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助台风受灾区恢复重建的措施
帮助台风受灾区恢复重建的措施
目前,今年最强台风“莫兰蒂”已经远去,但是它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莫兰蒂”已导致福建、浙江两省严重受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各灾区应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在认真分析灾情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灾后重建方案。例如,在完善防灾减灾设备方面,可以免费给市民发放应急救援包,并宣讲应急救援包的使用知识,以此来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今后台风造成的损失。总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抓重建,科学制定灾后重建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因地制宜加快重建工作。对重建项目,要按照“百日大会战”的机制,抽调精兵强将来推进;用好省市特殊政策和措施,为审批、用林、用地、用路、征迁等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要全力做好财政资金保障,积极向上争取救灾资金支持,加快整合灾后重建资金盘子,优先保障“抢险、抢修、抢通”等短平快工作,以及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是抓组织落实,充分发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救灾力量的统一协调调度,统筹做好政策安排、资金投入和重建规划等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加强对恢复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开展全过程跟踪、督查,确保恢复重建工作科学、高效、有序推进;督促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计划、责任单位、责任人;突出宣传发动,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扶持政策的宣传解读,充分挖掘、广泛宣传群众自救互救、军民携手抗灾等先进典型事迹,进一步凝聚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三是抓长治久安,从解决屡次出现的问题入手,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要配齐设备,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人防办可以免费给市民发放应急救援包,市民也可自己主动配备,多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多一份安全保障,才能有效减少今后台风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危害。
POLOPA应急救援包是诸多的应急产品,放在一个方便携带的包内,用于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与应急逃生的一种工具包,按应急救援领域可划分为家庭应急包、汽车应急包、火灾应急包、地震应急包等。
POLOPA应急救援包中的物品有应急救护食品、卫生急救用品、应急自救工具等。这些物品都是经过科学的设计,可有效帮助受困人员解决难题。POLOPA应急救护食品包括压缩饼干、应急淡水和消毒片等,可以为被台风所困的遇险人员提供食物和淡水,保证遇险人员的身体机能正常。POLOPA应急自救工具中的手摇手电筒,不仅仅可以用于夜晚照明,还可以通过手摇的方式给手电筒充电,在家中困多久都不用担心没电。而且POLOPA手摇手电还可以给手机充电,被困时如果手机还有电,就可以很方便地和外界联系。因为台风影响,很可能遇上停水停电,如果自家地处低洼地带,还可能被困上一两天,这时候,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台风期间,常伴有暴雨,导致路面湿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安全起见,应在车上准备一个POLOPA汽车应急包。POLOPA汽车应急包中配置有车载灭火器、医疗救护包、应急口罩、多功能组合锤、防滑手套、除霜雪刮板、汽车电瓶搭线等,这些应急物品将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提升遇险人员的防灾能力。
台风虽然威力巨大、破坏力极强,但只要平时就做好防范工作,每个市民家里都能配备一个应急救援包,那么就可以把台风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也就越有利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也能越快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早日重建家园。
第二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灾区群众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需要重新建设和修缮的过程。为规范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制定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
一、倒损房屋情况的统计、核定
突发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后,各级民政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倒损房屋的统计、核定工作。
县级民政部门:一次灾害过程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本区域因灾倒损房屋情况逐村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在15日内完成核定工作,并建立因灾倒房和恢复重建台账(附表1);填写分乡镇的汇总统计表(附表2),并将分乡镇的汇总表上报
地级民政部门。
地级民政部门:接到县级民政部门报表后7日内,组织专门人员对重灾县进行抽查,并根据抽查分析结果填写分县的汇总统计表(附表2),上报省级民政部门。
省级民政部门:接到地级民政部门的报表后7日内,对重灾地(市)进行抽查、核实;根据抽查、核实情况填写汇总统计表(附表2),将全省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向民政报告;并以政府名义上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请示。
民政部:根据省级核定的倒损房屋汇总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评估。
二、组织实施
灾区灾民住房倒损情况核定后,各级民政部门即制定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意见或方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按照意见或方案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民政部:收到受灾省的重建资金申请报告后,根据倒损房情况评估结果,按照中央恢复重建资金的补助标准,提出补助方案商财政部下拨重建资金;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项目管理,指导地方开展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专项资金和出台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优惠政策。
