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时间:2019-05-13 13: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第一篇: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

用声音记录历史用真情谱写传统

编者按:2007年底,《南方周末》“中国文化原创榜”约请文艺界专家对当年艺术作品进行评比,王向荣《陕北民歌演唱专辑》入选优秀作品。适逢乔建中先生发来文稿述及专辑制做的前前后后,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王向荣专辑终于出版了。这件事,对于向荣本人、对于我、对于听过这套录音的少数同行以及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却迷恋着陕北民歌的无数同好来说,都包含了某种不平常的意义。“不平常”者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

我们都知道,有25年职业歌唱生涯的王向荣参加过无数次的表演,录制过难以计数的音像资料,甚至可以说,这些年来,凡是公开出版的陕北民歌盒带,几乎都少不了他的录音。然而,在众多的民歌音响出版物中,就是找不到他的一张专辑。在当今这个大大小小专业歌唱家乃至大大小小民间歌手都忙活着争相出版个人专辑的时代,这位早已名见经传的“歌王”竟然还没有“专辑”,似乎很让人费解。其实,出版专辑并不难,像他这样肚子里装着上百首传统曲目的唱家,别说一张专辑,就是三张五张,又何其易也!对他来说,难的是出什么样的专辑。像以往那样,请作曲家编配、请小型民族乐队伴奏录制吗?像有些歌手那样,凑合着与电子琴、合成器一起录制吗?显然,对于他这个几十年来习惯于想唱就唱、想唱就要自自在在地唱的歌者,很难做出如上的选择。那么,他的个人专辑到底应该以何种形式、载体,何种理念见诸当代社会呢?„„他一直为此而苦苦思索。其中,他想的最多的,或者说他要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在未来的专辑里无论如何都要保留住父辈和老师传给他的、也是他每歌一曲都努力凸现出来的陕北民歌所特有的风格和个性。因为他知道,陕北人把他们最喜爱的歌称作“信天游”,就是希望自己的歌声像蓝天上的云、黄河里的水、空中的风那样,悠扬、自然、洒脱、奔放,无所拘束。而要保持这样的歌唱状态,只能如父辈、祖辈那样,于赶脚、放牧、种田之际,矢口寄兴,引吭而歌。如果加进伴奏,必定让这样的歌唱大受限制而无所适存。然而,迄今为止,又有哪个音像公司愿意出版一张一个人从头到尾都以“徒歌”(西北人称“干咂”)方式没完没了地唱一个地方一种风格的民歌呢?就这样,想用徒歌演唱保留民歌的原生性特征与大多数音响公司不接受这一方式之间的矛盾,成了王向荣出版专辑之打算一拖再拖的主要障碍。

