里新的高峰。
“老安全”重安全——记新建煤矿工会主席石元令
石元令,今年58岁,现任七煤公司新建煤矿工会主席。他任矿工会主席职务时间不长,可从事煤矿安全工作已有38年。由于他担任矿工会主席职务后仍然很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因此人称“老安全”重安全。
在通风岗位上起步
1971年在采煤岗位上工作了半年的石元令,由于工作认真,事业心强,被采区领导选调到通风管理岗位,他先后在通风做过保安工、瓦检工,当过通风区的班长、段长,又去鹤岗干校学过通风技术,后任技术员、通风区长,1988年末任矿通风副总工程师,1996至1999年间先后任新建煤矿和新立煤矿通风安全矿长、安全矿长。
石元令业务技术精湛,安全生产管理上有常规、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他结合理论知识撰写的《煤矿通风现场管理》一书受到很多通风管理人士的好评。
石元令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很多荣誉,他多次被评为七煤公司、七台河市的劳动模范,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2000年、2003年在七煤矿区还唯一一个被评为黑龙江省安全先进工作者。
在业务技术上亮招
石元令在任通风安全矿长、安全矿长期间,人说他有“两多一高”。他下井的次数多,发现的事故隐患多,事故预见率高。一次,石矿长说某采煤面瓦斯有涌出的可能,当时很多人都摇头说不可能,两天后该采面真有很高量的瓦斯涌出了。有一次去一个矿检查,石元令说,落地的大绳要架起来,不架起来就是重大事故隐患。该矿闻言没当回事,事后真发生了大绳伤人的重大事故。有的干部还列举了石元令不少预见要出事故的例子,都很服气,有人说他有什么招术,石元令回答得很干脆:科学!他说,我没有“三魂六体”,只有业务技术上的研究。
在工作岗位上传承
石元令任矿工会主席后,热爱“安全”的老本行没有丢,他多次在工会干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工会工作千头万绪,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开展好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全矿不出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这是头等大事。
“老安全”重安全。新建煤矿是七煤公司最大的煤矿,矿大、安全群监员又多,发挥好安全群监员的作用,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一道防线。石元令让工会有关部门召开全矿安全群监员工作会议,给全矿127名群监员办培训班讲课,提高群监员的业务素质,在矿、公司、龙煤公司开展的百日安全生产和“安康杯”系列活动中,他们都很好地发挥了作用。
每月逢“六”是工会系统的安全检查日,逢这天石元令就组织全矿工会干部上岗,自己还带着“老宝贝”小铁锤,便携下井查隐患。石元令说,小铁锤作用很大,能敲帮问顶,能敲敲道夹板松不松,爬场子面、过上下山时还能当拐棍用,一举多得。
谈起“老安全”重安全这个话题,他说,工会视察工作,我们把安全视察列到首位,井下查,地面安全要害部位也要查。去年全矿举办了两次大型的安全生产板报展、安全书法绘画展,今年二季度初又举办了安全生产现身说法和开展了对安全不放心人的大走访等活动,工会在安全方面开展的活动越多,越受矿工们的欢迎,矿工们普遍懂得这个理:一人安全了,全家都幸福。(
第二篇: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
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
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每一个人必须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抓实干,使“严抓、严管、严考核”的安全管理思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强调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平时干工作,制度是怎样制定的,就怎样不折不扣地落实;标准化是怎样要求的,就怎样认认真真地执行;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永不放弃,直至最后完成。
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强调的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任务面前,不管是否理解、是否有异议,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从行动、思想上双统一,形成共识,整个团队才能形成合力,勇往直前。那种出了问题,总是千方百计从客观上找原因,挖空心思向别人找借口的人,必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抓安全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讲安全没有任何借口,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敬业的精神。负责任、尽义务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要把工作当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全力以赴,做就做的最好。只有这样,安全才有保障。(惠州工务段:詹军辉)
第三篇:第二次作文:凡事留有余地 评讲
致远中学2015届高复班作文评讲教学案
第二次作文“留有余地”作文评讲
