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工作方案及申报材料
长钢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
工作方案
为大力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增强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指示精神,决定在全校开展防震减灾教育进校园活动,努力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一、充分认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重要意义
加强对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震时应急、自救互救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加强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应采取有力措施,把提升我校应对地震灾害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切实加强抗震减灾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防震减灾教育工作抓实抓好。
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教育,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浓厚的防震减灾科普氛围,努力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原则是: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科学求实的原则,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教育,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师生防
震减灾公共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公民地震科学素质教育,为进一步促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工作措施
1、成立有校领导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兼职的防震减灾教师,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安排教学不少于2课时,并作为班级考核内容。
2、编制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编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程序。
4、将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内容列入课外活动计划,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5、在校园开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页、专栏;校园内设置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栏;通过组织科普讲座、观看录像片、主题班(队)会、演讲或报告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书画展览、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
6、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每学年举办或接受校际防震减灾科普公开课(班队主题观摩活动)或者演练示范观摩。
7、每年重点利用“3.1”、“5.12”、“5.29”、“11.6”、“7.28”、10月国际减灾日等时机举办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通过节假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传播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8、加强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在保障全体师生避险的情况下,并向社会开放。
9、保障创建工作必要的经费投入。
长钢小学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011年9月
长钢小学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为落实长震发【2011】15号和郊震发【2011】9号文件精神,我校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探索中学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良好校风的形成。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予以验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防震减灾教育的组织领导
青少年学生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重点对象,而小学又是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以及各科教师为志愿者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的领导机构,小组内分工明确,以便促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更快、更好的开展,使效果落到实处、落到明处。由校长负责,创建分工责任明确,工作力度大。为了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我校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照创建标准和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创建工作计划。由于我校加强了对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
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事业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普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理念
我校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精神为指导,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以加强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为抓手,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其次我校防震减灾教育重视学科渗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完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我校是一所有着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有着优秀的教师队伍的小学。部署设置了地震疏散通道。将东西楼梯按班级、按年级进行划分;还将操场划分成片以防在灾害发生时,学生出现慌乱、拥挤、踩踏等意外情况。除此之外,还在每学年举行一次由政教处牵头、主管领导指挥的全校师生参加的“防震减灾演习”。力求使学生在地震等灾害面前做到处乱不惊、行动有序。学校建立了防震减
灾科普活动室,购买了防震减灾教育所需要的仪器。电脑多媒体查询系统学生可查询地震基础知识,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了解中国和世界地震资料,学习防震减灾法律,参与地震游戏等活动。我校图书馆也购置一批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图书、光盘、挂画等资料以供学生阅览。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一)广泛宣传
课堂教育:我校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现行地理教材内容为主体,坚持在地理课中贯彻落实地震知识。
专题宣传:我校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展板、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二)举办纪念周。2009年5月,我校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自然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纪念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利用展览板,生动而全面地向师生介绍了地震知识、防震方法,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组织学生参加汶川5.12大地震纪念活动,观看《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学生通过此项活动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等,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看
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历史事实面前认识到防御自然灾害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小就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三)专题讲座。举办防震减灾专题讲座,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向学生讲解了地震形成、海啸的形成、防震抗灾的方法等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生动了解地震相关知识,深刻认识防震减灾的重要意义。
(四)开展活动。为了落实防震减灾知识学习和了解,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地震知识竞赛活动,演讲赛、讲故事比赛、版报赛、墙报赛以及红领巾广播站,以点带面,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
(五)培养兴趣。我校通过个人自愿、集体报名方式成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常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科普活动,活动主题以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主要有地震知识、防震知识、地震时紧急避险方法的学习和演练等。
(六)积极实践。为了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校10年6月部分年级走进社区进行“防震知多少”问卷调查,内容有地震小知识、防震小常识、地震时如何紧急避险等自然灾害防御方面知识的调查。通过各方面的组织教育活动来增加和拓宽这方面的知识,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保护生命安全意识。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让学生获得一生必备的防灾抗灾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
素养。虽然我们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过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使师生识别地震、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深知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组织机构