当然,有障碍不等于不做准备。1994年春,我和向荣终于有了一个合作的机缘。此前,我多次听过他的演唱,以我个人的判断,在历年发现的陕北民间男歌手中,就掌握的曲目数量、涉猎的民歌品种以及个性、风格而言,向荣无疑是最优秀的一位。所以,我事先与他联络,建议他将自己所积累的曲目作一次盘点,再利用他在北京演出的空档,请他来音乐研究所录音棚录音。对此,他欣然应允,并在4月的一个整天完成了全部录音。记得当天是上午十点左右开始,我当场提出的要求是,彻底放松,随心随意,就像我在陕北家乡的山峁上对他采访那样,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他自然知道我说的意思,所以,前后两个来小时,就录完了一大半。每录一首,他先酝酿一两分钟,便立即进入状态。录音过程中,唱词的段数、调门的高低,一任他当时的情绪和状态而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曲目都是一气呵成而不再重录。两个小时顺利的工作成效让我们兴奋不已,所以,午餐时,大家激情满怀,举杯痛饮。下午的录音基本上是在半醉半醒中进行的。向荣越唱情绪越高,效果一点都不比上午差。四点左右,录音全部结束。从上午到下午,四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共录了90多分种音乐,四十二首曲目。我知道,这样的录制速度、方式,与某些流行音乐采用的大制作、高投入、长时间等做法相比,只能称作是短、平、快,因此,它的质量肯定也会遭到质疑乃至否定。但以一个具有一定田野考察经验的音乐学者的观点看,我恰恰认为此番录音是我采录生涯中非常难忘也极具价值的一份资料。12年后回头看,它至少有这样几个特征:1.向荣当年四十一二岁,他的声音、经验、感觉正值其艺术生命的高峰期;2.他当天的歌唱情绪、心态十分自然,无任何心理压力或紧张感;3.虽然是一个现代录音环境,但因无其他外部因素的限制,歌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调适自己的歌唱和声音。我想,以放松和充满艺术感觉来衡量,他当时简直可以与一位富有经验的伟大歌唱家在舞台上的状态相比。4.所录曲目,事前并未讨论,他自己也没有什么“腹稿”,而是想起哪首唱哪首,整个一个“信天游”。但正是在这样的无备、无序中“亮”出了这位唱家的真功夫。可以说,除了两三首因作品原因外,所有录音首首精彩,几无瑕疵可挑。从任何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富有创新意味的歌唱实践,一次愉快、默契、无可挑剔、会心会意的合作。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种艺术创造、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或者一个有价值的观点,常常发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所谓有意者,是在发明创造之前曾经经历的艰辛、探索、钻研;所谓无意者,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积累之后,或许因为个人的悟性、灵感,或许因为外部因素的启迪和机缘,使预设的目标得以实现。如上所述,1994年4月的这次录音,一方面看,它不过是一位歌手和一位学人偶然凑在一起的顺利合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却是王向荣近三十年学习、演唱、传播陕北及其周边地区民歌的全面总结和收获,是他作为民歌传人进入巅峰时期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甚至认为,这次录音,不仅对于他个人,而且对于陕北民歌文化,也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至少我们可以对后人说,在这一天,我们采用录音的方式,将这位歌手歌声中所积淀的陕北文化传统留住并传之后世。人们从中领略到的,将不仅是一首首民歌,而是用声音记录的历史,用真情谱就的传统,以及这块曾经使中华文明冉冉升起的土地上的人们博大宏阔的精神世界。

是的,我和他都为这次成功的录音活动而欣慰。然而,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套录音竟遭到连续十二年被束之高阁的冷寂之运。最早,我曾将它推荐给台湾一家对传统音乐的历史音响相当认同甚至有些使命感的唱片公司,也许是地缘关系,他们觉得无法接受这种从头到尾的“徒唱”形式。后来,又先后与几家大陆的公司接触,也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2002年在台南艺术大学客座时,该校教授民歌的一位老师对录音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表示如果没有哪个公司认可,他宁愿自己出资出版。我不忍心让他这样做,所以也就没答应。就这样,原本是一套现时录音,三拖两拖,几乎也成了“历史音响”了。我和向荣的失落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此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与中唱公司谈及出版事宜。令人感慨的是,自从听完录音样带以后,中唱的老总们就明确表态,不仅完全接受它,而且一定要当成重要选题隆重推出。这个决断确实也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五十多年来,尽管中唱高度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并推出数以万计的传统音乐唱片,但也从未发行过这种一律“徒唱”形式的制品。而这种制品在西方音乐界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对于中唱公司而言,它是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张,也是该公司制作理念的一大突破。有鉴于此,在双方决定进行正式合作之后,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文案编撰、装帧设计、图片选用符合这种新理念,如何通过我们的精心编制尽可能凸现出歌手演唱的精微和绝妙,如何保证他代表这一地区历代歌手所创造、传承的这种民歌的完整性,使它以更加感性、生动的面貌与读者见面。想到这一切,我们对于十多年来所遭遇的坎坷、冷漠也就不去在意了。