学习目标:
1、熟悉层进式和对照式混用的作文模式
2、掌握层进式议论文的基本写法,能写作规范的层进式议论文
学过过程: 一材料再现
从前有个出色的雕塑家,他的手艺远近闻名。一天,一个雕像爱好者向他请教秘诀,雕像家毫不隐瞒地说:“没什么秘诀,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行了:一是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把眼睛雕小一点。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还可以扩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雕像爱好者听后茅塞顿开。
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述的材料,考生在作文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做人做事凡事都要留有余地,才能进退自如。留有余地,方得大自在(赵曼如)可从下列角度论证:
从为人处世上说:留有余地是一种生存智慧。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吃亏也智慧,开前门勿忘启后门;
从哲学上说:绝对化意味着谬误。
从宗教上说:堵塞别人生路意味着自断退路。如:别把自己逼到悬崖,帮助他人等于帮助自己;
从环境上说:破坏原生态及平衡者必将自食其果。如:别砍了,不要重演狼和鹿的悲剧;
从经济上说:预算和计划都要留有余地。如:计划应考虑弹性要求;
从军事上说:除非你是百兽之王,否则,休想占有整个森林。如:留一点给别人; 从法学上来说:凡规则皆有例外,恶法非法。如:法外有情;
三、论证思路和结构(纵式、横式、思维递进)开头(引论):
1、由头入手,列举留有余地的例子如:正面:六尺巷的故事,蔺相如的例子、孟尝君门客收租烧债券的例子等引入,反面:不能留有余地的例子,导出观点
2、名言入手,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孟子),莫扯满蓬风,常留转身地,弓太满则折,月太满则亏。(清。金石诚)反是留有余地,攻人之恶勿太急(菜根谭)论证是什么
解释概念,回答是什么:留有余地就是说话不能说满,做事不能做绝,他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是做事没有十足把握时的回旋余地(王业猛),是做事的谨慎态度和大度胸怀(盛利)就是给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留有缓冲地带(韩序磊),是做事要留有一定的弥补空间,是理性思考的体现更是一种智慧象征(沈秋)是给自己留有的退路和后退的空间(王义庄)是长远的生存智慧,是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评估(孙奇)是行为过程中留下的回旋余地,是前瞻而不忘后顾的体现,是智者做事的原则,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和经营者的策略(张威)是一种与世俯仰的宽容之道(王玉旺)论证为什么
分析为什么要留有余地:(重要性、必要性)从个人,社会,国家可以谈。可以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军事争锋谈。致远中学2015届高复班作文评讲教学案
让社会和谐,国家可持续发展(朱冬)留有余地,尽显从容(王赛)让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洪燕飞)可以坦然的面对各种意外,是前进的后盾,是成功的基石。(陶鲁)可以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王义庄)只有留有余地,我们才能在桃华柳密处觅得小径,在大江东去时华丽转身,在万径人踪灭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享人生曼妙的风景(冯越)只有留有余地,才能有机会领悟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真谛(骈凯旋)才不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陈迟)让邻里关系的火药变成花的芬芳。(刘奔驰)在某种程度上说,余地就如弹簧,你留得越多,那么也许你被弹得越高,(徐丽)论证怎么办
怎样去留余地:需要有宽容之心,长远的眼光,智慧(李莉)抛弃狭隘观念,用一颗宽容真诚的心去对待生活(夏雪)站在自己的角度,更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陈迟)冷静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沈秋)在生活中,低调的人犹如一匹素锦(朱玲)留有余地就要学会全面思考(陶鲁)只有目光长远才能留有余地(胡洋)
四、辩证分析
1、留有余地不要反对一气呵成:如果我们做事有十足的把握,一气呵成把事情做好当然是好事,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我们常常无法一步到位,这就需要留有余地。
2、留有余地不是不讲原则:对于危害人民利益,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道德,触犯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情况下,我们决不能留有余地。而是毫不留情,用于斗争。
五、作文病因
1、本次作文在审题上主题单一,应该没有难度,但依然有走题现象,如对退一步和留有余地混淆,需要注意的是,退一步是为了留有余地,而留有余地决不仅是寻找退路
2、论证思路不清,结构混乱,没有掌握层进式结构的基本思路。3,、论证过程的绝对化现象,缺少辩证分析和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
