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的意义这样诠释
90后,生命的意义这样诠释 ——耿高鹏同学先进事迹
2010年7月8日,一个令常机电人既感动又悲痛的日子。当天中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子0932班耿高鹏同学为抢救落水少年,奋不顾身跳入湍急的河流中,落水少年得救,而自己却再也没有回来,献出了年仅21岁的宝贵生命。耿高鹏同学的英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90后大学生感动社会的又一杰出代表。
危急关头,用生命谱写英雄壮歌
——耿高鹏同学见义勇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他在救人的生死关头毫不迟疑,他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壮举,唱出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时代赞歌,让我们明白,见义勇为永不过时;他用满腔的热情和英勇的行为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
7月8日中午11点左右,在高邮市界首镇,13岁的小学生王义伟骑着自行车回家吃饭,在途经老人桥村的钮家沟桥时,因转弯不小心跌落了正开闸放水灌溉的周山支渠。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在后面骑电瓶车的耿高鹏目睹险情,丝毫未顾及自己的水性一般的现实情况,毫不犹豫地纵身跳入湍急的水流中,挣扎着奋力将王义伟推向岸边。
由于周山支渠宽7米,水深2.1米,河坡太陡又长满了青苔,王义伟没能爬上岸,两人同时身陷险境。此时,村民戴广西回家路过此地,只见河里有两人溺水,王义伟在不断挣扎,耿高鹏只剩头发漂浮在水面上。戴广西一边大喊救命,一边找树枝施救。
戴广西的呼救声惊动了南岸100米开外的村民郑凤仪,他飞快地赶到出事地点,衣服也没脱就跳入河中救人,抓住王义伟就往岸边推,岸上群众也拿来竹篙帮忙,王义伟终于被救上了岸。而当郑凤仪回头寻找耿高鹏时,湍急的水流已经吞噬了他的踪影。
两个小时后,耿高鹏的遗体才被打捞上岸,由于体力严重透支,溺水时间过长,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后,被救的王义伟小朋友对乡亲们说:‚要不是哥哥下劲推了几下,我就没命了。‛话音未落,泪如泉涌。
无私奉献,用爱心展现学子风采
——耿高鹏同学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广阔胸怀
很多人在抱怨社会越来越冷漠,抱怨人们越来越功利,而他却用善良、热情温暖着他人的心。帮助同学、帮助贫困学生,帮助陌生人……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帮助别人,对他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他用朴实的行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发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去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与耿高鹏同住一个宿舍的邓云凯发高烧到40摄氏度,躺在宿舍里动不了。刚刚上完晚自习的耿高鹏二话不说,搀扶着小邓出了宿舍,坐上公交车,陪他去了离学校近二十里路的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下车时,小邓已经烧得走不了路。耿高鹏二话不说背起小邓,从站台走到门诊大楼,给他挂号、陪他检查、给他取药、陪他挂水……跑前跑后,直到半夜十一点多,才搀着小邓打车回学校……后来有一次,小邓见到耿高鹏的枕头边放着退烧药,一问才知道,他自己也生病发烧——‚我生病,他背我去医院;他生病,却瞒着我们。‛小邓哽咽着说。
既是老乡又是大学同班同学的郑建萍,刚到常州的时候水土不服,眼睛得了炎症,看了好长时间不见好转,耿高鹏陪着郑建萍东奔西走,到处打听哪儿能专治眼睛,终于帮她把眼睛治好。
耿高鹏是电气工程系宿舍管理委员会主席,他的指导老师,公寓辅导员陈基伟一直说‚对他救人,我丝毫也不惊讶,但我实在不愿意相信他真的离我们去了。‛陈老师告诉我们,耿高鹏平时在宿管会工作时就十分认真,每次检查宿舍,如遇到漏水或者安全隐患的事情,他总是非常敏感,第一时间就要把问题解决。
学院的爱心基金是为了帮助特殊困难学生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每年捐款一次,而且只要求同学们捐出一块钱,可耿高鹏却捐出了省吃俭用的十块钱,十倍于其他同学的捐款。
自信自强,用笑容面对人生道路
——耿高鹏同学勤俭自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饱尝了同龄人不曾尝过的成长苦涩。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没有使他屈服,反而磨砺了他自立自强、坚韧不拔的性格。面对父母的希望,他选择了默默奋斗,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业。他用农村人特有的朴实去面对生活,在艰苦的成长环境中磨练意志,砥砺锋芒。他用自己的行动为‚90后‛这个词语做出了新的注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耿高鹏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自己做饭。遇上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在田里忙着农活,根本顾不上孩子。刚上小学不久的耿高鹏放学回到家,总是自己一个人操起锅碗瓢勺忙活起来,等大人们回到家,一桌像模像样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这孩子从小就让人省心。‛耿高鹏的姑姑直抹眼泪。
既是耿高鹏高中同学、又是大学同学的曹荡告诉我们,耿高鹏上大学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直都利用周末的时间打工。‚高鹏还要我替他保守秘密,不要告诉他的父母他在外面打工的事情,免得他们担心。‛
和他同班的刘爱博也回忆道,去年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南大街的饭店找份勤工俭学工作,那时许多饭店寒假工已招满。我们找了很久才发现一家饭店有洗碗工的名额,‚我当时就想,洗碗工也太苦了吧,而且大都是女生做的,哪有男生去干这个的呀!可他不这样认为,他总是劝我‘苦一点累一点不要紧,重要的是磨练自己’。‛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耿高鹏同学仍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作为学生干部,他多次组织各种班级、社团活动,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使很多同学接受了社会锻炼,获得了大学生活的有益体验。