近三十年来,由于职业使然,我先后接触过二十多个民族的上千位民间歌手、乐手。老者有九十多岁,幼者才六七岁;有的只给我唱或奏过一首作品,仅有一面之缘;有的录下近百首民歌,且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交谊;有的是著名歌手,有“王”者风范,如哈扎布、朱仲禄、宝音德力格尔、白秀珍;有的是普通人。但无论是谁,只要我听了他们的唱,与他们有一言半语的交流,他们的歌声、琴声就会自然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一部分。我的经验是,与民间传人交往,如果你为了完成某个学术研究任务,当然可以做大量的访谈,以便取得你所需要的资料。但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记,而只听只录他们的唱奏。在听赏中,感受他们那奔腾的生命的旋律,并渐渐贴近那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因生活空间的差别而熔铸成的多种多样的音色、音响,简直可以深入到你的灵魂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那声音都可能唤起你对某个文化现场的无穷回味。对于王向荣的歌唱,我的感受就是这样的。如果说,1982年第一次在北京地质礼堂听他唱《五月散花》就让我受到其演唱技艺、个性和风格的巨大冲撞的话,那么,1994年录下的这四十余首民歌,不仅成为我走进他的歌声世界的重要媒介,而且,也成为我真正了解一位优秀的民间歌手与一种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影响能够达到怎样的深度。以往,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优秀民间歌手对某一民歌品种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贡献。而对于他们的歌唱艺术中所蕴含的种种文化因素,例如自然风土、民间习俗、社会结构、礼俗交往等,常常会不自觉地被疏忽。而听王向荣所歌所唱,诸如“走西口”、“社火曲”、“搬船调”、“神官调”、“酒曲”“脚夫调”等,我们简直就像在观赏陕北黄土高原上一幅幅民俗生活画卷。反过来说,王向荣无论唱什么,或喜、或忧、或庄、或谐、或沉郁、或高放,它都将你引入一个境界:世世代代的高原人对黄土地无法割舍的眷恋。

步入这种境界,不仅是因为他对歌唱中声、情的辩证理解和处理,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在陕北高原上数十年的生活经历和特殊感受。他放过羊、种过地、下过煤窑、当过民办教师;他到山西、内蒙学过二人台、蒙汉调、爬山调;他南下绥、米学“信天游”、社火曲,兼收并蓄、转益多师,生命历程中曾经吞嚼过的酸、甜、苦、辣,一点点、一滴滴,全都融进了声音、升华为感情,见之于一句句高起低落的旋律之中。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于人生的这些体味,全都来自陕北这块黄土地。且不说当职业演员的前几十年,就是近二十余年,他虽然有机会走了很多地方,远到欧洲,近到台湾、香港,但只要任务一结束,他就赶紧返回榆林,继续过他早已习惯了的家乡的日常生活。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就是怕唱歌的时候,丢了根、丢了味、丢了本。古人云: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是适于任何艺术审美判断的箴言。王向荣所唱,无论是山歌、小调,还是神曲、酒歌,均融绚烂华丽于质朴平实,让听者顿生浸透肺腑、刻骨铭心之感。同时还有那陕北人一听亲近无比的乡土气息。这股气息,正是黄土地民俗风尚赋予他的;这股气息,恰恰也就是他最害怕丢的那个根、味、本。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优秀民歌手的历史使命,不外乎有两点:保持与创造。在他们向前辈人学唱的阶段,为了把传统延续下去,“保持”也许是头等任务。但在他们参与民俗演唱乃至再传之后人时,他们必然要发挥个人才智,在前辈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这个时候,创造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在民间社会,民间歌手总是以“传歌人”身份出现。传者,承上启下之谓也。无论在平时,还是在节日,传歌者常常扮演某种十分活跃的角色,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具有主动创造意识的主体。所以,凡经他所“传”之歌,已经不是他从前辈承接下来的那种意义上的歌,而是既保持原歌之“基因”又加入某些生命活力的新作。就像一位西方音乐家所言:任何调子都没有原本,任何调子都有几百个来源。即传歌人所唱的,表面听起来都很新颖,犹如他重新编写的,但认真追究,却首首有根有源。就这个意义上说,本专辑收入的三十多首陕北民歌,没有一首不是王向荣几十年来从前辈老师那儿学习来的,但又没有一首是原封不动的模唱。一词一调、一抑一扬,都浸注了他创新精神的血汗。对之,人们可以逐词逐句地加以研究,并一定可以从中探寻出优秀歌手成功的奥秘所在。

