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邢台电大2012春土木专业数学文化第一次作业
邢台电大2012春土木专业数学文化第一次作业
因数学的魅力而喜欢它
姓名: 郭军霞 教学班 :2012春土木工程 学号:12*** 邮编:054000 摘要:数学是有魅力的,它像音乐一样和谐,像图画一样美丽,而且它在更深的层面上揭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内在的规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比音乐和图画更有魅力。
关键词:魅力
实用
广泛
无处不在
在一路走来的学习中,除极个别的尖子认为数学是有趣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感觉数学枯燥,不好学,拖分,如果不会,连蒙都蒙不对,无奈呀,我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认为数学就是学来考高分的,如果考不好,那就怕怕怕,我学不好,连本学期的工程数学课,天天来学,心里也惧怕三分,但愿能全部学会。在对数学文化课程开始了解,学习老师制作的课件后,才发现数学原来如此有魅力,我们不得不因为它的魅力而喜欢这门学科。
一、数学是一种思想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数学源于生活,又对我们的生活给以美妙的解释。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自身,无非是质与量两个方面。所谓“质”,表现为好坏,优劣,善恶,美丑等等;而所谓“量”则表现为长短,粗细,大小,厚薄,轻重,形状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等等。数学就是从量的角度把握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努力,所以数学是一种思想,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一种精密的语言系统。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反映。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慎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正如美国数学史家 M克莱因所说的那样,任何时候,谁想找一个推理的必然性和准确性的例子,一定会想到数学。他还曾对数学做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给人快乐。数学依靠的是两样东西,逻辑与创造。
二、人们对数学的追求
1、各种实用的目的。
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术水平的推进和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们的科学思维和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个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数学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用数学模型研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用数学手段进行社会和市场调查和预测,用数学理论进行风险分析和指导金融投资等,在许多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也开始受到重视。数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美妙和它对于智力的挑战。数学是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因此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数学的美丽使研究数学成为一种乐趣。这就是菲尔兹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符拉基米尔福沃特斯对常人眼中枯燥的数学的认识。当然对于另一些人,包括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学的首要价值是它如何能够被应用于他们的工作之中。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慎重的, 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加强数学语言教学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数学表达以及交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数学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数学知识应用广泛性。
数学的基础和可靠性依赖于语言知识和规则。数学是科学的主要术语,数学和科学具有许多共性。包括都具有对可以理解的规划的信念,想象力和严格逻辑的相互影响,诚实与公开的思想,17 世纪以来数学的发展清楚地表明,社会生产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又推动数学的发展,并为数学发现提供灵感。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证明对自然的深入研究是数学发现最丰富的源泉。数学是科学的王后,同时也是它们的女佣。作为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数学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和推崇。数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数学是训练客观且精确的判断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数学尤其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及对结果的验证,而这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影响。
三、数学的奥妙在于它的无处不在
数学的奥秘不在于发现它的完美和复杂,相反在于找到最经济和简单的表述和论证。因为数学在现代文化中扮演着中心的角色,所以对数学性质的基本了解成为科学素养的需要。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数学探索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考虑这些抽象在现实世界是否存在对应的本物。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智力的核心在于思维。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应该包括认知,计算,思维三个方面,而不能简单地将计算等同于数学。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数学至今魅力不减是因为 , 一是数学理论一经确立,基本上不会被推翻,以后只是深化和推广而已,不象其它自然科学分支经常发生新理论取代旧理论的现象。二是它的高度抽象性使它居于比自然界及至其他自然科学更高的层次,自然规律和谐用数学结构表示出来时,已经抓住了最本质的特征,由形似到了神似的地步。数学史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波澜壮阔,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博精深,令人临川浩叹,逝者如斯夫。它精英荟萃,令人心驰神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它是数学与哲学,历史等学科的综合,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最早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之一,数学无处不在。
四、数学的美丽