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创建示范学校,使科普教育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进行,特成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领导组织机构与领导小组。
一.领导组机构成员名单 组长:郭莉(校长)
副组长:吴李盈(书记)、姚伟(副校长)、樊军侠(辅导员)、成员:杨娟(政教处主任)、刘洁(教导处主任)、刘明涛(电教主任)、连红娟(教科研主任)、张存才(总务处主任)
二.创建工作执行机构成员名单 组长:姚伟
副组长:杨娟、刘洁、刘明涛、连红娟 成员:各年级组长
政教处:高科
科普教师:张楠、信莹
三.项目指标总负责人 组织领导:张梅
基础设施:戴强、王宇、董彦、石鑫 科普活动:张楠、信莹
四.领导小组职责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创建是学校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为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现制订如下职责:
1.掌握学校科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学校良好的科教兴国、科技兴校发展理念。制定完善规章制度,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科技教育整体,正常运行。2.协调校内外各部门之间关系,争取社会各部门的支持,努力创造科普教育内部和外部的良好环境。
3.制定每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计划,并指导好教师开展好科普教育宣传活动。
4.成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社团,设专项活动经费。
5.加强行政白班、夜班24小时值班管理,保持行政人员、值班人员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秩序。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7.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辖区内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地震后10分钟内到本单位集结待命。
8.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校内抢险救灾。(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口哨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到指定的避险场地。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9.积极开展震后心理干预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10.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上级有关部门。11.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五.领导及成员分工
刘鹤:整体规划学校科技教育、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孙玉龙:全面负责创建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王莉: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课程渗透与专题课程安排。张梅:具体负责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组织管理。孙铁林: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科普教育实践研究。
董彦:负责各年级、班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拓展科普教育课外、校外和社区活动。戴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主题活动。
赵金舰:具体负责科技教育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石鑫:具体负责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有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武春艳:具体负责学校创建、科普教育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等。
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志愿者队伍 教师队伍:地理学科教师
张楠、信莹等 学生队伍:校学生会干部及各年级学生会成员。
第三篇:“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珍惜生命,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马鞍山七中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汇报材料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一、学校基本情况
马鞍山七中建于1964年8月,占地3519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0多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在职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以上。学校坐落在城市新区中心,拥有以华东地区首家倾斜式校园天象馆为代表的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合理的布局、绿色的校园,以及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构成了美丽的校园,令人赏心悦目,充满现代气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求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办学为民、科普特色、发展创新”的办学方针,把科普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按照“课堂普及、活动延伸、科研先导、质量为本”的思路,大力开展科普特色教育,不断追求新高度,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从一所昔日城郊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先进学校,2005年11月被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安徽省特色初中”。
几年来,我校先后获得了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全国人才幼苗培养基地、中国少科院科普基地、安徽省少年科学院二级分院及会员单位、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推广厂(事)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档案管理省一级先进单位、马鞍山市首届文明单位标兵、马鞍山市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学校办学水平逐年上升,已连续五次获得两年一度的马鞍山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公办品牌学校。
二、主要做法
我校对实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高度重视,以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考核标准”为标准,不断努力,使得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去年底,市地震局、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启动“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工作后,我校根据自身科普特色的实际情况,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进行责任分解,形成了校长书记决策,分管校长牵头,各部门组织实施,班主任、辅导员老师落实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机制,制定了方案,使得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按照“宣传先导,课堂普及,打造阵地,凸显活动”的创建思路,不断实施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宣传先导,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
今年初我校就启动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首选的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在这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了“四会”,即行政办公会、全体教师会、全体班主任会、全体学生会,通过这四个会议进行各个层面的宣传动员。二是利用校园载体宣传。即:利用校园电视网、广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平台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比如:今年3月份出了一期《防震减灾法》专题宣传栏,5月份在“5.12”活动期间分别出了一期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方面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也进行了不少次数的防震减灾宣传,通过这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校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园氛围,强化了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二)课堂普及,让学生人人受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注意发挥课堂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课堂让学生受到深入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这方面我们安排了“四种”课堂,一是专门安排地理老师对初
一、初二各班级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两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地震的预报和自救互救知识。二是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电教课,下雨天学校大课间活动不能进行,我们就利用学校电视网组织学生在班级观看科普教育片,其中我们有意识地安排“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片,让学生观看,通过视觉效果让学生受教育。三是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两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班会课,主题内容由政教处安排,班主任实施。四是每年安排不少于一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讲座课,由相关专家进行,比如,今年5月12日我校就邀请了市地震局陈研究员给我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四种”课堂,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得到普及和深入,有较好的效果。
(三)打造阵地,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有效平台
