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茂才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刘茂才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刘茂才,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脑病中心学科学术带头人,1937年10月生,1963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3年7月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内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1997年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一、我国中医脑病学科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上世纪70年代,他率先开展中风病研究。针对当时普遍把手术作为中大量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认为中医药只能在中风后遗症等康复阶段发挥作用的偏见,他系统总结中医药学的精髓,率先提出“气血失调,痰瘀为患”的中风病防治理论,确立了“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的治则,创新了出血性中风特别是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法,研制了系列专科成药,彰显了中医药优势。
为了便于基层和西医医院推广,他提出了中风病阴阳类证辩证体系指导下的治疗方案,简明实用,得到了全国300多家中西医院的临床应用,并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协作单位临床路径。
他创立的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脑病专科,发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拥有特色专科门诊10余个、病区7个、病床400余张,是全国最大中医脑病临床中心。
突出的中医特色和疗效赢得了西医同行的尊重,2005年,著名的西医脑病专家凌锋教授选择与刘茂才团队共同创建了全国首个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被国医大师邓铁涛誉为“中西内外、比翼齐飞”,影响辐射海内外。
二、主持国家攻关课题,创办全国性中医脑病学会
连续40余年,刘茂才带领的团队围绕中医脑病防治不懈研究。他主持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大量脑出血的研究”,使出血中风病死率下降12%,致残率下降13%,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优秀科技成果”,是当时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以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案为主体的研究课题,列进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收获了中医药治疗脑病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杰出的学术成就和行业影响力,使他被推选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又受王永炎、张伯礼院士委托组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历任“名誉主委”、“终身名誉主委”,推动了学科发展,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成就奖”。
三、广育英才,为中医发展培育了一支生力军 1997年,刘茂才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刘茂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他出版《中医脑病临证证治》等专著,举办全国中医传承论坛,桃李满天下。传承人活跃在中医的多个学科领域,成为著名专家,如黄燕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杨志敏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国家治未病基地领头人,多人获得全国杰出女中医师、全国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四、在全国率先推动“师带徒”,为中医药强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从医54年,他始终以高尚的医德广受群众的赞誉,获评“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上世纪80年代初,他抢救脑外伤昏迷三十天的无名氏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引发热议,成为了当时影响社会风气的标志事件。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医传承青黄不接,他和医院同事一起率先推动名医“师带徒”工程,邀请全国名老中医到广东带徒,使岐黄传薪在业内蔚然成风,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
他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医药强省积极献计,带头践行。200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突出贡献奖”。
第二篇:刘隆茂事迹
一声“叔叔” 一生孝行
——七旬老人刘隆茂照顾九十岁叔叔的故事
记者 辛启 摄
“上有高堂可孝敬,下有儿女绕膝行”,在东平县接山镇刘所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洋溢着浓浓的亲情。71岁的刘隆茂每天早起晚睡,照顾90岁的孤身叔叔,“让别人过来伺候他,我不大放心,我叔吃多少东西我最清楚,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这样的坚持已经3年有余。
“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老人”
刘隆茂的叔叔刘德怀膝下无儿无女,多年来一直是和侄子生活在一起。因为刘隆茂的儿子都已成家,这个近40年的庭院里仅有叔侄二人。2011年刘德怀患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看着躺在床上的叔叔,听着叔叔痛苦的呻吟,刘隆茂心痛得流下了眼泪。“老人没病的时候我照顾他,现在他生病了我更得照顾好他”,刘隆茂担起了照顾叔叔的重任,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将自己的床搬到叔叔屋里,吃睡和老人在一起。“叔年纪大了,半夜经常醒,我也70多了,在那个屋的时候,听不见他喊我,就搬到他屋里来了,这样方便照顾他。”刘隆茂说。
刘隆茂的一天基本没有多少空闲,早晨天刚蒙蒙亮,他就到院子里点着柴火炉子烧水,烧两壶水以后就忙着给叔叔做饭。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刘隆茂来伺候。在喂老人吃饭前,他每次都先试试饭的温度,热了怕烫,冷了怕凉。每天仅仅是喂老人吃饭就得花近5个小时的时间,“老人上岁数了,吃饭不能快,只能一点点地吃。”刘隆茂边给老人喂饭边说。除了喂老人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刘隆茂还会推着老人到外面转转,经常给老人洗洗衣服、床单等。到了晚上刘隆茂也睡不好,“叔他一晚上要小便四五次,我刚躺下还没睡着,他就又叫我了。像我这个年纪觉也少,现在都习惯了,再苦再累只要照顾好老人就行。”刘隆茂看着叔叔说。
“叔吃饱了,我就饱了”