我们有美丽的数学,大家都发现了: 崇山峻岭,花丛灌木的累积状之美;日月星辰的光芒和孔雀开屏的尾羽射线状之美;蜗壳螺壳的回旋状之美;如雪花晶体的对称状之美;鱼鳞和鸟羽的排列状之美;龟甲叶脉的网目状之美.;虎皮豹皮的斑文状之美;垂柳的平行线之美。
再看几何图形中美,圆.,人类的知觉对圆形是偏爱的,其原因在于它的绝对完美性, 和谐,稳定,使人称心舒畅,在心理上达到满足的最佳状态.。抛物线,阿基米得在名著《抛物线的求积》中,利用力学和穷竭法,,算出物弓形的面积,是微积分思想的先导,他还巧妙地用抛物线帮助作出正七边形.。椭圆和双曲线,这两种圆锥截线也是后来在天体力学中找到了应用,古代希腊有椭球面音乐厅,乐队配置在个焦点的位置处,以得到良好的声音,反射效果。
五、数学的特点
数学能够把看起来复杂的事物变得简明,把看起来混乱的事物理出规律。数学的语言是形式化的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构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的特点是明晰、严谨、简洁、规范。数学语言使科学精确化,是人类文明,宇宙文明的共同语言。
纵观所有的一切,数学是如此有魅力,我们要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数学的美,它就像一个美女,清纯可爱,它像一个阳光男孩,帅气,我们没有理由不喜欢它。
参考文献
1、《数学文化》 顾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 252页
2、《数学是什么》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 547页
3、《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克莱因著 李宏魁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
4、《数学教育哲学》 齐建华 张松枝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5、《数学的魅力》魅力无穷 《中学数学》2005年01期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9日
第二篇: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一次作业
1.按照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类,称为土的工程分类。2.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
3.土方工程的施工往往具有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
4.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与原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称为(最初可松性系数)。
5.在确定运土自卸汽车数量时,应以挖土机(能连续工作)为原则。6.填方施工应尽量采用(水平分层)填筑,以保证压实质量。7.预制桩的强度达到(70%)可进行起吊,达到100%后可进行运输。8.灌注桩发生断桩时,其位置常见于地面以下(1-3)m软硬不同土层交接处。
9.预制桩在现场的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
10.最后贯入度是指打桩时最后每(10)击,桩的平均入土深度。11.浇筑混凝土时,浇筑速度越快,其模板受到的侧压力(越大)。12.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13.干硬性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14.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中,直径为25mm的Ⅱ级纵向钢筋宜采用(电渣压力)焊接。
15.若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搭接长度应以较(细)的钢筋计算。16.当楼板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1.2N/MM2)以后,方可上人继续施工。17.在浇筑有主次梁的楼盖时,施工逢可留在次梁(中间1/3跨度)范围内。
18.先张法适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预应力(中小型)构件。19.槽式台座的主要承力结构是(钢筋混凝土传力柱)。20.后张法的张拉控制应力取值(低于)先张法。
21.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可采用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预埋管法等方法。
22.在先张法生产轴心受压构件时,其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23.制作预应力屋架,常采用(后张法)。24.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米)为宜。
25.砖砌体施工中,每次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一般为(1.2~1.4)m,称一步架高。
26.拌制混合砂浆时,生石灰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27.砌筑砂浆留置试块时,每一组试样有(6)块。28.在单层厂房结构吊装中,柱的绑扎方法有直吊绑扎法和(斜吊绑扎法)。29.柱在采用单机旋转法起吊时,应使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基础中心三点共弧。
30.吊装柱子时合理的绑扎点位置应按柱产生的(正负弯矩)绝对值相等的原则来确定。
31.屋架就位分为斜向就位和(纵向就位)。
32.屋面坡度<3%时,油毡要(平行于)屋脊铺设。
33.抹灰工程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34.一般抹灰分为(普通抹灰)、中级抹灰、高级抹灰等三级。35.一般抹灰层的厚度为(20)mm。36.用于罩面的石灰膏其熟化时间不少于(30)天。
37.刚性防水屋面的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38.流水施工的空间参数包括工作面、(施工段)、施工层。39.网络图中时差主要有总时差和(局部时差)。
40.常用的施工组织方式有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41.流水施工的工艺参数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42.网络图中耗时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43.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逻辑关系组成的网状图形。44.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的工作称为(虚工作)。45.由于材料或施工工艺的要求决定的间歇时间称为(技术间歇)。
46.单位工程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4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是(施工方案)。
48.施工方案的关键是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49.对于一般机械工业厂房,常采用先土建后设备的程序,也称为(封闭式)施工。
50.施工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有网络图和(横道图)。
51.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其工期应控制在(规定工期)内
第三篇:数学文化课程作业
教育科学学院 12初等教育班 钟舒怡 201213032131
数学文化课程作业
