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街子村优秀农家书屋事迹材料1
街街子村优秀“农家书屋”事迹材料
两年来,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建设了3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1625册,加强了对干部群众的培训教育,丰富了文化生活,取得明显成效,加快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一、加大投入,办好农家书屋。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他们在领导、财力、物力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切实办好农家书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村将农家书屋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作为服务大局、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事来办。村“两委”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吉军同志任组长,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职责。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村里在建设村委办公场所的时候,优先安排3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配齐了桌椅、书橱、电脑等办公用具。除东风工程配送的书籍外,又投资1000多元,购买了300多册图书。三是整合资源,提高图书利用率。以方便群众为原则,结合本村实际,农家书屋与党员远程教育室、村民体育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相配套,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更加满足农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需求。
二、强化管理,提高使用水平。该村注重细节,力求创新,科学管理,追求实效,切实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按对象灵活设置开放时间。针对不同人群工作、学习的特点,合理开放农家书屋时间。对老弱残疾的,全天候开放;对上学的在校生,在礼拜天、节假日集中对这些人开放;对白天外出务工,晚上回家的,在晚上安排专门时间,集中对他们开放,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经过培训,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除了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接受、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财务管理外,把所有图书信息进行电脑录入存档,打印成册,为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强化措施,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在书屋内设置了免费办理借阅卡的温馨提示牌;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就连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不起眼的细节该村都参照大型图书馆的功能分区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该村还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建立监督奖励等一系列创新机制,为保证图书不被损毁和丢失,采取从娃娃抓起,培养“护书小天使”,达到让孩子们自我约束,为大人树立榜样,并监督家人爱书护书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三、学用结合,发挥作用。该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依托农家书屋,计划开展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书谜竞猜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辅导材料和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读物。
四、务求实效,推进发展。通过兴办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加快推进发展。老河治理、拓宽街道、环境整治,建设新农村,修建村委办公场所,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度,改变了过去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促进了家庭和睦,树立了文明和谐的村风。
第二篇:优秀农家书屋事迹
优秀农家书屋事迹
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活跃农村业余生活的惠民工程来抓,“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配置规格较高。本书屋出版选配数量和种类均符合上级要求,共配置了3200册图书和100张光盘,品种达500多种,结构合理,外国文化类、体育运动类、小说读物类、少儿读物类等种类一应俱全,从国家和省推荐目录中选购的比例达到90%,真正适应了农民需求。
二是硬件设施完备。按部署要求规格统一悬挂了高标准的 “农家书屋”标识牌,书柜、电脑、桌椅、报架、照明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真正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了实用的知识图库。
三是管理日趋规范。书屋管理制度完善。如管理员岗位职责、图书借阅制度、出版物登记制度等;配备了书屋专职管理员,书屋配备了图书借阅登记本,设置了征求意见本,确保了每天向村民开放。
四是读书活动经常。为提高农民的读书兴趣,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利用村里的老党员,切实将书屋建设与计生、科技、农村远程教育等文化资源建设相结合,开展了“创先争优”学习大比武、远程教育大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图书阅读活动,大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营造了全社会读书求知的社会风尚。
第三篇:新风村农家书屋推荐材料