“我爹娘走的早,小时候多亏叔把我拉扯大,现在他老了,我照顾他是应该的。自古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也是70多的人了,等有一天我老得动弹不了了,也需要孩子们照顾。”刘隆茂说道。他没什么收入,仅仅靠那一亩多地来养家,没钱买肉吃,平时吃的菜大都是自己种的。刘隆茂用省下的钱买来鸡蛋,全都给叔叔吃。“叔都90多了,营养跟不上,身子就吃不消,有啥好吃的我都是先给他吃。”刘隆茂在叔叔面前从不觉得自己老,但他也曾因身体不适住过两次院,为了照顾老人,他宁愿吃差点。“叔吃饱了,我就饱了”,看似一句玩笑话,却蕴藏着浓浓的亲情,割舍不断,遗弃不了。
最让刘隆茂觉得困难的是,把叔叔从床上弄到轮椅上。“别看我叔瘦,但也有130多斤呢,我想推他出去转转的时候,得先把他抱到轮椅上来。我得一条腿紧挤着轮椅,再去抱他,抱的时候也是一点点挪动。”刘隆茂说,在照顾叔叔的日子里,有时候也会生气,但一扭脸看着叔叔的脸,也就把气咽在了肚子里。“心里不高兴的时候,不能对着他生气,他人虽老但是心不糊涂,他一看你不高兴,心里也不得劲。有时候他觉得我太累了,很心疼我。”刘隆茂边扶着老人坐起来边说。
“连亲儿子都不可能做到这样”
刘隆茂的大孝之行在刘所村无人不知,街坊邻里都十分敬佩他。“连亲儿子都不可能做到这个样,何况是侄子。”一位村民说。
刘隆茂平时仅在门口附近活动,“我也想跟其他人似的,晚上到小广场上去活动活动,但是去不了,我得看着我叔。人老了愿意有人陪,即使不说话,只要有人在他身边,他就踏实,不孤单。”刘隆茂说。
“上次我家里来客人了,我让我爸过去吃饭,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往老家跑了3趟,担心爷爷找不着人。”刘隆茂的大儿媳妇说,受刘隆茂的影响,在外地工作的孙子时常打电话询问太爷爷的身体情况,每逢节假日放假的时候,第一时间到太爷爷屋子里,嘘寒问暖。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刘隆茂的孝行给村里树立了—个好榜样。
□记者 辛启 毕凤玲 实习生 苏婷
第三篇:刘效忠同志简要事迹
刘效忠同志简要事迹
刘效忠,男,1954 年出生,木兰县东兴镇五一小学高级教师。他独自一人在五一村西二屯下伸点任教 31 年。他是最淡泊的草根园丁,被誉为“最美乡村教师”。
刘效忠的家庭是一个教育世家,父母(已故)和两个弟弟、一双儿女都是教师。1981 年以来,他始终在五一村西二屯从事 1—4 年级的复式教学工作。这些年,西二屯没有一名适龄儿童辍学,20 几户的西二屯先后走出了 18 名大学生。刘效忠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教学一线,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他的学生魏茂岭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成为我国研制神八的科技人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刘效忠的事迹平凡而处处彰显伟大,他用热血丹心放飞了大山的希望,谱写了绚丽的教育篇章。他有着乐教敬业的职业修养,以校为家的崇高境界,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点燃希望的教师风范,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他的默默无闻,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深深打动了周围的每个人,他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我们可敬可学的典范。2012 年 9 月,刘效忠同志被授予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他因坚守乡村而美丽,因无私奉献而美丽,因播种希望而美丽。
第四篇:赵乃才同志简要事迹
赵乃才同志简要事迹
赵乃才,男,汉族。1948年8月5日生,中共党员,现任省人事厅考核奖惩任免处处长。多年来,他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严格执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为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要求自己严格,有较高政治素质。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注意与人事工作紧密结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年纪较大,高血压病较重的情况下,仍以一名老同志、老党员来严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担,带头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出差回来,多是直接回办公室工作。今年1-3月,岳母、母亲相继病重,他都未能请事假探望、照料,老人去世后,了只利用假日回去处理后事。在工作中,他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体现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严格依法行政,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考核奖惩任免处负责公务员考核、奖励、职务、职位、培训等十多个 1
公务员管理单项法规的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大,政策性强,面临的新课题较多,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推行公务员法的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赵乃才同志带领全处同志,积极发挥处室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为我省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1、积极开展公务员法实施工作。组织参与了《黑龙江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法员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实施公务员法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公务员职务与级别、非领导职务设置与管理等政策意见的起草工作,对部署和指导全省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了公务员登记中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确定工作,四次就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确定给省直、地市公务员作辅导讲座,指导全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开展了全省公务员法的轮训工作。除此之外,他还承担了省公务员法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量日常工作。组织起草了《黑龙江省实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呈报省委、省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工作简报、工作汇报等大量文稿;先后6次赴北京、长春参加人事部召开的工作会议并汇报工作;参与筹备全省实施公务员法、改革工资制度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工作会议;及时与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和厅、办各业务处室沟通、协调,组织召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议。
2、大规模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
定较好地开展了公务员四类培训。2005年以来,组织举办省直初任培训班6期,参训521人;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4期,参训322人。全省参加初任培训962人,任职培训2130人,更新知识培训30000余人,专门业务培训61550人,开展了公务员法的全员培训、对口培训、出国培训等,我省的培训经验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作为介绍。与省法制办培训处共同组织了全省公务员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知识考试工作。2006年被人事部授予“全国人事系统„四五‟普法先进集体” 称号。