电子0933班的郭金玉同学回忆:开主题班会的时候,高鹏特别积极,那段时间,每天的晚自习他都把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着怎么把班会搞得更好。后来费用不够了还差点儿,他就想自己出点钱补贴上去。策划主题班会是个累人的活儿,既要策划,又要导演,还要自己当演员,从策划方案到做PPT演示文稿,都是耿高鹏一手操办的,用耿高鹏自己的话说,‚把事情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学院推行基础文明建设,他主动要求参加基础文明监督工作,为同学服务,还经常抽空去帮助宿管员打扫卫生,主动去宿舍检查卫生,他给宿管员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阿姨,平时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找我!‛在宿管会的日常工作中同样如此,各项工作他都积极尝试,他每次都说:‚把事情交给我,你就放心吧。‛
同为系宿管委员会的负责人,吴海波告诉记者和耿高鹏共事的一年当中有两件事情至今难忘。今年5月份,学校举办公寓社区文化节,他们所在的电气工程系承办了一场趣味运动会。4月底吴海波接到任务后通知了耿高鹏,告诉他必须在劳动节之前确定方案。只有几天的时间,耿高鹏就制定好了活动方案,并且迅速安排同学到位,效率惊人。‚其实任务下达很晚,他居然能很快做完,一点没抱怨,做的干净漂亮。‛
发奋图强,用努力追求人生理想
——耿高鹏同学勤奋好学,勇于创造的拼搏精神
在人生的阶梯上,他以严谨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勇猛攀登,是勤奋学习的好青年;在学习上,他毫不吝啬地去帮助同学,是班级学习的领头人;在实践的道路上,他磨练意志,追逐梦想,是直面挑战的践行者。他深知,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能在服务社会时体现自我价值;他深知,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人生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班主任陈培中老师介绍,耿高鹏作为电子0932班副班长,自己学习刻苦,专业知识学得非常好,管理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在自己的学习上一定要下‘狠劲’,各门功课都要学好。‛耿高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中这样写道,‚要制定相应的小目标、小计划,按照学习规划来完成既定目标。‛
提起耿高鹏,上过他们课的老师都能记得那个学号为‚1‛,上课永远都是坐在第一排的男生。专业课《模拟电子技术》任课教师李永茂说,这门课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要求同学们在课外还要完成一部分任务,耿高鹏同学上课特别认真,每次都坐在第一排,认真记笔记,主动找老师请教,课外的任务也是完成得特别好,他还能及时向老师反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主动协助老师准备教学设备、器材,是个懂事好学的好孩子。
与耿高鹏同宿舍的邓云凯也说,作为副班长的耿高鹏每一阶段都会对本班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制定出具体的方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在本班的学习计划表上,用黑色水笔一笔一划地认真写上了‚对于考试不及格的同学,要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困难比较大的同学,要请老师补课。要达到本班‘零补考’、‘零欠学分’的目标‛这么一段话。
宿管会的同事,比耿高鹏高出一级的吴海波今年就要开始顶岗实习了,五月份的时候,吴海波自己还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实习的时候,耿高鹏却主动拿出了一张列有30个企事业单位名单给他作参考。‚这上面除了部分单位是朋友介绍的,其它都是他自己花了一年时间慢慢跑出来的。‛吴海波对我们说,那是耿高鹏利用双休日和其他休息时间,一家一家地跑,去联系,寻找合适的实习机会。这张名单都是耿高鹏一年来的心血,可是他却无私地和别人分享。‚我们这些08级的没有一个人能做到,他有目标,有能力,可惜走得太快,走得太早。‛
入学近一年时间,耿高鹏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不仅被光荣地推选为年级首批入党积极分子,还先后获得了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青年‛等光荣称号,以他的不懈努力,迈出了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步伐。
耿高鹏同学虽然走了,但他以感人的英雄事迹和年轻的宝贵生命,展现了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高尚的道德情操,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愧为我院学生的优秀代表,不愧为共青团员的优秀代表,不愧为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我们一定要缅怀他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和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
第二篇:以生命的意义诠释鞠躬尽瘁
以生命的意义诠释鞠躬尽瘁
---《第一书记》观后感
《第一书记》描述的是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自2004年2月至2009年11月,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的时间里,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直到200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之前,虽然已经从报纸上、电视上看过很多关于沈浩同志的事迹报道,但是当片头的音乐响起,镜头中出现凤阳县的古城墙、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大红手印这些符号,就好似自己也走进了小岗村,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乐一同起伏。
影片着重表现了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普通基层工作者想干成点事真的不易。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和以他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时,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细想了想,感觉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也曾是一位在省财政厅干了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要学习沈浩同志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不懈怠、勇于担当。把发展所需与客户所求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蓬勃朝气,把心思放到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多干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利和谐、促崛起的实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事。