新风村星级农家书屋推荐材料
新风村现有5个村民小组,514户1976人,是赤金镇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一个村。2009年投资4万元建成赤金镇第一个拥有计算机的农家书屋,2011年8月新风村委会又积极筹措,多方争取,投资180万元,在镇区环城路新建活动阵地,其中就将原来融合在一起的农家书屋与计算机系统区别开来,构成单独的图书借阅区和电子阅览区。
该书屋藏书量有3500余册,平均借书登记为500多人次,阅读人数也近千人次,图书借阅率达80%以上,该村农家书屋已成为镇区、和周边几个村民小组学习知识的“加油站”。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9∶30——17∶00,运行状况良好,管理员由村主任葛军担任,45岁,大专文化,村支部委员,联系电话:***。
推荐理由:
1、书屋建设起点较高,选址合理,运行良好;
书屋在建设初期就是高标准,高要求,图书借阅区40平方米,配套桌椅30套,其中藏书3500余册,分科技、法律、文学、历史、儿童等22类,音响制品和报刊杂志多种。电子阅览区40平方米,配套桌椅20套,计算机20台,并架设党员远程教育体系、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书屋建设在镇区,距镇中心1公里处,距离小学和中学有1.2公里路程,有着固定的阅读人群,其中有三分之一到近一半为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心小学经常组织学生集体到农家书屋阅读活动,将书屋作为校外图书馆,2、农家书屋构成联盟,图书借阅率较高;
书屋内的图书除了省、市文化出版局送的图书,还有单位、企业赠送的书籍。每年图书更新资金达3000元,由村委会自筹并自行采购。书屋与其它7个行政村构成农家书屋联盟,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书屋的规模无形中被成倍扩大。经常进行的图书流通活动使书屋内的书籍更新及时,阅读群众人数有增无减。书屋周边群众和村镇干部、附近学校学生借阅图书的热情以及与书屋之间的感情日益增强。有部分新风村村民和中小学生先后向该村农家书屋赠言、献策。有群众写道:“农家书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希望将农家书屋办成广大人民的‘精神粮仓’。
3、书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新风村为管好、用好这些书,切实发挥书屋的作用,由村委会文书为书屋的直接负责人,负责书屋的管理使用,主要负责图书的归档分类、登记和借阅记录,以及电子阅览区和图书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规范书屋管理,新风村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员素质,进行图书管理的接收、登记、编号、上架、借阅和场地防火防潮防丢失等具体工作的培训,使管理员了解熟悉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步骤和图书进出管理,农家书屋建设得到稳步发展。
同时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管理员制度》等,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完备借阅手续,填写借阅记录并及时收回,检查破损情况,使书屋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电子手段为读者延伸服务
随着村集体的发展,电子阅览区的建立满足了村民对网络的渴望。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交流种植技术,网上求助或寻找销售渠道,农家书屋的服务得到延伸。书屋有效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各类文化设施,与已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新农村示范点、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资源进行整合相加,捆绑串联,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集成,满足更多群众的信息需求。
5、书屋综合保障体系完善
新风村村委会农家书屋建设保证运营,积极发展。书屋足时定期开放,配套了上下水、冬季供暖等基础设施。资源流通有交通工具,有便捷的电子手段和通讯条件,保证读者在尽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资源。
6.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新风村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运行已有三年多时间,随着书屋的建设条件越来越好,读者的不断增加,读书气氛的日益浓厚,文学名著、农业实用科技、社科刊物等等图书杂志,不仅充实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使许多农民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的生产技能,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村增添了好的文化氛围,也正在慢慢地、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农民读书看书的意识,倡导起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
“自我管理、免费借阅、就近方便、服务周到”的特点和形式,使新风村农家书屋受到了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认可。在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书屋提升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篇:村农家书屋简介
**村“农家书屋”简介
“农家书屋”位于**村便民服务中心一楼,投资30万元于2008年1月投入使用。书屋设有书柜18个,藏书近2000册,配置了可供上网的电脑2台,报刊架1个,桌椅10套,可容纳20位读者,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对外免费开放,实行专人管理,各类制度上墙,通过两年多的运作,效果较好,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学习到经济、法律、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农村文明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附:以下为各类报刊名称,欢迎广大村民前来阅读!1、16种报纸: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江苏工人报、检察日报、平安法制、江苏经济报、关心下一代周报、邗江警方、扬州晚报、扬州日报、扬州时报、江苏科技报、今日邗江、老年周报、亮报2、19种书刊:演讲与口才、风流一代、中国青年、莫愁、农家致富、中国老区建设、党的生活、求是、半月谈、党建文汇、共产党员、江苏妇运、中国民兵、群众、健康之友、中国消费者、江苏卫生保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扬州报告