4、事例不准确。
六、作文评优 优作:
七、[他山之石]
“余地”杂谈
长风破空,残阳如血,一声凄烈的马啸划破一望无垠的寂寞苍穹。“虞兮虞兮奈若何?”剑锋一转,结束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生命。(由头入手,反面事例,形象描绘)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下余地,于是演绎了“霸王别姬”的悲剧。留有余地,才能成功创造驰骋的空间。(分析由头,得出观点)
中国人似乎很看重“余地”。留有余地就是“三思而后行”,留有余地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有余地就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留有余地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留有余地就是“中庸”之道,留有余地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从民族心理谈留有余地,回答是什么)
越王勾践被吴所败,沦为吴王马夫。他没有自刎没有投江,作了个似乎不够有气节的决定:甘为人奴。但他不是沉沦,而是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因为留有余地,勾践演绎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
老虎扑食要先退一步,这样才能用此小小缓冲奋力一跃。留有余地,就是增强生命的韧性。(列举两事例,一人类一自然,论证分论点一:留有余地就是增强生命的韧性。)致远中学2015届高复班作文评讲教学案
大泽乡遇雨,众人不能按期到达指定地点。严刑苛法不容有违,法令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星火燎原,秦朝统治风雨飘摇。这是因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没有为人民留下生存的余地。
(反面论证不留余地的危害,以上是以古为例)
古人不留余地酿成大祸,而温古思今,挤榨生命的人又何其多。(由古转而论证今,构成古今层进式)
看透支青春的年轻人耗费时光,碌碌无为;看利欲熏心的贪官污吏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看头脑空虚的市井男女日日灯红酒绿。这些人不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歇斯底里地耗费生命,不留余地,终将得到时间的惩罚。(用反面面例论证不留余地的危害)
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只有留有余地才能为成功多辟几条道路,给生活空间的拓展留下希望和生机。
(正面论证留有余地的重要性,与上面构成正反对照论证)
留有余地并不是畏缩不前,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魄力。只有奋斗了,余地才能发挥作用。(辩证分析,加深深度,这是加分点)
我站在原地不动,抬头看天上的流云。为生命留下余地,然后奋斗进取,这恐怕就是我一生追寻的目标了。(回到开头的情境,结束全文)
点评:本文不是集中写“留有余地”或“不留余地”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在谈古论今中,通过鲜明显豁的对比和形象化的说理将这两种不同选择的结果展示出来,从而使文章体现出了较强的思辨性和震撼力。作者善于将“我”放到文章中去,纵横捭阖中处处可见性灵和思想的闪光,同时也真正体现了“杂谈”之“杂”。本文不是从一般意义上来看“留有余地”和“不留余地”的问题,而是更多地站在历史兴亡和生命盛衰的高度与视角来观照,这也使行文显得充沛淋漓,豪迈大气。(大山点评)
退一步的天空
姑且叫他“羿”吧!因为他控弦破的、百步穿杨的射术令人叹为观止。皇帝与他以帝位为注,他的那支箭却偏离了靶子。这就是所谓的“目的颤抖”。因为心里只许成功的目标,堵塞了后路,不留一丝余地,面对目标时,心却在颤抖,失败成为必然。
何必要把自己置于万丈深渊的边缘,使自己无路可退呢?凡事留有余地,留下能退一步的余地,即便是泰山崩顶之屑也溅不到你,因为有一步的距离,“麋鹿兴于左”也不能使之“目瞬”了。
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死,一条是屈辱。最后他选择了屈辱。我想,当时的他是否也在“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中徘徊,可是,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死,就没有了余地,没有了退路。在那时,他退了一步,有了后路,“沉溺缧绁之辱”,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退一步后的天空,是极其绚烂的辉煌。
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刘邦忍受项羽之威,最终取得汉家天下;勾践“引臣妾归吴,三岁而不倦”,卧薪尝胆,终于称霸中原„„退一步后的天空,有成功者的彩虹。
一位白手起家最终腰缠万贯的商人,却从来没有账本。他说:“每次做生意,我都告诉自己,除去创业时的三百元,其余的都是利润。”多么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在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社会,许多人行色匆匆,劳苦奔波,追求越来越高的物质价值,一旦失去这些东西时,还有多少人能够保持这样的豁达?一个人为自己留足了余地,在他的生命里,将永远只有赢利,只有成功。何乐而不为呢?