(三)1.分形:分形理论是人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不完全规则事物的一种数学抽象。分形理论自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学科,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计算机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社会学、人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各个领域,成为当今国际上许多学科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分形理论是研究和处理自然与工程项目中不完全规则图形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分形理论正起着把现代科学各个领域连接起来的作用,人们把它与耗散结构及混沌理论共称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科学上的三大重要发现。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分形的思想和方法正在不断的应用发展,日益影响着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分形理论的广泛应用,一些新的数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被不断提出,显示了分形理论的强大生命力。
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前沿和重要分支,在分形造型、自然景物模拟以及图象压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图形学和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形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日见受到人们重视。对具有分形特征的图形图像进行变形也越来越成为热门,分形变形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2.感想与建议:数学文化与人类一般文化的不同,与人类一般文化相比较,数学文化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它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语言系统——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按照简化自然语言的方向,按克服
自然语言中含糊不清的毛病的方向按扩充它的表达范围的方向去改进自然语言的结果。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的本质区别之一是变元的使用。由于使用了各种变元,数学语言能够较好地表示一般规律。其次,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标准 —数学认识论、数学真理观。数学在它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逻辑论证来检验真理性的学科标准。这些集中地、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人类思维中极宝贵的逻辑性和简约性。再次,它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数学课程中谈数学文化,与在数学教育中倡导人文性并不能混为一谈。一方面,数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数学知识建构中的人性特征,固然可以作为数学文化的生动材料,但是,对于数学教育的人文性来说,需要考虑的东西显然要更多一些。换句话说,后者比前者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数学教育中倡导人文性,其含义应该不囿于数学文化语境中的“人文性”。另一方面,数学文化的基本素材并不必然对等于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性。这是因为,数学文化兼有科学文化与
人文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一特点使得数学文化在数学课程建设中扮演着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功效。数学文化保留了既有的数学活动的痕迹,是有关数学现象的一种客观纪录。在数学课程中谈数学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选择问题,这至少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数学文化必须与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相协调、相一致。想的课程设计应该是融知识与文化于一体的。第二,数学文化应
它体现出对于数学前进方向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倾向、一种引导和一种归结,而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与历史的展现。第三,数学文
化应该与学习者的既有文化系统做一个很好的切合。所以,数学文化在数学课程中予以渗透,这一思想倾向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果在数学课堂上过度纠缠于数学史的枝节,就会偏离数学课堂的核心目标。数学课程的核心是教数学,而不应该是数学知识的演化史,或者数学故事、数学家生平,甚至数学的应用价值,都不代替数学本身。这里,数学课程的过滤与选择功能应该发挥其对于数学文化材料的更大的作用。在有限的课程容量与资源的限制之下,数学课程应该把什么样的“目标”和“素材”放在优先和重要的位置,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理解是,“数学文化”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就是一种数的印象、数学的“感觉”和“知道”,即不一定非要会证明、非要把细节和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知道个大概和有这回事就行了。所以,希望以后上这门课的老师能更加形象的介绍这门课程。
第四篇:2014年春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判断题:
1.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2.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
3.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
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二、单项选择题:
1.1725年,天津卫改制为(C),隶属河间府。
A天津县B直隶州C天津州
2.开埠后,(C)最先在天津强划租界。
A法国B意大利C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BC)。
A大罢工B亚罗号事件C马神甫事件
2.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开始轰击天津,直隶总督仓皇出逃,守城的重任落在了(AC)等人的肩上。
A义和团B联军C水师营
3.革命党人在英租界小白楼召集铁血会、振武社(ABC)等团体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A光复团B急进会C女子革命同盟
4.北洋通商大臣还加授钦差大臣关防,可以(ABD)。
A代表朝廷接见外国使节B签订条约
C统辖地方文武D筹建近代国防工业、统帅庞大的新式海陆军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第一次作业答案
《教师专业发展》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 教师角色——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2. 教师专业化——具体来讲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职业专业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3. 专业自主权——初任教师——所谓专业自主权是指专业成员不受专业外势力的控制与限定,有权做出“自主的”职业判断。