为了保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能够实施,我们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是,这样做还很不够,还需要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设施,必须搭建新的平台,以适应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起来,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方面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我们比较重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比如:我校和市地震局开展共建活动,得到了市地震局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最近我们还准备带学生到市地震台实际感受。又比如:我校和市气象局是共建单位,每年我们都带学生到气象局科技馆参观学习,其效果是在学校不能做到的,最近几年,我们每年还带学生到江苏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上海科技馆、安徽科技馆等参观学习,尤其是学生在科技馆内“地震小屋”体验地震,其效果非常的好。另一方面在校内搭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专项教育平台。虽然我校教育用房紧张和教育经费短缺,我们还是挤出教学用房和经费,建设了一个宣传内容比较全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展室,专门用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这一平台建设标志着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进入了正常化,我们将在这一平台上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做的更好。
(四)凸显活动,以活动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在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活动的开展,注重让学生有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和体验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能力。为此,我们组
第四篇: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管理办法
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规范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管理,进一步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吸取5.12汶川大地震经验教训,提高地震科普宣传活动实效,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皖政办〔2007〕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保障一方平安为目标,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能力,保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和学校地震安全。
第三条 全市中小学校要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宣传教育水平与实效。
第二章 申报资格与条件
第四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资格:经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具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条件的中、小学校。
第五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成立有学校领导负责的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
(二)学校制定较健全的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整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档案;
(三)建立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应掌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热心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具有一定的辅导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学校能够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供经费和条件支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印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购置宣传教育教学设备;
(五)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室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有一定数量的地震科普图书、展板、挂图和展品;室外科普知识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年不少于2次;
(六)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个学时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
育;建立课外地震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参加或组织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讲座、科普夏令营;到地震台、地震遗址遗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参观学习。
学校每年开展或者参与各类活动不少于2次,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不少于在校学生总数的80%;
(七)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宣传、下乡宣传、家庭宣传、广场宣传等防震减灾社会宣传活动;
(八)在学校网站或校办刊物上开辟地震科普宣传专版或专栏;采用多媒体教育、广播、图书、互联网等传媒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教育;
(九)制定学校地震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地震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第六条 申报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提供以下材料:(一)申报报告;
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基本情况; 2.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3.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二)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申报表(见附件);
(三)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有关材料。
第三章 认定与命名
第七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负责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组织考核认定。学校所在地地震部门对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八条 申请单位向所在县(区)地震局(办)提交申报材料。县(区)地震局(办)、教育局、科协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审查合格的报市地震局。
第九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对申报单位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申报学校进行实地考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发文命名,颁发《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证书》,授予“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牌匾。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条 “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应当自命名之后的第二年起,将工作总结报所属县(区)地震局(办)备案(一式两份)。
第十一条 市地震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协将定期或不定期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取消其资格,收回证书和牌匾。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亳州市地震局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淮北市实验小学创建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申报报告
创建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申报报告
淮北市实验小学
二零零九年五月
淮北市实验小学创建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
申 报 报 告
淮北市实验小学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和贯彻各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在上级指导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多项崭新的专题工作顺利完成或有效推进,现将学校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淮北市实验小学是隶属于市教育局的一所完小,创办于1963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学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绿色学校、淮北地区唯一的一家省级特色学校,多年来,始终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质量而享誉省内外。
学校地处洪山路北段46号,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电教实验楼、教学综合楼等,另配有200米塑胶场地、室内体育馆等体育设施。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语音室、网络电脑室、多媒体演播室、双向自控多媒体闭路电视系统和网络中心等教学辅助设施