第五篇:街子古镇报告
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正文:
一、实践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街子古镇历史文化,用田野调查和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去看古镇的开发,让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二、实习内容:
2011年10月29日早上8点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和10级历史、博物、民族学的同学们在新星剧场乘上校车,向此次的实习地点——街子古镇快乐出发。
(一)街子古镇概况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的街子镇,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它既得山灵水秀之惠,又有以唐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街子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神奇传说的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二)具体过程
经过近3小时的行驶,约11点的时候,校车在街子古镇停了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了此次课程实习。
初入古镇,第一感觉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其青石板路镌刻着风雨飘摇的如烟铅华,其古老民居记录着朝代变迁、人文传承的悠悠血脉。千亩原始森林里,千年银杏、古楠、古柏、古杉参天蔽日;入云古塔,清代遗风,刻画着白蛇成仙、人间眷侣的婵娟故事;唐求故里,一瓢诗人,颂扬着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传神经典。
如今的街子镇经历了2008年地震重建后,其形其神其韵返璞归真,发出了熠熠闪光的盛世升平的景象。
进入街道,两边是青瓦褐墙的商铺、茶馆和酒肆,中间贯穿一水沟,溪流澹澹,芳草凄凄。水沟的石质盖板上,堆放着别致精美的盆景、花卉,一派闲情人家的感觉。
到了街子核心,是街子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与遗存:石质牌坊,上书“唐求故里”;字库塔,高150米,五层,呈六方体形,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几棵穿天入云的古银杏树,虽值秋,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驻足于斯,环顾四周,品读古韵,让人心境通幽,神情怡逸。
街子镇上的古建筑,其体量、布局小巧、实用,不人为地雕琢彩绘,反映出此地人不张扬、不奢华、求实用的习俗,寓含淡泊、质朴的思想性格,浓缩着清代西南小镇的风貌。
沿着青石条铺就的台阶而下,古码头的遗迹清晰尚在。贡茶、番马,丝绸、藏药,昔日味江上互市的京华烟云,沉淀在江渚河芷,依旧在世代当地原居民中传承和记忆。而承载古镇与古镇居民的味江自幽深处而来,波光潋滟,又如深闺中端庄雍贵的少妇,不惊不乱,矜持地消失在远处的绿烟中。竹筏穿梭江面,船工撑竿来往,笙竽对奏,渔歌互答,在远处飘来的钟鼓声中,诉说着味江古运、茶马古道的绵绵历史。
河对岸是叠翠灵秀的回龙山,碧水萦纡,腾隐在云间。一架廊桥飞跨两岸,气势如虹,使河流纵横的“川西水乡”,千堑变通途。
临河而坐,江山如画;河风徐来,沁脾如兰。旖旎垂柳,森森幽篁,在绿的空气里,舒缓臂膀,尽情享受“青城山后花园”的胜景。一杯茶在手,一颗心淡静,与朋友相聚,此情何堪比?都市的繁华,人情的冷暖,季节的变换,在古镇的山水间、人情里,0 不仅仅是物欲、温度的过滤,更是似水年华的荡涤。健康、亲人、朋友、大自然,才是人生最值得亲密的首选。
下午三点左右,课程实习结束,带着三分疲惫七分内心的宁静踏上了回城的校车。
三、实习结果
大致游览了街子古镇,总体感觉还不错,比如街道干净,环境清幽等,但也存在一些的问题。
(一)、水污染。因为512地震、游客素质、旅游开发时不注重对水的保护和对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原因,使味江水中含有一些垃圾和废建筑材料,水质浑浊,并有腥味。
(二)在和一些游客的交谈中,感觉他们对街子古镇的基础服务设施很不满意,比如厕所收费很高(有一个“星级厕所”就一元钱一次);还有它的旅游产品种类不够多,不够有特色。
四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实习,对古镇的开发有了深刻的认识。近年来,古镇旅游由于适应了城市居民寻幽访古及休闲体验的需求而成为发展极为迅猛的旅游形态,其参与性与体验性十分突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旅游热点之一。与古镇“旅游热”接踵而至的古镇“开发热”、“申遗热”也日渐升温。而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东方聚居文化的瑰宝”的古镇正面临着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的强力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的是:古镇本身就是历史文化遗产,是古镇旅游、开发的“根本”,而消失的文化是不可复制的,若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甚至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不仅使古镇旅游、开发成为无本之末,更是我们这代人对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的一种罪过。由此,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旅管学科应尽的义务,更是民族学、旅游人类学的等相关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不希望看到:随着古屋老宅的纷纷倒下,其中的历史与文化也默默消亡。中国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财富,让我们共携手、同努力,做好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同守卫这静谧的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