如果说,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的集体记忆,那么,民间歌手就是这一集体记忆的保管者。这样的保管者每代皆有,但在当代,对于黄土地上的民间歌唱而言,王向荣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

为了黄土地文化传统的特性永存,我们应该向王向荣和所有的传歌人鞠躬致敬!

乔建中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金兆钧)

第二篇:用真情谱写园丁之歌

用真情谱写园丁之歌

——记开原市第三中学教师张丽慧师德先进事迹

现任开原三中第三党支部书记,物理教研组组长、学科首席教师的张丽慧,1991年毕业开始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从教二十一年来,已连续在初中三年级任教十七年、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张丽慧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她工作讲方法,办事高效率,业绩突出,成效卓著。工作二十一年来她转化了大量的后进生,帮助了许许多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她所教毕业的学生中有的在高中、大学继续深造,有的已成为祖国的建设者,这些累累硕果在她感到自豪和欣慰的同时,也激励着她要向更高的阶梯攀登……

初三的学生有很明显的发展方向差异。张丽慧认真了解学生的差异,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她没有把学生的差异简单地认为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坚持“绿叶红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有优点,要让他的优点发扬光大,促使他向不同的方向良性发展。张丽慧曾有个毕业生叫徐名明,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张丽慧发现他总是在桌子下边摆弄甚至修理一些电子手表等东西,经过几次谈心,发现他自认为成绩差,升学无望,生活很盲目。张丽慧知道在他的学习上下功夫不行,那是他的弱项,于是开始从他玩的东西上下功夫,让他琢磨如何改进它,甚至发明创造一些小玩意儿,并介绍一些简单可行的发明方法,不断鼓励他自己搞一些小发明(张丽慧曾担任开原三中科技发明小组辅导老师)。通过支持与鼓励激发了兴趣,这时徐名明也发现课本上的知识很有用,于是他不仅上课注意听讲,还能认真钻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徐名明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他还在学校的科技节中有多件作品获奖,其中他的《能识别通断电的开关》获得第十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三等奖。现在张老师能经常看到徐名明,他对老师非常热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看到他,张丽慧更感到一个普通的老师,只是把自己的爱给了他那么一点点,对于一个孩子,却可能改变了他的一生的轨迹。