省级民政部门:按照省级政府批准的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或省级政府的安排部署,商同级财政部门落实本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及时下拨中央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对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实施项目管理,指导本省灾区开展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资金和政策;收集、整理地(市)、县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工作措施及进展情况,汇总到市、到县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情况(附表3),按期上报民政部。地级民政部门:按照地级政府批准的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意见或地级政府的安排部署,商同级财政部门落实本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及时拨付上级下达的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指导和督促县级开展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督促重建资金和重建优惠政策的落实;全面收集县级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方案及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进度(附表4)情况,汇总、统计到县、到乡镇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情况(附表3),并将情况和报表及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
县级民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的主要责任在县级,实行县、乡两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1.明确组织领导。县级政府成立灾区民房重建领导工作机构,由民政、财政、计划发展改革、建设、国土、水利、扶贫移民、林业、内贸、工商、税务、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组成。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恢复重建项目的汇总、编制、上报、审批、协调和管理工作。乡、村两级确定专人负责重建项目的实施。
2.确定重建对象。需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应为:因为造成的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五保户和优抚对象。确定原则:本人申请、群众评议、张榜公布、严格审批。确定程序:分散建房的由本人申请、村委申报、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附表5);集中建房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审核申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附表6)、地级、省级民政部门备案。分散建房和集中建房审批结果均要在村级张榜公布。
3.规划、选址。县级政府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牵头协调建设、国土部门搞好重建选址、规划。重建规划的原则:以分散建房为主,集中建房必须先规划后建设;科学选址,不得在行蓄洪区、低洼地带、地质灾害多发地、风灾入口处等易灾地带重建住房,重建规划必须利于今后防灾减灾;合理设计,充分考虑当地住房整体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开展集中连片建房的地方,恢复重建的住房要设置永久性统一标识。
4.制定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恢复重建的标准,由县级政府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既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应基本一致。具体到户补助标准应按建房对象分类制定,建房对象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房屋全倒塌户、部分房屋倒塌户、严重危房户和房屋损坏严重必须修复的户。实行民主评议和张榜公布的办法,确定建房对象的补助标准。补助标准的确定要突出重点,不得平均分配。建房对象和补助标准确定后,由县级民政部门向确认的建房对象发放统一格式的恢复重建补助证。灾民根据恢复重建的工程进度,凭补助证领取政府补助资金或实物,每次领取情况登记在补助证上。
5.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落实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6.制定优惠政策。对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地方政府要出台文件,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目前,灾民建房涉及的相关税费包括:耕地占用税、土地划拨费、土地管理费、宅基地使用费、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建筑企业的建安营业税、建筑管理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工商税、特产税、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工本费、村镇工程建设许可证工本费、土地使用证费、育林基金、木材砍伐审批手续费等。凡灾民建房涉及到的收费项目,各有关部门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尽量做到少收费、零收费。
7.组织实施。(1)对经审批的建房对象在乡镇、村所在地张榜公布或通过媒体公布。公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补助资金数量,建房对象(户主)名单、政策优惠、建房补助标准和补助数量,恢复重建工作进度及责任人等。(2)将补助资金指标总额一次性落实到户,分期拨付。(3)督导乡镇、村、户的恢复重建工作。(4)全面实施恢复重建工作的进度管理:由县级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统一组织施工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承建方及集中建房对象签订重建协议。由建房对象自行组织施工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建房对象签订重建协议,确保重建进度和质量;对重建项目实施倒计时督导;对建房对象按进度分批拨款,确保重建资金有效使用。
8.工作报告:恢复重建前,县级民政部门要将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审定情况汇总表(附表3)、上报地级民政部门;恢复重建过程中,定期上报重建进度(附表4);重建工作结束后,对重建工作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评估、总结,并将总体情况上报地级民政部门。
三、监督管理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过程中,各级不仅要按规定要求落实本级责任,而且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管理要贯穿恢复重建工作的始终。同时要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一级备案。
民政部:按照有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商财政部向省级下拨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中央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下拨后,民政部每20天向社会公布一次各地恢复重建资金的下拨进展情况;检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进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评估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效果。
省级民政部门:按规定时间和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进度,下拨中央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配合民政部通报,每20天在本行政区域内通报恢复重建资金进度和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情况;监督地级民政部门下拨重建资金和重建方案的执行;检查地、县两级重建措施的落实情况及重建资金使用情况。