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3535名学生。在岗教师129人;组建支部一个,中共党员共计69人。他们中有特级教师6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省级教坛新星7人,市级教坛新星1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国家级、省市级骨干教师32人。有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演讲比赛、普通话大赛、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遵循“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完善措施”的总体管理思路,构建了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思路,逐步形成了决策、反馈、调控畅通的管理格局。学校坚持“创设和谐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发展为主题,以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研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育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使学校成为教育科研的实验基地,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2、条件保障情况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示范学校领导小组,并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活动与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把此项教育活动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形成机制。学校配有兼职科普教师10人,建设专栏约20平方米,建有100平米的兴趣活动室。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全年投入防震减灾宣传费、活动费、4000元,购买资料编写教材、防震减灾科研课题费用2000元等。
3、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人员与经费的进一步投入的问题依然是我校防震减灾工作的突出问题,我校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需要专业的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另外学校活动经费还需要加强投入,保证不影响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加强对防震减灾教育权威性、时效性的国内外地震信息资料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的搜集整理,使得我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面及时开展。
二、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㈠ 成立高效有力的课题领导小组,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我们在了解了小学生对于防震减灾的认识情况后,掌握到淮北市的小学生对地震的认识了解不全面,更无亲身的体验,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现况。根据我校地处繁华商业闹市区,人口密集、街道狭窄的实际,选定开展学校防震应急自救活动等一系列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争创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为小学生科技创新研究课题,结合开展学校教研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做好这课题,我校成立了高效有力的课题领导小组,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同时积极与市地震局、科技局联系,争取此项教育科研工作得到理论和技术支持,我们计划聘请有关专家参与研究方案内容,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
㈡ 开展各项有特色活动,全面提高师生防震自救互救意识
1、对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组织防震减灾研究小组收集有关地震、防震减灾的教育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多媒体、手抄报、黑板报、开辟专栏等方式方法向全体师生作地震知识宣传教育。宣传内容包括:
A、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法规,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法规水平 B、学习有关防震减灾、地震基础知识,增加有关的科学知识。
C、防震应急,自救互救
做好震前防御准备:有备无患
①在家中怎么办。
②在学校怎么办。
③在其他公共场怎么办。
主要解决:震前物资等各项准备及在各种场所的应急 自救,互救。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根据我校所在的地形及校舍的分布状况,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编制学校的地震应急预案。
3、编制家庭地震应急方案
通过一系列学习的基础上,发动全校学生自行编制家庭地震方案(低年级可以用漫画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并进行评比、汇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对防震知识的应用。
4、组织遇地震紧急避震,疏散的演练
在地震发生时如何紧急疏散是每个人必需具有的常识,用制度确保每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地震疏散演练,让学生认识到当地震发生时应采取怎样的方式紧急疏散,疏散到什么地方较为安全等,使学生提高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当地震发生时使损害减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安全。
5、将应急避震知识贯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遇到的突发事件(如火灾)或学校集体活动的快速集合及疏散,运用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及紧急应变能力。
6、结合社区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活动
将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延伸到附近社区,参与社会防震减灾工作,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使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目前,我校举办不同层次的知识讲座4期,面向全体市民发放宣传资料6000多份。
7、计划建设地震科普馆
在校内选址建设一个地震科普馆,邀请市地震局、科技局等专家指导设计,使之成为学生能生动直观地获取有关防震抗灾知识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
8、编写防震减灾校本教材,开展以防震减灾为内容的校本教育
我校计划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与学校的校本课程相结合,筹划编写防震减灾校本教材,并邀请有关专家给予校对,教材确定后就在全校进行以防震减灾为内容的校本教育。
9、开办学校具有防震减灾特色的主题科普网站。
学校安排有关技术人员在学校教育网站开办具有:科技教育、环境教育、防震减灾教育特色的主题科普网站,刊登学生写的防震减灾征文,利用校园网及学校网站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三、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部署,积极在校内外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深入持久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使我校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特制订 “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地震工作方针,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全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工作目标
1、认真抓好防震减灾日常宣传教育活动。
2、坚持开展以“ 纪念日”为契机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3、组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4、安排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
5、组织学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问答和征文活动。
6、组织师生进行防震自救与互救及逃生演练。具体措施 工作内容
1、加强领导,各项工作到位。
学校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网络的作用,定期研讨工作,同时支持和保证开展科普活动经费的需要。做到各项活动开展目的明确,时间确定,任务落实,有专人负责。
2、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为使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将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结合新课程改革有机地进行学科渗透,编写防震减灾科普校本教材,推进探究型课程进展。学校利用集体晨会、“红领巾”广播、班队活动课、黑板报、报告、讲座、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科普兴趣小组、节假日社区服务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师生从中不但受到教育而且提高实践能力。
3、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活动。
为广泛有效地配合学校科普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在各班选拔一部分具有地震知识基础且对防震减灾充满兴趣的学生,组建学校又一个具有特色的科普兴趣小组――防震减灾科普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习地震知识,掌握地震监测与预报的相关技术,并扩大宣传,学习制作防震模型。学校将争取市地震局、教育局的支持,添置有关设备。
4、举办防震科普报告、讲座、知识宣传活动。
学校将利用集体晨会、“红领巾”广播,每月进行1--2次全校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地震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方面的录像资料,使他们进一步受到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
5、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与征文活动,普及地震知识。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明确几个防震减灾”纪念日"的重要意义,并宣传教育《防震减灾法》,增强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学校将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或班级给予奖励。
6、开展气象观测、研究活动。
以定期参观市气象台为观测点,作好气象观测记载,同时设立天气预报专栏,进一步探究物象变化与天气变化的规律,把气象观测研究与地震科普紧密地紧合起来。
7、开展防震技能训练。
学校将结合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拓展知识,开展灭火、救护、搬运和包扎伤员等防震自救互救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救助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是我校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中做的一些工作和思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加强资料地搜集和整理。我们坚信,通过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这对增强我校广大师生自觉识别地震谣传,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带动学校所在社区乃至人民群众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