学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掘其潜能,往往来自师长的信任和尊重会产生触及灵魂的力量。张丽慧的另一个学生——2001届的王强,由于父亲在三年前身患癌症病逝,家有外债,母亲没有工作,身体又不好,他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张丽慧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鼓励他学会自尊、自强,由于直接给他钱不肯接受,张丽慧便开始和他积攒同学们喝过的饮料瓶,把卖饮料瓶的钱送给他,还给他买学习资料,不时地有她儿子“不想吃”的营养品送给他,张丽慧在不断地接济他,时间一长他当然都明白,渐渐地王强的心境开朗了,人也变得活泼乐观了,学习成绩自然有了提高。王强参加全国物理竞赛顺利进入复赛,当他手捧着复赛通知书时,又犯难了,由于他生活拮据,需要到沈阳参赛的报名费、车费等无法解决,张丽慧毫不犹豫地拿出钱帮他解决相关费用。没有了心理包袱的王强发挥稳定,获得了《全国应用物理知识大赛》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以全市第十二名的成绩升入重点高中。正像张丽慧所说的那样:“真心和信赖是学生前进的基石,奉献出自己的真诚和坦荡会使学生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张丽慧班的著名的“打架大王”——高洪涛,这个孩子父母离异,他跟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工作较忙,他几乎成了无人管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经常打架,经常上网吧,被誉为“打架大王”,他也引以为自豪。分到张老师班,张丽慧早就认识他,但却发现他特爱在张丽慧面前装像,还时不时地试探张老师是否知道他以前的那些劣迹,张丽慧也装作不知道,只要他稍有进步就表扬他,多次的谈心,鼓励他不再气其他的科任老师,班级的教学秩序明显变好。没多久,张丽慧发现他在网吧上网,于是进去找他,发现他兴趣正浓地打着游戏,张丽慧喊了一声他的名字,他回头一看,站起来夺门而逃,张丽慧也跟着跑出来,他在前边跑张丽慧在后边追,后面还跟几个他的小伙伴,边跑边给张丽慧起哄,张丽慧穿高跟鞋,一步裙,他在前边跑跑停停看看老师,张丽慧在后边追的上气不接下气,好几次险些摔倒,跟张老师跑的几个孩子不再起哄了,告诉张丽慧:“老师你别追了,我们去把他抓回来”。高洪涛顺从地回来了。这时,张丽慧累的坐在路边石上喘着粗气,高洪涛跪在地上,边哭边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以前什么样,我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张丽慧打断了他的话,把知道的他的“劣行”一一列举,他惊讶地说:“你都知道我这样,我亲妈都不管我了,你还管我,我要再不听你的话,我就不是人……”通过这件事,他开始改变了,也开始真心学习了,同时张丽慧建议他练习体育项目,现在他已经是大连大学体育系大二的学生了。从这件事张丽慧也感触很深,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给予他真心关爱,只要你对他有信心,不放弃,不抛弃,虽然这个转化过程很艰辛,他最终都会转化的。张丽慧坚信:孩子总是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往往需要有人扶他一把,这个人就是真心对他的老师,这个人就是他喜欢、甚至崇拜的老师,而她可能只是一位很普通的老师。

初三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张丽慧已经成为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学生既把她当成母亲,又把她当成可信赖的朋友。为了表彰她的业绩,2006年5月,铁岭市委、市政府授予张丽慧同志“铁岭市优秀科技人才”称号,2007年4月,荣获辽宁省优秀课一等奖,2007年9月,荣获辽宁省教育厅授予的“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4月张丽慧被评为铁岭市“名师”,2011年又被评为辽宁省骨干教师。

当张丽慧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理坚冰的时候,她更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张丽慧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她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张丽慧住进医院醒来看到孩子们围在她的床前的时候,她好像漂游在爱的海洋;当张丽慧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她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张丽慧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她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当张丽慧收到学生的一束鲜花,一张卡片时,当学生拿着大学的通知书对她说:“老师,谢谢您!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时,当学生牵着自己孩子的手对她说:“我的孩子上中学还让你教”时,当学生因取得成绩抱着她喜极而泣时……张丽慧知道,她已收获了太多,正如他在师德报告中所说:“我所得到的早已超过我的付出,我只给了他们一个爱的花园,而他们却给了我整个爱的春天!”