地级民政部门:按规定要求下拨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在本行政区域内定期通报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度;监督县级民政部门每一个月在本行政区域内对建房对象的公示到位情况、资金到户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重建方案执行情况;检查集中建房的规划、补助标准、建设进度和质量情况;检查恢复重建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县级民政部门:按建房进度和补助准下拨恢复重建资金;督察乡村两级对重建资金的使用及建房对象的公示;在本行政区域内定期通报灾民建房进度;协调有关部门对灾民建房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乡镇、村两级对恢复重建资金的使用、资金到户和政策落实到户情况。
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省份,县级可将有关情况直接上报省级,同时报地级备案;省级可直接下达工作计划和资金给县级,同时通报地级。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大冶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大冶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灾区群众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需要重新建设和修缮的过程。为规范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特制定大冶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军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一、情况的统计、核定
一次自然灾害结束后,各级民政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倒房户的统计、核定工作。
乡镇民政办:一次自然灾害结束后,由民政办牵头立即组织人员对因灾倒房逐村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在7日内完成核定工作,并建立《因灾倒房户台帐》(附表1),在台帐“备注”栏上注明是否符合救济条件,上报市民政局。
市民政局:接到乡镇民政办报表后,迅速组织专门人员对所有需救济重建户进行复查,确认符合恢复重建条件的对象户,填写分乡镇《因灾倒房情况统计表》(附表2)和《倒房户恢复重建汇总表》(附表3),上报上级民政部门。
二、组织实施
灾区灾民住房倒损情况核定后,市民政局即制定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灾区民房恢复重建的主要责任在市、乡镇两级,实行市、乡镇政府行政首长责制。
(一)明确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灾区民房重建领导机构,由收政、财政、计划发展、建设、国土、审计等有关部门组成,民政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恢复重建项目的汇总、编制、上报、审批、协调和管理工作。乡镇、村两级确定专人负责重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确定重建对象。需政府帮助开展恢复重建的重点对象:因灾造成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优抚对象,分散五保户倒房后直接安排进福利院;确定原则:本人申请,群众评议,张榜公布,严格审批;确定程序:分散建房户由本人申请、村委会申报、乡镇政府审核申报《倒房户恢复重建审批表》(附表4)、市民政局审批;集中建房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审核申报《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审批表》(附表5)、市民政局审批、报上级民政部门备案。分散建房审批结果均要在村级张榜公布。
(三)规划选址。市人民政府灾区民房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牵头协调建设、国土部门搞好重建选址、规划。重建规划的原则:以分散建房为主,集中建房必须先规划后建设,科学选址,不得在民垸,低洼地带,地质灾害多发地等易灾地带建住房,重建规划必须利于今后防灾减灾,合理设计,充分考虑当地住房整体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开展集中连片建房的地方,恢复重建的住房要设置永久性的标识。
(四)建房资金来源。灾民住房恢复重建的资金主要通过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府救济等多种途径解决,以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救助为辅。
(五)恢复重建补助办法及标准。灾民恢复建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经济实用的原则。补助标准依据自救能力的强弱和修复房屋间数来确定。
1、补助标准:完全无自救能力的全倒户,特困户,优抚对象,每恢复一间房,补助600—800元;有部分自救能力的倒房户,每恢复一间房补助300—500元;严重危(损)房户参照以上标准减半执行;
2、补助间数:1—2人的家庭倒房恢复后补助间数最多为2间,3—4人的家庭恢复后补助间数最多为3间,5人以上的家庭倒房恢复后补助间数最多为4间;每间房屋按15—20平方米参照执行;
3、补助方式:建房对象和补助标准确定后,由市民政局冤魂补助资金指标总额一次性落实到户,并向确认的建房对象发放《大冶市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证》,各乡镇民政办根据灾民恢复重建的工程进度分期拨付资金或实物,灾民凭补助证领取,并将每次领取情况登记在补助证上。
(六)制定优惠政策。对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制定专项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
(七)组织实施。(1)对经审批的建房对象在乡镇、村所在地张榜公布或通过媒体公布;(2)督导乡镇、村、户的恢复重建工作;(3)全面实施恢复重建的进度管理。对集中建房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姑建方及重建对象签订协议,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对分散建房的由乡镇民政办、蹲村干部和村委会负责,确保重建进度和质量;对重建项目实施倒计时督导;对重建对象按进度分批拨款。
三、监督管理
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过程中,各乡镇、村两级按规定要落实本级责任;市场民政局按进度和补助标准下拨恢复重建资金;督察乡镇、村两级对建房资金的使用及建房对象的公示;在本市内定期通报各乡镇灾民建房进度;协调有关部门对灾民建房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定期检查乡镇、村两级对恢复重建资金的使用、资金到户和政策落实到户情况。
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大冶市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操作规程
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的重点是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吃饭、穿衣等生活困难。春荒救助时段为每年的3月至5月;冬令救助时段。为规范我市的春荒和冬令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操作规程。
一、调查
春荒和冬令救助工作实施前一个月,乡镇民政办根据村委会上报的情况组织专门力量对灾民和特困户逐户开展荒情调查,并建立《需救济人口台帐》。根据各乡镇上报的《需救济人口台帐》,市民政局组织人员进行抽样抽查。
二、救助情况上报
春荒:根据调查,各乡镇每年1月1日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填报的数据应与需救济人口台帐相符),并上报市民政局。
冬令:根据调查,各乡镇每年10月1日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填报的数据与需救济人口台帐相符),并上报市民政局。
三、核查、评估分析和救助计划的制定 市民政局根据各乡镇调查摸底的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分析大冶市春荒、冬令期间灾民生活困难情况,然后制定大冶市灾民生活救助计划。
四、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
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要严格按以下程序操作
(一)市民政局根据上级下拨的实际救灾资金补助数量和本级配套资金情况等因素,及时对原灾民救助计划进行修改,确定实际的政府救助对象和救助款物由灾民所在行政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评议结果报乡镇审核。