3、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较好地组织实施了全省公务员考核工作和非领导职务职数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省行政奖励工作的管理,起草了《黑龙江省行政奖励管理办法》,近期将报请省政府常务会批准;组织开展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4、努力加强全省公务员队伍建设。2005年以来,在广大公务员中相继开展依法行政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开展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市地、省直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全省公务员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情况和问题进行调研,起草了《关于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的实施意见》;在全省深入组织开展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工作。
三、刻苦钻研,有较高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考核奖惩任免处工作环节多,要求高,处内工作人员又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钻研处内业务,对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亲自组织调研、论证,撰写调研报告,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政策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作中,他还勇于进取,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公务员电子政务知识网上培训,与省电视台、省WTO研究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WTO知识电视大奖赛,在国内和省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相关做法在国家介绍了经验。在组织开展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他还十分关心处内同志的成长进步,经常与同志们交流思想,还他向同志们推荐阅读《你在为谁工作》一书,进行正面教育引导。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干好工作,多出干部”,他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严格要求,带头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处同志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2000年以来,曾多次被评选为厅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多名同志被评选为优秀公务员。
四、为人正直,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在工作中,赵乃才同志严格执行人事政策法规和工作纪律,处处以工作大局为重,坚持原则,秉公用权,确保了公务员考核奖惩任免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在省直单位处级非领导
职务职数核定、行政奖励审核、审批等一些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中,他都能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充分听取分管同志的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同时,又积极为各单位着想,注意针对工作中政策性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方式和方法,为各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好评。他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建立健全处内各项管理制度,坚决同各种不良现象做斗争,展现了人事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刘锁柱同志主要事迹
刘锁柱同志主要事迹
刘锁柱,土生土长的四季青人,今年57岁,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早年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工作,曾为四季青菜篮子工程涂过绿色。2002年机构改革后调入水务站工作,改行做起了农民用水协会工作,至今已参加工作四十多个年头,多次获得劳动模范,优秀水务工作者称号。
2011年3月,第一次水务普查,领导决定首推刘锁柱同志负责水务普查基础工作,兼任水务普查指导员。为了做好水普工作,刘锁柱克服了年龄大,记忆力减退,平时工作任务重等一系列困难。由于没有既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刘锁柱先从基础工作下手,根据自己多年积累的水资源管理和农民饮水工作的经验,遵从下发的水普统计材料逐字逐句逐条的对比,把基础工作做实。为了扎实市区的业务培训,刘锁柱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消化复习,不懂就问。把每项统计的要求、方法都熟记于心,为全镇的水务普查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季青地广人多,由于近些年土地开发建设项目多,原来的土地灌溉面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调查摸清现状,刘锁柱想尽了办法,绞尽了脑汁,先后到区、镇档案馆,镇规划科,人普办,林业站等多个部门、单位搜集材料进行比对。在调查山区泉水眼工作中,刘锁柱冒着30多度的高温,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手持GPS定位仪,找准每个泉眼的位置,绘图、标注、登记、做表一气呵成。刘锁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经过了刘锁柱同志的不懈努力,最终确定了四季青14050亩的灌溉面积。
刘锁柱同志除了农民用水协会工作外,还参与着四季青镇安全迎汛工作。去年汛期“7.21”,刘锁柱连续三天三夜的值班过后,本该休息,可是又接到相关气象部门的暴雨预警,他选择了继续留下来值班。强降雨顷刻间就使四季青镇域内多处积水,刘锁柱沉着冷静,应对着各种复杂情况,在指挥本镇抢险队伍的同时,紧急联系市排水集团到重灾区抢险救援„„据统计,此次强降雨造成镇域内集体及个人部分财产受到轻微损失,没有人员伤亡。听到这个消息,刘锁柱疲惫的脸上路出了微笑。
刘锁柱同志是一个勤恳本分,无私奉献的人。虽然他不善言谈,不会说华丽的语言和漂亮的场面话,但他做的永远比说的多。他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严谨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表扬,同事的敬服,对此,刘锁柱同志平淡的说:自己年龄大了,只能多动腿,勤动脑,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和上级交付的任务,才能不辜负父老乡亲。
用心灵感受家乡巨变,用人生书写水务发展,用余生奉献水务事业,是数十年来刘锁柱同志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