第三篇:用真情谱写智慧的教育

用智慧与真情助跑理想教育

——读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有感

肖川先生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的方向》,阐明了教育的方向与方法,指出我们的教育要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第二部分《教育的真义》,肖川先生认为,教育的真义是“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第三部分《教育的智慧》,主要写了什么是开放的课堂?“建构知识”的意含是什么?“学贵有思”的精髓有哪些?自主学习的要义是什么?第四部分《教师的解放》,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观察教育,教师的解放,名师不可仿,写作与教学等。第五部分《文明的星空》,谈了学者的品格,我们为何如此平庸,如何培养民族精神等。第六部分《语言的世界》,主要阐述了写作的意义,学问与人生,为教师而写作等。第七部分《心灵的阳光》,是对成功进行诠释,阐述幸福的意蕴,感悟人生等。第八部分《自由的言说》,作者从一介平民的角度阐述期盼的未来、大学的真相与真义。第九部分是《书的芳香》,主要写的是读书之乐,课程的改革需要理论导航。该书言语间倾诉着教育之灼见,字里行间溶渗着理想、信念、智慧、真情、情趣与艺术六大元素,这也就是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和幸福美好人生的六大基石。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用智慧和爱引导教育学生,建造辉煌灿烂的教育幸福大厦,是我们肩负的重任。

一、用智慧浸染教育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这是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封面上的一段话。它不由得让我们教师深思:建造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需要智慧的教育与真情。

“教育的方向不是由政府文件决定的,也不是由课程标准决定的,更不是由教科书和学生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决定。”作为一个教师,在你的教学中,你把什么样的内容带进课堂,带入学生的精神生活,取决于你的文化底蕴、你的文化眼光,取决于你的价值追求,故有诗云:“功夫在诗外。”这功夫,就是教育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人,一个具有积极、乐观、正直、光明的心态的人,一个友善、宽容和积极合作的人。

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我们用智慧的教育,大力推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向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肖川先生书中有一句非常令人警醒的话“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培养能写会算的机器容易,但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用教育的智慧,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自主和谐地发展,就是我们这些教师——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的将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改变的将是我们所有的人的生活品质。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的过程,一个引领学生成为我们所希望成为的人——人才的过程。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真正地培植起信念、理想、爱心与希望。用良好教育成就光明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从对课程内容的发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气氛的营造,甚至用什么语言,背后都蕴藏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随机事件,把这些突发的事件,当成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智慧地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

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因为教师的智慧,会让优异的学生变得更灵活,会让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在知难而上后,感悟到思考的神奇,一步步地走向成功。所以,只有用教育的智慧才能成就光辉灿烂的未来。

二、用爱浇灌学生。

肖川先生认为:爱,就是在别人需要时,看到自己的责任;爱,就是恒久的忍耐,且有恩慈。与爱相伴而生的当是感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爱,并且要让他们学会爱,那就是感恩。感恩于我们拥有的一切,感恩于生活中拥有的阳光、微笑、歌声与鲜花,感恩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感恩于人类文化养育出我们追求美好的永恒冲动。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性地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地得以彰显、深发、丰富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认准教育的方向,不但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的发展,关注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要倾注真情去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就是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不简单地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态度粗暴和恶劣地当面大声训斥学生,尽量避免对学生极端的批评;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肯定与否定不是敷衍;当学生表现优秀或者出错的时候,能帮助学生从因果关系上展开分析;课堂上,做到与学生之间的自然真诚的交往,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爱、信任与宽容;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有理解与宽容„„要知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爱学生,还要会赞美学生。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幽默良药不苦口,含蓄忠言不逆耳。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赞美学生,还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赞美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感情投资,是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唯有赞美,才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

爱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事物,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公平厚爱。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如果是泥土,可把它烧成砖瓦;如果是铁石,就将它百炼成钢;如果是黄金,就要让它放出光彩!

爱学生,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的未来负责。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还要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的自信。教师要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尊重孩子的自我主见,不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学校作为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也要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校园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宽松、宽厚、宽容;温情、温暖、温馨;自主、自由、自信;成长、成功、成人’。要让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最美好的东西,给他们欣赏与鼓励、宽容与信任。假如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性的光辉的话,他就能够真正深刻地被感动,在他的心中就会建立起道德底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一定包含着爱。课堂上的互动生成,基于师生之间的爱。缺少了这些爱,我们的课堂依旧是枯燥乏味的。教育智慧的形成固然是不断思考不断积累的过程。但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对教育的追求必须充满真情。没有真情,没有爱的教育追求,只能是一种敷衍。有了爱,生活变得更充实;有了爱,追求变得更美好;有了爱,教育会充满阳光。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真情与智慧的教育,建构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