(二)各乡镇将审核的政府救助对象的求救助情况输入微机,制成《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用磁盘或电子邮件上报到市民政局审批。《灾民救助花名册》是在对《春荒、冬令需救济人口台帐》上的对象严格排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需政府救助对象实施救助的主要依据,也是以后上级民政部门对救灾物资发处进行监督的唯一依据。
(三)乡镇民政办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确定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救助卡》由市民政局统一印制,由市或乡镇民政部门盖章后发放到户。
(四)乡镇民政办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和救助时段直接向救助对象发放救灾物资。救助对象持《灾民救助卡》领取救灾款物。救助对象在领取救灾款物时,需在《灾民救助花名册》上签字排印。
五、监督、检查
市民政局根据各乡镇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定期组织人员对救助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监督救济款物分配、落实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协商解决,确保救灾款物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家庭。
本规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市场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2020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讲话
2020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讲话
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会议讲话(一)
今天召开全县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总结前阶段全县防震救灾工作,部署下步灾区重建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抓紧抓好灾区重建工作,夺取防震救灾的全面胜利。等一会,陈作荣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个问题:
一、前阶段防震救灾工作回顾
今年2月4日以来,我县与泰顺县交界处连续发生的较强有感地震,引起了国务院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安全、有序、稳定”和“立足于抗大灾、打持久战”的要求,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把防震救灾作为一项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紧急动员,周密部署,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奋起防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回顾前阶段的防震救灾情况,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合力防震。地震发生以后,县里及时成立了防震减灾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有关县领导任副指挥。并下设灾情核查和物资保障组、人员转移安置组、维护稳定组、房屋安全调查组、宣传报道组等5个工作小组,每个组的正副组长都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担任,具体负责指挥协调全县的防震减灾工作。每次发生稍大的地震,县领导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震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共同防震救灾,努力把地震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震情的发展变化,县里从县机关抽调了***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成立9支工作队,奔赴有关乡镇,与灾民同吃同住,帮助乡镇做好宣传、核灾、转移、安抚群众等工作。随后,县里又成立了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危房鉴定、危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下山脱贫等4个组,全面负责灾后重建工作。震区各乡镇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要求,落实防震重建措施,确保了防震救灾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
(二)安置灾民,开展自救。一是转移群众。按照属地管理、归口负责的原则,积极动员居住在危房和帐篷内的群众采取投亲靠友、租住民房等方式,进行转移安置,确保了灾区群众的安全。二是确保生活。紧急下拨救灾资金***万元。调运700顶帐篷、75套应急保暖钢管大棚、1200条应急棉被和1200件棉衣等救灾物资,用于安置震区群众。组织有关部门深入震区开展服务,组建疾病控制、医疗救护、卫生监督等救助组进驻震区,做好疫情监测、消毒、咨询及药品发放等工作。同时积极筹措、调配资金,对受损的山塘水库、供水网管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确保安全渡汛和群众正常生活。三是开展自救。坚持防震救灾与生产发展两手抓,注重统筹安排,及时组织农业、林业、扶贫、科技等单位人员赴灾区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做好水稻种子、化肥等物资的调运供应,抓好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农民开展春耕生产。震区各乡镇还结合震后重建工作,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发展等工作。
(三)制订政策,着手重建。为了使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县里先后3次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汇报,5次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汇报,反复向上级反映我县的灾情和要求。经过努力,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不仅在工作上给予强有力的指导,而且在资金上给予了超历史的扶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着手制订政策,启动重建。一是深入一线调研。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震后重建政策,县里在全面核实灾情、摸清情况的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历时一个多月,深入震区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二是反复研究政策。先后召开十多次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灾区乡镇干部座谈会、县委扩大会议、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反反复复征求意见,并结合上级扶持力度、政府承受程度,认真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三是迅速开展灾区重建。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各工作组和震区乡镇有关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灾区重建工作任务。同时,决定在珊溪、巨屿、黄坦等3个镇建立4个防震避险安居小区,在有关乡镇规划***个集中建房点。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稳妥推进。