4.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发展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5. 入职教育——就是新教师从受聘上岗到转正前这一段时期所接受的指导和训练。这是新教师过渡、体验、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快进入学校文化系统扮演职业角色的重要环节。
6. 职业倦怠——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7. 反思日记法——反思日记法是指教师以写教学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其反思型能力的发展。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的原因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对于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专业发展水平等大有裨益。8. 微格教学法——微格教学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教师教育方法。它最初用于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当今又应用于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和课堂研究等方面。在实践中,它是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录像,然后重放录像,教师和有关人员边看边评议,分析问题,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对促进教师的反思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 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和整个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1.教师角色有哪些特点? 答:教师角色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点:教师角色具有自主性;教师角色具有个体创造性;教师角色具有人格化特征;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教师角色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2.当代西方对教师角色是如何定位的?
答: 当代西方是从多个纬度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的: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教师的职责更为突出地表现为市场经济培育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全球化思维”品质、能包容多种文化和从事多元文化教学的人;②民族国家中的教师角色——政治家、知识分子、社会公共文化和个人文化之间的传递者、社会上最重要的行动者等;③教育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是“改革派知识分子”、“改革的行动者”。④学校情境中的教师角色——“教师作为管理者”和“教师作为决策者”;⑤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角色——“教学专家”、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发者”、“艺术家”和“演员”、“环境工程师”等;⑥教师的自我职业角色—— “自我发展者”、“反思型实践者” 等。
3.谈一谈对教师专业化理念的理解。
答: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过程应是连续不断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多方面的变化过程,它既是教师认识过程的不断变化发展,又是教师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成熟的过程。也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专
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和狭义的专
业
化
(professionalism)。广义的专业化指的是改善专业人员的能力,使他们的知识合理化,它主要关心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教育行为时运用了多大程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它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审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关注教师的“任务”、“角色”、或“实践”;狭义的专业化指的是从集体的前途和战略出发,提高一种专业的社会地位,它着眼于教学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此外,也有学者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与教师群体的专业化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他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具体来讲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职业专业化,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但是,教师专业化最终体现于个体专业发展的水平,依赖于个体专业发展的追求。
4.简述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答:初任教师在入职段通常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适应期和发奋期。(1)初任教师在“适应期”所表现出的专业特征如下:适应期通常是初任教师受聘于一所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初任教师的主要专业特征为“求适应,求生存”。在此阶段的教师,刚踏入一个新的环境,再加上没有太多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教学活动及环境只有非常有限的知识,因此,对于所面对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所以在此阶段,教师所关注的首先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即能否适应新环境并在这个新环境中生存下来,为此每一位新任教师通常都会努力寻求学生、同事、督导人员的接纳,并设法在处理每日问题和事务时获得被肯定的信心。此外,教师不仅关切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会发现他们所预想的成功与教学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差距,也就是说,初任教师往往会经历一种 “现实的冲击”。(2)初任教师在“发奋期”所表现出的专业特征如下:“发奋期”大约是从初任教师从教的第二年开始到第四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发愤图强,大量学习,以便尽快成为一个“胜任教师”。在此阶段的教师会努力增进和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并注意提高教学技巧与能力,设法获得新的信息、材料、方法和策略。5.教师专业发展结构包括哪些
方面?