海明威在功成名就、事事遂心后却饮弹自尽,而他的那位朋友,却悠然自得,渔樵江渚上,安享余年。因为海明威爬得太高,心也早已不在顶峰,最后发现无路可退。没有余地、没有退路的生活,使一位伟人急促地画上了生命的句号。站在峭壁边,你只能看到万丈深渊。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吧!当你退一步时,会看到风轻云舒,会看到更广袤的天空,会看到充满希望的地平线!
点评:文章以传说中的神射手“羿”起笔,引出了“目的颤抖”这样一个现代医学概念,从而干脆 致远中学2015届高复班作文评讲教学案
而巧妙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丰富、生动、典型的事例跨越古今,层层铺开,而又无不指向“留有余地”。其间精到的评析既是有力的收束,又是对读者深长思索的指引。结尾处再次出现的“万丈深渊”,呼应了开头,也使人们对“不留余地”的无路可走和“留有余地”的无限风光有了更多更新的体会与感悟。
值得特别注意的还有两点:
一是作者剪取和化用材料的能力。司马迁“留有余地”和“不留余地”的抉择惊心动魄,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因而用墨不惜,韩信、刘邦、越王勾践等人则是点到为止;“商人”和海明威的例子也可以放在别的观点下来用,但在作者的牵引下也算是恰到好处。
二是古代文化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对作者的滋养。引自《心术》《离骚》《报任安书》等作品中的名句似信手拈来,而又无不契合熨帖,显示出作者不凡的语文功底,同时也使文章更具厚度。其语言凝练古雅,亦为文章增色不少。
凡事留有余地(时评)
做人做事要多给自己留些余地。给自己留下余地的同时也是给别人留下余地。给他人留下余地,为人处事就多了有效沟通的空间。
有效沟通就是以和为贵。比如同事、朋友之间发生口角,首先要想到这是暂时的,终究还要言归于好。若是双方出现矛盾时,立马拉开架势恶语相向,什么短都敢揭,什么坏事都敢说,什么坏话都敢骂,这不叫留有余地,而叫自断后路。
《菜根谭》中有“攻人之恶,毋太严”的戒训。其意就是说,在人与人关系中,本着忍让的精神,有理性地吃点亏,别人就欠着你的情,从而你也有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你因为要惩戒一个人而令自己情绪激动、脾气暴躁,终日想着如何整治那人,以报复他对你的伤害,你可算是用心良苦。不过,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举动,未免是太愚蠢了。
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被人得罪的滋味。你可能因此而气得嘴唇发颤、脸色苍白、想出拳击倒眼前那人,但最后你还是把怒火强自压制下来,总算没有做出激动的行为,只是你心中含恨,无法忘怀那被羞辱的一刻。你希望做个宽宏大量的人,却不知如何消除不快的记忆。俗语有云:“大人不记小人过。”可惜你仍未达至“大人”的度量,站在“想报复”及“忘记它”两者之间,无所适从,那是煎熬!在这种煎熬中你忘却了多给自己乃至他人留些余地所能享有的境界,因此你不是在这种煎熬中爆发,就等着在这种煎熬中失败!
紧张的心情会给你带来无形的压迫感,你的心胸也会变得狭隘、多疑善妒;不快的回忆会勾起你各种恶念,你的痛苦不但不会消失,反而还被自我愚弄一番。然而在余地的空间,让你憎恨的人,也会有可爱可敬的一面。谁是敌人与朋友?那是很狭义的二分法。
与人争辩时也一样。以严密的辩论将对方驳倒固然令人高兴,但也未必非将对方批驳得体无完肤不可。因为只要略想想就知道,这样做其实是很愚蠢的,不但对自己毫无好处,甚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得不到对方的认可,而且终究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受到对方的攻击。当我们和他人发生摩擦时,首先要了解他的想法,然后在顾及对方颜面的前提下,陈述自己的意见,给对方留有余地。这一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需记住。
《韩非子》中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生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鳞则几矣!”传说龙在温驯的时候,人可以骑在它的背上,但是它咽喉下有直径一尺左右逆生的鳞,如果有人触及那片逆鳞,它必定会吃掉你。正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击,如果以对方有错为借口盛气凌人地斥责对方,使对方感到无地自容,那么你就应当小心了,因为对方总有一天会报这一箭之仇的。因此,即使应该斥责对方时,也要为其留一点退路。没有退路、没有余地的人注定很失败!