(四)加强引导,维护稳定。一方面,多渠道开展宣传。加强新闻宣传与信息沟通,及时发布震情预测,广泛宣传防震知识,防止群众过度恐慌。在通过宣传车、电视、广播、印发资料等常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组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深入震区,宣传防震的科学知识,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震区群众生产生活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把群众的精力从关注地震的原因、持续时间引导到灾区重建工作上来,把群众的思想从“等、靠、要”引导到自立自主、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上来,从而营造了上下齐心合力抓重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对震区群众思想状况排查,全面掌握
动态,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千方百计稳定群众情绪。加强对震区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震区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该说,前一阶段,我县的防震救灾工作是富有成效的,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我们的党员干部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辞辛劳、日夜奋战、冲在一线,工作的非常认真、非常用心、非常
辛劳,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有战斗力的;我们的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表现得十分勇敢、十分团结、十分热心,为灾后重建、维护灾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参加与支持防震救灾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基本意见
目前,震情逐步趋缓,但灾区重建任务十分繁重,省市领导也十分关注。我们必须把灾区重建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立足于抓早、抓实、抓紧,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力争在年内基本完成重建工作任务。
(一)关于灾区重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灾区重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基本方针,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维护稳定为前提,以倒房户和危房户重建为重点,实行“拆、建、迁、修”四管齐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集中精力,有序推进,全力以赴地抓好震后重建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灾区重建工作的范围和对象。重建的范围,严格按照省、市地震局划定的范围确定,主要划分为极灾区、灾区二个层面。极灾区为仰山乡和珊溪镇、云湖乡的部分村,共***个村。灾区为黄坦镇和珊溪镇、云湖乡、巨屿镇、桂山乡的部分村,共***个村。重建对象为:一是在极灾区、灾区内,房屋倒塌或经鉴定属危房、不能居住、且别处无住房,需要重建住房的受灾户。以及在极灾区、灾区内,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且别处无住房,需要迁移安置的农户。二是在极灾区、灾区内,房屋受损较为严重、且别处无住房,需要除险加固的受灾户。三是在极灾区、灾区内,受损坏的山塘水库、供水设施、乡村办公楼、敬老院、中小学、乡镇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对灾区外围受地震影响较重乡镇的受灾户,实行个案处理。
(三)关于灾区重建工作的类型和扶持政策。重建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是拆危房建新房(包括自购房)。对房屋倒塌或经鉴定属危房、不能居住、且无其它住房的,根据群众意愿,采取本地重建、异地迁建、自行购房三种方式进行重建或迁移安置。二是原房加固维修。对房屋受损较重需除险加固的受灾户,对原房屋进行加固维修。重建的扶持政策为:一是重建房屋的资金补助。分本地重建、异地迁建、自行购房3种方式,根据人口、原房屋结构进行补助。对本地重建的,每人补助1**元;同时,砖混结构房屋拆除的,每自然间每层补助1**元(气亭和附属用房不予补助,但必须一同拆除);土木结构(砖木)房屋拆除的,每自然间(2斗为1自然间)每层补助1**元(附属用房不予补助,但必须一同拆除)。对异地迁建的,迁建到乡镇下山脱贫点或经乡镇统一规划选址的***个建房点,在本地重建补助的基础上,每户每间再给予补助3**元;迁建到里统一规划选址的4个防震避险安居小区,在本地重建补助的基础上,每户每间再给予补助5**元。对自行购房的,在本地重建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对购买商品房的,每户(仅限一套)再给予一次性补助4**元,2006年2月4日以前自行购房的不予补助。二是维修房屋的资金补助。对受损较重房屋维修的资金补助,县里根据各有关乡镇的受地震影响程度、人口规模和核查的实际情况,将资金切块到乡镇,由各有关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办法,报县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实施。三是公共设施修复的资金补助。对损坏的学校、卫生院、供水网管、山塘水库、乡村办公楼等公共设施,按照“立足发展、优化整合”的原则,与规划修编、校网撤并和千库保安、村庄整治结合起来,切实优化资源配置,由有关部门向上争取资金,县里统筹安排,部门和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此外,落实配套政策。凡符合宅基地整理、整村迁移、地质灾害隐患点受灾户搬迁、康庄工程建设、子女入学、建房规费减免等政策的,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扶持。
(四)关于灾区重建工作的实施步骤。共分三个阶段:一是核实灾情、制订政策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进一步核实灾情,做好危房、受损房的排查工作,分类分项进行登记造册,并将核实结果及时上报到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以便指导灾区重建工作。各乡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当地的重建工作详细方案,并报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二是组织实施阶段。根据重建工作方案,组织群众按“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全面实施震后重建工作。力争在台汛前完成涉及抗台防汛设施的修复工作;在8月底前完成受损房屋的维修加固工作;在12月底前完成本地建房或购房安置及公共设施的重建修复工作;在2007年2月底前完成异地迁建任务。三是考核验收阶段。考核验收分阶段进行,乡镇完成一批重建任务,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即组织验收一批,震区各乡镇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再统一组织考核评价。
三、切实抓紧抓好灾区重建工作
灾区重建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既关系到震区乃至全县的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加之当前已经进入汛期,台风暴雨天气即将来临,灾区安全隐患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务必要从“****”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保障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灾区重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凝心聚力,竭尽全力,抓紧抓好灾区重建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要强化领导。县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要加强对震区乡镇重建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县联片领导对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要亲自协调、亲自督促、亲自抓落实。各有关乡镇要切实加强对重建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一起抓。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全力配合,做到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特事特办,能简则简。