个人银行部柜面业务管理中心 骆亮
2010年11月8日
第三篇:诠释生命意义,服务社区百姓
诠释生命意义,服务社区百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是一个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今天,怀着特别的心情,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走过了40个不一样的春夏秋冬之后,我对于生命的感悟和诠释,我演讲的题目就是《诠释生命意义,服务社区百姓》
朋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色,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真谛。刘胡兰,用年轻的生命和热血写下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青春;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践行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的诺言;而在今天,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的名字被我们深深铭记,上至中央高层领导,下至基层普通党员,都在传诵他的“一辈子”精神,他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就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他那“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的传奇人生和感人事迹,让我们在泪水中见证了一种“伟大”,在我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其实,善州精神并不陌生、善州行为并不遥远!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党员,他就是我们社区的李兴华同志。在他38年的工作历程中,不管是当工人还是担任车间工段长,对工作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把青春和力量奉献给了化工事业,多次受到工厂的表彰。到社区工作后,他不仅是我们社区的人民调解员,还是滇化小区义务的“水电工”。只要居民家中的水、电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只要群众有困难,他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都会及时赶去帮忙处理。在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下岗职工们各项事务的义务代办员。因为工厂破产,很多的下岗职工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办理都委托给他。明明知道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缴费流程是非常麻烦的,要在劳动保障局、银行、地税局之间来回的的跑,但李兴华同志却默默的接受着一家家的委托,又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地为他们办理,从没喊过苦、喊过累,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有时,我劝他歇歇,可他总是说,“小李啊,这些下岗职工不容易,工厂破产了,他们都到外面淘生活去了,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别让他们因为这些小事担搁了工作。”多么朴实的语言啊!李兴华同志就是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平凡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彰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2011年5月的一个深夜,凌晨一点多李兴华家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这是怎么了?原来是退休老工人叶荣打来的,他有严重的肺气肿,这会又犯病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就硬撑着把电话打给了他唯一熟记的号码。情况危急,李新华急忙拨打了120,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叶荣老人家,帮着120急救人员把叶荣送到了医院,他还把出门前特意带的500元钱为老人垫交了急诊费。当老人病情稳定下来,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街上一辆出租车都没有,他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步行了2公里回到了家。第二天一大早又赶着替叶荣联系家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有时间他就去医院探望老人,没时间就打电话去询问病情。出院后,他又亲自己去帮叶荣老人办理住院费用的报销手续。其实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这些年里经他的手处理的群众服务事项的200多件,调解矛盾纠纷50多起,急救危急病人12次,帮助病故家属料理后事38人次。
聆听杨善洲事迹报告,回想李兴华的故事,我感慨万千!谁说共产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迷失了人民服务的信念?谁说生命重在享受?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中国、在云南,在每一个社区,我们的身边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杨善洲和李新华!是的,只要每个党员、每个公民,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精神去谱写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的光彩动人!我们社会会更加和谐、美丽!我,作为一个社区工作人员,要以服务社区百姓的实际行动来充实我的人生,诠释生命的意义。朋友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让我们的世界在奉献中前进吧!