答: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应重点包括以下一些方面:(1)专业理念。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及学习等的看法,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统摄着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的其他方面。(2)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和新学科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多元学科知识结构。(3)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思维条理性、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与组织教学能力。有的学者认为,教师应具有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信息的传递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等等。(4)专业态度与动机。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6.简述费斯勒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答:美国学者费斯勒于1985年推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在对该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费斯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职前阶段(Pre-survive),指教师在大学或师范学院进行的职前培养阶段,也包括在职教师从事新角色或新工作的再培训的阶段;(2)入职阶段(Induction),是教师走向社会,进入学校系统和学习每日例行工作的时期。(3)能力建构阶段(Competency Building),在此阶段的教师努力增进和充实与教育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技巧和能力,设法获得新的信息、材料、方法和策略;(4)热心和成长阶段(Enthusiastic
and
Growing),教师在此阶段,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但是一位热心教育和继续追求成长的教师会更积极地追求其专业形象的建立,发挥热爱教育的工作热忱,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来丰富其教学活动;(5)生涯挫折阶段(Career Frustration),在此阶段,教师可能会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是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或是工作满足程度逐渐下降,开始怀疑自己选择教师这份工作是否正确;(6)稳定和停滞阶段(Stable and Stagnant),这一阶段的教师存在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这些教师只做份内的工作,不会主动追求教学专业的卓越与成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以说是缺乏进取心、敷衍塞责的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Career Wind Down),这是准备离开教育岗位,打算“交棒”的低潮时期;(8)生涯退出阶段(Career Exit),这是离开教职后一段时间。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对教师发展的阶段描述,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纵贯教师生涯的理论架构。更为突出的是,费斯勒借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教师的发展回归到教师的现实世界中去。总之,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无论是对于完整的教师生涯进行规划,还是依据教师各个发展阶段,对其提供辅助支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7.谈一谈如何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答:要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状况,首先要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其次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再次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最后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心理疗法缓解压力。
8.教师的反思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美国学者瓦利的划分,教师反思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技术性反思模式(Technical Reflection);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Reflection-in and on-action);缜密性反思模式(Deliberative Reflection);人格性反思模式(Personalistic Reflection);批判性反思模式(Critical Reflection)。详细答案请参见表5.3 :五种反思模式的内容及质量。
9.教师反思的过程包括哪些重
要环节?
答:教学反思的过程。一般地说,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的验证。但这几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替,界限不甚明显。
10.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反思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方法。(2)反思有助于教师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反思能促使教师经验量的增加;反思对教师经验质的提高也有帮助;反思性实践提高了教师经验的准备性;反思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究能力、自我意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特殊能力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思有利于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3)反思是通过教师个体水平进而提高组织水平的一种方式。(4)反思是改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地位和扩大专业自主权的有效手段。(5)反思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在古诗中,蜡烛即被赋予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因此,在今天看来,以蜡烛喻教师也是完全合理的。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权威消亡了。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3.入职阶段在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中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4.反思与思考没有本质区别。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论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应如何转换。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
(一)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
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情境下的孤立反思,忽视了与他人作为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创造的合作。其二,萧恩的反思概念仅者,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仅在个体水平上关注教学实践,忽
(二)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视了构成和影响教学实践的社会条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现代知识件。
传授者转变
7.试比较与分析反思性教学与常规
(三)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教学的差异。“跨学科型”教师转变
(一)根本动力不同
(四)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
(二)教学目标不同 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 常规教学: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三)教学主体观不同 2.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发展”
(四)教学过程不同
这一概念的内涵?
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结合实际,谈一谈初任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难。答:初任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对比美英日澳等国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谈一谈对我国教师入职教育的建议。答:美英日澳等国对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都非常重视,她们采取了多种形式为初任教师提供帮助和辅导。与这些国家的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相比,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5.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6.简要论述萧恩(schon)的反思性实践观。
萧恩是美国马萨诸塞技术大学的教授,他对世界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思潮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首次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这个概念,并撰写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如1983年的《反思型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和1987年的《反思型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在这两本著作里,萧恩深刻地批判了技术理性主义,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反思性实践观。(1)对技术理性的批判(2)反思性实践观。① 反思思维的内涵 ② ②反思的类型 ③ ③反思的过程
④ ④ 评价。威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后人进行反思研究提供了基础。
当然,萧恩对反思概念的认识也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对其质疑主要有两点:其一,反思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还是一种对话的活动?萧恩的反思概念过于强调个体在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