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把灾区重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强化责任。要逐级签订工作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把受灾户建房和房屋维修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村、到户,确保按时完成重建工作任务。对于防震避险安居小区建设的政策处理工作,由迁入地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希望有关乡镇要切实树立大局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处理,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三要强化考核。建立防震救灾工作考核机制,实行工作进度半月报告制度。县委、县政府对防震救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工作任务差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突出重点,精心实施。在工作重点上,突出三个方面。一是重建范围方面,要严格按照省、市地震局划定的范围,把极灾区、灾区作为重建扶持的重点。二是把房屋倒塌户和危房户作为重建扶持的重点,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抓好受灾户的建房安置;尽快启动防震避险安置小区建设,让老百姓创造较好的安居环境。三是把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和安全的受损公共设施作为重建扶持的重点。落实重建责任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尽快做好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在工作指导上,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按照“重建一批、迁移一批、拆除一批”的思路,倒房户和危房户采取本地重建、异地迁建、自行购房三种方式进行安置。明确规定不宜人居的地方不得原地重建,新房建成后或自行购房原房必须全面拆除。在工作结合上,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震后重建既要解决当前受灾户的安居问题,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把重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万户避险”和下山脱贫结合起来。在资金筹措上,利用群众自筹、争取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县财政补助多种渠道,千方百计筹措灾区重建资金。
(三)公开公平,维护稳定。一要注重平衡。平衡是稳定的基础,不平衡就难稳定。为此,在重建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十分注意平衡,决不能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做到实事求是,一视同仁。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平衡,由县里把握;村与村之间的平衡,由乡镇把握;户与户之间的平衡,由村里把握。二是公开公正。对重建对象、补助政策、补助金额等群众比较敏感的事项必须要经过反复讨论研究,阳光透明,决不允许暗箱操作。特别是对补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要及时下达,严格程序,严格管理。首先要及时下达。县里要根据各乡镇的受地震影响程度、人口规模、受损的实际情况,及时将补助资金额度切块到乡镇。其次,要严格程序。各乡镇在确定和发放补助资金时,对重建对象、补助金额必须要经村两委、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进行张榜公示,群众无意见后,再根据文件的具体规定,予以发放。第三,要严格管理。对救灾资金,要设立专户、封闭运行、严格监管。同时,按照“一户一表、一村一册、一乡(镇)一本”的要求,逐户逐项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实行项目管理。三要维护稳定。各有关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重建过渡期安置工作,妥善安置受灾户生活。要鼓励受灾户投亲靠友,依靠社会和自身力量度过难关。要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坚决禁止各种扰乱震区社会秩序和阻碍重建工作的行为,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震区社会稳定。要密切关注敏感地区和特殊人群,对个别出于私利屡劝不听、蓄意破坏稳定局面的人员,要依法惩处,决不姑息。
(四)严格要求,讲求实效。在灾区重建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力求实效。一要掌握政策。震区乡镇党委、政府要认真组织乡村干部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力求学深学透,全面理解和掌握政策,正确指导重建工作。二要科学规划。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用地,实行“一户一宅”,极灾区、灾区的新建房屋按6度进行防震设防。受灾户建房安置用地必须符合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不得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不宜建房的地方安排建房。规划要科学、合理,设计要经济、实用、安全。三要加强管理。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划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乡镇政府加强对灾区重建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落实有关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措施,新建房屋必须达到防震设防的要求。同时,要按照防震设防的要求进行验收。四要严肃纪律。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村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纪律,报灾核灾要实事求是,不得瞒报、虚报、漏报;对项目资金管理,要封闭运作,规范管理,杜绝漏洞,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挪用、移用救灾补助资金。否则,将按有关规定和法律,严肃处理。
(五)密切协作,形成合力。一是部门合力扶持。民政部门要切实保障受灾户的基本生活;农业、扶贫等部门要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对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扶持力度;卫生部门要切实加强震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规模疫病发生;经贸、物价部门要加强建材市场监管,稳定建材市场价格,维护建材市场秩序,坚决制止借机哄抬建材价格,损害震区群众利益的行为。国土、建设、林业等部门,要根据灾区重建工作的需要,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切实优化服务,特别是对集中建房点和防震避险安居小区的建设,要采取边征地、边规划、边设计、边报批、边建设的措施,确保重建工作如期顺利完成。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要针对震区群众的思想动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消除消极情绪,克服“等、靠、要”思想。要注重树立典型,鼓励震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要引导震区群众统筹安排时间,一手抓房屋重建,一手抓生产发展。三是坚持重心下移。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迅速行动,把重建工作的责任、措施落实到村。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灾区群众抓紧抓好重建工作。