第四篇:用真情谱写和谐社区新篇章(演讲稿

编者按:龚健秋同志在密云县鼓楼街道举办的“志愿服务在社区”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

用真情谱写和谐社区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龚健秋,来自檀州家园社区,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共同畅谈我们檀州家园社区志愿者建设,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真情谱写和谐社区新篇章。

记得刘淇同志曾经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落脚到建设和谐社区上来”。而和谐社区的基础是社区的安全稳定,在我们檀州家园就有这样一群不计个人得失、为我们社区的安全稳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提起志愿者,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充满着激情,同时带着真挚而甜美笑容的年轻人,不过我们檀州家园社区的志愿者们和大家的印象有些不同,他们的脸上是带着皱纹的,我的头发是白的,但是他们一点都不缺少年轻人的激情和灿烂笑容.他们把我们的社区当成我们共同的家,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鼓楼街道志愿者的价值。在我们社区,志愿者们令人感动的事迹有很多很多……

在去年奥运期间,居民们用各自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奥运的祝福和支持。为了确保社区内安全,社区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为维护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祁爱华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代表,奥运会期间,他以舍小家顾大家的行动,默默地为北京平安奥运做出了贡献,他认为:百年一次的奥运能在北京召开,这是北京人的光荣,志愿者能认真做好本社区安防工作,保一方平安,是对北京奥运的支持和贡献。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祁爱华同志就是带着北京奥运在北京,深感无尚光荣,当好志愿者保一方平安就是贡献的理念,站在了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的第一线。

祁爱华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及时发现三次电缆起火现象,特别是奥运开幕式那天,他放弃了日常接送孩子上学等家务事,早晨6点钟,就来到社区大门口,和门岗志愿者一起认真值勤,积极作违规出入车辆劝返工作,严格查验出入车辆及出入人员证件,对加强社区出入大门管理办法不理解的司机和居民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当天晚上7点钟他发现东区电缆因超负荷发生故障,致使18.19两栋楼停电,他马上给居委会主任打电话报告这一情况,居委会卢主任又马上的联系小区物业,找来电工进行修理,在修理过程中许多居民们纷纷到楼下询问,人越聚越多,怨声载道,牢骚满腹,他便和居委会主任一起做居民的工作,终于化解了一场潜在的矛盾,经过五十分钟的抢修,终于在8点之前把故障电缆修好,确保了居民正常观看奥运开幕式。当楼上的灯重新亮起来的时候,居民们由衷的鼓起了掌。居民对他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祁爱华因在奥运期间的出色表现,获得了北京市奥运安保先进个人。为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赢得了很大的荣誉。

奥运会之后,我们小区就是正式成立了志愿者队伍,我们的志愿者分为七个岗位。我们的志愿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同样是兢兢业业,在各个岗位上认真负责,扶困助残岗志愿者孟令芹,这位大姐本身就是残疾人她从小失去了手,可是身残志坚,积极投身到帮助残疾人的事业中,用她自己话就是,“同命人,更要互相关怀”。还有文体活动岗的志愿者金秀荣,今年也是61岁的老太太,但是她一点都没花甲之年的垂垂老矣的样子,心态非常年轻,用自己的良好心态影响周围的居民。自成立秧歌队以来,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身到社区工作上,在檀州家园社区的每个角落,时刻能看到金秀荣的身影。社区宣传岗志愿者任淑芬,今年64岁了,虽然家中上有87岁的老母亲,下有3岁的孙女需要他的照顾,但是他总是积极地履行志愿者的职责。这位老大姐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当年的高材生,在社区宣传上,它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化上的优势,编写了各种宣讲材料,积极以不同形式宣传我们可爱的檀州家园社区,她是我们宣传的先锋和高参。

这些例子只是我们社区志愿者一小部分,这样鲜活的例子在我们的社区还有很多很多...... 同志们!朋友们!志愿者行动是一项十分高尚的社会事业,我们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志愿者的理解,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有做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但是他们却像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社区的每一寸土地!