第四篇:平凡岗位诠释生命的意义
平凡岗位诠释生命的意义
从“非典”到“汶川地震”到“禽流感”在众多最紧急,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刻总会看到忙碌而从容的身影。他们离开温暖的家,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一份责任,一份尽自己最大努力挽救鲜活生命的执着。在他们眼里没有老少男女之分,没有贫富贵贱之别。他们努力完成“白衣天使”的使命,也让所有从事医疗的我们深深明白平凡岗位上诠释生命意义的含义。有这么一件事是在上晚班时偶而听同事说起,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一名20多岁怀孕38周的产妇肚子痛得厉害,家属将她送入我院,值班医师经过检查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急需手术。值班医师迅速安排,将产妇推进手术室,消毒,麻醉,经过一系列准备,手术医师以最快最佳的方式将胎儿顺利取出,是个女孩,很漂亮,胎盘剥离较慢不过经过努力也顺利娩出,两个手术医师旋着的心也稍微放了下来。本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缝合也在继续,可突然鲜血直冒出来,子宫收缩乏力,手术医师迅速采取止血措施,按摩子宫,补充血容量,填塞。做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可血仍有渗出,这时其中的一个医生果断决定像刘教授寻求帮助,可他住在红旺,想到这他拔腿就往外跑,完全忘了当时只穿着件薄的手术衣,当时唯一能使用的而且唯一会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辆自行车,他用尽全力踩着,寒风吹在身上冻得打哆唆,终于在最关键时刻在刘教授的指导下使产妇转危为安。女儿没有失去妈妈,丈夫没有失去妻子,医生没有辜负病人。那个冒着寒风使劲狂踩的人正是我们医院的苏桥苏院长。虽然年轻,可做事认真干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医院迅猛的发展,业务量不断上升,业务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全镇范围内组织60岁以上人群的免费健康体检,给予健康指导。让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自己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苏院长在业余时间还组织我们学习李强讲师的优秀员工应该有的素质,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生活中,他对生活有责任感,为人朴素,严于律己,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主动关心职工,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职工,积极热心为他人排忧解难,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生活中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带动他人,遇有不上进的职工耐心劝导。经常组织先进带后进的各种活动,以期大家能够一同学习共同进步。
正因为有这样的领导,有这样尽职尽责的医生,基层医疗事业才会有更大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平凡岗位的我们所能诠释的生命也才能更有意义!
第五篇:以人性的大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以人性的大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2008年4月7日上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病房,已经脱离手术危险的毛兰江正在看高三课本。这个原本被死亡威胁的18岁维吾尔族男孩,在3月27日幸运地获得了23岁汉族女孩王艳娜的一个肾脏。
毛兰江.吾买尔,是我校昌吉市第四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是一名独生子,现在年18岁,他的母亲因手术之后不能生育。2002年8月至2003年在昌吉市第一中学就读,2004年转入我校。一年前的他,正在高考备战之际,经昌吉州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肾衰等重病。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原来活蹦乱跳的、充满自信的小伙子,即将失去与父母一起生活,和所有同学一起学习的机会,正承受着重病的折磨。为些,我校党委动员全体师生捐款、献爱心,并向全社会发出了爱心捐助请求,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但在病魔面前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只有移植肾脏才可延续他的生命,通过透析治疗费用非常昂贵,一个普通的家庭是无法支付如此庞大的治疗费的。一个微弱的生命正在等待着„„
2007年9月17日,一名汉族姑娘突然来到毛兰江的病房。她叫王艳娜,说是通过报纸了解到,正上高三的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得了尿毒症,急需肾源,她想来看望一下他。
看到奄奄一息的毛兰江,女孩突然作了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决定:“把一个肾脏无偿捐献给这个维吾尔族弟弟。”对女孩的决定,吾买尔没有在意,他认为这是热心人一句安慰的话。毛兰江的父母都没放在心上。他们想:全家人都帮不上忙,更别提素不相识的人了。后来王燕娜又去医院看望了几次毛兰江,并且积极要求医院为她做配合检查。又是一个月的焦急等待。配型结果终于出来了:16个配型项目,王艳娜与素不相识的毛兰江全部吻合!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连医护人员对此都非常惊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王燕娜和毛兰江,一个人汉族姑娘和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的16项配型居然全都吻合。”医生说,“这种吻合在医学上只有十万分之一。这简直就是一个医学奇迹。”
虽然配型吻合了,但王燕娜的捐肾请求被医院的第一次审查会拒绝了。医院认为王燕娜太年轻,还没有结婚,捐肾的想法可能是一时冲动,希望王燕娜在回家仔细想想。
王燕娜的家人起初也不同意她的做法。然而,最终王燕娜的勇敢和坚持打动了身边所有人。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医院将肾移植手术定于2008年3月27日。医院为毛兰江、王燕娜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跨民族、非亲属活体肾移植的手术。
手术的成功,让毛兰江摆脱了晚期尿毒症的折磨,获得了新生。据肾病专家介绍:非血缘跨民族捐肾成功案例在新疆尚属首次,从供体的质量看,最佳捐肾者为病人的直系亲属,这种各项配型合适的几率为十万分之一,无血缘又跨民族的供体和受体相符几率远远低于十万分之一。
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屹所说:王燕娜及她的家人善良、淳朴的事迹感动了全疆各族人民,从她及她的家人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人性的大爱。王燕娜能在青春年华的历程中做出这样的抉择,确实值得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她学习。她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也是道德建设的楷模,因为她以人性的大爱向世人,特别是向我们青年一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