搞好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时间紧,要求高,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认真执行政策,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抓好灾区重建工作,为夺取防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地震灾区电力设施恢复重建费用计算办法(试行)
地震灾区电力设施恢复重建费用计算办法(试行)
[2008-09-02]近日,中电联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总站编制完成并正式颁布《地震灾区电力设施恢复重建费用计算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是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遵照国务院抗震救灾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以规范地震灾区电力设施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相关费用计算标准。
该《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供稿
地震灾区电力设施恢复重建费用计算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为规范地震灾区电力恢复重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统一工程建设费用计算标准,遵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依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水电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标准》和《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电力恢复重建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根据地震灾害对电力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电力设施恢复重建工程主要分为三类:灾后抢修恢复供电工程(以下简称“抢修工程”)、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
三、本办法中所称的抢修工程指在地震受损环境尚未恢复,交通条件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在限定的时间内对电力设施受损部分予以修复或更换并使之恢复功能的工程;原址重建工程是指电力设施遭受地震破坏无法修复,需拆除并在原址范围内重新建设的工程;规划重建工程是指电力设施所在地区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需异地重新规划、重新建设的电力设施工程。
四、本办法中所称的地震灾区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市、广元市、绵阳市、德阳市、雅安市、乐山市、眉山市、达州市、巴中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的陇南、天水地区,陕西省的宝鸡市、安康市和汉中市。
五、本办法适用于列入以上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计划的电网工程和水电工程。其他电力设施的恢复重建可参考执行。
六、在本办法之外确有必要增列新的项目和费用时,必须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为依据,经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确认后方可计列。
第二章35kV及以上电网工程费用计算规则
一、费用项目的设置和计算规则应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执行,费用计算标准除本规定第三、四章规定者外一律不做调整。
二、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按照本地区2008年版《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执行。材料市场价格按照实际合同购置价格计算,超出部分只计取税金,汇总计入编制年价差。
三、安装材机费调整根据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颁布的电定总造[2007]14号文规定的原则和各省电力建设定额站测定的材机调整系数执行,调整金额只计取税金,汇总计入编制年价差。
四、建筑材料价差调整应根据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电定总造[2007]14号文规定的原则,按照实际采购价格计算,调整金额只计取税金,汇总计入编制年价差。
第三章35kV及以上电网工程建设定额套用规则
一、编制可行性研究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时,定额执行2006版《电力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定额套用执行2006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抢修工程执行2006版《电力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二、抢修工程,套用定额时按照以下原则调整。
人工费=定额人工费×2.5 机械费=定额机械台班费×2.0 消耗性材料费不作调整。
基础补强措施费按实计算。
三、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套用定额时定额基价均不作调整,但应按照以下原则计列施工降效费。
(一)原址重建工程
施工降效费=定额人工费×2.0
(二)规划重建工程
1、送电线路工程施工降效费=定额人工费×1.5
2、变电站工程不计施工降效费。
(三)施工降效费不计入取费基数,只计取税金,然后汇总计入编制年价差。
第四章35kV及以上电网工程取费项目计算规则
一、建筑安装工程取费
(一)措施费
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
2、夜间施工增加费
对于抢修工程,考虑到抢修工期要求,送变电工程均计列该费用。对于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计算。
3、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
4、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站址平均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和送电线路经过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的工程均予以计取,计算标准执行《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费率。
5、临时设施费
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计算,考虑到灾区条件限制,费率按照规定费率乘以(1+增加系数)计算。
500kV工程临时设施费增加系数:0.8。220kV及以下工程临时设施费增加系数:1.2。
6、施工机构转移费
(1)抢修工程
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计算,其中费率调整如下:
施工机构调遣费费率=规定费率×(1+增加系数)
施工机构调遣费增加系数表
抢修路程增加系数
地市局内部县区局之间0 地市局之间0.5 省际之间(或相邻省份)1.0 大区之间1.5
考虑到抢修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机构转移费项目下增加施工机具抢运补助费用,标准如下:
500kV工程按直接工程费中人工费的5%计列;
220kV及以下工程按直接工程费中人工费的3%计列。
(2)原址重建工程
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另考虑到原址重建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机构转移费项目下增加施工机具抢运补助费用,计算标准同上。
(3)规划重建工程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补助费
(1)抢修工程,按照规定费率乘以1.5系数计算。
(2)原址重建和恢复重建工程,按照规定费率计算,不调整。
(二)间接费
1、规费
按照规定计取,不调整。其中,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按照规定费率乘以1.5系数计算。
2、企业管理费
(1)抢修工程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另外,考虑到抢修工程的特殊性,在企业管理费项目下增加以下两项费用:
卫生防疫费用,计算标准按照人工费的5%计取;
抢修人工补助费,计算标准按照定额总工日进行补差计算,补差标准为每工日100元。
(2)原址重建工程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另考虑到灾后原址重建工程的卫生防疫要求,在企业管理费项目下增加卫生防疫费用,计算标准:按照人工费的5%计取。3)规划重建工程
按照规定费率计取,不调整。
(三)利润:不计取。
(四)税金:按当地规定的计算标准计列。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规定,施工企业招用当地因地震灾害失去工作的城镇职工的,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可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二、设备费及设备材料运杂费
1、设备价格按照供货合同价格(或协议价格)计算,捐赠设备的设备价格按照当年信息价格取定,按照其供货方式计算运杂费后再予以扣除。
2、设备材料由施工企业采购供应的,其运杂费应根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和《电力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相关规定,按照实际运输里程计算。
3、由项目法人单位供应设备、材料并供货到现场的,施工企业只计取卸车费和保管费,材料的卸车费和保管费按材料预算价格的2%计取,设备卸车费和保管费按设备费的0.7%计取。
4、项目法人单位提供设备、材料,由施工单位组织运输的,运杂费按照实际运输里程计算。
三、其他费用
(一)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1、土地征用费、施工场地租用费、迁移补偿费、送电线路走廊赔偿费均按照规定计算。通信设施防送电线路干扰措施费不计。
2、现场拆除清理费参照相关规定标准乘降效系数计算。
变电工程拆除清理降效系数:抢修为2.0,原址重建为1.5,规划重建工程为1.0。
送电线路工程拆除清理降效系数:峻岭3.0、高山2.0、山地1.5、丘陵1.0。
3、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规定,各地应减免涉及土地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项目建设管理费
1、抢修工程
项目建设管理费项下各费用均不计列。只计列抗震救灾组织协调工作费,计算标准按照(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3%计算。
2、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
各项费用均按照规定费率计算。
(三)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1、抢修工程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项下各费用均不计取。
如果设备、设施受损严重,抢修工程需要勘察设计单位配合的,可按以下方式计取勘察设计费。
(1)不需要重新出图的,勘察设计费按照(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8%计取。
(2)需要重新出图的,勘察设计费按照(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15%计取。
2、原址重建工程
(1)项目前期工作费:不计取。
(2)知识产权转让与研究试验费:不计取。
(3)勘察设计费: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规定标准的50%计取。
(4)设计文件评审费
按照规定费用标准的50%计取。
(5)项目后评价费:不计取。
(6)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按照规定标准计取。
(7)电力建设标准编制管理费:不计取。
(8)电力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不计取。
3、规划重建工程
除以下规定费用项目外,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项下其他各费用均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的规定执行。
(1)勘察设计费:按照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规定标准的70%计取。
(2)设计文件评审费:按照规定费用标准的70%计取。
(3)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按照规定标准计取。
(4)电力建设标准编制管理费:不计取。
(5)电力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不计取。
(四)分系统调试及整套启动试运费
均按照规定标准计取。
(五)生产准备费
1、抢修工程:不计取。
2、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
均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计取。
(六)大件运输措施费
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执行。
(七)基本预备费
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执行。
四、动态费用
1、抢修工程:不计取。
2、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
均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规定计取。根据政府规定给予贷款贴息的,应按照实际发生额计算。
五、为保证电力设施恢复重建工程施工用电,需要购置应急发电设备时,其费用计入设备购置费。
六、对于抢修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临时工程中单独计列应急通信保障措施项目,相关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列。
第五章10kV及以下工程费用计算规则
一、10kV及以下电力设施恢复重建工程费用计算的基本规则,按照当地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其配套取费标准和价格水平调整系数执行。
二、设备、材料价格水平的取定和设备、材料运杂费的计算按照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三、鉴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特点,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套用定额。
(一)抢修工程
人工费=定额人工费×2.5 机械费=定额机械台班费×2.0 消耗性材料费不作调整。
基础补强措施费按实计算。
(二)原址重建工程和规划重建工程,套用定额时定额基价均不作调整,但应按照以下原则计算施工降效费。施工降效费除计取税金外,不计入其他任何取费基数
1、原址重建工程
施工降效费=定额人工费×2.0
2、规划重建工程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降效费=定额人工费×1.5 配电站、开关站工程不计施工降效费。
四、建筑安装工程费的取费按照当地规定的取费标准执行,当地没有规定的,按照《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和本办法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五、其他费用的各项取费按照本办法第四章相关规定标准执行,但不计取以下费用:项目前期工作费、知识产权转让与研究试验费、设计文件评审费、项目后评价费、电力建设标准编制管理费、电力工程定额编制管理费、生产准备费和大件运输措施费。
六、动态费用中不计取价差预备费。
第六章水电工程费用计算规则
一、水电设施恢复重建工程的费用项目的设置和计算规则应按照2007年版《水电工程设计概算费用标准》和《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二、编制可行性研究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时,定额执行现行的水电工程概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定额执行现行的水电工程预算定额。
抢修工程执行现行的水电工程预算定额。不足部分执行当地的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三、对于抢修工程和原址重建工程,定额及取费调整参照本办法第三、四章规定的原则执行。
四、对于规划重建工程,编制概预算时均按照现行规定执行,不作调整。
第七章附则
一、本办法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