成绩和荣誉只属于过去,我们全体社区志愿者正在携手并肩,继续用真情去谱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为我们谐社会的首善之区添砖加瓦,相信在鼓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志愿者事业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用真情教书育人

用真情教书育人,用激情成就梦想

吴明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真情教书育人,用激情成就梦想》。有人说教师只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平凡寂寞;教师只是一根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但我认为教师是一棵参天的大树,和稚嫩的树苗一起栉风沐雨,共同成长;教师是一座灯塔,在给学生指明航向的同时,也照亮自己前行的征途。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尤其那一批批名师的涌现,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一职业,它同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这就是新时代的老师,扎根于三尺讲台无怨无悔,不知疲倦;这就是新时代的教师,他很平凡,但平凡中有着卓尔不群的风范。作为教师,我要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妙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执著着我的追求。纵使再苦再累,沉重的负担压在我们的双肩,我也要挺直脊背,站稳脚板。站在三尺讲台的我,用青春和热情,去坚持、去探索、去磨练。清晨,当黎明的曙光射进教室,我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动听的乐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间最美的旋律;黄昏,踏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目送学生们安然的离去,充实一天就这样流逝。夜晚灯光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之中,逐渐成熟起来,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追求与安慰。“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 多少个黄昏,带着星星归还。滴滴汗水中,把教书育人的天职谨记; 满天夕阳里,只有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他们,去呵护他们,去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

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早已知道,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早已知道,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青春无悔,生命无憾!总有一天,我也会两鬓斑白,粉笔花迷朦了双眼,就让清辉不老的月光刻下我青春的誓言—— 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我将用激情来成就我的教育梦想。就让我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许下美好的心愿——希望云台小学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让我们一起向着明天,向着太阳,向着辉煌,永往直前!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声音记录历史 用真情谱写传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辉煌谱写人生 用真情回报社会[精选5篇]

    用辉煌谱写人生用真情回报社会 ——XX县政协委员 盘锦XX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XX先进事迹 人生向往辉煌,辉煌体现价值,人们珍视真情,真情创造美好。盘锦XX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XX,这......

    用生命谱写英

    爱,不只是路过人间 --- 学习长江大学学生结梯救人事迹读后感 2009年10月24日下午二时,两名小男孩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玩耍时不慎滑入江中,长江大学的十多名学生途径此地听到......

    用生命谱写华章

    用生命谱写华章 ------田彬峰事迹有感 他是一名平凡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是奋战在储运部检修岗位上的一名普通的钳工;他也是我护理过的千千万万病人中的一个。他,年仅38岁,却已走......

    用平凡谱写不平凡范文合集

    用平凡谱写不平凡 ——宣传片《人民健康好卫士》观后感 该宣传片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10位优秀医务工作者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形象。我不禁......

    演讲稿:用忠诚谱写人生华章与演讲稿:用真情挥洒人生

    演讲稿范文:用忠诚谱写人生华章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忠诚谱写人生华章》。清风吹大地,喜庆满神州。在改革奋进、创新发展中,我们迎来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

    用真情祭奠英烈

    用真情祭奠英烈,用行动祝福祖国 曾今有这样一群无畏的人,在中国土地遭到外国列强的无耻践踏之时,是他们最先站了起来,凭着满腔的爱国热血冲锋陷阵;曾今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他们用......

    用真情书写大爱

    用真情书写大爱 “最美昌吉人”—昌吉市第一小学陈艳老师事迹材料 在昌吉市第一小学,你常常能看到一位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的老师,她就是陈艳。陈艳1978年开始从教,小学高级讲师,......

    用爱谱写师魂

    用爱谱写师魂 永康中学李颖颖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每当听起这首歌,歌声激荡着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