点评:本文作为时评,从日常生活的说话做事去谈留有余地,针对性强。
第四篇:凡事讲效率--高中学习经验总结
凡 事 讲 效 率
说到学习的方法经验,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各人的智力水平,包括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各有千秋,而且从小学到初中的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较难改变的学习习惯,因此有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里,我只想就学习效率这一点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从高一开始,我的班主任王宝玉老师就跟我们强调学习效率的重要性。我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我对高中快速、繁重的学习任务很不适应,导致当时的学习完全失去了节奏,晚上学得很晚,而上课时却精神不佳,经常打瞌睡,课也就没怎么听了。最终导致的就是成绩一路下滑。当时,王老师告诉我们:“做作业要讲究效率,如果晚上做作业做到自己感觉到效率在下降了,就不要再做了。”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也是这句话,教会我改变我的学习节奏,慢慢适应了高中的生活。因为课堂其实是最重要的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下课了作业就做不下去,只能用磨的。到最后,时间浪费了,效率却极其低,是真正的事倍功半。长期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也会不断下降。
讲效率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王老师从高一就要求我们晚上睡觉不得晚于十一点半,就是为了强调我们在学习时间的学习效率。物理洪继兰老师更是要求我们课必须离开座位,走一走,放松下身体和大脑。但必须强调的是,在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出了学习、做题要讲效率外,考试也要讲效率。高三刚刚开始理综考试的时候,没有经验,面对大量的题目有点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写。考过几次理综,受过几次打击后,王老师才慢慢给我们进行讲解理综考试的做题方法。他说:“做题要按单位时间内得分高低的顺序来做。”做理综时,把选择题做完之后,可以不要按顺序挨个挨个做,从后面这十多道大题中挑选出自己拿手的题目先做,保证高效率得分。这样,到最后即使卷子做不完也没事儿了,因为基本上自己该拿的分已经拿到了,这就已经绰绰有余了,考完也无憾了。
所以,凡事要讲效率,学习更要讲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第五篇:讲奉献没有过时
讲奉献没有过时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
新近发生了不少案例: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谋取工程提成,放松监管致使桥塌楼毁;有的领导干部,为给亲属的公司牟利,利用职权推广不适宜种植的种子,导致当地小麦大面积严重减产„„“为捞自己一块砖,扒了大家一幢楼”,某些领导干部一事当前,“私”字当头,利欲熏心,把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抛到了脑后,出问题是必然的。
集体主义一直是我们党坚持的价值导向,甘于奉献也是共产党人优良的政治品质。一句“团结就是力量”的响亮口号,凝聚起了中华儿女“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坚定意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脑子里多一点集体概念,心里边多一点群众利益,行动上多一点埋头奉献。
时空变幻,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变,但我们党倡导的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没有变。“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所有人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并不否定合理的个人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动力;“以人为本”也要求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利益。“大河”“小河”相互依存,个人集体并不矛盾。在现实中,缺乏“合理谋利”思想、公益公德概念和公平竞争意识,造成一定程度的伦理失范、道德滑坡、底线失守,各种损人利己的丑恶现象可谓触目惊心。在此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改作风、讲公益、勤奉献,引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好转。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党章要求,是刚性的党员义务;焦裕禄那种不为名、不为利,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形象,是历久弥新的精神激励;带领全省人民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召唤。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利益,但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多想奉献少想索取。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不谋一己之得失,但忧事业之兴衰,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物欲所诱,不为浮华所动,不为私情所扰。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就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